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指征39306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
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
内容:3.1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0。
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0。
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 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Hct—0。
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1)输血指征不强,血红蛋白必须符合以下内容:外科:A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B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C 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内科:A血红蛋白<60g/LB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两者对心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这是因为它们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所致。
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
可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的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的直接作用之故。
功用作用: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兴奋心脏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肾上腺素弱。
临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压作用,静滴用于各种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保证对重要器官(如脑)的血液供应。
</P><P>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引起血管持续强烈收缩,使组织缺氧情况加重。
应用酚妥拉明以对抗过分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常能改善休克时的组织血液供应。
(1)静滴:临用前稀释,每分钟滴入4~10μg,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输血的临床指征战身分输血之阳早格格创做输血是把单刃剑,精确的输血不妨挽救死命,然而是输血仍是有危害的,纵然血液品量尺度出有竭普及,输血仍是一项下危害的治疗步伐,需要庄重掌握输血指征.真施输血治疗前,对付患者的概括评估非常要害,评估包罗真验室指标、贫血情景、耐受情况、心肺功能、肌体代偿情况等.正在出有输血缺累以保护患者的仄常死命体征或者出有克出有及渡过易闭时,才思量为患者真施输血治疗.值得牢记WHO造订的“临床输血试验的准则”:①输血不过患者治疗的一部分;②根据国家临床用血指北,思量到患者自己需要再搞输血决断;③应尽大概缩小得血以缩小患者输血需要;④慢性得血患者应最先采与灵验复苏步伐(静脉输液、输氧等),共时评估是可需要输血;⑤患者血黑蛋黑火仄纵然要害,然而出有是决断真施输血治疗的唯一果素.需要缓解临床症状,防止患者牺牲战病情逆转等皆是支援输血的果素;⑥临床医务人员该当相识输给患者的血液战血液造品有传播输血感染病的伤害;⑦惟有当输血对付患者的用处大于所冒危害时才应举止输血;⑧医师应精确记录输血的缘由;⑨应有经训练的医务人员监测输血的患者,当出现出有良反当令能坐时搞出反应,采与步伐.(1)齐血输注的符合证为:①慢性得血、产后出血等大出血;②体中循环;③换血治疗.(2)齐血输注的禁忌证为:①心功能出有齐、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女、老年人、缓性病体量健壮的患者;②需少久反复输血者;③对付血浆蛋黑已致敏的患者,往常输血或者妊娠已爆收黑细胞或者血小板抗体的患者;④血容量仄常的缓性贫血患者;⑤大概举止搞细胞或者其余器官移植患者.(3)齐血输注的输注剂量: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年龄及体重、输血符合证、心肺功能等去决断.临床纠正贫血、普及患者的携氧本领,主假如输注黑细胞造品.内科缓性贫血:缓性贫血病人的输血指征:①Hb小于60g/L或者HCT小于0.18,陪随明隐贫血症状者(遗传性血液病患女正在其死少收育期,输血指征可搁宽);②贫血宽重,而又果其余徐病需要脚术者或者待产孕妇.③Hb 大于60g/L而小于80g/L,医死要小心评估患者简直病情酌情处理,搞到能出有输血便出有输血的准则内科慢性得血量多按中科慢性得血处理中科慢性得血患者黑细胞输注应根据得血量战真验室指标去决定.①得血量:得血量出有超出血容量的20%,只输液,出有输血;得血量达血容量的20%~30%时,输液战输注黑细胞;得血量达50%~100%时,应输液、输注黑细胞战输注黑蛋黑.得血量超出总血容量时,可根据本量情况补充血小板、热重淀、新陈冰冻血浆等.②真验室指标:血黑蛋黑大于100g/L,不妨出有输血;血黑蛋黑小于70g/L,应试虑输血;血黑蛋黑正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代开情况及年龄等果素决断是可需要输血.术中输血,其脚段是为了补充血容量的拾得、革新血液的运氧本领、保护仄常的凝血功能、普及肌体的免疫力.临床上常常是根据敷料、吸引器中得血量的几,患者的症状战体征,血流能源教的监测截止战变更,以及Hb战Hct的测定截止举止概括推断,进而预计得血量.可参照慢性得血指征去决定是可需要输血,黑细胞的输注应使Hct脆持正在30%~35%,术中过下的Hct可减少血液的黏滞度,不利于血液对付构造的灌注,有减少血栓产死的危害.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介进止血,当患者血小板缩小或者功能非常十分时,需要输注中源性血小板以达到止血或者防止出血的脚段.根据输注脚段分歧,血小板输注分为治疗性输注战防止性输注.根据造备要领分歧,血小板造品有二大类,一种是通过对付支集的齐血离心分散出的浓缩血小板,一种是利用血液分散机自动支集的单采血小板.前者不妨俭朴血源,一血多用,后者不妨从单个供者得到下杂度战含量下的血小板.血小板输注的指征主要包罗:①血小板数量缩小或者功能非常十分,陪随出血倾背或者表示;②血小板计数>100×109/L,不妨出有输;③血小板计数正在(50~100)×109/L,根据是可有自收性出血或者伤心渗血决断;④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试虑输注;⑤如术中出现出有成统造的出血,决定血小板功能矮下者,无论血小板数量几,均可思量输注;⑥统造产科DIC出血时很少需要血小板,然而抢救重症DIC时,一次性输注3个治疗量血小板,效验好.血小板输注的剂量果简直情况而定:①成人屡屡输注1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血小板含量≥×1011/袋),或者8~10U的浓缩血小板(血小板含量≥×1010/U),普遍可达到明隐的止血效验.表里上可提下患者中周血小板(30~50)×109/L.②宽重出血或者已爆收共种免疫反应者应加大输注剂量.③女童应根据患女年龄战病情将1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分为2~4次输注.血小板输注的输注要领值得注意:①输注前应沉摇血袋,使血小板战血浆充分混匀;②输注前出有需要做接叉配血,ABO血型共型输注;③使用尺度滤网(170üm)的输血器输注,共时以患者不妨耐受的最大速度输进.4.血浆输注血浆(plasma)是血液的液体身分,由蛋黑量、脂类、无机盐战洪量化合物组成.主要死理功能有补充蛋黑量、保护酸碱仄稳、输送、安排战保护胶体渗透压等.血浆造品主要有新陈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战一般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FP),前者包罗局部凝血果子,后者出有宁静的凝血果子特地是Ⅴ果子战Ⅷ果子险些局部得活.血浆输注的指征为:输血量相称于自己血容量,PT或者APTT大于仄常的1.5倍,创里弥漫性渗血,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时,应试虑输新陈冰冻血浆.应当注意的是只消纤维蛋黑本浓度大于0.8g/L,纵然凝血果子惟有仄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保护仄常.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齐身血液总量时,本量上还会有1/3的自己身分(包罗凝血果子)死存留体内,仍有脚够的凝血果子.然而如果戚克出得到即时纠正,可引导消耗性凝血障碍.新陈冰冻血浆的输进量达到10~15ml/kg才搞达到补充凝血果子的效率,对付于需要输注的患者,一次脚量输注才搞达到最好效验.血浆输注剂量与决于患者简直病情需要,普遍情况下,凝血果子达到仄常火仄的25%基天性谦脚止血央供.普遍成人患者输注剂量为200~400ml,或者按10~15ml/kg预计.女童患者酌情减量.热重淀是正在统造条件下融化新陈冰冻血浆而支集的重淀物,使悬浮于20~30ml的血浆中.每200ml血浆造备的热重淀,Ⅷ果子含量≥80mg、纤维蛋黑本含量≥150mg,共时还含有血管性血友病果子、纤维分散蛋黑战果子Ⅷ等.热重淀凝血果子输注剂量:①血友病A患者,普遍认为按10kg体重输1单位计,每日1次保护3~4天.脚术出血时,应保护7~10天.②纤维蛋黑本缺累症,所需的热重淀剂量与决于患者血浆中本去的纤维蛋黑本火仄,时常使用剂量为每l0kg体重输1~1.5单位.使血浆中纤维蛋黑本火仄保护正在0.5~1.0g/L为适度.③对付于洪量出血患者,补充热重淀的指征是纤维蛋黑本小于0.8g/L.。
