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 格式:docx
- 大小:11.12 KB
- 文档页数:1
赵毅衡内容提要意义是当代思想各学派共同关心的问题,符号学集中探研意义的形式规律。
符号学与现象学有相当大的结合部,“意识”与“意义”紧密相连,胡塞尔的现象学详细讨论符号问题,而皮尔斯试图将符号学建立于一种现象学基础之上。
正由于此,它们在一系列要点上类似,例如意向性、对象与观相、意义对意识的作用等;但也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尤其是符号与事物的区别。
符号现象学试图回应这两个学派主要理论家的观点,把现象学的某些方法应用到符号学的论域中,以“形式直观”为中心,解剖意义的初始产生过程,以重新整理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形式直观:符号现象学的出发点一、何为“形式直观”?意义问题,意义与符号的关系,是20世纪初以来的各批评学派共同关心的课题,可以说是当代思想的核心问题,符号不仅是意义传播的方式,更是意义产生的途径。
符号学作为集中探研意义的学问,更关注意义的形式问题。
意义必用符号才能承载(产生、传达、理解),符号只能用来承载意义。
德里达说,“从本质上讲,不可能有无意义的符号,也不可能有无所指的能指”①,没有不承载意义的符号,也没有无需符号承载的意义。
本文讨论的“形式直观”问题,目的是回答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意识面对的“事物”是如何变成意义对象,又如何进一步变成意义载体,也就是意向性是如何把对象变成符号的。
这个过程,在本文中称为“形式直观”。
因为它直接卷入了意识、意向性、事物、对象,它在意义活动中的基本功能,是符号现象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皮尔斯从19世纪后半期就在符号学论域内思考现象学问题,他到晚年才知道胡塞尔,只是在笔记中提了胡塞尔的名字,实际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比皮尔斯晚出②。
由于皮尔斯集中于思考符号学理论,其现象学体系相当特殊,他的讨论基本局限于贯穿符号学的“三性论”③,他甚至在“现象学”(phenomenology )与“显象学”(phaneroscopy )等学科名称上摇摆不定④。
本文为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项目“文化符号学理论与当今中国文化研究”(批准号:SKQY201501)成果最早结合两个学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梅洛—庞蒂的“生存符号学”,近年在这个方向努力的有拉尼根和索乃森等⑤,但是至今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符号现象学论辩体系,甚至未能清理出一个基本的论域。
现象学如何理解符号与含义?(一)
倪梁康
【期刊名称】《现代哲学》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现象学把近代思想的主客体的对立关系及其思维模式化解为意向活动与其构造的意向相关项之间的意向性联系,从而将自己定位在以心理体验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和以思维内容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学之间.这个基本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也体现在现象学对语言、符号和意义的理解与分析上.本文试图通过对胡塞尔第一逻辑研究的意向分析的重构来展示现象学分析的这一基本特征,同时也指明语言问题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重要位置.
【总页数】7页(P93-98,92)
【作者】倪梁康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9
【相关文献】
1.现象学如何理解符号与含义?(二) [J], 倪梁康
2.符号意识在先验现象学中的理解 [J], 王珅
3."观看"与"理解"实在的一种特殊方式--卡西尔人类文化符号现象学中的美学 [J], 胡健
4.胡塞尔现象学如何理解意义、含义、对象与意向相关项 [J], 张佳秋
5.在讨论中训练数学表达理解符号含义 --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 [J], 张秋爽[1];海朋[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分支,但它们共同关注的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符号学侧重于研究语言、符号以及其意义和使用规则,而现象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类对于事物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符号学是以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德·索西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他是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语言学家和哲学家。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即“语言学的结构主义”,这种方法将语言视为符号系统,并强调语言的符号性质和符号之间的关系。
符号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具有固定的规则和方法,它们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符号学的核心理念是“符号即语言”。
与此相反,现象学是以德国哲学家爱德华·胡塞尔(Edmund Husserl)为代表的,他是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
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现象学”,这种方法将人类对于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视为研究重点。
现象学的核心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即人类对于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是人类认知和理解的一个重要转变。
符号学认为语言是可以被规则、方法和形式化的,这使得语言可以被翻译、传递和记忆。
而现象学则认为感受和体验无法被语言所描述,只能通过内心的经验才能理解。
