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诺基亚发展史

诺基亚发展史

诺基亚发展史
诺基亚发展史

诺基亚,这个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手机品牌,一度凭借超过40%的份额笑傲全球手机市场,并成为行业领军品牌。目前来看,它仍然以35%的市 场份

额雄踞全球移动电话制造商霸主的地位,但是最近,这位“巨人”却笑不起来了,苹果、Android的冲击、自身内部创新力的缺乏使得它腹背受敌,不得 不重新

审视自身未来的发展思路。

处在历史转折点上的诺基亚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有着怎样的辉煌与曲折?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对诺基亚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一、“诺基亚”的多重意义

从词源来看,诺基亚(NOKIA)一词源于古芬兰字“nois”。如今,它代表着多重意义:诺基亚河(Nokia River)、栖息在诺基亚河(Nokia River)两岸类似远古貂鼠的小型黑貂、地名、生活在诺基亚领地上的人。

1、诺基亚最早是木浆工厂?

● 诺基亚木浆工厂建立

1865年一个叫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的工程师在芬兰北

部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与河流的名字一致,工厂取名诺基亚。随着工业化浪潮在欧洲兴起,纸板消费量骤增,诺基 亚工厂因此一炮打响。工厂周围逐渐形成工业区,后来这个工业区也被命名为诺基亚。

20世纪20年代,诺基亚木浆厂并购了在其旁边经营的成立于1898年的芬

兰橡胶加工厂,橡胶厂的皮靴、轮胎、工业用橡胶制品、雨衣、地毯、球类及橡胶玩具等产品开始用诺基亚的品牌来命名。

● 诺基亚集团形成

1967年之前,诺基亚一直稳稳的走着。1967年,诺基亚购买了芬兰电缆厂的大部分股份,诺基亚木浆厂、芬兰橡胶厂、芬兰电缆厂三大工厂联合为诺基亚集团。这是诺基亚成形的时期。

2、诺基亚是如何走进通信行业的?

芬兰电缆厂1960年就成立了电子部,1962年开始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到1967年诺基亚集团成立时,电子部已发展成为雇佣460人、所创净销售额占整

个集团净销售额3%的大部门。这为诺基亚之后的通信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9年诺基亚率先引进符合国家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I)标准的PCM传输设备,提前迈入数字时代。此时,诺基亚也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20世纪70年代,诺基亚的发展目标逐渐转向完全数字化的电信网络设备。

1981年,北欧移动电话服务网络(NMT)开通,频率为450兆赫兹。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也是横跨数国覆盖面最大的蜂窝式电话公用网 络。随着 NMT

的开通,移动电话也开始迅猛发展。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第一台NMT450移动电话Senator 于1982年问世。随后开发的MobiraTalkman,在北欧移动电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并为诺基亚开拓了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新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欧洲市场的统一,欧洲邮电、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决定制定移动电话业的统一标准,并以数字技术推广。从一开始诺基亚就 成为全球通技术的主要开发商,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在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可以说全球通数字通讯技术为诺基亚在全球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回顾可以看到,与最早制造出手持无线电话、擅长工业设计的摩托罗拉相比,诺基亚显然是凭借网络通讯技术这些软性竞争力为自己打下江山的。

二、诺基亚手机发展史

(一) 诺基亚经典机型

从诺基亚曾经推出的手机机型来看,不乏恒久至今、为诺基亚市场份额立下汗马功劳的经典之作。1992年,诺基亚推出其首款GSM电话——1011,这是诺基亚在移动通讯行业迈出的第一步。

(图) 诺基亚向移动通讯行业迈出的第一步

1994年,诺基亚公司股票在纽约上市,源源不断的资金激活了诺基亚。此时,欧洲各国开始采用GSM数字手机通讯标 准,首先问世的是诺基亚的2100。

清晰的音质、灵巧的外形、大比例显示屏和滚动式文字菜单,换来的是2000万部的销售量。前所未有的销量使全世界认 识、认可了一个名字:诺基亚。同时值得记载的是,2100是诺基亚首款采用经典NOKIA Ringtone铃声的手机。

(图) 诺基亚2100目前市场仍然在售

1996年,诺基亚在移动通信领域获得飞速发展,6110系列第一次实现了长时间电源供应的功能,同时,诺基亚为了开拓全球其他地区市场,推出了分别适应欧洲、美国、韩国等不同国家不同数字通讯标准的手机产品。

