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t透射样品制备技术宁波所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46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方法我折腾了好久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的时候,我真是瞎摸索,走了不少弯路。
就说取材这一步吧。
我最开始取材,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样本的新鲜度有多重要。
有一次我取了一块组织,因为中间耽搁了点时间,结果后面在电镜下看的时候,细胞结构那叫一个模糊,好多细节都没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取材就得要快,尽可能减少样本暴露在外界的时间。
好比咱摘个苹果,要是在手里捏半天再去观察它的表皮细胞,肯定和刚摘下来就看是不一样的。
而且取材的时候大小也要合适,不能太大,大了后续处理不容易,像大房子打扫起来总是比小房子费劲。
固定也特别关键。
我试过用戊二醛固定,这个浓度可得小心。
浓度高了呢,可能会对样品有损伤;浓度低了嘛,又固定不好。
我一开始没经验,浓度没调好,整个样品固定下来乌七八糟的。
后来我就严格按照标准来配比,慢慢就好了很多。
就像做菜放盐,咸了淡了都不行。
清洗这一步我也没少摔跤。
清洗不彻底的话,残留的固定液还在样本上,也会影响后面的成像。
我之前总是洗得马马虎虎的,直到得到很糟糕的结果后才知道要多用心。
这就好比洗衣服,得把洗涤剂都漂洗干净。
脱水这一环节是个精细活儿。
我打算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醇来脱水。
乙醇浓度要逐渐升高,得一步一步来,不能跳着来。
我就试过急着快点完成这一步,跳了个浓度,结果样本皱巴巴的,在电镜下看完全不是正常的形态了。
这就像盖房子,基础没打好,上层肯定不稳。
包埋的时候也是,要选择合适的包埋剂。
我用过环氧树脂包埋,这个过程中要按照正确的比例混合包埋剂,就像调鸡尾酒,比例不对就调不出那个味道。
关于切片,我最大的教训就是切片的厚度。
切得太厚,图像叠影重重,看不清楚;切得太薄又容易弄碎。
这得靠多练习,掌握自己设备的脾气,就跟炒菜掌握火候似的,多试几次就有感觉了。
最后就是染色了,染色剂的选择和染色的时间都需要好好琢磨。
用错了染色剂或者染色时间不对,呈现出来的图像颜色就不对,对比度不行,很多结构就显示不出来。
TEM样品制备技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凤莲2004.9.20TEM样品制备技术TEM样品制备在电子显微学研究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非常精细的技术工作。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前言一平面样品制备1.切割2.平面磨3.钉薄二截面样品制备三粉末样品制备四离子减薄样品前言要想得到好的TEM结果,首先要制备出好的薄膜样品,TEM样品制备在电子显微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常规制备方法很多,例如:化学减薄、电解双喷、解理、超薄切片、粉碎研磨、聚焦离子束、机械减薄、离子减薄,这些方法都能制备出较好的薄膜样品。
目前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样品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样品制备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制备时间更短,电子穿透面积更大,薄区的厚度更薄,高度局域减薄。
TEM样品类型块状:用于普通微结构研究平面:用于薄膜和表面附近微结构研究横截面样品:均匀薄膜和界面的微结构研究小块物体:粉末,纤维,纳米量级的材料透射样品制备工艺图500μm80μm 3mm‹5μm2.5mm1. 切割2. 平面磨3. 钉薄4. 离子减薄生长面衬底平面:表面观察,表面的均匀度,缺陷,相分凝等。
截面:生长形态信息,各层的原子结构,界面结构,缺陷等。
一平面样品制备1.切割样品方法很多,可以用超声切割,冲压器冲获得Ф3mm圆片,如果你没有上面这两种工具,可以用其他任何方法,把样品切成小块,无论是长方形还是方形,只要对角线不超过3mm,长边2.5mm即可。
把切好的样品在加热炉上粘到磨具上,自然冷却后就可以平磨了。
2. 平面磨•简单的平面磨可以产生大面积的薄区,但却使样品过于脆弱,很容易损坏,以我们的经验,一般Si材料可以平磨到50μm左右,对于脆性材料可适当增加厚度。
•手工平磨时,应采用不断变换样品角度,或者沿“8”字轨迹的手法。
如图示:P1500P20001μm金刚石膏可以避免过早出现样品边缘倾角,用粒度p1500→P2000→1μm 金刚石抛光膏抛光,每更换一次砂纸用水彻底清洗样品。
tem样品制备以及浓度要求tem样品制备以及浓度要求是生物、化学等领域实验室常见的操作步骤。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tem样品,制备过程和浓度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tem样品制备的流程与方法,以及各种溶液的浓度要求。
一、tem样品制备概述tem样品制备主要包括样品处理、固定、切片、染色、洗涤与脱水、透明化与包埋、切片染色、观察与分析等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保证样品的质量和制备效果。
二、制备流程与方法1.样品处理:首先从实验动物或植物中获取所需的组织样品,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液中,以保持细胞形态。
2.样品固定:将处理好的样品转移到固定液中,常用的固定液有戊二醛、多聚甲醛等,固定液浓度为4%。
固定过程中,应确保样品充分浸泡,以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3.切片:将固定好的样品进行切片,常用的切片设备有旋转切片机和冷冻切片机。
