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药物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及护理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2011年1-12月17位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指导,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药物治疗和悉心的护理,治愈12位,无效5位,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率达70.59%。
结论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进行悉心的护理,可提高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
标签: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护理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2%,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创伤,加之未婚未育患者的增多,对治疗手段的要求也逐渐增高。
近年来快速敏感的血?-HCG检测技术的发展,高分辨B超的普及应用,使大部分宫外孕可以在破裂前确诊,为保守治疗提供了发展条件。
所谓保守治疗是指在保留患者的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的前提下通过局部用药杀死胚胎,从而减少病变受累器官的损害,为患者再次妊娠提供了机会【2】。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1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17位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进行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是确诊异位妊娠并接受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17位患者。
年龄18-43岁,停经32-63天,平均年龄27岁。
9位患者诉腹痛合并阴道不规则流血,8位患者无腹痛,阴道有少许流血。
诊断依据停经史,妇科检查,血?-HCG检测及阴道B 超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
1.2保守治疗的指征异位妊娠患者选择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主要指征:患者无药物禁忌症;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妊娠囊直径<4cm,并无胎心搏动;无明显内出血;血HCG<2000IU/L,肝肾功能均正常,红细胞、血小板等数量正常。
1.3护理方法对17位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体重进行甲氨蝶呤剂量多少,对患者臀部进行肌肉注射,并检查血常规、肝功能、B超等。
不同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评价不同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有生育要求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5日疗法治疗,55例患者采用MTX单日疗法治疗,50例患者采用MTX与米非司酮(RH486)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MTX 5日疗法组治愈40例(72.73%),MTX单日疗法组治愈45例(81.82%),联合治疗组治愈45例(90.0%),5日疗法与单日疗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联合治疗组与5日疗法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副反应:MTX5日疗法组18例(32.73%),MTX单日疗法组18例(32.73%),联合治疗组16例(3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较单一用药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疗程短。
标签: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害妇女的生殖健康,异位妊娠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出技术的改善与提高,使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药物保守治疗日益得到重视,尤其对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妇女,如何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引起妇科医生的关注。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因异位妊娠入院且要求保守治疗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MTX5日疗法、单日疗法、联合疗法(MTX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10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60例,随机分为5日疗法组55例,单日疗法组55例,联合疗法组50例,均通过B超检查、血β-hCG检查或后穹隆穿刺确诊为异位妊娠。
各组患者在年龄、平均行经天数、治疗前附件区包块大小及血β-hCG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病例入选标准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活动性内出血。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7-02-24T16:42:13.2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刘细林[导读] 异位妊娠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病,根据着床位置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和腹腔妊娠。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南 4145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联合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副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48例,将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诊疗的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将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6.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对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
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并保留了初产妇的生育功能,可作为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关键词】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异位妊娠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病,根据着床位置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和腹腔妊娠。
异位妊娠有可能引发患者腹腔大量出血,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1]。
据既往研究,异位妊娠患病率逐年增加。
作为临床上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药物,甲氨蝶呤的效果显著,但其也有一定缺点,如血β-HCG转归时间长、病灶吸收慢等[2]。
本研究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21-39周岁,平均年龄28.3±1.7周岁,其中18例患者为初产妇,6例患者为经产妇,患者停经时间37-62天,平均停经时间42.5±2.2天,血β-HCG值范围256-1899IU/L,平均数值798.4±5.8IU/L;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0-38周岁,平均年龄27.3±2.7周岁,其中17例患者为初产妇,7例患者为经产妇,患者停经时间38-61天,平均停经时间41.2±1.9天,血β-HCG值范围274-1995IU/L之间,平均值811.4±2.7IU/L,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β-HCG值、初产妇与经产妇例数等无统计学差异。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三种方法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案。
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药物治疗指征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1例,单纯使用米非司酮治疗;B组31例,仅用甲氨喋呤(MTX)单次肌肉注射;【1】C组33例,用米非司酮+MTX治疗。
结果:A组成功率66.67%,B组成功率80.65%,C组成功率93.94%,A、B、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结论:使用米非司酮+MTX联合应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较单用米非司酮及MTX效果为好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喋呤】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2】由于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加之辅助检查技术(B超、血β-HCG)的不断提高,使许多异位妊娠于破裂前得到确诊,为药物保守治疗赢得了时间。
我院于2002年7月~2005年6月使用米非司酮、氨甲蝶呤单枪肌肉注射及米非司酮配伍氨甲蝶呤三种方法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均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2年7月~2005年6月对我院收住院的无内出血征象的8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年龄19~45岁,平均(29.4±5.6)岁。
其中停经34~60天者58例,其他为无停经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少于月经量。
B超检查附件包块直径≤3cm,均无内出血征象。
既往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55例,占67%;带环43例,占52%;发生2次以上(含2次)的异位妊娠15例。
将85例分成A、B、C 3组,A 组21例以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B组31例以MTX单次肌注治疗;C组33例以米非司酮加MTX治疗。
1.2 诊断标准及选择对象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尿HCG、血β-hCG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确诊为异位妊娠。
选择对象标准:(1)停经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小于60天。