由此可见,符号学和现象学两种方法的本质差异在于,符号学关注语言和符号的形式化规则和方法,而现象学关注事物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强调人类意识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分支,它们对于人类的认知和理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符号学主张将语言和符号视为符号系统,探究其规则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增进语言的翻译和交流的效率;而现象学则主张人们关注感受和体验,通过直接的内心经验来理解世界,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两者的不同方法和观点,都可以为人类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互影响。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强调的是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而现象学则是研究现象和人对现象的认知方式的学科,强调的是人的主观体验和意义的构建。
符号学最早起源于语言学。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声音、字母和汉字等符号来表达意义。
符号学家主要关注语言符号的结构和使用规则,以及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符号学家会研究一个词语如何代表一个特定的物体或概念,以及不同语言中相同符号的意义是否相同。
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社会学、文化学和艺术学。
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是人与世界之间交流和理解的媒介。
符号可以是语言、图片、音乐、行为等等,它们通过传递信息和传达意义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在社会学中,符号学家会研究符号如何用于社交交流和群体认同,例如旗帜、徽章和口号等。
在文化学中,符号学家会研究符号如何用于文化表达和符号系统的变化,例如传统节日、艺术作品和流行文化等。
现象学关注的是人对现象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现象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包括直觉、感觉、情感和意识等。
现象学家认为人的主观体验是构建意义和理解世界的基础。
当人们看到一朵花时,他们的感官会接收到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等感觉信息,而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也会对花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意义。
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是“水清则无鱼”。
现象学家认为人的主观体验和真相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偏差。
人的主观体验是受到文化、语言、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的。
现象学家强调要用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理解世界,去去除主观的扭曲和偏见,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象。
现象学与符号学的交叉点在于人类对现象的理解和意义的构建是通过符号来实现的。
符号是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它们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意义和信息。
通过使用符号,人们能够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分享和交流意义。
符号学和现象学在探究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象学的整体与部分理论探究李朝东【摘要】范畴是通过范畴的意向活动而形成的抽象观念,范畴对象也就是观念对象或本质对象,现象学对整体与部分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观念对象的整体和部分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复合对象和简单对象、独立对象和不独立对象这些对子概念的辨析,进而从纯粹逻辑学的属、种、差的概念出发,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奠基关系。
【关键词】整体观念;部分观念;独立对象;不独立对象;奠基中图分类号:B516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5-0070-08作者简介:李朝东,甘肃景泰人,哲学博士,(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研究”(19FZXB045)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研究“表述与含义”通过对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意识的分析,认为逻辑学是关于含义统一和含义规律的科学,而含义统一就是观念统一;在第二研究“种类的观念统一与现代抽象理论”中,主要研究观念统一及观念直观方式;第三研究“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学说”则主要研究作为观念对象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胡塞尔认为,整体与部分学说对澄清现象学的认识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却较少受到关注,整体与部分的理论属于“纯粹的(先天的)对象本身之理论”的研究课题,纯粹的对象理论主要研究“对象范畴”,对象范畴的观念包括“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属性、个体与种类、属与种、关系与集合、统一、数字、序列、数值等等,以及与这些观念有关的先天真理”①。
对“对象范畴”的研究对从认识论上澄清逻辑学和逻辑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范畴或观念对象如何可能在纯粹现象学中,从感知到直观行为、表象行为再到符号行为和判断行为,都是客体化行为,都有指向和构造对象的功能。
但是,胡塞尔特别强调客体化行为由表象行为(称谓行为)和判断行为(论题行为)构成,因为称谓行为(表象)是对一个事实(Sache)的指称或感知,论题行为(判断)则是对一个事态(Sachverhalt)的表象或陈述;或者说,称谓行为(表象)构造的是事物对象,论题行为(判断)构造的是事态对象。