切片厚度根据实际需求和观察仪器而定,一般为50-70μm。
4.染色:将切片转移到染色液中,染色液可以是Goat Solution、抗兔/鼠IgG等,浓度为1:50-1:100。
染色过程中,需注意温度和时间控制,以保证染色效果。
5.洗涤与脱水:染色后,用PBS缓冲液轻轻洗涤切片,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然后进行脱水,脱水液可以采用系列酒精(70%、80%、90%、100%),每个浓度停留3-5分钟。
6.透明化与包埋:将脱水后的切片转移到透明液中,常用的透明液有丙酮、乙酸乙酯等,浓度为1:1。
透明化后,将切片转移到包埋液中,包埋液可以选择丙烯酸、环氧树脂等,浓度为1:1。
7.切片染色:将包埋好的切片进行切片染色,染色液可以是Envision、DAB等,浓度为1:50-1:100。
染色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
8.观察与分析: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并进行分析。
观察指标包括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染色深度等。
三、浓度要求1.固定液浓度:4%2.染色液浓度:1:50-1:1003.洗涤液浓度:PBS缓冲液4.脱水液浓度:系列酒精(70%、80%、90%、100%)5.透明液浓度:1:16.包埋液浓度:1:1通过以上详细的tem样品制备流程和浓度要求,可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tem样品。
TEM及HRTEM试样制备(转)(2007-05-20 09:51:57)转载▼一、样品要求1.粉末样品基本要求(1)单颗粉末尺寸最好小于1μm;(2)以无机成分为主,否则会造成电镜严重的污染,高压跳掉,甚至击坏高压枪;2.块状样品基本要求(1)需要电解减薄或离子减薄,获得几十纳米的薄区才能观察;(2)如晶粒尺寸小于1μm,也可用破碎等机械方法制成粉末来观察;(3)块状样品制备复杂、耗时长、工序多、需要由经验的老师指导或制备;样品的制备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电镜的观察和分析。
所以块状样品制备之前,最好与TEM的老师进行沟通和请教,或交由老师制备。
二、送样品前的准备工作1.目的要明确:(1)做什么内容(如确定纳米棒的生长方向,特定观察分析某个晶面的缺陷,相结构分析,主相与第二相的取向关系,界面晶格匹配等等);(2)希望能解决什么问题;2.样品通过X-Ray粉末衍射(XRD)测试、并确定结构后,再决定是否做HRTEM;这样即可节省时间,又能在XRD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微观结构信息。
3.做HRTEM前,请带上XRD数据及其他实验结果,与HRTEM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判断能否达到目的;同时HRTEM老师还会根据您的其他实验数据,向您提供好的建议,这样不但能满足您的要求,甚至使测试内容做得更深,提高论文的档次。
三、粉末样品的制备1.选择高质量的微栅网(直径3mm),这是关系到能否拍摄出高质量高分辨电镜照片的第一步;(注:高质量的微栅网目前本实验室还不能制备,是外购的,价格20元/只;普通碳膜铜网免费提供使用。
)2.用镊子小心取出微栅网,将膜面朝上(在灯光下观察显示有光泽的面,即膜面),轻轻平放在白色滤纸上;3.取适量的粉末和乙醇分别加入小烧杯,进行超声振荡10~30min,过3~5 min 后,用玻璃毛细管吸取粉末和乙醇的均匀混合液,然后滴2~3滴该混合液体到微栅网上(如粉末是黑色,则当微栅网周围的白色滤纸表面变得微黑,此时便适中。
tem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方法
1、首先,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不同的
方法分割出样品的待测区域,如将硬物质研究区域腐蚀分离,将软物质研
究区域丝切或冻破;
2、在压片装置中,用圆台钳夹住待测样品,经过磨光及定位,确定
好待测区域,将样品放在Panel 上,然后将样品夹具锁紧;
3、对样品清洗,并将洗涤液用蒸发器除去,使样品表面干净;
4、样品表面涂覆金属,使其表面包覆金属;
5、用抗蚀剂去除不需要的金属,然后将样品均匀地分布在TEM板上,即可做准备进行TEM观察和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然而,为了进行TEM观察,样品制备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之一是薄片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固体材料,如金属、陶瓷和聚合物等,甚至是生物样品。
制备薄片的关键是薄化和抛光样品。
首先,将样品制备成小块或片状。
然后,使用切割机、研磨机或离心切片机将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厚度。
接下来,使用细砂纸或悬浮液对样品进行抛光,直到获得适当的薄度和平滑度。
最后,使用溶剂将样品转移到TEM网状铜网上,以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是焦散法。
与薄片法不同,焦散法主要用于观察液态材料。
例如,溶液中的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等。
使用焦散法时,首先将样品放置在一块透明的碳膜上。
然后,用纯水或其他适当的溶液将样品冲洗干净。
在样品干燥之前,使用过滤纸或吸水纸轻轻吸取多余的溶剂。
一旦样品干燥,就可以将其放置在TEM中进行观察。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外,还有一种称为离子切割法的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固体样品,特别是那些被称为厚度大于100nm的样品。
离子切割法的关键是使用离子束切割出更薄的样品层。