1998年之前,摩托罗拉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厂商,诺基亚对其一直紧追不舍。直到1998年,诺基亚生产出第一亿部移动电话,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最大移动电话厂商。随后几年中,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一路飙升,摩托罗拉追悔莫及。

1998年的诺基亚是多产的。同年,诺基亚还推出全球第一款金属质感手机N8810,把手机带入另一个时尚的全新境界和巅峰。

诺基亚6150是诺基亚1998年问世的一款双频(GSM900/1800)手机。在当时采用双频技术的手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款机器是诺基亚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支持中文短信输入的手机。

(图) 诺基亚6150

诺基亚6150是诺基亚1998年问世的一款双频(GSM900/1800)手机。在当时采用双频技术的手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款机器是诺基亚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支持中文短信输入的手机。

(图) 诺基亚6150

诺基亚是首家推出手机换壳概念的厂商,它使手机从通信工具变为老百姓的时尚消费品。诺基亚的首款可换壳的手机是5110,此款产品配备一系列鲜艳的“随心换”彩壳,吸引了众多手机用户的目光。

作为一款中低端产品,成为1997、1998年诺基亚全球市场份额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市场上市后,创造了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记录。

(图) 诺基亚首款可换壳的手机5110

诺基亚同样于1998年推出的6110,是全球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内置贪食蛇、记忆力、逻辑猜图3个游戏。

1999年,诺基亚7110系列手机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WAP(无线上网协议)的手机。

全球第一款下滑盖式手机是由诺基亚推出的,型号是8110,并在一部电影《骇客帝国》中大放异彩。此后,8系列成为诺基亚的高端系列,一直到延续至今的8800系列产品。

全球第一款横握键盘手机也出自诺基亚门下,产品型号为5510。

(图) 诺基亚5510

2002年,诺基亚发布的7650在世界上创立了五个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款彩屏手机、第一款智能手机、第一款内置摄像头拍照手机、第一款滑盖手机、第一款五维摇杆手机,堪称超经典机型。

(图) 诺基亚第一款滑盖拍照手机7650

同年,诺基亚推出9210c,属于诺基亚个人助理系列产品。诺基亚在此系列产品中,对通讯功能及PDA功能进行了有效融合,产品具备强大的个人信息管理功能。从产品定位来看,同样定位高端商务人士。

(图) 诺基亚首款PDA系列产品9210c

2003年,诺基亚推出全球第一款游戏手机N-Gage。N-Gage不仅仅是诺基亚的一款创新性产品,更是诺基亚 打破手机产品传统运行模式,朝无线增值服务终端转型的一个开端。尽管N-Gage模糊的定位并未为诺基亚带来预期的市场份额,但其划时代意义还是值得记载 的。

(图) 诺基亚首款游戏手机N-Gage

2004年,诺基亚推出全新设计的7610,这是诺基亚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是诺基亚唯一一款申请专利的手机,也是 诺基亚第一款百万像素的手机,大胆前卫的非对称设计改变了诺基亚以往一成不变的形象。尽管为了扩大销量,考虑到用户的接受度,诺基亚紧接着推出跟7610 功能完全一样的6610,采用了传统保守的设计。但整体来说,7610是一款曾经引起手机界轰动的产品。

(图)诺基亚首款百万像素手机7610

2005年4月,诺基亚发布了全新的N系列产品,包括N90、N91和N70(最小的基于Series 60系列的3G智能手机)在内的三款全新N系列新机(全部基于Symbian S60智能系统和WCDMA 3G网络)。

首先从产品命名来看,一改诺基亚过去十几年来以4位数字命名手机型号的历史。另外,本次发布的三款手机在后来的市场推广过程中,被市场广泛认可,成为诺基亚手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N90是诺基亚推出的第一款Symbian OS 8.1a操作系统的S60手机,同时还是第一部配备卡尔?蔡司镜头的具备20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的S60手机,外观采用旋转、折叠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图) 诺基亚N90

除在高端市场推出重量级新品外,2005年诺基亚针对低端市场也推出了不足千元的1110、1600以及创造了销售神话的6030。2005年,手机音乐功能大放异彩,诺基亚推出的音乐机型5200成为诺基亚占领新市场的利器。

(图) 诺基亚5200

这一年的诺基亚同样是多产的一年,除高端智能手机、低端音乐手机外,诺基亚还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线E系列,E50、E60为其代表作。

