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尔雅_研究述要
- 格式:pdf
- 大小:148.71 KB
- 文档页数:3
《尔雅》释水卷声训研究
《尔雅·释水卷声训研究》是由学者吴国杰编写的一部著作,它以古代文献形式上提出了一套有效、实用的方法,来研究和理解文字。
主要着眼于言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运用言语交流来分析语文表达,推动学者对和谐文学、哲理、历史及认知的更深入的洞察。
该书介绍了中国汉文集的《释水卷声训》的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基于历史、文学、语言学角度,深入探讨了它对当代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作者介绍了《释水卷声训》的背景,包括该文本的形成历史、文学结构,以及与其他文本的联系和差异。
作者以细心的态度,追溯了《释水卷声训》的形成历史,以及其隐含的象征性语言和文化内容,揭示了它对古代语言文学的重大影响,为阅读该文本带来了独特的见解。
此外,作者还深入探讨了《释水卷声训》文本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如“声训”、“风训”、“气训”、“瑕训”、“阴阳五行训”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分析了该文本体系如何超越当时的语言文本结构,对当代语言文学的影响。
最后,作者总结了《释水卷声训》的价值,他认为,该文本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古代语言文学,也可以激发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拓展空间,引导学者更好地思考文学创作。
总之,《尔雅·释水卷声训研究》以深入剖析的手法,让学者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古代语言文学,多角度分析它对当代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的研究方法,是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贡献。
《尔雅》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尔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问世以来,就引来无数学者对它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对《尔雅》的研究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一方面概括前人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尔雅》在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尔雅》研究;综述一、引言《尔雅》既是我国训诂学的奠基之作,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
因此,自它问世以来,学者们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
以下是对古代《尔雅》的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
在古代研究《尔雅》的著作大多属于训诂学的范畴,或是对《尔雅》收录的词进行注释和考证,或是对其文字做一些校勘和辑佚的工作。
较早的《尔雅》注家出现在两汉南北朝时期,如刘歆,孙炎,郭璞等,这一时期的著作多已散佚。
其中流传于后世的、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晋郭璞的《尔雅注》。
到了唐代,研究者开始通过语音来研究《尔雅》,其中有陆德明的《尔雅音义》(《经典释文》中的一种,又称为《尔雅释文》)、释智骞的《尔雅音》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是陆德明的《尔雅音义》。
在宋代有邢昺《尔雅疏》、郑樵《尔雅注》、罗愿《尔雅翼》等,最具影响力的则是邢昺的《尔雅疏》,其中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使用的就是邢氏的《尔雅疏》。
至清代,研究《尔雅》达到高潮,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戴震《尔雅文字考》、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阮元《尔雅注疏校勘记》、胡承珙《尔雅古义》等,其中集大成者是邵晋涵、郝懿行二书。
到了近代,《尔雅》注疏、考释的研究向着更深入的方面发展,较为著名的有刘师培《尔雅虫名今释》、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周祖谟《尔雅校笺》等。
近几年,现代学者将研究视野拓宽,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尔雅》,在词汇学、语义学、文化学、辞书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扩展。
二、研究现状本文主要以专著和近几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尔雅》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近代研究《尔雅》的成果表现在多个方面,关于《尔雅》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两类:其一,宏观的综合研究;其二,专题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尔雅》异文通考”(19BYYZ145)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2-09-04《令集解》引《尔雅》研究孟 楠(山东大学文学院,济南 250100)摘 要: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频繁,大量汉文典籍传入日本,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尔雅》作为一部训诂专书,不仅分类编排,而且释义广博,自传入日本后即广受重视,正为《令集解》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目前,引书研究是《尔雅》研究的重要方面。
