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目前最流行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2、文献搜集的原则,应该先查_______的文献,再查_______的文献。
3、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以___________ 的水平作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
4、研究的效度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有偏性样本有两种来源,分别为__________和非概率抽样。
6、被试间设计克服个体差异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最常用的研究相关关系的研究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本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
3、传统测验主要采用自我报告和__________。
4、研究访谈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_______方式访谈和________方式访谈。
5、实验室实验有两种形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小N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心理学研究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4、形成因果关系的三个重要条件分别为_____ _、时间-顺序关系、_______________。
5、发展研究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趋势研究。
6、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保密原则。
7、心理测量的水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名量表和顺序量表。
8、观察法可以按照对行为的不同取样方式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心理学研究方法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把题号和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3分,共45分)1.如果一个变量的所有数值都差不多相等,另外一个变量的数值之间却差异很大,那么这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接近A. 零B. 10C. 1.0或-1.0D. -1.02.一个实验中包含控制组或控制条件是为了A. 为感兴趣的变量提供一个可比较的基线B. 避免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C. 估计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D. 增强结果的普遍性3.要做一个真实验,必须至少有一个因变量和A. 两个自变量,每个有两个水平B. 一个自变量,至少两个水平C. 两个自变量,每个至少一个水平D. 一个自变量,至少一个水平4.一个实验产生了零结果的可能原因是A. 因变量产生了地板效应B. 额外变量没有保持恒定C. 自变量的几个水平间太相似D. 以上都是5.为什么艾宾浩斯要在他的记忆实验中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A. 他在研究后摄抑制B. 他不认为CVC这样的无意义音节难学C. 他想降低刺激间可能的语言关联性D. 他想减少第二次学习刺激序列的节省次数6.为避免训练早期可能发生的较大的练习效应,实验者应该A. 采用ABBA设计使得平均起来每种条件的测试时间相同B. 给一半被试采用ABBA测试顺序,另外一半被试用BAABC.为了使得被试正式实验的成绩比较稳定,可以在实验开始前让被试练习几次D. b和c都正确7.下列哪个结果体现出交互作用?A. 在回忆和再认测试中,语义编码的刺激都要比字形编码的刺激记得好B. 在回忆和再认测试中J字形编码的刺激都要比语义编码的刺激记得好C. a和b都正确D. 在回忆测试中,语义编码的刺激要比字形编码的刺激记得好;而在再认测试中,字形编码的刺激要比语义编码的刺激记得好8.实验者让被试对生命物和非生命物既快又准地命名。
他发现对生命物的命名时间短于非生命物的;且生命物的命名错误率是2%,非生命物的是10%。
研究生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活动B. 行为表现C. 社会现象D. 生物进化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与潜意识相关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情感B. 记忆C. 认知过程D. 行为4.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的常用量表?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B.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C. 艾森克人格问卷D. 罗夏克墨迹测试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6.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 认知与情感的不一致B. 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C. 认知与认知的不一致D. 情感与行为的不一致7. 哪个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为了减少或避免焦虑?A. 行为主义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8.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系统脱敏疗法9.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心理疾病D. 心理测量10. 以下哪项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婴儿期B. 学前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答案:1-5 ACBDC6-10 CCBD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说明。
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列举三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
答案:1.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临床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指的是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
《心理学研究方法》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自变量有两个以上的实验设计称为____多因素设计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有可能产生实验处理的污染,一般来说,可以通过___小N设计________或___拉丁方设计_______,克服与抵消潜在的干扰效应。
3、观察的第一个特点是对所观察行为下____操作定义_________,第二个特点是观察需要确定___观察目标__________。
4、研究访谈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__开放________方式和____闭合方式_________。
5、在问卷法中,为避免被试的“趋中反应定势”,量表的点数应采用_偶数______等级。
6、采用相关研究考察因果关系的准实验研究是____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_____。
7、如果自变量无法改变或控制因变量,我们称之为___虚无结果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被试间设计把不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或水平的实验设计。
这种设计比较保守、安全。
在被试间设计中,两种或多种实验条件之间不可能通过被试相互“污染”。
可是,在采用这种设计时,应使两组被试的条件尽可能相似,可能通过匹配程序或随机分组程序,做到这一种。
