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馆的纸质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比较与共享

图书馆的纸质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比较与共享

图书馆的纸质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比较与共享

当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研究 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来说,传播地区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图书馆。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传播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保存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成果,对图书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传播知识,开展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提高读者服务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以及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为例,就当前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图书馆管理有所帮助。 标签:李沧区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进入到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度得到了切实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产生改变,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信息资源搜集开发难度更大,如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会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是应对当前网络环境发展所带来挑战的最佳措施,但是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图书馆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基于此,做好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青岛市李沧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李沧区图书馆成立于1994年,2008年4月起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2013年均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李沧区政府为区域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设有成人借书室、成人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自习室、国学讲堂、文化体验活动区、国学道德展区、地方文献室等功能区;李沧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图书馆购置了少儿触控一体机、电子读报机、书目查询机、电子图书借阅机和自助办证机等数字化服务设备。 2009年7月,李沧区图书馆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和青岛市图书馆及各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多年来,李沧区图书馆从提高素质,改善环境,优化基础服务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在做好日常免费开放服务的同时,为拓宽阅读渠道,采取“出门办馆”和实行总分馆制的惠民举措,常年举办各种培训、辅导、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历年来为社区、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送书上万册,有效拓展了图书馆教育和信息的功能,为促进李沧区经济建设、政府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图书馆资源共享制约因素分析 1.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整合

