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1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胚胎工程高三知识点笔记一、胚胎工程的定义胚胎工程是一门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胚胎进行诱导、培养和调控,以实现特定目的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二、胚胎工程的应用领域1. 生殖医学: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不孕不育患者实现生育愿望,如体外受精、试管婴儿等。
2. 基因治疗:通过对胚胎基因的修饰,可以预防或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3. 细胞治疗:胚胎工程可以生产出用于替代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干细胞,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4. 药物筛选: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研究新药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副作用。
三、胚胎工程的技术方法1. 体外受精:将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培养皿中结合,使受精卵形成。
2. 克隆技术:利用细胞核移植将成年个体的细胞核引入无性生殖的卵细胞中,重新形成胚胎。
3.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CRISPR-Cas9等工具,对胚胎基因进行精确修饰或删除,以实现基因疾病的防治。
4. 干细胞技术:从胚胎的早期细胞中提取干细胞,培养和分化成特定类型的细胞,用于治疗组织损伤和疾病。
四、胚胎工程的伦理和道德问题1. 考虑到人类胚胎的生命起源,胚胎工程涉及到对生命的处理和利用,需要权衡生命的尊严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2. 人类胚胎在早期发育时具有潜在的能力和特殊的道德地位,因此胚胎的获取和使用必须在严格的伦理框架下进行。
3. 大规模的胚胎工程可能引发滥用和合理使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和伦理准则,保障科学研究的道德性和合法性。
五、胚胎工程的发展前景1. 目前,胚胎工程已经在人类生殖医学和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面临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挑战。
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胚胎工程有望为人类提供更多关于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科学知识。
3. 胚胎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六、结语胚胎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
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原则和伦理底线,确保人类利用胚胎的行为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的规范。
高中生物选修三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3胚胎工程重要知识点一、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1、胚胎发育过程2.受精过程中的“三大反应”与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1)顶体反应:精子膜和顶体外膜发生一系列改变并释放顶体酶的过程即为顶体反应。
顶体反应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道,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透明带反应: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称做透明带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3)卵细胞膜反应: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一种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称为卵细胞膜反应,这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易错警示!(1)动物排出卵子的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如猪、羊等;有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如马、犬等,但它们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开始。
二、胚胎工程1.胚胎移植的四大生理基础(1)胚胎“移入”的生理基础哺乳动物在发情排卵后的最初一段时期,不论是否妊娠,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2)胚胎“收集”的生理基础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3)胚胎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基础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移植后胚胎得以“继续发育”的生理基础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1. 胚胎工程的定义胚胎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胚胎发育原理和组织工程技术,以制备组织或器官替代品的学科。
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和引导胚胎发育,培育出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并且可以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组织修复等领域。
2. 胚胎工程的历史胚胎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科学家首次探索了如何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组织或器官。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胚胎工程领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涉及范围日益扩大,技术不断创新。
3. 胚胎工程的原理胚胎工程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胚胎发育的生物学原理,通过控制细胞生长、分化和组织形成,培育出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同时,还可以利用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将适当的细胞种植到支架或载体上,促使其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4. 胚胎工程的技术胚胎工程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等。
其中,干细胞技术是胚胎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培育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为特定组织或器官提供了重要的细胞基础。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使其形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而组织工程技术则是将细胞种植到支架或载体上,促使其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5. 胚胎工程的应用胚胎工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医学:胚胎工程可以制备替代性器官,如心脏、肾脏、肝脏等,用于替代患者受损的器官,达到器官移植的目的。
(2)药物研发:通过培育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可以用于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了更可靠的药效评价和毒性测试模型。
(3)组织修复:胚胎工程可以制备出一系列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用于治疗创伤、疾病和先天畸形等,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总的来说,胚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未来的医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科学家投入到这一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题三胚胎工程知识点胚胎工程概念: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进行显微操作和处理,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获得胚胎并移植入雌性动物子宫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各种需求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精子的发生①场所:睾丸(精巢)②时间:初情期---生殖机能衰退③阶段:第一阶段: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许多初级精母细胞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减Ⅰ→次级精母细胞→减Ⅱ→精细胞第三阶段:精细胞→变形→精子④变形: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顶体中心体-----尾线粒体----线粒体鞘其它物质---原生质滴---脱落⑤精子的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尾三部分。
精子的大小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
2、卵子的发生:①场所:卵巢②时间:性别分化以后(胎儿期)---(精子与卵子在发生时间上的差别是重要的区别)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结果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③排卵:卵子从卵泡中排出(不同的动物排卵的时间不同:马、犬排初级卵母细胞;人、羊、牛、猪排次级卵母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具有受精能力⑤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当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3、受精:①场所: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②过程:●准备阶段(精子获能:雌性生殖道内;卵子准备:输卵管内,发育到减Ⅱ中期)。