(P115-116)2、时间取样观察是在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对这一时间中发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较全面的记录。
时间取样可以随机进行,也可以在生典型行为表现的时间进行,一般应在活动开始、中期和结束阶段都能抽选一定时间作出观察。
(P190)3、折半信度折半信度是在测试以为对测验项目按奇项、偶项或其它标准分成两半,分别记分,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信度系数。
但这样得到的信度系数只表明一半测验的信度,还需要根据斯皮尔曼-布朗公司确定整个测验的信度。
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没空分,共5分主要考察对概念和重要结论的掌握;题目主要来源于教材每章的总结和概念小结;比如,信度指行为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效度指行为测量的准确性;二、判断题每题分,共15分主要考察一些重要概念的辨析;题目主要来源于上课强调的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和每章思考题;比如,科学的观察方法与日常观察并不相同,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并且能够不断地发现先前的错误并进行修正;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主要为课上讲到的内容,需要理解的内容;四、简答题2题,共10分主要来源PPT思考题;五、分析题2题,共20分主要来源教材的练习题和PPT上讲到的题目;六、论述或实验设计1题,15分或20分主要考察内容: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等和研究报告的解释、撰写和评价等内容;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1、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1对人类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2科学研究的不同水平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什么解释:说明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变化及关系为什么预测:预测以后的发展变化和特定情况下的反应控制:操纵变量,使研究对象发生改变2、心理学是科学吗为什么1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的真理性认识2科学是一种方法,追求真相的过程3经验和推理共同作用3、举例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的含义1实验组和控制组:施加处理的那组称作实验组,而未施加处理的那组称为控制组2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实验条件指的是施加处理的那个条件,控制条件指的是未施加处理的那个条件4、什么是操作定义对变量下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操作性定义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5、理论和假设的差异是什么简单举例说明第二章课题选择1、如何选择一项研究课题1从生活经验中获得2从已有的研究中获得3从常识中获得通常涉及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变量作用的程度归纳推理:由特殊到一般2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3归纳与演绎的有机结合第三章研究文献的查询1、研究报告中讨论的意义是什么作者对自己结果如何契合已有理论进行阐释的地方,也是对该研究支持哪个理论、否定哪个理论进行探究;2、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中介变量:AB之间的c,认知期望水平调节变量:是影响自变量关系的中间变量,一个调节变量可以增加可以减少,甚至反转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3、摘要从中分出变量第四章研究设计1、操纵自变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1自变量变化范围的缺点2检查点和间距的确定2、额外变量可以分为哪两大类随机和系统3、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有哪些1排除法2恒定法3匹配法4随机化法5抵消平衡法6统计控制法7兼作组法4、心理研究中哪些环节可以使用随机化法;,所以不同条件的试;2每个条件不只测一次A完全抵消平衡法B部分抵消平衡法a实验顺序随机化b反向抵消平衡法ABBA法c拉丁方C区组随机化D假随机第五章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之间的区别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参与观察法: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着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2、实验室观察法的优缺点研究者需要改变和控制被观察对象;1可以排除偶然和次要因素;2可重复进行,反复观察;3可以分别考察研究对象各方面的心理特性;第六章访谈法1、如何设计问题的表达方式和回答方式表达方式: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要求访谈对象在事先确定的几个选择答案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则是访谈对象根据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来做出回答;确定访谈问题形式的设计:如何组织和编排访谈问题的形式——漏斗顺序简单到复杂一般到具体较大到较小确定访谈问题反应方式的选择:填空式量表式等级排列式分类式第七章问卷法1、问卷法有哪些类型1按问题的结构程度:结构问卷非结构程度2根据传递方式不同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2、如何撰写问卷指导语以及选择问题表达方式、回答方式1题目、前言、指导语:题目即问卷的标题,是对问卷的目的和内容的最简洁的反映;前言是对问卷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的简洁说明,目的在于引起研究对象的重视和兴趣;指导语是用来指导研究对象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性文字;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时间、注意事项等做一个总的说明;以帮助研究对象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填写;2问题和答案: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问卷的目的、内容和研究对象都包括在这一部分中;回答问题的方式:封闭式问题回答方式1是否式2多项选择式3排列式4量表式社会赞许性和反应定势不见得被试的真实所想;或对同意或不同意的问题选择折中的回答;可以选择1运用反向题目2匿名作答3编排一些无关题目问卷表达方式: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A内容周密详尽B概念明确清晰C措辞规范,简介恰当D语言的表达及项目设置上力避诱导性和暗示性E在一些可能有明显的社会要求和规范影响的问卷项目上,应该设法掩盖研究目的,采用透射3、哪些因素影响问卷法实施的成功率和有效性有效性影响因素1问卷设计问卷本身的错误,是导致问卷无效的最常见因素;问卷设计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指导语模糊不清;第二, 问卷的内容有偏差;第三,问卷复杂,数量过多;2被试被试本身的特点是影响问卷有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一,被试的态度和能力;第二,被试的心理状态第三,外界作用;1问卷是否科学合理2分发方式是否合理3被试是否合作、胜任4是否得到有关组织机构的支持第八章测验法1、什么是实验法即实验研究法,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研究并揭示操纵或控制变量;2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真实验:严格控制2准实验:一定控制,严格控制额外变量,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的实验设计;5、实验设计的分类、单因素和多因素、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设计1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2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1雏形A组后测设计—X-OB组前后测设计—O1-X-O2• 