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心得《小柴胡汤临床运用心得之一》小柴胡汤,那可真是中医方剂里的一颗“明星”啊!就像武侠小说里那种到处都能派上用场的神奇武功秘籍一样。
我在临床运用小柴胡汤的过程中,那真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我记得有一次,接诊了一个患者,那哥们儿看起来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吧唧的。
他说自己老是感觉忽冷忽热的,就像处在冰火两重天之中,而且胃口也差得很,还时不时地恶心。
我当时就寻思着,这可能是小柴胡汤证啊。
小柴胡汤的组成那是相当精妙的。
柴胡就像是一个先锋队,要把邪气给赶出去;黄芩呢,就像个监察员,紧紧盯着那些热邪,不让它们兴风作浪。
半夏就负责镇住那些不听话的胃气,让它别老往上翻。
人参、甘草、大枣呢,就像是后勤保障部队,给身体补充能量。
这就像一支分工明确的作战队伍。
我给这位患者开了小柴胡汤,还叮嘱他要按时喝药,就像叮嘱小孩子要按时吃饭一样。
结果呢,喝了几天药之后,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精神多了。
他自己都说:“大夫,你这药可真神了,我感觉自己从地狱回到人间了。
”当时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就像自己种的花突然开得特别娇艳一样。
不过呢,在运用小柴胡汤的时候,我也有过犹豫的时候。
有时候看着患者的症状好像是又像又不像。
比如说,有个患者有类似小柴胡汤证的一些表现,但是又有一些别的症状夹杂在里面。
我就想啊,这到底能不能用小柴胡汤呢?这时候就特别纠结,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儿走一样。
我可能会反复地查看患者的症状,重新审视小柴胡汤的适用范围,甚至还会去翻翻那些经典的医案,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
我觉得小柴胡汤虽然好用,但也不是万能的。
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一样。
有时候看到一些同行不加辨别地就用小柴胡汤,我就忍不住想问:“你们就这么确定这是小柴胡汤证吗?”在临床运用小柴胡汤的时候,我们得小心翼翼地探索,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找路一样,既要遵循经典,又要根据具体的患者情况灵活应变。
只有这样,小柴胡汤才能在我们的手里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而不是变成一种滥用的“万金油”。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刘海艳【摘要】目的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按照指南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脘腹胀闷、倦怠乏力、胁肋疼痛、舌苔黄腻、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8(033)019【总页数】2页(P2844-2845)【关键词】积聚;慢性乙型肝炎;小柴胡汤;中医药疗法【作者】刘海艳【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综合内三科,辽宁沈阳 110085【正文语种】中文慢性乙型肝炎为传染病的一种,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要高。
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可以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医生应该积极的治疗该疾病[1]。
目前在临床上,常规的西医治疗其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目前,临床上使用小柴胡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
小柴胡汤主要使用了八法中的和法,为和解少阳的意思。
该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宣通三效并举,是治疗少阳病的重点方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4±2.3)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2.3)年;试验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5±2.1)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3±2.1)年;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慢性乙肝柴胡治:柴胡乙肝汤】乙肝病毒患...
【慢性乙肝柴胡治:柴胡乙肝汤】
乙肝病毒患者治疗良方:柴胡乙肝汤
【功用】乙型肝炎
【方药组成】柴胡6克,黄芪20克,茵陈30克,栀子10克,茯苓20克,,生甘草6克,大黄3克,大枣3个,陈皮6克,板蓝根10克,白芍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太子参12克
【用法】水煎3次,日服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加减运用】
湿热蕴结不解者,去黄芪,太子参
热毒壅盛者,加青黛,败酱草,生地,金银花
肝阳虚者,加女贞子,丹参,白茅根
脘腹胀满者,加大腹皮,麦芽,沉香
此方在治疗上运用茵陈,板蓝根,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化湿,配栀子,白芍,大黄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黄芪,太子参,茯苓,陈皮,大枣,补气健脾,柴胡疏肝,甘草调和诸药,以上综合诸药达到治肝目的。
叮嘱:具体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大家有用药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稍后为大家详细解答。
#科普一下##真相来了##清风计划#。
乙肝转氨酶久不愈,小柴胡汤加味主之。
张激扬副主任医师乙肝转氨酶久不愈,小柴胡汤加味主之。
原创:张激扬张某,男,36岁。
2017年3月27日初诊。
近3年转氨酶反复增高,一直坚持治疗,但病情不稳定。
刻下症见:疲倦,嘈杂似饥,大便溏,小便黄;睡眠欠佳,口无干苦,无胁痛;舌稍红,苔薄黄,脉细滑。
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cAb均阳性,HBsAb、HBeAb阴性。
肝功能:AST126U/L,ALT232U/L。
西医诊断: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湿热瘀阻。
治当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活血解毒方以:小柴胡汤加味。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生姜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0g,大枣10g,生甘草6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15g,夏枯草15g,赤芍15g,土茯苓15g,防风6g,五味子6g。
7剂,水煎服。
二诊(4月3日):疲倦稍改善,大便仍溏,进餐后稍腹胀;舌尖边红,苔薄黄,脉细弦。
仍守前法,拟小柴胡汤加味。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生姜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5g、大枣10g,生甘草6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15g,夏枯草15g,赤芍药15g,丹参15g,虎杖15g,服10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三诊(4月13日):无明显不适,舌边稍红,苔薄白,脉细弦。