理科学习的符号学观念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作者:黄艺哲来源:《开心素质教育》2016年第03期摘要:符号学的思考方法对理科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思维产生僵局的时候,它将贡献公式般稳定的作用。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理科生有效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理科;文科;符号学;有效学习一、引言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标签式的分科学习是种灾难,他在一次访谈中说:“任何知识的探索,其本质必然是多学科的,不能把智力前进的实际步骤从逻辑和数学家们有关他们的公理化及形式化中分离出来,不可能把个人从社会环境中孤立出来。
”孤立的结果造成了传统学习过程中的几个现象: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硬背概念;学生运用知识做题时发现很难理解概念;学生无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
对于记忆力重要性的过分强调,其实是一种误导,记忆力即记忆材料的能力,依照艾宾浩斯的理论,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以及永恒性的记忆,从大众的心理去看,最想运用记忆力去做的事可能是背单词、背材料、记公式,如果记忆对象是一长串纯粹的无规律的数或图像,比如圆周率,那么大众对记忆的态度可能是正确的,这里不考虑转移或赋义的记忆方法。
这种记忆总是将对象看作是无意义的音节或表象的堆砌,这种记忆每一次都是瞬时的,在时间或空间上都没有与现有知识结构体系发生关联,它转变成长期记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凭借的也是最纯粹的动物能力。
较高层次的记忆基于理解的前提,这种方式的记忆将材料内本来所具有的意义发掘出来,使材料内对象之间发生联系,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这种记忆是阅读式记忆,但它依然不是最好的一层。
最高层次的记忆是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而这也是本文的反应之一,本文提出的许多例子便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体现。
二、意义的两种表现形式符号学观念由A.J.格雷马斯在《论意义》中提出。
他将意义看作一个潜在计划,或者一段程序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用一句话解释另一句话。
世界是科学形式的实体,同时也是符号形式的实体,符号形式把它分解成各种感知范畴:视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介绍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的演进过程。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科学。
符号是一种用来表示意义的事物,可以是语言、图画、姿势等。
符号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人类学、认知科学等。
符号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正式的学科建立起源于20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德·索修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和美国逻辑学家查尔斯·S·皮尔斯(Charles S. Peirce)的工作。
他们提出了“符号、意义和解释”的观点,从而奠定了现代符号学的基础。
符号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符号三角”,即符号、指向物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
符号是一个特定的形式,用来表达意义;指向物是符号所指代的实体或概念;解释者是与符号和指向物相关的人或组织。
符号三角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符号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和传递的。
现象学是一种对现象的研究方法和哲学学派。
现象是我们经验中的事物和现象,包括感觉、感知和认识。
现象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心理和社会现象。
现象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工作,他提出了“现象学的纯粹学”的概念。
现象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故事结构”,即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
故事结构是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意义的体现,通过观察和分析现象的表现形式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结构。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的转变是一个从关注符号的表面现象到关注现象的本质和内在结构的过程。
符号学强调符号的形式和解释,研究符号的语义和语用属性;而现象学则更关注现象的本体和意义,研究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结构。
符号学关注的是符号三角的关系,而现象学关注的是现象的故事结构。
符号学和现象学也存在一些相互影响和交叉的研究领域。
语言学研究符号的使用和解释,属于符号学的范畴;而言语行为和交际分析研究人们在交流中的言语表现形式和意义,属于现象学的范畴。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符号学和现象学都是哲学领域的学科,它们分别研究符号的本质和现象的本质。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科,符号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标记。
符号学家关注的是符号的产生、发展和使用过程,以及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符号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语言学和修辞学,但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广泛的领域,包括语言、艺术和文化等等。
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础,它们承载着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现象学是研究现象的学科,现象是指人类在感知和体验中所观察到的事物和事件。
