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埃及学一门近代新兴学科的诞生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3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章节测试题及答案1.1科学和科学史的含义1、【单选题】科学哲学以科学活动和科学()为研究对象。
A、史B、发现U理论D、实验我的答案:C2、【单选题】在什么时期,作为萌芽期间早期的科学已经也是非常发达了?()A、南北朝B、汉朝U秦汉D、古希腊我的答案:D3、【多选题】任何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和成立,它都意味着这个学科有自己的()。
A、思想B、判别标准C、规范D、思想体系我的答案:BCD4、【判断题】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的历史称为科学史。
O我的答案:√5、【判断题】科学哲学是跟科学史是相关的姊妹学科。
()我的答案:√1.2科学史的奠基人萨顿1、【单选题】哪位名人带了自己的组织培养了美国第一批最早的科学史专业的博士生等?()A、柯南特B、季羡林c、萨顿D、张德骏我的答案:C2、【单选题】有关萨顿说法错误的是()。
A、有社会责任感B、最重要的著作是《科学史导论》C、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文学家D、倡导人文主义我的答案:D3、【多选题】萨顿说哪些先行者比他们当中最有工作能力的人更勤奋?()A、查尔斯・迪康热B、柯南特C、皮克泰D、弗雷泽我的答案:ACD4、【判断题】《ISIS》是科学史的奠基人萨顿创办的杂志,在今天已不再出版。
()我的答案:X5、【判断题】萨顿一生非常辛勤,他生前创作过15部专著和79份科学史的重要研究文献目录。
()我的答案:√1.3学习科学史的意义1、【单选题】关于"科学是什么、科学应该怎样"所有的这些考虑,获得它的认识重要方式之一是对于科学的()的回忆。
A x革命B、历史C、精神D、发现我的答案:B2、【单选题】国际科学史学会萨顿奖第一位获奖者是()。
A、笛卡尔B、柯瓦雷C、斯蒂文•夏平D、萨顿我的答案:D3、【多选题】丹麦科学家克拉总结了很多条关于科学史的作用,以下包括()。
A、可以增进我们今天最有科学知识的这种赏识B、可以满足一些科学家要了解理论起源的愿望C、可以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产生有益的影响D、可以在科学人文中架起桥梁我的答案:ABCD4、【判断题】在科学界,目前的最高奖励是“萨顿奖章"。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84埃及学自1822年由法国学者商博良创建以来,经过数代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发展至今已是门类齐全、分工精细的综合性大学科。
埃及学的主要分支有: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碑铭学、艺术学、宗教学、建筑学与科学技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学,因为它是埃及学研究的基础。
随着埃及学的发展,大的专业还可细分,以语言文字为例,按其历史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下5个研究对象:古埃及语(Old Egyptian)、中埃及语(Middle Egyptian)、后埃及语(Late Egyptian)、世俗语(又译作德莫语,Demotic)和科普特语(Coptic)。
古埃及文字按其书写方式有象形文字、祭司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科普特文字之分;在语法结构上也有相应的变化,如科普特语的词汇中包括许多希腊的外来语,出现了语法上的小品词,与以前各阶段的词汇大不相同。
埃及学研究遍布全球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有埃及学研究的机构或学者。
埃及学规模最大的是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其次是俄罗斯、瑞士、意大利、以色列、波兰、荷兰等国。
这些国家都各有其引以为豪的学术专长和特色,如美国在古埃及历史文献研究方面、德国在语言文字方面、英国在考古学方面、瑞士在宗教学方面,都各有重大突破。
在埃及学研究的对象国度——埃及,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本国的埃及学规模还不能与西方相提并论。
1952年埃及获得独立后,也曾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埃及学,尽管培养出了一批埃及学家,但总体研究水平比之美、法、英、德仍稍有逊色。
但是,埃及有遗址,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拥有世界上同类博物馆中最有价值的藏品。
该馆在介绍整个埃及文化,特别是在介绍法老时代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20世纪初是埃及考古学最活埃及的埃及学 世界的埃及学文 图/令狐若明科普特语是古埃及的基督教徒后裔科普特人的语言,采用希腊字母表,并增加了7个溯源于象形文字的特殊字母。
科学技术史听课笔记古代一、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创造文字。
二、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的天文学发达。
共同的特点:埃及: 太阳方面的公元前2781古巴比伦:把圆周率定为π=3或3.125,把圆周分为360°,1°分为60’,1’分为60’’。
他们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太阳历。
(最早的太阳历在古埃及)三、古希腊(极为重要)辉煌的成就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爱因斯坦对古希腊的论述:“。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学派:1.原子论学派,即德谟克利特学派,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2、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菲罗劳斯。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本源。
3、米利都学派。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学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也是现今机械设计和船舶设计计算是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医学原理。
(重点)四、古罗马托勒密“地心说”古罗马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五、中国古代(很重要)数学:代数成就《周髀算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战国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可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医药学:《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医学名著,战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达尔文把该书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地学:我国古代成就较大的学科之一,主要表现在地理、地图、绘制和地质等方面。
我国的地图绘制:裴秀(魏晋)提出“制图六体”的原则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绘图绘图经验,为后世的地图绘制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纲要。
