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收简日期:2004-09-15

作者简介:汤 兵(1976-),女,安徽宣城人,档案馆员。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汤 兵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宣城分校,安徽宣城 242000)

摘 要:陶渊明作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为后世树立了不可替代的典范。一千多年来,我国的学者文人研究

他的代不乏人。他的诗文甚至在国外也被人欣赏研究。陶渊明之所以被人推崇,这和他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和天才横溢的诗文有关。在中国,人格和艺术相统一,才有可能被人欣赏和推崇,而陶渊明是人格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陶渊明人格的形成,和他独特的生平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陶渊明的思想是他自身体悟各种思想流派和人生经验相参照的结晶。陶渊明的本体论思想并不系统,而是从他的诗文中透现出来。陶渊明的诗是田园诗的典范,平和冲淡,真诚朴素。在平实的描写中透露出对自然、农耕、友情等令人感动的眷念和热爱。尽管历史上不少人存在对他的误解和误读,但他的伟大人格和天才横溢的艺术功力超越于一切时代,同时也超越由误解和误读造成的屏障。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人格;文如其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05)01-0116-05

正如大诗人李白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文学界一样,陶渊明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文学范围内涉及的话题,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和艺术美感已渗透进中国人的世界观、行为准则、处世方式。作为田园诗的创始者,陶渊明的影响是永恒的。关于田园诗,5辞海6是这么解释的:/诗歌的一种。歌咏农村景物或农民、牧人、渔夫的生活,格调恬静悠然。05外国文学大词典6对田园诗的解释是:/流行于14-18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冲突,描写农村自然景色,牧人的生活,以及希腊神话中的多种森林之神等等,起源于古希腊的田园诗和维吉尔的5牧歌6。0

[1]

如从维吉尔算起,西方的田园诗的出现要比陶渊明时代早,更主要的是维吉尔时代是真正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应当说他的田园诗的写作背景和陶渊明很不相同。陶渊明时代是东晋王朝日趋衰落,政治黑暗,内乱不止的时代。在文学上,玄言诗的流风仍主

导着文坛,它将诗导向枯燥沉闷。[2]

另一方面,对玄

言诗的反拨是逐彩竞丽的宫体诗,讲究词藻,追逐声色,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

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0[3]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南朝末年。可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上述的任何一种

诗风中都显得不合时宜。但正如陶渊明强调他自己在志节上/总发抱孤念,奄出四十年0(5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首6)一样,他在诗的写作上也是特立独行的。陶渊明既不在乎身后之名,自然也不计较他的诗在当时是否受人欢迎。他一再强调/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0(5饮酒6二十首之一)这可以看出他写诗和饮酒一样,是自娱形式。陶渊明死后,他的诗文首先被人编为文集的,居然是宫体诗的倡导者萧统。关于萧统编定5陶渊明集6并作序的动机,后世研究者多认为是陶诗有助于/风教0

[4]

,并能使编者萧统自表谦心,

免除君王的猜忌心理。

[5]

如果萧统真是以这样的动机去编定5陶渊明集6,则提倡文章辞藻美和形式美的刘勰在其论著5文心雕龙6里一字不提陶渊明,就不奇怪了。钟嵘在其5诗品6里将他列为中品诗人,既存在对陶渊明的误读,同时也有钟嵘力排众议独具慧眼的难能可贵。杨合林说陶渊明代表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的审美风标

[6]

116

这说明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的流传,既有阴错阳差的偶然因素,主要还是有其必然性在里边。钱钟书说: /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5归去来辞6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0[7]中国向来是注重德艺统一的国度,艺术家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然后才能考虑他的艺术品被接受。为了全面把握陶渊明的人格精神,首先让我们考察他的个性特征。

一、陶渊明的个性特征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一个个性特征是嗜酒,这能从他的诗文中得到映证:/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0 (5影答形一首6);/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0(5九日闲居一首6);/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0(5归园田居6其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0(5乞食6)此外他还专门写有5饮酒6诗二十首。名为戒酒而写,其实是为饮酒辩护的5止酒6一首,5述酒6一首。陶渊明如此嗜酒,因此5续晋阳秋6记载了关于渊明好酒的逸事:

陶渊明九月九日无酒,在宅边摘菊花呆坐,忽然一白衣人来,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送酒的,当即对菊痛饮大醉。

饮酒引出的逸事,林语堂在其5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6里还讲了几件:

他唯一的弱点便是喜欢喝酒。他过着很孤独的生活,不常和宾客周旋,可是一看见酒的时候,纵使他和主人不认识,他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的。有时他做主人,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0他有一张没有弦线的琴。这种古代的乐器只有在心境很平静的时候,好整以暇地慢慢弹起来才有意思。他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或想玩玩音乐的时候,常常抚这张无弦之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0

萧统在5陶渊明集序6里对诗人的嗜酒做了一个概括性的评价:/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0我不知道萧统做这样的概括是不是似有他的微言大意在?我以为陶渊明的嗜酒从上引的有关诗句中即可做出解释:忘忧,超越平常生活达到快乐境界。

陶渊明的另一个个性特征是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0已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此外还有/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0(5饮酒6二十其一)/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0(5和郭主簿二首6)陶渊明写菊,只就菊的贞秀风姿作简单勾勒,突出的是菊的精神实质,实际是拿菊来象征自己的高洁胸怀。

