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进补原理和进补之道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养生之滋补养生滋补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指通过调理脾胃,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中医养生中,滋补养生被视为预防疾病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中医滋补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常用的滋补食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医滋补养生的原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人体内的“气血阴阳”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免疫力。
而滋补养生便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养分,强化肌肉骨骼组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中医滋补养生的方法滋补养生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药膳调理和运动调理三个方面。
首先是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手段。
对于需要滋补的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人参、党参、黄芪等中药材,以及瘦肉、鱼虾、豆腐等食材。
同时,中医饮食讲究五谷杂粮的均衡摄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鲜等,避免食用过多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其次是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是通过药材与食物的搭配,达到调理身体的功效。
例如,可以选择山药炖猪蹄、北芪养生鸡汤等药膳来进行滋补。
但是,在选择药膳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要进行搭配,不能盲目使用。
最后是运动调理,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适合滋补养生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气功、瑜伽等,这些运动以缓慢、柔和为主,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舒缓压力,达到养生的效果。
常用滋补食材中医有许多常用的滋补食材,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滋补食材:1.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益阳、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2. 黄芪:黄芪能调养气血,增加体力,改善血液循环,对疲劳、虚弱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枸杞子:枸杞子富含营养成分,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对身体虚弱、眼睛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雪蛤:雪蛤是滋补食材中的珍品,具有滋补肝肾、补血益气的功效,对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有一定帮助。
中医男性进补排除体内素焕发健康活力中医男性进补排除体内素焕发健康活力近年来,男性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男性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男性所接受和追求。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男性进补的方法,并介绍排除体内素以焕发健康活力的健康食品和补品。
一、中医进补理念中医注重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追求整体健康的状态。
在中医进补的理念中,男性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补品。
中医认为男性进补应注重五脏的调理,因为五脏是男性生理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补肾中医认为肾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男性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问题。
补肾应选择具有滋补肾阳的食材,如枸杞子、肉类等。
2. 补肝肝脏对于男性来说也非常重要,肝气不足往往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等问题。
补肝可以选择适量的动物肝脏食物,如鸡肝、猪肝等。
3. 补脾脾气虚弱是现代男性常见的问题,常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等。
补脾可选择食材如山药、红枣等。
4. 补心中医认为心气充足与否影响着男性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健康。
补心可以选择食材如酸枣仁、红枣等。
5. 补肺肺脏是人体气血的主要来源,补肺有助于提高男性身体的免疫力和耐受力。
补肺可选择食材如橘皮、菱角等。
二、健康食品与补品除了食材的选择外,男性可以选择适量的健康食品和补品来达到进补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健康食品和补品。
1. 海参海参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被誉为海洋的瑰宝。
其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肾脏功能和性能力。
2. 蜂蜜蜂蜜具有滋补养生的作用,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能量,增强免疫力和肝脏代谢功能。
3. 鹿茸鹿茸是一种传统的补品,具有滋补肾阳、强壮腰膝等作用。
但是进补鹿茸需要慎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具有补肾的作用,可以增强男性的性功能和体力。
通过合理选择上述健康食品和补品,男性可以更好地实现进补的目的,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中医男性进补从根本调理身体健康男性在不同的年龄段会面临着不同的身体健康问题,从而需要针对性的调理和进补。
中医学认为,男性进补应该从根本调理身体健康出发,以达到长期的养生效果。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理论下的男性进补方法。
一、滋阴补肾,固精壮阳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认为是男性的精气根本,精气的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男性的身体和生育能力。
所以,在进补调理中,男性首先需要滋阴补肾,固精壮阳。
滋阴补肾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食疗。
中医中常用的滋阴食物如枸杞、黑豆、糯米、山药等,可以每天适量食用,起到补肾益精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搭配一些中药进行煎煮,如枸杞子煲鸡汤、黑豆炖羊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进补选择。
固精壮阳的方法主要通过调理脾肾,激发阳气。
可以采用中药材如淮山、肉桂、枸杞子等,煮煎或炖服,具有温补肾阳、壮精固肾的功效。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很有益的,如太极拳、气功等可以帮助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二、调理肝气,平衡情绪中医认为,男性肝主情志,肝气不调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在男性进补调理中,调理肝气,平衡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平衡情绪可以通过一些中医养生方法实现,如艾灸、拔罐、按摩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调饮食结构的合理安排来调理情绪。