农业: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我国保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与火药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看做“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水利: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李冰父子近代(教学重点按照学科来梳理)一、力学、天文学1543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拉开近代科学技术的序幕伽利略的(意大利)三个重要发现:1、摆动的发现。
化学史简述化学的历史渊源,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物理学的革命,给化学带来了新时期的曙光,使化学的研究深入到探索原子、分子、晶体内部结构的新阶段。
在现代社会,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化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也日益完善,随着一些新概念的出现,化学出现了多个分支,形成了不同的分析领域。
化学的英文词为Chemistry,它是从一个古字,即拉丁字chemia、希腊字Chamia、阿拉伯字Chema,埃及字Chemi演化而来的。
从现存资料看,最早是在埃及第四世纪的记载里出现的。
古人用埃及或埃及的艺术来命名“化学”。
化学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了影响。
下面主要是对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化学科学发展过程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火是人类的第一个化学发现。
火——燃烧也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化学现象,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从远古时代直至今天,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化学。
人类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17世纪以前的化学史称为古代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实用化学、炼丹和炼金、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等时期。
早起化学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同时在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本原探索过程中,诞生了古代朴素的元素观。
古代化学具有实用和经验的特点,但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理论体系,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冶金和医药化学时期在约公元前2 世纪开始产生了炼丹术和炼金术,进而推动化学从萌芽期发展到了炼金术。
古代皇帝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
炼金术的出现就逐步推动古代化学从实用性的化学工艺活动,转入到带有一定探索性的准实验性质的物质转变活动,使萌芽期实用性的化学得到发展,并为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宗教学的发展状况宗教学(英文 The Study of Religion) 以宗教和宗教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社会科学门类,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前宗教学的发展状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当前宗教学的发展状况宗教学各学科的形成以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宗教观察及研究为基础。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观察宗教现象,注意到各民族宗教的不同。
公元前6世纪伊奥利安哲学家色诺芬尼就曾指出,不同民族各自按照本民族人物特征来塑造本民族的神灵形象,由此展示的神性自然会直接反映出其民族特性。
前3世纪的昔勒尼学派思想家欧黑美鲁也曾在其《圣史》中论及他在印度洋海岛上所发现的古庙金柱之铭文,认为这些铭文所载众神均由古代英雄、国王、部族祖先等神化而来。
这些看法已将神灵问题作为其单独分析、探讨的对象,并试图从相关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找到正确答案。
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亦注意到其他宗教的神学价值和存在意义等问题,他们曾研究对比不同宗教,尝试着勾勒宗教发展的历史。
这种学术传统在整个中世纪得以保存发挥,培根、托马斯·阿奎那和库萨的尼古拉等人都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过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问题,库萨的尼古拉还曾以“一种宗教的多种崇拜方式”的说法来为各种宗教求同存异。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而近代基督教海外传教活动也为之提供了接触其他宗教的众多机会。
到17、18世纪时,一些欧洲学者开始对宗教系统研究,出现了一批描述宗教现象和宗教历史的著作,如赫尔伯特的《论异教》、休谟的《自然宗教史》和布罗塞的《论物神崇拜》等。
18、19世纪之交,西方学者开始接触并研究古代印度、波斯和埃及的宗教经典。
1771年,法国学者杜白隆法译了波斯古经《阿维斯陀》,此后又用拉丁文译出印度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
德国学者格罗德芬于1802年破译楔形文字成功。
法国学者商博良也因1822年译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成果而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1.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识。
史学思想经历了从浅显、粗糙到精致,从局部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些史学理论、史学流派。
2.史学流派:某种特定历史学家群体,该群体中的历史学家们一般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并以某种共同的思想指导他们的研究。
如:兰克学派、边疆学派、年鉴学派等。
3.修辞学派:公元前4世纪在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下,古代希腊史学中出现了“修辞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埃福罗斯和特奥波姆波斯等。
该学派注重遣词造句,过分追求文字之生动,不关心史事的真实与否,力图把历史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
如特奥波姆波斯的《希腊史》和《腓力王传》等。
但是,这种过分注重修辞的做法,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与求真精神。
然其中也显示了整体史的初步观念——“泛希腊”观念。
4.希腊化时代:通常指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0年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
