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铜铅锌银煤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精讲
- 格式:ppt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43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是云南省澜沧县境内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
其矿体主要由银、铜、锌、铅等矿物组成,矿化物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固体等岩石中。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
一、地质特征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县东北部的三道水、巴弄等地段。
该矿床属于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岩石通常为深色闪长岩,石英脉和石英脉固体等构造固体是矿产的主体,矿物包括银矿、铅矿、锌矿、铜矿等。
二、控矿要素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岩石层位和热液成矿作用。
其中,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矿床岩石层位较规则,呈伸展构造组构样式。
矿化作用与构造演化有关,主要分布在断层、剪切带和脉状构造中,断层控制作用显著。
三、找矿靶区在寻找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靶区时,应注意寻找具有较完整的脉状构造体、处于构造节理和断层带中的石英脉固体,以及与石英脉固体相伴的岩石中的矿物等。
凭借着局部构造的勘探附近就曾经发现强烈的热液作用足迹,揭示了区内热液成矿的潜力,是靶区的快捷定位方式之一。
此外,还可以结合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物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提高勘探效益。
综上所述,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要素都比较显著,找矿靶区的方法也比较明确。
但是,在实际的勘探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找矿的影响,以提高勘探效益。
通过对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矿床的特点和潜力。
一、地质数据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县东北部的三道水、巴弄等地段,属于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成矿岩石为深色闪长岩。
矿床形态具有典型的脉状构造控制,矿化体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固体等岩石中。
银矿、铅矿、锌矿、铜矿矿物的含量较高,其中银矿石为最主要的金属矿物之一。
二、矿产数据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是一处比较重要的金属矿床,在矿藏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云南某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云南铜矿区地质结构复杂,且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致使成矿地质条件极其优越,本文基于找矿实践和长期野外工作,对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为今后铜矿勘查工作奠定基础。
标签:云南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云南的中甸地区是著名的铜矿发育基地,矿种包括钼矿、银矿、金矿、锌矿、铅矿、铜矿等,其中以普朗铜矿最为著名,在中甸地区,由于构造背景独特,致使成矿条件极为优越,是探寻斑岩型铜钼矿和斑岩型铜金矿的重点区域。
一直以来斑岩型铜矿的分布特点表现为易采易选、埋藏浅、规模大等,是获取铜矿资源的主要来源,社会各界对此极其重视。
1铜矿矿床地质特征针对矿床地质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矿体地质特征:在此矿区共有共有矿体群10个,矿体41个,其中低品位矿体有32个,工业矿体有9个,矿体的总体走向为NNW,倾角约为450,倾向NE,垂直分布标高为3189-3888m。
矿体形态表现为透镜状、似层状,从倾向和走向来看,其特点表现为尖灭再现、复合、分枝等。
(2)岩石特征:在此矿石矿物中以黄铁矿和黄铜矿居多,而方铅矿、斑铜矿及磁铁矿含量比较少,其中辉钼矿和闪锌矿更是少见;脉石矿物主要包括绿帘石、黑云母、石英、碳酸盐、钾长石、绿泥石、绢云母、斜长石等。
而矿石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浸染状、细脉状等。
在方解石和石英中细脉状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布的比较多,在蚀变岩中浸染状的矿石分布的比较多,在黄铁矿的裂隙中常常分布有黄铜矿,因此,从形成时间来看,黄铁矿早于黄铜矿。
一是矿物特征:不同的矿物所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比如黄铜矿,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石中,在蚀变岩中的分布呈现浸染状,在碳酸盐脉和硅酸盐卖中呈细脉状分布,伴随黄铜矿共同存在的矿石还有方铅矿、黄铁矿、镜铁矿等;在矿石含量中,斑铜矿极少,呈现兰-黄红色,通常与黄铜矿共生,在黄铜矿的边缘分布的比较多。
二是脉石矿物特征:长石: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钾长石和斜长石,在基质呵呵斑晶中钾长石存在的比较多,形态为半自形-它形;斜长石的形态为半自形-它形,存在形式为斑晶式,具有环带结构;石英:产出形态为半自形-它形,包裹有金属硫化物,少数存在黑云母和斜长石假象。