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生活是陶渊明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5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6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0强调的是劳动的重要性。5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6诗中写道:/贫居依稼穑,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0表达了他甘于躬耕田野,做一个自食其力的隐士的志向。5归园田居6五首其一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0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的艰辛。同样,在5归园田居6五首其一里他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0直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5和郭主簿6里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0何等悠然自得!5移居6说: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0表达了他在农村和乡邻父老相处时的融融乐意。5读山海经6其一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0抒发了诗人农闲时悠游读书之乐。虽然如此,陶渊明并没有陷入日常生活的庸庸碌碌,他只是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保持精神上的超越:心情的宁静、高尚的节操、不同凡俗的志趣。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0 (5与子俨等疏6)

以上所述足以构成丰满而极具魅力的陶渊明。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亦和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经历有关。考察陶渊明的人格特征,不能不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的形成,以及从作品本身探讨他的人品。

二、陶渊明的思想和生平经历

沈约和萧统都作过陶渊明传。沈约5宋书#陶潜传6曰: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晋大司马。,,新老家贫,起州祭酒,不堪吏职,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萧统5陶渊明传6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0

以上两传都提到了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其实陶渊明祖父陶茂也做到了太守这样的官。在魏晋南北朝极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身为贵胄的陶渊明,怕也

117

不能完全免俗。陶渊明为他的祖先骄傲,自然在思想上会受祖先的影响。那么他的曾祖陶侃是什么样的人呢?5晋书#陶侃传6说陶侃出身孤贫,在戎马倥偬中以军功受爵,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陶侃勤政爱民的作风,自然会影响陶渊明。值得注意的是,陶侃在东晋玄学之风甚炽的情况下居然说出/老庄浮华0的话,也不能不对陶渊明思想产生影响。通览陶渊明的诗文,没有一首诗是枯燥无味的谈玄说理诗就是证明。陶渊明一生勤劳俭朴,这和陶侃那种颇有墨子气质的思想性格很相似[8]。/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0(5饮酒6其一)说明陶渊明自幼受儒家教育。5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6说:/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0表达了对儒学的崇敬。然而儒家是轻视劳动的,陶渊明却一生躬耕田亩,这说明陶渊明对儒学还是有所取舍的。

东晋南朝佛教大盛,这一方面和统治者的提倡有关,另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现实苦闷。包括文人士大夫在内的芸芸众生普遍向佛教获取解脱的方法。/(陶渊明)住在庐山脚下,距离慧远的东林寺很近,他的朋友刘遗民与慧远关系密切;陶渊明的诗中偶尔也可见到类似佛教的词语,但他决非佛教徒,并且与慧远保持着距离。佛教是对人生的一种参悟,陶渊明参悟人生而与佛教暗合的情形是有的,但也是从现实的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这与佛教迥异。在不惧怕死亡这一点上,他和一些高僧虽然近似,但思想底蕴仍有很大的差异。0[9]

考察陶渊明诗中那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0的亲近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0的物我而忘;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0的超脱自我,都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朱熹5朱子语类6亦说道:/渊明所说(悦)者庄老。0

综合以上各种观点,考察陶渊明思想的全貌,他应当是既参合了墨儒释道各种思想的他认为是合理的内核,又抛弃了那种不可信的教条,从而形成陶渊明自身特有的一种本体论思想,然而陶渊明并非是一个有系统的专门学者(朱光潜就这样认为),他的本体论思想既从他的诗文中零星地得到映证,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轨迹。

陶渊明虽然家世显赫,但到他这一辈已是败落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0(5五柳先生传6)他之所以能安贫乐道,显然和他的儒家教育有关,但子路那种士可以死,冠不可以不正的轻重倒置,为渊明所不取。所以为了糊口,他一生做了几任小官:东晋咸安元年(371)开始做低级官吏,很快回家。太元五年(380)起为州祭酒,旋自解归。隆安二年(398)入桓玄幕,至元兴元年(402)居丧回家。元兴三年出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同年八月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辞归,后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去世一直归隐田园。[10]考察陶渊明做官的动机,一方面做官的思想很实际,照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0做官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用分给的公田种秫来酿酒,满足喝酒的愿望。另一方面他是想用做官为手段,实现生平抱负。渊明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0,直接的原因是要他束带见督邮,他不肯;间接的原因恐怕是他对官场那种等级森严,束缚人性,侮辱人格的做法早就极端厌恶。见督邮事件只不过是导火线罢了。

陶渊明辞官归隐,似乎并不像他在5归去来兮辞6里讲的那样喜气洋洋)))至少不是长久的如此,而是一种两难抉择中较好的一种选择罢了。鲁迅说/5陶集6里有5述酒6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0[11]/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终晓不能静。0(5杂诗6十二首之一)就是证明。其实,渊明少年时就有济世救国之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0(5杂诗6十二首之一)只是他一直未能身居要职,无力改变现状,反而眼睁睁面对黑暗的现实无能为力而倍受煎熬,故辞官归隐。5宋书6说渊明晚年贫病交加。江洲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0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0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5陶渊明传6说:/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0点明了陶渊明这种行为的思想根源:门第观念加儒家思想衍生的操行观念。

但我们看到,陶渊明归隐后写的大量的有关饮酒、劳动、读书、交友的诗中,的确流露出真诚的喜悦。他之所以能超越现实,超越自我,那的确是陶渊明式的思想的体现。5杂诗6四首里有了/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0的认识;5与子俨等疏6又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儒家说教,由此出发他要求善待下人,这又是中国式的更严格地说是陶渊明式的平等思想的流露。

118

陶渊明可以说是第一个将大同世界思想具体化为5桃花源6实景的散文家。

由上我们看到,陶渊明一生的生命历程并不复杂,他是在短期做了几任小官后退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在家。导致他/仕0、/隐0行动的,是由他自身的思想及出身,以及外在大环境促使的。陶渊明的魅力亦在于此,他的生平经历使我们认识到,他既不像那些一味高蹈,高不可攀的玄学、佛学宗师,又不像竹林七贤那样过分颓废放达,而是有血有肉、有欢乐有痛苦、既实际又超脱的田园诗人。

