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邑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最终版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6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三、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四、实验关键步骤: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时间τ/min 温度 t/oC开始测量 0 380第一转折点第二平台点结束测量六、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七、思考题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完)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2.实验题目: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摘要:简要说明了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和实验预习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如何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预习,包括预习要求、预习重点、设计性实验的预习、预习报告的内容;并以“拉伸法测量钢丝杨氏模量”这一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了怎样做好实验预习。
一、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大学物理实验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大学物理实验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要求与理论课程不同,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所以实验预习尤其重要。
上课时教师要检查实验预习情况,评定实验预习成绩。
没有预习的学生不能做实验。
实验预习的目的是全面认识和了解所要做的实验项目。
因此,要求在预习时应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明确实验任务,写出简单的预习报告。
(1)明确实验任务要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每个待测量又分别需要什么实验仪器和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测量。
(2)清楚实验原理要理解实验基本原理。
例如,电位差计精确测量电压实验用到补偿法原理进行定标,应该理解补偿电路的特点,什么是定标,定标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补偿电路定标;电位差计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怎样减小误差。
(3)了解实验仪器要初步了解实验仪器,通过预习知道需要使用哪些仪器,并对仪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特别是仪器的结构功能、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6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一.预习报告1.简要原理2.注意事项二.实验目的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
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一) 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五) 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大学物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二、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物理实验仪器,如天平、量筒等。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质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 = m / V (其中ρ为密度,m 为质量,V 为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四、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待测物体、水、细线。
五、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用镊子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2、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读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相加得到物体的质量m ,并记录。
3、测量物体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 V1 。
用细线将待测物体拴好,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V2 。
物体的体积 V = V2 V1 ,并记录。
4、计算物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 = m / V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次数|质量 m(g)|水的体积 V1(cm³)|总体积 V2(cm³)|体积 V(cm³)|密度ρ(g/cm³)|||||||||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平均值:ρ =_____ (g/cm³)七、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质量时,天平的读数存在误差,可能是砝码的质量不准确或者读数时视线未与标尺垂直。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完整版一、实验目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直观的现象和实际操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
本次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和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领域的典型现象。
2、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验仪器在本次演示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多种仪器和设备:1、牛顿摆:由多个质量相同的金属球通过细线悬挂组成,用于演示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静电发生器:能够产生高压静电,展示静电现象,如静电吸引、静电放电等。
3、光学三棱镜:用于分解白光,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4、特斯拉线圈:产生高频高压交流电,产生绚丽的电弧。
5、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的装置。
三、实验内容及现象1、牛顿摆实验将牛顿摆的一侧小球拉起一定高度,然后释放。
观察到被拉起的小球撞击另一侧的小球,另一侧只有一个小球被弹起,且弹起的高度几乎与释放时的高度相同。
这一现象表明在理想情况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静电发生器实验打开静电发生器,当金属球上积累足够的电荷时,我们发现靠近金属球的轻小物体(如纸屑)被吸引。
用手指靠近金属球时,能感受到轻微的电击,同时还能看到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
3、光学三棱镜实验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
这清楚地展示了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4、特斯拉线圈实验接通特斯拉线圈的电源,线圈顶部产生强烈的电弧,呈现出美丽的放电现象。
同时,还能听到“滋滋”的放电声。
5、傅科摆实验启动傅科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观察到摆的摆动平面在缓慢地转动,这直观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四、实验原理1、牛顿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小球撞击另一个小球时,它们之间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同时,由于忽略了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因素,能量也守恒,所以被弹起的小球能达到与释放时相近的高度。
