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覆膜井窖式小苗栽培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5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探究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其中,地膜覆盖和膜下小苗移栽是现代化烤烟栽培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
一、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技术是种植烤烟的一种现代化种植技术,指在烤烟生长期间,将塑料膜铺在土面上,覆盖住耕作层,使土层保持水土平衡,增加土壤温度,改善生态环境,并可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风沙侵袭,同时增加土壤温度和湿度,加强光合作用,使体积和质量得到改善,还能提高品质。
地膜覆盖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膜的形状应该尽量规则,不要过于松散或紧绷。
其次,覆盖前,必须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排出土块、杂草和石头等杂质,确保覆膜后的土壤质量最佳;另外,覆盖时要注意膜的均匀性,铺设一定要紧密,避免有摆动,这样能保证覆盖的质量和效果。
二、膜下小苗移栽
膜下小苗是指将烤烟幼苗在苗床上生长到2-3叶期,将苗床上的塑料膜稍稍撩开,将每个小苗夹在塑料膜与土层之间,然后进行移栽。
在烤烟保育时期,由于存在气候不稳定的因素,小苗生长不如预期,因此采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能够使烤烟幼苗得到保护,有效的提高烤烟的成活率、发芽率,同时也可提高烤烟的产量和质量。
对于膜下小苗移栽,首先要做好苗床的建设,确保苗床的土质松软,排水通畅,温度适宜;其次,选择合适的小苗进行移栽,要求小苗生长健壮,茎秆略粗,叶片色泽嫩绿;在移栽时应注意移栽的深浅,将根部固定在适当的深度,尽量使根系与接地的土壤接触面积增大,加快根系生长和发育。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探究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栽培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烤烟移栽时使用地膜覆盖,加速土壤热量的积累和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进烤烟早熟熟。
本文将对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进行探究,以期为烤烟的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技术原理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在烤烟移栽时使用地膜覆盖,加速土壤热量的积累和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进烤烟早熟熟。
烤烟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而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土壤温度升高,并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烤烟的生长,增加产量。
二、技术步骤1、地面处理:选择烤烟生长较好的土地,进行杂草清除和翻耕,使土壤松软、肥沃。
2、地膜铺设:在移栽前1周,进行地膜铺设,铺设地膜的目的是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水分,促进幼苗生长。
3、小苗移栽:选择生长健壮的烤烟小苗,进行移栽,移栽时要注意移栽深度,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避免幼苗受伤。
4、管理栽培:移栽后应及时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幼苗早熟、长势壮健。
三、技术优势1、提高土壤温度:采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促进幼苗早熟、长势壮健。
2、减少水分蒸发: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损失。
3、增加产量:通过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烤烟生长,增加产量。
四、技术应用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已经在一些烤烟种植区得到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大面积的实际应用中,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利于地膜的再生利用,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栽培效率。
五、技术展望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地膜的再生利用需要解决,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地膜覆盖技术的经济效益。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探究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烟草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对烟草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烟草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种植户的关注。
