数据库网格计算5
- 格式:ppt
- 大小:590.50 KB
- 文档页数:65
云计算体系构造云计算根本原理云计算是对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及分布式数据库改良处理,其前身是利用并行计算解决大型问题网格计算和将计算资源作为可计量效劳提供公用计算,在互联网宽带技术和虚拟化技术高速开展后萌生出云计算。
许多云计算公司和研究人员对云计算采用各种方式进展描述和定义,基于云计算开展和我们对云计算理解,概括性给出云计算根本原理为:利用非本地或远程效劳器〔集群〕分布式计算机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效劳〔计算、存储、软硬件等效劳〕。
这使得用户可以将资源切换到需要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可以把普通效劳器或者PC连接起来以获得超级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和存储等功能,但是本钱更低。
云计算真正实现了按需计算,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软硬件资源利用效率。
云计算出现使高性并行计算不再是科学家和专业人士专利,普通用户也能通过云计算享受高性能并行计算所带来便利,使人人都有时机使用并行机,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资源利用率。
云计算模式中用户不需要了解效劳器在哪里,不用关心内部如何运作,通过高速互联网就可以透明地使用各种资源。
云计算体系构造云计算是全新基于互联网超级计算理念和模式,实现云计算需要多种技术结合,并且需要用软件实现将硬件资源进展虚拟化管理和调度,形成一个巨大虚拟化资源池,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和其他设备上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
按照最群众化、最通俗理解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资源都放到互联网上,互联网即是云计算时代云。
计算资源那么包括了计算机硬件资源〔如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效劳器集群、硬件效劳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软件效劳〕。
云计算体系构造云计算平台是一个强大“云〞网络,连接了大量并发网络计算和效劳,可利用虚拟化技术扩展每一个效劳器能力,将各自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结合起来,提供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
1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B/C )。
2( 分布式)是公有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3(虚拟化)是私有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4(并行计算)是一群同构处理单元的集合,这些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和协作来更快地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5(集群)在许多情况下,能够达到99。
999%的可用性.6 网格计算是利用(因特网)技术,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成一台虚拟超级计算机。
7 B/S网站是一种(3层架构)的计算模式。
8 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资源都放到上( 因特网)。
9(云用户端)提供云用户请求服务的交互界面,也是用户使用云的入口,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可以注册、登录及定制服务、配置和管理用户.打开应用实例与本地操作桌面系统一样.10(服务目录)帮助云用户在取得相应权限(付费或其他限制)后可以选择或定制的服务列表,也可以对已有服务进行退订的操作,在云用户端界面生成相应的图标或列表的形式展示相关的服务.11(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提供管理和服务,能管理云用户,能对用户授权、认证、登录进行管理,并可以管理可用计算资源和服务,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根据用户请求并转发到相应的相应程序,调度资源智能地部署资源和应用,动态地部署、配置和回收资源。
12( 监控端)监控和计量云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便做出迅速反应,完成节点同步配置、负载均衡配置和资源监控,确保资源能顺利分配给合适的用户。
13(服务器集群)提供虚拟的或物理的服务器,由管理系统管理,负责高并发量的用户请求处理、大运算量计算处理、用户Web应用服务,云数据存储时采用相应数据切割算法采用并行方式上传和下载大容量数据.14用户可通过( 云用户端)从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服务,其请求通过管理系统调度相应的资源,并通过部署工具分发请求、配置Web应用.15 在云计算技术中,(中间件)位于服务和服务器集群之间,提供管理和服务即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管理系统。
16虚拟化资源指一些可以实现一定操作具有一定功能,但其本身是(虚拟)的资源,如计算池,存储池和网络池、数据库资源等,通过软件技术来实现相关的虚拟化功能包括虚拟环境、虚拟系统、虚拟平台。
服务器的分类服务器的分类1:物理服务器1.1:塔式服务器1.2:机架式服务器1.3:刀片式服务器1.4:壁挂式服务器2:虚拟服务器2.1:虚拟机2.2:容器3:云服务器3.1:公有云服务器3.2:私有云服务器3.3:混合云服务器4:功能服务器4.1:文件服务器4.2:数据库服务器 4.3: Web服务器4.4:应用服务器4.5:游戏服务器4.6:邮件服务器4.7: DNS服务器5:高性能计算服务器5.1:超级计算机5.2:并行计算服务器 5.3:网格计算服务器6:存储服务器6.1:文件存储服务器 6.2:数据存储服务器 6.3:对象存储服务器7:网关服务器7.1:网络安全网关 7.2:网络负载均衡器7.3: VPN网关8:数据中心服务器8.1:前端服务器8.2:后台服务器8.3:数据库服务器8.4:存储服务器附件:附件1: 服务器分类图表(图片附件)附件2: 服务器选购指南(PDF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理服务器:指实体硬件设备,具有独立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资源的服务器。
