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4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水平架设的三根绝缘输电线缆彼此平行,线缆上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位于三根线缆上的M点、P点、Q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PQM为等腰三角形,,O点是P、Q连线的中点,忽略地磁场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和Q点所在的两条线缆相互排斥B.M点所在的线缆在O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C.O点处的磁场方向沿水平方向由Q点指向P点D.M点所在的线缆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第(2)题某同学在家卫生大扫除中用拖把拖地,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F,如图所示,此时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且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拖把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B.地面对拖把的作用力方向与水平向左的夹角小于C.从某时刻开始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减小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变小D.同学对推杆的作用力与推杆对拖把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第(3)题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B.米C.米/秒D.米/秒2第(4)题如图甲所示为某款采用了主动降噪技术的汽车宣传海报,汽车主动降噪技术是指通过消音扬声器发出与噪音源相位相反、幅度相同的降噪声波,与外界噪音叠加以达到汽车降噪的一种降噪技术。
如图乙所示为理想情况下的降噪过程,实线表示噪音声波,虚线表示降噪声波,假设两声波均为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动降噪技术应用了波的衍射原理B.噪音声波和降噪声波的波速大小一定相等C.图乙中噪音声波和降噪声波的频率可以不相等D.图乙中噪音声波和降噪声波相遇的P点的振幅增大第(5)题物体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其()A.机械能一定增大B.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都增大C.分子的势能一定增大D.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如图,一长为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A.B.C.D.第(7)题一条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视为质点)均做直线运动。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电梯静止时,小丽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的示数为45kg,电梯运动时,某段时间小丽发现体重计的示数为54kg,重力加速度为g,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丽的重力增大了B.电梯的运动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电梯可能加速向上,且加速度大小为D.小丽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第(2)题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在时刻从坐标为的A点以的速率沿x轴正方向匀速行驶,另一辆汽车B在时刻从坐标为的B点以的速率沿y轴正方向匀速行驶,运动过程中两车相距最近的时刻是( )A.B.C.D.第(3)题下列关于形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是剪切形变,这种形变因为断面切断,所以不会产生弹力B.乙图是弯曲形变,弯曲之后一定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C.丙图是微小的形变,采用的是放大法来观察此形变D.丁图是扭转形变,扭转之后不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第(4)题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1>F2C.F2>F1>F3D.F3>F2>F1第(5)题如图所示,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阅兵式上,20架直升组成巨大的“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接受检阅,下列关于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C.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D.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第(6)题年糕是我国很多地方传统的新年应时食品,打年糕时一般需要用木制榔头反复捶打石槽中煮熟的糯米如图所示。
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过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终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下降过程中榔头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榔头对年糕的弹力是年糕发生形变引起的C.年糕凹陷,说明榔头对年糕的打击力大于年糕对榔头的支持力D.榔头向下打击年糕时,地面对石槽的支持力大于石槽和年糕的总重力第(7)题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等于(为普朗克常量,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A.B.C.D.二、多选题 (共3题)第(1)题如图,圆心为的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圆平面平行,和为该圆直径。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理科综合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光电效应现象中,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光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B. 绿光照射时间越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C. 改用黄光照射时,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紫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 .根据km 0E h W ν=-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和光照时间无关,故AB 错误;C .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当改用黄光照射时,黄光的频率不一定小于极限频率,故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 错误;D .紫光的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根据km 0E h W ν=-可知当增大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故D 正确。
故选D 。
2.一平直公路上有两条同向并排车道,汽车I 和II 分别在两条车道上行驶。
