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练习新
- 格式:docx
- 大小:43.95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时作业(三) 燃烧热 能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 .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101 kPa 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燃烧热、中和热定义的理解,特别是两个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A 项中没有确定“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这一条件,所以A 项错误。
B 项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B 项错误。
D 项中未限定物质的量是1 mol ,所以D 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 .碳和二氧化碳B .1 mol 碳和3 mol 碳C .3 mol 乙炔和1 mol 苯D .淀粉和纤维素【解析】 燃烧热是指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B 正确。
D 中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表示为(C 6H 10O 5)n ,但n 不同,燃烧热不同。
【答案】 B3.(2012·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月考)25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 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 2(g)===CO(g)ΔH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ΔH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ΔH =-890.3 kJ/molD .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2 800 kJ/mol【解析】 A 中碳未完全燃烧;B 中应为放热反应ΔH =-571.6 kJ/mol ;C 中H 2O 应为液态。
教案风能和等。
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
【板书】2、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讲解】在现有的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那些储量更丰富、更清洁、可以再生的新能源,并惊奇地发现,这些新能源大多数与我们日常生活一直息息相关。
人们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它们,只不过今后我们将采取新的方式利用它们。
【板书】3、新能源介绍:(1) 太阳能【讲解】其实在各种类型的新能源中,并不是都像核能一样让人感到很神秘,其实大多数新能源离我们很近,比如太阳能。
大家想一想,太阳能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太阳是一颗不断发光发热的恒星,其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请看这样一个数字,地表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燃烧550万吨煤炭时的能量,是太阳给与了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成了自然界中复杂的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塑造了不同地区的地表景观……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日常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太阳能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太阳能在利用时的不足之处,即非常分散,必须制造出一些装置来收集太阳能。
【投影】【板书】(2) 氢能【讲解】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极有前途的二次能源。
氢能有许多优点:氢的原料是水,资源不受限制;氢燃烧时反应速率快,高发热值大;更突出的优点是氢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最干净的燃料。
另外,氢能的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
液态氢已被用作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中的能源。
1980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氢能汽车。
1985年原苏联也利用Ti、Fe、V合金氢化物进行了用氢气和汽油作为混合燃料的汽车的试验,若在汽油中加入质量分数约为4%的氢气,则可节油40%,废气中的CO也可减少90%。
预计不久的将来,氢能不仅可以广泛地作为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的动力,而且可以成为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燃烧热的定义及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创设真实情景,了解不同应用情景中燃料的选择,了解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等,组织学生开展根据能量利用需求选择反应、设计能量转化路径和装置等活动,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生活和化工生产中能源的利用情况,形成科学合理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燃烧热1.概念25_℃、101_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1。
2.意义例如:C2H2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1,表示在25_℃、101_kPa时,1_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1 299.6 kJ的热量.二、能源1.定义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类型及特点(1)化石燃料①种类:煤、石油、天然气。
②缺点错误!③解决燃料枯竭的措施错误!(2)新能源①类型: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②特点: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3.地位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探究点一正确理解燃烧热1.正确理解燃烧热(1)燃烧热一般是由实验测得的。
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少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有关(如果未注明条件,就是指25 ℃、101 kPa时的热量),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2)定义中的“1 mol物质"是指1 mol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
(3)定义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是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变为最稳定的氧化物。
高考化学选修四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①②③B.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B.1 mol C 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 mol H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5.我国首条纤维乙醇生产线——河南天冠集团吨级纤维乙醇项目,在镇平开发区开工奠基。