(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腔内出血的体征,B超证实宫内无妊娠囊;(3)血β-hCG<3000IU/L。
多剂量MTX方案治疗高水平β-HCG异位妊娠患者的有效性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6T06:01:17.2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9期作者:葛宝琴[导读] 目的:探讨多剂量甲氨蝶呤(MTX)方案治疗高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结果及预后因素葛宝琴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一区杭州311400摘要目的:探讨多剂量甲氨蝶呤(MTX)方案治疗高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结果及预后因素。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病人: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位HCG>2000 mIU/mL)接受多剂量MTX(1mg/kg)治疗,即1、3、5、7等隔日方案;结果:成功率85%。
3例因输卵管妊娠破裂而失败的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
成功和失败患者的中位初始β-hCG值分别是2460 (1146–10370) 和4520 (2860–7831) mIU/mL (P>0.05)。
12例患者出现了副作用(60%,1例骨髓抑制,11例轻微副作用)。
MTX的注射次数(7.5,6-12次)和MTX剂量(55,45-90 mg)在两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访天数(34,14-107天)在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
结论:多剂量MTX治疗高水平β-hCG异位妊娠是安全有效的,且BMI、MTX剂量和MTX注射次数与治疗成功率有关。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多剂量;高水平β-hCG引言异位妊娠占全世界所有妊娠的1-2%,是妊娠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一旦异位妊娠诊断成立,病人可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
在用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过程中,甲氨蝶呤(MTX)是最常用的单一药物。
其他药物如Ru-486、吉非替尼和放线菌D的使用仍处于试验阶段。
目前临床上较为广泛使用的MTX治疗方案有3种,即单、双、多剂量方案,但关于哪种方案更适合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争议[2, 3]。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未做到及时诊治,将危及妇女生命。
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
结果10例异位妊娠患者通过甲氨喋呤(MTX)80mg深部肌肉注射1次治愈结论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与手术治疗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异位妊娠;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异位妊娠是目前对妇女生命和健康威胁最大的妇产科疾病之一,在近几年以来,随着人工流产率的不断增高,患盆腔炎的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采用腹腔镜技术对异位妊娠进行手术治疗,已经被越来越的患者所接受,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表现上,都令人满意。
但由于急救医疗体制的完善、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妊娠试验及B超的普及,使异位妊娠能早期明确诊断,得到及时处理,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以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及早期诊断。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异位妊娠患者10例,患者年龄20~45岁,发病以25~35岁最多,经产妇7例,未产妇3例。
其中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中,有流产史6例,占60%,盆腔炎史4例,占40%,带宫内节育器者5例,占50%。
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症状与体征:主要症状为有停经史7例,占70%,停经时间最短为31d,最长为70d;腹痛史者有9例,占90%,出现时间最短1h,最长为21d,阴道流血史7例。
占70%,出现时间最短为30min,最长为31d。
体征:宫颈举痛7例,占70%,腹膜刺激征6例,占60%,在一侧附件区扪及包块8例占80%。
2辅助检查与治疗方法
2.1辅助检查:妊娠试验尿HCG阳性9例,占90%,弱阳性1例,占10%,B超检查8例,盆腔包块8例,占80%,盆腔积液7例占70%。
2.2治疗方法:10例异位妊娠患者通过甲氨喋呤(MTX)80mg深部肌肉注射1次治愈。
3讨论
异位妊娠的患者中有95%以上为输卵管妊娠,其次2.5%发生在子宫角部妊
娠,极少数可能发生在卵巢、宫颈或腹腔。
由于以上提到的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均不利于胎盘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故发生输卵管破裂及大出血可能性随时存在。
大多数学者认为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是与导致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的增加有关,其次还与早期诊断、高灵敏度的血清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以及经阴道超声探查的广泛应用使诊断水平不断地提高,从而得到早期诊断有关。
这些诊疗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异位妊娠的诊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向诊断早、准确率高的方向发展,使异位妊娠的误诊、漏诊概率明显减少。
使得异位妊娠在危及生命之前得到诊断和救治。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异位妊娠知识认识的提高,对异位妊娠的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越来越体现人性化的方面,更加注重早期治疗保全生育功能。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为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减少了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大出血而导致出血性休克的危险。
3.1发病原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中的严重急腹症,它起病急且病情重。
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异位妊娠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闭经、腹部疼痛以及阴道出血。
倘若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就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现象,所以,一经出现腹痛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情况时,就要警惕异位妊娠的发生,要进行深入的综合性检查,帮助早诊断,尽早治疗。
3.2药物治疗优势:药物治疗是非手术法治疗异位妊娠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抑制滋养细胞的生长杀死胚胎,既不破换输卵管原有的解剖结构,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其通常,从而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这是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的愿望。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1)它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固有的手术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2)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3)手术治疗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很高,其过程与患者术后生育能力的恢复密切相关,然而药物治疗就避免了人为操作对生育功能的影响;保守性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于早期异位妊娠及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采用药物治疗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无明显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2)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
(3)输卵管妊娠的包块直径<3cm;(4)血β-hCG<2000IU/L (5)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
3.3利用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低于5000miu/mL 且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简单且创伤小,不会增加输卵管的损伤程度。
甲氨蝶呤是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它的用药剂量较小,毒副作用不明显。
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是控制滋养细胞的生长,破坏绒毛组织,让其坏死脱落。
有文献报道,异位妊娠患者单次注射甲氨蝶呤的成功率高达78.5%。
参考文献
[1]李秀娟.甲氨蝶呤不同治疗方案对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附132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6).
[2]金巧凤.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致严重药物毒性反应1例报告[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01).
[3]周晓燕.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64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8).
[4]李炳琪.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J].医药论坛杂志.2006(10).
[5]秦娟,陆安伟,徐春佳.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09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18).
[6]贺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0例分析[J].右江医学.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