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建立完善防汛抗旱督察体系,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检查督促指导下级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开展防汛抗旱重大事故调查处置等。
第三条防汛抗旱督察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客观公正、依法依规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第五条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国家、流域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建立防汛抗旱督察体系,完善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全国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流域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第六条督察职责包括:(一)防汛抗旱法律、法规、政策执行落实情况;(二)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三)防汛抗旱队伍、物资及各项预案的准备情况;(四)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抗旱预案、水量应急调度方案执行情况;台风防御、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水库安全度汛等专项预案执行情况;(五)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潮灾害、蓄滞洪区运用、严重干旱、应急调水等调度决策指令执行情况;(六)水库(水电站)垮坝,堤防决口;洪水、山洪、台风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城市受淹造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严重干旱和重大水污染影响城乡供水等灾害处置情况;(七)防汛抗旱专项工作情况,如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等;(八)其他需要督察的事项。
第七条防汛抗旱督察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督察对象提供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二)对督察事项进行现场查勘,调阅、复制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三)要求被督察对象就督察事项作出解释、说明、提交书面报告;(四)对督察事项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第八条防汛抗旱督察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应急督察等方式进行。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河北省工程项目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实施方案(初版)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2016年06月目录1.文档介绍 (1)1.1编写目的 (1)1.2文档范围 (1)1.3读者对象 (2)2.项目概述 (2)2.1.项目背景 (2)2.2.建设目标 (4)2.3.建设任务 (5)2.3.1.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 (5)2.3.2.基础商品软件购置 (8)2.3.3.应用支撑平台的定制开发及集成部署 (13)3.总体设计 (13)3.1.建设原则 (13)3.2.技术框架 (16)3.2.1.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总体框架 (16)3.2.2.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 (17)3.3.体系架构 (19)3.4.技术路线 (22)3.5.部署架构 (24)4.项目实施建设方案 (25)4.1.防洪工程数据库 (25)4.1.1.建设范围 (25)4.1.2.建设基础 (28)4.1.3.建设分工 (29)4.1.4.组织管理步骤 (30)4.1.5.主要技术方法 (35)4.1.6.各级实施 (37)4.2.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开发需求 (52)4.2.1.系统资源服务 (52)4.2.2.公共基础服务 (56)4.2.3.应用服务 (63)4.2.4.服务管理 (64)4.2.5.平台监控 (69)4.3.应用支撑平台部署和集成调试 (70)4.3.1.建设内容 (71)4.3.2.提交成果 (71)4.4.应用支撑平台技术标准编辑 (72)4.4.1.建设任务 (72)4.4.2.建设内容 (72)4.4.3.提交成果 (73)5.实施组织方案 (74)5.1.组织实施 (74)5.1.1.项目组织结构图 (74)5.1.2.项目组织职责与人员构成 (74)5.1.3.人力资源安排 (76)5.1.4.项目沟通管理 (78)5.2.进度计划安排 (79)5.2.1.进度计划 (79)5.2.2.进度保证措施 (81)5.3.质量保障方案 (83)5.3.1.质量目标 (83)5.3.2.质量保证计划 (83)5.3.3. ISO质量管理体系 (84)5.4.地市级用户培训 (85)5.4.1.培训目的 (85)5.4.2.培训计划 (86)5.4.3.培训内容及课程 (86)1.文档介绍1.1编写目的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是为了使项目建设参与人员对河北省防汛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的实施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之成为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基础。
2020年第4期64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化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宋丽华* 王典起** 张建成* 马晓红 刘鲲鹏 于小苇SONG Li-hua WANG Dian-qi ZHANG Jian-cheng MA Xiao-hong LIU Kun-peng YU Xiao-wei摘 要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应用协同、服务智能。
在了解济南水务业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水务业务的新形势、新政策,提出了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架构、系统接口、数据库和系统安全设计,对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组成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指出了系统的创新点,分析了系统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该系统提高了水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防灾减灾救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济南水务;防汛抗旱;大数据;数据共享;公共服务doi:10.3969/j.issn.1672-9528.2020.04.021* 山东正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 山东济南 250099[基金项目]济南智慧水务项目(一期),项目编号:JNCZGK-2018-00030 引言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务相关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提高水务业务管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水务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绿色发展,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1]。