2单因素实验设计的一些常见形式A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B完全随机设计C不等组设计D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E所罗门四组设计2个或2个以上自变量,并把被试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各个处理的组合中,以观察自变量以及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效果的实验设计;一种实验处理–又称作组间设计–被试间因素或被试间变量所有水平或水平组合的处理–又称作重复测量设计或组内设计–被试间因素或被试间变量被试间因素,又有被试内因素–2年龄:年轻人、老年人×2词的具体性:具体、抽象第九章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可以控制选择,被试消亡以及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2安排实验组和控制组,可以控制历史,成熟,仪器的使用等因素对实验的干扰.3不进行前测,可以消除练习,熟悉和疲劳效应.3、当我们说主效应显着时,其中的含义是什么主效应:指的是一个因素的独立效应,即它的不同水平所引起的变异;即每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单独效应4、当我们说交互作用显着时,其中的含义是什么交互作用:指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所产生的效应;5、基线设计在单被试设计中为什么如此重要在单被试实验设计中,A指基线测量,基线是指被试的因变量受到自变量和其他额外变量作用的水平;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产生作用的基准和对比;建立基线是所以单被试设计的第一个很重要的阶段;6、ABAB设计和ABA设计相比有一个显着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ABAB适应条件:1实验只有两种条件;2练习效应为线性的时候;3每种条件的重复次数必须为偶数;4通常条件数比较少;而且每种条件要重复的次数也比较少;7、描述多重基线被试间设计,多重基线情景间设计以及多重基线行为间设计之间的区别多重基线设计:是在同一研究中A-B设计的重复;在基础的多重设计中,研究者同时对两个或更多的基础基线表现进行重复的测量,在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基线后实施干预自变量,并记录这段时间内所得的结果,以证明干预的效果;指在同一行为改变方案中,必须同时建立和测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行为基线;1跨行为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中对同一个人的两个或更多的目标进行相同的处理2跨情境多重基线设计:即在两种或更多的情境下对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3跨被试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下对两个或更多个体的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8、多重基线设计在什么情况下最为有用1跨主体的多重基线设计对于一群人都需要改变某一种问题行为时是非常有用的;2跨行为的多重基线设计广泛用来探讨矫正措施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9、明明在学校期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拽女生头发,总在上课时打断老师讲课,请针对他的问题设计一种干预措施,并证实其有效性10、针对下来假设,设计出一个被试内设计:临床诊断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在团体任务中比在个体任务中更加容易分心;a. 确定自变量b. 确定因变量c. 你的实验假设是什么d. 描述你将如何选取被试并将被试分配到不同组中;e. 你将采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检验11、为什么没有证实实验假设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被试丢失,匹配任务12、判断题A实验中变量越多越好,因为可以发现多个变量的效应;B实验中自变量水平设置最好为3-5个;C完全随机设计是指实验处理呈现顺序的随机化;13二选择题1所罗门四组设计可能采用的统计方法;A.单因素方差分析;B协方差分析;×2方差分析;D独立样本T检验;23×4的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可能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A.主效应分析;B多重比较;C简单效应分析;D交互效应分析;第十章准实验设计1、如果你不能将个案研究的结果推广,那么这种研究还有什么用处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资料搜集与解释的方法;单被试设计在临床心理学中具有特殊价值,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不中断医患关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在发展和学校心理学中,它也是非常有用的;使用“实验的”术语是因为这些单被试研究设计也能明确地鉴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时间序列设计与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得区别3、个案研究与单被试实验研究有什么区别作业1、心理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2、如何评价一份研究报告,包括问题提出部分,方法部分和结果的解释讨论部分3、什么是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推论统计4、概念假设、研究假设和统计假设的关系5、你的研究假设是女性比男性拥有更敏锐的嗅觉;你将人们在室内能闻到的最少量的香味作为嗅觉敏感度的测量方式;通过你对男性和女性的抽样,你发现女性确实比男性拥有更敏锐的嗅觉;你的推论性统计结果:p<,这就意味着这种差异不太可能出于偶然;你决定拒绝虚无假设,接受备择假设;你得出结论:女性拥有更加敏锐的嗅觉;你有没有可能犯Ⅰ错误有没有可能犯Ⅱ型错误你如何能够确信你的结论是正确的呢6、对于下列额外变量,你认为使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好地将其控制为什么1训练方式为自变量,训练者的性别为额外变量2食物为自变量,喂养老鼠的方式为额外变量3强化方法为自变量,儿童的智力、态度、能力以及动机为额外变量4训练计划为自变量,被试的体能为额外变量1.如何理解:生态学方法论、准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2.如何理解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学方法论和生态学趋向3.时间序列设计研究的一般过程如何该设计有什么缺陷4.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研究结果如何处理5.概括准实验设计的优缺点;6.您能设计一项准实验研究吗。
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1、科学研究:寻求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活动。
用科学方法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本身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过程,统称为科学研究。
2、生态效度: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3、取样: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全体的代表进行研究4、文献综述: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5、研究变量: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