临床输血指征临床输血指征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特将临床输血指征明确列出,供临床医生参考,以便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14岁的成人标准)外科:Hb>100g/L,不输血;Hb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代谢情况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血,并在病历中和申请单中记录输血的理由;Hb<70g/L,可考虑输红悬液;内科:Hb<XXX或XXX<0.2,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伴缺氧症状;贫血严重,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输血。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急性失血的输血治疗原则:在通过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通过输血来改善携氧能力。
常用治疗方案:失血量不超过总血容量的2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并可考虑输血;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时,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数据选择输注血小板、血浆、冷沉淀。
注:急性失血申请输血时,要描述失血量。
如果是术中出血,则需注明术前病人Hb值。
注:按每输注2U的红细胞可以提高成人Hb10g/L,计算所需输注的血量。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一、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1、内科:Hb<60g/L 或 Hct<0.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 Hct<0.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2、外科: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3、特别说明:1.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 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2.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3.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 48 小时;次选第 24 或 72 小时;4.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 2U 红细胞=Hb-10g/L 或 Hct-0.03;5.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6.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二、冰冻血浆1、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2、DIC 急性期;3、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4、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 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5、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6、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三、特别说明: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 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 2U 红细胞,第二天输 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准1.目的: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规范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输血。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3.内容:3.1 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 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 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 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 红细胞=Hb-10g/L 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3.2 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 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 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 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如下:一、指征1. 急性失血:如果患者因急性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情况,此时需要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一般来说,急性失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可以考虑输血。
2. 慢性贫血:对于慢性贫血患者,如果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者血细胞比容小于0.2时,可以考虑输血。
3. 大量失血: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大量失血,如外伤、手术等,导致血容量严重不足,此时需要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4. 低白蛋白血症:如果患者存在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引发水肿、休克等症状,此时需要通过输注白蛋白来纠正低白蛋白血症,以维持患者的生理功能。
二、原则1. 合理输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浆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计算输血量,避免输血过量或不足。
2. 安全输血:应确保所输血液的质量,严格进行血液的筛查和检验,避免输注含有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血液。
同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输血过程中发生感染。
