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上册
- 格式:pptx
- 大小:298.68 KB
- 文档页数:26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建设法治中国》的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2. 使学生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提高法律素养。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
重点: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际生活中的权利义务案例,引发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讲解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典型案例,分析权利行使中应注意的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法治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依法行使权利2. 小(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3)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3. 关键词:权利、义务、依法行使、法治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如何依法行使权利?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劳动、遵守法律法规等。
(2)依法行使权利:如参与选举、维权、举报违法行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公民权利义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法治意识。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成长中的我•和谐相处•法治意识与法治实践•国家认同与国际视野•复习巩固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结构教材概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主要包括道德、法治、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每课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0102 03知识目标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具备初步的政治参与能力和国际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和国家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途径拓展知识视野。
成长中的我03学会规划和管理时间教授学生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01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价值观通过自我反思、接受他人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
02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认识自我与探索人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他人,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尊重他人与宽容待人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学会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行为。
《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第三章“法治与自由”的第二节“法治与道德”和第三节“法治的力量”。
具体内容涉及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法律的约束力以及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到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3. 使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法治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a. 法治与道德的内涵b. 法治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c. 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3.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分析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生活中的法治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治与道德》2. 主要内容:a. 法治与道德的关系b.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c. 法律的约束力和保障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你身边的法治现象,说明法治在其中的作用。
b. 论述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2. 答案:a. 略。
b. 法治与道德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自律规范。
法治通过法律的约束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道德则通过人们的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法治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法治与道德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否掌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一单元“法治与自由”,其中包括第1课《法治价值》和第2课《法治与自由》。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法治概念、特点、意义以及法治与自由关系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法治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到法治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治、维护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3. 使学生理解法治与自由关系,学会在法治框架下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关系,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教学重点:法治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重要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关于法治与自由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法治与自由关系思考。
2. 理论讲解:(1)讲解法治基本概念、特点。
(2)阐述法治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重要作用。
(3)分析法治与自由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针对法治与自由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点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1. 法治基本概念、特点2. 法治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重要作用3. 法治与自由关系4. 正确行使自由权利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治基本概念和特点。
(2)谈谈你对法治与自由关系理解。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2. 答案:(1)法治基本概念:法治是指国家依据一定法律制度进行治理,保障国家、社会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得到公正、公平对待。
特点:法治具有普遍性、公正性、权威性、稳定性等。
(2)法治与自由关系:法治是保障自由基础,自由是法治内在要求。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汇总一、教学内容本学期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汇总,共分为十二个章节。
分别是:1. 第一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2. 第二章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3. 第三章法律维护合法财产权4. 第四章公民的监督权5. 第五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6. 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7. 第七章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8. 第八章我们要平等待人9. 第九章男女平等10. 第十章维护民族团结11. 第十一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 第十二章法治中国建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的相关概念和法律规定。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
2. 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讲解在教学内容中,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三节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我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了解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养成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爱国情感,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我的学习过程:一、生活引入1.每课一诵(10分)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你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吗?(10分)二、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1)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10分)(2)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10 分)2、知识点演练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20分)(1)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没有任何限制。
(2)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三、题型训练1.单项选择题(1)“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的曝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迎刃而解,这体现出()(5分)A.我国公民都能积极行使监督权B.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C.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D.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快捷的唯一渠道(2)下列对国家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5分)A.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B.危害国家安全,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国家安全与我们中学生无关D.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2.简答题(10 分)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时应注意些什么?四、学以致用1.举一反三(10 分)2010年6月2 4日上午,^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之一。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部分课件、教案第一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1 课件内容:介绍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举例说明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1.2 教学目标:了解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1.3 教学步骤:1. 引入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3. 分享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例子4.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道德决策的情境第二章:尊重他人2.1 课件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式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行为2.2 教学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意识引导学生表现出尊重他人的行为2.3 教学步骤:1. 引入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表现出尊重他人的行为3. 分享尊重他人的例子和故事4.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情境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课件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做出负责任的行为举例说明负责任的行为的例子3.2 教学目标: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出负责任的行为3.3 教学步骤:1. 引入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做出负责任的行为3. 分享负责任的行为的例子4.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处理负责任的行为的情境第四章:与他人合作4.1 课件内容:介绍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举例说明与他人合作的例子4.2 教学目标:理解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4.3 教学步骤:1. 引入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3. 分享与他人合作的例子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与他人合作的技巧第五章:面对挑战与困难5.1 课件内容:介绍面对挑战与困难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应对挑战与困难举例说明面对挑战与困难的例子5.2 教学目标:理解面对挑战与困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对挑战与困难的意识引导学生面对挑战与困难5.3 教学步骤:1. 引入面对挑战与困难的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挑战与困难3. 分享面对挑战与困难的例子4.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挑战与困难的情境第六章:理解与包容6.1 课件内容:介绍理解与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展现出理解和包容举例说明理解和包容的行为6.2 教学目标:理解理解与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包容意识引导学生展现出理解和包容的行为6.3 教学步骤:1. 引入理解与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展现出理解和包容3. 分享理解和包容的行为的例子4.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理解和包容的情境第七章: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7.1 课件内容:介绍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举例说明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行为7.2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7.3 教学步骤:1. 引入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定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3. 分享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行为的例子4.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处理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的情境第八章:遵守法律法规8.1 课件内容:介绍遵守法律法规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遵守法律法规举例说明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8.2 教学目标: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8.3 教学步骤:1. 引入遵守法律法规的意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遵守法律法规3. 分享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的例子4.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境9.1 课件内容:介绍良好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举例说明良好习惯的例子9.2 教学目标:了解良好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意识9.3 教学步骤:1. 引入良好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3. 分享良好习惯的例子4.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处理培养良好习惯的情境10.1 课件内容:介绍塑造美好未来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举例说明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的行为10.2 教学目标:理解塑造美好未来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10.3 教学步骤:1. 引入塑造美好未来的意义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如何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3. 分享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的行为的例子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为美好未来做出贡献的行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道德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核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