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6、时间序列设计:对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做一系列测量,然后分析前后测量是否具有连续性或差异,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效果的设计方法。
7、真实验设计: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能有效地控制研究中自变量不同取值和因变量的指标,以及被试的分配情况。
8、分层随机取样法:(1)在抽样总体中按生物个体划分为若干个层(组),对每层分别抽取一组随机样本,然后通过加权对总体参数做出估计。
(2) 分层随机取样法是先把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子总体,然后独立、随机的从每一层次选取样本。
9、参与观察:观察者保留自己的身份,作为研究者参与到感兴趣的团体中,一旦成为被研究团体的成员,就可以不引人注目的观察来获得真实、自然的材料。
10、准实验设计:指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但可以对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进行分类,将其作为自变量纳入,使用真实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实验材料的设计方法。
11、前实验设计:也叫非实验设计,是最为原始的实验设计,它是一种对任何无关变量都没有控制的实验设计。
12、个案法: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一件突出的事件或一个有代表性的团体、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搜集有关这个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考试:2022心理学研究方法真题模拟及答案(3)1、以下哪项不是言语性干预的目的()(单选题)A. 延长治疗时间,加深治疗师与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的信任关系B.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使他们注意这些差异,产生干预的效果C. 差异性提问使家庭成员明白症状性行为的出现是有条件性的D. 前馈提问可以使家庭成员在诱发因素的情况下采取正确的预防性行为E. 治疗师通过假设提问,即提出看问题的多重角度,让成员自己认识自己,并有助于家庭行为模式改变,促进成员进步试题答案:A2、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心理含义及其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方法是()。
(单选题)A. 口语报告法B. 内容分析法C. 现场研究法D. 语义分析法试题答案:B3、凝集反应的抗原是()(单选题)A. 可溶性抗原B. 完全抗原C. 半抗原D. 超抗原E. 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或颗粒性抗原试题答案:E4、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相互比较、补充和验证,体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的()。
(单选题)A.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B. 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特点C. 研究结果的数量化D. 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试题答案:D5、关于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 症状往往出现于持续展开着的家庭生活周期发生变化、中断之时B. 系统思维重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同时强调人际互动中的个体对情境的整体认知和评价C. 家庭治疗主要把人当作"黑箱"来对待,注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简单关系D. 患者的病态并不仅仅是内在的生物学因素构成的因果链条的最后一环,而是各种内因与外因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性、动态性表现E. 系统式家庭治疗师与结构式家庭治疗师在关于"正常家庭"的观念上存在分歧试题答案:C6、咨询师:我把我们刚刚谈的内容做个整理,看看我对你的了解是否正确。
你的问题似乎跟考试压力有关,而考试压力似乎跟你的记忆力差、理解力差有关,例如要考试时,要你死背教材、要你提高理解力,都会造成你的压力。
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个体差异B. 社会关系C. 心理生理学D. 外星人研究答案:D. 外星人研究解析: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外星人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观察法B. 实验法C. 问卷调查法D. 全部都是答案:D. 全部都是解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3.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常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A. -1到1B. 0到10C. -10到0D. 1到10答案:A. -1到1解析:皮尔森相关系数是用来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取值范围为-1到1之间。
二、判断题1. 心理学是一门只涉及个体内心世界的学科,与社会无关。
A. 对B. 错答案:B. 错解析:心理学既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也研究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2. 主观幸福感可以通过客观指标来精确衡量。
A. 对B. 错答案:B. 错解析: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内心体验的主观评价,无法用客观指标来精确衡量。
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答: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形式,指的是在一个无条件刺激(UCS)和一个条件刺激(CS)之间建立起的联结。
在条件刺激被多次与无条件刺激同时或接连出现后,条件刺激会激发出与无条件刺激相似的反应,形成条件反射。
2.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态度、信念或观念与其行为、经验或信息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个体会感到不愉快或焦虑。
为减轻认知失调,个体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修正行为或逃避对立信息等方式来恢复一致性。
四、综合题某公司根据塔尔曼提出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设计了一套激励机制,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表现。
请结合期望理论的核心概念,简要说明该公司的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中,观察法的优点是什么?A. 可以控制变量B. 可以进行精确测量C. 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D. 可以完全避免主观偏见答案:C2. 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实验法可以控制变量,观察法不能B. 实验法需要使用仪器,观察法不需要C. 实验法只能用于实验室,观察法可以用于任何环境D. 实验法和观察法都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A. 调查法B. 内容分析C. 案例研究D. 实验法答案:C4. 心理学研究中,什么是内部效度?A. 研究结果的普遍性B. 研究结果的一致性C.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 研究结果的因果关系答案:D5. 心理学研究中,什么是外部效度?A. 研究结果的普遍性B. 研究结果的一致性C.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 研究结果的因果关系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的特点。
