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计算介绍及相关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10
GE矩阵法及其使用方法介绍一、GE矩阵法概述GE矩阵法又称通用电器公司法、麦肯锡矩阵、九盒矩阵法、行业吸引力矩阵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70年代开发了新的投资组合分析方法。
对企业进行业务选择和定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GE矩阵可以用来根据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实力和所在市场的吸引力对这些事业单位进行评估,也可以表述一个公司的事业单位组合判断其强项和弱点。
在需要对产业吸引力和业务实力作广义而灵活的定义时,可以以GE矩阵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
按市场吸引力和业务自身实力两个维度评估现有业务(或事业单位),每个维度分三级,分成九个格以表示两个维度上不同级别的组合。
两个维度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评价指标。
二、方格分析计算方法介绍:GE矩阵可以用来根据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实力和所在市场的吸引力对这些事业单位进行评估,也可以表述一个公司的事业单位组合判断其强项和弱点。
在需要对产业吸引力和业务实力作广义而灵活的定义时,可以以GE矩阵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
按市场吸引力和业务自身实力两个维度评估现有业务(或事业单位),每个维度分三级,分成九个格以表示两个维度上不同级别的组合。
两个维度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评价指标。
绘制GE矩阵,需要找出外部(行业吸引力)和内部(企业竞争力)因素,然后对各因素加权,得出衡量内部因素和市场吸引力外部因素的标准。
当然,在开始搜集资料前仔细选择哪些有意义的战略事业单位是十分重要的。
1. 定义各因素。
选择要评估业务(或产品)的企业竞争实力和市场吸引力所需的重要因素。
在GE内部,分别称之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下面列出的是经常考虑的一些因素(可能需要根据各公司情况作出一些增减)。
确定这些因素的方法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或名义群体法等,关键是不能遗漏重要因素,也不能将微不足道的因素纳人分析中。
2. 估测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开始,纵览这张表(使用同一组经理),并根据每一因素的吸引力大小对其评分。
网格计算如何改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现状剖析与案例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网格计算逐渐成为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对网格计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剖析,并通过案例研究具体探讨其改善现状的作用。
【第一部分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现状述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是当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例如,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困难、资源管理和监测不够精细、协同决策和执法难度较大等。
这些问题使得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和改善。
【第二部分网格计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中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网格计算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网格计算在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信息进行高效集成和共享,并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进行数据处理和模拟,可以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和预测结果,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网格计算在资源管理和监测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通过构建环境资源网格和生态监测网格,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监测和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此外,网格计算还能提供协同决策和执法的技术支撑,通过构建决策和执法网格,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和联动执法,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
【第三部分网格计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中的案例研究】1. 案例一:基于网格计算的水污染监测与治理以某污染严重的河流为例,通过部署水质监测传感器和高性能计算节点构建水污染监测网格,实时采集和分析水质信息,并针对监测结果进行治理措施的制定。
通过网格计算的支持,实现了对水污染源的准确定位,有效治理了水污染问题。
2. 案例二:基于网格计算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与保护某自然保护区通过部署环境监测设备和计算节点构建生态监测网格,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种群、气候变化等因素的监测和预测。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如控制游客数量、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等,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hypermesh-hyperview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HyperMesh基础应用技巧2.1 网格建模2.2 材料定义和属性设置2.3 边界条件设置3. HyperView结果后处理技巧3.1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3.2 结果展示与分析3.3 动画与报告生成4. HyperMesh高级实例讲解4.1 汇合区域的创建和优化4.2 拓扑优化与形状优化方法比较分析4.3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案例研究5 结论和总结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在工程设计与分析领域中,有着众多的设计软件和仿真工具。
其中,Hypermesh与HyperView作为Altair HyperWorks软件套件中的两大核心模块,提供了强大而全面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流体等领域的建模、优化以及后处理等任务。
Hypermesh作为一款先进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在结构建模方面具备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求解能力。
通过其快速且高效的网格划分算法,用户可以轻松地将复杂几何图形转换成可用于数值计算的网格模型。
此外,在材料定义和属性设置、边界条件设置等方面,Hypermesh提供了灵活性强、易于操作的工具,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系统,并满足各种特定需求。
与此同时,HyperView则是一款专业级别的有限元后处理工具。
它不仅支持各类有限元结果数据文件的导入,并能够对结果进行处理、展示和分析,而且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视化功能。
用户可通过HyperView直观地查看、评估仿真结果,并生成动画和报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仿真结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Hypermesh与HyperView的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两款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工程设计与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结构概述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第1节)中,我们将介绍本文的背景、意义和结构概述。
其次,第2节将详细讲解Hypermesh的基础应用技巧,包括网格建模、材料定义和属性设置、边界条件设置等方面。
网格计算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网格计算法网格计算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中。
它通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规则的网格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进行计算和求解,从而得到整个区域的数值结果。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数学模型,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测量领域中,网格计算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将实际测量数据输入到网格计算模型中,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值运算,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解决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难题,还可以为实际测量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网格计算法在实际测量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发展前景。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实际测量问题,促进实际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引入实际测量领域实际测量是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地质勘探、气象预测、医学影像处理、工程测量等众多领域。