云南含铜银砷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矿产资源进一步的开采与挖掘,充分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的GDP指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对各类金属成矿的原因以及矿床的地质特征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标签:云南省地质特征矿床成因1云南省区域成矿地质简介云南省以云南元江谷地与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线,可以大致分为东、西两个大的地形区域。
平均海拔高达2000米,这里的地貌形式主要是一些低山和丘陵,但是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矿。
而金属矿区大概位置处于喜马拉雅与特提斯、太平洋两大区域像覆盖的部位,在印支地块和杨子地块的相互作用下,经过较为复杂的内部拉伸、挤压、隆升、平移等动态的运动之后,使得该区域出现褶皱与断裂。
进而形成了比较特殊的地层、岩浆活动、构造等地质特征,为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2铜银砷成矿的地质特征2.1铜、银、砷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实际的勘察数据表明,大姚铜矿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一般在125到440摄氏度之间徘徊。
足以说明矿区的流体包裹体温度可以被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稳定在100℃~200℃,200℃是它的峰值,变化范围较小,属于中低温成矿流体;第二阶段包裹体的整体温度较高,具体在200℃~350℃之间,甚至有的部分温度远远超过350℃,这时的成矿流体在中高温范围。
说明了成矿流体系统不断在变化着,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地演化,并不是一朝一就能形成的。
矿物包裹体的盐度变化范围在6.26~20.91wt%之间,平均为14.425wt%,流体盐度在任何一个阶段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包裹体盐度往往保持在12wt% ~18wt%之间,而温度变化过大,暗示矿床的形成是在一个能够降温减压的环境实现,那么就有可能在火山喷发间隙期、火山气液作用、接近海底或者是海水的底部进行。
2.2矿石特征以及类型大姚铜矿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斑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方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白云母、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等。
云南省云县铜厂街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铜厂街铜多金属矿床是以铜为主,有少量锌矿化。
初步认为矿床成因是与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海底喷气-沉积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受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控制。
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化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今后该区带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分析海底喷气-沉积中低温热液型云县铜厂街云南0前言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投入、深入,铜厂街矿区周围异常查证、找矿效果较好,通过解剖该典型矿床,建立成矿模式,对指导该区带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位于云县县城224°方向42千米处,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昌宁—孟连褶皱带北段,为一小型铜(硫、锌)矿床。
矿床与火山岩成因关系密切,可分铜厂街与硫磺厂两个矿段,两者先相距2.5千米,分别处于两个相邻褶皱构造内。
出露地层有前奥陶系习谦组(AnOxq)变质砂岩、微晶片岩夹硅质岩;泥盆系下统温泉组(D1w)砂岩、砂板岩及页岩夹硅质岩;石炭系下统平掌组下段(C1pz1)玄武岩夹灰岩、绿片岩及上段(C1pz2)结晶灰岩、大理岩;三叠系上统三岔河组下段(T3sc1)泥岩夹砂岩。
区内褶曲不甚发育,且规模较小,发育有多期次多方向断裂,区内断裂分三组,其中以北东向和北西向组规模较大,近东西向组次之,大多错断北东向和北西向组断裂。
岩浆岩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平掌统组下段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凝灰岩,少量燕山晚期(Y53)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椐笔者研究,铜厂街上地幔火山岩经受了强烈的构造破坏。
玄武岩有两类:一类为变质玄武岩系,作为赋矿围岩,其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大洋中脊玄武岩,另一类为较新鲜的碱性玄武岩,以高Ti/Y 比值和LREE强富集型为特征,类似于洋岛型玄武岩。
在变质玄武岩附近分布有放射虫硅质岩。
矿区变质作用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热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等。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等。