对《令集解》所引《尔雅》与宋十行本《尔雅》之异进行考究,发现《令集解》引文多有讹字、俗字及通假字,同时亦有引书不慎、袭用前人之注等现象。
这不仅有助于揭示《尔雅》文本更为原始的面貌,而且能够考察《尔雅》在日本的流传与变异情况。
关键词:《令集解》;《尔雅》;研究中图分类号:G256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3)06-0096-05TheResearchoftheQuotedBooksEryainRyō no shūgeMENGNanAbstract:DuringtheSuiandTangdynasties,therewerefrequentculturalexchangesbetweenChinaandJapan,andalargenumberofChinesetextswereimportedintoJapan,whichhadfar reachinginfluenceonJapan Asanexegeti calbook,Eryaisnotonlycategorizedandarranged,butalsohasawiderangeofinterpretations,whichhasbeenwidelyvaluedsinceitwasintroducedtoJapan,andhasprovidedrichmaterialsforthewritingofRyō no shūge Atpresent,thestudyofcitedbooksisanimportantaspectofthestudyofErya Anexaminationofthedifferencesbe tweenEryaquotedinRyō no shūgeandthepresent dayversionofEryarevealsthatmanyofthequotedtextsinRyō no shūgecontainerroneouscharacters,vulgarcharactersandinterchangeablecharacters,andthattherearephenomenasuchascarelesscitationofbooksandtheuseofnotesbypredecessors,etc ThisnotonlyhelpstorevealamoreprimitiveappearanceofthetextofEryabutalsoenablesustoexaminethecirculationandvariationofthetextofEryaafteritstransmissiontoJapan Keywords:Ryō no shūge;Erya;research0 引言《令集解》是惟宗直本私撰的《养老令》注释书,约成书于9世纪中期,共50卷,然25~27卷、37卷、39卷、41~50卷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现仅存35卷。
《尔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尔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最早解释词义的训诂著作。
覆宋蜀本《尔雅》附释文摘要:一、简介覆宋蜀本《尔雅》的背景和意义二、分析《尔雅》的词义解释特点三、介绍《尔雅》在古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四、探讨《尔雅》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五、总结文章主题及结论正文:覆宋蜀本《尔雅》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词典,自问世以来,便成为了学者们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本文将对这部著作的背景、词义解释特点、在古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部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简介覆宋蜀本《尔雅》的背景和意义覆宋蜀本《尔雅》是一部词典,由南宋学者杨慎根据蜀本《尔雅》加以注释而成。
蜀本《尔雅》源于唐代,是一部流传久远、颇具权威的雅学专著。
覆宋蜀本在原有基础上,对词义、名物等方面的解释更为详尽,对于研究古代汉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分析《尔雅》的词义解释特点《尔雅》作为一部词典,其最大的特点是词义解释详尽、严谨。
书中对古代汉语词汇的阐释,以字义、词源为基础,注重名实之辨,力求准确地传达词义。
此外,《尔雅》在解释词义时,还注重对词语背景、语境的阐述,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词语的内涵。
三、介绍《尔雅》在古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尔雅》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辞书领域的奠基之作,也是后世辞书编纂的重要参考。
同时,《尔雅》还对字书、韵书、类书等文献类型的编写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代,学子们将《尔雅》视为治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尔雅》,掌握了扎实的辞书知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学术领域奠定了基础。
四、探讨《尔雅》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尽管《尔雅》成书于千年前,但它在我国现代社会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首先,对于古代汉语研究者而言,《尔雅》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词汇、语义资料。
其次,对于现代辞书的编纂,《尔雅》的词义解释方法、名实之辨等原则仍具有指导意义。