2012年8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A ugust 2012  第15期总第265期 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15T o tal N o .265 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整合 王利敏,陈星星 (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许昌 461000) 摘 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探讨了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完善数字资源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5—0122—02 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引进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它以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检索快捷、共享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为各馆所重视。现如今,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信息服务水平的标志。因此,如何建设数字资源引起了图书馆界众多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此也就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数字资源的整合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供图书馆同仁参考。1 数字资源建设 1.1 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数字资源的建设包括两方面基本内容:引进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 引进数据库是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首要途径。目前,高校图书馆引进数据库呈现出以下特点: 各馆引进数据库的种类重复较多:由于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合作意识差,共享意识弱,导致多种数据库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引进数据库的种类有限:受经费的限制,一般本科院校多数都是买一些如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超星图书馆等之类的数据库,而对一些专业性的数据库,尤其外文数据库购买的非常少,这些数据库多集中在“985”、“211”院校; 引进数量差距大:“985”院校、“211”院校引进数据库的数量达到100种以上,而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专升本院校引进的数据库数量非常有限,有些仅为个位数。 自建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开始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建设。但是与引进数据库相比,差距还是非常的大,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种类少,内容单一,质量层次较低,重复性现象严重(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好几家做,而且是各自做各自的,统筹协调性差,这就浪费了人力、物力)。1.2 数字资源建设途径 对上述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一些途径进行解决。1.2.1 引进数据库 对于数据库的引进,各馆应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加强合作。对于使用率比较高的数据库,图书馆之间可以组成区域性联盟与数据库商谈判,争取以政府参与投资、联盟买断的方式购置;对于学科特色明显 的数据库则可以组织有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集团采 购。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还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1.2.2 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的建设,通常都要根据地区特点、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来进行,着重突出特色。未来的图书馆将是大的资源共享网络中的节点,特色对于每个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图书馆存在的意义。笔者认为自建数据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1.2.2.1 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首先可以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小麦专题特色数据库是以该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为依托,以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而建设的,现已初具规模。 其次,还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进行建设。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长江资源数据库”就突出了“地方性”特色。“长江资源数据库”围绕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重要方面,汇集了各种报道长江流域与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内外其他江河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等的文献信息、统计信息、地图信息、气象信息等等,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等新信息技术,实现长江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和网上信息服务。安徽师范大学的“徽州历史文化特色库”,兰州大学图书馆的“敦煌学数据库”、中山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孙中山数字图书馆”等也是突出“地方性”特色的数字馆藏建设典型例子。 另外,还可以根据图书馆内的特色馆藏进行建设,如清华大学的清华文库。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还要避免重复性建设,同一个主题的内容各馆应联合起来,统筹安排建设,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也为以后的共享奠定基础。 1.2.2.2 光盘数据库。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书光盘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和期刊都附带有光盘。光盘内容多种多样,有对图书内容的全面映像,有对图书内容的说明,也有实例分析以及教辅软件等。附盘图书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早期主要是计算机类图书,现在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类也多了起来,甚至社会科学及文学艺术类也时有随书光盘出现。随书光盘与图书关系紧密,是图书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需配 ? 122?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王利敏(1980-),女,助理馆员,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许昌学院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摘要:文章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存储技术,共建共享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2.010 数字资源建设由于对知识和文献的整理、使用、传播、共享、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两方面。而在后者当中,各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特色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并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本文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自建特色库的工作,除参与CALIS和CADAL项目的数字资源建设外,许多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自建了许多数字化资源,多表现为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与利用。 2010年CALIS管理中心对全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7日,共有至少107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或在建特色数据库300余个。其中,拥有1-3个自建库的高校馆数量居多,占参与调查的高校馆总数的84.11%;自建库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图书馆有13家,占总量的12.15%,其中4所高校馆的自建库数量超过10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图1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图书馆数量,占总量百分比) 数据库服务方面,提供较为开放的书目服务。300多个自建库中,采用开放书目检索的数据库有213个,采用账号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73个,免费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146个,部分试听试读的数据库有25个。多数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服务方式,此外还有自建库采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文件浏览等方式。 数据库内容的访问相对封闭。例如在登录认证方面,采用校内IP登录的有247个,占资源总量的80.72%;含校外IP 登录的有48个,用户名密码登录的有82个,其他访问方式的数据库有37个。少数库采用IP与用户名密码双重登录方式。 数据库数量多,但容量小,规模化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自建库所含资源数量相差甚大,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万余条记录。大多数自建库容量集中在1G到1T之间。300多个自建库中,共有226个自建库给出了容量值。其中,容量1G以下的自建库有33个,1G~1T的自建库有163个,1T以上的自建库有30个。 图2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规模分布 在资源类型上,依然以全文、书目文摘、事实数值为主,但其他类型如音视频、图片图像、地图、乐谱、网站、档案、手稿等资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在参与调查的数据库中,只含有一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54个,含有两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81个,含有三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41个,含有四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22个,含有五种及以上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6个。按资源类型统计,含有书目文摘的数据库有176个,含有全文的数据库有207个,含有音视频的数据库有73个,含有事实数值的数据库有59个。 全文占有一定比例。根据调查结果看,全文资源所占比例≥50%的数据库占总量的60%。其中,全文比例≥80%的数据库有167个,全文比例达到100%的数据库有125个,约占40%。在全文比例达到100%的自建库中,有1/4为学位论文、随书光盘、机构库、教参书等较为通用的自建库,学科专业意义上的自建库全文资源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数据基本遵循了已有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大多数自建库都有自己的著录标准。遵守CALIS相关标准的数据库占43.78%;遵守DC标准的占23.24%;遵守CNMARC标准的占10.27%;遵守系统数据库要求的占5.95%,自定义的占6.49%。数据库较为开放,多数数据库都有支持标准协议的接口,以支持OAI和OpenURL为主。支持OAI接口的自建库达到总量的50%,支持OpenURL的自建库达到54%。有39个自建库支持两种或以上的接口。 自建库的版权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版权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毕业生论文,由学生签署授权声明;个别自建库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 发展,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服务模式走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是虚拟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功能的总和。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明确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之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必要性功能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图书馆事业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程度。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更是教育竞争的时代。人才教育离不开图书馆教育,图书馆教育将直接影响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整合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随着计算机应用到图书馆界,图书馆突破了物理馆舍的界线,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交流范围。网络时代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所有的馆藏实现数字化,能方便高效地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网上服务,它是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模型。和传统图书馆 比较,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文献信息源极为丰富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包含的文献信息源不仅是馆藏信息,更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图书馆也不再局限于有形实体的收藏,而且还包括虚 拟网上无形信息资源的收藏。 2、文献载体收藏丰富多样 文献载体收藏也丰富多样。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也趋于多样化。图书馆的收藏不再仅是馆藏图书,还包括数字信息资源库,这个库里可以有声音、有文字、有图像,简言之是多媒体数字信息资源库。 3、服务方式快速便捷 信息网络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全新的信息。图书馆网络化是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的一大举措,网络化给图书馆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化使图书馆变成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场所,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操作管理智能化 传统图书馆的操作以人工机械为主,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各项常规管理都可在服务器上实现操作的自动化。电子书目和电子原文通过网络同时出现在计算机界面上,方便选择,有利于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智能联机编目更使外借工作变得轻松自如,网上借阅使读者足不出户 便能获得所需的资料。高新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本来繁杂的管理变得轻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