现象学家关注的是现象的本质、结构和意义,以及人类如何通过感知和表达来理解和描述现象。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黑格尔和胡塞尔等哲学家的研究,但现代现象学主要受到胡塞尔思想的影响。
现象学认为现象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感知和体验中也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符号学和现象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区别。
它们都涉及到对于意义的研究,但符号学更关注于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而现象学更关注于现象本身的意义。
符号学更强调符号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语言学中的语法和修辞学中的修辞手法,而现象学更强调人类对于现象的直接感知和体验。
符号学是一种理论的研究,强调分析和解释,而现象学更注重于直观的体验和描述。
符号学和现象学都是研究意义和认识的学科,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符号学研究符号的产生和使用,考察符号和意义的关系;而现象学研究现象的本质和意义,探索人类对于现象的直观感知和体验。
这两个学科互相补充,共同构建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符号学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它们都是关于研究和解释人类认知和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学科,它关注符号的产生、传播和解释。
符号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动作等等,是人们用来交流、表达思想和理解世界的工具。
符号学家通过研究符号的结构、功能和语义来揭示符号的意义和影响。
符号学的创始人是瑞士学者费迪南德·德·索绪尔,他提出了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现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和意识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的感知、理解和体验的方式。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爱德蒙·胡塞尔,他强调人类的意识是直接与现象相连的,通过直观经验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现象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时间、空间、身体、知觉、情感等等。
现象学的方法包括描述、分析、解释和解构现象,以深入探索人类的意识和存在方式。
符号学和现象学有一些共同之处。
它们都是关于人类认知和世界观的研究,旨在揭示人类思维和体验的本质。
它们都强调通过研究人类的语言、行为和体验来理解人类认知和文化。
它们都使用描述和解释的方法来分析和解构符号和现象。
符号学和现象学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符号学更关注符号的传播和意义,强调研究符号系统的结构和动态。
现象学更关注人类的直观经验和现象的本质,强调在意识和感知中的主观性。
符号学更注重语言和表达的层面,而现象学更注重人类的知觉和体验的层面。
符号学更倾向于分析和解释符号的功能和语义,而现象学更倾向于描述和解构人类的感知和意识的过程。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科,包括文字、语言、符号系统、符号的功能和含义等。
符号
学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符号如何产生、传播和改变人类行为和认识。
而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思想,主要研究人类的经验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现象学通过认识意识结构和心理体验,探讨
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
现象学强调人类主观体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基于个人的经
历和观察。
通过领悟人类经验的本质和重要性,现象学试图探索人类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
因此,符号学和现象学是彼此紧密相关的领域,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理解人类思维和认
知的本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符号学和现象学的关系,我们可以以音乐为例。
音乐是一种灵活的符
号体系,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中,通过音符和旋律的变化,可
以表达人类的愉悦、悲伤、愤怒等情感。
同时,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音乐家的演奏风格,可以体现出不同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习惯,这就是符号学的研究范围。
而现象学则可以探究音乐对人类体验和理解世界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倾听音乐,将
自己沉浸在情感的氛围中,体验到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和生命感受,这就是现象学的研究
范围。
因此,符号学和现象学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一起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究人类思维和