饮食上应该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全麦面包、绿叶蔬菜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也是很重要的。
三、补气益阳,强身健体补气益阳是男性进补调理的关键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男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身体更加强壮健康。
补气益阳可以通过中药材来进行,如黄芪、伏苓、人参等,可以煎煮或炖服。
另外,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适量多吃蔬果和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胸肉、豆制品、鱼类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锻炼身体,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篮球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消耗身体的行为,保持良好的工作休息平衡。
男性进补中医调理身体更年轻男性进补: 中医调理身体,让您更年轻踏入中年以后,许多男性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特别是对身体的进补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身体逐渐出现一些变化,如精力不足、免疫力下降、性功能减退等。
而中医调理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帮助男性维持健康,延缓衰老进程,让身体更年轻。
一、了解男性进补的基本原理男性进补是一种通过食疗、药疗、调理等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的过程。
中医理论认为,男性身体的阳气更旺盛,补益主要以补气为主。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中草药和食物进行调理,可以达到平衡阴阳、强调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从而达到更年轻的效果。
二、合理选择进补食物和草药1. 经典食物:对于进补养生,中医推荐使用一些经典的食物,如党参、黄耆、枸杞,以及虫草花、人参等。
这些食物在中医中具有补气、补肾、养血、滋阴的作用,能够帮助男性调理机体,延缓衰老。
2. 补肾药材:补肾是男性进补的重点,中医药材中有很多具有补肾功能的草药,如淮山、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等等。
这些药材可以帮助补充肾脏的精气,增强肾脏的功能,提高性功能和精力。
3. 合理搭配食材:进补食物的合理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认为,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加其功效。
例如,当炖鸡汤时,加入一些常用的养肝食材,如山药、枸杞子等,可以强调调理肝脏的功效。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延缓衰老至关重要中医调理不仅仅依靠食物和草药,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1. 充足睡眠:睡眠对于人体的恢复和生长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夜晚是身体最佳的修复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清除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
2.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于男性的健康和进补同样重要。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体质,并有助于减少身体脂肪。
不过,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保持年轻的关键。
压力会释放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男性进补滋补体质提升力中医学一直被誉为独特的宝藏,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男性健康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男性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身体健康必不可少。
因此,进补滋补以提升男性体质成为了现代男性关注的焦点。
中医学在滋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通过调理阴阳、平衡脏腑以及在饮食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男性的体质。
第一部分:认识男性体质和进补滋补男性体质,与女性体质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阳气更旺盛,肌肉相对较发达,但也同样需要得到充分的滋补与调养。
进补滋补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服用草药等方式,以补充体液和调理阴阳,从而增强男性体质。
第二部分:中医进补滋补原则1. 个体化:中医进补滋补强调个体化,即根据个人体质、年龄、季节和所处环境等因素来确定进补方案。
不同个体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滋补。
2. 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男性进补滋补要在保持阴阳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避免过于偏重滋阴或滋阳。
3. 脏腑调理:中医重视对五脏六腑的调理,进补滋补的同时要注意通过中草药、按摩等方式来调理脏腑,从而改善整体体质。
第三部分:中医进补滋补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进补滋补首先从饮食入手,根据个体需求,选择性进食有助于滋补的食物。
如海参、鹿茸、燕窝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
此外,中医认为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必要的。
2. 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在进补滋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如黄精、当归、枸杞等草药都有益肾壮阳的作用。
3. 运动调理:中医认为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升男性体质。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
4. 调理心理:中医进补滋补强调身心统一,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疗法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四部分:注意事项和禁忌1. 个人差异:进补滋补存在个人差异,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滋补时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确定具体的措施。
男性进补中医疗效有口皆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现代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进补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而在进补的众多方法中,中医的疗效备受赞誉,尤其是男性进补,更是有口皆碑。
本文将针对男性进补中的中医疗效进行探讨,让我们一同了解中医对男性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中医进补的基本理念中医进补的基本理念是平补,即通过补益脾胃、平衡阴阳的方法,调理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男性进补中,中医强调养精、补肾为重,以调理男性的生殖系统、提升精气为目标。
相比于西医的即时疗效,中医进补更加注重的是从根本上调养身体,具有长期的益处和效果。
