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APER13专题3+胚胎+安全+生态工程-习题及答案解析

PAPER13专题3+胚胎+安全+生态工程-习题及答案解析

PAPER13专题3+胚胎+安全+生态工程-习题及答案解析
PAPER13专题3+胚胎+安全+生态工程-习题及答案解析

专题3胚胎工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B .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 .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B .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C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D .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3.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 .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C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D .下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4.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裂期每一个细胞的体积比受精卵大B .试管动物是无性生殖

C .对某一胚胎的干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动物中雄性和雌性的几率各占

2

1D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充分发挥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5.“试管婴儿”技术是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子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受精卵使其发育到囊胚阶段,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A .有性生殖

B .组织培养

C .克隆技术

D .基因工程6.胚胎培养是指()A .自然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B .人工授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C .将早期胚胎移植入受体子宫内的发育D .体外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7.下列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A .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B .M Ⅰ和M Ⅱ的时间连续性C .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D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8.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的方法是()A .用抗利尿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B .用孕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C .用催产素处理供体和受体D .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9.下列对牛的胚胎移植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使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B .对供体和受体使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C .冲卵是指从供体母牛子宫中冲洗出受精卵

D.通过胚胎检查,发育到囊胚或桑椹胚才可移植

10.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腺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两种快速繁育良种牛的方法,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育试管牛与克隆牛都需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2项以上)。若想提高优质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培育试管牛与克隆牛在

生殖方式上的的区别是________。

(2)甲、乙两牛均为纯种,且甲的X染色体上具有优良的基因A,乙具有优良的质基因B,如果自然杂交,子代同时具有两优良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___%;采用试管牛技术,可通过选择________的手段来提高子代具有两优良性状的几率。

(3)克隆牛的性状与________牛最接近。原因是________。

(4)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进一步改良牛的品种,如可使母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药物。采用的方法是:

①取得“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的合成途径如果采用“逆转录法”,需要取得相应的____为模板来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酶的催化下合成目的基因。这样得到的目的基因与细胞中的原基因碱基对序列一般来说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

②用________处理后才能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③目的基因__________(不仅/仅)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证明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因为该基因在乳腺细胞中________性表达。

12.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这一差异人们借助特殊食品将它们分离开来,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试管动物技术通常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________和

受精,受精卵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胚胎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2)图中过程①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________反应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

(3)胚胎移植时,受体应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此时可利用激素对受体进行_____处理。此外,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为了确保得到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往往需要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请举出两种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法(只需写出名称或简要原理):________,________。13.牛胚胎的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供体母牛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受体母牛必须具备________。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_。

(5)你认为胚胎移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主要意义有哪些?________。

14.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导入人和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某科研所计划采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_____。

(2)检测高产奶牛体内是否出现口蹄疫病毒的抗原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及结果是________。

(3)胚胎工程最后一道工序的实质是________。

(4)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胚胎进行分割?

________。

15.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引起了许多人对“治疗性克隆”的兴趣。下图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A表示_____,由此产生的重组细胞②的主要遗传物质来自图中的_____。

(2)图中B表示的生物技术名称是______;C表示定向诱导技术,其诱导的对象是[__]________细胞。

(3)如果进行生殖性克隆,则不需要进行定向诱导,但必须进行________,使得胚胎能正常发育成完整个体,该操作一般在________时期进行。

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B.中国对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D.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2.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的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二、非选择题

3.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目前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但这并不能阻止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种种尝试。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重组细胞①实现了________的重组。

(2)重组细胞②实现了________的重组。

(3)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一头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是否相同?说明理由________。

(4)为什么实验过程中第一步要选择“雌性奶牛胚胎”?________。

(5)上述(2)(3)分别利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胚胎工程操作中的终端环节是________。

(6)上述过程实现了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的综合应用。

4.继“9·11”后,美国又掀起了炭疽热事件,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孢子形式存在,孢囊具有保护功能,能使细菌不受阳光、热和消毒剂的破坏而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性炭疽热后果最为严重,致死率约为95%~100%。所以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多具有________等特点,目前有些国家用新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使感染者突然发病,无药可医,受害国极度恐慌,机构瘫痪。

(2)下列有关炭疽杆菌致病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传染性极强B.感染者死亡率极高

C.只要有0.001mg就能引发炭疽病D.造成人的神经失常

(3)1998年3月27日,中美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不生产、________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5.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1)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于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的____期的卵细胞。

(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________期。

(3)治疗性克隆所用到的技术名称是________,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技术。

(4)已知患者是红绿色盲的女性,图中提供卵细胞的为完全正常的年轻女性。移植器官后,该患者所生育子代患红绿色盲的情况是________。

6.“试管婴儿”技术是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子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受精卵使其发育到囊胚阶段,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________(填序号)。

①体外培养_______②人工授精_______③胚胎移植_______④核移植

(2)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移植。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

________。

(3)“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两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是_______________。

(4)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

专题5生态工程

一、选择题

1.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调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4.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5.下图所示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6.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

7.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生态农业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9.某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该生态系统()

A.“稻—萍—鱼”体现了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B.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系统内信息的传递

10.“稻—萍—鱼”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农户还可进行养殖(猪)和沼气生产。关于该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B.存在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实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二、非选择题

11.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__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

(2)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___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_______和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