复查:肝功能:AST39U/L,ALT35U/L。
病情好转。
按语:通过本案,可体会几点,一是经方治疗乙肝,简捷而有效。
二是治疗乙肝,重用清热利湿解毒,佐用活血之品。
由于肝为血脏,体阴而阳用,气郁必血瘀,必用活血之品,缩短疗程。
三是降酶佐用祛风,所谓'怪病多痰‘’'怪病多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祛风药具有抗过敏,调节免疫作用。
四是杂病杂治,治肝实脾。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肝病治疗的至理名言。
该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reads- END -。
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97 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148例与常规组149例。
所有患者均予对症、支持、保肝等常规治疗,常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球蛋白(GLB)以及白蛋白(ALB)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T、AST、GLB、AL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小柴胡汤肝硬化是一种病情复杂较为常见的慢性肝病,是肝纤维化的表现,它是由多种因素长期损害肝脏导致的弥漫性、进行性的病变[1]。
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笔者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9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排除药物性、免疫性、酒精性和遗传性以及其他病毒性肝脏疾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排除有其他严重心、肾、血液、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其中男168 例,女129 例;年龄21~60 岁,中位年龄(42.5±11.3)岁;病程4~12 年,平均病程(8.2±4.1)年。
将297 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148例与常规组14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予对症、支持、保肝等常规治疗,常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2~4mg肌内注射,1次/2d。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连媛媛【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以α-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生化指标以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Glb水平低于对照组,Alb、PT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与对照组的19.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小柴胡汤联合α-干扰素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9(031)011【总页数】3页(P88-89,92)【关键词】小柴胡汤;α-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作者】连媛媛【作者单位】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本溪 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数居高不下,并且呈上升趋势。
该病属于顽固性传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但其中任何一种药物长期单独使用将更易诱发病毒变异和耐药性。
有研究发现,在注射α-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效果理想[1]。
为研究小柴胡汤联合注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本文选取42例患者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四病房收治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中的诊断标准[2],并满足抗病毒要求:HBsAg阳性超过半年;ALT≥2ULN;HBeAg阳性者,HBV-DNA≥106拷贝/mL;HBeAg阴性者,HBV-DNA≥105拷贝/mL。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47 期2019 Vol.6 No.4761改良小柴胡汤剂对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李绍波,刘雪梅(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宁 272100)【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小柴胡汤剂对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92例,随后将这92例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与小柴胡汤组,每组各46例。
其中对恩替卡韦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药物进行治疗,而对小柴胡汤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改良小柴胡汤剂进行治疗。
结果 小柴胡汤组与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谷丙转氨酶(ALT )、白蛋白(ALB )以及总胆红素(TBIL )等指标均较佳,但是小柴胡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改良小柴胡汤剂对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改良小柴胡汤剂;乙型肝炎;血清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7.61.01乙型肝炎是一类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病变疾病,该类疾病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在临床一般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一般,故很多医师开始尝试采取中医药物进行治疗[1]。
本文研究与分析改良小柴胡汤剂对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92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随后将这92例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与小柴胡汤组,每组各46例。
在恩替卡韦组的4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21~58岁,平均年龄为(37.08±7.66)岁;而在小柴胡汤组的4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有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37.19±7.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