2.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原理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指在烟草种植地面上铺设地膜,然后在地膜下进行小苗的移栽。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渗漏,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提高土壤环境亲水性。
这种技术在种植上有很多优势和好处。
3.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操作步骤烟草地膜覆盖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地面准备:将地面整平并浇水,以保持地面的湿润。
(2)铺设地膜:将地膜铺设在整平湿润的地面上,并进行定位和固定。
(3)移栽小苗:在地膜下进行小苗的移栽,每株小苗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以免密植。
(4)施肥灌溉:移栽完小苗后,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灌溉工作,以保证小苗的生长需要。
(5)日常管理:对移栽后的小苗进行常规的管理工作,如除草、追肥和浇水等。
4. 烟草种植前景和发展趋势烟草的种植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烟草种植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和高效,为我国烤烟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烟草种植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种植户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这项技术,提高烟草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的烟草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推广,为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探讨摘要】烤烟膜下小苗移栽,就是把适龄小苗(4叶1心)移栽在膜下,待烟草小苗高度与薄膜顶部相距1cm左右时,进行掏苗、施肥、封穴的方法。
膜下小苗移栽是一项充分利用光、温、气、水、肥、土等自然资源和地膜覆盖的作用,解决前期低温干旱问题,节水保苗、节本增效的有效技术措施。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技术优势与应用要点,希望可以为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利用阳光、气温、水分、土壤等自然资源,结合地膜的保湿和保温的作用,充分解决了温度过低以及干旱无雨情况下小苗生长的难题。
此外,该技术还能改善光照条件、增强烟草小苗的抗病害能力,同时也能达到早成熟、早采收的效果,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较常规烤烟移栽技术来说,具有根系发达、营养吸收能力强、烟叶质量高、产值高、生长周期短、育苗简单等多方面优势,便于农户的操作管理,近年来,此技术已经在我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1.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重要性分析1.1增温保墒膜下小苗移栽,可以保墒和提高土壤温度,利于烟草小苗移栽成活,防止低温或霜冻伤害烟草小苗,有效解决烟草种植区域春季低温或干旱对大田移栽造成影响的问题。
1.2?改善土壤结构,调整移栽期烤烟膜下小苗移栽可以防止板结,提高肥料利用率,增进肥效,减少肥料施用量。
由于采用小苗移栽,移栽期可提前15天左右,成熟采收期也相应提早10天左右,这样,就便于调节大田移栽时间,克服移栽期及采收期的不利气候因素。
?1.3提高移栽成活率,促烟叶快长早熟移栽后烟草小苗成活率较自然气候条件下常规移栽提高30%左右,缓苗期短,还苗快。
充分利用光能、热能,使得小苗早发快长,烟叶在最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充分成熟,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调查表明,膜下小苗移栽,有效叶可增多1~2片,烟叶产量和产值较常规提高20%左右。
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方式及配套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临沂是国内重要的烤烟生产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烤烟市场和交易中心。
烤烟集约化育苗是烤烟生产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烤烟育苗方式存在着种子损失率高、苗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高效烤烟生产的需求。
因此,研究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配套技术,对提高烤烟生产的效益、提高烟农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方式及配套技术的可行性和效益,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推动烤烟生产的现代化。