这一项目打破了过去单纯以粮食类原料生产乙醇的历史,使利用秸秆类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成为现实。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这种纤维乙醇部分替代成品油,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B.这一项目不仅使秸秆类废物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粮食C.乙醇能部分替代汽油作车用燃料是因为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D.掺入1%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可以使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6.已知反应:①25 ℃、11 kPa 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 kJ·mol-1又已知弱电解质电离吸热。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的燃烧热大于1.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 kJ热量7.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燃料③砍伐树木作燃料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能源A.①B.②和C.②和③D.④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1 mol 酸和1 mol 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在11 kPa时1 mol 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9.已知: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2H2(g)+O2(g)====2H2O(l)ΔH=-572 kJ·mol-1在11 kPa、25 ℃时,一定量的氢气、氧气混合气体点燃爆炸后再恢复至原来状况时,气体体积比原来减少了3.36 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是()A.28.6 kJB.57.2 kJC.24.2 kJD.72.6 kJ10.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A组1.燃烧热与反响热的关系是()A.燃烧热是反响热的一种类型B.当一个反响是燃烧反响时,该燃烧反响的反响热就是燃烧热C.燃烧热不属于反响热,反响热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而燃烧反响的温度要高D.反响热有正负之分,燃烧反响的焓变全部是正值解析:可燃物是1 mol时的反响热才是燃烧热.答案:A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响生成稳定的CO2,故CO燃烧一定是吸热反响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产物有关解析:A中CO是强复原剂(高温时),点燃时易和氧气反响,生成稳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烧是放热反响;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响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答案:D3.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煤及其他化石燃料中含S元素,它们燃烧产生的SO2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对燃煤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少用、不用原煤作燃料,开发清洁能源都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不能减少SO2的排放.答案:C4.以下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燃烧反响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反响的燃烧热B.1 mol可燃物质发生氧化反响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C.1 mol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D.在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解析:燃烧热是有严格定义的,有量的要求,有燃烧产物和状态的要求,有反响条件的要求.对照这些和燃烧热的概念,可知A、B、C选项均不正确.答案:D5.以下热化学方程式:2H2(g) +O2(g)2H2O(g)ΔH = -483.6 kJ·mol -1H2(g) +O2(g)H2O(g)ΔH = -241.8 kJ·mol -12H2(g) +O2(g)2H2O(l)ΔH = -571.6 kJ·mol -1那么氢气的燃烧热是()A.483.6 kJ·mol -1B.241.8 kJ·mol -1C.571.6 kJ·mol -1D.285.8 kJ·mol -1解析:此题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考查燃烧热的定义,即298 K、101 kPa时,1 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H2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液态水,所以由第三个方程式求燃烧热为:ΔH =×(571.6 kJ·mol -1) =285.8 kJ·mol -1 .答案:D6.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那么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2C2H2(g) +5O2(g)4CO2(g) +2H2O(l)ΔH = -4b kJ·mol -1B.C2H2(g) +O2(g)2CO2(g) +H2O(l)ΔH =2b kJ·mol -1C.2C2H2(g) +5O2(g)4CO2(g) +2H2O(l)ΔH = -2b kJ·mol -1D.2C2H2(g) +5O2(g)4CO2(g) +2H2O(l)ΔH =b kJ·mol -1解析:依题意可知a g乙炔为0.5 mol,那么1 mol C2H2气体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应放出2b kJ 的热量,放热时ΔH<0,A项正确.答案:A7.化学反响:C(s) +O2(g)CO(g)ΔH1<0CO(g) +O2(g)CO2(g)ΔH2<0C(s) +O2(g)CO2(g)ΔH3<0;相同条件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碳的燃烧热是|ΔH3|C.ΔH1<ΔH3D.28 g CO的总能量比44 g CO2的总能量高解析:CO燃烧是放热反响,反响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选项错;比拟ΔH时必须带符号比拟,ΔH3<ΔH1,C选项错;忽略了O2含有的能量,D选项错 .答案:B8.0.3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又H2O(l)H2O(g)ΔH = +44 kJ·mol -1,那么11.2 L(标准状况下)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答案:B2H6(g) +3O2(g)B2O3(s) +3H2O(l)ΔH = -2 165 kJ·mol -1 1 016.59.化合物燃烧热/(kJ·mol-1)化合物燃烧热/(kJ·mol-1)甲烷891.0正丁烷2 878.0乙烷 1 560.8异丁烷2 869.6丙烷 2 221.5异戊烷3 531.3(1)热稳定性:正丁烷(填">〞或"<〞)异丁烷.(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3)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填"多〞或"少〞) .(4)有同学估计"正戊烷的燃烧热在3 540 kJ·mol-1左右〞,你认为正确吗?.理由是.解析:(1)能量越低越稳定 .(3)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推出碳原子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4)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正丁烷的燃烧热略大于异丁烷的燃烧热,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应略大于异戊烷的燃烧热.答案:(1)<(2)C2H6(g) +O2(g)2CO2(g) +3H2O(l)ΔH = -1 560.8 kJ·mol -1(3)多(4)正确正丁烷的燃烧热比异丁烷的略大,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亦应略大于异戊烷B组1.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 +O2(g)2CO2(g)ΔH = -566 kJ·mol -1CH4(g) +2O2(g)CO2(g) +2H2O(l)ΔH = -890 kJ·mol -1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 912 kJ B.2 953 kJ C.3 236 kJ D.3 867 kJ解析: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kJ,3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90 kJ×3,释放的总能量应当是( +890×3) kJ =2 953 kJ .