三、文如其人的陶渊明

古人说:/文如其人0,就是说人品能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这是/文以载道0儒家理念在审美观上的折射,形成了中国人传统审美观里最有特色的一点:强调人品和文品的统一。

首先对陶渊明诗作出正式评价的是钟嵘,他虽不能完全摆脱时代风气的影响将陶渊明列为中品诗人,并且错误地认为陶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0但是却精当地指出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0、/世叹其质直0、/风华清靡0的文体风格。钟嵘虽然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考察了陶渊明的诗,但/世叹其质直0还是道出了陶渊明的人格特征:质朴真诚,不同流俗。

萧统说:/其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0干脆将陶渊明的人格和文品相互阐发,使之相映成辉。其实,萧统作为统治阶级的中心人物,在齐梁竞彩逐丽的文风大盛的时候,忽然主持编辑5陶渊明集6并作序,主要还是看重了陶渊明光明磊落、安贫乐道、谦和隐忍的人格精神。萧统对那尔虞我诈、奢侈成风、骄横跋扈的贵族社会认识得愈清楚,他的危机感就愈强烈,故写了那篇序,作为教化文章。

宋人黄彻说:/渊明所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0就是说陶渊明的诗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用尽心思雕刻出来的,或者按现代的说法,是/为艺术而艺术0。因此陶渊明的作品忠实地代表了他的人品。

实际上,我们获得的有关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大部分信息,如前举的他的爱菊嗜酒,热爱劳动,安贫乐道等个性,都是从他的诗文中表现出来的。再比如他的5乞食6诗,表达了他坦荡的胸怀。聂石樵等选编的5汉魏南北朝诗选注6[12]里说道:/乞食,是向别人求贷,和乞丐讨饭不同。0虽然如此,对于一般人而言,是难于启齿的,更何况形之于笔墨?但陶渊明却用诗忠实地记载了这一艰难经历,并正因为从这艰难生活的一幕里,才更凸现出陶渊明人格的魅力:身处窘境却泰然自若,不卑不亢而又知恩图报。

陶渊明5责子6诗一首,是写五个孩子不爱学习,因而加以责备的。诗写得情感深长而又诙谐有趣。袁行霈在5陶渊明集笺注6分析这首诗时说道:/渊明期望于诸子甚高,而诸子非于学,盖事实也。然渊明并不过分责备之。失望之中,见其谐谑;谐谑之余,又见其慈祥。一切顺乎自然,有所求而不强求,求而得之固然好,不得亦无不可。0我以为是对这首诗所体现的诗人个性风格的绝佳注脚。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味的平和冲淡,他像大多数有志节的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之心,名垂青史的渴望,只是没有机会施展罢了。他的5读山海经6组诗,其中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0这样的句子,被鲁迅称作/金刚怒目式0诗句;他的5咏荆轲6表达了对英雄的由衷钦佩。这都说明陶渊明除了平和冲淡,还有另一方面的性格特征,以致朱熹说他:/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迈,但豪迈得来不觉耳。0其实陶渊明的平淡,是超越了内心的躁气形成的。他是有思想,也是有大抱负的人。他的5形影神6组诗,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思想矛盾。一方面他认识到外在世界永恒:/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0另一方面又看到生命的脆弱短暂,长生乏术:/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0/我无腾化术,必而不复疑。0由此想到儒家立德、立功、立名的信条,然而/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0这解释了他的饮酒行为的根源。他一生未能身居要职,无力改变现实,既不能完成立德立功立名的抱负,也就只好什么也不做:/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0如果一直按这种思想滑下去,陶渊明很可能成了颓废派人物了。幸亏他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思想归思想,平常的生活还是要认真对待。这也是陶渊明思想个性的独特方面。

以上所述我们看到,陶渊明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在诗文中则是具备多重的审美品味。故沈德潜在5说诗语6里才这样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维有其清腴,孟浩然有其闲远,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应物有其冲

119

和,柳宗元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其性之所近。0它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种现象:作品的技巧容易学到,但作品体现的人格精神是学不到的。

至于苏轼,可以说是陶渊明的最热烈的拥护者。他除了极口称赞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0(5与苏辙书6)还亲手作和陶诗一百多篇。苏轼推崇陶渊明,主要还是看重陶渊明人品和文品的高度统一:有斯人才有斯文;有斯文方看出斯人。考察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备受贬官放逐之苦,但他对待个人际遇,却安之若素。苏轼学陶渊明最成功之处不是他的和陶诗,而是和陶渊明一样做到了人品和文品的高度统一。苏轼传诵千古的诗词歌赋,正是他情感经历和生命历程的最忠实记录。

参考文献:

[1]刁绍华.外国文学大词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杨照明.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汪习波,张春晓.颂陶藏心曲谦抑避雄猜[J].中州学刊,2003,(1):59-62.

[6]杨合林.陶渊明诗在东晋南北朝的被读解[J].文艺理论研究,2002,(2):48-57.

[7]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刘士林.论陶诗的生命诗境[J].文艺理论研究,2002,(5):80-84.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0]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A].而已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2]聂石樵.汉魏南北朝诗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Beauty of Tao Yuan-ming.s Personality

TANG Bing

(Xuancheng Branch,Anhui T V University,Xuancheng242000,China)

Abstract::Tao Yuan-ming,as a creator of pastoral poetry,has set a unsubstable exam ple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More than a thouthand years since his death.Tao has been being studied by a lot of schoolars,even he has been being investigated abroad.It is due to Tao Yuanm ing.s unique charm ful character and talented prose and po-etry that he has been culted.