体验的本质,从而为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提供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2016.2第38卷哲学社会科学版身体与符号:一个符号现象学的思考朱㊀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㊀㊀摘㊀要:符号学与现象学是两种殊途同归,最终探讨意义的学问㊂身体是符号学与现象学的结合部,本文认为身体作为最为原初的符号具有符号性,同时也使符号具有身体性㊂身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既是自我也是他者,既具有空间性又具有时间性,是一种间性主体;身体是表意活动的起点,也是原初价值判断的标尺,是我们在世界上的定位坐标,一种指示符号㊂身体主体是一个敞开的概念,不仅限于人的身体,宇宙空间中具有大量沉默的身体主体,这对于探讨符号的边界和特征有一定助益㊂㊀㊀关键词:身体;符号;身体间性;时空性㊀㊀中图分类号:H0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8444(2016)02-0217-05㊀收稿日期:2015-11-13㊀㊀作者简介:朱林(1990-),硕士,四川大学符号学 传媒学研究所成员,主要从事符号学与比较诗学研究㊂㊀㊀符号学是一门从符号形式着手研究意义的学问,主要关注形式的意义与意义的形式,其思维方式与分析哲学有颇多相似㊂分析哲学与传统主体论哲学是20世纪两种隔膜很深的哲学思潮,似乎符号学与主体论哲学也是两种 道不同不相为谋 的思维方式,然而二者都关注意义问题,殊途而同归,符号学势所必然地与传统主体论哲学展开对话㊂20世纪的西方思潮中现象学是一个重要支柱,存在主义㊁阐释学等都是从现象学发展而来,符号现象学是二者 结亲 的第一站㊂在符号学内部对符号的理解大致有以下5种不同的理论范式:(1)以索绪尔等人为代表的语言符号观 (2)以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和生物学家岳克斯库尔为代表的符号学观 (3)以胡塞尔和梅洛㊃庞蒂为代表的现象学符号学观 (4)以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符号学观 (5)得益于皮尔斯符号学框架发展出的认知符号学观㊂ [1]哲学符号学中存在符号学㊁主体符号学等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对现象学中的 身体 这一概念的符号学讨论却不多㊂现象学中梅洛㊃庞蒂以身体现象学而闻名,所以对于身体的符号学讨论,梅洛㊃庞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大家㊂本文的意图不在于对梅洛㊃庞蒂的身体理论作符号学的注解,对其从现象学到存在论的转变,本文也只是选取能为我所用者㊂一㊁身体作为符号㊀㊀此前关于身体与符号的讨论,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将身体排挤出符号的范围,认为身体是一种直接感知,符号是对身体的延伸,是一种间接的感知和媒介的行为㊂如王彬‘身体㊁符号与媒介“一文,将人类传播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认为这四步演进是身体逐渐退场与符号不断增值的过程,最后是符号的狂欢与身体的死亡, 前语言阶段的身体媒介与口语阶段词媒介结合所产生了巨大能量,媒介杂交催生了苏格拉底㊁孔子和耶稣等先贤圣哲 符号化传播阶段,身体退隐为传播的终端,传播媒介却逐渐被外在于身体的物质技术和机器设备所取代 身体总会生老病死,符号却永生㊂一旦思想被符号化,身体就退出传播过程 [2],最后作者呼唤回归身体,重估身体价值㊂‘身体活动与符号演进“一文的作者张晓虎甚至说: 符号只是抽象和凝聚了身体的经验㊁感受而已 于是而把偶然的工具成为典范㊁样板而具有了超出个别实物的普遍意义,这就是符号化㊂ [3]作者把符号当作抽象的㊁普遍的东西而对其不屑,实在是对符号一词的误解㊂这种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受波德里亚为代表的社会学思想影响,波德里亚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里,消费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符号化的操控,这种符号化的操控导致身体的同一性,也导致了712Social Science Vol.382,2016真实之死,最后剩下的只是虚幻与泡沫㊂这种对符号的误解加上人类的 伊甸园情结 ,很容易被社会接受和鼓吹㊂这种对符号的误会不只是符号学之外的学者对 符号 滥用的结果,符号学学者本身一开始对 符号 的定义也有欠妥当㊂索绪尔将符号看成一个整体,它包括概念和音响形象两部分,即所谓的 所指 与 能指 ,能指与所指对等,符号与其他符号对等,其 指称 与 代表 意味不言而喻;皮尔斯认为 指号或表象是这么一种东西,对某人来说,它在某方面或以某种身份代表某东西 [4]277;西比奥克认为 信息与符码㊁信源与目的地㊁渠道与语境这六个因素通过分离或组合构成了符号学研究的丰富领域 [5],形象地说符号就是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这一活动涉及的全部因素㊂这些对符号的定义可谓经典,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是这些定义全部都强调符号的指称或 代表 作用,以后的符号学对 符号 的定义更是将这一作用强调太过,致使 符号 一词容易俗化㊂无论是能指指称的所指还是皮尔斯所谓的 对象 都不一定是客观实在,它们更甚至是无,不做符号学研究的学者就容易认为身体属于直接感知而将其排挤出符号之外㊂笔者认为赵毅衡先生对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 [6]更具有包容性㊂这一定义看似简单,却能包容很多话语, 被认为 强调了符号接受者的作用,与阐释学㊁接受美学天然相近, 携带意义 可以与西方传统的主体论哲学讨论的 本体 和 意义 展开对话, 感知 一词悬置了 所指 或 对象 是否客观实在,与现象学精神相通㊂回过头来再说 身体 一词㊂总体上看,始于笛卡尔的早期现代哲学具有明显的身心二分论思想,主要关注的是纯粹意识㊁纯粹心灵,因此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内在形而上学㊁主体形而上学㊂由笛卡尔的名言 我思故我在 可见,在笛卡尔眼里,人或者主体主要属于思维㊁精神㊁心灵的范畴,我们的身体被排挤出了认识自我㊁相互认识以及认识世界的过程㊂ 心灵属于思维,肉体属于广延,二者都是实体,哪一个都不需要另一个的概念,因此是彼此独立的㊂因此笛卡尔彻底否定了心灵与肉体之间的有形影响,这是二者的机械联系㊂ [7]在黑格尔之后的现代哲学中,意识主体和理性主体遭到严重批判,心灵退场,又出现了尊身抑心的趋势㊂然而新时期的很多哲学家又倾向于身心的结合,将意志㊁情感㊁思维㊁经验等与身体结合,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又走到了一起,这些人主要有马勒伯朗士㊁比朗㊁柏格森㊁胡塞尔等人㊂但这些人讨论心灵与肉身的结合仍然是僵化的,梅洛㊃庞蒂吸收了他们的思想,将心灵与肉身动态地结合起来,名之为身体,二者结合的机制就是运动机能㊂ 运动的背景不是外在地与运动本身联合或连接在一起的一个表象,它内在于运动,它激起运动,每时每刻支撑着运动,对主体来说,运动的学习就像知觉一样,是与物体打交道的一种最初方式㊂ [8]151灵肉以运动的形式形成身体图式, 身体图式应该能向我提供我的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做一个运动时其各个部分的位置变化,每一个局部刺激在整个身体中的位置,一个复杂动作在每一时刻所完成的运动的总和,以及最后,当前的运动觉和关节觉印象在视觉语言中的连续表达 [8]132,总之形成了一个围绕身体的空间,身体不是内在于而是寓居于空间中㊂梅洛㊃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赋予了身体主体性的地位,将笛卡尔的意识主体发展成身体主体或话语主体㊂皮尔斯的符号现象学理论将现象成分分为三个范畴,第一类范畴包括现象的许多性质,如红㊁苦㊁乏味㊁硬㊁令人心碎等;第二个范畴包括现实的事实,它虽然不是现象的全部呈现,却是特定时间地点的整体呈现;第三个范畴是我们称作法则的东西,它介于第一范畴和第二范畴之间,需要靠分析㊁反思获得㊂[4]168-174第一范畴是初始获义的对象,也是符号现象学着手的第一步,它存在于主体的真实存在之中㊂现象的性质,如苦,直接作用于身体,需要身体的直接感知,赵毅衡先生叫它 形式直观 ㊂ 意识的 形式直观 ,是获得意义的必要条件㊂直观的动力是主体意识追求意义的意向性,意识的这种 获义意向活动 投向事物,把事物构筑成 获义意向对象 ,以期获得意义 [9]㊂在梅洛㊃庞蒂看来,身体就是主体,所以这种 形式直观 的主体意向性就是梅洛㊃庞蒂所谓的身体意向性㊂身体不仅参与初始获义,还参与初始赋义和初始表意㊂身体在相对于他者的身体的对话中获得自身,它不仅是被动地获得意义,还主动地发送意义,同时身体的直观呈现还是一8122016.2第38卷哲学社会科学版个完整的符号文本,参与表意㊂理想的符号表意活动是一种对话活动,身体参与这种对话,身体的对话就是梅洛㊃庞蒂所谓的身体间性,后文笔者将重点介绍㊂总之,身体是符号表意的原初,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符号发送者,又是符号文本和符号接受者;既参与符号现象的初始赋义,又参与初始获义和初始表意;既是发送器,又是传感器和接收器㊂所以严格说来身体不仅是符号,还是符号场,身体寓居其中的身体场是一种直观的符号场,是符号现象学以及认知符号学着手的第一步㊂二、符号的身体性㊀㊀如果上文的讨论可以叫做 身体的符号性 ,那么这一部分可以叫做 符号的身体性 ㊂在梅洛㊃庞蒂看来,身体是一个有意向性的主体,同时根据他的语言现象学理论,语言与话语的主体有密切的联系,言语可以是我的言语,也可以成为他人的言语,言语沟通着自我㊁事物㊁他人㊁世界,言语就是身体,就是他后期思想中的 肉 ㊂总之,在梅洛㊃庞蒂看来,身体㊁主体㊁言语是三个对等的概念㊂我们倒不必全盘接受梅洛㊃庞蒂语言现象学的观点,在此笔者只接受这一观点,并提炼为:身体是一个有意向性的主体,是符号的原初发送者,符号由身体延伸开去构成延伸符号,所以符号必带有身体性㊂此处的身体不只是人的身体,人的身体是身体显现的一例,接受这一观点可以与当代符号学的发展接轨㊂由索绪尔开创的语言符号学范式经巴尔特的发展主要用于文化符号学领域,而皮尔斯开创的符号学模式使符号学延伸到文化以外,经西比奥克㊁乌克斯库尔等人的发展,符号学已经开拓到动物符号学㊁生物符号学㊁总体符号学等领域,同时当代符号学还挖掘出了古代病理学适用于符号学的合理成分㊂然而文化符号学毕竟占符号学的最大比重,符号学是由 人 发展出来的学问,人的身体之于身体犹如语言之于符号㊂人之外是否还有具有意向性的身体我们不能断定,就像我们对于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人或者还有哪些不明天体只能悬而不论,此类似于现象学的 悬置 概念,按梅洛㊃庞蒂的说法就是 沉默的自我 沉默的他者 ㊂具有认知和实践意义的符号主要源于人本身,人就是人的身体㊂人以自己的身体传情达意㊁认知他物㊂完整的身体具有天然的语言能力,当语言不足以传情达意的时候人总是退回到更原始的身体,即肢体㊂‘诗大序“中说: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㊂ 生活中当碰到言语的尴尬时就会举动失措㊁手舞足蹈,在接触交流的时候肢体语言承载着更多的信息交流㊂ 言语是我们的生存超过自然存在的部分㊂但是,表达活动构成了一个语言的世界和一个文化的世界,使趋向远方的东西重新回到存在,由此形成了就像获得的财富那样拥有可支配意义的被表达的言语 [8]255,没有人类表达活动参与的世界就像一团星云,模糊不清㊂人类将远方的东西重新拉回到存在也是以身体为基础的,‘易传系辞下“云: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此 观 就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感知㊁直接呈现㊂在语言符号中,对事物的命名常以人的肢体㊁感官为依据,如 桌腿 山脚 腹地 洞口 ㊂宗教思想家伊利亚德认为 直立的姿势已标志着超越了典型的灵长目动物的状态,因为只有在清明状态中才能保持直立的姿势㊂也正是因为这种直立的姿势,人类才有了一种猿人所无法进入的空间架构:从一个 上 下 中轴向四方散开㊂换言之,空间是围绕着人的身体而组成的,可以向前㊁向后㊁向右㊁向左㊁向上㊁向下延伸㊂ [10]仍以空间概念为例,梅洛㊃庞蒂认为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在一张桌子之上时,原则上是我们将我们的身体与外部物体的关系用于该物与桌子的关系上,外部关系都是我们身体关系的 投射 或 唤起 ,精神性盲的身体空间概念受损,需要 准备运动 才能使刺激定位与触觉辨认成为可能㊂我们不能自大地认为宇宙空间中只存在人的 身体 , 沉默的身体 随时都可能变得显明,这需要大量的符号 试错 活动㊂ 据日本媒体21日报道,日本福冈县一名少年3年前被醉酒驾驶司机撞死,他的忠心柴犬至今仍在灵前守候,好像在等小主人回家 [11],忠犬的故事层出不穷,但是忠犬之 忠 是犬的身体意向性还是生物机体的意动性,至今还无法探明㊂名为汉斯的马能够做一些确切知道答案的算术912Social Science Vol.382,2016题,但结果证明它不过只是很会观察人类的暗示㊂与动物机体类似, 人机对话 也是人类立足于自我的身体试探他者身体的活动, 通过对话体的语用定义得出的所有结论可以使图灵测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有必要在机器与机器人之间做一个区分,甚至可以假设机器可能在将来表现出对话体互动的能力 [12]㊂但是我们不能太过乐观,机器人缺少完整的身体意向性和性别,机器人的意向性是一种 借入的意向性 ,我们不能断言机器人能否变成身体主体㊂同理,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人的问题最终也是确定地球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身体主体的问题,观察到不明飞行物与向宇宙中发射探测信号都只是单向的符号交流,与按动一个机器的开关,说 我命令你 没有本质的区别,单纯的信号反射也不能确定宇宙中是否存在 身体主体 ,只有双方身体卷入并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身体空间或宇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不仅有符号意义的传达,还有符号意义的变型和再生,我们方能说宇宙中还有一个作为他者的自我㊂三㊁身体的时空性㊀㊀在现代哲学的早期发展历程中,意识主体一直居于核心地位㊂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对意识主体的思考从来没有断过线,综合起来主体概念的 进化 经过了这样一些阶段:(1)我命令你(I order you)(2)你命令我(You order me)(3)我意识到我命令你(I sense I order you)(4)我意识到你命令我(I sense you order me)(5)我意识到我意识到我命令你(I sense that I sense I order you)(6)我意识到我意识到你命令我(I sense that I sense you order