答案: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那么此条件下反响C4H10(g) +O2(g)4CO2(g) +5H2O(g)的ΔH为()A. +8Q kJ·mol -1B. +16Q kJ·mol -1C. -8Q kJ·mol -1D. -16Q kJ·mol -1解析: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式:C4H10~4CO2~8KOH~ΔH8 mol ΔH5 mol·L -1×0.1 L Q kJ那么ΔH = - = -16Q kJ·mol -1答案:D3.乙醇汽油是普通汽油与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它可有效改善汽油的性能和质量,降低CO、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乙醇的燃烧热是1 366.8 kJ·mol -1 .燃烧1 mol这种乙醇汽油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 .测得该汽油中乙醇与汽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 .有关普通汽油(C x H y)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C x H y(l) +(x +)O2(g)x CO2(g) +H2O(l)ΔH =( -Q +1 366.8) kJ·mol -1B.C x H y(l) +(x +)O2x CO2(g) +H2O(l)ΔH = - kJ·mol -1C.C x H y(l) +(x +)O2(g)x CO2(g) +H2O(l)ΔH = - kJ·mol -1D.C x H y(l) +(x +)O2(g)x CO2(g) +H2O(l)ΔH =( - +151.9) kJ·mol -1解析:0.9 mol普通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 kJ -1 366.8 kJ·mol -1×0.1 mol =(Q -136.68) kJ所以1 mol普通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 -136.68) kJ =(Q -151.9) kJ .D项正确. 答案:D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O2(g)H2O(l)ΔH = -285.8 kJ·mol -1CO(g) +O2(g)CO2(g)ΔH = -283.0 kJ·mol -1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5 518 kJ·mol -1CH4(g) +2O2(g)CO2(g) +2H2O(l)ΔH = -890.3 kJ·mol -1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B.CO(g)C.C8H18(l)D.CH4(g)解析:可以先分别求1 g可燃物放出的热量,再进行比拟.答案:B5.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重要物质根底,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答复以下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以下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B.煤是发热量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本钱低,用煤作燃料实惠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 kJ的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是一种浪费,并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生成S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2)煤油雾化后可使煤油与助燃剂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率.(3)1 mol乙醇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59.43 kJ× =1 366.89 kJ .答案:(1)ACD(2)使煤油雾化,增大与助燃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3)C2H5OH(l) +3O2(g)2CO2(g) +3H2O(l)ΔH = -1 366.89 kJ·mol -1。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像,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解析火力发电利用的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答案 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将固体煤变为气体再燃烧,燃烧效率将提高解析燃料只有在与足量的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才能充分燃烧。
答案 A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下列选项中的能源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不是新能源;核能、地热能不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符合要求,故C项正确。
答案 C4.下列对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放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C.物质的燃烧热不能用仪器通过实验测得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在燃烧热的定义中有三个要点:①必须是在101 kPa条件下;②可燃物必须为1 mol;③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等。
A项,未强调“101 kPa”和“生成稳定的氧化物”;B项,放热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反应;C项,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通过实验测得;D项,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 kPa时,1 mol S(s)和2 mol S(s)的燃烧热相等B.1 mol浓硫酸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解析由燃烧热的定义可知,燃烧热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无关,故A项正确;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里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而这里是浓硫酸,而且生成2 mol H2O(l)和BaSO4沉淀,故B项错误;CO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项错误;101 kPa时,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才是碳的燃烧热,故D项错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周考卷三——燃烧热、能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答案:D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ΔH >-192.9kJ·mol -1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燃烧热指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CH 3OH 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是CO 2(g)、H 2O(l),方程式①不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A 不正确。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说明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不正确。
由反应①②可知CH 3OH 转化成H 2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D 项中CH 3OH(l)到CH 3OH(g)需要吸收热量,所以CH 3OH(l)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则ΔH >-192.9kJ·mol -1(比较ΔH 要带正负号)。