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文章分析了新信息环境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阐述了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提出了更新观念、制订规划、优化结构、强化虚拟、多元采集、共建共享和培养人才等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诸多举措。 [关键词]信息环境;图书馆资源;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读者需求的多样化,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图书馆仅靠现有的印刷型馆藏资源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来弥补原始馆藏的不足,这将促使图书馆逐步发展成为知识信息的开发、传播、咨询和共享的服务中心。在网络信息涵盖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全面开拓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是目前图书馆资源建设亟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更新观念

改变文献资源建设观念,就是要更新文献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加强文献资源评价和文献资源建设等三方面的观念。在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逐步向信息资源延伸;在对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方面,则不应局限于单纯考察馆藏文献的数量、质量,更要考虑馆藏实际满足用户需求的范围、程度以及如何把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图书馆资源;在文献资源的建设方面,要改变单纯重视纸质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积累的模式,树立复合型文献资源建设的新理念,使图书馆多种文献并存,互为补充,成为整体。图书馆要充分把握信息资源建设的准确性、特色性,在继续保持传统馆藏特色的同时,应增加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中新型文献资源的入藏比例,开发、利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 2 制订规划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电子型文献、网络型文献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图书馆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构建模式,这些变化要求图书馆重新调整与之相适应的馆藏发展方向。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馆藏发展规划应对本馆馆藏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出说明,明确网络资源和电子出版物在馆藏构成中的比例,确定馆藏文献选择的原则,规范文献复本率、采访工作程序等。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对象不同,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侧重点

大学新生之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 冯鑫 (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唐山063009) 摘要: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对图书馆外部信息环境、内部运作机制和服务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让读者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成为现代图书馆员经常探讨的问题,在利用网络资源之前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关键词:网络资源;数据库建设;先决条件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6251(2011)07-0072-02 Prerequisites on More Efficient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FENG Xin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Library,Tangshan 063009) Abstract:Network technology was widely used in the library,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library,the internal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ervice philosophy.How to more effectively use the library network resources were the problems of librarians usually discussed.Prior to the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whether software or hardware,are to meet certain conditions. Key words:network resources;database;prerequisites 作者简介:冯鑫(1979-),男,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收稿日期:2011-04-25 农业网络信息 AGRI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2011年第7期 随着网络和信息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情报领域也迎来了电子资源和传统纸质文献的共存,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实体图书馆同在的时代。这种现代和传统共存的局面给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服务平台。文献检索系统、全文阅读系统、多媒体服务系统等新技术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让读者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成为现代图书馆员经常探讨的问题,在利用网络资源之前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以及自身上都须要满足一定的先决条件。 1改变服务观念,适应网络化要求 图书馆馆员的意识要跟上时代的变化。网络技术 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对图书馆外部信息环境、内部运作机制和服务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逐步形成的数字图书馆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变革让图书馆员们必须直面新环境,重构新思维,迎接新挑战,将服务内容向电子信息化方向转移,兼顾馆内、 馆外读者,充分运用馆藏信息和网上信息进行数字信息存贮和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累丰富经验,形成特色服务,构建网络服务,逐步使自己适应其中的变化。 2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网上信息的时效性、广泛性、流动性、分散性四 大特征决定了开发利用网上信息的难度,要想有效率地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员就必须提高如下两个方面的能力: (1)提高网上信息的获取能力。互联网是具有通信、资料、出版三位一体的优势,谁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但正是这种优势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庞杂混乱的信息浪费了用户大量时间。所以要求图书馆馆员在检索过程中既要考虑查全、查准,又要兼顾查询速度,努力探索快速查寻的新路子;充分运用各种搜索新技术,建立网上学科、专业、专题信息导航和专业性信息资源指引库,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做有心人,积极寻找各种技巧用以帮助用户尽快找到所需信息。