●受精阶段(精子→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穿越放射冠透明带→接触卵细胞膜后,发生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微绒毛抱合→进入卵细胞膜,发生卵细胞膜反应→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原核融合形成配子。
受精结束)③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4、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以受精卵为起点,性成熟为终点)(1)卵裂期:胚胎发育早期在透明带内的发育过程特点: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减小。
专题3 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1、精子的发生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时间:从性成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过程:体细胞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注:精子的变形:细胞核变成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成精子的尾;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做原生质滴,最后脱落。
2、卵子的发生场所:卵巢、输卵管时间: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完成了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和初情期以后过程:(1)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胎儿期就已形成)(2)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卵前后完成)(3)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子+第二极体(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排卵:卵子从卵泡中排出(未成熟)3、受精概念: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场所:雌性的输卵管内过程:(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场所: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子宫和输卵管)(2)受精前的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3)受精阶段:a.精子穿越放射冠:顶体反应(顶体酶)b.精子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进入卵细胞膜:卵细胞膜反应(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d.原核形成(雄原核的体积略大于雌原核)e. 雌雄原核融合注意:受精的标志与受精完成的标志a 受精的标志: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b受精完成的标志:雌雄原核融合c卵细胞受精完成的标志(教材原话):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二、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到幼体)场所:输卵管、子宫过程:整个胚胎发育可分为胚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受精卵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胎儿形成场所:输卵管子宫卵裂期:细胞在透明带中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小,有机物总量减少。
桑椹胚:胚胎细胞达32个左右,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称为滋养层,滋养层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高中生物知识点胚胎工程
高中生物知识点:胚胎工程
胚胎工程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对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胚胎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和伦理问题。
1. 胚胎工程的基本概念
胚胎工程是利用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手段,研究和控制胚胎的发育过程,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它涉及到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包括受精、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等过程。
2. 胚胎工程的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和控制胚胎的发育过程,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基因编辑和细胞培养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的机制,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 胚胎工程的应用
胚胎工程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方面,胚胎工程可以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帮助那些不能够自然受孕的夫妇实现生育愿望。
此外,胚胎工程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开发新的药物和疫苗等。
在农业方面,胚胎工程可以用于畜牧业和种植业,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品质。
4. 胚胎工程的伦理问题
随着胚胎工程的发展,一些伦理问题也随之浮现。
其中最为关注的是胚胎使用和基因编辑的伦理道德问题。
许多人担心,胚胎的使用可能导致生命的损失和道德的争议。
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则引发了对基因改造和人类特权的担忧。
总结:
胚胎工程是一个涉及生物学多个方面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胚胎的发育过程,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和农业等领域。
然而,胚胎工程也面临着伦理问题,需要科学家们和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解决。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考点点拨: 第1课时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体内受精、减数分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原生质滴;受精、精子获能、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雄原核;胚胎发育、卵裂、桑椹胚、囊胚、囊胚腔、原肠胚、原肠腔、内胚层、滋养层细胞、孵化、胎膜胎盘。
(二)知识网络二、疑难解析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之处: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来产生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加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的数量;再分别经过两次减数分裂(M I 和M II )才能形成精子或卵子。
不同之处:由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最后可产生四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后只能生成一个卵子。
精细胞有变形的过程,精子的形状为蝌蚪状;卵子为球形。
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在胎儿出生前完成。
2.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获能,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防线的形成机制精液由精子和精清(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清中含有一种能抑制精子获能的物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精液中的精子无法获能。
只有当交配后精液进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时,由生殖道分泌产生一种物质解除对精子获能的抑制,才能引起精子获能。
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产生场所:精巢或卵巢 精子发生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精子 概念: 场所:雌性动物的输卵管中 过程:精子获能→卵子准备→受精阶段(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胚胎发育 卵裂期桑椹胚 囊胚 场所:透明带 特点: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概念: 特点:该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 的潜能 特点:此时细胞开始出现分化变化: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 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获能的部位因种类而异,但主要是子宫和输卵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必背知识点(三)专题3 胚胎工程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1.精子的发生(1)场所:。
(2)时间:→。
(3)过程:精子细胞变形中的主要变化:细胞核: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细胞内其他物质:2.卵子的发生(1)场所:(2)时间及过程:卵子受精的标志:。
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
(3)一个卵泡中能形成几个成熟的卵子?(4)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还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5)刚排出的卵是成熟的卵子吗?它在母体的什么部位与精子受精?。
3.受精:(1)概念:的过程。
(2)场所:。
(3)过程:受精前的准备阶段:① :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获得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
②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是,有的可能是,它们都要在中发育到 ,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受精阶段:①首先发生,使顶体内的释放出来并溶解放射冠内的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的通路,穿过放射冠的精子立即与接触,顶体酶随后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精子穿越,接触。
