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上册课件-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26
《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第三章“法治与自由”的第二节“法治与道德”和第三节“法治的力量”。
具体内容涉及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法律的约束力以及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到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3. 使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法治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a. 法治与道德的内涵b. 法治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c. 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3.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分析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生活中的法治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治与道德》2. 主要内容:a. 法治与道德的关系b.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c. 法律的约束力和保障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你身边的法治现象,说明法治在其中的作用。
b. 论述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2. 答案:a. 略。
b. 法治与道德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自律规范。
法治通过法律的约束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道德则通过人们的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法治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法治与道德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否掌握。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优质课件汇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内容。
具体章节包括:公民权利与义务、法治与自由、平等与公正、宪法与公民生活、法律保护我们人身权、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消费者权益保护、遵守交通规则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解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正确权利义务观念,培养遵纪守法良好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平等与公正关系,宪法与公民生活联系。
教学重点: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保护我们人身权、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治新闻报道,让学生解法治在现实生活中重要性。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章节难点和重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章节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公民权利与义务2. 法治与自由、平等与公正3. 宪法与公民生活4. 法律保护我们人身权、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5. 消费者权益保护6. 遵守交通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2)谈谈你对法治与自由、平等与公正理解。
(3)举例说明宪法与公民生活联系。
(4)分析法律如何保护我们人身权、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
2. 答案:(1)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只有履行义务,才能保障权利实现。
(2)法治是保障自由、平等与公正基石,自由、平等与公正是法治价值追求。
(3)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4)法律通过规定人身权、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措施,确保公民权益不受侵犯。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部分课件、教案第一章:自尊与知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与知耻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自尊与知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尊与知耻观念。
1.2 教学内容自尊与知耻的含义。
自尊与知耻的价值。
如何树立正确的自尊与知耻观念。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尊与知耻的概念及价值。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自尊与知耻观念。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尊与知耻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自尊与知耻的概念、价值及其关系。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自尊与知耻观念。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自信与自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信与自强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自信与自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信与自强观念。
2.2 教学内容自信与自强的含义。
自信与自强的价值。
如何树立正确的自信与自强观念。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信与自强的概念及价值。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信与自强品质。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自信与自强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自信与自强的概念、价值及其关系。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自信与自强观念。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合作与竞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竞争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3.2 教学内容合作与竞争的含义。
合作与竞争的价值。
如何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及价值。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合作与竞争的场景。
3.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合作与竞争的概念、价值及其关系。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合作与竞争的场景。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