2006年,诺基亚马不停蹄地推出多款N系列产品,包括第一款采用塞班S60第三版操作系统的旗舰机型N73,以及成为街机王的N72。高端市场上,诺基亚推出了当时手机市场最具实力的影像手N93。

(图) 诺基亚旗舰机N73

2007年,继N73之后,诺基亚推出另一款旗舰机型N95,采用独特的双向滑盖设计,拥有顶级豪华配置,并具备强大的扩展功能,无论是娱乐还是商务需要,能够全方位满足,从其市场销量来看,堪称一代机皇。

2008年10月,诺基亚发布5800XpressMusic,作为诺基亚旗下首款触摸S60手机,诺基亚5800 XpressMusic诞生的意义不亚于其历史上任意一款手机。在微软Windows Mobile、苹果 iPhone、谷歌Android均有触摸屏手机推出的情况下,诺基亚在触摸屏手机领域仍然空白,形势严峻。事实证明,诺基亚此款定位中端智能手机市场的 全屏触控手机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诺基亚不利形势。同时,诺基亚也发布了E系列新机E71、E66及E63。

(图) 诺基亚5800XM

2009年MWC上,诺基亚发布首款800万像素手机N86,标志着诺基亚手机也进入了 800 万像素时代。

2009年6月,诺基亚推出首款侧滑盖、全键盘旗舰手机N97,这是诺基亚N 系列中第一款触屏产品。2009年底, 诺基亚N900上市,这是诺基亚仅有的一款采用Maemo智能系统的手机产品,采用侧滑盖、触摸屏设计,从外观来看,具有明显的MID的特点。但这款手机 由于系统及定位问题,并未成为诺基亚的旗舰机型。

(图) 诺基亚2009年旗舰机N97

诺基亚奢华机型:诺基亚VERTU,是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手机。虽然功能简单甚至没有流行的拍照或是MP3播放功能,但因为无与伦比的精致做工和豪华的蓝宝石水晶屏幕以及钛金属架构的使用而让一部VERTU手机售价高达数万美元,被称为是手机中的劳斯莱斯。

(图) 诺基亚奢华机型VERTU

(二) 诺基亚2010年新机

2010年,诺基亚的产品重点非N8莫属。8月31日,这款搭载Symbian^3

系统、具备1200万像素、肩负对抗苹果iPhone重任的诺基亚旗舰机终于问市。

时隔一个多月,诺基亚另一款采用Symbian^3系统的手机产品C7紧随其后,为Symbian^3阵营添砖加瓦。

除了采用Symbian^3系统的两款高端智能手机之外,诺基亚还于9月份上市了一款中低端新品5250,从定位来看,是诺基亚目前性价比之王产品5230的替代者。

同时,诺基亚E系列新品E5同步上市,从产品的市场反应来看,有之前热卖的E71开道,市场接受情况乐观。

(四) 诺基亚CEO

1、首任CEO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

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是诺基亚进入移动电话制造商行列之后的第一任CEO。他早在1985年加入诺基亚,于1992年就任诺基亚公司CEO。在随后的产业调整过 程中,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的创新性决策现在看来,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他,就没有后来如日中天的诺基亚。

在他的领导下,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及营收快速增长,在1998年超过摩托罗拉,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并成为世界最富品牌价值的公司之一,2000年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CEO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于2006年6月1日离职。康培凯

(Olli-Pekka Kallasvuo)于2005年10月1日就任诺基亚公司总裁兼COO,并于2006年6月1日接替奥利拉成为诺基亚新CEO。

2、诺基亚第二任CEO康培凯(Olli-Pekka Kallasvuo)

康培凯于1980年作为公司法律顾问加入诺基亚,此后被不断委以重任。1987年被任命为法律部助理副总裁,1988年成为财务部助理副总裁, 1990年被提升为财务部高级副总裁。

1992年,康培凯被任命为公司执行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CFO)。1997年至1998年,担任诺基亚美洲区执行 副总裁,负责公司在美洲的业务运营。 1999年再任首席财务官。2004-2005年,康培凯担任诺基亚公司执行副总裁兼移动电话事业部总经理,并于2005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 16日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

在康培凯担任诺基亚CEO的前两年,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发展一直非常稳健,市场份额一度达到40%。但自2007 年6 月苹果正式推出iPhone 后,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节节败退,曾经占据智能手机市场70% 以上份额的Symbian 智能手机,如今已不到45%。且在N95 之后,诺基亚几乎再没有类似的旗舰机型上市。诺基亚在不断地受到苹果、黑莓及Android的挤压。