是希腊与其他各地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
从社会经济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奴隶制度在地中海东部和亚洲西部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从文化上看,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广阔的空间传播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文化交流过程。
希腊化时代的主要国家有托勒密、塞硫西、马其顿、希腊和帕加马等。
主要史家有波里比阿、普鲁塔克。
5.埃及学:世界考古和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学科。
研究古埃及文明的语言、文字、历史及文化艺术的学科。
以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成功释读罗塞达石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为其形成的标志。
6.史学范型:也称范式、模式。
是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结构(1926年)》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术语。
指某一学科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开展研究活动的基础和准则,也是科学中的一种传统。
7.亚述学:主要指释读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文字——楔形文字和西亚使用楔形文字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活动。
以1857亨利·罗林逊、爱德华·兴克斯、朱理亚·奥柏特和福克斯·托尔巴特几位学者,各自成功译读由亨利·罗林逊发现的《贝希斯顿铭文》上的楔形文字诞生的标志,并成为打开西亚地区许多奥秘的一把钥匙。
填空题1、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2、修昔底德——“政治史之父”,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在近代英国史家麦考莱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修谟则认为“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开始的”。
3、李维称费边·匹克托为罗马“最古老的史家”,他的《罗马史》的问世可以视为罗马史学的开端。
4、客观主义史学的始作俑者是尼布尔·兰克,他将这种思想系统化并广为传播,使之成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史学思想的主流,在西方史学中被誉为“历史科学之父”5、菲舍被学界称之为“历史的批判学家”6、商博良是埃及学的奠基人。
7、老伽图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8、攸西比乌斯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著有《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
9、比德被人们称为“英国历史之父”他是诺曼底征服之前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
10、詹巴蒂·维柯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11、18世纪赫尔德被称为“浪漫主义史学之父”而卢梭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12、老伽图用拉丁文字写作罗马史,首开拉丁史学之先河,其后拉丁作家纷出,且多有建树。
拉丁史学的发展主要有赖于撒路斯提乌斯和恺撒13、伊索克拉特大概是古希腊的第一位传纪作家,创立了西方史学传记体写作的新形式。
14、第一位拉丁史家是罗马贵族马可波·尔基乌斯·加图15、撒路斯提乌斯著有《碦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并完整的保留下来。
16、汤普森被人们誉为“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7、“历史哲学”一词是伏尔泰最早开始运用的。
18、“历史主义”一词最早是在语言学家西莱格尔的一些关于语言学的零碎笔记中出现的,指“一种特别强调历史的哲学19、鄂图著有《编年史》等,近代德国史学家本亥姆称他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干德拉哈称他达到了“中世纪历史家的高峰”,尉尔曼斯认为他是“第一次有世界历史联系概念的历史家“20、“全球历史观”是由历史学家杰佛里·巴勒克夫提出来的。
一部古代埃及文明研究的重要资料汇编作者:刘金虎来源:《外国问题研究》2016年第03期[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01(2016)03-0105-02文字,是人类用于书写语言的符号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它的诞生对于人类社会意义非凡。
诚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社会在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因此,文字也成为全面了解一个文明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点在现代埃及学研究中尤为明显。
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于罗塞达石碑的成功破译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古代埃及失落千年的文明,也将埃及学变为一门严谨的现代科学。
近二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正是借助对古埃及文献的研究才得以还原几千年前的历史真相。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于80年代才开始进行系统的埃及学研究,但近些年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中青年学者。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的郭丹彤教授携其科研团队历时多年,收集、整理和翻译古代埃及文献近百篇,现一并集辑出版,名为《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献译注》(以下简称《译注》)。
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同时,它还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于2015年8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译注》分为上、中、下三卷,共1200余页,145万字。
作为一部分类合理、译文精准、注解详实的专著,《译注》的学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译注》是我国首部对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翻译并注释的专业著作。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前辈们曾将部分古代埃及文献收录于世界古代通史类文献汇编中,但因其篇数有限,翻译也多参照西文译本,无法满足专业研究的要求。
近十年来,尽管一些针对古代埃及原始文献的专门性译注相继问世,但这些著述往往只涉及古埃及文献中的某个门类,如历史文献或宗教作品等,且未能提供象形文字原文及其拉丁化形式,所做注解在专业性方面也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