3. 同型输血: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同型血液进行输注,以降低因异型输血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但在紧急情况下,如大量失血、严重贫血等,如果无法获得同型血液,可以考虑输注异型血液。
此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和利弊,并尽可能选择抗原抗体反应较小的血液制品。
4. 个体化输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输血方案。
例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尽量选择红细胞悬液等对心血管系统负担较小的血液制品;对于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应选择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
5. 谨慎使用血液制品:血液制品虽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在输血时应谨慎使用血液制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滥用血液制品。
总之,外科输血指征及原则是确保患者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保障。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遵循输血原则,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临床输血指征为增强我院临床用血治理,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治理方法》及《临床输血技巧规范》的有关划定,特将临床输血指征明白列出,供临床大夫参考,以便临床严厉控制输血顺应症,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勤俭用血.红细胞的输注指征(>14岁的成人尺度)●外科:●Hb>100g/L,不输血;●Hb在70~100g/L之间,依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才能.代谢情形及年纪等身分决议是否输血,并在病历中和申请单中记载输血的来由;●Hb<70g/L,可斟酌输红悬液;●内科:●Hb<60g/L或Hct<0.2,轻微的心肺功效障碍,伴缺氧症状;●贫血轻微,固然症状不显著,但须要手术或待产妊妇,可输血.●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Hb70~100/g,伴随:心肺代偿功效不良(冠芥蒂,呼吸机,>70岁高龄),轻微缺氧(晕迷,各类休克),消化道运动性出血.△特殊解释:●疑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通例成果Hb假性偏高应起首采纳适合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通例.●输血前血通例:最接近输血决准时光的血通例陈述;●输血后血通例: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通例,依据输血后血通例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运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消失过一次相符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剖断输血合理:急性掉血的输血治疗原则:在经由过程扩容恢复有用轮回血容量的基本上,依据患者情形决议是否经由过程输血来改良携氧才能.经常应用治疗计划:●掉血量不超出总血容量的2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掉血量超出总血容量的3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并可斟酌输血;●掉血量超出总血容量时,在上述基本上依据患者情形及试验室检测数据选择输注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注:急性掉血申请输血时,要描写掉血量.假如是术中出血,则需注明术前病人Hb值.注:按每输注2U的红细胞可以进步成人Hb10g/L,盘算所需输注的血量.新颖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用于凝血因子缺少的患者.●PT或APTT大于正常中值的 1.5倍(PT>19.1秒.APTT>53.3秒).创面漫溢性渗血;●患者因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出血量或输血量达到患者自身血容量时)而引起的凝血机制平常;●病史或临床进程表示有先本性或获得性凝血功效障碍;●紧迫反抗华法令的抗凝感化(通例用量:5~8ml/kg)●人工肝换浆治疗.●各类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少并伴随出血表示注: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效仍可保持正常.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时,现实上还会有1/3的自身成份(包含凝血因子)保消失体内,仍有足够的凝血功效.留意事项:●制止用血浆扩容;●在无血浆输注指征时,不该与红细胞悬液搭配输注;●不该用血浆代替白蛋白.填补养分.进步免疫力及安慰治疗;●以改正凝血为目标的血浆输注,按10~15ml/kg体重足量输注才干有用,少量多次的血浆输注达不到改正凝血因子的感化.保持剂量为5~10ml/kg.●促进伤口愈合.冷沉淀的输注指征(规格:25±5ml/2U)●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先本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少症(纤维蛋白原<0.8g/L.若患者将进行大手术或有轻微创伤时,纤维蛋白原程度应保持在1.0g/L).血小板的输注指征(规格:150~250ml/袋)外科:●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在(50~100)×109/L,依据是否有自觉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议输注;●血小板<50×109/L,应斟酌输注;●如术中消失不成控渗血,肯定血小板功效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内科:●血小板>50×109/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在(10~50)×109/L,依据临床出血情形决议,可斟酌输注;●血小板<5×109/L,应立刻输注血小板防止出血;注:预防性输注不成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冷沉淀的输注:1.甲型血友病2.血管性血友病3.8因子缺少症(无生物制剂时)。
输血指征参考标准一、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内科:◆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外科:◆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Hb70~100g/,伴有: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特别说明:●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二、冰冻血浆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⑵DIC急性期;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非血浆输注适应征:★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低体重早产儿PT或APTT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输血指证(1)全血: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80克/升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输注。
(2)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8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0时输注。