3、新任CEO

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来自加拿大的微软前高管,自2010年9

月20日起接任康培凯成为诺基亚新任CEO,也是诺基亚历史上首任非芬兰籍CEO。就目前诺基亚的处境而言,斯蒂芬?埃洛普面临着巨大挑战,一定程度上也可谓是临危受命。

Gartner 最新报告数据显示,Android 有望在2014年赶上Symbian,那时两家公司都将占据全球手机市场30%的市场份额。而2009年,Symbian 拥有47%的市场份额,而Android 只有4%。留给诺基亚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这位在互联网及软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新任CEO,到底能为诺基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值得期待,因为到了关乎诺基亚生死存亡的时刻。诺基亚能否摆脱困境,是埃洛普面临的难题。毕竟,诺基亚安逸太久了。

NOKIA战略失败十大原因

逆势而言eWeek放言NOKIA战略失败十大原因: 诺基亚Luima系列进军美国,与微软进军移动市场的呼声世人皆知,也为世人逐渐接受之时,美国IT网站eWeek却给出截然不同的分析与预测,并列出十大原因直指诺基亚战略终将失败。 而早在2011年9月,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曾发布预测认为,到2015年,Android的全球市场份额为49%,排在第二的则是微软Windows Phone,份额将达19.5%,而苹果iOS的增长趋于缓慢,全球份额略低,为17%。从中可见,作为WP系统的主力,诺基亚目前的战略实则明智之举。 不过,预测仅是预测,分析终究是分析,eWeek既然逆势而言,自然有其道理所在,笔者和各位看官不妨一看究竟。 根据eWeek的分析,概况而言,诺基亚WP战略终将失败的十大原因: 1、产品设计低于行业标准 诺基亚Lumia产品线设计无太多亮点(笔者例举,华为Ascend P1 S 的机身厚度仅6.68mm),也没用独有功能(笔者例举,摩托罗拉的“摩计算”),与市面上的其他智能机相比,没有竞争优势。 2、诺基亚品牌忠诚度下降 想当年的诺基亚老用户,现已转投性能更佳、功能和应用更多的其他产品(笔者例举,忠实的Android 拥护者三星、摩托罗拉、HTC)。同时,诺基亚日益下降的品牌形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扭转(笔者例举,科技以换壳为本是多数人对其的刻板印象)。 3、微软失去移动用户信任 曾经的PC巨头,如今的移动小卒。相较于WP系统,Android系统的开源与iOS的稳定与安全更受用户青睐(笔者例举,Android的开放性好,使用者多,其应用量下载量紧随App Store)。也因此,搭载 页脚内容1

塞班S60系统刷机新手入门

塞班S60系统刷机新手入门、方法以及最新刷机软件 【警告】刷机有很大的风险,请量力而行,对电脑和塞班S60系统操作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最好不要自己刷机。 风险到底在哪里其实在 NSU 显示“正在下载更新...” 的时候是安全的,这时候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有任何风险。直到下载完成显示“正在更新软件,请等待...”这段时间(大约几分种时间)才是关键,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中断,否则变成“砖头”的概率大于90%!其实真刷成“砖头”了也不是什么世界末日,手机硬件通常都不会损坏的,这时候在保期的行货可找客服返厂,水货或其他无保修的可找正规一些的手机维修商用仪器(也就是常说的盒子刷法)还是可以刷回来的,一般收费都在50元RMB左右。; (一)刷机前的准备工作: 1、保证电脑网络畅通,保证不断电,保证手机中电的充裕(可以一边刷机一边充电) 2、备份名片夹等其他需要备份的个人数据到计算机名片夹无疑是整个手机里最有备份价值的东西。本人建议使用pc套件中的备份。或者也可以是专门的备份软件。 3、用手机将存储卡格式化,然后取出存储卡放在一边格卡并非必须,但推荐。因为没有格卡,有可能在刷完机后插入存储卡后会出现卡内有软件,而手机上无启动程序的可能,免了很多麻烦。 4、确保手机调整为“标准”情景模式且震动功能是关闭的。使用“标准”情况模式是 NSU要求的,关闭振动是防止它影响到数据线连接的稳定性。关闭睡眠模式也是减小手机本身出错的可能性。 5、使用“来电转移”避免下载过程中因接听电话影响数据线的稳定性。把来电转移到座机或其他号码,不影响刷机。 6、如果是台式机那么请使用计算机机箱后面的 USB 连接数据线,手机连上数据线连接模式选“PC套件”机箱后面的 USB接口是直接随计算机主板的。这里不多说了。 7、将手机连接上充电器,刷机期间把手机放在一个不容易碰到的地方,包括那些线,也要不易碰到无论电池有没有电,都连接上充电器,但求稳而已。放手机的时候注意一下,不要让数据线和手机之间憋着力。 8、先安装 Nokia Software Updater 软件。如有必要,再安装 NSS 修改CODE 刷机只需要 Nokia Software Updater 这一个软件而已,不需要任何其他软件。NSS 也只是修改 CODE 的需要。