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颇为显著,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效率,促进患者肝病相关症状显著改善。
【关键词】小柴胡汤;升降散;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乙肝病毒感染高流行区,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一直以来均是临床最为关注课题。
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减轻痛苦,并减少在施治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1]。
本文分析了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自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①所选患者均进行临床检查,其临床标准与病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诊断标准,且经各项辅助检查证实诊断。
②患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有一定耐受能力,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③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
④患者在听力、意识、精神、沟通方面均无障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能够配合治疗与随访。
按照随即次序将此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1)研究组,纳入患者44例,其中有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患者22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是(37.2±5.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是(5.8±2.2)年。
(2)对照组,纳入患者43例,其中有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患者21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是(38.4±5.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平均病程是(5.9±2.5)年。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组方机理的研究胡冬青;魏艳丽【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组方机理.方法:12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HBV-DNA转阴率、Child-Pugh评分.结果:研究组HBV-DNA转阴率、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Child-Pugh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可以优化治疗效果,迅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中药制剂长期服用安全,值得慢性乙肝患者选用.【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20【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加味小柴胡汤;组方机理【作者】胡冬青;魏艳丽【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济南市历下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慢性乙肝是肝炎的主要类型,发病率高,且传染性强,主要因感染HBV病毒引起。
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尿黄、消化道症状,急性发作时有黄疸、肝区疼痛症状。
持续肝损伤会引起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慢性乙肝患者人数持续增多,威胁人类健康,临床主要采取综合疗法治疗。
本院对慢性乙肝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组方机理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42.3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2.7±1.0)年。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②主述为疲倦、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柴胡汤临床应用1 临床应用肝病小柴胡汤具有显着的抗炎保肝、解热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预防肝癌,是日本汉方药中产量最大和用量最多的方剂[1]。
近年来,小柴胡汤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不断推广。
贾克明[2]将86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住院病人随机分3组连续服药3个月进行临床观察,证明小柴胡汤与联苯双脂有相同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且反跳现象极少,表明小柴胡汤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有一定的价值。
汪菊兰[4]随机分组,对照组服保肝药物,实验组服小柴胡汤,研究发现实验组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李盈昌[4]应用小柴胡汤加白术、枳壳、茵陈、茯苓、栀子等药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也取得明显效果。
小柴胡汤方中有效成分柴胡皂苷、黄芩苷元、黄芩苷、甘草甜素等能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明显增强正常肝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肝组织再生。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可提高生存率,使肝癌累积发生率下降,而且对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妇科病小柴胡汤为和法之祖,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临床上常用于妇人经期感冒、术后发热、痛经、急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周惠芳[5]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妇女经期感冒,3 d后热解病除。
杨文斌等[6]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热入血室,和解少阳兼散血室之结,3剂诸症悉除,疗效满意。
钱黎[7]对38例产后发热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15例3 d 内体温恢复正常,17例5 d内恢复正常,6例1 w内恢复正常。
王飞儿[8]用小柴胡汤合仙方活命饮治疗慢性盆腔炎症见少腹隐痛,腰骶酸楚,带下量多,经前乳胀,心烦易怒,脉细滑。
7剂后少腹疼痛瘥,白带渐止,腰酸好转。
李庆华报道金振堂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崩漏,3剂后诸症悉平[9]。