汽车I 、II 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两车在t=2s 时同时到达终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0时,汽车I 在汽车II 前面5m 处B. 在t=1s 时,汽车I 、II 恰好并排行驶C. 在t=1.5s 时,汽车I 追上汽车ID. 汽车II 追上汽车I 时,距终点还有10m【★★答案★★】B 【解析】【详解】A .由题图知,车Ⅰ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151.5m/s 2=10m/s 2车Ⅱ做速度v =15m/s 的匀速直线运动,2s 内位移分别为21102m 20m 2x =⨯⨯=Ⅰ152m x =⨯=Ⅱ30m由于t =2s 时两车同时到达终点,则位移差为x ∆=x Ⅱ-x Ⅰ=10m说明t =0时车Ⅰ在车Ⅱ前10m 处,故A 错误;BC .在t =1s 时,车Ⅰ前进5m ,车Ⅱ前进15m ,由于初始位置车Ⅰ在车Ⅱ前10m 处,所以此时两车对齐,故B 正确,C 错误;D .两车对齐之后,经1s 到达终点,所以这个位置和终点间的距离为151m x '=⨯=Ⅱ15m 故D 错误。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8.设NA为阿移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B. 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AC. lmolNa2O2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 2mol热的浓硫酸与足量Cu充分反应生成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9.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包括立体异构)正确的是A. 结构简式为的一溴代物有4种B.分子组成是C4H8O2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C.分子式为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C5H12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10.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工业制漂白粉:C12+2OH-=Cl-+ClO-+H2OB.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12+H2O=2H++Cl-+ClO-C.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11.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和Z可以组成元素质量比为7:16的化合物B.X和Y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3:l和2:l的两种化合物C.由X、Y、Z三种元素中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多于2种D.X、Y、Z只能组成一种盐,其中X、Y、Z原子个数比为4:2:312. A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C为化合物。
2020年吉林省吉林市高考物理四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只有入射光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B. 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0,则它的极限频率νc=W0ℎ(ℎ为普朗克常量)C. 用同一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动能都相等D.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能增大光电流2.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车,t=0时刻从同一位置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B. t2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C. 0~t2时间内,乙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变大D. 0~t2时间内,乙车平均速度大于v0+v123.2019年12月7日10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时间t(小于其运动周期)内扫过的面积为S,则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A. 4S2GMt2B. 2St√GMC. GMt24S2D. t√GM2S4.等离子体由左方连续以速度v0射入P1和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偏转后会打到P1、P2板上,ab直导线通过滑动变阻器与P1、P2相连接,线圈A通过滑动变阻器与直导线cd连接,如图甲所示。
线圈A内有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规定磁场B的正方向向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s时cd导线中电流方向改变B. 1s−2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C. 3s时,cd导线中电流向上D. 2s~4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5.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右移动时,通过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不变D. 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6.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钴60()的半衰期为5.27年,它发生β衰变变成镍60(),而则会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钴60经过10.54年全部发生衰变B.钴60可以作为示踪原子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C.钍原子核比氡原子核的中子数多8D.钍衰变成氡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第(2)题图示为主动降噪耳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此类耳机由麦克风拾取噪声信号,内置扬声器产生降噪信号而工作。
已知人耳可以接收20 Hz到20000 Hz的声音信号,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风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B.内置扬声器产生声波的波长可能为20 mC.降噪耳机利用了波的干涉D.内置扬声器产生的声音频率为噪音频率的整数倍时可实现降噪第(3)题如图所示,有两本书叠放在一起静止放置于倾角为θ的倾斜桌面上,上面书本质量为M,下面书本质量为m,下面书本有二分之一伸出桌面,桌面与书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书本与书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面书本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B.桌面对上面书本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逐渐增大桌面倾斜的角度,上面书本一定比下面书本先滑动D.上面书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sinθ第(4)题如图是五一假期小姚在某景区看到的“天壶”,巨大的茶壶悬在空中,正源源不断的往外出水,祈愿财源滚滚,福寿绵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水流的反冲力支撑壶体B.壶的重心一定在水流的延长线上C.水流越大,壶体会升得越高D.研究壶体受力时,不能把它当作质点第(5)题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A时,细线断裂,小球最后落在地板上。