最后,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学习《尔雅》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词汇量,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尔雅》义界释义方法探究《尔雅》是中国第一部包含了五经典类别的总结性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杰作。
作者经过多次探究,把空前绝后的五经典类别(《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和《易经》)用极具影响力的义界解释方法汇集于《尔雅》之中。
本文从历史背景、论证思路及现代应用入手,对尔雅义界释义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一重大的百科文化成果。
二、尔雅义界释义方法的历史背景尔雅义界释义方法源于中国古代批判性思想,追溯至先秦时期,常见于《老子》、《庄子》及秦汉时期的儒家学派。
《尔雅》的创作者伊萨克在写作《尔雅》之前,曾接受了长期的儒家思想训练,并充分涉及《四书》、《五经》等古代文献,充分熟悉古代文化背景,从而借由义界释义方法,把五经典的思想集中起来。
三、尔雅义界释义方法的论证思路尔雅义界释义方法具有明确的论证思路,首先是对术语和范畴的定义,以及确定此术语所指代的对象,使术语成为可操作的概念,并以此为连结点去联系不同的观点。
其次,要求把观念和概念抽象化,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把观点组织起来,确立出某一概念的本质属性和范畴,以及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关联性,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体系。
最后,要对所提出的概念去衡量其真实性,即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来检验其可信性及应用价值。
四、尔雅义界释义方法的现代应用尔雅义界释义方法不仅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尔雅义界释义方法作为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体系,对于现代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政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这种方法在深化和发展非传统文化理论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最后,尔雅义界释义方法还可以用于处理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帮助提升社会相关分析的能力。
五、结论尔雅义界释义方法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制定科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审视与探究,并且也不断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视野,给予现代社会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于《尔雅》所载本草数目的研究王育林李乐啸(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摘要:本文以《本草纲目》和历代《尔雅》注释为基本依据,采用文献比较的方法,考订出汉代非医学文献《尔雅》中所载本草之数目,并作出初步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尔雅》本草数目《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的一部词典。
《尔雅》在解释先秦名物方面有重大贡献。
其中《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七篇,含有大量本草名物训诂材料。
清末学者王国维在其《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中云:“物名有雅俗,有古今。
《尔雅》一书,为通雅俗、古今之名而作也。
闻雅名而不知者,知其俗名,斯知雅也;闻古名而不知者,知其今名,斯知古矣。
若雅俗、古今同名,或此有而彼无者,名不足以相识则以形释之。
草木虫鱼鸟多异名,故释以名;兽与畜罕异名,故释以形。
”足见《尔雅》名物学内容是极丰富的。
后世的本草著作如唐·苏恭《唐本草》、五代·韩保升《蜀本草》、宋·苏颂《图经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学名著对《尔雅》中的本草学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引述。
那么《尔雅》一书中究竟记载了多少种药物呢?由于以往缺乏细致的计数研究,迄今为止的各种医药学史研究论述都未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有鉴于此,我们利用前世医家、《尔雅》注家的研究成果,采用雅学文献与本草文献相互比较的方法,对《尔雅》所载本草数目进行了全面的考订。
1、《尔雅》本草研究的文献依据要明确《尔雅》中本草的数目,关键在于弄清楚《尔雅》所载物名中哪些属于本草。
可供使用的判定依据是很多的。
其中,历代本草学著述便是相当可靠的判据。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本草学典籍中,我们首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理由如下:首先,自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金陵胡承龙刻本至今,《纲目》版本已逾百数,可见其影响之大。
它作为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医药学术之大成的大型本草书,所保存的资料大多翔实而完整。
《尔雅》同义词研究综述摘要:《尔雅》是我国的第一部训诂学的著作。
这本书以同义词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也就是通过同义类聚的形式对于词义进行训释。
今天的学者对于它在训诂学、词汇学、文献学等很多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本文将对于同义词的研究综述应是分为表达方式、通用义、义类特点研究进行研究。