In China,only those w hose art and moral quality being unified,his works m ight be appreciated.Tao Yuan-m ing.s personnal morality are being incarnated wonderfully in his art.

T he forming of Tao Yuan-ming.s personality is related to his unique ex piriance of life and times.T ao Yuan-m ing.s thought is resultation from w hich his savouuring various trends of thoughts and his ow n ex piriance.The ontology of Tao Yuan-ming.s thoug ht is not systematic,it.s only sparked out from his w orks.Tao.s poems are the model of pastoral poems:mild,graceful,honest,and simple.From his simple description one can see his love and his being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 the natue,farming and friendship w hich are all moveable.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eople misunderstand him in history,his great personality and talented art transcends time and obstruc-tion m ade by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reading.

Key words:T ao Yuan-ming;pastoral poem;personality;one.s writing is oneself

[责任编辑陈希红] 120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战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最初做州里的小官,可由于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便辞职回家。后来时隐时仕,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后永远脱离官场,回归其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回顾以上经历,可见屈原和陶渊明是有共同点的。时不我待。他们都厌恶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也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埋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也都反抗黑暗,不随波逐流。无论是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浩然正气,还是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独立不迁,都是他们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但他们始终不一样。就其对社会的态度而言,如果说陶渊明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那么屈原就是一个抗击现实的勇者。立身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与

清醒,不肯同流合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哪怕君主疏远他,大臣排挤他,他也立志要在那个没有炬火的年代里成为唯一的光。而陶渊明却不同,在宦海中沉浮数十年,他已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自己的坚持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无力感。于是他选择返回自然,看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看这社会的腐朽,不去看百姓的沉沦。 就其对自然的态度而言,屈原大胆怀疑,具有上下求索的大无畏精神。《天问》就是屈原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他问日月、问星辰、问洪水、问九州、问地之长、问山之高、问历代之兴亡、政治之得失······而陶渊明崇尚自然,对自然化迁持委顺态度。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所谓纵浪大化就是如此。他不会去质疑自然探索自然,只会顺应自然。 屈原一生不断地追求理想,探索真理,却找不到一条出路,也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因此他心情十分苦闷矛盾,常常徘徊在歧路上,不知何去何从。斗争与妥协,自清与随俗,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在他心中交战,于是他终身抑郁不得志。陶渊明的内心也经历过这样的交战。他并没有摆脱名教

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深层含义01

最后的摇摆 ——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意义 《归去来兮辞》作于公元405年的冬天,标志着陶渊明十三年出仕生活的结束。这十三年的出仕生活,是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的,也是相当痛苦的历程。大家知过,陶渊明本来是一个“猛志逸四海”,愿意“大济苍生”的人,这出仕的十三年,是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时的陶渊明,正处在“最后的摇摆”期。 陶渊明的最后一次出仕,是在公元405年的秋天,担任彭泽(今江西彭泽)县令。这是最后一次的耕与仕之间的摇摇。在《归去来兮辞》序中,作者告诉我们“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说明他到官不久,内心就充满着矛盾斗争。“质性自然,非矫力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说明这种官场上违反作者个性和理想的为口腹自役的行为,对他来说是太痛苦了。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以当头棒喝般的呼唤,振起全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在这扪心自问式的自我责备之后,是对自己十三年仕途生活的总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行迷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漫漫十三年的仕途生涯,在作者看来是失路人走过的一段“迷途”。因为,在十三年的政局风云变幻中,在十三年的官场春秋中,作者见过太多的黑暗卑鄙,见过太多的残酷和不义,这十三年,正如作者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那样,是“误落尘网中”的十三年。所以,作者要求舒展他自由的个性,作家那不曾泯灭的良心,又呼唤他脱离仕宦的藩篱,正如 李泽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只有 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 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 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 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 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 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意 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美的历程》)这种思想,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摘要]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魏晋士人追求的一种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人格美。魏晋风度就是要破执除障,打开人生的新的窗户,还自我以本来的面目。魏晋风度追求的是精神自由、自我情调,强调个人之存在、自我存在。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读书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象征,又是魏晋玄学倡导玄远精神的结晶。这种具有特殊魅力和强烈影响力的人格美,就是魏晋风度。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主要的代表人。魏晋风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风度;竹林七贤;个人自由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最深刻的体现,也一直是后世文人景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魏晋风度,它彰显的是一种自由独立的人格,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风尚,其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魏晋之际政治动荡,使得统治阶层的权力斗争日益惨烈,同时伴随着血腥杀戮,史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具体写照。在这种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和变化的背景下,魏晋士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魏晋时代人是个体感性意识觉醒的时代。魏晋士人强烈自我意识,必然会引发对人的情、性本质的探索。应时而生的玄学以哲学的思辩代替了神学目的论,从对有无、本末的讨论深入到对人的性情本质的探索,这就使得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追求思想开放和自由论辩。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他们对社会与人生所取的态度,具有情感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具有情感主义、浪漫主义色彩的思潮与行事风格,在魏晋年间备受推崇,形成历史上有名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所倡导的是精神自由,自我情调。它强调个人之存在、自我存在,强调人应该有一种“情”,这种“情”,主要表现是高情、才情。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使内在的追求与外在的否定联系在一起,即在对旧传统、旧价值的怀疑、对抗,在破坏与颠覆中彰显出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也正因为有了这种“人的觉醒”,才使得“魏晋风度”具有了推动历史演变的人文情怀,蕴含着激励后人的意绪情结,从而使中国士人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审美开拓。魏晋风度反映出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代表了魏晋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它以文人的自觉为前提,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由此而凝铸的人格精神,是魏晋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魏晋名士们以清谈的话语形式畅神达志,昭示一种理想人格。清谈是对哲学玄理的一种抽象的论辩和探讨。清谈讲究语言优美、音韵和谐,需要高深的语言、文学和哲学修养。因此玄学清谈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标榜出风流倜傥的名士风范,名士们或笑傲江湖,或隐逸田园,潇洒也好,失意也罢无不具有哲人的智慧,艺术家的才情。如果说魏晋风度是那一代士人张扬的极致,那么,清谈则是他们修名养誉的重要途径。阮籍、嵇康等人倡导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既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又是对理想社会以及自由人格的一种构想,它为魏晋士人自

