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给孩子们的一份信导学单 梁艳红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信授课时间备课教师孙建慧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 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重点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学习难点能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思路。
导学过程一、板题示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自学指导1、标出段落序号。
2、用红笔给一类生字注音,用红色“”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的难字先找同桌帮助,两人都不会时查字典。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5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现在请根据“收到来信---带病回信---巴金爷爷希望自己的生命开花---巴金爷爷珍惜时间---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学---祝福语”给课文分段。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写字)课文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比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
教师备注导学过程四、第五次“先学后教”(解释词语)课文中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五、当堂训练(作业)1给课后的生字组词。
2完成《两导两练高效课堂》第一课时的初读点拨。
教师备注板书设计18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原名李尧棠课后反思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信授课时间主备教师孙建慧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 2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信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巴金爷爷。
学习重点体会信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巴金爷爷。
学习难点体会信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巴金爷爷。
导学过程一、板题示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一)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理由。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巴金爷爷回答了小朋友的问题。
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给家乡孩子的信预习单18.给家乡孩子的信目标:1.会读会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2.搜集相关资料,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一、自主识字学词1.读正确,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不认识的字记住字形,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联系课文初步理解。
2.写正确、写美观。
(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行楷字体的意连写法)二、朗读课文,归纳内容。
三、关联词造句多么……多么……不是……而是……四、查阅资料。
搜集有关乐于奉献的名人故事。
一、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
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3. 正确掌握书信格式,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回信。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的语言实践。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分自然段理清文章的脉络,感知课文内容,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中心词)、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巴金的爱。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一)板书课题,指名读题(二)迅速浏览课文,回忆信的格式,并将其填在相关段落的后面,课文是谁给家乡孩子写信?书信的格式包括5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2)、出示原信的相关段落,动手演示,感受“千斤”的重量。
(3)、练习说话:如果此刻你目睹了巴金爷爷艰难地提笔写信的场面,你会怎么想?怎么说?(4)、巴金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再次感情诵读。
3、孩子们在家乡思念着巴金爷爷,巴金爷爷也同样在思念着家乡的孩子们。
品读两个“多么”包含的深刻含义。
2、解读:“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
(1)、你知道巴金先生为祖国和人民都做了哪些事情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解读:“我思索,我追求……而不在于享受。
”和“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
(1)、出示原信,师生合作朗诵。
(2)、只有为别人奉献了“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你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
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了吗?
(3)、几天前,老师参加了一次义务献血,老师把自己的血献给了那些病中急需用血的病人,你们说,老师的生命是否开花了?
(4)、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出示句式:一句关切的问候,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可以开出一朵花
……
1、师配乐诵读第六自然段。
2、这封信仅仅是写给家乡的孩子的吗?出示改动后的第六自然段,学生齐诵。
1、简单指导书信的格式。
2、音乐声中写下对巴金爷爷的心里话。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学习目标1. 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
2.学习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
3.了解爱情的真谛,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过程【检查预习】1.注音,写字:繁衍()刹那间()曙光()伫立()一抔黄土()怒不可遏()tǎn tè( )无与()比化为()有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再填空:爱情是什么?是“在天愿作比翼鸟,”的海誓山盟?还是秦观笔下的“两情若是长久时,”?是简·爱与罗切斯特追寻的灵魂的平等?还是Jack和Rose在“泰坦尼克号“上演绎的惊心动魄?也许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无怨无悔;也许有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的欣喜;也许有过“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怅惘……其实,谁也无法用语言去真正地诠释这份亘古以来便饱含无数悲欢离合的感情——有人崇尚那个“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也有人相濡以沫,“风风雨雨相伴过”-——它早已成为一道弥足珍贵的风景,定格在每颗易感而又多情的心灵。
3、整体感知a、苏霍姆林斯基在这封信里和女儿谈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b、我们的教育家在这封信里是采用什么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的?这样有什么好处?【自主学习】读课文,思考问题:1、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哪三种东西?这三者有着怎样的联系?2、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小组合作】研讨问题。
【交流展示】交流完善自主学习。
【拓展延伸】1、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第8课《致女儿的信》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
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
曾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
他探讨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校集体中和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农村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校内领导等问题。
他在著作中,宣传苏维埃人道主义教育学思想,他的著作富有生动的教育实例,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代表作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等。
【知识链接】——题目解读: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女儿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写给她的三封信之一。
在信中,作者怀着激动和欣喜的感情,站在平等的对话者的角度,一反严肃的说教,用神话故事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
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忐忑..( ) ( ) 繁衍.( ) 幼稚.( ) 迷惑.( ) 惩.罚( ) 一抔.黄土( ) 刹.那间()宿.愿()伫.立()怒不可遏.( )2、解释下列词语:忐忑:无与伦比:怒不可遏:化为乌有:3、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展示1、这种“美和力量”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2、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
请思考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3、上帝三次看到爱情,他在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4、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
18.《给家乡孩子的信》导学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活动一、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珍惜羡慕真诚光阴宽广奉献争先恐后好不热闹
(二)我能知
1.本文的作者是()。
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春》《》《雾》《》《电》《萌芽》《寒夜》……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2.我(),我(),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而不在于()。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2.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3.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生存需要什么?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三、总结延伸
巴金爷爷虽然是一个国际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87岁了,他还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他还在追求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他还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要为社会添更多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
自由发言: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
课堂检测:
一、我会填
jīng yàzhēn xīkuān guǎng zhēngxiānkǒnghòu
( ) ( ) ( ) ( )
xiàn mùzhēn chéng fèng xiàn hǎo bùrènào
( ) ()()( )
二、课文内容我精通。
(21分)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作家()写()给的一封信,文中告诉,希望我要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巴金,原名李尧堂,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等。
3、本文是一封书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照样子写词语。
(9分)
平平凡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分一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林,我知道。
(4分)
1、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心我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
(16分)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也谈不上(),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而不于()。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反义词。
(4分)
2、读例句仿写句子。
(3分)
例句: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
请你以“努力学习”为话题,仿写句子。
我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珍惜时间的名言:(2分)
4、在这一段话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巴金爷爷对人生的态度。
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分)
5、巴金爷爷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3分)
让我们的生命也为别人开一朵花:
例如: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一次___________是一朵花。
___________是一朵花。
___________是一朵花。
1.本文是一封书信,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是“五四”以来著名__________。
2.书信是用书面形式和别人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文。
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金爷爷思索、追求,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实,在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中,或者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巴金爷爷一样有着乐于奉献精神的人,你能任选一个句式来赞美他们吗?
①____把更多的爱奉献给了_________,让________,他(她)得到了___________。
②____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_____,让________,他(她)得到了___________。
成绩评定: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