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②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雄原核形成和雌原核形成④: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4.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1)卵裂:此时期胚胎的发育在透明带内进行。
细胞通过,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
(2):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
这一阶段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
(3):细胞开始出现(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
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将来发育成。
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称为细胞,将来发育成。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的建立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时间: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精子的发生 1)精原细胞→多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数次有丝分裂)过程 2)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即MI和MII)3)精子细胞→精子(通过变形)场所:卵巢时间:从胎儿时期开始(胎儿时期完成了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卵子的发生 1)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过程 2)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卵前后完成)3)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子+第二极体(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概念: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雌性的输卵管内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过程 2)受惊前的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a.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3)受精阶段 b.进入卵黄膜:卵黄膜封闭作用c.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卵裂期:细胞在透明带中进行有丝分裂早期胚胎发育桑椹胚:胚胎细胞达32个左右,每一个细胞都是细胞囊胚:有囊胚腔,出现了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孵化过程原肠胚:内细胞团细胞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滋养层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胚层包围着原肠腔〖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试管动物技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方法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从中输卵管冲取精子(针对卵母细胞的采集实验动物,家畜猪、羊等)方法二:从屠宰母畜卵巢中采集方法三:借助超声波探测仪、内窥镜、腹腔镜等工具直接从活体母畜卵巢中吸取(针对大家畜或大型动物,如牛)体外受精卵母细胞的培养:在体外人工培养成熟精子的采集: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等精子的获能:方法有培养法(通过获能培养液)、化学诱导法(通过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受精:获能的精子+培养成熟的卵子完成受精胚胎早期培养条件:受精卵在发育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成分: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概念: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专题三】胚胎工程1、胚胎工程实质: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的模拟操作。
2、精子和卵子的比较:①精子的发生A.场所:睾丸B.时期:初情期到生殖功能衰退C.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复制变成初级精母细胞;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变成精子细胞;第三阶段:精子细胞变形变成精子)D.精子细胞变形中的主要变化: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形成线粒体鞘;其它物质浓缩成原生质滴(球形)E.精子的形态: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尾三大部分。
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与动物的体形大小无关。
②卵子的发生A.场所:卵巢、输卵管B.时期:胚胎在性别分化以后、初情期C.过程:胎儿期(卵巢: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复制变成初级卵母细胞);初情期后(输卵管: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变成卵子和极体,极体退化消失,最终形成受精卵)D.卵子=次(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E.卵子受精的标志: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③精子形成与卵子形成过程比较3、体内受精过程①概念: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的过程。
②场所:受精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
③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④受精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⑤受精前的准备:A.精子获能: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的现象。
B.卵子的准备:卵子在输卵管内达到减数第二分裂中期(MⅡ)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⑥受精阶段: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顶体酶溶解透明带)→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⑦受精完成标志:雌雄原核形成合子(受精卵)4、胚胎发育①卵裂期的特点: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数目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小;每个细胞核内遗传质不变;胚胎总体积不增加或略有缩小;胚胎DNA数目增加;有机物总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
专题3 胚胎工程(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胚胎工程的概念: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2、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即胎儿时期)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但不是唯一的区别,如发生场所、过程及结果也不相同。
(2)精子的发生中两次减数分裂是连续的,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进行的。
卵子的发生中两次减数分裂是不连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卵巢内完成,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输卵管,在与精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
当雌雄原核融合时,第一极体完成分裂,形成2个第二极体。
有的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不再分裂。
(3)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但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
(4)哺乳动物卵巢、卵泡和卵子的关系卵巢是卵子形成、卵泡存在的场所,内部包含许许多多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而成熟的卵泡中可释放出卵子,其中卵子的外面有辅助结构——透明带,由卵丘细胞(卵泡细胞)形成放射冠,而卵子外面的胞膜即卵细胞膜。
排卵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而非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5)受精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而受精完成的标志为雌雄原核的融合。
2、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1)受精场所是母体的输卵管。
(2)卵裂期:特点: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减小。
(3)桑椹胚:特点: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
是全能细胞。
(4)囊胚:特点: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
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个体比较小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专题三胚胎工程一、胚胎工程概念: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操作对象:早期胚胎或配子(生殖细胞、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细胞)基因工程——DNA分子水平细胞工程——细胞或细胞器水平﹡实质: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理论基础: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胚胎发育学)﹡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二、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精子的发生场所:睾丸(注意字怎样写)的曲细精管时间: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区别于卵子的产生时间初情期:雌性动物初次表现发情行为并发生排卵的时期,雄性动物第一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时期。