具体内容包括:1.探究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方式的适宜性和优越性,对比传统育苗方式,分析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和效益。
2.研究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的技术要点和配套技术,包括选种、液肥、光照、温度、通风等。
3.针对集约化育苗中的关键问题,如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集约化育苗的实施。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实验方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具体步骤如下: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烤烟集约化育苗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和前沿动态。
2.实地调研,了解临沂地区烤烟生产的基本情况、现状和发展趋势。
3.开展试验研究,比较不同育苗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成本、效益等指标,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通过比较分析法,比较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方式与传统方式的差异和效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通过此项研究,可得到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方式的技术要点、优势和应用效果,为推动临沂烤烟生产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预期成果:1.烤烟集约化育苗方式和配套技术的研究报告。
2.烤烟集约化育苗试验数据和分析报告。
3.推广应用临沂烤烟集约化育苗技术的指导手册和培训材料。
应用价值:1.提高烤烟生产效益,降低烟农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2.促进烤烟生产的现代化,推动临沂烤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为其他烤烟生产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烤烟小苗移栽技术研究(4)第五章结论与讨论5.1 技术参数5.1.1 井窖的大小经过本文的试验设计,我们能够发现井窖覆膜移栽相对于传统的大田移栽而言,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意义。
通过设置井窖微环境,设置井窖的参数使之适应烤烟幼苗的成长,而且在微环境之下通过设定注入的水肥混合液,并规定幼苗的素质要求,在最有利幼苗生长的的微环境下实现幼苗生长。
本文通过试验就是为了确定最适合烤烟幼苗成活的微环境的技术参数,通过试验验证,本文认为直径在8-9厘米,深度为20厘米的圆锥形井窖是最适合烟苗成活的微环境,如果井窖过浅,会导致烟苗被外面的寒露冻伤或者被阳光灼伤,同理如果井窖过深同样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另外本文按照试验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介绍,对于制作井窖的工具,有使用简便的木质工具,如同本文前面介绍的一二代木质打孔机,通过在木桩上设置一个木条,并规定木条的长度,在其顶端顶1个钉子,在打孔的时候就能确定下个井窖的位置,这种工具对于烤烟种植面积较少的烟农而言,是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对于烤烟种植面积较大的种植户而言,这种打孔方法就比较费时费力,推荐介绍使用机械式的打孔方法[24]。
另外在打孔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介绍打孔时应把木桩或者机械打孔器在打到给定深度时摇晃一下,是打出的井窖的井壁牢固,防止土壤掉下来掩埋烟苗,这是一种比较及时的告诫,在打孔制作井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5.1.2 定根水的浓度及用量根据本文的试验分析不难看出,使用比例为200:1比例浓度菊酯类药肥混合液作为定根水,经过本文的试验验证,向井窖注入的定根水容量在100-120毫升、120-140毫升、140-160毫升以及160-180毫升四个容积标准中,140-160毫升是对烤烟幼苗的成长是最为有利的,随着溶液的增多到160-180毫升时,有部分生命体征不是十分旺盛的幼苗因为注入的水肥混合溶液过多导致出现幼苗萎缩的表现,而且对于云贵高原的烤烟生长环境而言,因为高原总体而言表现出缺水的气候表征,因为对于起垄之后注入井窖的水肥混合溶液相比较气候更为温润的东部地区而言,需要更多一些,但总体而言,对于贵州地区的两个试验场地,注入160-140的容积的幼苗表现是最好的[25]。
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在沂南县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为研究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在沂南县的适宜性和实用性,2013年在沂南县辛集镇进行了不同移栽方式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方式和井窖式小苗膜上移栽方式的烟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9%~100%,但2种移栽方式需要造墒和打孔,增加了移栽环节成本,不适合已经实现起垄、施肥、挖穴、覆膜机械化操作的地块。
井窖式小苗膜下烟产量2 415 kg/hm2,其次是井窖式小苗膜上烟,普通膜上烟产量最低。
