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结构、原理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52.70 MB
- 文档页数:51
热电厂一次风机知识热电厂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锅炉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的装置。
而一次风机是热电厂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扮演着将大量空气送入锅炉,提供燃烧所需氧气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从一次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一次风机的工作原理一次风机,又称为引风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叶轮旋转,产生风压,将大量空气送入锅炉的设备。
它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增加锅炉炉膛的氧气浓度,使燃烧更充分;二是带走锅炉炉膛中产生的废气和烟灰,保持锅炉内的压力平衡。
一次风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叶轮旋转,产生风压;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壳,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叶轮;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空气加速,然后通过风机出口送入锅炉炉膛;废气和烟灰则通过锅炉烟道排出。
二、一次风机的结构组成一次风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动机、联轴器、机壳、滤网和叶轮。
1. 电动机:电动机是一次风机的动力来源,一般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
通过电压调节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启停和转速调节。
2. 联轴器:联轴器用于连接电动机和叶轮,传递电动机的动力。
常见的联轴器有弹性联轴器和齿轮联轴器等。
3. 机壳:机壳是一次风机的外壳,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零部件的作用。
一般由铁板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 滤网:滤网位于进风口,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保护叶轮和内部零部件不受损坏。
5. 叶轮:叶轮是一次风机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叶片组成,可以产生风压并使空气加速。
叶轮的形状和叶片的角度会影响一次风机的风量和风压。
三、一次风机的维护保养为保证一次风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保养措施:1. 清洁叶轮和滤网:定期清洁叶轮和滤网上的灰尘和颗粒物,以免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
2. 检查电动机:定期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状况和轴承的润滑情况,确保电动机运行正常。
3. 检查联轴器:定期检查联轴器的连接情况和传动效果,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漩涡风机结构漩涡风机是一种高效能的风机,其结构设计独特,能够有效地利用气流产生强大的风力。
下面将对漩涡风机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壳结构漩涡风机的外壳结构一般为圆柱形,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
外壳上通常有多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
进风口位于外壳的底部,而出风口则位于顶部。
外壳内部通常设有导流板、扇叶和电机等组件。
二、导流板导流板是漩涡风机内部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作用是引导进风并使之形成旋转的气流。
导流板一般呈圆盘状,位于风机的中间位置。
其表面通常呈波纹状,以增加气流的流动性和速度。
三、扇叶结构漩涡风机的扇叶是产生风力的关键部件。
扇叶一般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形状类似于螺旋线。
扇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一般为3至6片。
扇叶连接在转轴上,当电机启动时,扇叶随之旋转,产生强大的气流。
四、电机电机是驱动漩涡风机运转的核心装置。
电机通常位于风机的底部,与扇叶通过转轴相连。
电机一般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其转速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
五、控制器控制器是漩涡风机的重要部件,用于控制风机的启停和转速。
控制器一般位于风机的外壳上,具有启动、停止、调节转速等功能。
通过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漩涡风机的风力大小。
六、工作原理漩涡风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气流的旋转。
当电机启动时,扇叶开始旋转,产生强大的气流。
进入漩涡风机的空气在导流板的引导下形成旋转的漩涡流,使气流能够更加充分地与外界空气进行混合,增加了风力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漩涡风机的特殊结构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和能耗,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七、应用领域漩涡风机由于其高效能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通风换气系统、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地下车库的排风系统等。
