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常用菌种及生长条件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2
发酵工业中常用常见的酵母菌(一)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这是发酵工业上最常用的菌种之一(图2-84)。
按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将其分为三组。
1)细胞多为圆形或卵形,长与宽之比为1~2。
这类酵母除了用于酿造饮料酒和制作面包外,还用于乙醇发酵。
其中德国2号和12号(RasseII和RasseXII)最有名,但因其不能耐高浓度盐类,故只适用于以糖化的淀粉质为原料生产乙醇和白酒。
2)细胞形状以卵形和长卵形为主,也有些圆形或短卵形细胞,长与宽之比通常为2。
常形成假菌丝,但不发达也不典型。
这类酵母主要用于酿造葡萄酒和果酒,也可用于酿造啤酒、蒸馏酒和酵母生产。
葡萄酒酿造业称此为葡萄酒酵母(Sac.ellisoideus)。
3)大部分细胞长宽之比大于2,它以俗名为台湾396号酵母为代表。
我国南方常将其用于糖蜜原料生产乙醇。
其特点为耐高渗压,可忍受高浓度盐类。
该酵母原称魏氏酵母(Sac.willanus)。
在啤酒酿造中最早采用的酵母是卡尔斯伯啤酒厂的E.C.Hansen(1842~1909年)在1883年分离的卡尔斯伯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这是一种底面发酵酵母。
酿酒酵母也可用于啤酒酿造,但属上面发酵酵母,这两种酵母发酵的过程和啤酒风味都有所不同。
目前在分类上皆采用酿酒酵母的学名。
底面发酵酵母其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5~10μm。
它与酿酒酵母在外形上的区别是,卡氏酵母部分细胞的细胞壁有一平端。
另外,温度对这两类酵母的影响也不同。
在高温时,酿酒酵母比卡氏酵母生长得更快,但在低温时卡氏酵母生长较快。
酿酒酵母繁殖速度最高时的温度为33℃,而卡氏酵母需在36℃。
但在8℃时卡氏酵母较酿酒酵母繁殖速度几乎快一倍。
(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细胞为圆形,直径4~7μm,椭圆形成腊肠形,大小为(2.5~6)μm×(4.5~20)μm,甚至有长达30μm的长细胞,多边芽殖,发酵,液面有白色菌醭,培养液混浊,有菌体沉淀于管底(图2-85)。
2021.5作者简介:薛海鹏(1982.12-),男,山东省莱芜市人,大专,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发酵饲料在养鸡中的应用开发薛海鹏(山东省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250306)摘要:本文阐述了发酵饲料常用菌及发酵工艺,饲喂发酵饲料对肉鸡养殖、蛋鸡养殖及鸡舍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限制发酵饲料推广的因素,以期为养鸡生产中发酵饲料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酵饲料;发酵工艺;发酵微生物;养鸡生产质量,才能提高鸡的免疫质量,保证鸡群能健康成长。
2.5预防鸡疫病作用抗体检测技术既能评价疫苗免疫质量,也能对鸡疫病起到有效预防效果,可以用在对鸡疫病预防方面。
鸡疫病不仅会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如果病鸡流入市场还可能会危害国民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对鸡疫病的预防作用。
分析以往疫病数据和抗体数据,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非常关键,相关部门要组织养殖户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养殖户对疫病的认识,培训应对疫病防控防治方法,能有效提高整体动物疫病的防控效率,增强预防鸡疫病的作用。
另外,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病原体控制。
第一,通过村干部进行“传、帮、带”一体化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第二,制定有效的保险制度,降低疫情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同时,政府应给予养殖户一定程度的补贴,保障养殖户在遇到疫情后依然能开展下去;第三,强化信息流通机制,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渠道,提升养殖户的信息来源,及早发现其他地区或邻近地区的疫病情况,做好疫病预警工作。
3注意事项第一,抗体检测要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避免出现误判、漏判情况,否则将会耽误消灭疫病的最佳时机,导致疫病蔓延;第二,要明确检测目的,在进行检测前要先对养鸡场内的整体免疫方案和以往流行疾病进行分析,明确此次检测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抗体检测。
如要明确本次检测目的是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还是野毒感染检测,如果抗体检测就要发现检测抗体活性较低时期,及时进行疫苗再接;如果是野毒感染检测,则重点判断是弱毒感染抑或强毒感染,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有效预防;第三,保证采集样品的可靠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血清样品,保证样品数量和比例,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鸡群群体状况。
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应用(2012-04-22 20:51:29)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作业~之类的摘要:以科技为先导转变农业结构和机制是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特别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视。
生物技术包含分支繁多,其中的微生物工程及酶工程是最主要的分支之一,在农业应用中极为广泛,如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农药在农业生态中都有应用,并且仍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农药;生态农业The Factor of Microorganism Resource in Our Agriculture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our agriculture,particularly biotechnology.Among lots of branches,microbial engineering and enzyme engineering are outstanding and spread in sort of agricultural field.Key word:microbiological fertilizer;microbiological forage;microbiological pesticide;fermenta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我国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于1996年9月26日果断做出的英明决策[1]。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市场狭窄等方面的不足和困难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令人欣喜的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令农民看到了转机。
