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肌酐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肌酐测定的操作步骤。
3. 学会使用肌酐测定试剂盒,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组成。
外源性肌酐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肉类,内源性肌酐则是由人体肌肉代谢产生。
在正常情况下,肌酐主要通过肾脏滤过排出体外。
因此,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肌酐的浓度,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本实验采用肌酐测定试剂盒,通过碱性苦味酸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
三、实验材料1. 肌酐测定试剂盒2. 血清样品3. 移液器4. 一次性吸管5. 比色皿6. 移液器吸头7. 混匀器8. 水浴锅9. 移液器吸头10. 洗耳球11.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备(1)取6个比色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肌酐标准溶液。
(2)在每个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肌酐测定试剂A和B,混匀。
(3)将比色皿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50℃恒温反应10分钟。
(4)取出比色皿,用洗耳球吹洗内壁,使其充分混合。
(5)用移液器取标准溶液和样品,分别加入比色皿中,混匀。
(6)用移液器将样品转移到比色皿中,立即放入比色仪中测定吸光度。
2. 样品测定(1)取3个比色皿,分别加入血清样品、试剂A和B,混匀。
(2)将比色皿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50℃恒温反应10分钟。
(3)取出比色皿,用洗耳球吹洗内壁,使其充分混合。
(4)用移液器取样品,分别加入比色皿中,混匀。
(5)用移液器将样品转移到比色皿中,立即放入比色仪中测定吸光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将样品的吸光度对应到肌酐浓度,即可得到样品的肌酐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方程:Y = 0.0162X - 0.0178(R² = 0.9989)2. 样品测定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出样品的肌酐浓度为XX mg/dL。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碱性苦味酸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 摘要肌酐试剂盒适用于体外临床检验,用于测定人血清或尿液中肌酐的含量。
2. 适用范围程序适用于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液中肌酐的浓度。
3. 职责使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CREA 浓度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SOP 程序进行,室负责人监督管理;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生化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批准生效。
4. 检测方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酐(CREA )试剂盒采用的是肌氨酸氧化酶法。
5. 原理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肌酐 (肌氨酸氧化酶法)试剂盒的测定原理如下:O H N N O H O H HCHO O O H O H O H 2222222224---42+−−−→−-+-+++−−−−→−+++−−−−→−+−−−−→−+醌亚胺间甲苯胺磺丙基乙基氨基安替比林甘氨酸肌氨酸尿素肌氨酸肌酸肌酸肌酐过氧化物酶肌氨酸氧化酶肌酸脒基水解酶肌酐氨基水解酶 肌酐在肌酐氨基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肌酸,肌酸在肌酸脒基水解酶的作用下生成肌氨酸和尿素,其中产物肌氨酸在肌氨酸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甘氨酸、过氧化氢和甲醛。
最后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与色原底物4-氨基安替比林和N-乙基-N-磺丙基-间甲苯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醌亚胺.由于醌亚胺在波长546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所以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 546nm 处吸光度的变化值与样本中肌酐的含量成正比.6. 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7. 试剂7.1 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2 试剂瓶内主要成分:肌酸脒基水解酶、肌氨酸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ESPMT 、肌酐胺基水解酶、4-氨基安替比林7.3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7.4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8.标准品和质量控制8.1校准程序:使用某某公司提供的标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清肌酐测定是一种衡量肾脏功能的常见检测方法。
在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酐水平来评估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血清肌酐测定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清肌酐测定前,首先应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 血清肌酐测定试剂盒- 10ml离心管和离心机- 比色皿或试管- 显微镜(可选)- 多功能生化分析仪2. 采集血样使用采血针和血管采血带,从患者的静脉或手指上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约2-5ml。
注意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任何交叉污染。
3. 分离血清采集的血液样本放入10ml离心管中,并轻轻摇晃几次,确保血液充分混合。
然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 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
离心后,血液将被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
4. 转移血清用吸管小心地将离心管中的血清转移到比色皿或试管中,注意不要和红细胞混合。
将比色皿或试管放置在平台上,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5. 操作仪器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将试剂按照比例加入到血清中,并轻轻混合。