长春市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四)理科综合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含有N和PB.糖原比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释放出的能量更多C.糖类与脂质结合所形成的糖脂可分布在细胞膜表面D.糖类与脂质均既可作为储能物质又可作为结构物质2.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就冒出气泡,糖液变成了酒。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为了研磨更充分B.气泡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C.产生酒精的过程必须有酵母细胞参与D.提取液中含有将葡萄糖转变成酒精的酶3.植物液泡膜上的水通道蛋白(TIPs)是运输水分子的通道,可使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研究发现TIPs在植物细胞内只分布在液泡膜上,可作为标记物用于识别不同植物或组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IPs只能输送水分子,不能输送其他物质B. TIPs 输送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C.液泡膜上的TIPs具有运输、识别和催化作用D.用荧光染料标记TIPs可实现对液泡位置的定位4.下列关于农业生产上的施肥、除草、灭虫等的叙述,正确的是A.2,4-D 用于麦田除草的原理是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B.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不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在农田中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可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D.农田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施肥才可能维持其稳定性5.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是种群形成集群分布的原因之一B.用样方法调查油松的种群密度应选择1mX 1m的样方C.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其出生率和死亡率D.增大某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可以提高它的环境容纳量6.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医务人员对一个家庭中四个成员(父亲、母亲、女儿儿子)的某一种核基因进行了检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A.若发现只有父亲含有该基因,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父亲一定为杂合子B.若发现只有母亲和儿子含有该基因且仅他俩患病,则女儿一定为隐性纯合子C.若发现成员都含有该基因且只有女儿患病,则该基因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D.若发现只有父亲和儿子含有该基因但不患病,则该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29.(10分)科学研究表明,光照促进植物的保卫细胞中相关有机物和离子的积累是影响气孔运动的主要因素。
★保密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i28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的RNA分布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及细胞质基质中B.豌豆种子萌发前后,水主要以结合水形式存在C.进行豌豆的基因组测序,要测其一个染色体组中的DNA序列D.可用样方法调查豌豆叶上蚜虫的种群密度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坏死B.放射性治疗可以引发癌细胞凋亡C.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D.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DNA和蛋白质,使细胞衰老3.如果说基因测序是“读基因”,那么合成生物学就是“写基因”。
2017年3月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重大突破,完成了酿酒酵母的4条染色体的人工合成。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存活,与其遗传物质有关C.每个染色单体中含一条DNA母链和一条DNA子链D.人工合成染色体,需要核苷酸、氨基酸、磷脂和ATP等原料4.茉莉酸是高等植物的内源激素,它除了影响本身植株细胞的生命活动外,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对相邻植株细胞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茉莉酸是由植物体内专门的细胞或腺体分泌的B.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茉莉酸的合成C.茉莉酸在植物体内含量少,具有高效性D.茉莉酸对相邻植株细胞的生理活动的影响属于化学信息调节5.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
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消费者C.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被互花米草替代后,将在此地消失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感染的一种药物。
下表是2005-2008年,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细菌的对该抗生素耐药率变化,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2005200620072008住院患者的人均抗生素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细菌的对该抗生素耐药率/% 2.6 6.1110.925.5A.随着人均使用量的增加,某细菌对该抗生素耐药率增强B.使用抗生素后,导致细菌产生耐药基因,这是一种有利变异C.生病不就医而直接吃抗生素,易促进耐药菌的产生D.从进化角度分析,广泛使用抗生素,会提高细菌耐药性基因的基因频率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为95%,此浓度杀灭新冠病毒效果最好B.SO2排放会导致的环境污染是酸雨C.牛大棒骨属于厨余垃圾(湿垃圾)D.“水滴石穿、水乳交融”都不涉及化学变化8.下列有关原子、分子或物质所对应的表示式正确的是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B.氯化钠电子式:C.水分子结构式:D.乙炔分子比例模型:9.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1.2L Cl 2含氯原子数为N AB .0.05mol 266106Sg 原子中含中子数目为13.3N A C .l mol FeI 2与少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D .常温下,28g 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10.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于2月4日公布阿比朵尔、达芦那韦可抑制新型病毒。