Abstract To study the suit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obacco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 in well cellar in Yi′nan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comparative tests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methods were carried on at Xinji Town in Yi′nan County in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under film and the 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above film was the highest,up to 99%~100%,but the two transplanting methods required moisture and drilling,increasing the cost. The two transplanting methods were not suitable for the plots of high degree mechanization. The yield of the 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under film was 2 415 kg/hm2,followed by the 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above film,the lowest was tobacco normal transplanting.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transplanting methods;tobacco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in well cellar;Yi′nan Shandong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将未达到现行壮苗标准要求的小苗在最佳移栽期植入一定规格的恒湿保湿的井窖内,在井窖内同时完成了壮苗培育、适时早栽、集中深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稳长、健长,躲过伏旱影响[1-2]。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烤烟移栽技术一直是全国各大烟区烟农和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创新的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和烟区生产的发展,许多烟区在生产中遇到了技术瓶颈,新型移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日显必要。
本文综述了烤烟移栽技术的发展与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该技术的完善及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优势移栽方式是烟草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着烟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1]。
烤烟育苗及移栽技术发展至今,采用大棚漂浮育苗技术培育高茎壮苗,实现高垄深栽已被广泛认可;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保温、保水、节肥效应对生产优质烤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推广面积逐年增加[2]。
随着社会经济和烟区生产的发展,许多烟区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技术瓶颈,如最佳移栽期烟苗矮小不壮、形成高脚苗、栽后还苗期长等,制约了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以往的移栽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为此,新型移栽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就显得尤为必要。
近年来,烤烟移栽上出现了一项新技术——井窖式小苗移栽,据报道该技术的生产应用效果较好,但目前有关改技术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对该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利于该技术的完善,将对其推广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1 烟苗移栽初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 温度造成烤烟早花的主要原因是苗期和大田前期的低温胁迫[3,4]。
低温、冷害对烤烟的危害,突出表现为造成烤烟营养生育期缩短,呈现早花、少叶现象[5]。
一般认为,烤烟还苗期与伸根期生长温度在18℃~28℃之间,旺长期生长温度在20℃~28℃之间,成熟期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6]。
春季低温寡照一直是制约各大烟区生产水平提升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
温度过低,烟株不仅生长受影响,而且会发生冷害现象。
Oquist等[7]研究发现,低温对作物的伤害在有光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更严重。
