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齿轮传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30
谐波齿轮传动是建立在弹性变形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传动,它的出现为机械传动技术上带来了重大突破.图为谐波齿轮传动的示意图,它由三个主要构件组成,即具有内齿轮的刚轮1、具有外齿的柔轮2和波发生器3。
这三个构件和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中的中心内齿轮、行星轮、和系杆相当。
通常波发生器为主动件,而刚轮和柔轮之一为从动件,另一个为固定件。
当波发生器装入内孔时,由于前者的总长度略大于后者的内孔直径,故柔轮变为椭圆形,于是在椭圆的长轴两端产生了柔轮与刚轮的两个局部啮合区;同时在椭圆短轴两端,两轮轮齿则完全脱开。
至于其余各处则视柔轮回转方向的不同,或处于啮合状态,或处于非啮合状态。
当波发生器连续转动时,柔轮长短轴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使轮齿的啮合和脱开处也随之不断变化,于是在柔轮和刚轮之间就产生了相对位移,从而传递运动。
当波发生器转动一周期间,柔轮上一点变形的循环次数与波发生器上的凸起部位数是一致的,称为波数。
常用的有两波和三波两种。
为了有利于柔轮的力平衡和防止轮齿干涉,刚轮和柔轮的齿数差应等于波发生器波数(波发生器上的滚轮数)的整倍数,通常取等于波数。
由于谐波齿轮传动过程中,柔轮和刚轮的啮合过程与行星齿轮传动类似,故其传动比可按周转轮系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