me)第(1)(2)阶段是动物机体阶段,此时没有主体可言,第(3)(4)阶段是普通人都能达到的阶段,第(5)(6)阶段是哲学家㊁符号学家等思考着的人能够到达的阶段,用笛卡尔的话来说普通人能够 我思故我在 ,思想家是 我知我思故我在 ㊂由此可见意识主体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身体却没有卷入㊂换言之,传统的意识主体一直处于超越的地位,而不是一种此在 的主体,梅洛㊃庞蒂提出了身体主体,算是补了这一缺㊂他认为 我正在说话,而且我认为是我的心在说话,我说话而且我相信人们向我讲话,我说话并且我相信某人在我身上说话,或者甚至某人在我向他说话之前就知道我将向他说话 所有这些通常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应该具有一个共同的核心 [13]18,即具有意向性的身体㊂作为 此在 的身体主体具有时空性,身体的空间性是一条横向轴,而身体的时间性是一条纵向轴,二者是对身体的定位,身体主体以此为基点展开符号活动㊂身体通过发送信号或者符号确立身体空间,梅洛㊃庞蒂叫它意向性逆反,确立身体空间的过程具有亲在性㊁直接性㊁感官性,抽象的㊁理性的㊁精确的思考是身体认识空间现象的第二步㊂当我们骑车穿过夹道,我们不需要经过抽象思考就能形成人与道之间的空间概念,就能本能地确定是否能够穿过夹道㊂皮尔斯分析的火炉的例子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当儿童被告知火炉是热的时候,儿童的身体并没有全部卷入,所以不能形成火炉是热的,需要与它保持距离的明确概念,当儿童触摸了火炉,感受到热度之后才形成明确的热概念,并终身保持对火炉的戒备,也就是说在儿童与火炉之间的身体空间才能确立㊂按符号现象学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不能跳过感知阶段, 经验是生活的过程㊂世界是经验的反复灌输㊂性质是世界的单子成分,任何事物,不论它多么复杂和异质,都有其独特的性质,感觉的可能性只是感官对它的反应 [4]180㊂在两个身体之间形成的符号交流是完整的㊁理想的符号交流,也即是说这是身体间性的交流,我所尊重的他者身体由于我而活,正像我由于他而活一样, 在我的眼里,他人因此始终处于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之边缘,他属于我一边,他在我的边上或我的后面,他并不处在我的注视挤压和掏空了全部 内在 的地方㊂完整的他人就是一个其他的自我本身 [13]150㊂在两个身体的符号交流中,身体同时集自我与他者㊁主体与客体于一身,形象地说就是 盲人提灯 ㊂围绕身体还可以形成一个身体时间㊂我们看见一张苍老的脸就会猜想她以前一定饱经风霜,祝愿她以后身体健康㊁平平安安;身处目前的处境,考虑到自小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对以后的抉择就会举棋不定;有过失败的恋爱,面222016.2第38卷哲学社会科学版对眼前心仪的人就会再三考虑 在一个运动的每一时刻,以前的时刻并非不被关注,而是被装入现在,总之,目前的知觉在于依据当前的位置重新把握一个套着一个的一系列以前的位置㊂但是,即将来到的位置也被装入现在,通过即将来到的位置,所有直至运动结束来到的位置也被装入现在 [8]136,身体时间的进程就是一个从现在到过去的转变㊁从将来到现在的转变的进程㊂身体现在就是现象学的 现象 概念,它是实在的㊁外显的㊁直观的,身体过去是被指涉的,身体未来是被衍申的㊂皮尔斯将符号元素分为三部分:再现体㊁对象㊁解释项,再现体是这么一种东西,对某人来说,它在某个方面以某种身份代表某个东西,对应于他现象范畴理论中的第一第二范畴,即性质与事实范畴,对象是再现体代表或指涉的东西,它可能实在㊁虚在或无,对于符号现象学来说它实在与否并不重要,解释项是一个更加展开的符号,一个具有衍义潜能的符号㊂对应身体时间,身体过去相当于对象,身体现在相当于再现体,身体未来相当于解释项,三者统一于身体中,形成如下图示:身体过去(对象)▼▼身体һһ身体现在(再现体)◀▶身体未来(解释项)㊀㊀ 人们可以回忆过去并展望未来;人们可以以一种心理的或者 被感知 的方式来拓展当下,包容无限量的过去和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归纳提炼的方式超越此时的空间和当下的时间 这三种驾驭时间的能力使人对时间性拥有极强的控制力 [14],但是身体现在是身体的基础,身体过去因现在而为过去,因现在而有意义,身体未来因现在而有展开的势能㊂总之,身体兼具主体与客体㊁自我与他者的地位,同时关联着过去㊁现在㊁未来,形成了围绕身体的时间与空间,身体是我们在世界中的定位,是充盈这个宇宙的一个指示符,我们以身体为基点展开符号交流㊂同时,身体也是我们原初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尺度,身体就像满天繁星,因民族㊁文化㊁国别等因素聚集起来的身体就像宇宙的星系㊂结语㊀㊀在梅洛㊃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那里,身体就是人的身体,本文结合符号学的当今发展,以人的身体为标尺将 身体 作为一个敞开的概念,认为人的身体之外还有若干隐匿的身体㊂在身体 的概念下面,我们可以探讨符号的边界㊁符号的特征等问题㊂身体自身就是一个符号,而且是初始的符号之一,承载着初始赋义与初始获义的功能㊂身体具有符号性,同时符号又具有身体性,身体是我们在世界上的定位坐标,也是原初价值判断的标准㊂如果我们要为符号表意追溯一个源头的话,身体就是这个源头㊂参考文献:[1]㊀苏晓军.认知符号学视域中的体验性[J].外语学刊,2009(6).[2]㊀王彬.身体㊁符号与媒介[J].中国青年研究,2011(2).[3]㊀张晓虎.身体活动与符号演进[J].哲学论丛,2014(3).[4]㊀皮尔斯.皮尔斯文选[M].涂纪亮,周兆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㊀Thomas A.Sebeok.Signs:An Introduction to Semiot-ics[M].Toronto Buffalo Land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1:32.[6]㊀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7]㊀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㊃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0.[8]㊀梅洛㊃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9]㊀赵毅衡.形式直观:符号现象学的出发点[M].文艺研究,2015(1).[10]㊀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7.[11]㊀日本少年车祸身亡忠心柴犬灵前守候多年[EB/OL].http://news.qq.com/a/20140823/011166.htm.[12]㊀丹尼斯㊃韦尔南.符用学研究[M].曲辰,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112.[13]㊀梅洛㊃庞蒂.世界的散文[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㊀诺伯特㊃威利.符号自我[M].文一茗,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228.责任编辑:刘海宁122。