诺基亚的管人策略精编

诺基亚的管人策略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诺基亚的管人策略 一、诺基亚对人才的选拔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诺基亚通过独特的人才招聘解决方案和专业的管理流程,确保公司吸收优秀的人才,不论是从专业技能上,还是从职业道德上都要符合公司的要求,并能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为公司贡献力量。 人才选拔计划是业务部门同人力资源部门在每年末一起制定的。人力资源部提出招聘渠道建议,并为通过初步筛选的应聘者组织面试和心理测评。测试项目从题目的选择和制定都紧紧围绕公司价值观,对应聘者个人素质、品质和性格倾向加以考察。通过人力资源部测评专家对面试、问卷、项目合作等方面结果的综合评估,最终做出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并不是应聘者的专业水准,而是看他是否持有与诺基亚相同或接近的价值观。因为个人持有的价值观比掌握的知识技能更难以改变。 二、诺基亚对人才的培养 入职培训是新员工全面了解公司,接受公司价值观教育、感受公司文化的第一课。人事部安排各职能部门的高层领导,集中一至二天的时间,与新员工交流。对新加入公司的中层以上管理人

员,公司还安排与未来工作中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同级和上级管理人员见面,帮助其快速进入角色。 诺基亚分别在中国、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设有四所诺基亚学院,其宗旨是为创建持续学习的环境和支持员工不断的成长,并最终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的稳步提升。诺基亚学院与全球各地业务部门人员紧密联系,根据业务的技能需求和资源计划,提供节约成本和本地化的培训服务,通过使用共同的流程和平台测评来追踪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诺基亚学院还采取了网上教学、跨职能指导、个人发展咨询等新的培训手段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内部岗位轮换体系是诺基亚独具特色的。诺基亚尊重员工的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选择,利用公司内部网站实时刊登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组织机构的工作机会。职位申请的程序也尤为简单和开放,员工可以与用人经理进行直接沟通,得到认可后,通知目前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在目前工作合理安排和交接后,就可以上任新的工作岗位。在同等条件下,公司优先考虑内部员工转换工作的申请,这样,不但有利于诺基亚人才的循环,同时也保证了公司文化的延续和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 与此同时,公司还鼓励员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尝试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例如:从事同一类工作的员工可以到其他国家和

诺基亚的SWOT分析

诺基亚的SWOT分析 一、诺基亚的总体战略 第一阶段(1992-1997) (1)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子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2)1993年1年就卖出了300万台,1994年的销量又翻了一番。 (3)1995年,诺基亚移动电话公司(NMP)在运营、供应链和采购方面突然陷入了困境。 (4)1997年,诺基亚却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40 亿美元以上,仅次于摩托罗拉公司的世界第二大移动电话生产商。 (5)90年代末期,诺基亚已经建立起更加正式的增长管理流程,但也加大了战略僵化的风险。 第二阶段(1998-2003) (1)至1998年,诺基亚取得全面胜利。 (2)2001-2002年,朗讯、爱立信亏损了几十亿美元,诺基亚却盈利了52亿美元。 (3)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诺基亚进行全球机构重组,中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不仅是诺基亚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还是诺基亚全球客户及市场运营五大战略市场之一。 (4)“智能领导(Intellectual leadership)”是1995年的活动主题,目的是消除成功所带来的自 满情绪,激励每位员工在应对运营问题时能够把目光放得更远。 第三阶段(2004-2008) (1)2004年,诺基亚进行全球机构重组。 (2)2005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2.64亿部,占了全球市场份额32.1%。 (3)2006年夏,诺基亚在兼并西门子公司的网络业务后,组建了一家新的公司—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4)2008年初对公司的三大业务进行了重组。(5)2008年诺基亚收购多个公司。 (6)2008年初对公司的三大业务进行了重组:把所有的产品都划入设备部门;所有与消费者和企业有关的应用软件和服务都纳入新的移动软件和服务部门。此外,诺基亚还成立了一个负责管理供应链、销售渠道和营销的市场部门,为前两个部门提供支持。 第四阶段(2009- ) (1)2009年手机的平均价格就由102欧元下降到82欧元。 (2)2009年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在持续下降。诺基亚201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二季度净利润为2.91亿美元,同比下滑了40%! (3)2009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占据着智能手机领域37.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出货量为1640万部。但是这个市场占有率却是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二、诺基亚的优势分析 1、专业发展战略

