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作者,明时代,揣摩背景信息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 解诗歌作者的身世、其所处的时代特点,以及其创作倾向、主要内 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如:2019高考安徽卷《月圆》,作者是杜甫。联系杜甫颠沛流离 的经历和思家怀归的情感,《月圆》一诗的内容和情感则不难理解。 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作者是岑参。 如果大家知道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由于从军多年, 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气象,气势豪迈, 情辞慷慨,那么,理解《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这首诗的情感与手 法,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除时代信息外,我国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着许多共性的地 方,对其作品写作的人生阶段的把握,也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诗歌内 容情感的钥匙。
他们一般是早年读书,胸怀天下,四方结友,壮志豪情。宗悫“愿乘 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李贺“少年心事当拿云”(《致 酒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都是典型的书 生意气。
然后参加科举考试,或金榜题名、春风得意,或失意落第、叹忧 写愁。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白 居易“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是这一阶段 情感的代表。
高三第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什么”: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
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四、抓诗句:
三什么: 写了什么? → 意象/意境 怎么写? → 基本程序 一、审标题,明内容,捕捉情感线索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 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 了是哪一类诗,进而明了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 歌。 1.看题目猜测内容走向。 如:2019年高考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秋日”交 代时间;“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交代内容。据此可猜测诗歌的内容 可能是:朋友新居落成,写诗抒情。 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发临 洮”“赴北庭”,交代事件;“留别”交代内容。据此可推测诗歌要写沿 途景象,抒思家报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