图书馆联盟_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_戴龙基

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 ◆戴龙基 张红扬 摘要 文章从定义、历史任务、联盟文化、联盟模式和联盟管理等方面全方 位地论述了图书馆联盟这一概念。图书馆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 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和组织模式,在现 代信息技术的促进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享 近年来,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作为一种描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组织形式的专有名词,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专家所关注、承认和使用。1996年以来,在美国图书馆学界,图书馆联盟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8月,台湾“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还主持召开了主题为电子资源与图书馆联盟的国际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有关图书馆联盟的问题。 图书馆联盟现象其实并不陌生。在人们试图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之前,联盟现象就已经产生了。在美国,较为著名的联盟有:GALILEO (Georgia Librar y Learning Online),the Louisiana Library Network,OhioLINK,TexShare,VIVA (The Virtual Library of Virginia)等。在国内,比较著名的联盟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iangsu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JALIS)等。资源共享在国内图书馆学界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了,但是对于图书馆联盟这个实现资源共享的组织方式本身却缺乏探讨。 1 定义 consortium一词的本意,据《美国传统字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的解释,是指在团体或学术组织之间的协作互助,也有协会或学会之意。本文用consortium(复数为consorti-a)一词特指图书馆联盟,它取consortium一词的互助合作之意,但它不同于协会,不是一个行业性组织,也有异于学会,并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它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英语国家除了用consortia 命名图书馆联盟外,还用alliance,consortium of consortia等命名图书馆联盟。由于virtual li-brary,digital library是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之上的,因此,有时也在这个意义上以virtual li-brary,digital library命名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也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一词准确地捕捉到了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特征,即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满足日益激增的读者需求。除了图书馆联盟一词外,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也是图书馆学界用来描述当今图书馆发展形式的词。但数字图书馆一词强调的是未来图书馆的技术形式,虚拟图书馆则强调的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非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现实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都将互

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与资源共享

办公室业务· 文/彭燕 试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与资源共享 【摘要】网络化和文献信息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以实现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信息资源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信息交流的网络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化 资源共享是20世纪图书馆情报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奋斗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使全球信息共享成为可能,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环境,对信息机构工作方式和资源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图书馆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首先,表现在对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资源共建与共享缺乏强大的动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表现在文献收藏中片面强调馆藏文献数量,求大求全,造成了文献收藏的低水平大量重复;在利用文献方面,重藏轻用,不予人、不求人的思想仍相当严重,一些信息机构虽受重重困扰,也不愿意通过资源共享来解决问题。 (二)投入少,经费拮据。实现资源共享要避免浪费,节约经费,但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更多地投入资金。目前,我国资源建设与共享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十分严重。首先是文献的购置费用明显不足。其次,资源共享本身的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各项工作的开展,无论是事业网还是技术网都迫切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如建立书目数据库、联合编目、联机网络以及协调机构等需要大量的专项经费。但现行的图书经费拨款往往有限,无力承受。县、区一级的图书馆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与现代图书馆的水平相差甚远,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 一段时间里,国家不可能拨出大量的经 费满足所有图书馆自动化的需要。对 此,我们要面对现实,但也应看到,近 几年来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今 后有着广阔的前景。图书馆的自动化是 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 目标。 (三)人才、技术及业务工作不规 范。图书馆网络化,实现文献信息资 源共享共建,必须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工 作人员。因此,图书馆人员的结构应是 多层次、多学科、年龄和学历、知识等 差异的结合。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有一 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信息社会专业 知识的掌握者。在图书馆网络化冲击 下,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承担 为适应新的信息时代所要求的新任务。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图书馆自动化 建设,人才是关键。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应与计算机自动化建设同步。目前,县 级图书馆计算机专业人才很少,更不用 说既懂计算机专业又懂图书馆专业的人 才。针对这种状况,只有不断对科学技 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提高知识水 平。不仅文化水平低的人需要培训提 高,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需继续深 造,要把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变为终生教 育。所以拥有知识的工作者才能承担创 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新任务。但目前 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大专以上的学历达 到60%。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状 况也是网络环境下积极开展文献资源建 设与共享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许多 图书馆都从自身的工作需要出发考虑自 动化建设,软件五花八门,数据库建设 分散,重复、缺乏且不遵守标准、规 范。图书馆业务及管理工作维持其传统 的方法,或以本馆工作人员自定的办法 自行工作,目录体系不健全,文献分 类、著录缺乏标准规范管理,从而在客 观上影响了文献资源共享工作。这就要 求图书馆员在专业方面力求于精,而能 随着时代的迁移不断更新成为一个能在 信息时代产生分配信息,使经选择而提 供的信息资料能在高频率的时代进程 中获得高效,能尽快实现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总要求。 (四)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传 统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制约 着资源共建共享。传统的图书馆基本是 用手工操作,而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 主要是靠经验。毫无疑问,用传统的方 法管理现代化的图书馆将会造成混乱, 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为了适应新技 术的发展,图书馆工作必须要逐步以使 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中心 从部门突破。它一面起着示范的作用, 另一面进行宣传教育,实现知识更新和 扫盲。为了避免信息灭顶的厄运和缩短 信息流程,知识恢复与增加价值,那就 不得不使用新技术改造旧手工操作,所 以就必须对图书馆实行科学管理。它包 括管理观念、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等方 面。涉及决策、计划、机构、人员、财 务、设备等各个方面。体制上多头领 导、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管理体 制,难以发挥功能。反映在资源共享 上,就是合作不易、协调艰难。造成我 国图书情报界长期存在一种“怪圈”:一 方面高喊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还大量重 复建设,造成国家财产、人才、物力的 极大浪费;一方面惊呼文献信息匮乏、 滑坡,另一方面文献采集大量重复与遗 漏长期共存。 二、加快图书馆网络建设,实现资 源共享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视网络化为图书 馆的生命线。当今社会正进入信息时 代,社会的信息化及信息的社会化,是 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一大潮流。因 此,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对各图书馆来说 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向图书馆提出的 挑战,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机遇,是图书 馆在信息社会中求生共(下转第79页) 图书馆工作8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逐渐地成为了院校发展的重点任务,它有助于读者服务功能的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工作水平的评估活动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方面,一定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保证文献资源建设活动的整体质量与数量,搭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文献资源建设与实际需求相符,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载体,是支撑院校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数量与规模方面出现了增长态势,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积极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图书馆建设甚至占到了学校发展的一半比例以上,保证院校在急剧扩张的浪潮下,依然能保证其平稳、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因此,高效地建设文献资源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 1.文献资源建设的内涵 在高职院校的办校过程中,文献资源是较为重要的组成,文献资源的质量决定了院校的发展能力。文献资源建设通常指图书馆或文献情报部门,合理地规划与积累文献资源,进而保证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求。所以说,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履行读者职能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主要依靠文献资源的长期积累,只有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手段,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活动中,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同时还要符合院校对专业的设置,充分融合院校学生的发展、科研情况,以及学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建立与本校实际藏书体系相关的内容,加强对文献资源出版方面的了解,深入读者,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结合馆藏的基本构建,在实践积累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与院校实际情况相符的且独具特色的情况。认真