漩涡风机还可以用于气体输送、废气处理、电子设备散热等。
总结:漩涡风机是一种结构独特的高效能风机。
其外壳结构为圆柱形,内部包括导流板、扇叶、电机和控制器等重要组件。
漩涡风机利用气流的旋转原理,产生强大的风力。
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主要由机壳、叶轮、轴、轴承和密封圈等组成,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和混流式风机等。
离心式风机
离心式风机是利用气体离心力的原理来获得风量和风压的机械。
它由叶轮、轴、轴承、机壳等组成。
叶轮是一个圆锥形的空气流,在叶轮中作高速旋转,把气体从叶轮中心吸向外面。
轴是用来装转子的,它起着传送动力和支撑作用。
机壳内装有叶轮,用来吸收气体。
轴流式风机的叶轮是一个轴对称的圆柱形空气流,在轴上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当气体从进口进入时,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抛向叶片中心;当气体从出口进入时,气体受到压力而被吸入叶片中心。
轴流式风机的轴上装有两个或更多的轴承,轴承用来支撑轴流式风机轴和传递动力和保持旋转方向。
轴流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是利用电机直接驱动叶轮旋转来产生气体动力的机械。
它由机壳、电动机、轴流式叶轮、蜗壳、传动装置等组成。
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叶轮旋转,通过蜗壳将旋转后的气体引入到蜗壳中。
—— 1 —1 —。
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机械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
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风机的结构。
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叶轮是风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叶轮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风机的性能。
机壳是叶轮的外部保护装置,它可以起到导流和集中风力的作用。
电机是风机的动力源,它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叶轮旋转。
控制系统则可以根据需要对风机进行启动、停止、调速等操作,以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风机的工作原理。
当风机启动时,电机会带动叶轮旋转。
当风力作用于叶轮上时,叶轮会受到风力的作用而转动,同时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使风力转化为机械能。
转动的叶轮会产生气流,气流经过机壳后被集中,然后通过风机出口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风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了风机的工作。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外,风机还有很多衍生形式和应用。
例如,风力发电机就是利用风机的工作原理来产生电能的设备,它在现代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风机还可以用于工业通风、空气净化、气体输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理解其结构和工作
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和维护风机。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风机叶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潘东浩第一章 风机叶片报涉及的原理第一节 风力机获得的能量一. 气流的动能 E=21mv 2=21ρSv 3式中 m------气体的质量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 2v-------气体的速度,单位是m/sρ------空气密度,单位是kg/m 3E ----------气体的动能,单位是W二.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P=21ρSv 3C p式中 P--------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单位为W ;ρ------空气密度,单位为kg/m 3;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 2;v--------上游风速,单位为m/s.C p ---------风能利用系数三. 风机从风能中获得的能量是有限的,风机的理论最大效率η≈0.593即为贝兹(Betz )理论的极限值。
第二节 叶片的受力分析一.作用在桨叶上的气动力上图是风轮叶片剖面叶素不考虑诱导速度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在叶片局部剖面上,W 是来流速度V 和局部线速度U 的矢量和。
速度W 在叶片局部剖面上产生升力dL 和阻力dD ,通过把dL 和dD 分解到平行和垂直风轮旋转平面上,即为风轮的轴向推力dFn 和旋转切向力dFt 。
轴向推力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旋转切向力产生有用的旋转力矩,驱动风轮转动。
上图中的几何关系式如下:U V WΦ=θ+αdFn=dDsin Φ+dLcos ΦdFt=dLsin Φ-dDcos ΦdM=rdFt=r(dLsin Φ-dDcos Φ)其中,Φ为相对速度W 与局部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倾斜角;θ为弦线和局部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安装角或节距角;α为弦线和相对速度W 的夹角,称为攻角。
二.桨叶角度的调整(安装角)对功率的影响。
(定桨距)改变桨叶节距角的设定会影响额定功率的输出,根据定桨距风力机的特点,应当尽量提高低风速时的功率系数和考虑高风速时的失速性能。