然后使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在仪器上选择相关参数,如波长等,然后放入试管或比色皿进行测量。
6. 记录结果根据仪器上的显示结果,记录下测得的血清肌酐浓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血清的颜色和透明度,以便在有需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评分标准血清肌酐测定的评分标准主要是基于测得的血清肌酐浓度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结果的评估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正常范围:男性0.6-1.2 mg/dl,女性0.5-1.1 mg/dl。
- 轻度肾功能异常:男性1.3-1.5 mg/dl,女性1.2-1.4 mg/dl。
- 中度肾功能不全:男性1.6-2.5 mg/dl,女性1.5-2.4 mg/dl。
- 重度肾功能不全:男性>2.5 mg/dl,女性>2.4 mg/dl。
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结果不仅仅依赖于血清肌酐浓度,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肾功能评估结果。
目录目录 (1)第1章目的和范围 (2)1.1 目的 (2)1.2 适用范围 (2)第2章操作规程 (2)2.1 测定原理 (2)2.2 试剂贮存与稳定性 (2)2.3 试剂与样本准备 (2)2.4 测定参数 (2)2.5 操作步骤 (3)2.6 校准和质控 (3)第3章结果计算 (3)3.1 吸光度变化的计算 (3)3.2 浓度的计算 (3)第4章方法学特性 (3)4.1 正常参考范围 (3)4.2 线性范围 (4)第5章临床意义 (4)第6章安全防护 (4)第1章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用户使用迈瑞公司Cr(苦味酸法)试剂时,提供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用户。
第2章操作规程2.1测定原理肌酐与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橙红色复合物,在固定的时间内吸光度增加速率与样品中肌酐浓度呈正比。
2.2试剂贮存与稳定性2.3试剂与样本准备本试剂为液体双试剂,先将R2与蒸馏水按1+7的比例稀释,然后再与R1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工作液R。
样本可以为血清,肝素血浆,尿液。
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3天尿液的稳定性:4~8℃保存可稳定3天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49稀释后检测,结果乘50后报告。
2.4测定参数测定波长:570nm;分析类型:两点连续监测法,扣除试剂空白;延迟时间:30秒;反应时间:2分钟;试剂/样本比例:200/20。
2.5 操作步骤A1后准确定时,2 min 时记录吸光度A2S :蒸馏水或样品: 20 μlR :200 μl 2.6 校准和质控请使用迈瑞公司推荐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第3章 结果计算3.1 吸光度变化的计算ΔA=[(A2-A1) 校准品管或样品管]–[(A2-A1)空白管]3.2 浓度的计算C 样本=(ΔA 样本/ΔA 校准)×C 校准C 样本:为测定的样本浓度C 标准:为校准品的浓度第4章 方法学特性4.1 正常参考范围本法正常参考范围:女性:44μmol/L ~109.6 μmol/L (0.5~1.24 mg/dl )4.2线性范围本法线性范围上限为1768 mol/L,当样品测定值超过上限时,应将样品用生理盐水作1+ 5稀释后重测,结果乘以6。
血清肌酐(Creatine)苦味酸法测定作业指导书1.实验原理不去除蛋白的Jaffe碱性苦味酸连续监测比色法。
肌酐与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橙红色复合物,在固定的时间内吸光度增加速率与样品中肌酐浓度呈正比。
肌酐+ 苦味酸肌酐苦味酸复合物2. 标本采集2.1 病人准备: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 类型:血清,肝素血浆,尿液。
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3个月。
尿液的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6天;-20℃保存可稳定6个月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49稀释后检测,结果乘50后报告。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5. 标本拒收的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6.1 上海申能肌酐检测试剂盒(142 1717170 1 试剂1:6×64ml+试剂2:6×16ml)。
6.1.1 试剂组成:试剂1(R1):氢氧化钠0.16mol/L试剂2(R2):苦味酸 4.0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1中含氢氧化钠。
请按以下条例处理:R36/38: 刺激眼睛和皮肤。
S26:如与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视。
S37/39:戴上手套并采取合适的眼/脸的防护。
S45:如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立即请医生诊视。
试剂2中含苦味酸。
吸入、接触皮肤、吞咽将会中毒。
戴上手套并采取合适的眼/脸的防护。
如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聚乙二醇400(DAB8)或大量水冲洗。
如情况严重,立即请医生诊视。
使用实验室试剂应采取必要的预防。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肌酐测定(缩写CRE),尿液肌酐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肾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3天。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肌酐酶肌酐 + H2O -------------- 肌酸肌酸酶肌酸 + H2O -------------- 肌氨酸 + urea肌氨酸氧化酶肌氨酸 + H2O + O2 ------------------氨基乙酸 + H2O2 + 甲醛过氧化物酶F-DAOS+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蓝色染料该染料在600nm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与样品中肌酐浓度成正比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肌酐测定试剂盒(货号CR6113),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尿液中肌酐的含量。
1.1 产品型号/规格试剂1:1×20ml、试剂2:1×5ml;试剂1:1×40ml、试剂2:1×10ml;试剂1:2×40ml、试剂2:2×10ml;试剂1:4×40ml、试剂2:4×10ml;试剂1:8×40ml、试剂2:8×10ml;试剂1:1×80ml、试剂2:1×20ml;试剂1:2×80ml、试剂2:2×20ml;试剂1:5×80ml、试剂2:5×20ml;试剂1:3×60ml、试剂2:1×45ml;试剂1:6×70ml、试剂2:3×35ml;试剂1:5×40ml、试剂2:1×50ml;试剂1:8×50ml、试剂2:2×50ml;试剂1:4×80ml、试剂2:4×20ml;试剂1:4×50ml、试剂2:1×50ml;1.2 划分说明试剂1:NaOH 300mmol/L试剂2:苦味酸 0.5mol/L2.1 外观和性状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准确、牢固。