如图所示有机物是合成阿比朵尔的原料,关于该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 12H 14NO 3B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C .分子结构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D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11.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K +、Na +、SO 2-4、MnO -4B .Cl -、SO 2-3、Fe 2+、H+C .NH +4、Ba 2+、Br -、CO 2-3D .Na +、H +、NO -3、HCO -312.近年来,利用电化学催化方法进行CO 2转化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下图是以Cu 作为催化剂CO 2转化为甲酸的反应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程①说明在催化剂作用下,O -C -O 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 .过程②形成O -H 键的过程放出了能量C .反应过程中微粒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 .每1mol CO 2完全转化为甲酸需得2mol e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时,将pH=a 的一元强酸溶液与pH=14﹣a 的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或中性B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则c (Cl —)=c (CH 3COOH )C .常温下,已知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 、CH 3COONa 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 h 、则K a K w =K hD .向NH 4H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中性,所得混合液中c (Na +)>c (NH +4)>c (SO 2-4)>c (OH -)=c (H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①H ++e-②H ++e -③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光电效应现象中,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光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B.绿光照射时间越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C.改用黄光照射时,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紫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15.一平直公路上有两条同向并排车道,汽车Ⅰ和Ⅱ分别在两条车道上行驶。
汽车Ⅰ、Ⅱ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车在t =2s 时同时到达终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0时,汽车Ⅰ在汽车Ⅱ前面5m 处B.在t =1s 时,汽车Ⅰ、Ⅱ恰好并排行驶C.在t =1.5s 时,汽车Ⅱ追上汽车ⅠD.汽车Ⅱ追上汽车Ⅰ时,距终点还有10m16.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如图所示为该卫星绕地球运行示意图,测得卫星在t 时间内沿逆时针从P 点运动到Q 点,这段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θ。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这颗卫星在轨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A.23gR tθ B.23gR tθC.2gR tθ D.2gR tθ17.等离子体流由左方连续以速度v 0射入P 1和P 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偏转后会打到P 1、P 2板上,ab 直导线与P 1、P 2相连接,线圈A 与直导线cd 连接。
线圈A 内有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规定磁场B 的正方向向左,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ab 、cd 导线互相排斥B.内,ab 、cd 导线互相吸引C.内,ab 、cd 导线互相吸引D.内,ab 、cd 导线互相吸引18.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 =10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
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B .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202sin(50)u t π=VC .若S 1换接到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6WD .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19.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为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运动员从O 点由静止开始,在不借助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自由滑过一段圆心角为60°的光滑圆弧轨道后从A 点水平飞出,然后落到斜坡上的B 点。
已知A 点是斜坡的起点,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40m ,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运动员的质量m =50kg ,重力加速度g =10m/s 2,忽略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从O 点运动到B 点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运动员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20m/sC.运动员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10kJD.运动员从A 点飞出到落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3s20.如图所示是医用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 形金属盒,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
现分别加速氘核(21H)和氦核(42H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氘核(21H)的最大速度较大B .它们在D 形盒内运动的周期相等C .氦核(42He)的最大动能较大D .仅增大高频电源的频率可增大粒子的最大动能21.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 从M 点竖直向上运动,通过N 点时,速度大小为2v ,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而后到达与M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P 点,轨迹如图。
其中N ′是N 点在MP 直线上的投影点。
以下关于小球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与电场力大小之比为1:2B.从M 到N 重力势能增加C.从M 到N 机械能增加2mv 2D.从M 到P 电势能减少8mv 2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 、钩码的质量为m 、滑块通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的时间分别为t A 和t B 、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为了完成实验,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将气垫导轨调节为水平,请分析在摘掉钩码的条件下如何确定气垫导轨水平:(请用语言叙述写出合理的判断方法)。
(2)为了完成实验,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选项字母表示)A.滑块的宽度DB.遮光条的宽度dC.滑块由光电门A 运动到光电门B 的时间tD.光电门A 到光电门B 之间的距离L (3)如果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关系式成立(用题中所给及需要测量物理量符号来表示)23.(9分)某同学将一个量程为0~1m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为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