答: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特点包括:能够控制变量,以确定因果关系;通常在控制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外部变量的干扰;实验结果可以重复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描述心理学研究中的调查法的步骤。
答:调查法的步骤通常包括: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问卷或访谈指南;选择样本;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撰写报告。
三、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答: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心理学中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侧重于理解人们的经验、行为和观点,通常使用访谈、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其结果往往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
定量研究则侧重于测量和统计分析,使用实验、调查等方法,其结果以数字和统计数据的形式呈现,便于进行广泛的推广和验证。
结束语: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来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
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研究问题,设计有效的研究方案,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心理学考试:2021心理学研究方法真题模拟及答案(3)1、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单选题)A. 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 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试题答案:D2、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临床表现为()。
(单选题)A. 孤僻被动,行为退缩,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幻觉妄想不突出,以人格衰退为主B. 敏感多疑,幻觉妄想,情感行为常受妄想、幻觉的支配C. 发病较急,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交替或单独出现D.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言语增多,思维破裂,情感多变,行为幼稚,部分患者有意向倒错试题答案:C3、在同一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称为()。
(单选题)A. 横断研究设计B. 纵向研究设计C. 聚合式交叉设计D. 前后测设计试题答案:A4、偏执型人格的特点是()。
(单选题)A. 广泛的猜疑B. 不信任他人C. 人际关系敌对D. 被迫害感E. 以上均是试题答案:E5、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岁以后。
(单选题)A. 50B. 60C. 70D. 80试题答案:B6、某男,43岁,近15年来逐渐出现空腹时上腹部痉挛样疼痛,疼痛可因进食、呕吐或服用制酸剂而缓解。
如果患者表现为毫无节制的退行、要求过多而经常遭遇失望,则其诊断最可能是()。
(单选题)A.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主动溃疡型B.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被动溃疡型C. 溃疡性结肠炎,主动溃疡型D. 溃疡性结肠炎,被动溃疡型E. 节段性回肠炎,被动溃疡型试题答案:B7、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单选题)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试题答案:D8、老年期退行性变化最明显的心理过程是()。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定量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A. 研究对象B. 研究工具C. 自变量D. 研究方法答案:C3. 心理学实验设计中,控制组的作用是什么?A. 作为实验的对照B. 增加实验的难度C. 提供实验的背景信息D. 确定实验的变量答案:A4. 在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种统计方法用于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t检验答案:B5. 以下哪个概念与心理学研究中的“效度”无关?A. 内部效度B. 外部效度C. 统计结论效度D. 样本大小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
答案:实验法是一种主动控制变量,通过人为干预来观察变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观察法则是一种被动记录,不干预研究对象,直接观察并记录其行为或现象。
7. 描述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概念。
答案:内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验假设的程度,即实验结果是否由自变量引起。
外部效度则是指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即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人群或情境。
8. 解释心理学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统计分析用于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统计方法可以确定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研究假设是否得到支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及其适用场景。
答案:定性研究侧重于理解、描述和解释现象,常用于探索性研究,适用于理论构建和概念发展。
定量研究侧重于测量和统计分析,适用于验证性研究,可以提供可量化的结果和普遍性的结论。
10.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如何确保研究的伦理性。
答案:确保研究的伦理性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尊重参与者的自主权,确保参与者的知情同意;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对参与者造成身心伤害;以及确保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1.在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时,需要考察哪些因素?答: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检验。
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条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要考虑总体分布和总体方差,需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2) 两个样本是否相关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3)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公式,不能用错,这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答: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作、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
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被测者某些心理现象或行为的变化。
