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彭淑牖教授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先将空肠断端向外反摺3cm,用电凝将外翻的3cm空肠粘膜破坏,游离胰腺断端3cm,将其断端与距离空肠断端3cm的空肠粘膜缝合一圈,缝针不要穿透浆肌层,将反摺的空肠复位,胰腺即套入空肠内,将空肠断端与胰腺包膜间断缝合4针,距空肠断端约1-2cm处用肠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周,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
结果经过12例临床应用,均未发生胰漏,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捆绑式胰肠吻合胰漏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或减少胰漏的发生,临床上采用了很多种方法,但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
我科从2002年1月~2009年12月,引用彭淑牖教授首创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法[1]进行22例,疗效满意,无一例发生胰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9~72岁,平均59岁。
胰头癌12例,胆总管下段癌7例,胰十二指肠损伤3例。
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不安置胆道T 管。
1.2 手术方法按常规方法切除胰十二指肠,Child顺序重建消化道。
胰肠吻合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具体操作如下:1.2.1 断胰在拟定切线近端的胰腺上下缘各缝一针,电刀切断,断面电凝止血,个别较大的出血点则缝扎止血,胰断端游离3cm。
1.2.2 空肠断端的准备靠近一根终末动脉处离断空肠,把空肠断端向外反摺3cm,用电凝将外翻的空肠粘膜破坏,使其丧失分泌功能。
1.2.3 吻合将外翻的肠断端和胰断端靠拢,用丝线把空肠粘膜与胰腺间断缝合,先缝后唇再缝前唇,注意不要缝穿肠浆肌层。
胰管开口如果清晰可见,应将其后唇连同胰腺后唇与肠粘膜缝合。
1.2.4 套入将粘膜面已破坏的空肠浆肌层翻回原位,此时胰断端自然进入空肠,套入空肠内的胰断端约3cm,再将断端空肠浆肌鞘与胰腺包膜间断缝合固定4针。
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应用套入式胰肠吻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方便择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术中实施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同时择取同期2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实施常规吻合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实施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更小,可缩短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血清淀粉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vaginated intestinal anastomosis in th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Methods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were given the binding intestinal anastomosis,and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given the routine anastomosis,and the serum diastasum diastace change,operation time,length of stay and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00% vs 25.00%),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 serum diastasum diastace level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vaginated intestinal anastomosis in th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can mak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maller,which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serum diastasum diastace,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ancreaticoduodenectomy;Invaginated intestinal anastomosis;Clinical curative effect在臨床中胰十二指腸切除术属于手术范围广、脏器切除多且危险性高与术后并发症多的疑难手术。
套入式胰胃双层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杨永栋;李新伟;阿里木;阿布都艾尼;赵洪玉;肖开提【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套入式胰胃吻合重建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并行套入式胰胃吻合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套入式胰胃双层间断吻合法。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62min,术中输血量平均为33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24d。
住院期间1例(占2.5%)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占12.8%),肺部感染2例,并胰胃吻合口出血1例,经抑酸止血治疗出血停止,切口感染3例,并切口裂开1例。
结论套入式胰胃双层吻合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方式,合理地选择套入式胰胃吻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operative indication and results of pancreaticogastrostomy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39 cases of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following pancreatieogastrostomy from January.1999 to December.2011 about Departement of Seconder Tumor Surgery, First People Hospital in Kashi, on China. Results During this period,38 cases had undergone pancreaticogastrostomy with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The median operative time was(352.1±78.3) minutes. The median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was(611.3±301.4)mL.The median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was(26.2±12.1)days. Pancreatic anastomotic leakage didn’t occurred in39 patients. pulmonary infection occurred in 2 patients and 1 death afteroperative 4 days with 12.8%(1/39)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Incision infection occurred in 3 patients and 1 disruption of wound. All of the complication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Conclusion Pancreaticogastrostomy is a safer drainage procedure for the pancreatic stump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26【总页数】2页(P44-44,45)【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套入式胰胃双层吻合【作者】杨永栋;李新伟;阿里木;阿布都艾尼;赵洪玉;肖开提【作者单位】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新疆喀什,844000;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新疆喀什,844000;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新疆喀什,844000;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新疆喀什,844000;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新疆喀什,844000;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新疆喀什,8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6胰十二指肠切除是现今公认的治疗壶腹周围癌、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及胆管下段癌唯一根治性手术,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胰漏的发生、恢复良好的消化功能是消化道重建术式关键,近年来胰胃吻合术以其操作方便、胰瘘发生率低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捆绑式胰肠吻合25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4年1月~2012年3月对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施行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的临床资料。