关键词:尔雅训诂学同义类聚研究工作引言《尔雅》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不过这本书不是简简单单的训诂资料。
相反的就是其通过词义的训释,对于词语的各项规律进行反应。
比如释义的对象、内容以及方法术语等。
这些很好的体现了训诂学研究的内容以及性质等等,其也标志着训诂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的诞生了。
《尔雅》在训诂学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历代对于《尔雅》的研究层出不穷,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本文将选取21世纪以后的研究成果尽心收集与整理,通过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以求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1《尔雅》同义词的表达方式研究王建莉对于《尔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中对于其同义词表达方式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展开:术语式、非术语式、同义字以及同义为训与声训。
其认为前人对于《尔雅》同义词表达方式的研究虽然有了很多的成果,但是还不够系统与全面,这样就会导致对于同义词的认识比较模糊,最后就会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还指出《尔雅》同义词表达方式涉及的术语具有科学性以及简明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关的知识。
其着重讨论同义词的术语式、同义词的非术语式、“同义字”、同义为训与声训的关系。
其对于表达方式分析还是比较分类还是详细的,对于后人研究有很大的帮助[1]。
王超对于同义词类词语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也做了细致的研究,其研究将分为义同、同义以及同意三个部分展开,研究中作者做了大量的举例以及应用,分析的比较详细与到位,对于今后人们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
其与前人研究不同点在于研究的角度为郝懿行《尔雅义疏》,利用古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展开自己的研究[2]。
《尔雅》同训词语语义关系研究
《尔雅》同训词语语义关系研究如下:
《尔雅》将不同时期、不同经传中随文释义的故训汇集整理在一起,以词条为单位,将词语分割为一个个小的词义系统,训语与被训语之间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语义关系.传统注疏及新证释义研究注重个体考释,忽视系统联系;惯用传统考据,少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关照,在对词语进行考证时,多以同义为训为中心,将所有词语都置于同义的框架中解释,对多层多向的语义关系认识模糊不明,直接影响了对词语在词条中具体义位的判定.论文通过在引申义列中对义位的具体判定,适当考虑词的整体联系,考证词义,跳出“同义”的桎梏,整理出《尔雅》前三篇同训词语训释中训语与被训语多层多向的语义联系:同义、相通义、类义、内在含义、对词义或语法义的描述、言语义、假借字、异体字。
《尔雅·释言》词义训释研究尔雅释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教材,出版于春秋战国早期,也称“释言”或“言经”,前身是晋卿太原苏思普所编撰的“大言”,总篇数1762篇,是中国古代文字学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拟研究《尔雅释言》词义训释,包括术语的概念、训释的方法、尔雅的价值、尔雅的影响以及尔雅的现状几个方面,以期为尔雅研究提供可靠的学术依据。
一、术语概念《尔雅释言》词义训释是指在尔雅的文本中,研究词义的训释,又称“释言”、“言经”。
尔雅是晋卿太原苏思普编撰的大言,总篇数1762篇,其中属诗歌11篇,属训释1751篇。
一般而言,尔雅的训释以解释上下文词句为主,论述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及宗教信仰,将神话、传说、传记、实例、古文等阐释为一体,是极高深的词义训释。
二、训释方法尔雅训释是以篇章来展开的,每篇以一句话启句,引出后面的训释,比如《天禹千载》的训释以“天禹千载,以调运轩下”为启句,后续便以“调”字为中心,介绍了这一千年间天禹位于轩辕座下,所调和主神天帝、牛郎等众神。
另外,尔雅也有以实例论释的方法,如《汤之政》中,通过论述伏羲开天地时布置森林的实例,来展现汤治之政的光辉。
值得注意的是,尔雅的训释张宏灿曾指出:“凡是在尔雅中能够拨云见日的,实是非常少数,远比之今日自然学,实间隔不远,但前者所实以的,却以家庭、礼仪、传说等其它事物结合着展开。
”这也是尔雅训释所特有的训释方法。
三、尔雅的价值尔雅释言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一部哲学文献。
尔雅宣扬“维护社会秩序,把握宇宙混沌”,以家庭、礼仪、传说等内容,推出时代及自然世界运行规律,多次把中国神秘学与神秘主义同拉丁希腊神学紧密结合,其思想也受到西方的影响,学者称之为“神学说”。
《尔雅释言》的古典文本,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一部哲学文献,其内涵极为丰富。
四、尔雅的影响尔雅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从后世的文学到历史的变迁都有它的影子,它影响了后世的诗句,以及文本的构成,而在历史上,尔雅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更是影响深远。
1.11【单选题】()是考古学专业学术着作。
C•A、盗墓笔记•B、鬼吹灯•C、中国墓葬史•D、最后一个摸金校尉2【多选题】考古学重大研究课题有()。
ABCD•A、人类起源与迁徙•B、文明起源•C、农业起源•D、城市起源与发展3【多选题】()是盗墓小说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
ABC•A、有故事性•B、寻宝情节•C、空间感鲜明•D、描述真实的考古现场4【判断题】考古就是挖宝,考古与盗墓相仿。
错误1.2古墓题材何以吸引公众1【单选题】河南安阳殷墟商代王陵的防盗措施是()。
