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和肌肉生理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54
第三章神经和肌肉生理一、名词解释1. 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eplete tetenus)2. 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enus)3. 钠-钾泵(Na+-K+ pump)4.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5. 兴奋(excitation)6. 兴奋性(excitability)7. 阈值(threshold)8.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9.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10.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11. 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12. 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13.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14. 前负荷(preload)15. 后负荷(afterload)16. “全或无”现象(“all or none” phenomenon)17.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18.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5种。
2.细胞膜上的通道主要可分为________ 门控通道、________ 门控通道和________ 门控通道。
此外,某些组织的相邻细胞之间还有________ 通道。
3.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物质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4.可兴奋组织包括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它们安静时在膜两侧存在________ 电位,受刺激时产生 ________电位。
5.局部兴奋的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运动生理学肌肉结构与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肌肉结构与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运动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而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结构和神经调节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运动生理学中肌肉结构和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从而更好地了解运动的本质。
一、肌肉结构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每根肌纤维又由多个肌原纤维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基本单位,由肌肉纤维束化合而成。
肌原纤维内部存在着许多肌纤维,其中心部是肌小交叉桥,外面是含有丰富血管和神经的肌肉纤维。
肌肉纤维束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从而实现力量的传递。
二、肌肉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肌肉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涉及到神经系统的调控过程。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神经元从大脑或脊髓发出的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给肌肉组织,从而引发肌肉的收缩。
具体来说,肌肉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位于大脑皮质运动区或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灰质。
它们发送神经冲动到下运动神经元,从而激活肌肉组织。
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主要是控制肌肉的主动收缩和力度,是整个肌肉运动调节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2. 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是上运动神经元的信号传递接收器。
一旦接收到上运动神经元的信号,下运动神经元将通过运动神经纤维将信号传递给肌肉纤维束,从而引发肌肉的收缩。
下运动神经元起到激活肌肉的作用。
3. 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元和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点。
当下运动神经元接收到上运动神经元的信号后,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将信号传递给肌纤维。
神经肌肉接头中的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会释放乙酰胆碱,与肌肉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进而激活肌肉纤维,引发肌肉收缩。
4. 肌内神经系统肌内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肌肉组织内部的一组神经网络。
它们与神经肌肉接头相连,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肌内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以使肌肉对神经信号更敏感,并有助于协调肌肉的运动。
总结:肌肉结构和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共同参与了人体运动过程。
人体的肌肉是如何通过神经控制的肌肉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来实现的。
在本文中,将探讨人体肌肉是如何通过神经控制的机制。
一、神经系统简介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它负责接收和传递各种信息,并对身体的肌肉、腺体和其他组织器官发出指令。
二、肌肉与神经的连接肌肉与神经通过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连接点)相连接。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将指令传输到神经肌肉接头,从而控制肌肉的运动。
三、神经冲动的传导当神经系统发出指令时,神经冲动从大脑或脊髓的神经元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到肌肉。
神经冲动是一种电信号,它在神经纤维中传递,直到到达神经肌肉接头。
四、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纤维与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点。
它包括神经终端(神经纤维的末端)和肌肉纤维上的突触凹(神经肌肉接收位点)。
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后,释放出神经递质,将信号传递给肌肉纤维。
五、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指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肌肉接头时释放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
神经递质与肌肉纤维上的突触凹结合后,导致肌肉纤维的收缩。
六、肌肉收缩的过程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并释放出神经递质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凹结合,导致肌肉纤维收缩。
这是通过刺激肌肉纤维上的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肌动蛋白的收缩将导致肌肉纤维的缩短,从而使整个肌肉收缩。
七、肌肉放松的过程当神经冲动停止时,神经递质的释放也停止。
这时,肌肉纤维上的突触凹与神经递质分离,使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分离,从而使肌肉纤维恢复到原来的伸长状态。
八、肌肉的协调运动人体的肌肉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实现精确和协调的运动。
例如,当我们打开书本时,手臂和手指的肌肉需要相互协调以完成这个动作。
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将指令传递到各个相关的肌肉群来实现的。