物理专业实习报告6篇物理专业实习报告6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专业实习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专业实习报告篇1实习内容:从11月7日开始,在柳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应用物理专业的同学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工作,当天,柳xx老师为我们开了实习动员会议,在会议上柳老师和我们讲了实习要做的准备工作、各种注意事项和我们的实习任务,应用物理专业实习报告。
给我们的实习生涯拉开了帷幕,让我们对实习加深了认识。
对我们现在学的理论物理来讲去参加学习一些实际的工厂工作的实习,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
我们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到了我们的实习单位!中国南车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东湖基地)公司全称: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减振降噪产品、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和特种涂料及新型绝缘材料三大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目前,公司建立了集材料技术基础性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新项目孵化器于一体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新材料系统结构领域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内唯一的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形成了材料技术、系统与结构、工艺装备、检测分析四大核心技术,实现了新材料领域和产品结构技术相结合的重大突破,实习报告《应用物理专业实习报告》。
取得国家专利130多项,承担十多项国家“863”和“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
公司科研转化能力强,具备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机车车辆、铁路桥梁、城市轨道交通、汽车、风力发电、工程机械、工业装备、军事、化工等行业,并且实现对世界主要机车车辆制造公司的大批量出口。
先后四次荣获美国ge公司“最佳供应商”、“最佳质量控制奖”称号;成为了bombardier公司战略合作伙伴;是alstom公司的a级供应商;公司质量体系完善,取得了iso9001和iso/ts16949、iris质量体系认证。
波尔共振实验五⾢⼤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器材(预习):ZKY-BG 型波尔共振仪实验⽬的(预习):1、研究波尔共振仪中弹性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率特性和相频特性。
2、研究不同阻尼⼒矩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观察共振现象。
3、学习⽤频闪法测定运动物体的某些量,例相位差。
实验原理(预习):物体在周期性外⼒(即强迫⼒)的作⽤下发⽣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若外⼒是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则稳定状态时的振动也是简谐振动,此时,振幅保持恒定,振幅的⼤⼩与强迫⼒的频率和原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阻尼系数有关。
在受迫振动状态下,系统除了受到强迫⼒的作⽤外,同时还受到回复⼒和阻尼⼒的作⽤。
所以在稳定状态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变化与强迫⼒变化不是同相位的,存在⼀个相位差。
在⽆阻尼情况下,当强迫⼒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共振,此时振幅最⼤,相位差为90°。
当摆轮受到周期性强迫外⼒矩t M M ?cos 0=的作⽤,并在有空⽓阻尼和电磁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矩为dt d b θ- ,其运动⽅程为:t M dtd b k dt d J ?θθθcos 022+--= 式中,J 为摆轮的转动惯量;θk -为弹性⼒矩;0M 为强迫⼒矩的幅值;?为强迫⼒的圆频率。
实验步骤(报告):1.实验准备按下电源开关后,屏幕上出现“世纪中科”界⾯,稍后屏幕上显⽰如图33-6 A“按键说明”字样。
2.选择实验⽅式:按确认键,再按“”键选定单机模式。
3.⾃由振荡——摆轮振幅θ与周期T0'的对应值的测量1)⾃由振荡实验的⽬的,是为了测量摆轮的振幅θ与周期T0'的关系。
按确认键,显⽰如图33-6 B 所⽰的实验类型(即实验步骤),默认选中项为⾃由振荡,字体反⽩为选中。
再按确认键显⽰:如图33-6 C。
2)⽤⼿转动摆轮160°左右,放开⼿后按“”键或“”键,测量状态由“关”变为“开”,控制箱开始记录实验数据,振幅的有效数值范围为:160°-50°(振幅⼩于160°测量开,⼩于50°测量⾃动关闭)。
2020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樊可清课程实验一:自行车冲撞受力分析1、实验目的测试一辆自行车,遭遇正面冲撞车架1分析三个梁的变形方式,即,弯曲的方向;2分析三个梁所受冲击作用的方式,弯曲变形及拉(压)变形的比例;。
将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处理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对比,加深同学们对实际结构受力作用及其实验分析方法的理解。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思考机械设计中实际载荷与强度设计之间关系、直观地看到理论与实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2、实验内容(1).实验对象是一辆通用自行车,在其主梁等关键部位粘贴应变片,然后,用足够长的导线接好应变采集系统,准备测试正面冲撞过程关键部位的受力大小。
(2).运用学过的力学知识分析测试结果,说明自行车冲撞情况下的受力性质。
3、任务流程(1).准备一辆自行车,分析自行车受到正面冲撞时车架上受力最大的部位,即,危险部位的位置以及危险应力的作用方向。
画简图进行分析,并写出分析依据和给论。
(2).制定并撰写实验方案,内容包括:(a).测试系统组成与设计:包括测试哪些物理量、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
例如:应变片粘贴部位和接线方法、测量冲撞力大小的传感器及其固定方法。
以及,所需仪器及连接方法,用简图示意和文字说明的方法,逐条详细描述清楚;(b).实验过程设计:即,如何加载、如何记录,如有必要也用简图加文字说明的方法描述;(c).列出所需器材清单、时间计划清单、实施操作流程清单;(d).将以上内容整理成实验任务书,提交指导教师审核。
审核后若需修改,则修改后继续提交,直至任务书获得批准。
(3).组织实施实验(a).根据任务书中设计的测试系统方案,完成传感器安装、粘贴、接线等工作,等待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进行加电、调零等工作;(b).根据任务书中设计或规划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完成实验。
4、数据分析与整理(1).用适当软件(Matlab)回放、显示数据波形,分析并从中读出所需的特征点数值,例如最大值等;(2).统计处理,针对同一工况下的多次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均方差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物理现象,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在物理学中,许多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揭示和验证。
本实验将通过以下原理进行实验:1、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2、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V/R。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变化率与线圈匝数的乘积,即E = n(dΦ)/(dt)。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小钩码、轨道、光电门、电磁铁、电源、电阻箱、线圈等。
2、进行实验操作: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安装光电门以测量小车的速度,连接电源和电磁铁,调整电阻箱和线圈的阻值。
3、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小车的质量、电磁铁的电流、电阻箱的阻值等,记录小车的速度、加速度、电流、电压等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各个变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欧姆定律。