图书馆建设方案

图书馆建设方案 篇一:XX图书馆建设方案 株洲图书馆建设方案(草案) 株洲图书馆建设项目包括株洲市图书馆、湖南省职业教育数字图书中心和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 株洲市图书馆立足株洲,面向长株潭,提供“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以实现株洲市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构建一个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地市级大型公共图书馆,满足株洲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湖南省职业教育数字图书中心依托省教育厅,集中建设包括职教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经济情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企业作业流程和典型工作案例、专业教学文件、专业书籍在内的数字图书馆,供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免费使用;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立足职教城,服务入城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群体,满足于其对信息的软、硬件需求,致力于提高城区信息化水平。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地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地区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市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事业。随着株洲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

长。原株洲市图书馆由于受当时 的经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已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株洲市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将填补株洲市公益文化场馆设施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设施建设。从而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落后的现状需要。目前,我市有市级公共图书馆1座,县(市)级公共图书馆5座。地区公共图书馆总藏书87万册,人均拥有藏书仅0.218册,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应拥有藏书0.39册的标准。2009年度地区人均购书费只有0.22元,大大低于200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0.508元的购书费水平。与此同时,原株洲市图书馆由于受当时的经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设标准低,发展至现在,馆舍业务用房狭小及严重不足,部分房屋出现严重老化、地基下沉的现象,电器设备和电线陈旧老化。2009年由于馆舍面积等硬件条件不达标,被降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事业这种落后的状况与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与长株潭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位不相符,更与我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不相适应,株洲市迫切需要新建一个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的国家一级图书馆。 3、株洲职教大学城自身发展的需要。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政府加强引导,推动集约化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共享与信 息互通,促进网络融合和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便捷服务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便捷服务 【摘要】本文从对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的必然性和优势的分析入手,探讨了资源共享给读者带来的诸多便捷服务,并对图书馆下一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共享;便捷服务 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一种象征,图书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公众的教育、工作和生活也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越来越畅通和频繁,单位与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出现了,众多图书馆之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联系,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了自由的共享,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开始发散和增多,获取服务的过程也愈加便捷。 1 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必然性 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有其必然性,它是一种伴随科技发展而必然出现的最佳的选择,是外界条件促发的图书馆内部的有序变革,其目的是适应现实需要,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要求。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手机、便携式电脑等多媒体智能终端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与强势普及,更是让人们可以完成很多原本不可想象的事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多元化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图书馆原本依靠着机械的管理方式维持着自身的运转,但是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下,不可避免的要向前发展,而且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相较于原来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新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劳动强度。科技在众多图书馆之间开始构筑桥梁,相比于涉水过河,利用桥梁自然成为每个人的最佳选择,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得以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全新求知体验。 1.2 读者获取知识方式的变化 上文已经谈及,科技的发展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思路,希望通过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如何足不出户就能阅遍天下的书籍,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心愿。 [5]俗话说,有需求就必然会有供给,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这些愿望真逐渐变为现实。图书馆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自然希望在不增加自身经费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供其从中自由选择。众多秉持相同观念的图书馆就逐渐达成了共识,资源的共享也就成了水到