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本组无胰肠吻合口瘘病例及死亡病例。
术后肺部感染5例,治疗后痊愈。
结论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可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标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术;并发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胰瘘,医生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在原来手术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创新出20余种胰肠吻合的新方法,但胰漏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本院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对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病例中,男19例,女6例,年龄38~70岁。
术后病理:胆总管下段癌10例,十二指肠乳头部癌10例,胰头癌5例。
病例选择:年龄70岁以下,除肝功能异常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基本正常。
术前有阻塞性黄疸,依据B 超及CT增强扫描和(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术后全部病理证实。
1.2 手术方法25例均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具体操作如下:(1)应用可吸收缝线将胰管壁、硅胶管壁及少许胰腺实质做精细缝合,固定后不剪断缝线以备与空肠吻合用。
在胰腺上、下缘常规小圆针细线各缝扎1针做牵引,主胰管内插入相应粗细的硅胶管,胰腺内硅胶管剪多个侧孔,在胰腺断面与主胰管捆扎固定,此管起支撑和引流胰液入空肠的作用,置入肠腔越过胆肠吻合口。
继续游离胰腺断端后方的脾静脉,分离出3 cm以便胰肠吻合时空肠断端的套入捆绑。
胰腺断面细丝线结节缝合数针,不剪断缝线以作牵引。
(2)将空肠断端外翻约3 cm,黏膜外翻,电凝破坏黏膜细胞,使其丧失分泌功能,利于粘连愈合。
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3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术前准备,对照组采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方式进行手术,而治疗组则采用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方式进行手术。
结果:治疗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两组之间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方式相比于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方式,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分析近些年来,外科方面一直在改进和完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虽然其操作复杂,但通过外科医生手术经验的不断累积,其手术治成功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1-2]。
但自从该法应用于胰肠吻合以来,术后并发症一直是限制该手术方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其中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是胰瘘(pancreatic leakage and fistula,PF)[3]。
胰瘘是由于胰肠吻合口未完全吻合,导致胰液外漏,胰液中的消化酶被消化液激活后显示出更大的活性,从而对周围的组织、器官等进行消化、腐蚀[4]。
长此以往,将会引发腹腔出血等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正如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胰肠吻合技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5],只有完善胰肠吻合技术,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132例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和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进行手术,通过比较胰肠吻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三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作者:陈红兵吕忠船郭吉田姜立新郑海涛张翼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6期【摘要】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11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胰瘘5例,胰瘘发生率仅为1.4%,且均为少量胰瘘,经过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后在10 d或1月得到控制。
6例术后5~8 d并发胆瘘,经过引流自愈,3例术后3~7 d切口感染,均经换药治疗而愈合,3例于术后6~9 d切口开裂,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5例于术后5~15 d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时间短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肠胰吻合法但因手术切除面积广,创伤性大,术式较为复杂,为此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也高,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2]。
本组通过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肝胆外科收治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均为1997年2月至2011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
其中男245例,女101例,年龄37~78岁,平均65.05岁,其中胰头癌170例,胆总管下端癌91例,壶腹癌5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1例,胰颈癌13例,十二指肠外伤2例,各个病例术前均明确诊断,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术前准备除2例外伤急诊手术外均同一般Whipple手术。
1.2 方法术中探查及分离切除与Whipple手术相同。
分离切除胰腺时在胰腺切缘左侧缘预先多游离出3 cm,备肠胰吻合时用。
荷包套入式胰空肠双重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王志远;刘鹏;袁伟升;张华;刁同进;陈建锋;宫林【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年(卷),期】2008(15)12【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总结198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211例荷包套入式胰空肠双重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
首先,主胰管内置导管并加以固定,并使其粗细相互匹配,距胰腺断端2~3cm用7号丝线结扎胰腺,迫使胰液不从胰腺断端流出;然后再行一层胰腺断端空肠环行吻合和胰腺空肠荷包套入式吻合,即双重吻合术,使胰腺与空肠更贴紧,便于愈合。
结果21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切口裂开2例,胆瘘4例;肠系膜上动脉切断1例。
结论采用荷包套入式胰空肠双重吻合术式,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可避免胰瘘发生。