陶渊明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

陶渊明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作品名称,桃花源记。创作年代,东晋。作品出处,《陶渊明集》。文学体裁,散文。作者,陶渊明。 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

林。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3。阡陌34交通。 鸡犬相闻35。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 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9。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为72外人道也。”既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处处志之75。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太守即

陶渊明人格分析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 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 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 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 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 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 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 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 ;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 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

酒与诗词

酒与诗词

摘要:酒存在于中国几千年,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酒文化,并且与中国的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诗词。它促进了诗词的创作,热爱酒的文人将酒的庆贺、送别、解忧等作用,融入于诗词创作,使诗词体现出了酒的各种作用,以诗词形式体现出来。关于酒的诗词的名篇佳句,代代相传。中国古代诗词与酒甚于酒文化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酒文化古代文人诗词创作作用

0.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古国。人类的第一滴酒是中国人造的,并且还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酿酒工艺。酒是生活的佳酿,与生活是相依相伴的。酒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已经融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同时,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内涵。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酒是文化的酵母。酒事千年,千年酒事,酒香传万世,充分显示出酒寄寓于文化与生活的价值。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文学诗词创作,就有酒的相伴。何处有酒,何处有诗词。 1.诗词与酒的不解之缘 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是一对姐妹花,彼此依托,相互映衬。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有多篇涉及到酒,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1]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君子有酒,旨且多”。中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他们因酒而兴致勃发,借美酒浇出绚丽的诗篇。 酒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体现其独特的作用,最为显著、最为广泛的主要表现在魏晋、唐、宋这三个时期。这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的质量较为上乘,而且对将整个时期的文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起了重要及关键的作用,这些都与酒存在莫大的关联。所谓“万事不如杯在手”,杯中自有乾坤,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法学与社会学院 2011级1班 摘要:汉代哲学中,天是有意志的世间万物的主宰,阴阳五行是宇宙天地的根本秩序,而人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承接汉代的魏晋人便疑问人是什么?魏晋风度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士人们大胆冲破封建礼法束缚,蔑视功名利禄,真率坦荡,任诞放达,回归自然,表现出人格精神上的独立自由和对世俗人生的审美超越.魏晋风度自由洒脱、清远玄淡,超尘绝俗,回到了人类粗朴自然的初始状态,踏上了真正的归乡路径。 关键词:魏晋风度;超越生死;谈玄论道;哲学;人格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他们的率性而为在常人看来俨然就是癫狂。他们可以一时兴起,深夜出行,也可以饮酒啖肉,不避女色,无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法。志趣玄远,不滞于物;多情善感,内心痛苦;寄情山水,谈玄论道;蔑视权贵,宁折不弯;恃才放狂,傲视古今。“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一个个风骨俨然、气度非凡、才情卓越的魏晋才子的形象,伴着他们不朽的作品,穿越古今,款款走入读者的视野。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不少记叙魏晋时期名士的文字,传神写意,十分有趣,如: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安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之猷是王羲之的儿子,住在浙江绍兴,半夜起来乘舟造访在嵊县的名人戴安道(戴逵)。行程一整夜才到达。可是,到了戴安道的家门口却不进去,又掉头返回。同行的人感到奇怪,王之猷自有“说道”:我原本是乘兴而来,现在又尽兴而回,见不见戴安道倒无关要。乘兴而来,乘兴而归,不问结果,只看过程,这种彻底的“过程论”十分罕见。又如;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