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余变量称为额外变量,在额外变量中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被称为潜在的自变量。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词频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因变量。
而被试间的差异、词频的定性、材料的选择、实验任务、研究设计、实验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都会是潜在的自变量。
对于这些潜在的自变量,应以以下方法加以控制:(1)控制被试间差异,应用随机的方式抽取大量水平相近的被试。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以随机抽取一百二十名大学生作为被试。
(2)用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定性词频,如以字或词在报纸、书刊、教材等语言材料中使用次数统计而得出。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引起的词频不确定性,可以用大被试量来加以控制。
(3)材料的选择方面,若以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拼读规则的运用会使词频效应被低估。
所以应选择非拼音类文字,如汉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由于汉字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实验可将此作为一个自变量加以操纵。
(4)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因变量为反应时间,有很多不同的任务类型如命名、判断、再认、补笔等可以用来进行实验。
在此实验中,由于不能确定词频效应究竟发生在字词识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其作用各有多大,所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任务类型:词汇判断、命名和词汇命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023年最新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试题及答案1. 试题:研究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2. 试题:简要描述实验研究设计中的两种常见类型。
3. 试题: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请说明问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各三点。
4. 试题:比较和对照研究设计有何特点?请简要解释,并列举一个适合使用这种设计的实例。
5. 试题:简要解释质性研究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有重要作用。
答案:1. 研究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作用是通过系统的规范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教育心理现象。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教育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常见的实验研究设计类型包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和配对设计。
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来得出结论。
配对设计是在实验前根据某些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匹配,然后将配对的对象分别放入实验组和对照组。
3. 问卷调查的优点有:调查范围广,可以同时获得大量数据;成本相对较低;方便快捷。
缺点有:受访者回答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回收率不高;难以检验因果关系。
4. 比较和对照研究设计的特点是通过对比不同组别、不同条件下的变量,来分析其差异、关联或影响。
适合使用这种设计的一个实例是比较不同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学校的学生成绩来评估教育环境的质量。
5.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描述和解释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强调对参与者个体经验和观点的理解。
在教育心理学中,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情感等非量化的心理特征,从而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项属于实证研究方法?A. 文献研究B. 实验研究C. 观察法D. 专家访谈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预测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C. 描述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D. 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问题3.以下关于随机抽样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采取随机抽样可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B.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无需考虑样本大小C. 随机抽样只适用于量化研究D. 随机抽样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样本4.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项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A. 研究对象的年龄B. 外界环境的干扰C. 研究者自身主观偏见D. 研究目的的明确程度5.下列哪种观察法可以避免观察对象的异常反应?A. 自然观察法B. 反射性行为观察法C. 参与观察法D. 实验观察法6.在以下哪种研究设计中,因变量是被研究者自行报告的?A. 实验研究B. 相关研究C. 面试调查D. 随机对照试验7.以下关于心理学量表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心理学量表只有定性指标B. 心理学量表可以直接测量心理现象C. 心理学量表无法测量外显行为D. 心理学量表可以定量测量心理现象8.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配对设计的特点?A.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组别B. 每位参与者都接受各种处理条件C. 参与者自行选择自己的组别D. 每位参与者都与自己的配对者进行比较9.下列哪种研究方法可以探索因果关系?A. 问卷调查B. 情境分析C. 随机对照试验D. 诊断性面谈10.心理学中,以下哪一项是非实验设计的特点?A. 有因果关系B. 自变量的控制C. 变量的操纵D. 被动观察11.以下关于衡量中央趋势的概念,哪项是正确的?A. 方差是一种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B.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C.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D. 标准差用于衡量数据的偏离程度12.一项研究中,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C. 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之间没有关系D. 样本容量决定了是否能够进行统计推断13.以下哪项是重复测量设计的特点?A.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组别B. 每位参与者都接受各种处理条件C. 参与者自行选择自己的组别D. 每位参与者都与自己的配对者进行比较14.关于心理测量的可靠性和效度,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可靠性指的是心理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B. 效度指的是心理测量的精确程度C. 可靠性和效度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方面D. 可靠性和效度对于心理测量来说并不重要15.