二、从中医角度看男性进补的益处1. 强肾壮阳: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视为男性生命力和生殖能力的基础,因此保养肾脏对男性来说尤为重要。
中医进补可以通过补益肾脏的方法,增加肾脏的阴阳平衡,提高男性性功能和阳气,达到强肾壮阳的效果。
2. 改善精气虚弱:现代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男性精气常常受到损害,导致身体虚弱、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中医进补可以通过滋补精气的方法,改善精气虚弱引起的种种不适,提高男性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3. 调理内分泌系统:中医进补可以通过调理脾胃、肝胆等内脏器官,达到平衡内分泌的效果。
男性内分泌失调往往会引起种种不适,包括体力下降、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等。
中医进补的方法可以帮助男性调理内分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三、男性进补的中医方法1. 食疗调养:中医推崇“药食同源”的理念,认为食物具有药物的作用。
男性进补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达到补益肾脏、滋补精气的效果。
常见的有枸杞子、肉类、海参、山药等食材,这些食材具有滋补肾阳、补益精气的作用。
2. 草药调理:中医经典中有许多草药可以用于男性进补。
常见的有人参、黄精、枸杞子、巴戟天等,这些草药具有滋补肾脏、壮阳补精的作用。
草药调理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合理剂量下使用。
3. 针灸推拿:针灸推拿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对于男性进补同样具有积极的效果。
激发男性潜能中医进补的神奇效果激发男性潜能:中医进补的神奇效果男性的潜能是无穷的,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常常使得男性精力不足,身体亚健康等问题不断出现。
为了激发男性潜能,并改善身体状况,中医进补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方法。
中医进补的神奇效果确实为男性提供了健康的保障。
本文将探讨中医进补在激发男性潜能方面的神奇效果。
一、了解男性潜能的种种体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男性潜能的种种体现。
男性潜能包括睾丸功能、性欲、体力、智力等多个方面。
睾丸是男性体内重要的生殖器官,掌管着男性性功能和精力的产生。
性欲是男性生殖性行为的基础,对男性潜能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男性的体力和智力也是评估男性潜能的重要指标。
在这些方面发挥出男性潜能的巅峰状态是每个男性梦寐以求的,中医进补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理想的途径。
二、中医进补的原理中医进补的原理基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阴阳调和”、“阳盛阴虚”、“气血充盈”等观点。
中医认为,男性潜能的发挥需要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充足。
因此,通过中医进补,可以调理男性体内的阴阳平衡,补充充足的气血,从而激发男性潜能。
三、中医进补常见的方法与食材1. 补肾壮阳:男性潜能的发挥离不开肾脏的健康。
中医进补时,常使用补肾壮阳的药材,如枸杞、当归、人参等。
这些药材能够提高男性睾丸功能,增强性欲,从而激发男性潜能。
2. 补气养血:气血的充足对男性的体力和智力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进补时,可以使用补气养血的食材,如红枣、山药、黄芪等。
这些食材能够增加男性体内的气血含量,增强男性的体力和智力。
3. 平衡阴阳:男性潜能的发挥需要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中医进补时,可以选择具有平衡作用的食材,如石斛、冬虫夏草、雪蛤等。
这些食材能够调理男性的阴阳平衡,促进男性潜能的发挥。
四、中医进补实践的案例分析为了验证中医进补的神奇效果,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实践案例。
以某男性健康中心的调研为例,通过中医进补的方法,许多男性体内的睾丸功能得到了提升,体力和智力得到了改善。
持久力的秘密武器中医进补的奇迹效果持久力的秘密武器:中医进补的奇迹效果正文: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人们常常感到疲惫不堪,缺乏持久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进补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成为增加持久力的秘密武器。
中医进补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被广泛用于提升人们的体力和耐力,帮助人们走出疲惫陷阱,重新获得活力和持久力。
一、理论依据:中医进补的基本原则中医进补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而进补即是通过补充和调节阴阳以达到身体平衡的目的。
同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医进补选择的食材或草药都具备相应的性味和功效,以帮助人体补充所需的精气神。
二、进补的奇迹效果:重塑持久力1. 补气血:中医进补注重补气血,以提升身体的能量和养分供应。
气血充足可以改善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使人体更具持久力。
党参、黄耆、养血生发功效的当归等为常用的进补草药,能够补充气血,提升持久力。
2. 强壮筋骨:中医进补有助于强壮筋骨,增强身体的耐力。
参阿胶、骨碎补等草药具有强身健骨的功效,对于提高肌肉力量和韧性,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大有裨益。
3. 滋补肾气:中医进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滋补肾气。
肾气的强弱直接影响人体的耐力和持久力。
在中医中,人体的生殖力和运动能力与肾气息息相关,因此滋补肾气能够有效提升持久力。
栗子、山药、杜仲等传统食材是补肾气的良好选择。
4. 调理脾胃:中医进补还强调调理脾胃,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中医认为脾胃的健康与身体的运行息息相关,而进补即是通过营养调理来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吸收效率,使营养更好地被利用,并转化为人体活力。
三、实践案例:中医进补的成功故事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了中医进补的奇迹效果。
比如,曾经在各大长跑赛事中屡创佳绩的跑者李宁,就坚持中医进补的方法,注重平衡季节因素,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选择适宜的食材补益。
中医养生滋补中医养生滋补,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旨在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中医养生滋补注重的是通过食疗、药膳等方式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滋补食材和养生方法等角度进行论述。
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血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如果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失衡,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就是要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养生之目的。
中医养生强调的是“治未病,防未然”,通过充分的滋补和调理,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的中医滋补食材1.人参:人参是中医养生的常用滋补品。
它具有补气养血、益肾健脾、强心益神的功效。
对于精神疲劳、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特别有效。
2.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食材。