12.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农业设施来控制环境因素,调节植物生长。请回答:

(1)农民常用地膜覆盖技术使栽培作物及花卉顺利越冬,地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许多种植专业户在淡水湖泊面“无土”栽培草莓、番茄等,在此过程中,主要应保证________的供应。

(3)冬季在智能型温室内可生产西瓜等反季节农产品。在西瓜的生产过程中,若要提高产量,除调节光照、温度、湿度和供水等因素外,还可通过调节________来实现。

13.高山蔬菜的栽培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一个实例,高山环境与平原环境相比,具有____、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较优越的生态环境特点。高山蔬菜栽培基地的周边环境不能随意破坏,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________等,以维持生态平衡。在生产AA级绿色食品过程中,若出现病虫害,应考虑引入病虫害的________、农药防治等措施,用农药防治时应选择残留量和毒性均很低的________。

14.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粒既可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_______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的玉米的31作为饲料养鸡,32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32的玉米养鸡,3

1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5.某城市近年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

Ⅰ近年来该市通过引进观赏植物等使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逐年上升。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Ⅱ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

(1)该方案中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

(2)从对资源的利用角度看,途径⑤优于途径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过程⑦中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过程①,具体做法是________。

(5)该生态工程所研究或处理的对象是________。

专题5生态工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虽然都合理,但最合理的措施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C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3.C

解析: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有害昆虫和微生物(分解者)组成,是所有生物的总和。

4.C

解析: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5.C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6.C

解析: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是错误的,因为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7.B

解析:小流域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没有用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通过在植树造林同时栽植果树和薪柴林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体现整体性原理。

8.B

解析: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

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遵循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这一条基本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9.D

解析:“稻—萍—鱼”体现的主要是该生态系统内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大幅度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弃耕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10.D

解析: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二、非选择题

11.(1)二氧化碳;氧气

(2)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太阳光能;发酵产热

(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利用

解析:(1)牛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蔬菜光合作用利用,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牛呼吸作用利用。

(2)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发酵,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太阳光能和发酵产热。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利用。

12.(1)保温、保湿、降低虫害

(2)矿质元素

(3)CO2浓度

解析:(1)地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温、保湿、降低虫害。

(2)在淡水湖泊面“无土”栽培草莓、番茄等,主要应保证矿质元素的供应。

(3)冬季在智能型温室内可生产西瓜等反季节农产品。在西瓜的生产过程中,若要提高产量,除调节光照、温度、湿度和供水等因素外,还可通过调节CO 2浓度来实现。

13.光照强;多样性;天敌;生物农药

解析:高山环境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较优越的生态环境特点。高山蔬菜栽培基地的周边环境不能随意破坏,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以维持生态平衡。在生产AA 级绿色食品过程中,若出现病虫害,应考虑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农药防治等措施,用农药防治时应选择残留量和毒性均很低的生物农药。

14.(1)如图:

(2)无;牛和鸡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用玉米秸秆,鸡食用玉米种子);捕食、竞争;捕食

(3)玉米;太阳能;二氧化碳

(4)减少;改变用途的3

1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解析:(2)牛与鸡之间无竞争关系,虽然都以玉米为食,但食用的是玉米的不同部分:牛食用玉米秸秆,鸡食用玉米种子。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玉米所固定的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减少,因为改变用途的3

1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15.Ⅰ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或下降、锐减)(或本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Ⅱ(1)分解者

(2)可以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3)甲烷杆菌无形成的细胞核

(4)将生活垃圾分类包装

(5)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解析:Ⅰ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使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二是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说,使本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Ⅱ分析题图垃圾流程,固体垃圾经过①过程的初步人工分类和②过程的可回收部分的二次分类使垃圾得到初步处理,对于无法回收的废弃物可以有三种去向:一是社区燃烧发电,二是饲养蚯蚓、苍蝇等获得高蛋白体,作为动物蛋白饲养,三是发酵处理,获得单细胞蛋白(微生物菌体)和沼气等。

(1)方案中的④、⑤过程是分解者对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处理过程。

(2)社区燃烧发电有一定的污染,浪费部分能源。

(3)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是原核生物,它与真核生物酵母菌的区别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我们应将生活垃圾分类包装。

(5)该生态工程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中国对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但反对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2.B

解析:用卵母细胞作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有:①卵母细胞质内存在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②卵母细胞体积大,便于操作;③卵黄多,营养物质丰富。

二、非选择题

3.(1)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与奶牛胚胎细胞中DNA(即基因)

(2)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与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即核与质)

(3)相同;因为它们都是由重组细胞②经过卵裂(有丝分裂)产生的

(4)导入基因表达的产品是人血清白蛋白,利用雌性奶牛可通过产奶把这种“表达物质”分泌出来

(5)核移植;胚胎分割;胚胎移植

(6)基因;胚胎

解析:重组细胞①实现了外源的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与奶牛核基因的整合重组;重组细胞②则实现了核移植。胚胎分割产生的多个胚胎由于来自同一胚胎,遗传组成是相同的。选择“雌性奶牛胚胎”是利用其乳房作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反应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有基因工程技术、胚胎工程技术,胚胎移植是各项操作的最终环节。

4.(1)致病力强,传染性大;有潜伏期,一般潜伏期的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杀伤范围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传染途径多;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