(3)血小板:血小板数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伴有出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30×109升,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且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4)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一般需输入10—15毫升/干克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5)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的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6)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高血钾症或缺IgA抗原但已有IgA抗体的患者。
(7)浓缩白细胞: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
中性粒细胞<0.5×109/升时输注。
外科输血的适应症、并发症及其防治输血的适应症1、急性失血:主要适应症;一次失血低于总量的10%(500ml)时,可不输血;,低于总血容量的20%时,首选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当超过20%时,可输入适量全血。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浓缩红细胞;血浆及白蛋白3、重症感染抗体及补体4、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血液成分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1、发热反应: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1-2小时后可缓解。
2、过敏反应:(1) 预防:口服抗过敏药;有过敏史者不宜鲜血;鲜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禁食。
(2) 治疗:停止输血,应用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多为ABO血型不合所致。
典型症状:寒战高热、腰酸背痛、呼吸困难、心前区压迫感、血压下降、休克(1) 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工作;同型输血(2) 治疗:立即停止输血;抗休克;保护肾功能;血浆置换疗法2、循环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过量导致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治疗:停止输血,强心利尿3、细菌污染反应(1) 治疗:停止输血,使用抗生素(2) 预防:严格无菌操作。
临床输血指征
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特将临床输血指征明确列出,供临床医生参考,以便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14岁的成人标准)
●外科:
●Hb>100g/L,不输血;
●Hb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代谢情况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是否输血,并在病历中和申请单中记录输血的理由;
●Hb<70g/L,可考虑输红悬液;
●内科:
●Hb<60g/L或Hct<0.2,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伴缺氧症状;
●贫血严重,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输血。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
页脚内容1
●Hb70~100/g,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严重缺氧(晕
迷,各种休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特别说明:
●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
●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
●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
急性失血的输血
治疗原则:在通过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通过输血来改善携氧能力。
页脚内容2
常用治疗方案:
●失血量不超过总血容量的2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用扩容剂恢复血容量并可考虑输血;
●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时,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数据选择输注血小板、血浆、冷沉淀。
注:急性失血申请输血时,要描述失血量。
如果是术中出血,则需注明术前病人Hb值。
注:按每输注2U的红细胞可以提高成人Hb10g/L,计算所需输注的血量。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PT或APTT大于正常中值的1.5倍(PT>19.1秒、APTT>53.3秒)、创面弥漫性渗血;
●患者因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出血量或输血量达到患者自身血容量时)而引起的凝血机制异常;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常规用量:5~8ml/kg)
●人工肝换浆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
页脚内容3
注: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即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时,实际上还会有1/3的自身成份(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有足够的凝血功能。
注意事项:
●禁止用血浆扩容;
●在无血浆输注指征时,不应与红细胞悬液搭配输注;
●不应用血浆代替白蛋白、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及安慰治疗;
●以纠正凝血为目的的血浆输注,按10~15ml/kg体重足量输注才能有效,少量多次的血浆
输注达不到纠正凝血因子的作用。
维持剂量为5~10ml/kg。
●促进伤口愈合。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规格:25±5ml/2U)
●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维蛋白原<0.8g/L。
若患者将进行大手术或有严重创
伤时,纤维蛋白原水平应保持在1.0g/L)。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规格:150~250ml/袋)
页脚内容4
外科:
●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在(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输注;
●血小板<50×109/L,应考虑输注;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内科:
●血小板>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在(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5×109/L,应立即输注血小板防止出血;
注: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冷沉淀的输注:
1.纤维蛋白原缺乏小于0.8g
2.甲型血友病
3.血管性血友病
4.8因子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
页脚内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