发酵工业常用霉菌介绍发酵工业中使用的霉菌种类繁多,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霉菌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 青霉菌(Penicillium roqueforti):青霉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奶酪和蓝纹奶酪制作中的霉菌。
当青霉菌添加到奶酪中时,它会通过氧化脂肪酸而产生特殊的芳香物质和风味。
青霉菌在奶酪制作过程中还起到抗菌作用,能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生长。
2.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黄曲霉菌是食品发酵工业中常见的霉菌。
它可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害。
然而,黄曲霉菌也可以用于制作一些食品,如黄曲霉豆腐和黄酒。
在发酵过程中,黄曲霉菌能够分解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独特的风味。
3. 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曲霉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发酵过程的霉菌。
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亚洲食品制作中,如酱油,味增酱和米酒。
曲霉通过分解大豆和米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鲜美的风味和香气。
4. 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黑曲霉菌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和工业发酵中。
它被用于生产柠檬酸,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化学工业领域的酸。
黑曲霉菌能够高效地将废旧植物物质和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柠檬酸。
5. 赤霉菌(Monascus):赤霉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霉菌。
它被用于制作红曲米和红酒。
赤霉菌可产生红曲素,具有颜色艳丽的红色。
红曲米不仅具有美味,而且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经常作为中药使用。
这些是发酵工业中常用的几种霉菌。
它们在食品制造、酒类饮料、酱料、饲料、药品和化学工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菌种的生长环境和发酵条件,可以使霉菌产生理想的风味和香气,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然而,在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霉菌的生长和防止霉菌产生有害物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
三智生物丨发酵饲料之菌种篇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菌剂,以植物性农副产品、畜禽下脚料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活菌含量高的饲料原料。
发酵饲料是未来饲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其存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受到更大重视。
一菌种甄选微生物发酵饲料菌种是关键,发酵饲料菌种的选择原则首先主要依据菌种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在组合的发酵体系中有独特的互生关系;其次根据养殖动物营养与生长的需求。
微生物发酵饲料可选菌种很多,目前主流菌种包括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等)、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乳链球菌、乳酸片球菌、粪肠球菌等)、酵母菌(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石油酵母等);霉菌(曲霉、木霉、根霉、青霉等)以及少量的放线菌和担子菌等。
发酵饲料菌种与所选择的发酵体系直接相关,依据微生物代谢方式的不同,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所采用的菌种组合也有所不同。
二发酵体系好氧发酵比较常见的是槽式翻料发酵,物料加水拌湿接种后,装入槽式发酵池,根据发酵温度进行机械翻料,物料发酵程度可控度好,兼顾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是目前发酵豆粕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菌种以芽孢杆菌为主,主要选育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高产菌株,通过芽孢杆菌丰富的胞外酶,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全面提高饲料营养水平,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占地面积大,发酵成本较高,且能量损失大。
厌氧发酵这是近年来国内广泛兴起的发酵饲料生产模式,主要采用传统塑膜密封的纯厌氧发酵以及呼吸阀袋、吨袋、发酵箱等好氧和厌氧混合发酵,传统塑膜密的厌氧发酵现很少采用,权衡发酵最终产品性能、生产过程的便捷与可控性以及设备投入等因素,呼吸阀袋是最合适的发酵容器,原料拌湿接种后,直接装入呼吸阀袋,热合封口后恒温发酵,原料的前期处理可因地制宜,可以土法粉碎加圆盘式搅拌,也可采用成套设备。
饲料中的厌氧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应用饲料作为动物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往往依靠化学合成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虽然对于饲料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但是也会对环境和动物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危害。
因此,探索新的饲料生产方式,既能保证饲料质量,又能降低环境和动物健康的风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厌氧发酵是目前饲料生产领域中的一种新方式。