结论人体的肌肉是通过神经系统的精确调度和控制来实现运动和姿势的变化。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肌肉,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肌肉纤维的收缩,而停止神经冲动则使肌肉纤维放松。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系统科学,主要涉及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是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1.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细胞膜的通透性、离子平衡、细胞器的功能等。
其中细胞膜的通透性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基础。
2.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元的发放活动、突触传递、神经调节等。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神经调节对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调节至关重要。
3.肌肉生理学:研究肌纤维的收缩和放松过程。
肌肉的收缩是通过肌纤维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神经冲动则是触发肌肉收缩的重要信号。
4.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细胞的产生、发育和成熟过程,探讨生殖周期和激素调节。
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周期对于种群繁衍和进化至关重要。
5.循环生理学: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血管的收缩和扩张等。
心血管系统通过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至全身,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6.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肺的通气和氧合作用。
呼吸是机体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过程,保证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存。
7.消化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生存所需。
8.代谢生理学:研究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利用和代谢过程,探讨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
代谢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包括有氧和无氧代谢过程。
9.内分泌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血液循环,调节和协调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过程。
10.免疫生理学: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害。
综上所述,生理学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涉及到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方面面。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2. 研究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 了解神经肌肉兴奋性、传导和收缩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神经肌肉兴奋性是指神经和肌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刺激强度、频率、神经和肌肉的生理状态等。
肌肉收缩是肌肉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结果,其形式和程度取决于刺激的参数。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2. 仪器设备: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换能器、电子刺激器、任氏液、手术器械等3. 药品: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氯仿等四、实验方法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蟾蜍置于解剖台上,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暴露坐骨神经。
将坐骨神经与腓肠肌分离,置于任氏液中。
2. 刺激参数设置:设置不同的刺激频率(1Hz、5Hz、10Hz、20Hz)和强度(1mA、2mA、3mA、4mA)。
3. 采集数据:使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肌肉收缩的波形和收缩力量。
4.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肌肉无收缩反应。
2. 实验组:- 频率为1Hz,强度为1mA时,肌肉产生单收缩。
- 频率为5Hz,强度为1mA时,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
- 频率为10Hz,强度为1mA时,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收缩力量逐渐增大。
六、分析与讨论1.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低频刺激引起单收缩,高频刺激引起强直收缩。
这是因为低频刺激使肌肉在两次收缩之间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高频刺激使肌肉无法恢复到松弛状态,导致强直收缩。
2.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刺激强度越大,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这是因为刺激强度越大,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越大,肌肉收缩力量越强。
3. 肾上腺素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肾上腺素可以增加肌肉收缩力量,但过高的浓度会导致肌肉疲劳。
七、结论1. 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肌肉收缩有显著影响。
1.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研究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 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神经肌肉生理实验主要研究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实验中,通过电刺激神经,可以观察到肌肉的收缩反应。
刺激的频率和强度会影响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换能器、刺激器、任氏液、剪刀、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蟾蜍麻醉后,剪开背部皮肤,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使用手术剪和眼科镊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并将其固定在蛙板上。
2. 连接实验仪器:将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换能器和刺激器连接好,并将电极插入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3. 实验操作:打开刺激器,调整刺激频率和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反应。
五、实验步骤1. 调整刺激器频率为1Hz,强度为5V,观察肌肉的单收缩反应。
2. 逐渐增加刺激频率,观察肌肉收缩的形式变化,记录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范围。
3. 保持刺激频率不变,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强度变化。
4. 改变刺激频率和强度,观察肌肉收缩的反应,记录不同条件下的肌肉收缩形式和强度。
1. 在1Hz、5V的刺激下,肌肉表现为单收缩。
2. 当刺激频率增加到10Hz时,肌肉开始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
3. 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加到20Hz时,肌肉表现为完全强直收缩。
4. 在不同刺激强度下,肌肉收缩的强度也随之增加。
七、实验分析1. 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低频率刺激引起单收缩,较高频率刺激引起不完全强直收缩,更高频率刺激引起完全强直收缩。
2. 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刺激强度越大,肌肉收缩的强度也越大。