2:虚拟服务器:使用虚拟化技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虚拟服务器可以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3:云服务器: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按需获取和使用计算资源的虚拟化服务器。
4:功能服务器: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专门配置的服务器,如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5: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用于进行复杂计算任务的服务器,通常具备高性能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设备。
6:存储服务器:专门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服务器,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
7:网关服务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服务器,提供网络互访、数据过滤等功能。
8: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构建和运营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设备,包括前端、后台、数据库和存储等服务器。
5米乘5米网格测量第一篇:1、识别转换原有自然地形图上的高程点和等高线。
2、划定土方计算的闭合范围线,用土方软件创建土方计算范围。
3、布置方格网,比如说软件里的【自动布置方格网】功能,可以快速绘制出方格网。
而且方格网的大小可以自己输入,角度可以自由设置,布置后可通过【方格网编辑】中的功能对方格进行调整。
4、采集提取地形标高到网格上去。
5、确定设计标高,大概有三种方式:“自动优化出设计标高”、“直接提取采集出前期做好的设计数据”、“按照指定方式输入设计标高”。
6、如果要进行边坡土方量的计算,可以放坡,一般边坡分为单级坡、多级坡,软件里的功能大概分为【选边放坡】、【选点放坡】、【转角放坡】功能进行边坡的绘制。
7、绘制土方零线(不是必须要做的,不影响土方计算结果)。
8、计算土石方量,注意,这里包括土方量和石方量,一般土方软件应该不包括计算石方量,唯独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可以计算石方量的,而且还可以在计算前,设置松散系数。
9、出土方量统计表。
10、绘制土方平土剖面图。
第二篇:方格网计算方法是一种在竖向布置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中较常用的方法。
它是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划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然后按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出施工高程(即挖、填高程),进而计算出挖填方工程量。
其基本步聚:1、方格的划分和施工高程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地形图,以20m×20m、30m×30m等确定方格,施工高程为挖、填土石方的施工高度,以“+”表示挖方,即自然高程大于设计高程;“—”表示填方,即自然高程小于设计高程。
施工高程的计算公式为:施工高程=自然高程—设计高程2、求零线零线是划分挖与填的分界线,它是方格边线上施工高程为零的连线。
3、土石方量计算。
网格以及与网络的区别网格(Grid)这个词来自于电力网格(PowerGrid)。
“网格”与“电力网格”形神相似。
一方面,计算机网纵横交错.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网格以及与网络有什么区别,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网格以及与网络的区别网格一.网格的产生网格(Grid)这个词来自于电力网格(PowerGrid)。
“网格”与“电力网格”形神相似。
一方面,计算机网纵横交错,很像电力网;另一方面,电力网格用高压线路把分散在各地的发电站连接在一起,向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用户只需插上插头、打开开关就能用电,一点都不需要关心电能是从哪个电站送来的,也不需要知道是水力电、火力电还是核能电。
建设网格的目的也是一样,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它能够把分布在因特网上数以亿计的计算机、存储器、贵重设备、数据库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空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并使信息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电网和网格对照表电网:当你用洗衣机洗衣服时,你只关心衣服什么时候洗好。
而不在乎洗衣机用的电是来源于水力发电,火电厂还是核电。
你只需要把插头插入插座就行了。
网格:当你在电脑前工作时,你唯一关心的是要做的事(比如一项计算,设计等等)无论电脑连上什么网路,你都可以得到所需的计算能力出储存容量。
电网:我们现在用电的基础建设是“电网“。
就是利用输电站,电力站,变电所和电线等等,把许多不同种类的发电厂和你家联系起来。
网格:对于上述的基础建设就叫“网格“。
就是把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计算资源连起来,而且提供必要的使用机制。
电网:电网是显而易见的:你不必担心你所用的电力是从哪里或者如何产生的。
网格:网格也将成为显而易见:你不必担心你所使用的电脑程序和资料在那里,网格中间服务器都会把最适合的计算资源分配给你的工作。
电网:电网很普遍:电力到处都有。
只要插上插座就能获得电力资源。
网格:网格也将很普遍:电脑,笔记本,或者是掌上电脑,手机,甚至是一般的家用电器都可以通过网格插口连上网格。
9i、10g、11g版本的区别Oracle 10g比9i多的新特性?1. 10g支持网格计算,即多台结点服务器利用高速网络组成一个虚拟的高性能服务器,负载在整个网格中衡(Load Balance),按需增删结点,避免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liure)2.10g容易安装,且安装速度比9i少了一半3.新增基于浏览器的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
4.支持自动管理(Automatic Management)增删硬盘不再需要操作系统管理员设置的镜像、负载均衡物理卷、逻辑卷、分区、文件系统,只要打一条Oracle命令,ASM会自动管理增加或删除的硬盘。
5.内存自动化,根据需要自动分配和释放系统内存。
6.SQL性能调整自动化。
7.快速纠正人为错误的闪回(Flashback)查询和恢复,可以恢复数据库、表甚至记录。