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探究烤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对于烟农来说,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让烟农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就要对烤烟地膜覆盖膜下小苗移栽栽培技术进行一番探究,希望能够为烤烟种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地膜覆盖对烟苗生长的影响地膜覆盖是一种常见的农田覆盖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杂草的生长。
对于烤烟来说,地膜覆盖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烟苗的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湿度,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同时还可以减少烤烟生长期间的杂草对作物的竞争,提高烤烟的产量和质量。
二、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操作方法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指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进行烟苗的移栽。
这项技术需要烟农们在烟田里进行操作,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1. 土壤准备:在进行膜下小苗移栽之前,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
翻耕烟田,整平土壤,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壤中病菌的数量,保证烟苗能够健康地生长。
2. 移栽小苗:选择健壮的、生长良好的烟苗进行移栽,同时注意将病虫害严重的苗子剔除。
在移栽时,需要将烟苗移栽到地膜下面,然后在烟苗周围进行覆土,使烟苗能够牢固地生长在土壤中。
3. 管理养护:进行完小苗的移栽之后,需要对烟田进行适当的管理养护。
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需要施肥的烟田,也需要及时施肥,保证烟苗的生长和发育。
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烟苗移栽技术,有着一些明显的优势。
膜下小苗移栽可以保持土壤湿润,提高烟苗的成活率,减少因缺水造成的烟苗死亡情况;膜下小苗移栽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烟叶的品质;膜下小苗移栽也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膜下小苗移栽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烤烟小苗育苗过程中,传统的栽培方式为露地育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受到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苗床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为了提高烤烟小苗的质量和生产效益,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近年来,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开始应用并逐渐流行。
膜下移栽技术是指在苗床上铺上膜,育出的烤烟小苗在达到移栽标准后,采用机械化操作方式将小苗一起从膜下取出,然后通过移栽机械植入到田间地块中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烤烟种植业中,采用膜下移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烤烟小苗的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等。
二、研究内容1. 烤烟小苗的膜下育苗技术研究。
2. 小苗的移栽机械改良研究。
3. 田间移栽技术研究。
三、研究方案1. 建立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实验室,探究不同膜材料和添加剂的影响因素,寻找适合烤烟生长的膜材料和添加剂类型。
2. 调查市面上的移栽机械,了解其特点和操作方式,进行改良,提高其适用性及自动化程度。
3. 在田间进行试验种植,观察烤烟移栽后的生长情况,测量产量,探究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四、预期结果通过探究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的育苗、移栽及田间应用,寻找适合烤烟生长的膜材料和添加剂,改良移栽机械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为烤烟种植业提供一种高效、低产、便捷的栽培技术,促进我国烤烟种植业的发展。
五、研究难点1. 熟悉烤烟小苗生长习性,对不同材料及添加剂的选择进行系统测试和实验,找到最佳方案。
2. 改良移栽机械并调整其操作方法,提高其适用范围和自动化程度。
3. 在田间进行操作,控制环境变化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1. 张宝兴. 烤烟膜下育苗[J]. 甘肃农业科技,2015(5):57.2. 陈勇. 烤烟膜下移栽技术提高种苗质量的研究[J]. 广西农业, 2016(9):69-70.3. 杨鸿. 烤烟移栽机械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2):129-130.4. 肖宗平, 张希炜. 烤烟膜下移栽技术在普通烤烟生产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5):227-228.5. 刘锐. 烤烟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前景[J]. 黑龙江农业科技, 2018(4):24-25.。