这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质转化为有用物质,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酸类等。
厌氧发酵菌种的筛选和应用,对于饲料生产的改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厌氧发酵菌种的筛选厌氧发酵是一种需氧气分子量较小的微生物反应。
然而,厌氧发酵中微生物的数量较小,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是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厌氧发酵通常会选择具有良好发酵能力和饲料降解能力的菌种。
但是,目前市售微生物肥料中菌种种类繁多,如何进行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筛选菌种需要考虑到菌种的饲料降解效果。
饲料成分繁多,筛选的微生物菌种需要有针对性的降解不同类型的饲料成分。
例如,对于豆粕饲料,筛选的微生物菌种需要对其中的纤维素和非纤维素含量进行高效降解,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其次,筛选菌种还需要考虑到菌种的抗压性和耐受程度。
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饲料成分所产生的压力和温度变化都会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
选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的菌种,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发酵过程,保证发酵质量。
最后,筛选菌种还需要考虑到其生态配合关系。
不同的微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促进或者抑制的生态关系。
因此,筛选菌种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关系,保证微生物菌群的化学配合关系以及最终发酵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厌氧发酵菌种的应用厌氧发酵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厌氧发酵菌种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优化饲料成分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不同饲料成分的降解速率和量,可以有效优化饲料成分。
例如,在豆粕饲料中添加玉米等碳水化合物成分,可以提高其饲料价值。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饲料发酵是一种将饲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的方法。
饲料发酵可以有效地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下面将介绍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是饲料发酵成功的重要条件。
饲料发酵常用的菌种有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酵母菌、酵母僧帽菌、乳酸放线菌等。
首先,准备原料。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作为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酒糟等。
原料应具备适宜的水分含量,一般在30%到40%之间。
其次,处理原料。
将原料进行粉碎和破碎,使其颗粒度适中,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将原料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含水量达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在加水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糖或葡萄糖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然后,选择合适的发酵容器。
发酵容器可以选择塑料桶、塑料袋、塑料罐等。
容器应具备透气性,以保证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接着,接种菌种。
将选好的微生物菌种加入发酵容器中,一般每100公斤饲料加入约300克菌种。
菌种的种植温度一般在30左右,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随后,调整酸碱度。
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酸碱度可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形成。
一般来说,酸度的调节以有机酸为主,如乳酸、醋酸等。
最后,进行发酵。
将接种好菌种的饲料放入发酵容器中,盖好盖子,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饲料,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降低发酵产物的局部浓度。
发酵时间根据饲料的种类和条件的不同,一般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
饲料发酵完成后,应及时停止发酵过程。
将发酵好的饲料晾晒至水分含量达到饲料的要求,然后进行贮存。
贮存时应将饲料密封,以防止发酵产物的挥发和外界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饲料发酵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接种菌种、发酵容器、工具等均应消毒,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培训资料1. 引言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原料的方法,具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口感、降低饲料污染等优点。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日益受到养殖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介绍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方法,以供养殖从业人员参考和学习。
2. 发酵饲料的定义和作用发酵饲料是指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利用菌种对饲料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分解、转化,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的一种饲料形式。
发酵饲料具有以下作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饲料原料中的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和淀粉,并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