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统筹管理全市城乡河道、农水、城水、泉水保护、污水处理及节水等涉水事务,主持建设了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引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整合水务信息化资源,优化水务信息化资源配置,建立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体系,实现城乡水务管理的信息共享、应用协同和服务智能,助力水资源规划、调度、保护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环境的综合监测和综合利用,加快推进了水务系统向现代水务、智慧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的转变[2]。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书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二○○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1.1 总体背景描述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
共核减投资6114.60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169732.00万元调整为163257.40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
一期工程投资为7.7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22亿元,地方投资2.49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8.02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决策支持系统1、总体可研内容天气雷达系统总体可研内容:1、6部基本覆盖整个淮河和黄河中游的新一代天气雷达。
NFCS2-CMS-PD-0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二○一一年七月审定:邓坚审核:辛立勤刘志雨吴礼福任齐编写:辛立勤刘志雨吴礼福任齐杨建青赵峥成建国詹全忠祝明王金星王琳胡健伟王光生曾焱付静杨丹钱峰毛学文陈德清目录第一章项目综述 (1)1.1项目背景 (1)1.2现状及存在问题 (3)1.2.1一期工程建设成果 (3)1.2.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 (6)1.2.3现状与差距 (7)1.3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依据 (14)第二章工程建设目标与任务 (16)2.1建设目标 (16)2.2建设原则 (17)2.3建设任务 (18)2.3.1信息采集系统 (19)2.3.2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20)2.3.3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 (20)2.3.4数据汇集平台与应用支撑平台 (21)2.3.5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 (21)2.3.6业务应用系统 (24)2.3.7视频监控系统 (26)2.3.8系统集成与整合 (26)第三章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27)3.1工程概述 (27)3.1.1工程项目名称 (27)3.1.2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28)3.1.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28)3.1.4概算编制依据 (29)3.2工程建设单位情况 (29)3.3需求分析 (29)3.4总体建设方案和总体结构 (29)3.5系统的主要功能 (30)3.6信息采集系统 (33)3.6.1水情信息采集 (33)3.6.2工情信息采集 (34)3.6.3旱情信息采集 (35)3.6.4工程视频监控试点 (37)3.7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39)3.7.1设计范围 (39)3.7.2设计内容 (39)3.7.3设计要求 (39)3.8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 (41)3.8.1设计范围 (41)3.8.2设计内容 (41)3.8.3设计要求 (42)3.9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 (44)3.9.1设计范围 (44)3.9.2设计内容 (44)3.9.3设计要求 (45)3.10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 (45)3.10.1设计范围 (45)3.10.2设计内容 (46)3.10.3设计要求 (46)3.11业务应用系统 (47)3.11.1设计范围 (47)3.11.2设计内容 (49)3.11.3设计要求 (51)3.12系统集成设计 (52)3.12.1设计范围 (52)3.12.2设计内容 (52)3.12.3设计要求 (53)3.13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4)3.13.1项目建设管理 (54)3.13.2项目运行管理 (55)3.14人员配置与培训 (56)3.15项目实施进度 (56)3.16初步设计概算 (56)3.16.1编制说明 (57)3.16.2概算依据 (57)3.16.3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59)3.17风险及效益分析 (60)第四章设计任务划分 (61)第五章设计成果及进度要求 (63)5.1设计成果 (63)5.1.1水利部初步设计成果(提交初步设计审查成果) (63)5.1.2流域机构初步设计成果 (64)5.1.3省级初步设计成果 (64)5.2进度要求 (65)第一章项目综述1.1 项目背景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因素决定了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其工程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巨大。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工程验收,正在准备整体工程竣工验收;视频监控平台、洪水预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设成果在近几年的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详细阐述为这些应用提供支撑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