B•A、积石积沙•B、挖坑深埋•C、砖室墓•D、凿山为陵2【单选题】()以前古墓大多没有墓门和砖室。
B•A、战国•B、西汉•C、新石器时代•D、唐代3【单选题】河北满城汉墓的结构是()。
C•A、土坑竖穴•B、砖室墓•C、凿山为陵•D、石室墓4【单选题】一般来说,考古发现中最常见的发现物是()。
A•A、碎陶片•B、完整陶器•C、青铜器•D、瓷器5【判断题】土坑墓自古至今都存在。
正确1.3 文物与考古的关系1【单选题】考古学与文物学最大的区别是()。
C•A、研究对象•B、研究目的•C、获取资料的方法•D、研究角度2【单选题】通过社会征集手段获取到的资料称为()。
D•A、发掘品•B、征集品•C、修复品•D、传世品3【单选题】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观点属于()学科的观点。
A•A、人类学•B、历史学•C、考古学•D、民族学4【多选题】区别学科的三个要素是()。
ACD•A、研究对象•B、研究成果•C、研究方法•D、研究目的5【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社会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错误1.4 汤姆森与三期说1【单选题】1819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汤姆森提出“三期说”,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
C•A、金器时代•B、瓷器时代•C、铁器时代•D、陶器时代2【单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工艺主要是()。
A•A、打制•B、磨制•C、摔击•D、压制3【单选题】人类最早的“四大发明”发生在()时期。
《尔雅?释诂》中祭祀类的汉字研究《尔雅·释诂》是把古已有之的若干个词类聚在一起,“释诂”中所列的同一类词中主要有五组关于祭祀的词。
本文结合典籍文献意在梳理这五组与祭祀类相关的汉字,对其中释词的字的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揭示这几组汉字所体现的祭祀文化。
标签:释诂;祭祀;文化《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其中“释诂”是解释古代的词,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个词类聚在一起,作为被训释词,用一个当时通行的词去解释它们。
被解释的一组词在某个义项上是同义的,它对研究一类词大有裨益,其中有几组关于祭祀的词,通过对这几组汉字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关于祭祀的文化。
这是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因形表义的特点,古人在造字过程中,必然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都体现在汉字结构中。
在解读祭祀类汉字时就体现出古人对祭祀文化的展示与阐发,从而揭示其文化内涵。
《礼记·祭统》中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把祭祀看作诸礼俗中最重要的一项。
在《左传·成公十三年》中也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都体现了宗教祭祀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探讨古人的祭祀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释诂》中主要有以下五组词与祭祀有关:(一)尸、职,主也。
在这组词中,是以“主”释“尸、职”。
在祭祀类汉字中,示部字最多,“示”字的甲骨文字形象代表祖先灵魂托居之所的一块石或木形,即神主。
一般是通过神主来祭祀。
因此,以“示”为表义构件的字大都与祭祀有关。
在古籍记载中,“主”与“示”是意义相近的字。
如《史记·殷本纪》中“主壬、主癸”,在卜辞中作“示壬、示癸”。
董莲池在《说文解字考正》中指出:“‘主’字是从‘示’字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字。
‘示’字即神主的象形,见甲骨文。
[1]在《仪礼·士虞礼》:“祝迎尸,一人衰绖奉篚,哭从尸。
”郑玄注:“尸,主也。
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
关于《尔雅》的研究述评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个光辉时期,出现了扬雄、许慎和《尔雅》、《方言》、《说文解字》这样的语言学著作。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有系统的训诂专书,也是第一部语言学专著。
一、关于《尔雅》书名的意义《汉书.艺文志》有“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之言。
何谓“尔雅”呢?张晏《汉书注》说:“尔,近也;雅,正也。
”也就是说“尔雅”之义即“近正”。
那么何谓“近正”呢?清代学者阮元在《研经室集.与郝兰皋户部论尔雅书》中说:“近正者,各省土音近于官话者也。
”周祖谟先生在《雅学考.跋》中说:“古今言异,方国语殊,释义雅言,义归乎正,故名《尔雅》。
”二、关于《尔雅》的成书年代与作者《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对于《尔雅》的写作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
这种种说法都不可信。
《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麑(s uān,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
《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从《尔雅》的性质来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而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才有较大的发展。
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讲解。
