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7
符号学是指对符号的系统研究,它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即作为产品的外在结构化符号到作为过程的内在意义的生产。
符号学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符号学的创始者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
索绪尔将符号学设想为“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皮尔斯则将逻辑学理解为符号学的另一种名称。
此外,现代符号学的形成与现代逻辑学以及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也有密切的联系。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研究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指明了符号学的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组合范畴的,是对叙事信息的结构分析;其二是聚合范畴的,是内涵单位的分类。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符号学正是沿着这两个方向前行的。
巴尔特同时还梳理出了符号学的四对概念: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内涵与外延。
符号学力图从普遍性和具体性上详细说明意义如何从社会中产生,它起初是以文本为中心的,致力于分析意义系统如何通过文本产生意义。
随着不断的发展,它的注意力越来越放在读者以某种互动形式从文本化信源识别或产生意义的作用上面。
符号学于其他学科的联系符号学的中心概念是“符号”(symbol/sign)。
皮尔斯认为,符号代表客体或解释者头脑中的所指事物,并区别了三种基本符号:图像符号——与其所代表者相似,索引符号——与其代表物有某种联系,象征符号——任意地或约定俗成地与其所指物相联系。
符号是可以指代其他东西的事物,人们能够借以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
符号学的研究融进了语言学、逻辑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以及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应用于这些学科之中。
因此,它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性学科,而是一种理论取向,不仅提供批判研究的洞察力,也是一种方法论。
因此,符号学方法论一般被视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语义学和逻辑学基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工具之称。
现代符号学在当代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了20世纪中叶以来语义学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表现了语言符号学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皮尔斯符号的三分法——图像符号、指索符号、象征符号美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经说过:“每—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
”这表明,在人类社会中,符号无处不在。
而构成庞大符号体系的符号又是多种多样、五彩摈纷的。
为了更好地使用符号,了解那些不同种类符号所传达的讯息的特殊性,于是对符号进行分类并给予定性描述,这构成了符号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从理论上讲,按照任何确定的标准都可以对符号进行分类。
在符号学思想史上,符号学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按照各自不同的标准对符号进行了形形色色的分类。
其中皮尔斯关于符号的三分法思想,影响最为深远。
虽然他所运用的分类标准前后曾多次改变,而且他的符号分类系统也没有最终完成,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对符号学尤其是符号分类理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他之后的符号学家们,力论是批判、反对或修正这一思想,但几乎均以=分法为基点,为自己的符号分类系统定位。
如艾柯的符号分类学在后期就参照皮尔斯的三分法,将自己的分类系统加以调整。
皮尔斯的符号分类体系是根据他的关系逻辑和范畴学说确定的,是他以三分法为指导思想所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皮尔斯把宇宙的结构描绘为一种逻辑关系的结构,他说;“在每一种逻辑理论的每一点上,都不断地出现三种概念……我称它们为——位、二位和三位概念。
一位是不依赖任何其他东西的存在概念;二位是相对于其他某种东西的存在概念,即对其他某种东西发生反作用的概念;三位是中介概念,一位和二位借此发生关系。
”这三种概念就是皮尔斯哲学思想的三种基本范畴,也是皮尔斯建立其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他把一切科学的范畴都纳入其中,对符号学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
皮尔斯首先将符号定义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并在此二元关系基础上先后提出了10种有关符号分类的三分系统,以致在理论上可有59N9(3的10次方)个符号类别。
经过后人的大量化简和归并,最后得出66种可被实际列举的符号类。
皮尔斯的三分法中.有一些分类得到了符号学家们的普遍认可。
空间符号学概论
空间符号学是一个涉及符号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它主要研究空间中的符号及其意义。
符号学由瑞士哲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而空间符号学则将其应用于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研究。
空间符号学认为,建筑、城市、景观等空间元素都可以被视为符号,它们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
这些符号通过其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来表达意义,并与观察者产生互动,从而影响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和感知。
在空间符号学的研究中,通常会涉及到符号的分类、编码和解码、意义生成等方面的问题。
符号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例如按照符号的形态、功能、文化意义等进行分类。
编码和解码则是指如何将符号转化为意义的过程,这涉及到符号的解读和理解。
而意义生成则是指符号在空间中所产生的意义是如何被创造和传递的。
总的来说,空间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解读空间,它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建筑、城市、景观等空间元素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
同时,空间符号学也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持。
1。
⽪尔⼠的三元符号模式
这样的批评⽅法当然很难令⼈信服。
且不谈对社会⽂化背景的彻底忽略,就连它有限的批评成果也漏洞百出。
按照结构主义的逻辑,评论家只需指出作品内部结构关系就⾏,语⾔符号所描述的外部世界是不重要的。
这⾥的问题时,能够表⽰⽂本结构关系的关系项⽐⽐皆是,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些⽽不是那些物体来说明⼈物的⼼理状态呢?这个假象故事中的⽗亲⼀直在地⾯上⾏⾛,那么,处于天空和泥坑之间的地⾯早已是⼀种“中间状态”,何须太阳照到坑底才能取得平衡?伊格尔顿由此得出结论:
简⽽⾔之,结构主义的⾮历史主义⽅法令⼈骇然。
它声称要寻找的⼈类⼼灵法则(平⾏、对⽴、逆转等等)⾮常抽象,远离⼈类历史中的具体差异。
从这种奥林匹斯⼭的⾼度看下去,⼈的思想⼤同⼩异。
找出⽂学作品背后的规则结构之后,结构主
⽪尔⼠的符号定义避免了结构主义的缺点。
他没有从索绪尔那个先验存在却能⾃我分解的抽象符号系统出发,⽽是把符号意义建⽴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之中。
认识的客体即⽪尔⼠所谓的“指称对象”,他通过这⼀概念把社会和⽂化的因素有效地纳⼊了符号学的研究范围。
从这个意义上讲,⽪尔⼠才是现代符号学的真正创始⼈。
(原载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本⽂来源:
丁尔苏,1994:“⽪尔⼠的三元符号模式”。
载:丁尔苏,2011:《符号学与跨⽂化研究》。
复旦⼤学出版社。
第31-34页。
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原创版】目录1.皮尔斯符号学的概念与背景2.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法:图标、象征和符号3.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应用与影响正文1.皮尔斯符号学的概念与背景皮尔斯符号学是由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的一种符号学理论。
皮尔斯是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数学、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中,符号被认为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本元素,对于理解人类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法:图标、象征和符号皮尔斯符号学将符号分为三大类:图标、象征和符号。
这三种符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人类符号系统的基础。
(1)图标:图标是符号中最直接、最具有表象性的一种,它与所表示的对象具有直接的相似性。
图标符号通常用于指示特定的事物或概念,如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的形象。
(2)象征:象征是一种间接的符号,它通过某种特定的符号来暗示或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象征符号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各种文化中的图腾、宗教象征等。
(3)符号:符号是皮尔斯符号学中最广泛的一类符号,它既包括图标和象征,也包括语言、文字等其他类型的符号。
符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可以通过特定的规则和习惯来传达信息和意义。
3.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应用与影响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法对于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它为我们理解符号的起源、功能和演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
同时,皮尔斯符号三分法也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