5、撰写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根据实验数据,当小车的质量增加时,其加速度减小;当施加的力增加时,加速度也增加。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欧姆定律验证: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符合欧姆定律的预测,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验证:当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实验数据也显示,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和线圈匝数成正比,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预测。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也为我们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光学常数和吸收系数,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和吸收规律,探索不同材料对光的响应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I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1) 由∆U =U max ,得到 1 2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3) 再由u= R ( ∆U )2 + (∆I ) 2,求得u= 9 ×101Ω, u= 1Ω;R 3V 3I R1 R2(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Ω, R2= (44 ±1)Ω(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 (a + b) sin ψk =dsin ψk =±k λ 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 =0、 ψ =0 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学生实验报告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2、实验数据记录表(1)测圆环体体积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测钢丝直径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0.0161mm=0.02mm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σd=0.0223mm=0.2mm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d=(21.19±0.02)mmd=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sd=0.0045mm=0.005mmd。
ds=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 σ○σd=0.0160mm=0.02mm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16.09±0.02)mm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sh=0.0086mm=0.009mmd=h hs=10直接量高h的b类不确定度u○h duh=0.0155mm=0.02mm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h=0.0177mm=0.02mm 12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h=(7.27±0.02)mmhσh=13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d)/4 ○22v =1277.8mm14 间接量体积v的全微分:dv=○3? (d2-d2)4dh+dh?dh?dd- dd 22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间接量v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 222?v?(0.25?(d2?d2)?h)?(0.5dh??d)?(0.5dh??d)计算间接量体积v的不确定度σ3σv=0.7mmv15写出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1277.8±0.7) mm2、计算钢丝直径(1)7次测量钢丝直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sd =0.0079mm=0.008mm3(2)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 ,ud=udud=0.0029mm=0.003mm(3)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例(含数据处理)【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一、游标卡尺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n?1nx(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n?1nx?xn分度值的差值为:x?,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l?kx?kk和卡尺的分度值x/n读取:n?1nx?kxn读数方法(分两步):(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l?l0??l?l0?kxn,对于50分度卡尺:l?l0?k?0.02;对20分度:l?l0?k?0.05。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
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一)旨在通过实验来探究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报告将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总结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论述。
正文内容: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学习使用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操作技巧;3. 理解并验证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和理论。
1. 观察和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特点:a. 构建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和凸透镜;b. 观察凸透镜成像现象;c. 探究光的传播方向。
2. 测量物体的长度:a. 使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b.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c. 计算物体的体积。
3. 研究简谐振动特性:a. 构建弹簧振子实验装置;b. 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c. 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4.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a.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b. 测量电阻的阻值;c. 分析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5. 研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a. 使用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b. 测量不同力下的加速度;c. 分析力和加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在直线传播时,遵循直线传播原理,经过凸透镜成像时产生放大或缩小的效应。
2. 利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计算物体的体积。
3.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动质量有关,符合简谐振动规律。
4. 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电阻较大时电流较小,反之亦然。
5. 力和加速度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力的增加导致加速度的增加。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验经验和实验数据,加深了对物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
实验中我们学会了使用不同的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本实验为我们今后的物理学学习和实验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