(2)D

(3)不发展;不储存

解析:生物武器的特点:致病力强,传染性大,但不会造成人的神经失常。

我国对生物武器的态度和观点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5.(1)MⅡ(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2)囊胚

(3)核移植技术;胚胎分割

(4)男孩都患红绿色盲,女孩不一定

解析:(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时,去核的卵细胞选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

(2)桑椹胚进一步发育,逐渐发育成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

(3)治疗性克隆是通过将患者的健康细胞的细胞核移植,经培养形成所需要的组织器官。

(4)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红绿色盲女性经器官移植后,仍然是红绿色盲,她所生孩子中男孩都是红绿色盲,女孩不一定患红绿色盲(其父患红绿色盲,则女孩患红绿色盲,其父正常则女孩也正常)。

6.(1)①②③

(2)相同

(3)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4)破坏了人类正常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解析:(1)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为:

(2)要提高胚胎利用可进行胚胎分割,将早期胚胎一分为二,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发育,可形成两个婴儿,即同卵双胞胎。

(3)普通试管婴儿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而设计试管婴儿则被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4)有些人认为,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杀死或滥用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专题3胚胎工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卵裂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加,而有机物总量减少;细胞分割时需均等分割囊胚内细胞团,而不是原肠胚时期的;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胚胎干细胞未分化,可从早期胚胎中获取。

2.B

解析: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如表皮细胞脱落更换;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生物的一生都有细胞分化;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幼鹿长出发达的鹿角不是变态发育。

3.C

解析:进行胚胎分割时,一般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

4.D

解析:试管动物是通过体外受精、体内发育获得的,属于有性生殖。卵裂期每一个细胞的体积比受精卵小。对某一胚胎干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子代动物个体性别相同。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充分发挥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

5.A

解析:试管婴儿技术实际是体外受精,即经过精卵结合,所以是有性生殖。

6.D

解析:胚胎培养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为早期胚胎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与体外受精相联系。题中的A、B两项中的胚胎发育是在体内完成的,不属于胚胎培养的范畴。C项中的内容属于胚胎移植。

7.D

解析: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形成初级精母细胞,MⅠ(第一次分裂)和MⅡ(第二次分裂)连续进行;动物的胚胎在性别分化后,雌性胎儿卵巢内的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并进一步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MⅠ(第一次分裂)在排卵前后完成,而MⅡ(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精子经过变形,而卵子不必经过变形。所以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8.D

解析: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的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抗利尿激素与内环境的水平衡(渗透压)有关;孕激素和催产素对雌性动物起作用。

9.C

解析:在牛的胚胎移植过程中,冲卵是指从供体母牛子宫中冲洗出胚胎,而不是受精卵。

10.A

解析:“克隆”是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属于胚胎分割移植,属于无性生殖。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能力的烟草新品种,这属于基因工程技术。“试管婴儿”是胚胎移植技术,属于有性生殖。

二、非选择题

11.(1)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技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50;精子

(3)丙;核基因来自丙牛,决定其性状

(4)①mRNA;没有内含子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③不仅;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被选择

解析:注意用名词术语回答问题。

(1)培育试管牛是有性生殖,要用到的技术是: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培育克隆牛是无性生殖,需用到的技术有: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所以两者都需用到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若想提高优质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移植技术。

(2)甲、乙两牛均为纯种,且甲是公牛XY,它的X染色体上具有优良的基因A,甲的基因型是X A Y,乙是母牛X a X a,子代X A X a、X a Y,具有优良性状的是X A X a,概率是50%,而乙是母牛具有优良的质基因B,可传给所有后代,所以,自然杂交子代同时具有两优良性状的概率是50%,采用试管牛技术,可通过选择两种精子X A和Y中的X A来提高子代具有两优良性状的几率。

(3)克隆牛的性状与丙牛最接近。因为核基因来自丙牛,决定其性状。

(4)逆转录以mRNA为模板,得到的目的基因与细胞中的原基因碱基对序列一般来说不

相同,因为没有内含子,是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真核基因的编码区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目的基因存在于转基因牛的体细胞中,不仅仅存在于乳腺细胞中,因为受体细胞是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体细胞,遗传信息都相同,这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证明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是牛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就是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表达了,有产物人的生长激素了,因为该基因在乳腺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12.(1)成熟

(2)体外受精;获能;顶体;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3)同期发情;免疫排斥

(4)DNA分子杂交技术(利用基因探针鉴定);分析胚胎细胞的染色体组型

解析:(1)人工采集的卵子与精子不能直接受精,精子要经过获能处理,卵子要再培养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才可受精。

(2)精卵结合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便于精子进入,同时通过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防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这是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胚胎移植时,为使受体、供体生理状况相同,便于胚胎的移植,需要用激素同期发情处理。

(4)鉴定胚胎性别的最好方法是对胚胎细胞染色体分析,也可运用Y染色体上的基因制成探针检测Y染色体的存在。

13.(1)超数排卵;冲卵;胚胎移植

(2)只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健康的体质和健康的繁殖能力

(3)胚胎分割移植;桑椹胚或囊胚期;此时还未出现细胞分化

(4)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5)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快速推广新品种

解析:(1)a过程是良种母畜在激素刺激下的超数排卵;b是用人工方法将母畜体内已经开始发育的早期胚胎取出的冲卵过程;c是将符合移植要求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的过程。