煤矿技术2017年7期︱351︱ 云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李天华云南地矿工程勘察集团公司矿产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进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矿产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而云南地区具有较多的矿产资源,这对于有效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就会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因此,我们就应加强研究与分析云南地区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而不断的提高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云南地区;铅锌矿矿床;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7-0351-01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增大了对固体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进而也就有效的带动了矿业的稳定发展。
而人类在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经历了“找矿人”的勘察阶段。
但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应的找矿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于发展,进而也就有效的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本文就针对云南地区铅锌矿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 矿床成因与矿模式分析 通过对矿床成因以及矿模式的分析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提高找矿的效率,进而不断的为煤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一定的条件。
下面,就针对矿床成因与矿模式展开具体分析与讨论。
1.1 铅锌矿床分类与特征 (1)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铅锌矿产资源就易受岩浆等侵入活动的影响。
其中,受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铅锌矿床主要有:斑岩型铅锌矿床与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等不同的类型。
(2)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 铅锌矿不仅受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而且还受火山活动的影响。
其中,受火山活动影响的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以及海相火岩和火山—沉积岩型铅锌矿床等不同的类型。
(3)铅锌矿床的特征 铅锌矿大多属于金属矿床。
云南省宜良县狮子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发表时间:2020-07-14T08:06:03.92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7期作者:付雪明[导读] 九乡至哑口断裂和松子园断裂控制了中生界断陷盆地产出及分布。
区内广泛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岩浆活动不强烈。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摘要:宜良县狮子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上扬子铅锌成矿带上。
该矿床严格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白云岩和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段的白云岩及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下段的石英砂岩中,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矿体总体走向30°,倾向北西,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产出,局部矿体倾角变化较大。
通过前人研究和野外工作实践,认为该矿区属于受地层和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狮子山;云南省狮子山铅锌矿位于云南省宜良县九乡镇,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4′00"、北纬25°01′15"。
前人1956年—1958年发现了该矿床,并针对以有坑道工程及早期地表槽探工程资料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但未进行深入系统的勘探工作。
2016—2018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开展了详查工作。
1区域地质特征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Ⅰ)、滇东台褶带(Ⅰ3)、曲靖台褶束(Ⅰ34)、嵩明台凹(Ⅰ31-1)、与牛首山隆起(Ⅰ34-1)的交汇部位。
由于长期经历的多次构造运动,构造形迹主要为北北东,北东褶皱与断裂发育,其次为近东西至北西向后期断裂。
区域内铁、铜、铅锌矿(化)体均与北东向断裂密切相关。
九乡至哑口断裂和松子园断裂控制了中生界断陷盆地产出及分布。
区内广泛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岩浆活动不强烈。
1.1区域地层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牛头山组、震旦系上统南沱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筑竹寺组、沧浪铺组和龙王庙组、泥盆系中统海口组和曲靖组、石炭系下统上司段、石炭系中统威宁群、石炭系上统司马群、二叠系下统倒石头组和栖霞组以及下第三系。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成因浅析通过分析红石岩铅锌铜矿床的大地构造环境、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红石岩铅锌铜矿床矿床正好处在古裂隙海槽内相对隆起与凹陷的区域内,附近产生了一系列的同生断层,在活动影响下,形成了大型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