在实际测量中,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网格计算法的应用为实际测量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计算方法。
通过网格计算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实际测量中的复杂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在地质勘探中,网格计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模拟地下结构,找出潜在的矿藏资源;在气象预测中,可以通过网格计算法对大气环流进行模拟,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可以利用网格计算法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病情;在工程测量中,可以通过网格计算法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模拟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网格计算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为实际测量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计算方法,为实际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格计算法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实际测量工作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机遇。
2. 正文2.1 网格计算法原理及特点网格计算法(Gri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计算资源共享的计算模式,通过将多个计算资源(包括计算机、存储和网络等)整合在一个虚拟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对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的高效处理。
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案例细胞计数板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对细胞数量进行精确计数。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数量的准确计数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细胞计数板通过其特殊的设计和计数方法,能够帮助实验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细胞数量的计数工作。
在使用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细胞数量。
在细胞计数板中,细胞被装在一个特殊的网格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数量,然后根据网格的大小和细胞的数量来计算细胞的浓度。
在进行细胞计数时,通常会选择一个小的网格进行计数,然后根据该网格中细胞的数量来推算整个细胞计数板中的细胞数量。
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使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以下是一个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的案例:假设在一个细胞计数板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小网格进行细胞计数,然后得到了该网格中细胞的数量为N。
此时,我们需要根据该数量来计算细胞的浓度。
通常情况下,细胞计数板的网格大小为1mm²,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细胞的浓度:细胞浓度 = N × 10^4 / V。
其中,N为选择的小网格中细胞的数量,V为用于稀释细胞的液体的体积。
在这个公式中,N需要乘以10^4是因为1mm²等于10^-4 cm²,而V则是用于稀释细胞的液体的体积,通常以毫升为单位。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选择的小网格中细胞的数量为50个,而用于稀释细胞的液体的体积为1毫升,那么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细胞的浓度为:细胞浓度 = 50 × 10^4 / 1 = 5 × 10^5 cells/ml。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细胞的浓度,从而为后续的实验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胞计数板,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适用。
因此,在进行细胞计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细胞数量。
openfoam mesh 解读【原创版】目录1.OpenFOAM 介绍2.OpenFOAM 中的网格(mesh)概念3.OpenFOAM 网格文件的格式与结构4.OpenFOAM 网格的创建与编辑5.OpenFOAM 网格的应用案例正文【1.OpenFOAM 介绍】OpenFOAM 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
OpenFOAM 基于 C++编写,提供了一个完整的 CFD 求解器体系结构,包括湍流模型、边界层、多相流、化学反应等。
用户可以利用OpenFOAM 进行网格划分、求解和后处理等操作,满足各种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求解需求。
【2.OpenFOAM 中的网格(mesh)概念】在 OpenFOAM 中,网格(mesh)是求解流体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网格是将求解域离散化的结果,通过将求解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单元),并在每个小区域内指定适当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参数,从而实现对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
【3.OpenFOAM 网格文件的格式与结构】OpenFOAM 中的网格文件采用.msh 格式。
一个典型的.msh 文件包含以下几部分:1.文件头:包含文件的类型、版本和时间等信息;2.网格类型定义:定义网格的单元类型(如四面体、六面体等);3.网格单元信息:存储每个单元的节点坐标和单元类型;4.节点属性:定义节点的物理属性,如速度、压力等;5.区域和边界信息:定义求解域的区域和边界;6.其他信息:如求解器设置、初始条件等。
【4.OpenFOAM 网格的创建与编辑】OpenFOAM 提供了网格创建和编辑的工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创建或编辑网格文件。
常用的网格创建和编辑工具包括:1.foamMesh:用于创建和编辑.msh 格式的网格文件;2.polyMesh:用于将.msh 文件转换为.pmx 格式的网格文件;3.pmxMesh:用于编辑.pmx 格式的网格文件;4.fvMesh:用于将.pmx 文件转换为.fv 格式的文件,以进行求解。
网格布用量计算公式网格布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使用网格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计算所需的用量,以确保材料的充分利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网格布用量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网格布用量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格布的面积、网格布的密度、网格布的厚度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计算方法。
1. 网格布的面积。
网格布的面积通常是指网格布的长度和宽度的乘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测量网格布的长度和宽度来获得。
假设网格布的长度为L,宽度为W,则网格布的面积S=L×W。
2. 网格布的密度。
网格布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网格的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统计单位面积内网格的数量来获得。
假设单位面积内网格的数量为N,则网格布的密度D=N/S。
3. 网格布的厚度。
网格布的厚度通常是指网格布的厚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测量网格布的厚度来获得。
假设网格布的厚度为T,则网格布的厚度为T。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网格布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用量=面积×密度×厚度。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首先测量网格布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网格布的面积S。
2. 然后统计单位面积内网格的数量,计算出网格布的密度D。
3. 最后测量网格布的厚度,计算出网格布的厚度T。
4. 将上述三个数值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网格布的用量。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网格布用量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工程需要使用网格布来加固混凝土结构,已知网格布的长度为5m,宽度为2m,单位面积内网格的数量为100个,网格布的厚度为0.5mm。
则根据上述公式,网格布的用量为:用量=5m×2m×100个/5m2×0.5mm=1000个×0.5mm=500mm。
因此,该工程需要使用500mm的网格布来加固混凝土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网格布用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实际施工中的浪费和损耗,因此在计算时需要适当增加一定的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