•改善饲料口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抗生物质和有毒物质,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
•降低饲料的污染: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和去除饲料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如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等,减少对动物的危害。
3.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3.1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在发酵饲料的生产过程中,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非常重要。
通常选择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原料作为基础材料,如玉米、麦麸、豆粕等。
在选择饲料原料时,还需考虑饲料的价格、供应和饲料成分的平衡等因素。
在预处理阶段,应对饲料原料进行清洗、破碎和调质等处理,以去除杂质、改善饲料的可口性和利于微生物的发酵生长。
3.2 发酵菌种的选择和培养发酵饲料的关键步骤在于选择和培养合适的发酵菌种。
常用的发酵菌种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等。
选择菌种时,应考虑其耐受性、产酶能力和对饲料原料的适应性等因素。
菌种的培养可以通过传统的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方法进行。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菌种的活性和纯度,避免细菌杂交和变异。
3.3 发酵条件的控制和调节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和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
温度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范围在30-40摄氏度之间。
食品中常见的有益菌1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G+无芽孢杆菌,细胞形态多样,长形、细长状、弯曲形及短杆状;耐氧或微好氧菌;单个存在或呈链状排列;最适生长温度在30-40℃;产酸和耐酸能力强,最适pH值5.5-6.2,一般在pH值5或更低情况下能生长。
分解糖的能力很强,发酵代谢类型有三种:专性同型乳酸发酵、兼性异型乳酸发酵和专性异型乳酸发酵。
(1) 专性同型乳酸发酵:指能发酵葡萄糖产生85%以上的乳酸,并且不发酵戊糖或葡萄糖酸盐的类群,如德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香肠乳杆菌等。
(2) 兼性异型乳酸发酵:指能发酵葡萄糖产生85%以上乳酸,并且发酵戊糖或葡萄糖酸盐的类群,如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米酒乳杆菌和耐酸乳杆菌等(3) 专性异型乳酸发酵:指发酵葡萄糖产生等摩尔的乳酸、CO2、乙酸和/乙醇的类群。
如发酵乳杆菌、短乳杆菌、高加索奶乳杆菌等。
常见的乳杆菌有:干酪乳杆菌(L. casei)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瑞士乳杆菌(L. helveticus)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弯曲乳杆菌(L. curvatus)米酒乳杆菌(L. sake) 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广泛存在于在牛乳、肉、鱼、果蔬制品及动植物发酵产品中。
这些菌通常为食品的有益菌,常用来作为乳酸、干酪、酸乳等乳制品的生产发酵剂。
植物乳杆菌常用于泡菜、青贮饲料的发酵。
2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G+球菌,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细胞成对地链状排列,接触酶阴性,无芽孢,兼性厌氧,化能异样,营养要求复杂,属同型乳酸发酵,生长温度范围25-45℃,最适温度37℃。
常见于人和动物口腔、上呼吸道、肠道等处。
多数为有益菌,是生产发酵食品的有用菌种,如嗜热链球菌、乳链球菌、乳脂链球菌等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
但有些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如引起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引起人类咽喉等病的溶血链球菌。
微生物发酵饲料常见菌种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过去养殖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抗生素常应用于饲料中,作用显著。
但是,随着我国养殖行业不断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药物残留及危害问题日益凸显,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格外关注。
因此,在如今“禁抗”“限抗”的背景趋势下,探求环保、营养好、利用率高、污染小的饲料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其中,微生物发酵饲料以其科学、安全、环保等优势,成为现今饲料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为此,本文将结合有关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成果,对微生物发酵饲料常见菌种及应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猪、家禽和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我国养殖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定义微生物发酵饲料指将各种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其营养物质内部的抗营养因子得到了分解或转化,形成了利于消化、吸收和利于消解有毒、有害或抗营养物质的生物饲料。
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健康型饲料无疑是当今养殖业的最佳选择。
2 微生物发酵饲料常见菌种及应用2013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 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2013》的微生物细目中列出了乳酸菌类、酵母菌类等33个菌种,本文主要介绍以下4类在微生物发酵饲料中应用较多的菌种。
2.1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属原核生物细菌,为异养厌氧型,其细胞形态为球状、杆状,耐酸性环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乳酸菌常见菌种有乳酸杆菌、链球菌、双歧杆菌、片球菌等。
乳酸菌发酵饲料主要作用于肠道,具有助消化、改善肠道健康,抑制有害菌、促进生长等作用,亦被称为益生菌。