(2)供体母牛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受体母牛提供胚胎发育场所,所以受体母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健康的繁殖能力。

(3)因在桑椹胚和囊胚期细胞还未开始分化,所以应在此时期进行分割。

(4)因受精卵早期的分裂速度很快,细胞来不及生长下一次分裂就开始,所以形成的胚胎干细胞(ES或EK细胞)的特点是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14.(1)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从高产奶牛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出现了抗原蛋白,如果不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未出现抗原蛋白。

(3)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4)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分割。

解析:(1)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

(2)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检测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如果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3)胚胎工程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4)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15.(1)细胞核移植;乙

(2)细胞培养;④;内细胞团(或胚胎干细胞)

(3)胚胎移植;桑椹胚或囊胚

解析:(1)过程A表示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重组细胞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供体乙。

(2)B过程是重组细胞经过动物细胞培养发育成胚胎的过程,C过程是从囊胚内细胞团中获得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器官的过程,即治疗性克隆过程。

(3)在囊胚(或桑椹胚)阶段如果不定向诱导分化,可以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转移到其他母体内继续胚胎的发育,直至形成完整的胚胎,这是生殖性克隆。

最新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1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2.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 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4.以下不能 ..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5.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6.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 7.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D.导入特定基因 8.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选择题 一、A型题 1. 电子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 A 0.2nm B 2nm C 0.2μm D 10nm E 0.04μm 2. 光学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 A 2nm B 0.2μm C 0.2nm D 2μm E 5μm 二、B题型 题1~2 Aμm B mm C nm D cm E A 1. 光镜结构常用计量单位是: 2. 超微结构常用计量单位是: 题3~4 A蓝紫色B粉红色C橘红色D黄绿色E蓝绿色 3.HE染色中核染为: 4. HE染色中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染成: 题5~6 A投射电子显微镜B扫描电镜C荧光显微镜D暗视野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5.研究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用: 6. 研究细胞表面结构用: 第二章上皮细胞 一、A型题 1.关于上皮细胞的功能哪项错误? A分泌 B 呼吸 C 保护 D 营养 E 排泄 2.未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分布在下列哪个器官? A食管B气管C输卵管D输精管E输尿管 3.关于被覆上皮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 A被覆在身体表面和器官腔面B上皮内有丰富的血管C具有高度的再生能力D细胞形状较规则并排列紧密E有内胚层` 中胚层和外胚层发生 4.下列哪个器官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A血管B膀胱C皮肤D小肠E食管 5.关于复层扁平上皮的哪项特点是正确的? A细胞层数多,是最厚的一种上皮B浅层为柱状细胞C细胞间隙宽,其中有毛细血管D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平直E被覆在小肠腔面 6.下列关于变移上皮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分布于排尿管道的大部分B细胞的层次与形状可随器官胀缩而改变 C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可有二个细胞核D有分泌作用 E表层细胞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 7.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细胞间连接? 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紧密连接E半桥粒 8.下列关于纤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含有纵行的微管 B微管的排列,外周为九组双联微管,中央为二条单微管C微管的下端与基体相连D纤毛的摆动是由于微管的相互滑动E参与细胞的吸收作用 9.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哪项错误? A细胞的表面均有纤毛B所有的细胞都附在基膜上C属于单层上皮 D细胞高矮不同,故细胞核不在同一个平面E具有分泌和保护作用 10.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 11.关于基膜描述哪项是错误? A基膜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B基膜由基板和网板组成 C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 D基板又可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网板有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E基板的成分主要是Ⅳ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 12.关于基膜内褶哪项错误? A这种结构能加强上皮和基膜间的连接B扩大细胞表面积,加强水和电解质转运C多分布于肾的近端D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褶叠形成 E在内褶处有许多纵行线粒体 二、B型题 题1 A 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单层立方上皮 1.所有细胞的基底部都附着到基膜,但细胞顶端并不都伸到上皮游离面的上皮是: 题2~3 A 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缝隙连接E半桥粒 2.最牢固的细胞连接是: 3.传送化学信息和电冲动的结构是: 题4~10 A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单层扁平上皮 4.膀胱的粘膜上皮: 5.血管内皮: 6.气管的粘膜上皮: 7.肠绒毛上皮: 8.食管的粘膜上皮: 9.胸膜的上皮: 10.胃黏膜的上皮: 第三章结缔组织 一、A型题