而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在官学里讲授经义。
这就促进了训诂的繁荣。
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
《尔雅·释器》与《说雅·释器》比研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尔雅·释器》与《说雅·释器》比研研究研究背景:《尔雅》和《说雅》是两部中国古代的音韵分类辞典,在我国古代学问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尔雅》比《说雅》更为着名,但两部辞书的互相补充和影响,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两部辞书的异同之处,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和词汇分类体系,为古代汉语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对《尔雅》和《说雅》的出版历史、版本、版本不同之处,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
2.比较研究法:对两部辞书的编纂对象、编纂方式、音韵体系、释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预期成果:1.发掘和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和词汇分类体系,为古代汉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2.探讨《尔雅》和《说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相依存关系,揭示两部辞书之间的文化和语言意义。
3.为今后对古代汉语词汇和音韵体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研究步骤:一、文献研究1. 了解《尔雅》和《说雅》辞书的出版历史、版本、版本不同之处。
2.了解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先前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二、比较研究1.对两部辞书的编纂对象、编纂方式、音韵体系、释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寻找异同之处。
2.总结两部辞书的其它共性和差异,探讨其文化和语言意义。
研究时间: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研究经费:开题研究,无需经费支持。
预期影响及应用:通过深入了解和探讨两部古代辞书的异同之处,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和词汇分类体系,为今后对古代汉语词汇和音韵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有望在语言学和文化学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应用。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作者:姜蕴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02期摘; 要:《尔雅》作为古汉语训诂学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学术史上有极大研究价值。
对21世纪初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把握《尔雅》现阶段研究重点及方向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各大语料库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把21世纪国内《尔雅》研究分为六个方面,同时还简略概述了日本和欧美《尔雅》的研究状况,并对《尔雅》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了今后《尔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尔雅》;21世纪;综述一、研究背景《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在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尔雅》研究,在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至魏晋。
这个时期对《尔雅》的研究,主要是用《尔雅》来解释古语,在疏通古今异语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个时期是清代。
清人研究《尔雅》涵盖多种方面:考释名物、校勘辑佚、引注作疏等。
此时期《尔雅》研究成为小学研究的主流,使《尔雅》的内容得到比较全面的阐释。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
总论和汇释《尔雅》的文献,成为20世纪研究成就最大和最具特色的著作。
例如:黄侃《尔雅略说》、周祖谟《续雅学考拟目》和朱祖延的《尔雅诂林》。
这一时期,虽然部分学者仍以清人的考据方法研究《尔雅》,但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像考释名物、校勘辑录、音训补释等,研究范围更加深广。
此外,还出现了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尔雅》的论著,而且开始用训诂学、词汇学、考释学、文化学理论阐释《尔雅》,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上世纪近百年发表的《尔雅》专著及相关论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关于《尔雅》的综述类文章也悉数可见。
但自21世纪以来,《尔雅》综述类文章寥寥无几,本文借此机会对新世纪近20年来的《尔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二、国内《尔雅》研究21世纪的《尔雅》研究,总体来说是对上世纪研究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