8.数据泵(Data Pump)高速导入、导出数据,比传统方法导出速度快两倍以上,导入速度快15--45倍.9.精细审计(Fine-Grained Auditing),记录一切对敏感数据的操作10.存储数据的表空间(Tablespace)跨平台复制,极大的提高数据仓库加载速度。
11.流(Streams)复制,实现低系统消耗、双向(double-direction)、断点续传(resume from breakpoint)、跨平台(cross platform)、跨数据源的复杂复制。
12.容灾的数据卫士(Data Guard)增加了逻辑备份功能,备份数据库日常可以运行于只读状态,充分利用备份数据库。
13.支持许多新EE选件,加强数据库内部管理的“Database Vault”,数据库活动的审计的(Audit Vault),数据仓库构建高级功能(Warehouse Builder Enterprise ETL, Warehouse Builder Data Quality).14.免费提供基于浏览器的小应用开发工具Oracle Application Express(原名HTML DB),支持10g和9i R2。
网格计算与Grid GIS 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探讨姜永发,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7)【摘 要】结合当前的网格计算和网格数据库技术,从GIS 集成运算与数据共享的角度概括了Grid GIS 包括应用层、中间件层与资源层三层架构的协同工作体系结构和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对象技术、互操作技术与GML 共享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Grid GIS 服务组成结构等。
【关键词】网格;网格计算;Oracle ;Grid GIS【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07(2005)04-0016-04收稿日期:2004-10-21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863)项目(编号:2002AA131030)1 引 言传统因特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接、万维网实现了网页资源的连通,而网格(Grid )是利用高速国际互联网或专用网络把地球上广泛分布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网络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连成一个逻辑整体,最终实现用户在格网这个虚拟组织环境上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1]。
1998年首次提出网格概念的计算网格的创始人Ian 1Foster 认为网格是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即格网计算为数据密集型空间分析提供了计算资源支持,数据格网为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传输、分析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法[2]。
目前网格的研究主要在美国和欧洲。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方金云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何建邦提出了网格GIS 的五层体系结构模型,分析了空间(元)数据标准、空间服务标准、分布空间对象技术、构件与构件库技术、基于框架的互操作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沈占锋、骆剑承等提出了当前网格计算在GIS 领域可以结合中间件技术,形成网格GIS 的应用架构,以及提出了基于GML 语言应用Web Service 技术的中间件分布式架构Grid GIS 的思想[4]。
Access数据库查询无论是在企业管理、科学研究还是个人使用中,数据库的查询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Access数据库作为微软办公套件中的一员,提供了强大且灵活的查询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根据特定的条件从数据库中提取所需的数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Access数据库进行查询,以及一些常见的查询方式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个工具。
一、查询的基本概念查询是指从数据库中检索特定数据的过程。
在Access中,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向数据库提出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的信息。
一个查询的结构包括“字段”和“条件”,用户可以自定义这些要素,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查询示例:查询字段:ID、姓名、年龄、性别查询条件:年龄大于等于18岁,性别为女性二、查询的基本步骤在Access中进行查询的基本步骤如下:1. 打开Access软件,并选择要查询的数据库。
2. 在主界面上方的菜单栏中,找到“查询”选项,并单击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3.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选择要查询的数据表,并将其添加到查询设计窗格中。
4. 在查询设计窗格中,选择要查询的字段,并将其添加到查询设计网格中。
5. 在查询设计网格的条件行中,输入或选择要应用的查询条件。
6. 保存查询,命名并关闭查询设计视图。
7. 运行查询,查看查询结果。
三、常见的查询方式和技巧Access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查询方式和技巧,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用法:1. 简单查询:使用条件行输入简单的查询条件,例如等于、大于、小于等。
2. 多条件查询:通过添加多个条件行,可以同时满足多个条件。
3. 模糊查询:使用通配符(如“*”和“?”)来进行模糊匹配,以便检索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
4. 计算字段查询:在查询设计视图中,使用计算字段可以根据其他字段的值生成新的计算结果。
5. 排序查询:在查询设计网格中,可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按照某个字段的升序或降序排列。
6. 统计查询:使用聚合函数(如“Sum”、“Avg”、“Count”等)可以对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总和、平均值、计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