【总页数】3页(P920-922)【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荷包套入;胰空肠吻合术;双重吻合;胰瘘【作者】王志远;刘鹏;袁伟升;张华;刁同进;陈建锋;宫林【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肝胆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5【相关文献】1.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J], 柴伟;张执全;李凤山;雷豹;孔德帅;袁俊建;刘汝海2.荷包套入式胰空肠双重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 [J], 王志远;刘鹏;袁伟升;张华;刁同进;陈建峰;宫琳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空肠抽芯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7例分析 [J], 田伦;王新海;梁启明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空肠抽芯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7例分析 [J], 田伦;田文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后并发症分析 [J], 陈浚江; 卢泳茵; 余杰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11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胰瘘5例,胰瘘发生率仅为1.4%,且均为少量胰瘘,经过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后在10 d或1月得到控制。
6例术后5~8 d并发胆瘘,经过引流自愈,3例术后3~7 d切口感染,均经换药治疗而愈合,3例于术后6~9 d切口开裂,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5例于术后5~15 d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时间短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肠胰吻合法
但因手术切除面积广,创伤性大,术式较为复杂,为此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也高,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2]。
本组通过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肝胆外科收治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均为1997年2月至2011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
其中男245例,女101例,年龄37~78岁,平均65.05岁,其中胰头癌170例,胆总管下端癌91例,壶腹癌5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1例,胰颈癌13例,十二指肠外伤2例,各个病例术前均明确诊断,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术前准备除2例外伤急诊手术外均同一般Whipple手术。
1.2 方法术中探查及分离切除与Whipple手术相同。
分离切除胰腺时在胰腺切缘左侧缘预先多游离出3 cm,备肠胰吻合时用。
首先行肠胰吻合,吻合前根据胰管扩张程度选择适当粗细的硅胶管插入扩张的胰管内,用丝线固定1针。
然后将另一端插入到黏膜由断端翻出与胰腺残端行间断缝合,一般6~8针。
肠管只缝黏膜,胰腺缝合胰腺被膜。
缝合完毕将胰腺残端套入肠管内,套入的空肠黏膜无需处理,将空肠断端全层与胰腺间行间断缝合。
缝合时必须将胰腺被膜与肠管缝合,打结时将胰腺撕裂。
然后用7号线在两道缝合线之间捆绑一道,完成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
距离肠胰吻合口下方8 cm左右行胆总管空肠吻合。
距离胆肠吻合口下方30 cm处行胃肠吻合。
胃肠吻合口两侧输入、输出袢之间行空肠侧吻合。
至此完成胰、胆、胃、肠整个消化道重建。
2 结果
本组3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4.5 h,术后常规禁饮食、
持续胃肠减压5~7 d,三升袋静脉高营养。
常规应用生长抑素,保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低蛋白血症等。
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7 d,平均5 d。
术后每天观察患者体温、腹部体征、腹腔引流液并监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
1例因术后7 d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于ARDS。
本组346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5例(1.4%),均为少量胰瘘,每天引流量50 ml~100 ml,发生于术后3~10 d,经过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后在10 d~1月得到控制。
6例术后5~8 d并发胆瘘,经过引流自愈,3例术后3~7 d切口感染,均经换药治疗而愈合,3例于术后6~9 d切口开裂,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5例于术后5~15 d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术后回访6个月~5年,未发现返流性胆管炎及脂肪痢样腹泻等疾病。
3 讨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壶腹周围癌,胆管下端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等恶性肿瘤的经典术式[3]。
但因手术切除面积广,创伤性大,术式较为复杂,为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其中胰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而如何有效降低胰瘘发生率一直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有学者认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吻合口处因张力过大致使血液供应不佳,胰肠吻合口不易愈合。
②胰液,肠液及胆汁引流不畅致使肠管内压增高。
③空肠吻合口、胰腺断端处缝线至胰管分支或主胰管缝穿,胰液自针孔溢出,出现胰瘘[4,5]。
④胰腺水肿或胰管细小也是诱发胰瘘的重要因素。
此外,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营养不佳,低蛋白及肝功能差等因素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重要因素。
因此,保证吻合口血运良好且无张力,减少胰液、肠液在局部的积聚,阻止胰液,肠液通过吻合口的渗漏及做到胰腺残端吻合确切、牢固,可有效降低PD后胰瘘发生率[6]。
本组研究中,对346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体会如下:①肠胰吻合口之间用7号线捆扎,有效的加固了该吻合口的牢固性,同时减少了胰腺残端的出血。
②胰液被充分引流到体外,使各个吻合口基本无胰液浸泡,减少了胰液的自身消化。
③术中根据胰管扩张程度,选择粗细不等的硅胶管置入胰管内,起到引流胰液和支撑胰管的作用,既能通常引流又能预防胰管狭窄。
④手术时间缩短,极大减轻了对患者的创伤[7]。
本组研究结果,3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例少量胰瘘患者,经过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后均在10 d或1个月内得到控制。
6例术后5~8 d并发胆瘘,经过引流自愈,3例术后3~7 d 切口感染,均经换药治疗而愈合,3例于术后6~9 d切口开裂,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5例于术后5~15 d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这表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时间短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史卫海,王人颢.21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7,14(4):522523.
[2] 季沅,李建平,戴途,等.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873874.
[3] 梁军,王永军.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临床外科杂志,2011,19(3):171172.
[4] 王俊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49例诊治分析.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2,9:936937.
[5] 张煜,杜立学,吴武军,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体会.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9(15):739741.
[6] 周明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捆绑式胰肠吻合25例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85,187.
[7] 苗毅,陈建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陷阱与对策.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2,11(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