1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建设1.1建设内容和结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库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图1)包括:建设中央、流域和省3级共40个地理空间数据库;统一组织开发用来辅助各级机构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实现上下级数据同步和更新维护功能的空间数据更新维护系统;统一组织开发用于发布中央、流域和省级3级空间数据、对发布的服务进行管理、为各级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服务的地理空间服务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孙洪林(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在近些年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分工与职责划分,重点描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给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和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中图法分类号:TV8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20)11-46-06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20029孙洪林.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防汛抗旱,2020,30(11):46-50,69.SUN Hongli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eospatial data plat⁃form in national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command system[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20,30(11):46-50,69.(in Chinese )收稿日期:2020-02-14作者信息:孙洪林,男,正高级工程师,E-mail:*************.cn。
系统上线方案模板海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上线保障方案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修改章节修改描述作者目录1 引言1.1 目的1.2 背景1.3 定义1.4 参考资料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海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上线提供保障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是确保信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以提高指挥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背景海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而开发的。
该系统的上线将为海南省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更加科学、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
定义信息采集系统是指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防汛抗旱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和网络设施等。
参考资料无。
上线组织架构在上线项目之前,需要明确上线组织架构。
这包括确定哪些人员参与上线、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在组织架构中,应该明确上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测试人员、运维人员等角色,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限。
上线计划上线计划是上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该包括上线时间、上线流程、上线步骤、上线风险评估等内容。
在制定上线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运行环境在上线项目之前,需要对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准备。
这包括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网络环境等。
在评估运行环境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特殊需求,并做好相应的配置和准备工作。
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是运行环境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评估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性能要求、数据存储需求等。
根据评估结果,需要做好相应的配置和准备工作。
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运行环境评估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评估网络环境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网络连接需求、网络安全需求等。
根据评估结果,需要做好相应的配置和准备工作。
备份要求在上线项目之前,需要做好备份工作。
这包括备份数据、备份代码等。
在备份时,需要考虑到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存储位置等因素。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正文:----------------------------------------------------------------------------------------------------------------------------------------------------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1991年5月26日国汛[1991]5号)我国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为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把水旱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汛抗旱工作必须实现正规化、规范化。
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要建立健全保证防汛抗旱工作正常进行的指挥决策系统、调度系统和实施系统;把防汛抗旱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并针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常年抓,常备不懈。
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就是把多年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办法、制度加以总结提高,形成法律、法规和工作制主度,使用权防汛抗旱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要实现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就民必须面对整个防汛抗旱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责任制和工作制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建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并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担任指挥。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指令,制定各级防汛抗旱措施,落实防汛抗旱物资经费,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投入防汛抗旱斗争,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须有常设办事机构。
并根据防汛抗旱任务的大小确定人员编制,由责任心强,精通防汛抗旱业务的人员组成。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急预案一、前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应运而生。