构造的美学价值标题:美学之探索:从自然到艺术的演进引言: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和审美理论的学科,是艺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美学在文化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并从自然到艺术的角度探索美学的演进过程。
我们将分析美学是如何赋予事物以审美价值,从而增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欣赏。
一、自然美学与审美经验自然美学探讨的是自然界中的美,将自然环境、景观和自然现象作为审美对象。
人类自古就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景观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惊叹之情。
例如,壮丽的高山、清澈的湖泊、绚丽的日落等都是人们普遍认为美的自然景观。
审美经验源于我们对这些景观的感官体验,而这种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
二、艺术美学的诞生与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艺术美学催生并逐渐独立于自然美学。
艺术的创造和欣赏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艺术家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将自己的情感与观念表达给观众。
观众则通过审美体验与作品互动,赋予艺术以美的价值。
艺术美学研究了艺术的特性、价值和审美体验。
三、审美理论的演变审美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古希腊的美的理念到现代美学,从形式主义到现象学、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运用,审美理论的发展使我们对美的理解更为深入。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都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这也为审美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释。
四、美学价值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美学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学可以影响我们的购买决策、城市规划、广告设计等方方面面。
通过审美价值的体现和传播,我们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美学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世界的交流与理解。
总结:美学的探索从自然到艺术,从审美经验到审美理论,一路向前。
美学赋予事物以审美价值,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研究自然美学和艺术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美学的内涵和美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让我们一同探索美学,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符号学和现象学都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对世界和现
象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符号学到现象学进行阐述。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它关注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符号可以是语言、图像、音乐等形式,通过符号,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符号学家致
力于分析符号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符号如何传递信息和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著名的符号学
家皮尔斯认为,符号有三个要素:指示物、符号状、所指物。
符号学研究符号如何代表特
定的意思,以及符号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符号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的是人类语言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
语言被视为一种交流符号系统,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表达。
语言学家
研究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揭示了语言与思维、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的分支包
括音韵学、词汇学、句法学等。
现象学是研究人类对现象的直接体验和认识方式的学科。
现象学关注个体的感知、主
观经验和意义生成过程。
它强调对于事物和现象的直接感知,而不是对其假设或抽象的认识。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认为,个体的感知和认识是通过关注对象时的主观情感和经验
来实现的。
现象学的目标是阐明事物和现象的本质与意义,探索人类对世界的直观认
识。
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艺术与美学。
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和传达他们对世界、人
生和情感的理解。
现象学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寓意,揭示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
动与共鸣。
在美学中,现象学还研究感知和美的主观体验,探索美的意义和价值。
符号学关注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研究符号如何传递信息。
而现象学关注个体对于
现象的直接体验和认识方式,研究直观感知和主观经验。
符号学和现象学共同探讨人类对
世界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解读和理解事物和现实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