其原理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通过与金属离子螯合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加之,乳酸的降 pH特性,对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抑制作用显著。
据报道,利用乳酸菌制备的发酵秸秆饲料,秸秆的干物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94%、22.56%、乳酸菌添加在饲料中的有益作用已被诸多试验证实,殷溪莎通过对犊牛生长发育、消化代谢以及血液指标的研究发现,饲用乳酸菌在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的同时,对犊牛的机体免疫力以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常见饲用菌种介绍(一)前言益生菌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
农业部第1126号公告中规定适用于养殖动物的微生物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米曲霉、黑曲霉、保加利亚乳杆菌。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从微生物代谢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如下几点:(1)产生乳酸活性微生物进入肠道后,尤其是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将产生乳酸,乳酸对新生仔畜是有益的。
在家畜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属杆菌使空肠内容物PH下降,乳酸、丙酸、乙酸的含量上升。
(2)产生过氧化氢有些微生物在肠道内一些特殊基质中可产生过氧化氢,而它对几种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有杀菌作用。
(3)防止产生有害物质,肠内大肠杆菌活动增强,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和胺,两者具有刺激性和毒性。
而有益微生物则有使肠内粪便及血液中的氨含量下降的作用。
(4)合成酶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如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且还能降解植物性的饲料中某些较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5)合成B族维生素有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还可产生多种B族维生素,从而加强动物体的营养代谢。
盲肠中微生物活动可提供动物B族维生素营养需要量的25%以上。
(6)产生抗生素类物质某些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在体外可产生抗生素,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和酸菌素等。
在生产微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的众多菌种中,我处拥有多株品质优良、性能稳定的菌种,同时我们还拥有一整套完备的生产工艺,能充分满足各种微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生产的需要。
(二)乳酸菌1.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出乳酸的细菌总称,是一类厌氧或微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在众多的微生物添加剂中,乳酸菌制剂是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效果较好的一类,主要作为微生物添加剂应用的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屎肠球菌和嗜酸乳酸菌。
猪发酵饲料配方范文1.主要原料:(1)玉米:主要提供能量,为猪的生长提供能量支持。
一般占总配方的60%~70%。
(2)豆粕:主要提供蛋白质,为猪的体重增长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一般占总配方的20%~25%。
(3)麸皮:主要提供粗纤维,促进猪的消化和健康。
一般占总配方的5%~10%。
(4)鱼粉/肉骨粉:提供蛋白质和矿物质,促进猪的生长和抵抗力。
一般占总配方的3%~5%。
(5)脱脂大豆粉:提供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一般占总配方的3%~5%。
(6)添加剂:如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为猪提供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2.饲料配方:(1)生长期猪饲料配方:-25%~30%玉米-20%~25%豆粕-10%~15%麸皮-3%~5%鱼粉/肉骨粉-3%~5%脱脂大豆粉-1%~2%添加剂-其他适量(2)育肥期猪饲料配方:-30%~35%玉米-15%~20%豆粕-10%~15%麸皮-3%~5%鱼粉/肉骨粉-3%~5%脱脂大豆粉-1%~2%添加剂-其他适量3.饲料发酵过程:(1)饲料搅拌:将主要原料和一部分水混合,搅拌均匀。
如果有条件,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酒精溶液,促进酵素的活性。
(2)菌种添加:将发酵菌种添加到搅拌均匀的饲料中,并再次搅拌均匀。
常用的菌种有乳酸菌、酵母菌等。
(3)发酵过程:将发酵好的饲料装入密闭容器,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2~3天。
(4)发酵结束:发酵结束后,饲料会出现酸味和特殊的发酵气味。
这时饲料的营养价值会有所提高,也更容易被猪吸收利用。
4.饲料使用:(1)发酵饲料的使用量一般不宜超过猪的日粮总量的15%。
(2)发酵饲料可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求。
(3)发酵饲料应放置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通过科学合理的猪发酵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升饲料利用率,为猪饲养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猪品种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所以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调整。
发酵饲料菌种饲料在畜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许多农民和养殖户开始使用发酵饲料。
而发酵饲料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发酵。
发酵饲料菌种是指能够在饲料中进行发酵作用的微生物种类。
这些微生物有助于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酵饲料菌种及其作用。
1.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常见的发酵饲料菌种。
它们能够将饲料中的糖分转化为乳酸,降低饲料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饲料的保藏期。