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我公司#5、6炉引、送风机均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7、8炉送风机也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为了充分掌握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动叶调节机构和工作原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有关特性。
一.引、送风机的结构:引、送风机由吸入烟风道、进气室、扩压器、叶轮、主轴、动叶调节机构、传动组、自动控制机构等部分组成。
二.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机翼型理论:当气体以一个攻角α进入叶轮,在翼背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必定在翼腹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气体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
与此同时,风机进口处由于差压的作用,使气体不断地被吸入。
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风机的压差越大,风量则小。
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气体将离开翼背的型线而发生涡流,此时风机压力大,幅度下降,产生失速现象。
三.引送风机相关参数:四.引、送风机液压油系统图:五.引、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工作原理:从液压调节机构来看,液压调节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控制头,它不随轴转动。
另一部分为油缸及活塞,它们与叶轮一起旋转,但活塞没有轴向位移,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
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定角装设,两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可调。
液压调节机构的调节原理大致如下:1.当讯号从控制轴输入要求“+”向位移时分配器左移、压力油从进油管A经过通路2送到活塞左边的油缸,由于活塞无轴向位移,油缸左侧的油压就上升,使油缸向左移动,带动调节连杆偏移,使动叶片向“+”向位移。
与此同时,调节杆(反馈杆)也随着油缸左移,而齿条将带动控制轴的扇齿轮反时针转动,但分配器带动的齿条却要求控制轴的扇齿做顺时针转动因而调节杆就起到“弹簧”的限位作用。
当调节力大时,“弹簧”限不住位置,所以叶片仍向“+”向位移,即为叶片调节正终端位置,但由于“弹簧”的牵制作用,在一定时间后油缸的位移自动停止,由此可以避免叶片调节过大,防止小流量时风机进入失速区。
6兆瓦的风机参数6兆瓦风机参数随着清洁能源的日益重要,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风能发电通过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能源补充来源。
其中,6兆瓦风机作为大型风机之一,具有较高的装机容量和发电能力。
本文将从风机的结构、发电原理、技术参数等方面,对6兆瓦风机进行详细介绍。
一、风机结构6兆瓦风机主要由塔筒、机舱、叶轮和基础等部分组成。
塔筒是承载整个风机的主体结构,一般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风力的作用。
机舱是风机内部的关键部分,包括发电机、变速器、控制系统等,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风机的启停和调节。
叶轮是风机的核心部件,通过叶片的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基础是将整个风机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结构,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形式。
二、发电原理6兆瓦风机利用风能发电的原理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当风吹过叶轮时,叶片因空气动力学原理而产生扭矩,驱动发电机转动。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缆输送至电网,供人们使用。
风机的风能转化效率与风速、叶轮直径、叶片材料等因素有关。
三、技术参数1. 额定功率:6兆瓦风机的额定功率为6MW,即在额定工况下,风机可以持续输出6MW的电能。
2. 风轮直径:6兆瓦风机的风轮直径一般在100-150米之间,直径越大,叶片转动面积越大,从而可以捕获更多的风能。
3. 额定风速:6兆瓦风机的额定风速一般在11-16米/秒之间,即在这个风速范围内,风机可以达到额定功率。
4. 切入风速:6兆瓦风机的切入风速一般在3-5米/秒之间,即当风速达到这个数值时,风机开始转动并发电。
5. 切出风速:6兆瓦风机的切出风速一般在25-30米/秒之间,即当风速超过这个数值时,风机停止转动,以保护风机的安全运行。
四、优势与应用6兆瓦风机具有较高的装机容量和发电能力,相比于传统的小型风机,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发电效率:6兆瓦风机的大型叶轮和高效发电机设计,使得其发电效率更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风能资源。
罗茨风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罗茨风机也被称为罗茨鼓风机或罗茨旋转鼓风机,是一种能够将气体或蒸汽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设备。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结构:
罗茨风机主要由罗茨叶轮、机壳、电机、进、出气口等组成。
罗茨叶轮又由两个相互啮合的罗茨齿轮和两个罗茨齿轮构成。
工作原理:
罗茨风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隔板式风机。
当电机带动罗茨齿轮运转时,罗茨齿轮转动时空间啮合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积,进而吸入空气或气体。