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神经肌肉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神经肌肉传递是指神经系统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将信息从神经元传递到肌肉细胞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以及肌肉细胞的收到和响应等多个环节。
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于理解肌肉运动的原理以及一些神经肌肉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神经细胞是神经肌肉传递的起始点,也是信号传递的产生和传导的基础。
神经细胞膜上存在丰富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等。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会发生打开或关闭的变化,导致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发生改变,产生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的传导形成了神经冲动,即信号的传递。
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是一种能够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即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间隙,传递到肌肉细胞。
在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与肌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
三、肌肉细胞的收到和响应肌肉细胞是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对象,也是信号传递的终点。
当神经递质与肌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时,会引起细胞内二次信号的释放,从而触发肌肉收缩。
具体来说,神经递质的结合会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激活肌纤维收缩相关的蛋白质。
肌纤维缩短,肌肉收缩,实现了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肌肉运动的产生。
总结起来,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包括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以及肌肉细胞的收到和响应。
这一过程是复杂而精密的,涉及到许多分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对于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研究和理解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关于神经与肌肉之间信号传递机制的奥秘,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end of article)。
第四章神经和肌肉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具有兴奋性,但在离体环境下要保持高等动物的兴奋性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因此在研究组织的兴奋性时,常用较低等动物的组织作为观察对象,比如两栖类动物蟾蜍或蛙。
把蟾蜍的腓肠肌和支配它的神经由体内剥离出来,制成神经--肌肉标本,当神经游离端受到刺激时引起兴奋,传递到肌肉,可引起肌肉收缩。
由此可了解神经和肌肉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及肌肉收缩的生理特性。
本章挑选了以下六个实验:标本制作---------------------4.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的兴奋性---------------4.2: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神经的传导性---------------4.3: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神经的兴奋性的变化------4.4: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骨骼肌收缩------------------4.5: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4.6: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4.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目的】熟悉并掌握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熟悉并掌握生理学实验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技术。
【原理】蟾蜍和青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其离体组织、器官保持活性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所以生理实验中常选用蟾蜍或青蛙的离体组织或器官作为实验标本。
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属于可兴奋组织,给坐骨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可产生一可传导的动作电位,引起其所支配肌肉(腓肠肌)的收缩。
将蟾蜍或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任氏液中,其活性可以在几小时内保持不变。
故制备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用于研究观察组织的兴奋与兴奋性、传导性以及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现象和过程。
故制备坐骨神经腓肠标本是生理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材一套:蛙板、固定钉、玻璃板、粗剪刀、眼科剪、眼科镊子、有齿镊、无齿镊、刺蛙针1根、玻璃分针2根;锌铜弓;滴管、培养皿、托盘、任氏液(Ringer’s Solution)。
神经肌肉生理学肌肉如何与神经协同工作肌肉与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是人体运动和生理功能维持的基础。
神经肌肉生理学的研究探究了肌肉与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对肌肉的调控、肌肉收缩过程中的神经参与以及神经损伤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一、神经对肌肉的调控1. 神经调控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将指令传递到肌肉细胞,从而调控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神经肌肉连接等关键环节。
2. 神经肌肉连接神经肌肉连接是神经元与肌纤维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神经肌肉接头或神经肌板。
神经冲动通过突触转移到肌肉纤维,在神经肌肉接头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肌纤维收缩。
3. 神经调控肌肉收缩神经通过变化神经冲动的频率和强度来控制肌肉的收缩程度。
当神经冲动频率增加时,肌肉的收缩力增强;而当冲动频率减少或停止时,肌肉放松。
4.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冲动从神经元的树突传播到轴突,再经过突触传递至神经肌肉连接处。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径突的粗细和髓鞘的存在。
二、肌肉收缩过程中的神经参与1. 横小管系统横小管系统是肌细胞内的管状结构,与肌浆网相连。
当神经冲动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到肌纤维的纵向膜系统时,横小管系统会释放储存在其中的钙离子,从而触发肌纤维收缩。
2. 肌冠蛋白和肌动蛋白肌冠蛋白和肌动蛋白是参与肌肉收缩的重要蛋白质。
当钙离子与肌冠蛋白结合时,肌动蛋白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导致肌纤维收缩。
3. T-管系统T-管系统是肌细胞内的细胞膜深入肌纤维的结构,与横小管系统相连。
神经冲动通过T-管系统传导到肌纤维的横小管系统,触发钙离子释放,进而引发肌纤维的收缩。
三、神经损伤对肌肉功能的影响1. 神经变性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轻微的神经损伤可以导致神经变性,从而减弱神经冲动的传导能力。
2. 肌肉萎缩神经损伤严重时,神经冲动无法传导到肌纤维,导致肌肉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从而引发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