首先,将样品与一层保护层(常用的是金属膜)叠加在一起,以增强样品的结构稳定性。
然后,使用离子切割机将保护层以下的样品层剥离下来。
通过不断剥离,获得更薄的样品层。
最后,将样品放在TEM网状铜网上,准备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样品制备方法仅代表了常见的几种,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样品性质,还有许多其他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对于研究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如薄片法、焦散法和离子切割法等。
tem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方法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原子级的细节。
TEM样品的制备是获取高质量TEM图像的关键步骤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TEM样品制备方法。
1.机械切片法:通过将所研究物质切片成非常薄的片,以便电子束能够透过样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硬材料或质地坚硬的样品。
首先,使用机械工具(如剪刀)或精密切割仪来制备尺寸较小的薄片。
随后,使用刮刀等工具,将薄片轻轻地转移到透明的TEM样品网格上。
最后,用气吹干净样品,并使用显微镜检查成果。
2.离心沉淀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到具有较大颗粒的样品。
首先,将所研究的材料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用超声波处理来消除聚集物。
然后,使用离心机将样品离心,使颗粒沉淀在薄网格上。
最后,将样品干燥,并用透明胶带密封以保持样品稳定。
3.冻脱水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液态或可溶性样品。
首先,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滴到一片透明的TEM样品网格上。
接下来,将样品迅速冷冻,使其形成冻结状态,并使用真空甚至液氮将水从样品中去除。
最后,将样品干燥,并用透明胶带密封以保持样品稳定。
4.薄膜制备法:对于一些材料,可以通过溅射、蒸镀、离子束制备等方法制备薄膜样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研究材料的表面结构和形貌的情况。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TEM样品网格上制备出具有亚纳米尺寸的薄膜。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请确保样品制备过程中防止氧化或其他污染物的入侵,以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
此外,制备过程中的轻柔操作以及对透明度的注意,也是获得高质量TEM样品的关键。
最后,使用TEM显微镜观察样品前,确保样品在真空或干燥的环境中,以避免图像的模糊或扭曲。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穿透样品而观察样品结构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样品制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1.薄片制备法:薄片制备法是最常用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之一、首先,将待观察的材料切割成薄片,通常使用切片机或者离心切片机进行切割。
然后,将薄片放置在网格上,并用显微镊夹持住。
接下来,使用离心机将网格和薄片一起离心,以去除多余的液体。
最后,将网格放入透射电镜中进行观察。
2.离解法:离解法适用于那些不易制备成薄片的样品。
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制备成溶液或者悬浮液。
然后,将溶液滴在碳膜覆盖的网格上。
接下来,使用离心机将网格和溶液一起离心,使溶液在网格上均匀分布。
最后,将网格放入透射电镜中进行观察。
3.冻结法:冻结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观察生物样品或者水溶液的样品。
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制备成溶液或者悬浮液。
然后,在液氮中冷冻样品,使其迅速冻结成冰。
接下来,使用离心机将冰冻样品离心,以去除多余的液体。
最后,将网格放入透射电镜中进行观察。
4.脂溶法:脂溶法适用于那些不溶于水的样品。
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制备成脂溶液。
然后,将脂溶液滴在碳膜覆盖的网格上。
接下来,使用离心机将网格和脂溶液一起离心,使脂溶液在网格上均匀分布。
最后,将网格放入透射电镜中进行观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原位制备法、离子切割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
总结起来,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是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结构的关键步骤。
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可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透射电镜图像。
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