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随机分组设计是什么?A. 实验设计B. 问卷调查设计C. 个案研究设计D. 相关研究设计16.以下哪项是描述相关系数的正确说法?A. 相关系数的范围从-1到1B. 相关系数只能是正值C. 相关系数越接近0,相关性越强D. 相关系数的数值大小与相关性无关17.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是追求效度和效用平衡的原则?A. 迟滞性原则B. 整体性原则C. 简洁性原则D. 独立性原则18.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A. 相关分析、卡方分析和方差分析B.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C. 独立样本t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D. 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19.心理学调查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A. 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B. 随机对照试验和个案研究C. 问卷调查和面谈D. 相关研究和文献研究20.以下哪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定性研究数据?A. 卡方分析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t检验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字数控制在80字以内。
心理学研究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描述人类学习行为的方式?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观察学习D.情感学习答案:D2.心理学研究中,关于记忆的时间维度分为以下几种,以下哪项不属于记忆的时间维度?A.工作记忆B.短期记忆C.长期记忆D.即时记忆答案:D3.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加工中的基本过程?A.注意B.知觉C.记忆D.情感答案:D4.光敏癫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其诱发因素是什么?A.光线B.声音C.药物D.情绪答案:A5.以下哪种测验常用于测量人的个性特点?A.无意识投射测试B.结构化面试C.心理问卷D.皮肤电反应测验答案:C二、填空题1.心理学最早起源于 ________ 。
答案:哲学2.________ 是心理学中研究意识和体验的分支。
答案:感觉与知觉3.________ 是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答案:意识4.德国心理学家 ________ 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答案:约翰·华生5.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___________ 的学科。
答案:人类智能与认知过程三、问答题1.简述经典条件反射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实验基础是什么?答案:经典条件反射是指通过特定刺激的重复与某种自然反应的挂钩,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条件反射。
其实验基础是俄罗斯科学家帕夫洛夫进行的狗实验。
帕夫洛夫通过在狗的口腔内灌注唾液,并与响铃声同时作用,重复多次后,发现狗在单独听到响铃声时同样会流口水,形成了唾液分泌与响铃声之间的条件反射。
2.简述工作记忆的概念和功能。
答案:工作记忆是指短期记忆系统中负责暂时存储和加工信息的一部分。
其功能包括信息处理、决策制定、问题解决和学习记忆等。
工作记忆通过对外界输入信息的处理和存储,以及对已存储信息的激活和提取,帮助我们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
3.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中的“搜索模型”?答案:在认知心理学中,“搜索模型”是指人类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时,通过搜索和筛选来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 23562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23562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同一时间内对几个年龄组的被试的某一心理特征进行测量,考察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是()。
a.横贯设计b.纵向设计c.生成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2.“如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学生的学业成就将得到显著提高”,这一假设属于()。
a.预测性假设b.相关性假设c.因果性假设d.通常假设3.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其研究设计被称之为23设计,那么该研究中有()个自变量。
a.6b.3c.8d.24.当研究的数据总体存有周期性波动或变化时,不适用于的采样方法就是()。
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取样法c.分层随机取样法d.整群随机取样法5.在噪音对写作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噪音属()。
a.提振特点自变量b.暂时导致的被试差别c.被试特点自变量d.环境特点自变量。
6.利用组间设计研究“材料的熟识度(2水平)对写作效率的影响”,对研究结果的合理的检验方法就是()。
a.协方差分析b.单效应分析c.t检验d.重复测量的多重比较7.未知须要研究对象600人,问卷回收率就是80%,有效率就是85%,那么应当挑选出的被试数量就是()。
a.883b.351c.402d.3478.展开假设检验时,在h0为假时,错误拒绝接受零假设的概率等同于()。
a.1-βb.αc.βd.1-α9.在展开专访研究时,如果专访者想使对方作出更详尽表述,可以使用的质问方式就是()。
a.详细式质问b.系统质问c.负面质问d.说明性质问10.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校标效度d、构想效度11.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logistic模型。
数学表达式中,则表示项目难度参数的符号就是()。
id.di12.为了在心理学研究中减少或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需要尽可能运用()程序,并设法同时研究多个变量。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B. 验证教育理论的有效性C.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 以上都是2.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访谈法D. 内容分析法3. 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特别适用于哪种情境?A. 研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B. 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C. 探讨课堂互动模式D. 测试学生的记忆能力4. 在进行实验法研究时,以下哪项不是控制变量的主要目的?A. 减少无关因素对结果的影响B. 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C. 增加研究结果的普遍性D.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5. 访谈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常用于收集哪类数据?A. 学生的学业成绩B. 教师的教学方法C. 学生的学习态度D. 课堂物理环境6. 内容分析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分析教材内容的难度B.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C.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D. 研究教育媒体的效果7. 