在齿轮室间的物料达到一定的压力时,排出到排气口,产生排气效果。
罗茨齿轮另一端的与之相啮合的齿轮均匀的分离容积。
这样的运动是借助叶轮的高速旋转引起空气的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力并引起气体流动,再利用罗茨叶轮的旋转实现气体输送的过程。
总之,罗茨风机采用的是行星齿轮传动原理,一般适用于气体压缩或输送。
其主要特点是高精度、大流量、低噪音、无油运转,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化工、化学、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风机叶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 潘东浩第一章 风机叶片报涉及的原理第一节 风力机获得的能量一. 气流的动能E=21mv 2=21ρSv 3式中 m------气体的质量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 2v-------气体的速度,单位是m/sρ------空气密度,单位是kg/m 3E ----------气体的动能,单位是W二.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P=21ρSv 3C p式中 P--------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单位为W ;ρ------空气密度,单位为kg/m 3;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 2;v--------上游风速,单位为m/s.C p ---------风能利用系数三. 风机从风能中获得的能量是有限的,风机的理论最大效率η≈0.593即为贝兹(Betz )理论的极限值。
第二节 叶片的受力分析一.作用在桨叶上的气动力上图是风轮叶片剖面叶素不考虑诱导速度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在叶片局部剖面上,W是来流速度V 和局部线速度U 的矢量和。
速度W 在叶片局部剖面上产生升力dL 和阻力dD ,通过把dL 和dD 分解到平行和垂直风轮旋转平面上,即为风轮的轴向推力dFn 和旋转切向力dFt 。
轴向推力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旋转切向力产生有用的旋转力矩,驱动风轮转动。
上图中的几何关系式如下:U V W +=Φ=θ+αdFn=dDsin Φ+dLcos ΦdFt=dLsin Φ-dDcos ΦdM=rdFt=r(dLsin Φ-dDcos Φ)其中,Φ为相对速度W 与局部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倾斜角; θ为弦线和局部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安装角或节距角; α为弦线和相对速度W 的夹角,称为攻角。
二.桨叶角度的调整(安装角)对功率的影响。
(定桨距)改变桨叶节距角的设定会影响额定功率的输出,根据定桨距风力机的特点,应当尽量提高低风速时的功率系数和考虑高风速时的失速性能。
风机盘管的结构及原理以风机盘管的结构及原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风机盘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风机盘管的工作原理风机盘管是一种常见的空调系统组件,主要用于冷热水循环系统中,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空气的冷却或加热。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通过冷热水循环系统实现空气的冷却或加热。
冷热水由冷水机组或热泵提供,通过管道输送到风机盘管中。
2. 风机运行:风机盘管内置有一个风机,当系统工作时,风机开始运行。
风机的作用是将空气吹过盘管,通过与盘管中的冷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改变空气的温度。
3. 热交换:当风机运行时,空气被吸入风机盘管中,与盘管中的冷热水进行热交换。
如果冷水通过盘管,空气会被冷却;如果热水通过盘管,空气会被加热。
通过这种方式,风机盘管可以实现空气的冷却或加热。
4. 循环控制:风机盘管使用循环控制系统来控制冷热水的流动。
这个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阀。
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室内空气的温度,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阀。
控制阀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调节冷热水的流量,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二、风机盘管的结构风机盘管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盘管:风机盘管的核心是盘管,一般由铜管制成。
盘管呈螺旋形,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盘管的尺寸和数量根据具体的冷热负荷进行设计。
2. 风机:风机盘管内置有一个风机,通常为交流电机驱动的离心风机。
风机的作用是通过旋转产生风力,将空气吹过盘管,促进空气与盘管中的冷热水进行热交换。
3. 水路系统:风机盘管的水路系统包括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冷水出水口和热水出水口。
冷热水从相应的进水口进入盘管,经过热交换后,从出水口排出。
4. 控制系统:风机盘管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阀。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温度,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阀。
控制阀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调节冷热水的流量,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
5. 外壳:风机盘管的外壳一般由镀锌钢板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