南昌大学图书馆可用数据库资源

?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点操作演示 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主办,《中国期刊网》按学科划分为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9个专辑,126个专题。“专题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以来中国出版发行的5300种学术期刊全文,累积全文约400万篇,检索结果为篇名、作者、机构、刊名、关键词、摘要、原文等。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操作演示 是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大型科技、商务信息平台,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领域,目前基本内容被整合为科技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子系统、商务信息子系统三个部分。 科技信息子系统包含科技文献、名人与机构、中外标准、科技动态、政策法规、成果专利等六个栏目,汇集中外上百个知名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科技、经济、金融、文献、生活与法律法规等数据库,记录总数达1300多万条;数字化期刊子系统可以浏览2000多种科技期刊的全文;商务信息子系统提供工商资讯、经贸信息、成果专利、商贸活动、咨询服务等信息,其中《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收录96个行业20万家企业的详尽信息。 ?SPRINGER数据库操作演示 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是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 通过Springer LINK系统提供学术期刊的在线服务。目前Springer LINK所提供的全文电子期刊共包含439种学术期刊(其中近400种为英文期刊),按学科分为以下11个“在线图书馆”:生命科学、医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法律、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是科研人员的重要信息源。 ?PQDD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操作演示 是世界著名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起始于1861年,主要是北美地区的博、硕士论文(北美地区的博士数量占全世界的70%以上),也有少量的欧洲和亚洲的学位论文。它共收录有1,000余所著名大学文、理、工、农、医等领域的160万博士、硕士论文的摘要及索引及全文,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源,每年约增加4.5万篇论文摘要 ?人大复印资料操作演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选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以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结构合理完备,成为国内最有权威的具有大型、集中、系统、连续和灵活五大特点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题文献资料宝库。 ?Elsevier数据库操作演示 荷兰Elsevier Science出版集团出版了1000多种科技期刊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商业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其中许多为核心期刊,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质量学术期刊。 ?EBSCO全文数据库操作演示 EBSCO公司的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简称ASP)Business Source Premier (简称BSP),是CALIS最早引进的数据库(最初为Academic Search Elite和Business Source Elite)之一。 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简称ASP):包括有关生物科学、工商经济、资讯科技、通讯传播、工程、教育、艺术、文学、医药学等领域的七千多种期刊,其中近四千种全文刊(数据截止到2003年2月)。 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Business Source Premier,简称BSP):包括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管理、金融、会计、劳动人事、银行等三千多种期刊的索引、文摘,其中近三千种全文刊(数据截止到2003年2月)。 ?Ei CompendexWeb 操作演示 《Ei(工程索引)》的网络版,内容包括原来光盘版(Ei Compendex)和后来扩展的部分(Ei

国外著名大学和图书馆学术网络资源查询网址

国外著名大学和图书馆学术资源网络查询网址 1.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电子出版库: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 2.阿德雷德大学电子文本收藏中心,包括古典文学,哲学,科学和医学着作: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 3.澳大利亚数字化人文门户(澳大利亚人文学界的数字化资源门户) 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 4.科廷大学技术文献库(科廷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 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R 5.墨尔本大学电子出版物收藏网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eprints/ 6.昆士兰大学数字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 7.SETIS悉尼大学学术电子文本及图像服务 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au/ 8.新西兰数字文献收集网http://nzdl.sadl.uleth.ca/cgi-bin/library 9.古腾堡数字化图书馆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wiki/Main_Page 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motions 西方文学/哲学网:包括自美国/英国的文学和西方哲学公开着作。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 11.康奈尔大学Arxiv :收藏了物理,数学,非线性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数字化“预印本”出版物。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 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 :包含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以及哈佛经典着作,提供免费的电子文本。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 13.Bibliomania :提供超过2000部免费电子文献,以及研究成果。 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 14.Cogprints:有各类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哲学,生物学,人类学和计算机科学电子文献,部分区域需要注册:https://www.doczj.com/doc/7915637472.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