2.1.2 试剂1应为无色液体;试剂2应为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光径1 cm、主波长505 nm下,以蒸馏水为检测样本时,吸光度应不大于0.600。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在光径1 cm、主波长505 nm下,以蒸馏水为检测样本时,吸光度变化率(△A/min)不大于0.010。
2.4 分析灵敏度肌酐含量为100 μmol/L时,测定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在0.031—0.056范围内。
SOP标准操作程序CREA肌酐(货号:OSR6178)实验原理:肌酐测量用于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
血清肌酐测定被证明在评价肾小球功能和监测肾透析方面是有用的。
但是,血清水平对于早期肾损坏并不敏感,在治疗肾衰竭的过程中,它对血液透析的反应比尿素氮(BUN)慢得多。
血清肌酐和BUN都用来区分肾前性氮质血症和肾后性(梗阻性的)氮质血症。
血清BUN的增加并不伴随血清肌酐的增加对于识别肾前性氮质血症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肾后性氮质血症,血清BUN和肌酐都增加,但是增加并不是成比例地大于BUN。
血清肌酐水平随人的年龄,体重和性别而变化。
有时它在肌肉块少,恶病质的病人,截肢者和老年人中的水平较低。
血清肌酐水平正常并不排除肾功能受损。
方法奥林巴斯AU640肌酐的测定是Jaffe方法的改良动力学法2,在这种方法中,肌酐在碱性条件下和苦味酸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红-橙色化合物。
但是,这个反应并不是肌酐所特有的,因为其它的物质,如葡萄糖,丙酮酸盐,抗坏血酸和乙酰乙酸盐与苦味酸也会发生反应,生成相似的颜色3。
Fabiny和Ertingshausen4发现,碱性肌酐苦味酸达到最大颜色变化与假性肌酐有不同的速率。
Cook5利用碱性苦味酸阳性物质不同的反应速率得到比Jaffe反应更有针对性的结果。
在520/800nm吸光度变化率与标本中肌酐浓度成正比。
肌酐+苦味酸-------------﹥红---橙色化合物标本: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类型:标本最好是无溶血的血清或肝素化的血浆。
血清应从红血球中尽快分离出来。
标本稳定性:血清肌酐在2~8℃下稳定7天,在冰冻条件下(-20℃)可长时间保存。
仪器与材料:仪器: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材料:奥林巴斯AU640肌酐参与反应成份的最终浓度:氢氧化钠120 mmol/L苦味酸 2.9 mmol/L其中含有保护剂。
注意:1. 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吞服。
2. R1有腐蚀性,可燃烧。
不要入口。
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肌酐的浓度。
1.1包装规格液体型试剂1(R1):100mL×1,试剂2(R2):100mL×1,校准品:2mL×1。
1.2主要组成成分试剂1(R1)液体:氢氧化钠 0.32mol/L试剂2(R2)液体:苦味酸 35mmol/L校准品液体:水溶液基质(1个浓度)肌酐校准品定值范围100μmol/L~150μmol/L(每批定值,详见值单) 2.1 外观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2.1.1试剂1(R1)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试剂2(R2)应为橘黄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3校准品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波长505nm(480nm~520nm)(光径1cm)处,试剂空白吸光度(A)应≤0.350,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0.035。
2.4准确度测定GBW09174,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5分析灵敏度对应于浓度为100μmol/L的肌酐所产生的吸光度差值(△A)应在0.011~0.070的范围内。
2.6重复性重复测试高、中、低浓度样本,变异系数(CV)应≤5%。
2.7批间差测试同一样本,批间差(R)应≤5%。
2.8线性范围在[22,88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0;在(80,88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在[22,80]μmol/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8μmol/L。
2.9试剂稳定性2.9.1效期稳定性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为16个月。
试剂有效期满后3个月以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 的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企业标准(建议稿)肌酐试剂盒苦味酸法CREATININE REAGENT KITPICRIC ACID Method2005-02-27发布2005-02-28实施深圳市德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前言血清肌酐试剂盒目前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公司制定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检定和营销活动的依据。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自2005年8月27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深圳市德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德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肌酐试剂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肌酐试剂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尿液中肌酐的浓度。
本产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半自动、全自动临床生化分析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3、试剂组成液体双试剂试剂A:RA,试剂B:RB4、方法原理血清样本中的肌酐与碱性苦味酸反应生成红色Janovski复合物(Jaffe反应),该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可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
本试剂采用速率法,增强了反应的特异性。
主要干扰物为头孢霉素。
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红色复合物与样本中肌酐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500~520nm处进行测定,双光束分析时,空白波长可设在550~600nm。
5、技术要求5.1、外观肌酐试剂外观应符合:试剂A为亮黄色澄清液体,试剂B为无色澄清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