过程:体细胞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so精子多卵子少上述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位于曲细精管管壁的精原细胞进行数次有丝分裂,产生多个初级精母细胞。
第二阶段(减数分裂):初级精母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即减数分裂,包括MⅠ和MⅡ),第一次分裂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再分裂一次产生2个精子细胞。
第三阶段(变形):圆形的精子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小蝌蚪状)。
精子的变形:细胞核变成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成精子的尾;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做原生质滴,最后脱落。
★★★动物精子的大小与动物体型的大小无关2场所:卵巢、输卵管(进一步成熟)区别于精子的产生场所和时间时间: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过程:(1)第一阶段——初级卵母细胞形成阶段动物的胚胎在性别分化以后,雌性胎儿卵巢内的卵原细胞,就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不断增加其数量,并进一步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这时,它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
专题三胚胎工程1.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操作或处理,涉及到多种技术,如可以实现优质奶牛快速繁殖的__________技术;具有充分发挥雌性个体繁殖优势的__________技术;可以提高胚胎利用率的__________技术;可以克隆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组织器官的_______________技术。
2.精子的发生:雄性动物从的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_为止,在__________内不断产生精子。
精子的发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_______细胞进行_______分裂产生大量________细胞,其中部分经减数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细胞。
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2个__________,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4个__________。
第三阶段,精子细胞变形成__________。
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成为精子_______的主要成分,高尔基体发育成头部的__________,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_______,线粒体形成__________,其他物质浓缩成__________后脱落。
精子结构:精子分_____ ___三大部分,精子的大小与动物的体型__________。
3.卵子的发生:卵子的发生是在雌性动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完成的,初级卵母细胞是动物的胚胎在__________(时期)以后的形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__________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
卵子发生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卵是指__________从__________中排出,刚排出的卵是__________细胞或__________细胞,因此________(是否)成熟的卵子。
专题三胚胎工程
一、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
1、精子的发生
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
时间:从性成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
过程:体细胞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注:精子的变形:细胞核变成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成精子的尾;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做原生质滴,最后脱落。
2、卵子的发生
场所:卵巢、输卵管
时间:性别分化以后(胎儿时期完成了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从性成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
过程:(1)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胎儿期就已形成)
(2)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卵前后完成)
(3)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子+第二极体(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中完成)3、受精
概念: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场所:雌性的输卵管内
过程:(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场所: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子宫和输卵管)
(2)受精前的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受精阶段:
a.精子穿越放射冠:顶体反应(顶体酶)
b.精子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进入卵黄膜:卵黄膜封闭作用(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
d.原核形成(雄原核的体积略大于雌原核)
e. 雌雄原核融合
注意:受精的标志与受精完成的标志
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 a 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
b 受精完成的标志:雌雄原核融合
二、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到幼体)
场所:输卵管、子宫
过程:整个胚胎发育可分为胚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卵裂 桑葚胚 原肠胚 胎儿形成
场所:输卵管子宫卵裂期:细胞在透明带中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小,有机物总量减少。
桑椹胚:胚胎细胞达32个左右,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称为滋养层,滋养层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囊胚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一侧的细胞群称为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
(细胞开始分化的时期)
原肠胚:分化成三个胚层,具有原肠腔(“一腔三层”)
三、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与应用
1、胚胎工程的概念:是由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等组成的现代生物技术。
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要培养到键鼠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获能的方法(了解):培养法(通过获能培养液):对于啮齿目动物、家兔和猪等动物
化学诱导法(通过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对于牛、羊等家畜
(3)体外受精
受精:获能的精子 +培养成熟的卵子 完成受精
(4)胚胎早期培养
条件:受精卵在发育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液成分: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
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牛、羊一般要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人的胚胎到8~16个细胞阶段移植
(5)试管动物技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有性生殖过程)
3、胚胎移植技术
(1)概念:是指将良种母畜配种后,从其生殖道取出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移植到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2)实质: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其遗传性状与受体无关。
(3)生理学基础:
①供体和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
④供体胚胎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且移入受体的胚胎的遗传物质不会改变
(4)基本程序:
质量检查、培养胚胎移植妊娠检查分娩(胚
胎移植的犊牛)
超数排卵常用激素:促性腺激素。
同期发情常用激素:孕激素
注:冲卵指从子宫中冲出早期胚胎
(5)意义:提高优良品种家畜的繁殖能力和加速品种改良
4、胚胎分割技术(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
(1)概念: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4或8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
(2)对象: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3)意义: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属于无性生殖。
(4)注意事项:①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②胚胎分割的份数越多,操作的难度会越大,移植的成功率也越
低。
四、胚胎干细胞及其应用
1、干细胞
(1)概念:(看课本)
(2)分类:(看课本)
2、胚胎干细胞
(1)概念: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简称ES或EK细胞。
(2)特点:形态上: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任何一种组织细
胞;在体外可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冷冻保存;可进行遗传改造(4)应用:见课本p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