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3胚胎工程-单元练习题

《专题三胚胎工程》练习题2013.4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的产生依赖于() 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D.以上三种都有 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聚集形成顶体.以便能量供应B.中心体浓缩成原生质滴 C.细胞核变成精子头的主要部分D.高尔基体演变成尾 3.下列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 A.初级精母、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减I和减Ⅱ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4.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 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 子时,图3—6中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 和基因变化的是() 5.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穿越的两道屏障是() ①顶体反应②透明带反应③卵黄膜封闭作用④精子穿越放射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A、雌、雄原核形成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精子接触透明带 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7、体外受精的场所是() A.在水溶液中 B.在盐溶液中 C. 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 D.在酒精溶液中 8、当卵母细胞达到哪一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成熟 9.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的某一变化,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纵坐标可表示() A.有机物总量 B.每个细胞DNA含量 C.所有细胞体积之和 D.所有细胞表面积总和与体积总和的比值 10.卵细胞的产生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在什么过程完成的?() A.在卵巢内 B.在受精前 C.精子和卵子结合 D.初级卵母细胞生成次级卵母细胞 11.下列最能表现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 A.桑椹胚期细胞B.囊胚期细胞C.外胚层细胞D.滋养层细胞 12.我国引进良种红安格肉牛后,使其快速繁殖使用的方法有() ①发酵工程②组织培养③基因工程④克隆⑤细胞工程⑥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④⑥ 13.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C.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D.试管婴儿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在试管内完成14.下面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的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是()①试管婴儿②胚胎分割③克隆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专题3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胚胎工程的建立 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 时间: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 精子的发生 1)精原细胞→多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数次有丝分裂) 过程 2)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即MI和MII)3)精子细胞→精子(通过变形) 场所:卵巢 时间:从胎儿时期开始(胎儿时期完成了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卵子的发生 1)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过程 2)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卵前后完成) 3)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子+第二极体(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概念: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雌性的输卵管内 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 过程 2)受惊前的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 a.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 3)受精阶段 b.进入卵黄膜:卵黄膜封闭作用 c.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 卵裂期:细胞在透明带中进行有丝分裂 早期胚胎发育桑椹胚:胚胎细胞达32个左右,每一个细胞都是细胞 囊胚:有囊胚腔,出现了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孵化过程 原肠胚:内细胞团细胞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滋养层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胚层包围着原肠腔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试管动物技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方法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从中输卵管冲取精子(针对卵母细胞的采集实验动物,家畜猪、羊等) 方法二:从屠宰母畜卵巢中采集 方法三:借助超声波探测仪、内窥镜、腹腔镜等工具直接从活体母畜 卵巢中吸取(针对大家畜或大型动物,如牛) 体外受精卵母细胞的培养:在体外人工培养成熟 精子的采集: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等 精子的获能:方法有培养法(通过获能培养液)、化学诱导法(通过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 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 受精:获能的精子+培养成熟的卵子完成受精胚胎早期培养条件:受精卵在发育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液成分: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选修三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检测题1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2013重庆2)题2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2.(2013广东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3.(2013浙江6)下图为生长素(IAA) 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 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 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 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 或酶2 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 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 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 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4.(2013大纲卷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5.(2013大纲卷5)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6.(2013江苏13)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 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A.首先经超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B.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基因型为hh的胚胎 D.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7.(2013江苏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 D.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9.对于下列生物技术或产品,我国政府持坚决反对(禁止)态度的是 ①转基因生物②转基因食品③胚胎移植④治疗性克隆⑤克隆人⑥生物武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⑤⑥ D.②⑥ 10.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11.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12.对生态农业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 B.延长了食物链,所以能量更多损耗C.主要是将废物资源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D.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了13.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1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15.(双选)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D.一定要根据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

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

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分/题,共计30分) 1.下列哪一器官的上皮属于复层扁平上皮() A.胃 B.气管 C.膀胱 D.口腔 2.下列哪种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不常见() A.杯状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脂肪细胞 3.以下器官哪个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 A.会厌 B.椎间盘 C.肋弓 D.气管环 4.降钙素主要由下列哪个内分泌器官所分泌() A.肾上腺 B.甲状旁腺 C.甲状腺 D.垂体 5.贮脂细胞位于() A.肝板 B.肝血窦 C.中央静脉 D.窦周隙 6.滤过屏障不包括以下哪种结构() A.裂孔膜 B.有孔内皮 C.基膜 D.血管系膜 7.大动脉中层主要由()组成。 A.平滑肌 B.胶原原纤维 C.弹性纤维 D.致密结缔组织 8.受精发生于输卵管() A.峡部 B.壶腹部 C.漏斗部 D.子宫部 9.以下哪种结构在肝门管区不常见() A.胆小管 B.小叶间动脉 C.小叶间静脉 D.小叶间胆管 10.胃底腺位于胃壁的哪一层() A.上皮层 B.固有层 C.肌层 D.黏膜下层 11.肝细胞形成血浆蛋白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溶酶体 C.微体 D.粗面内质网 E.滑面内质网 12.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肝板. B.肝细胞C.肝血窦D.胆小管E.肝小叶 13.垂体细胞是一种:( )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内分泌细胞 D.结缔组织细胞 E.色素细胞 14.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 A.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15.软骨囊是指: A.软骨表面的结缔组织 B.软骨细胞周围的纤维 C.软骨细胞周围的基质 D.软骨细胞所在的空隙16.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A.呆小症 B.侏儒症 C.巨人症 D.黏液性水肿 E.肢端肥大症 17.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 A.A细胞 B.B细胞 C.C细胞 D.D细胞 E.PP细胞 18.关于精子顶体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为帽状的扁平囊 B.覆盖核的前2/3 C.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D.内含多种水解酶 19.在肝内,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B.肝巨噬细胞C.胆管上皮细胞 D.肝细胞E.以上都不是20.关于肾单位结构那一项是错误的:( ) A.肾小体 B.近端小管 C.弓形集合小管 D.细段 E.远端小管 21.关于肺泡的结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是多面性有开口的囊泡 B.肺泡为单层扁平上皮,由I型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组成 C.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称为肺泡隔 D.肺泡隔中有平滑肌和毛细血管 22.关于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哪项是错误的( ) A. 淋巴器官 B. 淋巴组织 C.淋巴细胞 D.内皮细胞E巨噬细胞 23.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肥大细胞 B成纤维细胞C浆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24.软骨囊是指( ) A.软骨表面的结缔组织 B.软骨细胞周围的纤维 C.软骨细胞周围的基质 D.软骨细胞所在的空隙25.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 A.游离神经末梢 B.触觉小体 C.环层小体 D.肌梭 E.运动终板 26.骨板的组成是( ) A.平行排列的细胞. B.平行排列的细胞和骨盐 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的和骨盐 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27.感受温觉、痛觉和轻触觉( ) A.游离神经末梢 B.触觉小体 C.环层小体 D.肌梭. E.运动终板 2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 A.食道 B.输精管 C.输卵管. D.气管. E.胆囊 29.平滑肌纤维中的中间丝起( ) A.收缩作用 B.连接作用. C.滑动作用. D.保护作用. E.骨架作用 30.能分泌内因子的细胞( ) A.杯状细胞 B.壁细胞. C.主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潘氏细胞 二、填空题(2分/题,共计20分) 1.单层上皮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疏松结缔组织内常见的纤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骨组织内细胞常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类。 4.神经组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细胞构成。 5.胰岛A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胰岛B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 6.胃底腺主细胞又称___________,壁细胞又称___________。 7.感光细胞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8.肾小球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9.在一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期。 1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分泌。 三、名词解释(4分/题,共计20分) 1.极性: 2.血象: 3.骨单位: 4.中央乳糜管: 5.血—气屏障: 四、问答题(10分/题,共计30分) 1.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2.简述肝小叶的结构? 3.简述肾上腺皮质的结构?