该预案旨在明确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职责分工,加强指挥系统的组织协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预案目标1.提升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气象、水文监测体系,及时准确预警,严防灾情扩大。
2.加强指挥系统的组织机构: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形成高效协同作战体系,提高抗旱防汛工作的整体效能。
3.积极投入救灾物资:储备充足的物资,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群众救灾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指挥系统组织机构1.主指挥部:由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负责协调统一指挥。
2.信息指挥中心:负责收集各部门及时的灾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指挥决策的依据。
3.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抢险救援工作。
4.物资保障指挥部:负责统一调度、储备和分配抗旱防汛物资。
5.宣传教育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防旱抗洪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四、应急响应级别划分1.Ⅰ级响应(紧急情况):灾情突发,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需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启动应急预案。
2.Ⅱ级响应(较大灾情):灾情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
3.Ⅲ级响应(一般灾情):灾情一般,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一定威胁,需加强监测和预警,做好应对工作。
五、各部门和相关机构职责1.水利部门:负责水库、堤防、河道的安全运行和调度管理。
2.气象部门:负责监测天气变化,发布灾害预警。
3.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农田排涝和水稻移栽等抗旱工作。
4.环保部门:负责监测水质和环境污染情况。
5.交通部门:负责协调保障交通畅通。
6.卫生部门:负责组织疫病防控工作。
7.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救助和安置工作。
8.通信部门:负责保障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的正常运行。
视频会商系统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杨凯【摘要】视频会商系统在水利行业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主要实现异地视频会议、培训等功能.随着IP视频会商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视频会商的互联互通、联动指挥和信息共享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海河下游管理局视频会商系统,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一套改进方案,在实现高清视频功能的同时,增加移动视频和实时调度功能,极大提高防汛决策指挥、应急联动的工作效率,在防汛抗旱中应急响应、防汛演练、会商、会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防汛抗旱;视频会商系统;高清视频技术;应急指挥【作者】杨凯【作者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 30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视频会商系统是指 2 个或 2 个以上会场,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本地声音、影像和文件资料相互传递,实现多点异地会商。
2008年海河下游管理局建立了一套标清视频会商系统,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充分作用,通过组织异地视频会商、会议,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了应急处理决策水平及办事效率,削减了会议经费。
经过几年的运行,标清视频会商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主要问题如下:1)视频会商终端采用标清设备,视频画面相对模糊;2)本地视频输出时使用投影仪,投影画面较为暗淡;3)视频会商系统投入使用时,受整体网络带宽限制,系统占用带宽不足;4)会议终端使用多年,已出现多个设备故障,维修成本增加;5)近些年来除视频会商系统外,陆续建设了水情查询、工程视频、防汛抗旱指挥等信息化系统,部分业务功能应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差异较大,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近年来,随着媒体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清视频成为主流技术,而标清视频会商系统功能性的单一也限制了视频会商系统的普及应用[1]。
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2-11-04T07:22:11.53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3期作者: 1樊佳男 2蒋亚禧3周洁4薛静[导读] 新时期,我国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全面迈入了新的阶段1樊佳男 2蒋亚禧3周洁4薛静32048319930128****32048319930913****32048319841010****32048319930611****摘要:新时期,我国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全面迈入了新的阶段,最为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然而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信息覆盖面较小,数据库不够健全,工作人员信息素质较低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落实。
需要相关单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水利信息化应用上,加强对现有工作的改进,促使防汛抗旱工作焕发出全新气象,将水旱灾害的发生几率和损失降到最低,给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以成为现实。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防汛抗旱工作;具体应用前言:近年来,我国防洪和抗旱工作持续开展。
加强水利、旱灾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其在承载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保障水利、旱灾信息化的成效。
文章将针对防汛抗旱工作中水利信息化的应用展开探讨及分析,以求进一步加强对旱涝的治理。
1水利信息化应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水利信息化是指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与用水有关的各种机器和设备,以实现机械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确保水利项目的有效运行。
确切地说,水利信息化是指通过使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整个行业中执行信息化处理来开发水资源,以及在该行业中开发与水资源有关的信息资源直接使用、分配、环境保护和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有关水利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服务可以更加详细和标准化,这将全面提高水利行业相关活动的效率。