烤烟覆膜井窖式小苗栽培技术研究开题报告1.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传统的覆盖移栽只能活土保肥,对移栽小苗质量和气温要求较高,根据南方气候条件,1—4月平均温度在10C以下,在不采取加温育苗措施的情况下,直至5月初,烟苗均达不到壮苗移栽要求,且烟苗在苗床内时间过长,受低温的影响,容易出现早花现象,影响烤烟的产质量和经济价值。
井窖式覆膜移栽是解决烤烟在我区倒春寒灾害影响,达到提前移栽,使烟苗服从当地气候条件的最佳移栽期。
烤烟覆膜井窖式小苗栽培技术是烤烟地膜栽培的一次技术性变革,优点是解决了烤烟栽培地区最佳移栽期烟苗不壮、移栽期气候干旱、移栽不规范、移栽进度缓慢、烟苗移栽后还苗期较长、田间烟株均匀一致性差的问题;还能降低大田期蚜传病毒病的发生。
其优点主要有:(一)有利于实现适时早栽。
(二)能实现小苗深栽(三)移栽效率高、进度快,有助于实现减工降本(三)栽后烟苗还苗期短,成活率高,有利于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提高田间烟株整齐度(四)抗旱、防涝作用(五)可有效抑制烟草病害发生二、国内外对覆盖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覆盖栽培最早是在我国西汉《汜胜全书》提到,用草和土覆盖麦根,可达到高产丰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也有记载,用谷草和牛粪混合覆盖农田,有保护和施肥作等,可见,我国覆盖栽培历史悠久。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覆盖材料不断涌现,20世纪50年代,聚氯乙烯和聚乙烯薄膜的应用得到普及,并应用于地面覆盖栽培技术,烟草覆盖栽培技术首先是1957年在日本鹿儿岛试验成功,于1979年引薄膜覆盖技术引进我国进行栽培试验。
经过30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先后出现了秸杆覆盖,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其中烤烟地膜覆盖又演化了膜下和膜上覆盖栽培两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膜上烟栽培方式相比,膜下烟栽培方式大田生育期提前21d;产量增加 249kg/hm2,产值增加 0.4万元/hm2;上等烟比例提高3.81%,中等烟比例提高28.56%,下等烟比例降低 32,37%。
各种覆盖技术研究表明,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优化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不同覆盖处理以及不同覆盖方式产生的效果不一样[1-2]。
桃县烟草局(分公司)龙鹏臻副局长在2009年烤烟田间管理督察过程中,发现路边一块膜上移栽约5天左右的烟地里,有几株烟被牛踩踏过,其中两株烟苗连根带苗被深深地带进“牛脚窝”里,在检查当天为晴天,气温30度左右,被踩进“牛脚窝”内的两株烟不仅没有打蔫,且叶色嫩绿,较其他膜上移栽的烟苗明显提前还苗,并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和试验和总结,得出了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并加以推广和应用,在贵州省内取良好的效果法[3]。
参考文献[1]周黎李宏光.烤烟膜下小苗栽培优势及主要技术分析,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03期:42-60[2]邵伏文薛宝燕.明清时期烟草在我国的引种及栽培技术,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40卷第8期:5094-5096[3]罗会斌龙鹏臻.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贵州烟草科学:2011年12月第6期:1-7[4]罗富林刘爱玉.主要栽培措施对烟草烟碱量的影响,作物研究2011年第25卷24期:410-413[5]赵忠华张晓海.综合抗旱栽培技术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27卷第12期:238-2432.该研究的简要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独创或新颖之处,预期结果或成果(一)井窖式小苗移栽方法及步骤(1)育苗时间:1月30日播种。
育苗方式:温室大棚育苗。
4-5片真叶时剪叶次1次,主要保证烟苗相对整齐一致,剪叶不能过大,防止幼苗自我修复期过长,影响烟苗生长速度。
移栽前15d进行。
之后进入炼苗期,炼苗期保持表土温润,早晚揭膜[4-15]。
(2)整地与起垄要求:冬耕松土,土质疏松、不板结、土壤粘度适中,利于打孔成形打孔后孔壁不易散落砸伤、掩埋烟苗。
起垄规格:采用机耕起高垄、宽垄,要求垄面宽35-40 cm,垄底宽70 cm,垄高30 cm,起垄株行距80—100cm。
起垄前施足底肥,起垄后土壤墒情足,做到提前起垄盖膜[16]。
(3)打孔操作:时间:于移栽前1-2d或移栽当天进行。
操作方法:采用直径8-10cm的尖木棒在垄上直立打孔,打孔深度以18-20 cm为宜。
并根据移栽烟苗素质来灵活操作,高于烟苗茎5cm左右,用木棒打孔时前后左右稍微摇摆以压紧孔壁泥土。
在打孔后对烟窝内喷药,进行药剂防治。
(4)移栽操作方式:①移栽烟苗:垂直提烟苗叶片,苗根向下,将烟苗垂直放于井内,盖少许细土覆盖烟苗根部基质与部分茎杆,移栽完毕后,每窝投入防治蜗牛的药物(嘧哒)1-2粒)。
②淋定根水及追肥:烟苗移栽入井窖后,及时浇淋定根肥水,移栽后25d左右,打孔将追肥分穴施入,并密封好追肥孔。