同时,乳酸菌还能够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香味,提高动物对饲料的食欲。
2. 酵母菌酵母菌是另一类常见的发酵饲料菌种。
它们能够利用饲料中的糖分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这些产物可以增加饲料的体积和松软度,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
同时,酵母菌还能够合成多种对动物生长和免疫功能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和抗生素。
3. 纤维素降解菌纤维素降解菌是一类能够分解饲料中纤维素的发酵饲料菌种。
它们能够产生一系列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低聚糖和单糖。
这样,纤维素降解菌能够显著提高饲料的纤维素消化率,增加动物对饲料的能量利用率。
4.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动物肠道有益的发酵饲料菌种。
它们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益生菌还能够合成多种对动物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有益的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抗菌肽。
5. 产气菌产气菌是一类能够产生大量气体的发酵饲料菌种。
它们能够使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气体膨胀,增加饲料的体积和松软度。
这样,产气菌能够提高动物对饲料的食欲,增加饲料的摄食量。
选择合适的发酵饲料菌种是发酵饲料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菌种具有不同的发酵特性和作用机制,因此在使用发酵饲料菌种时需要根据饲料的成分和动物的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发酵饲料的发酵条件和时间也会影响菌种的发酵效果,需要进行科学的控制和调整。
发酵饲料菌种在改善饲料质量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发酵产品配方和工艺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部分发酵产品配方和工艺;青霉素菌种:产黄青霉H一110;培养基:发酵培养;6.5,空气流量6L/min,转速300r/mi;发酵培养:种子培养基移入发酵罐后(接种量为:1O;罐顶压力0.06Mpa,用4mol /LNaoH和;发酵培养基:黄豆粉1.5%,棉籽粉2%,花生粉3;种子培养阶段通风1:0.5/min.;头孢菌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部分发酵产品配方和工艺青霉素菌种:产黄青霉H一110;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一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碳酸钙,麸质粉,葡萄糖。
将长好的种子移入5m。
自动发酵罐。
发酵过程各参数控制:PH值6.0~6.5,空气流量6L/min,转速300r/min,培养温度25℃,单糖浓度46.8%,发酵全过程采用控制补料。
从60小时带放后每4小时补加一次玉米浆,每次补入35ml直到放罐。
发酵单位测定是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仪用外标法测定。
发酵培养:种子培养基移入发酵罐后(接种量为:1O%),培养温度维持在26℃,通气率为Ivvm,罐顶压力0.06Mpa,用4mol/LNaoH和1mol/LH2SO4维持PH6.5左右。
发酵培养基:黄豆粉1.5%,棉籽粉2%,花生粉3%,磷酸二氢钾0.1 5%,硫酸铵1%,碳酸钙0.15%,葡萄糖0.30%,苯氧乙酸0.57%,硫酸钠0.54%,发酵菌种:产黄青霉,发酵周期140小时。
种子培养阶段通风1:0.5/min.头孢菌素发酵参考环境:5~100吨罐,搅拌转速115转/分,罐压0. 5公斤,最高通风量1:1/分,pH在7左右,(1)种子培养基:玉米浆、蔗糖、葡萄糖、DL一蛋氨酸、豆油、CaCO3,pH:6.5~6.6。
(2)发酵培养基:玉米浆、淀粉、糊精、蛋氨酸、葡萄糖、豆油、CaCO3,MgSO4,(NH 4)2S04,FeSO4,MnSO4,ZnSO4,CuSO4,pH:6.0~6.1。
酵母的分类酵母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植物表面等环境中。
酵母的分类是基于其形态、生理特征以及遗传关系等方面进行的。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酵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酵母的分类:按形态特征分1. 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酒酵母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类酵母,也是最常用于工业发酵的酵母菌种之一。
酒酵母具有球形或椭圆形的形态特征,细胞直径约为5-10微米。
它主要用于酿造啤酒、葡萄酒和面包等食品的发酵过程中。
酒酵母具有耐酸、耐乾燥和高温耐受等特点,适应性强。
2. 泡沫酵母(Candida utilis):泡沫酵母是一种产气酵母,其细胞形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约为3-5微米。
泡沫酵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发酵食品中常可见到其身影。
泡沫酵母具有较好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和食品发酵剂。
3. 纤维酵母(Candida rugosa):纤维酵母是一类产纤维素酶的酵母,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可利用的糖类。
纤维酵母细胞呈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约为5-10微米。
纤维酵母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
1. 呼吸酵母:呼吸酵母是指在生长过程中以氧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代谢的酵母。
呼吸酵母能够利用复杂的碳源进行生长,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典型的呼吸酵母有酿酒酵母和食醋酵母等。
2. 发酵酵母:发酵酵母是指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发酵代谢产生能量的酵母。
发酵酵母能够利用简单的碳源(如葡萄糖)进行生长,并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典型的发酵酵母有酒酵母和泡沫酵母等。
三、酵母的分类:按遗传关系分1.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酿酒酵母是一类具有较高发酵活性和耐久力的酵母。
酿酒酵母分为两个亚种,分别是底酵酵母和顶酵酵母。
底酵酵母主要用于制造啤酒,而顶酵酵母则主要用于制造葡萄酒。
2. 野生酵母(Wild yeast):野生酵母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未经人工培养的酵母。
发酵饲料的生产技术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