25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信息技术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关键词】视频会议 会商系统 防汛调度1 前言为了更好地对水利进行现代化建设,将防汛抗旱的指挥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上去,应该在短时间内对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防汛指挥系统进行建立,并且还可以很好的对水情进行警报,对水利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其目的就是要确保防汛抗旱工作可以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防汛调度会商系统进行不断改进。
2 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的工作现状当前阶段,防汛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将DLP 投影仪作为图像显示核心,并且将螺纹透镜屏幕作为城乡界面,这样组成的设备功能就会是非常多的。
但是从目前情况上看,在进行防汛调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分成以下几点:2.1 屏幕没有足够的亮度对于屏幕亮度而言,对视频成像在屏幕中的两度先是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对屏幕亮度进行有效设置,如果处在光线比较强的环境中,在大屏幕中所显示的内容就会显得不是非常清楚,这样在对信息进行传达过程就不是非常方便,并且时间长观看之后眼睛也会出现严重疲劳;相反,如果处在相对比较暗的环境中,使得屏幕的亮度变得非常大,这样就会对人眼造成比较严重的刺激。
2.2 大屏幕产品在进行拼接过程中,拼接痕迹是比较明显的对于大屏幕而言,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多比较小的显示面板拼接而成,因此在不同面板之间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缝隙,由于当前阶段拼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不是非常先进,缝隙存水利防汛应急指挥视频会商调度平台的应用文/蒋文兵本文对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并对其应用及效果做出了阐述。
摘 要在比较明显,这样对画面的整体效果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
除此之外,在不同面板的连接位置,故障情况经常发生。
3 对视频会议会商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对于视屏会议会商系统而言,主要指的就是当个或者是多个人处在不同位置,通过对多媒体设备以及对网络传输系统进行有效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文件或者是对图像进行传输,这样就可以跟好的进行异地交流。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用案例
方案背景:
当时水利部及下属机构的网络现状:
即将安装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会运行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骨干网上,水
利部网络中心到7 个流域机构、31 个省(区、市)网络中心的广域网信道为2Mbps的E1 信道;水利部网络中心为华为Quidway NE16E,长委的为华为Quidway NE08E,黄委的为思科CISCO 7513,松辽委和珠委的为华为Quidway R4640,其他流域(海委、淮委和太湖局)的为思科CISCO 3662,31 个省(区、市)的为华为Quidway AR4640,重点工程管理局的为Quidway AR4640;水利部网络中心、7 个流域机构、31 个省(区、市)和4 个工程管理局网络中心都配置了防火墙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水利部网络中心到7 个流域机构、31个省(区、市)和4 个工程管理局网络中心还有备用的ISDN 线路。
据参加施工的项目工程师介绍,这次建设的防汛抗旱指挥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后应满足以下几个主要功能要求:
1.在多种网络应用基础上实现先进的基于TU-T H.320/H.323和H.324M标准的视频会议与多媒体数据交互功能的系统。
2.支持混速、混音和自适应接入;
3.支持动态双流功能,实现一个视频信道能同时传递和接收两个不同视频源信号;4.支持动态分屏功能(最大16屏),且任意图象均可锁定或设置成为语音激励状态。
5.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监控会议功能
6.支持流媒体组播和会议录制、点播功能;
7.提供服务质量保证(QoS)功能。
此外,该系统还要能结合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实时远程视频会议、远程培训,满足防汛抗旱工作在不同地域、不同区域的各级机构之间高效率召开日常会议、学习培训、技术交流、异地指挥调度及异地协同工作等活动。
系统实施:
根据各会议场点比较多且地域上比较分散的特点,采用树形组网结构,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防汛抗旱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一个二级的视频会议系统,国家防总和水利部机关作为一级视频会议系统的中心,7 个流域4 个重点工程管理局和31 个省(区、市)作为一级视频会议系统的终端;长委、黄委、淮委和松辽委 4 个重要的流域作为二级视频会议系统的中心,各流域内的水情中心作为各流域视频会议系统的终端。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业界先进、功能强大并在会议领域内最有领先地位的RADVISION 公司的ViaIP 400 系列MCU,视频终端采用目前视频会议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挪威腾博(TANDBERG)视通公司的视频会议终端。
腾博(TANDBERG)视通产品的高度集成设计减少了产品零部件数量,以保证对技术的全面控制及提高设备的稳定可靠性。
TANDBERG 6000 型终端设备是业界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强大的一款高档终端,是腾博(TANDBERG)视通产品系列中的旗舰产品。
全网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的每个会场均配置一台TANDBERG 6000 型终端设备;当任意两点间会议时,MCU 无需管理和呼叫,通过终端的遥控器直接拨号,实现两点会议。
多点会议时,各点通过H.323 和H.320 网络与MCU 相连,由MCU 进行多点会议控制。
在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他们建议MCU 通过两级级连,在国家防总会商室,配置RADVSION Via IP-400 MCU1 台,具有48 个2Mbps 点同时交互、并且具有扩容能力的主MCU。
在长委、黄委各配置RADVSION Via IP-400 MCU1 台,每套MCU 具有16 个2Mbps点左右同时交互的、并且具有扩容能力的从MCU。
在淮委和松辽委各配置RADVSION Via IP-400 MCU1 台,分别提供1 套具有8 个2Mbps 点左右同时交互的、并且具有扩容能力的从MCU。
设立网控中心,控制整个网络的运转。
网控中心负责全网多点会议的设置、召开、管理和会议控制。
网控中心配置终端网管,通过标准WEB 浏览器,对全网所有会议电视终端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管理。
网管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全网运行更安全、可靠。
所有设备可以为常待机状态:所有设备均为24 小时常开机状态,将日常操作减少到最少。
终端支持WEB远程管理功能:网管中心可用标准WEB 浏览器对终端进行远程管理。
无需另配专用软件或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