标签红石岩;同生断层;隆起;海底喷流沉积红石岩铅锌铜矿床位于云南省西畴县莲花塘乡,交通方便;是近年来在老君山岩体外围田蓬组地层中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铜矿床,是老君山岩体外围找矿的一大突破。
该矿床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深部存有隐伏岩体,属岩浆热液成矿,也有人提出属沉积改造型矿床和喷流沉积型铅锌铜矿加后期热液蚀变(矽卡岩化)作用叠加。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分析,认为本矿床属“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型” 铅锌铜矿床,其理由如下:1 大地构造背景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地处华南褶皱系之滇东南褶皱带老君山穹隆构造的北部,西畴拱凹南西缘。
文(山)麻(栗坡)断裂带[1]中段之北侧。
矿区南连越北古陆相,北邻扬子准地台,处于两者所夹持的裂陷海槽内(见图1)。
地壳活动经历了由地槽(加里东期)到地台(华力西),再到地槽(印支期)的复杂演化过程[2],发生多幕断陷沉积、褶皱隆升及岩浆活动,并在断陷槽内形成一系列相对隆起与凹陷的区域,如个旧、文山、西畴均处于这些区域内,发育了一系列的同生断层,为区域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2 地层矿床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中寒武纪田蓬组及中泥盆纪古木组。
含矿地层为中寒武纪田蓬组(见图2)。
田蓬组地层分上下两个岩性段,上岩性段根据岩性组合不同细分为四个亚段,其中第二岩性带(∈2t2-2)和第三岩性带为本区的含矿地层。
第二岩性带地层为一套灰色岩系,以绢云千枚岩、黄色条纹绢云千枚岩、浅灰色绢云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大理岩、硅质岩为主,其原岩为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酸性(浅灰色千枚岩)火山岩及喷流沉积形成的硅质岩。
第三岩性带(∈2t2-3),为一套绿色岩系,岩性为绿泥千枚岩、绿帘透辉石岩、绿泥绿帘石岩、石英绿帘石岩、石英方解绿帘石岩、大理岩等。
某铅锌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某区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锗产地之一,为我国有色金属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
本文在研究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并提出了几种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Abstract: the district is China’s important pb-zn deposits of germanium, one of China’s nonfer rous metal development fo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sichuan and yunnan guizhou province into the lead and zinc mine large rich pb-zn deposit typical delegate.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posit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on the gene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posit of the structure control of low temperature) deposit,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rospecting marks.Keywords: lead-zinc mine; The genesis; Prospecting marks某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兰坪县境内,是滇西兰坪县具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
地质局区调队完成了该区1/20万兰坪幅和维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较全面地总结了地质特征,建立了该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地层层序。
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作者:方兴兴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5期摘要:云南茂租铅锌矿区矿体存在于震旦系上的白云岩中,主要呈现层状以及似层状,在近矿的围岩中发现重晶石化、硅化以及萤石化等围岩蚀变。
通过对云南茂租铅锌矿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云南一些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从而来探析矿床的成因。
本文主要研究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矿床的成因,此矿区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也比较早,但是研究矿床成因还比较少。
关键词:云南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矿床成因探析一、茂租铅锌矿地质背景茂租铅锌矿在云南东台褶带的东北台褶束之内,根据矿带划分,该区域属于滨太平洋矿域,主要富集铅、锌、铁、铝、煤等,找矿潜力良好。
该区域处于小江断裂的东侧,这种断裂是生长性的断裂,在长期的演化中,底层和盖层形成的演化模式为两层式,导致该区域上的康定群形成结晶基层,而昆阳群形成褶皱基层。
茂租铅锌矿在巧家县约48公里处,属于云南昭通市管辖范围,采矿许可东起大石包,西到长坡,北到身家梁子北侧,南到狮子山,这里交通比较便利,有简易公路,多个地方都能行车至此。
本文研究的工作地区在金沙江的南岸,山比较高,沟谷深切,山脚都是耕地,山上多为乔木,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茂租铅锌矿区的地质特征该矿区位于云南东北向金沙的矿带南段,西边是茂租逆断层,北侧是金沙江,东南缘是臭水井断层而夹持形成的锲形区域,包含了大、中型的铅锌矿床。