试述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 (《世说新语·品藻》)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 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 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世说新语·方正》)这是魏晋士人的人格宣言,他们以自我的种种言行向人们展示了自我个体的高度觉醒,而这种觉醒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不同于先秦、两汉,这是一个万物皆贱、惟人为贵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时代。伴随着这种个体自觉,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也随着转型,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先秦、两汉传统的生命价值观的人生追求。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言: “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 我们知道生命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孔子对生死问题采取理性态度,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死观,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将个人价值消融在社会 历史的价值之中,对死亡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人的生命存在。这种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最终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不同于孔子,道家的庄子则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并塑造了“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而到了西汉,经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等级森严的集体性社会中,他们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真理,以实现济苍生扶社稷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目标,儒家圣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在此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因此,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是重生轻死,即所谓“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汉之前,死亡对中国人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迨及东汉末年,中国的历史进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动荡不安时期,尽管期间也出现了西晋太康年间那种短暂的太平繁荣景象,但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很快便被爆发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八王之乱所替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充满了奸诈、虚伪、仇恨,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另一方面,正如宗白华所 陕艳娜 荩 试述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内容提要】 本文用西方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解析陶渊明人格。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其行为处世最重要的三个境遇、五个场景入手,观察其人格之呈现,力图把精细的分析和严密的整合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与屈原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人格,必须重视。【关键词】陶渊明;人格;心理学;刚;达;真 甲,“人格”辨析及方法论 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1】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地指向了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作为从西方心理学剔抉、引进的新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戏剧演员所戴的体现角色身份的面具。这个词根说明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外部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深藏不露的东西,二者冲突、交错,进而形成真实的个人。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讨,人格理论已沉淀出如下大致相同的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个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有特色的处世模式,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整体性。陈寅恪说:“古今论陶渊明文学者甚众,论其思想者较少。”【2】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3】都是针对渊明而发。诚哉斯言!陈、鲁二人都强调了渊明研究的整体性原则。本文选取人格特征角度从事心理学分析,其意即在此。 渊明作古已久,现代心理学行之有效的交谈法、投射法等不可能采用,因而,境遇法、自叙法、他叙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所谓境遇法,即把渊明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表现作简要勾勒,寻绎其人格侧面的蛛丝马迹。所谓自叙法,即从渊明对自我行为、心境的叙述(如诗、文)中抓握信息予以分析。所谓他叙法,即从他人对渊明的记载、评价中提取材料作为旁证予以分析。【4】这一切,又必须经由行为分析法和笔者的透视来串联。因为说到底,人格作为个体物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其内隐部分是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等来体现的。由于渊明的创作动机是“聊命故人书之”以“自娱”的,【5】并未想藏之名山或流传后世,其中所记载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相当可信,所以,自叙法尤应提到显要的地位。 本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所有的分析、结论都以确凿的行为事实为基础。 乙,境遇A:与上司交往中的人格呈现 境遇,本文所指,既包括境(环境),但主要指遇(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境遇,即渊明本人与不同人交往所形成的特殊场景、情境。 渊明一生分为仕、隐两部分。仕任过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其余半生隐于田园。在自叙中,渊明没有半句提到上司,其厌恶上司、“不堪吏职”的程度,可谓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与上司的有关交往主要见于他叙,如颜延之《陶征士诔》、沈约、李延寿、房玄龄《隐逸传》和萧统《本传》等。【6】他叙中,正面言及出仕期间与上司交往的只有一处,众所周知,即,郡遣督邮至县,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辞职。【7】此外,便是在归隐后与州郡长官王弘、檀道济的接触。 与王弘之交往可分离为如下三件小事。笔者提请读者注意,在这种交往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渊明的态度。(1)会面前,王弘先请,渊明不往。接着王弘亲自登门,渊明称疾不见。最后王弘只好由庞通之(主簿)穿针引线,具酒肉于庐山半道候邀,渊明才“共饮酌”。返州路上,他们一人乘华轩,另一人(渊明)乘篮舆,然而后者言笑自若,不觉欣慕,也未感低贱。【8】(2)量鞋码,渊明“伸脚令度”。(3)尝九月九日无酒,适逢王弘派人送来,渊明“即便就酌”。据谱家考定,王弘在江州凡八、九年,但由上可见,双方交往的次数寥若晨星,而且渊明纯

陶渊明赏析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玄学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这从魏晋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就可以看出,即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形神之辩,明理之辩。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其影响从思想蔓延至文学,哲学,史学等各个领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们这里主要就玄学对魏晋诗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严格的说玄言诗不属于真正意义的诗。它只是在诗的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重要东西。可是相比其它类型的诗,玄言诗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诗不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助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从而形成了玄言构成的以理趣为点睛之笔的诗歌形式。而这种诗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来影响后世。 东晋简历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都是被玄言诗占据着的。但是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会使诗歌偏离艺术,从而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是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着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无疑是先驱一样的人物,他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境地;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哲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的作品。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述躬耕,咏怀发咏史之怀,行役叹其苦,赠答抒与友人的笃厚之情。其中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史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形式。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欣悦。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于日常生活的哲理的阐述都是通过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所叙述的。而这些平常事物在陶渊明笔下也散发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理趣。这当然也表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哲理崇尚自然。“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老庄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 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 陶渊明一生可分少年、游宦和归隐三个时期,兹分述如下: (1)少年时期:自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壬申,至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自出生至二十五岁止),萧统《渊明传》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一点更可从他诗中窥见他的遭遇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辞);“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2)游宦时期:自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至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为止)。他的杂诗里说:“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在这十年期间,陶渊明曾出任四次,前三次任幕僚即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次是当县丞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就任,十一月即自免归。 (3)归隐时期:自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岁至五十六岁止),渊明自四十六岁以后,他家曾遭遇过火灾、风灾、水灾、虫灾。他身体也是逐渐衰弱,尤其元嘉二年后的两三年中,可说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贫困使他自然的质性,磨砺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他对于死神的迫近,毫不惧怕,处之泰然。他深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了三首挽歌诗,及一篇自祭文,作为辞别人间的最后剖白。 陶渊明现存于世的诗歌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_山水田园诗风格比较