(完整word版)专题三胚胎工程试题及答案

专题二胚胎工程测试 一、选择题 1.(201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2.(2010年高考江苏卷)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 3.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供体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 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期发情的状态 C.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受体母畜需要遗传性状优良的品种,供体母畜可用遗传性状一般的品种 4.(2011年枣庄调研)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5.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 B.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C.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都体现了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开始进行选择性表达 C.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始于初情期后 D.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高考数学综合测试 专题3 理

专题三综合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圆O 的方程是x 2 +y 2 -8x -2y +10=0,过点M (3,0)的最短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x +y -3=0 B .x -y -3=0 C .2x -y -6=0 D .2x +y -6=0 解析:x 2 +y 2 -8x -2y +10=0,即(x -4)2 +(y -1)2 =7, 圆心O (4,1),设过点M (3,0)的直线为l ,则k OM =1, 故k l =-1,∴y =-1×(x -3),即x +y -3=0. 答案:A 2.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 -2y +3=0的直线方程为( ) A .x -2y +7=0 B .2x +y -1=0 C .x -2y -5=0 D .2x +y -5=0 解析:因为直线x -2y +3=0的斜率是12,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3=1 2(x +1),即x -2y +7=0. 答案:A 3.曲线y =2x -x 3 在横坐标为-1的点处的切线为l ,则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A.72 2 B. 92 2 C.112 2 D. 910 10 解析:曲线y =2x -x 3 在横坐标为-1的点处的纵坐标为-1,故切点坐标为(-1,-1).切线斜率为k =y ′|x =-1=2-3×(-1)2 =-1,故切线l 的方程为y -(-1)=-1×[x -(-1)],整理得x +y +2=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3+2+2|12+1 2 =72 2. 答案:A 4.若曲线x 2 +y 2 +2x -6y +1=0上相异两点P 、Q 关于直线kx +2y -4=0对称,则k 的值为( ) A .1 B .-1

组织胚胎学全部题库

组织胚胎学全部题库在线测试- 满分:0 分时间:0分钟出卷人: -------------------------------------------------------------------------------- I.单选题(共 170 题,0 分) 1. (0 分)平滑肌纤维的中间丝起 A. 收缩作用 B. 连接作用 C. 滑动作用 D. 保护作用 E. .骨架作用 2. (0 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后从上到下分为如下三层 A. 血清、白细胞、红细胞 B. 血清、红细胞、白细胞 C. 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D.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 E. 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 3. (0 分)关于肺巨噬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A. 可见与肺泡隔和肺泡 腔内 B. 来源于内胚层 C. 吞噬尘粒后称尘细胞 D. 肺的重要净化装置 E. 可因黏液流动和纤毛 摆动而咳出 4. (0 分)在发育过程中肠袢共旋转了 A. 90度 B. 180度 C. 270度 D. 360度 E. 450度 5. (0 分)人体四大基 本组织中分布最广泛的一 种是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组织 D. 神经组织 6. (0 分)中央乳糜管 位于 A. 绒毛固有层 B. 肠腺之间 C. 黏膜下层 D. 肌层 E. 肠上皮之间 7. (0 分)造血干细胞 最早起源于 A. 胚胎羊膜血管 B. 胚胎卵黄囊血岛 C. .胎儿脾脏 D. 胎儿肝脏 E. 胎儿淋巴结 8. (0 分)细胞内具有 解毒功能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粗面内质网 E. 滑面内质网 9. (0 分)不属于门管 区的结构是() A. 小叶间胆管 B. 小叶下静脉 C. 小叶间动脉 D. 小叶间静脉 E. 小叶间的结缔组织 10. (0 分)食管及胃内 表面的上皮分为() A. 单层扁平上皮及复层 扁平上皮 B. 复层扁平上皮及复层 柱状上皮 C. 复层扁平上皮及单层 柱状上皮 D. 单层柱状上皮及变移 上皮 E. 单层扁平上皮及变移 上皮 11. (0 分)关于空肠的 结构特点哪项错误() A. 黏膜与黏膜下层形成 环状皱襞 B. 黏膜向腔面突起形成 绒毛 C. 黏膜上皮吸收细胞有 微绒毛 D. 肠底腺部有潘氏细胞 E. 黏膜下层内有腺体 12. (0 分)有关肝血窦 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为有孔形 B. 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 的间隙 C. 有完整的基膜 D. 形状规则 E. 血窦内血液汇入中央 静脉 13. (0 分)形成胆小管 管壁的是() A. 肝细胞的细胞膜 B. 立方上皮 C. 肝巨噬细胞 D. 内皮细胞 E. 贮脂细胞 14. (0 分)食管腺属于 () A. 黏液腺 B. 浆液腺 C. 混合腺