答案:D3.在25℃、101kPa 下,1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 3OH(l)+32O 2(g)===CO 2(g)+2H 2O(l) ΔH =+725.8kJ/mol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2kJ/molC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725.8kJ/molD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2kJ/mol 答案:B4.已知乙炔和乙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2600kJ/mol C 2H 4(g)+3O 2(g)===2CO 2(g)+2H 2O(l) ΔH =-1411kJ/mol又已知,氧炔焰的温度比氧烯焰的温度高,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mol 烃完全燃烧时,放热多的,火焰温度也高B .烃完全燃烧时,火焰温度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燃烧反应热的大小C .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两种烃完全燃烧,乙炔放热少,耗氧较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也较少D .1mol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放出热量比1411kJ 少 答案:A5.25℃和101kPa 时,下列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表示乙烷的燃烧热(单位:kJ/mol)( ) A .2C 2H 6(g)+7O 2(g)===4CO 2(g)+6H 2O(g);ΔH =Q 1 B .C 2H 6(g)+72O 2(g)===2CO 2(g)+3H 2O(g);ΔH =Q 2C .C 2H 6(g)+52O 2(g)===2CO 2(g)+3H 2O(l);ΔH =Q 3D .C 2H 6(g)+72O 2(g)===2CO 2(g)+3H 2O(l);ΔH =Q 4答案:D6.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l) △H =-Q 1kJ·mol -1H 2(g)+12O 2(g)===H 2O(g) ΔH =-12Q 2kJ·mol -1H 2(g)+12O 2(g)===H 2O(l) ΔH =-12Q 3kJ·mol -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 )A .0.4Q 1+0.05Q 3B .0.4Q 1+0.05Q 2C .0.4Q 1+0.1Q 3D .0.4Q 1+0.2Q 2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 L22.4 L·mol-1=0.5mol ,所以混合气体中CH 4、H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45=0.4mol 和0.5mol -0.4mol =0.1mol ,根据两种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及题意(反应后恢复至室温,H 2O 为液态)知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1kJ/mol×0.4mol+12Q 3kJ/mol×0.1mol=0.4 Q 1+0.05Q 3。
答案:A7.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直接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 2O(l)===2H 2(g)+O 2(g);ΔH =+517.6kJ/mol 。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能是二级能源B .水力是二级能源C .天然气是二级能源D .焦炉气是一级能源(2)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3kJ/mol ,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 )A .1∶3.4B .1∶1.7C .2.3∶1D .4.6∶1(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 .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B .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 .寻找催化剂使水分解,同时释放能量D .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取得能源 答案:(1)A (2)C (3)A 、C8.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 2(g)===2CO 2(g) ΔH =-566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1) ΔH =-890kJ·mol -1由1mol CO 和3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 .2912kJ B .2953kJ C .3236kJ D .3867kJ答案:B9.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kJ·mol -1 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220kJ·mol -1设有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5mol ,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kJ ,则混合气体中H 2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 .1∶3B .3∶1C .1∶4D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燃烧热计算反应物的组成。
解法一:假设二者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则2.5mol 丙烷燃烧放出的热量已大于3847kJ ,则A 、C 、D 均不可能正确,可得答案为B 。
解法二:已知:1mol H 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571.62kJ·mol -11mol 混合气体燃烧所放出的热量=38475kJ·mol-1n H 2n C 3H 8=1450.6483.6≈31解法三:设混合气体H 2、C 3H 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
⎩⎪⎨⎪⎧x +y =5 mol 571.62kJ·mol -1x +2220 kJ·mol -1y =3847 kJ·mol -1解得:⎩⎪⎨⎪⎧x =3.75 moly =1.25 mol答案:B10.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kJ/mol CO(g)+12O 2(g)=CO 2(g);ΔH =-282.9kJ/mol某H 2和CO 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 热量,同时生成3.6g 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 2和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B .1∶2C .1∶1D .2∶3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 2燃烧热为571.6kJ/mol÷2=285.8kJ/mol ,生成3.6 g18 g/mol =0.2mol H 2O(l),参加反应的H 2为0.2mol ,H 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2mol×285.8kJ/mol=57.16kJ 。
CO 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 -57.16kJ =56.58kJ ,CO 的燃烧热为282.9kJ/mol ,故n (CO)=Q 放ΔH =56.58 kJ 282.9 kJ/mol=0.2mol 。
故H 2和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2mol=1∶1。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2H 2O(l) ΔH =-571.6kJ/mol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220kJ/mol 。
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1)H 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C 3H 8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
(2)1molH 2和2mol C 3H 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知H 2、C 3H 8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 -1、2220kJ·mol -1。
(2)释放总热量的计算式为:Q 放=1mol×285.8kJ·mol -1+2mol×2220kJ·mol -1=4725.8kJ 。
答案:(1)285.8kJ·mol -12220kJ·mol -1(2)4725.8kJ12.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