第10卷 第4期2008年12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π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110 No 14 Dec .2008 收稿日期:2008209226 作者简介:马得禹(19752),男,甘肃靖远人,讲师。 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山水 田园诗风格比较 马得禹 (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诗文创作对唐宋两代文人的影响深远,尤其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更为显著。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的山水田园诗也深受他的影响,尤其在岑参早期的生活与创作受其影响最大。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二人的仕宦经历都体现了仕与隐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都是通过山水田园诗表现出来的。对二人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岑参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但深受陶诗之影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较陶诗更为成熟,二人的山水田园诗分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陶渊明;岑参;山水田园诗;仕与隐 中图分类号:I 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248(2008)0420094206 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大多与他们的仕宦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宦海沉浮的独特感受寄托于他们的诗文创作。随着文学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作家用诗文展现他们在仕途上的各种坎坷经历。钟嵘在《诗品》中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1] 的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近代著名学者王国 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 千古”[2]。王国维认为,古代诗人中对后世产生最 大影响的是这四位诗人,陶渊明位居其二。当然王国维评价的标准侧重于人格,文学与人格的结合也非四人莫属。陶渊明的诗文在当时并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只有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才开始重点关注他。后来他的影响逐渐扩大,受其影响最深的是唐宋两代的诗人。他的影响不仅在于田园诗方面,更多的在于他的处世态度和人格魅力。在唐代诗人中,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受其影响较多,历来研究者 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被称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也深受他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研究者关注较少。通过阅读陶渊明与岑参的诗文创作,可以发现二人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陶渊明一生在思想和仕宦经历中充满了仕与隐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也体现在岑参的思想与仕途之中,因此二人在思想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二人的诗文创作,可以明显看出岑参早年隐居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受到陶诗的影响较深,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陶渊明与岑参在仕与隐之矛盾中的相似性、陶诗对岑参创作的影响以及二人山水田园诗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一、陶渊明、岑参仕与隐 矛盾比较 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相

魏晋文人的形美与神美

魏晋文人的形美与神美 摘要:魏晋时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混乱的时代,三国纷争,八王之乱,晋室东 迁…人们可以说是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却是异常的发达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而这一时期的文人们在这样的社会的大背景下所展现的风骨和风貌更是其他历史时期所没有的,魏晋时期的文人们的人格之美令人心折,而这种人格美又体现在了形美和神美两个方面。在古代的十大美男中魏晋时期的就占了七个,美男并不会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魏晋时期的美男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他们风流倜傥,英俊伟岸的身姿,那种围绕在他们周身的自由狂放,潇洒不羁的气质才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而魏晋时期的审美标准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原因?魏晋文人的形美与神美的纠缠和交织又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关键词:魏晋文人、形貌、才思、神韵之美 魏晋时期,这样一个黑暗又动荡的年代,战乱频繁,天无宁日。“这种状况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曹操的《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四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写到了整个村庄的灭绝。”①人们却将仪容和人体美作为了一种独立的审美内容。很难想象,在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连温饱都需要烦恼的时候,还要分出精力来关注仪容仪表,这仅仅从表面上看是矛盾和难以理解的。但当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的分析文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之后又觉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自古以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更加注重人们的内在美,即精神美。而魏晋时期时对于人的形体之美的追求也可以说是形成了这个时代的独特的特色。在儒家的审美中,着力强调美与善的联系,甚至直接将善转化成美。美与善可以说是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善是美之所以为美的先决条件,没有了善美也就不能称之为美。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善作为内核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孔子在论语中写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①。“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②“里仁为美”③这种种言论都可看出孔子对美的阐释。文质彬彬就是“美”与“善”的一种统一,而善甚至是要超过于美的。可以说儒家是更注重内在美的。而道家强调的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的自然之美,持一种无为自在的审美态度。认为自然的天然的就是最美的。庄子就主张万物各随其性,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道家在论述人格美的时候,也更推崇人的精神美,认为精神美远重要与外表形态之美,常常以形貌丑陋的人来反衬人物精神的伟

由陶渊明的诗文探讨其思想性格

由陶渊明的诗文探讨其思想性格 摘要:文章以诗论结合的手法,在解析陶渊明诗文代表作品大意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儒道结合的思想渊源、安贫乐道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的人生思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洞悉了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思想性格;儒道结合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他不仅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其诗文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尤其是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情怀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风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言为心声”,本文便尝试着从其诗文入手,解读其深刻内涵,探讨其思想性格,从而由表及里,更进一步了解这位隐逸诗人。 一、道结合是陶渊明的思想渊源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其中仅引用《论语》就有37处。如陶渊明在《杂诗十二首》中第一首《人生无根蒂》中写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意思是说人生之尘在风中漫游,经历了磨难,已经不是原来的生命。这两句,看起来平淡,其实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测,人人都会有体验。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过漂泊曲折的经历,生命已经非原来的样子。“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既然大家都已非原来的生命,那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亲如兄弟,何必在乎血缘骨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陶渊明的首创,孔子《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陶渊明在诗中重复孔子的意思,其实是在战乱和孤独中对理想的一种呼唤,这种理想就是社会和平,是人间博爱,这其实就是儒家经典思想。 陶渊明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因为他同样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子》、《庄子》的典故,共77处之多。《老子》、《庄子》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文艺观等诸多方面,其中“朴”、“淡”是其核心观念。“朴”、“淡”的美学要求就是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陶渊明无疑认可接受了老庄所阐发的美学趣味,所以古今论陶均不离“素淡”。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陶渊明作品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 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与不快一吐而出,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多少怀念、留恋和向往啊!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胡不归?"的自问,表现诗人归隐田园之心的迫切,又带出下文对自身经历的反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指出,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是诗人深深反省的结果,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诗的第一段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按时间顺序,突出表现归田园前后的感受。先写归途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舟遥遥"、"风飘飘"似写景物,实写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一"问"一"恨",所揭示的正是归隐田园心情的急切。次写抵家时的欣喜若狂。这种欣喜,用长句很难形象地再现,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变六字句为四字句,略去了虚词,既使句子简练,有效地表达出欢欣畅快的心情,又使本诗的句式长短相间,便于抒发不同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为官时完全不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写自己"载欣载奔",写家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家中"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实的景象!"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来借指隐士所居。陶渊明用"三径"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再写田园隐者之乐,突出两点,一是室中独处之乐,一是园中观景之乐。写独处之乐,可"引壶觞",可"眄庭柯",可"倚南窗",极力表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纵与安适;写观景之乐,有自己"园日涉"、"策扶老"、"抚孤松"的安闲自在,有"无心以出岫"的云,有"倦飞而知还"的鸟,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的志节紧密结合起来,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作者对自己心情的反映,告诉读者,自己就像出岫的云,本无心出仕,又像倦飞的鸟,对仕途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诗人托物言志,以"松菊"喻高洁的品格,以"抚孤松而盘桓",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仍要保持坚贞之志。 第三段,写朴实的农事生活之乐。诗人断然也污浊的官场断绝来往:"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再次呼出"归去来兮",却与开篇的语气和感觉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决心归田的宣言,第二次却是已然归田的平静。这种平静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可以和自己想见的人说说知心话,可以做自己曾经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可以看自己想看而无心看的自然美景,这种生活,让诗人真正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可以说,这段文字是作者想象的诗化了的田园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渊明在他的多诗中都对这种生活和这样的理想作了描述,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的简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愉快和满足,都写得坦率诚实,感情自然淳真。初归田园,诗人尚未真正体验耕种的艰辛与生活的困窘,只是以直率之笔抒"心之所之",表达自己对田园