专题3--胚胎工程测试题(基础知识填空和高考题汇总)参考

专题3 胚胎工程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填空: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P59)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P61) 一、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精子的发生: 场所: 时间:从开始,直到。 过程:第一阶段:位于曲细精管管壁的精原细胞进行数次,产生大量 的,其中部分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和其他物质的合 成,进一步形成。 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连续进行分裂(即,包括 和),形成个细胞。 第三阶段:变形形成精子。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发育为头部的顶体,演变为精子的尾, 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细胞内的其它物质浓缩为,随精子的成熟过程向移动,直到最后。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外形似,分、和三大部分。不同种动物精子的,略有不同,与动物的无关。 2、卵子的发生 场所: 过程:第一阶段时间:场所: 过程:卵原细胞大量的卵原细胞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 第二阶段时间:场所:卵巢的卵泡中 过程: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第三阶段时间: 场所: 条件: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子激活后进行分裂 过程:次级卵母细胞合子+第二极体

排卵是指从中排出,而并非卵泡从卵巢中排出。刚排出的卵子不是成熟的卵子。(排出的卵子的结构示意图见课本62页图3-4)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的间隙可以观察到 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3、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异同 (1)相同点:最初阶段均为分裂,不断增加原始生殖细胞的数量,经过分裂才能形成精子或卵子。 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即间期)是在 (即期)完成的。 4、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即受精卵)的过程 (三)受精 (1)过程: 受精包括阶段和阶段。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内完成的。 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①精子: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发 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 ②卵子的准备 卵子都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时,才具备受精能力。(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有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如马、犬等,有的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如猪、羊等。) ③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进入, 和。 第一步: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使内的酶释放出来。 是包围在卵子外面的细胞群,精子所释放的可直接溶解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

高2生物人教版选修3文档:专题3 胚胎工程 3.3 Word版含答案 (2)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目标导航 1.结合牛胚胎移植示意图,说出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以及具体操作程序。2.根据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简述进行胚胎分割的注意事项及其实际意义。3.依据胚胎干细胞的分离途径,说出胚胎干细胞的分类、功能和用途。 重难点击 1.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及操作程序。2.进行胚胎分割的注意事项及实际意义。3.胚胎干细胞的功能和用途。 课堂导入 方式一:牛的繁殖率非常低,一头牛一年只能繁殖一头犊牛,现有一雄一雌两头良种奶牛以及数头本地奶牛,试问采用何措施可在一年内繁殖数头良种奶牛?阅读材料并且结合已学过的现代生物技术思考。 方式二:克隆牛“蓓蓓”是我国成功繁殖的首例和第二例胎儿皮肤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后代。2001年,我国研究人员对“康康”和“双双”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于2003年1月2日,从“双双”体内采集到13枚符合国际胚胎移植标准的可用胚胎(这是国际上首次对体细胞克隆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试验并获得可用胚胎)。研究人员将这些标准胚胎经过玻璃化超快速冷冻处理后,移植到中国黑白花奶牛“梨花”的子宫内,结果获得妊娠。什么是胚胎移植?胚胎移植的现状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一、胚胎移植 1.胚胎工程技术 胚胎工程技术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家畜的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和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2.胚胎移植的概念、意义、生理学基础及基本程序 (1)概念 ①对象:雌性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 ②移植条件: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 ③供体:在胚胎移植中提供胚胎的个体。 ④受体:在胚胎移植中接受胚胎的个体。 ⑤地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2)胚胎移植的意义: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增加供体一生繁殖后代的数量。 (3)胚胎移植成功的保障(生理学基础)