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 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1.1 安全性① 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② 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 有效性① 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② 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
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
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
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
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 发酵饲料生产技术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 青储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好参考价值。
2.2 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
发酵饲料常用菌种及生长条件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饲料产品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发酵饲料分类及原料来源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现已十分广泛,主要有:固态发酵饲料、单细胞蛋白和发酵代谢产物产品。
固态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单细胞蛋白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代谢产物产品主要指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如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微生态制剂主要指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也称益生素等。
最常见的发酵原料包括薯类、籽实类、糠麸类、渣粕类(各种薯渣、玉米渣、脚粉、柑橘渣、甜菜渣、某些草粉等)、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油茶籽饼、蓖麻饼等)、秸杆类、粪便、及动物下脚料等。
2发酵饲料常用的菌种及生长条件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工业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饲料工业常用的菌种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醋酸杆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黑曲霉和米曲霉等。
常用的饲用芽孢杆菌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 ℃,pH 为7.0~7.2;常用的饲用乳酸菌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pH 为5.5~6.0;常用的饲用酵母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32 ℃,pH 为3.0~6.0;常用的饲用霉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 ℃,pH 为3.0~6.0。
3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微生物发酵可分为酶发酵、菌体发酵、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和生物工程细胞发酵等。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
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
根据设备不同可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4微生物发酵的优点
4.1 发酵脱毒
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中毒素含量。
比如酵母发酵可以有效地降解黄曲霉B1等,曲霉属能有效的降低发酵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
4.2 改变营养品质
微生物可以分解大分子的植物性或动物性蛋白质,产生活性肽、寡肽,并获得品质较好的微生物蛋白质。
微生物能把部分糖、半纤维、纤维及脂肪转化为蛋白,释放游离磷,提高饲料适口性,改善饲料的营养品质,利于畜禽消化、吸收和沉积。
4.3 产生促生长因子
不同的菌种发酵饲料后所产生的促生长因子不同,这些促生长因子主要有有机酸、消化酶、B 族维生素、抗菌肽和未知生长因子等。
5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1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泌乳牛饲喂发酵饲料,平均日产标准乳提高。
肉羊饲喂发酵苹果饲料,肉羊增重速度提高,疾病抵抗力增强。
5.2 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给仔猪饲喂液体发酵饲料,肠道内乳酸菌数目增加。
饲喂发酵饲料后,基础日粮游离磷比发酵前提高,猪肠道中大肠杆菌数下降,优势乳酸菌群数目上升,饲料成本降低。
5.3 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在进行鸡的白痢沙门氏菌攻毒试验,饲喂乳酸杆菌的雏鸡组死亡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
在肉鸡日粮中适当添加玉米秸秆粉发酵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改善了肉品质,为生产绿色肉鸡产品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用发酵饲料饲养肉鸭,适口性提高、料肉比降低、屠宰性能改善、饲料成本降低。
5.4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石斑鱼配合饲料中用发酵豆粕适量替代鱼粉,石斑鱼增重率不受影响。
在鱼饵料中补加发酵饲料,节省的精料可观,对节粮养鱼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6展望
随着当前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和无抗发展,而发酵饲料应用技术集成,是降低和替代抗生素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发展生物饲料也为畜牧业大势所趋。
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自动化科学等方面的发展,也将使发酵饲料得到广泛应用,并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