它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明目、滋补肝肾等功效。
3.当归:当归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补血滋补品。
它能够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贫血等问题,并具有补气血、养肝明目的作用。
4.燕窝:燕窝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胶原蛋白等,是一种有益于皮肤养颜和滋补身体的食材。
5.黄芪:黄芪具有健脾补中、益肺气的作用。
对于体虚气短、容易疲劳的人群有一定的滋补效果。
三、养生方法1.食疗养生:中医养生强调食物的药用价值。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达到滋补养生的效果。
比如可以采用清补法、滋阴补阳法、补血法等方法来调理身体。
2.运动养生: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拳、跑步等,坚持锻炼。
3.药膳养生:中医养生强调药食同源,通过熬制各种药膳来调理身体。
比如可以用枸杞子和红枣煮水,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4.情志调摄:中医养生强调情志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保持愉快的心情。
总结:中医养生滋补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改善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进补原理和进补之道
中医进补可以分为精神补益、按摩补益、饮食补益、药物补益、艾灸补益,各补益之法都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相应的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补益五脏和调援精神,从而达到保证人机体的身心健康的目的。
【调和气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结构和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基本组成物质。
《素问·调经论》中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有充盈的气血方能满足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中医学中认为气在人体中拥有着五大作用:第一,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五脏六腑、经络等各大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代谢,起着推动与激发作用。
第二,气能够护卫全身的肌表,以防御各种外邪的侵袭,能起到防御疾病的作用。
第三,气的在人体中的运行可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从而保证了人体各大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
第四,气能够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
气的运行方式称为气机。
气机运行的表现形式有四种,分别为出、入、升、降。
气的出、入、升、降正常,人体的生理活动就能正常的进行;然而,气的出、入、升、降失常,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破坏和影响,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气机失常的表现一般为气逆、气虚、气滞、气脱、气都、气陷等等。
如果结合到脏腑的病变则可以表现为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肾不纳气等等。
血是人体脉管内循行着的红色液体,和气一样,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主要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所化生。
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血对机体有营养作用,通过血脉输布全身,为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还为人的精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血液充足,则人的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感觉灵敏,正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所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血与气之间关系密切,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气能摄血,气不仅能使血液在血脉及各器官中的正常循行,还能保证血在血脉中不致溢出。
当气的运行失常或气的功能降低时,都将会对血产生一定的不利的影响,气虚会致使脏腑功能下降,如脾胃功能减弱,则造血减少,致生血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发生血虚证。
气虚时,可导致血行缓慢,情况严重时会造成血液
瘀阻。
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则可能导致发生各种的出血证,即所谓“气不摄血”。
【平衡阴阳】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据着中药的地位,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时至今日,阴阳学说仍然在指导着中医临床。
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时,在中医上便认为人体属于一个健康的状态,《素问·调经论》中指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着一,命日平人”。
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正气与之相搏,当斗争的结果使得阴阳平衡被打破时,人体机体会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的产生,即中医上所谓之“阴阳失调”。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进补是中医“八法”中的补法,也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实施辨证施补。
在中医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中,阴阳系八纲之首。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在中医的八纲辨证中,阴阳统帅其他六纲,其中里、虚、寒属阴;表、热、实属阳。
【补益五脏】
人体的气血和阴阳的亏虚,最终都是体现在五脏上。
中医认为在气血补养、注重阴阳的同时,也应十分注重五脏的补益。
五脏分别为心、肝、肾、脾、肺。
五脏有着藏精的作用,五脏功能正常,中医谓之五脏坚固,反之则认为五脏亏虚。
《灵枢·天年》中指出:“五脏坚固……故能长久。
”《灵枢·本藏》指出:“五脏皆坚者,无病。
”,在五脏之中,中医十分强调以脾肾为本。
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有“肾为先天”之说。
先天禀赋好,给人体的机体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但有了好的物质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后天补养和资助。
后天的调养和资助尤为重要,主要是通过脾来实现的,脾的运化功能关系到人体的营养吸收和物质代谢。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方能保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肾脾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关系,但两者也同样存在着相互资助的关系。
后天调养,可使得先天的精气得到不断的充实并使之强壮,先天不足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补养和调养转弱为强。
顾古代中医学家有言:“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
”,这句话充
分说明了补脾对于人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