(5)填土开膜口开膜口:开膜口时间在移栽后15d左右进行。
(6)揭膜:在移栽30-35d左右,烟苗达团棵标准,叶片数达8-9片左右进行揭膜处理。
(二)重点解决的问题(1)缩短幼的苗期时间,防止早花影响烟叶产质量。
(2)解决南方低温对壮苗移栽的要求,使烟苗服从当地移栽最佳时间。
(3)减少剪叶次数,减少劳动强度,防止烟苗因剪叶传染病害机会。
(4)缩短幼苗因剪叶损伤自我修复时间,提高幼苗生长速度。
(5)解决烤烟移栽期长进度缓慢,烟苗长势不齐,最佳移栽期气候干旱,不利移栽、移栽不规范、烟苗移栽后还苗期较长、田间烟株均匀一致差等问题。
(三)创新点井窖式移栽技术是一种改良的膜下移栽技术,该移栽技术对于高海拔、前期气温较低不适移栽的烟区能有效发挥覆膜的保温、增温作用,使烟株整体在膜下温暖环境下生长,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提早移栽期10d左右,也有利于避开中后期伏旱天气对烤烟生产的不利影响。
(四)预期成果:通过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得出最适宜当地覆膜井窖式小苗栽培的技术规程,指导当地烟农规范生产。
统计分析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对烟农减工降本的影响。
发表论文1—2篇。
二、研究方案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方法与步骤(一)对比分区试验内容选择不同海拔高度(600—800m,800—1000m)进行以下4个处理试验:(1)井窖深度、宽度对小苗移栽的影响,设8—9cm,10—15cm,15—20cm,3个处理。
得出小苗移栽最佳井窖深度、宽度值。
(2)幼苗素质试验,同播期,设2叶苗,3叶苗,4叶苗,3个处理。
对比得出最佳移栽小苗素质。
(3)不同移栽期试验,设3月20日,4月1日,4月15日,4月30日,4个处理。
得出最适宜当地移栽期。
(4)定根肥水及浇量试验,设100—120ml,120—140ml,140—160ml,160—180ml,4个处理,对比分析得出最佳省时、省力、利于幼苗生长的定根肥水量。
(二)井窖式小苗移栽应用基础研究(1)井窖内微环境研究(2)井窖内外温度测试及分析(3)井窖不同位置土壤相对持水量测试(4)井窖渗水性观测(三)覆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规程(1)育苗①时间:1月30日播种。
②育苗方式:温室大棚育苗。
③苗期管理:及时间苗,追肥,通风透气,特大棚中心位置加施二氧化碳增加烟苗新陈代谢。
④剪叶次数:1次。
4月初或于移栽前15d进行。
⑤移栽前炼苗。
于移栽前10d进行(2)农家肥堆积发醇要求: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3)整地与起垄时间:3月中旬至3月底,于移栽前15d进行。
要求:冬耕松土,土质疏松、不板结、土壤粘度适中,利于打孔成形打孔后孔壁不易散落砸伤、掩埋烟苗。
起垄规格:采用机耕起高垄、宽垄,要求垄面宽35-40 cm,垄底宽70 cm,垄高30 cm,起垄株行距80—100cm。
起垄前施足底肥,起垄后土壤墒情足,做到提前起垄盖膜。
(4)移栽用苗移栽用苗要求:烟苗茎高3-5 cm左右,4—5片真叶,烟苗长势良好,无病害。
(5)打孔操作:时间:于移栽前1-2d或移栽当天进行。
操作方法:采用专用打孔器在垄上直立打孔,打孔深度以18-20 cm 为宜。
并根据移栽烟苗素质来灵活操作,高于烟苗茎5cm左右,打孔时前后左右稍微摇摆以压紧孔壁泥土。
在打孔后对烟窝内喷药,进行药剂防虫防害。
(6)移栽时间:4月初开始,4月中旬移栽完毕操作方法:①移栽烟苗:垂直提烟苗叶片,苗根向下,将烟苗垂直放于井内,盖少许细土覆盖烟苗根部基质与部分茎杆,再浇淋定根水使土与基质充分混合。
移栽时要注意烟苗的整齐度,栽后烟苗心叶以距膜口5-8cm。
移栽完毕后,每窝投入防治蜗牛的药物(嘧哒)1-2粒)。
②淋定根水及追肥:烟苗移栽入井窖后,用0.5%的专用追肥液,顺井壁淋定根水,每井约140—160mL左右;移栽后7d,再0.5%的专用追肥液顺井壁追肥;移栽后25d左右,顺垄体正中两侧的叶尖下打追肥孔,将剩下的追肥分穴施入,并密封好追肥孔。
(7)填土开膜口开膜口:开膜口时间在移栽后15d左右,要求烟苗在膜下生长至心叶稍高于膜口时即可进行。
操作时将膜口撕大,填土埋孔,并盖土压紧膜口,使整体形状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碗口状。
(8)揭膜:在移栽30-35d左右,烟苗达团棵标准,叶片数达8-9片左右进行揭膜处理。
(四)技术路线学习专业课程、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立题、开题——汇总当前覆盖式栽培技术措施动态——研究覆膜式小苗栽培技术——制订覆膜式小苗栽培技术规程——调查覆膜式小苗栽培技术在贵州省推广应用效果。
(四)烤烟覆膜式小苗栽培技术应用效果⒈推广过程及应用效果2010年松桃县100%推行井窖式小苗移栽,移栽期较往年和其他种烟区早15—20d,成活率高,烟农省补苗环节,烟苗生长速度快,5月底进入旺长期,在当地6月底—7月中旬伏旱来监时,已经形成了生物产量,在2010年干旱严重的情况下,对烟叶产质量影响较小,全县完成计划任务111%,上等烟较全市平均水平提高了1.4%,中上等烟比例较全市平均水平提高0.42%,二次验收等级合格率达80%以上,2011年铜仁市种烟县全面推行井窖式小苗移技术,种植面积亩,在全市7个生产县严重受旱灾影响下,全市烟叶大灾之年未减产,顺利完成计划任务。
且中上等烟比率达95%。
2012年贵州省全面推广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目前烟叶长势喜人,在5—6月贵州持续暴雨的情况下,未出现上报烟叶受灾事件。
通过全面推广井窖式小苗移栽,有力的证明了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贵州山区独特气候烟叶高质丰产的栽培措施。
也是烟农增收,减工降本的有效途径。
⒉烤烟覆膜式小苗栽培技术对烟农的影响通过两年的示范和推广,目前广大烟农已普遍接受这一栽培技术并执行较好,其原因主要有:①该技术通谷易懂,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