小柴胡汤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
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为君药,柴胡舒解肝气,提举陷入血室之外邪,使之透表外出;黄芩苦寒泄热,使半里之热邪得以内彻。
再论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关于乙型肝炎病的认识,西方医学最早纪录于1883年。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携带率约10%,其中约25%的人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尤其严重的是每年有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使80多万新生儿受到感染—检查血清“乙肝两对半”查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因查出”小三阳”、“大三阳”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多方求治。
治疗乙型肝炎必须了解肝脏与本病相关联的现代医学(西医)知识,再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
用千年古方(小柴胡汤)加味对乙型肝炎症群进行辨证论治会获得较好疗效。
1 了解肝脏的解剖和基本单位
人体肝脏分左右两叶,右叶宽大而厚,左叶窄小而薄;成人肝脏重约1~1.5kg,呈褐色。
如果把肝脏比喻为化工厂,那么肝小叶就是化工车间一台台的设备。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单行排例成板状(称为肝板),肝板之间为肝血窦(不规则的毛细血管),一条条的肝板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外放射,就组成,一个类圆形的肝小叶。
当致病因子(如:肝炎病毒、酒精等)侵犯肝脏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肝小叶,肝小叶的肝细胞受到破坏;转氨酶就会从细胞中逸出,出现转氨酶升高。
对胆红素的运输也会发生故障,使皮肤、眼睛巩膜发黄,出现黄疸(肝炎);如果肝小叶坏死严重,导致肝纤维增生,病情就有可能向肝硬化转变。
2 了解肝脏的免疫功能
肝脏不仅是机体最大的消化代谢器官,而且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肝血窦表层的肝巨噬细胞(又称为枯否细胞)其吞噬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对细胞因子(一类重要的免疫因子)的分泌也有密切关系,参与调节免疫炎性反应及调控组织和基质修复等功能,还能清除衰老与变性的细胞和肿瘤细胞,肝脏病变时会发生免疫缺陷或免疫损伤。
3 中医对乙型肝炎症群的辨证论治
我国古代医学虽然没有“肝炎”、“病毒”的概念,更没有乙型肝炎病名;但从古代医学文献来看,病毒性肝炎很可能就是一个古老的病种。
早在汉代,当时名医张仲景就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对黄疸进行了分类。
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痨疸、黑疸”等类型,并认识到该病具有传染性。
另一种认识:认为本病位在肝,并能传染,形似“尿肝温”范畴:《医部全录·温疫门》吴又可说:“疫者感天地之厉气。
邪自口鼻而入”。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湿邪外侵或情志因素致肝郁气滞,气机不利,温邪久滞体内,留恋不化,肝脏阴阳气血失衡;湿浊之邪盘踞于肝脾,肝失条达而郁结;肝失健运而益虚。
肝睥被湿邪所困;久滞伤阴耗血呈现肝肾之阴亏,耗气动阳,导致脾
肾元阳虚或耗伤胆气,胆汁阴耗而肝胆均病滞。
4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和生化反应
患乙型肝炎以后,临床上应分为有自觉表现和无自觉表现(隐匿)型两类:(1)有临床感觉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厌油、腹胀、腹泻或黄疸、持续低热等。
(2)无临床表现类:此类患者隐匿而无明显临床表现,查肝动能异常,血清乙肝表现抗原HBsAg阳性,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少数病例呈慢性迁延性或者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也有的迅速转变为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为重症肝炎。
5 应用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应用古方小柴胡汤为基本主方治疗上佰余例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讲述于后:小柴胡汤《伤寒论》第三十七条。
由张仲景创立。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对证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再辨证加味。
如:对正虚者加黄芪、五味子,脾虚者加白术、茯苓、扁豆;阴虚者加肉桂、麦冬;湿邪者加苡仁、苓术;热重者加板蓝根,黄疸者加茵陈、栀子;血瘀者加丹参、郁金、鳖甲;血虚者加当归,腑实者加大黄等。
无论何证,均加入菌灵芝。
三个月为一疗程,经治疗后对血清转氨
酶,r-球蛋白有明显下降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去氧核糖酸聚合酶,以及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阳性者,各地报道阳性转阴率在80%以上。
6 病案举例
杨xx,男,23岁,农民,2006年6月18日初诊。
自觉右上腹部隐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不欲饮食,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
查血清“两对半”:HBsAg、HBeAg、HbcAb阳性。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20u/L,麝香草酚浊度16u/L,硫酸锌浊度20u/L,血清白蛋白4.8克%,球蛋白4.2%。
彩超检查:肝脏密度增高。
诊断为:乙型肝炎。
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扶正固本;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30g,黄芩15g,人参10g,半夏10g,甘草5g,生姜10g,大枣15g,郁金15g,扁豆20g,菌灵芝30g,板蓝根20g)每日一剂;日服三次,连续服六个月(两个疗程)后,诸证消失;查血清“两对半”转阴。
肝功能恢复正常,彩超复查肝脏已无异常,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关于小柴胡汤治疗乙型肝炎报道已很多,临床实践应用该方治疗乙型肝炎,无论是“大三阳”、“小三阳”或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伴肝功能异常者,有自觉症状或无症状(隐匿)型乙型肝炎的肝病患者。
小柴胡汤加味,按疗程治疗均会使临床症状消除或阳转阴效果。
因本方为“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通达表里”而设,治疗主症与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主证合拍。
《神农本草经》将柴胡一药例入推陈致新。
久服轻身之上品。
肝喜气机舒畅而最忌抑郁不畅,忌气滞。
所以若人体肝脾
之气疏泄调畅,则“六腑”之元气通达无阻,人则自然健康。
小柴胡汤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康,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使肝脏微循环和促进炎症修复达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