人物素材积累 陶渊明

人物素材积累----陶渊明篇 【人物事迹】 1.年少有志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 2.陶渊明择友 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临去时馈以梁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天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经去职。后来,他写《归去来兮辞》这篇传世之作。诗人在序文里交代了写作原因。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这就可以看出,陶渊明宁可饿肚子,也不原违心地适迎上司而混迹官场。 分析: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典范。 适用话题:气节、美德、自尊、坦诚 4.三仕刘裕 陶渊明在穷途末路之时,还是三度出仕,投身刘裕幕下。刘裕固然不如三国时的刘备那么有名,但从他后来建立刘宋王朝的业绩看,也不愧为乱世之雄。只是刘备代表汉家正统,而刘裕则是篡国奸雄,所以史家对他没有好评。但是,东晋并不是汉末群雄并起、三分天下的局面,刘裕也不是刘备那样的求才若渴、礼贤下士,陶渊明更不是诸葛亮那样大势了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而只是一介文人。镇军参军本非要职,不过一个小小幕僚,有似杂役。所以,对于正雄心勃勃,忙于征战的刘裕来说,他是不可能真正重用陶渊明的。所以陶渊明入幕不久,就对刘裕仕途失望了。 分析:在陶渊明三番五次的从政失败及居丧躬耕后,选择了重走仕途之路,可见他心里仍然燃着“大丈夫扬名立万”的火焰。但可悲的是,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 适用话题:挫折、理想与现实、苦闷 5.天灾人祸自悠然 接连不断的人祸还没结束,天灾又飞降陶渊明一家。这年夏天,在他笔下那么安宁静谧又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诗人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虽然他努力以君子固穷的气节来安慰、鼓励自己,可严酷的现实仍然让他心中难以平静。他多么希望自己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啊。在传说中那个远古社会里,道不拾遗精食多得吃不尽,余粮就放在地头。然而,衣食无忧作为他最简单的心愿竟离他那么遥远。 分析:至痛无言,至忧不语,写诗作文往往在痛定忧平之后。诗人诗文中虽然很少展现过强烈的失落与忧愤,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诗文表面的平淡,还应看到他心中生而灭、灭而生的烈火。 适用话题:灾难、渴望、表面与实质、矛盾 6.酒中隐士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分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就与酒相知,酒常常成为了他们寄寓情感的载体。从一些“饮酒诗”中,可以体会他们当时或忧或怒或喜或悲的心情。 适用话题:文人与酒、寄托、爱好 7.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也是菊花。相传有一年,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陶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 分析: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的品格高洁、质朴而又从容,具有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以菊花喻人,既有入仕的超然,又有出世的积极。陶渊明如此爱菊,想必是以菊自比,欣赏菊花的品格。 适用话题:菊、格调、情操 8.易代悲歌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陶渊明五十六岁。六月,刘裕代晋称帝,改元永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值此朝代更替之际,诗人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作为曾经入仕东晋的旧吏,他有失君亡国的悲哀和屈辱,无论东晋王朝多么令他失望,他毕竟曾经是他的一员。而且,新朝还会给芸芸众生带来什么样的祸患,还会给他这么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带来什么样的烦扰,也是难以预料的。再者,作为一个垂垂老矣的贫士,晚景凄凉,前途黯淡,行将就木,一切都成为云烟,改朝换代所触发的,更是自身一生失意、潦倒不堪的慨叹。 分析:处于前途和末路之间,陶渊明表现出对未来的茫然,加之岁月不饶人,年迈的他满眼尽是凄清之色。 适用话题:境遇、前途与末路、岁月 9.金刚怒目 刘裕称帝后,由于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相继作了《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诸诗,托古述怀。他还在《述酒》《蜡日》二诗中,用隐晦的词意,影射刘裕的暴政。而在这些诗作中,《咏荆轲》更是一改诗人平淡的风格,完全变成了一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分析:在世人的眼中,陶渊明一贯给人隐逸、平淡自然、自得其乐的形象。但我们只能说这是陶渊明最突出的个性,而在面对暴政和强权时,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适用话题:典型、全面、环境 10.死如之何 诗人最后的岁月,是在贫病交加中度过的。仍然好酒,但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地步,酒更是喝不上了。他的朋友有时送钱周济他,当地长官慕其名而怜其处境,偶尔也接济一下他。 在饥饿贫困中,诗人的身体愈来愈差了。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黯然暝目,亲友们依照他的遗愿,以“省讣却赠,轻哀薄敛”的俭朴仪式安葬了他,并遍询他的生前好友,给他谥号为“靖节徵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