中考英语专题总复习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班级: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Ⅰ.听力测试 A)听录音,从每组句子中选出一个你所听到的句子。每个句子听一遍。(5分) 1.A.I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B.The little boy can play the pian very well. C.He plays sports with his friends every day. 2.A.Have you received a letter from your mother? B.Where's the post office? C.What can I do for you? 3.A.When did you come here? B.How long did Yao Ming play basketball? C.When did Jack move to our apartment? 4. A.I had fun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B.She didn't give the answer yesterday. C.He doesn't know how to answer the question. 5.A.I study English by working with my classmates. B.I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week. C.I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in this book. B)听录音,从每题A、B、C三幅图画中选出与听到的对话内容相符的一项。每段对话听两遍。(5分) C)在录音中, 你将听到一段对话及五个问题。请根据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对话及问题听两遍。(5分) 11.A.In the shop.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bank. 12. A.A passenger and her husband. B.A passenger and her cousin. C.A passenger and the flight attendant. 13.A.At 10 o'clock. B.At 12 o'clock. C.At 11 o'clock. 14.A.BA506. B.VA506. C.VA605. 15.A.At 10:00. B.At 11:20. C.At 12:20. D)在录音中, 你将听到一篇短文及五个问题。请根据短文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短

专题3 胚胎工程(1)

专题3 胚胎工程 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 1.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是在___________内完成的。雄性动物从_________期开始,直到_________衰退。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方式实现数量的增加。 3.精子细胞经过变形,__________变为_______的主要部分,_______发育为头部的_________,_________演变为______,__ __聚集在______的基部形成___ _。同时,其它物质浓缩为球状,叫 _。 成熟的精子外形似,分、和三大部分。不同的精子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与动物的大小体型。 3.卵子的发生是在_________内完成的。MⅠ是在雌性动物_____ ____完成的, 其结果产生一个和,准备与精子受精。MⅡ是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完成的。 4.一个卵泡中能形成________成熟的卵子。排卵是指卵子从____________ 排出。排除的卵子尚未完全成熟,仅完成_______________,需要在_________内进一步成熟,直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_______期,才能与精子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5.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完成的标志 6.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 7.受精是在完成的,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生,精子穿入,再穿过,与接触。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道屏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精子入卵后另一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发育,彼此接触合并,两组____________合为一组,形成________________。 二、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2.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受精场所是母体的。 (2)卵裂期: 特点: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3): 特点: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是。(4)囊胚:(孵化) 特点:细胞开始出现(该时期细胞的)。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5):特点:有了胚层的分化,具有囊胚腔和原肠腔。 三、胚胎干细胞 1. 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中分离出来。 2. 具有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在功能上,具有,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

专题三综合测试题三含答案

专题三常见的烃综合测试题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 B. 蔗糖和麦芽糖 C. C3H6与C4H8 D. C4H10与C10H22 答案及解析:.D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称为同系物,据此判断。 详解:A. 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不能互为同系物,A错误; B.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 C3H6与C4H8的结构不一定相似,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错误; D. C4H10与C10H22均是烷烃,结构相似,互为同系物,D正确。答案选D。点睛:关于同系物的判断需要注意同系物必然符合同一通式,但符合同一通式的不一定是同系物;其中符合通式C n H2n+2且碳原子数不同的物质间一定属于同系物;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同系物分子间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化学式不可能相同;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2.“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反应物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制备方案中最能体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备一氯乙烷 B. 乙烯催化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C. 以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备硫酸铜 D. 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溴苯 答案及解析:B 【详解】A. 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备一氯乙烷的同时还有氯化氢生成,且还会产生其它氯代物,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A错误; B. 乙烯催化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的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能体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B正确; C. 以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备硫酸铜的同时还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C错误; D. 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溴苯的同时还有溴化氢生成,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D错误; 3.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择有机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A 取代反应 B CH +Cl2CH3Cl+HCl 置换反应 4 C CH3CH=CH2+Br2→CH2BrCH2CH2Br 加成反应 D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取代反应 答案及解析:A 【详解】A. 苯和液溴反应为取代反应,Br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属于“上一下一”取代反应的特点,故A正确; B. 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组织 2、HE染色 3、组织化学术 答案: 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的组织可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型,它们在胚胎时期的发生来源、细胞构成、形态特点友功能等方面,各具明显的特性。 2、HE染色: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因此,HE染色法可将组织中各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显示出来。 3、组织化学术: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技术,能在组织切片定性、定位地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与否、以及分布状态;有一般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等多种方法。 第二章上皮组织 选择题 变移上皮分布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结肠 杯状细胞常见于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3.内皮衬贴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血管 4.纤毛的内部有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张力丝 5.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胞连接是 A.桥粒 B.缝隙连接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 A.桥粒 B.半桥粒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7.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 A.桥粒 B.缝隙连接 C. 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8.腺是 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有大量分泌细胞的器官 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9.浆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 A.核为圆形,居细胞偏下部 B.有粗面内质网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有酶原颗粒 10.粘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 A.有粗面内质网 B.有粘原颗粒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 二、多项选择题 11.单层扁平上皮可见于 A.腹膜 B.食管 C.血管 D.淋巴管 12.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可见 A.桥粒 B.半桥粒 C.质膜内褶 D.基膜 13.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口腔 B.食管 C.膀胱 D.表皮 14.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有 A.桥粒 B.半桥粒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5.有关基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基板和网板构成 B.于毛细血管,基膜仅由基板构成 C.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 D.基膜是半透膜 16.上皮组织的特点包括 A.细胞排列紧密 B.细胞有极性 C.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 D.上皮组织内大都有血管 17.有关紧密连接的描述,正确的是 A.紧密连接两侧的细胞膜完全融合 B.紧密连接可呈带状环绕细胞 C.紧密连接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D.紧密连接多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