2.1地层特征。
地层从新到旧叙述依次为:首先是第四系,是现代的坡残余洪积堆积物,厚度在110米以下,零星分布,大部分由碎石块、粘土与砂组成。
二叠系上统一般为峨眉山组的玄武岩,厚度在300米以上,分布在茂租矿区逆断层的下盘。
奥陶系中统为中晶白云岩,同时夹杂灰岩、页岩与砂岩,厚度在300米以上,在整个区域都有所分布,奥陶系系统是砂岩与页岩的交互曾,中部为白云岩,这层还有腕足类的化石,厚度在151米到220米之间,在全区都有分布。
滇西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吴云辉【摘要】滇西地区铅锌矿床位于滇西地区的南部,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因此通过实地调查对滇西地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滇西地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控矿层位特征、构造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则主要来源于地层与岩浆,并且该地区一系列的北东向断裂构造与东西向断裂构造对矿床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2页(P89-90)【关键词】滇西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作者】吴云辉【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滇西地区铅锌矿床位于一个多金属矿集区内,该多金属矿集区富集金、铜、锌、铅、铁、锡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区构造复杂,并且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岩浆活动,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1]。
该处主要包括嗡空、水头山、芦子园等一系列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以及木场铌钽矿、小河边铁矿、小干沟金矿、打拢锡矿等。
由于该地区的地理条件问题,针对该铅锌矿床目前只进行了一些普通的勘查,其相关的地质基础研究如矿床成因机制、矿床地质特征等都比较薄弱。
因此在对该矿床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了该矿床钻孔与巷道所表露出来的地质现象,并对其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矿石组构、矿体分布、矿体产出等矿床地质特征,对该矿床的成矿期次进行了划分,并探究了该矿床的成因,为矿集区以后的勘探工作、评价工作与预测工作提供参考[2]。
1 矿床地质特征滇西地区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控矿层位特征、构造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
1.1 控矿层位特征在滇西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层位是下奥陶统南津关组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局部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层位是上~中寒武统娄山关群上部与中寒武统敖溪组;中奥陶统宝塔组、红花园组、下奥陶统分乡组也具备一定的层控特征。
云南云县邦六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吴帆【摘要】云县邦六矿区铅锌矿体,均呈脉状产于不同的断层破碎带中,多期次的岩浆侵入活动,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矿床成因为中—低温构造岩浆热液矿床.【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构造控矿;热液矿床;云南云县邦六【作者】吴帆【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43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兰坪-思茅褶皱带,景谷-勐腊褶皱束北部,澜沧江断裂带与拿鱼河断裂所夹持的地带。
区域成矿带划分属兰坪-普洱(陆块)Cu-Pb-Zn-Ag-Fe-Hg-Sb-As-Au-石膏-菱镁矿-盐类成矿带(Ⅲ级)之云县-景洪(火山弧)Cu多金属矿带(Ⅳ级)。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线主要呈近南北向展布,东部澜沧江深大断裂及其分枝拿鱼河断裂对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及成矿起决定性控制作用。
区内断裂构造既为岩浆及矿液活动提供了动能和通道,又为成矿物质提供了赋存空间。
1.1 地层矿区主要出露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地层,(图1)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P):矿区出露有二叠系下统大新山组(P1dx)和上统羊八寨组(P2y)大新山组(P1dx):岩性为一套浅变质岩,上部绢云板岩、粉砂质板岩夹灰岩,下部绢云千枚岩夹变质粉砂岩、细砂质岩屑砂岩。
厚600m。
羊八寨组(P2y):岩性为粉砂岩、石英砂岩、页岩、硅质板岩夹角砾状泥晶灰岩、凝灰岩等。
厚1385m。
与下伏大新山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为矿区主要的含矿地层。
(2)三叠系(T):区内出露有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和上统小定西组(T3xd)。
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岩性为灰白-灰褐色凝灰质砂岩、石英砂岩、杂色砂板岩、变质石英砂岩、凝灰岩及酸性流纹岩。
厚500m-2100m。
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岩性上部为紫红色凝灰质砂板岩夹火山质角砾岩,偶夹酸性凝灰岩;中部为玄武安山岩,粗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及辉绿岩透镜体;下部为玄武岩夹凝灰质板岩,炭质板岩及灰岩透镜体,底部为杂色凝灰质砂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