下列哪项不是问卷调查法的优点?A. 可以覆盖大量样本B. 数据易于量化分析C. 便于实施和记录D. 需要研究者深入理解研究问题8.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案例研究法特别适用于哪种情况?A. 研究罕见的教育现象B. 验证教育理论假设C. 探索复杂的教育问题D. 测试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9.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相关研究主要用来探讨哪些关系?A. 变量之间的关系B. 因果关系C. 预测关系D. 以上都是10. 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遵循哪项伦理原则?A. 保障研究对象的隐私权B. 确保研究的客观性C. 尊重研究对象的自主权D. 以上都是11.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通常用于什么情况?A. 描述学生的日常行为B. 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C. 测试假设的有效性D. 分析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12. 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常指的是哪种方法?A. 通过实验设备观察学生行为B. 在自然环境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C. 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D. 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13.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研究什么?A. 学生的学习成绩B. 教学方法的普遍适用性C. 特定个体或事件的心理特征D. 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14. 测量法在教育心理学中通常涉及什么?A. 对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评估B.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量化C. 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D.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15. 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为什么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A. 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B. 为了得到有意义的研究结果C. 为了符合研究者的个人兴趣D. 为了与其他研究者保持一致16.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不包括哪项?A. 观察记录B. 学生作业C. 家长访谈D. 教师自评17.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进行数据清洗?A.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B. 为了简化数据分析过程C. 为了去除重复数据D. 为了符合研究者的预期结果18. 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通常包括哪些?A. 表格和图表B. 文字描述C. 视频资料D. 所有以上选项19.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定量研究通常使用什么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案例分析20. 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常属于哪一类研究方法?A. 量化研究方法B. 质化研究方法C. 混合研究方法D. 以上都不是21. 访谈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收集大量的数据B. 验证假设C. 描述和解释现象D. 测试问卷的有效性2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法的优点?A. 可以控制变量B. 结果可以重复验证C. 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D. 可以确定因果关系23. 在教育心理学中,问卷调查通常用于哪种类型的研究?A. 探讨学生的心理特征B. 分析教学方法的效果C. 研究教育政策的影响D. 了解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24. 案例分析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常用于:A. 描述和解释复杂的教育现象B. 测试理论假设C. 收集定量数据D. 评估教育技术的有效性25.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A. 使用多种研究方法B. 增加样本量C. 减少研究者偏见D. 以上都是26. 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A.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 随机选择对象以确保结果的普遍性C. 选择容易获取的对象以节省时间和资源D. 根据研究者的个人喜好选择对象27.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通常用于哪种情境?A. 研究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B. 探讨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C. 分析学生的情感状态D. 描述学生的家庭背景28. 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优点是什么?A. 可以直接观察学生的内心想法B. 结果较为客观,不受被试主观因素影响C. 可以研究自然环境下的学生行为D. 可以重复进行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29. 调查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常使用哪种形式?A. 问卷调查B. 深度访谈C. 实验操作D. 观察记录30.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B. 访谈C. 实验D. 算命二、问答题1.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区别。
心理学研究方法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李明要研究在不同的乐音背景下记忆无意义音节的效果,他选取40名大学作为被试,
能否说他的取样没有代表性?为什么?
2.
3.
4.
5.研究者想要探讨组织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用先行组织者教学法教实验组的
学生物理课1个学期,用传统方法教控制组的学生数学课1个学期,两组学生在这两个科目期末考试的得分(满分100分)见下表。
研究者对下数据进行了t检验,结论是差异不显著,他的结论是否恰当?为什么?
年级人数平均得分
先行组织者教学法组50 98.3
传统教学方法组50 97.7
二、述论题(每题30分,共90分)
7.下面这个表列出有关的研究资料,请解答:
(1)这项研究是否多因素的研究?
(2)其研究目的是什么?
(3)指出哪个(些)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4)如果每种处理要30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应该要多少被试?
(5)应进行何种统计处理,应得出多少个统计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估计以下两个因素是否有效交互作用?
内容复杂内容简单
发现法教学组78.8±20.3 82.0±23.5
9.实验设计:设计一个2*3的研究,探讨“提示(胡,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
学生计算任务效果的影响”。
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
(注:按照规范的研究报告的“问题与目的”与“方法”两部分的格式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