塞班手机如何安装应用软件及刷机

塞班系统软件安装方法 请先在手机里做如下设置: 1:安装软件时提示不兼容的话,请做如下操作:设置--手机设置--应用程序--程序管理--“软件安装”可以选择 "仅限已注册的程序/全部",选择 "全部",在线证书检查:"必须通过检查/开/关",选择 "关". 2:若安装程序时手机提示“设备会出现严重问题”:不必理会,继续安装。 安装软件或游戏可以通过六种方法安装:在软件安装前先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传送软件到手机上的几个设备,如:已经安装好驱动的数据线及PC套件),蓝牙适配器或读卡器等。二是已经下载到PC上的S60安装软件, 说到安装软件,和第五版S60系列机器程序文件通常有sis、jar。两者相当于pc里的setup.exe,只要在手机自带的文件管理里直接开启即可安装。另外,尽量把程序安装在存储卡上,保持较大的机器空间对提高机器的稳定性有好处。 (1).用数据线配合PC套件安装: 连接好数据线,打开PC套件,选择界面里的安装软件,或直接传送文件到手机里,然后再安装就可以了。

(2).直接用数据线复制软件到手机存储安装(推荐):用数据线连接手机和电脑,并在手机提示选择连接方式时选择“大容量存储模式”(第一次连接电脑将自动安装驱动程序,无须安装PC套件),然后从PC上传送SIS的安装文件到手机上,放在存储卡的任意文件夹里(可以自己新建一个),然后断开电脑连接,用手机的文件管理找到自己复制进去的软件,点击安装。 (3).通过蓝牙适配器安装: 连接好蓝牙适配器,搜索到PC或手机,从PC上传送SIS的安装文件到手机上,在消息里打开就可以直接安装了,安装完毕后将消息里的蓝牙消息就可以删除了; (4).通过读卡器安装: 关机后取出存储卡,如果你的读卡器不能直接读取存储卡,就加上适配器使用,将安装的SIS文件复制到存储卡上,然后装进手机,在应用程序--文件管理--方向键向右,在里面找到刚才传的SIS安装文件,直接打开就可以自动安装了;安装后也你可以考虑是否删除存储卡里复制过来的原始安装文件来节约存储卡空间。 (5)通过邮件提取法安装: 先将安装文件通过邮箱发送到手机设置的那个邮箱里去,到手机里的信息——信箱里接收邮件,然后提取附件,最后还是按照以上的方法安装就可以了。 (6)覆盖安装法:

诺基亚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诺基亚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我们小组的课题是诺基亚的营销策略分析,首先说说分工,找资料是由任晓青和孙稳芹负责的,的制作以及资料补充是由本人(黄露)负责的,演讲的任 务则是由顾慧担任。 对于这个课题,首先我要说的是,想必大家对诺基亚都不陌生吧,在我们班现场调查了一些人,有差不多一半以上的人用的手机都是诺基亚的,我分别从四方面对这个课题作了一个大概的陈列,也就是:公司简介、产品介绍、营销理 念和综合分析(如)。 诺基亚是年由芬兰的一家木匠工厂,经年与橡胶加工厂、电缆厂联合而成的。年的诺基亚,因产业领域过宽而濒于破产。后来老总决定只认准一点——手机,将其他产业全部舍弃(包括卖掉一个年利润万美元的制药厂),年后它便东山再起了。年通过芬兰诺基亚网络进行全球通技术,年底,公司在全球个国家 拥有家工厂,并在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雇员人数达到了约人;年诺基亚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十。当然了,自从诺基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其销售额更是不断攀升。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我把这些原因从六个方面归纳起来了,它们分别是:品牌建设之路、市场的 细划分、价格战略原则、营销宣传手段、质量过硬策略,以及满意顾客服务。 首先是它的品牌理念,诺基亚的灵魂营销战略是“科技以人为本”。整个企业都是围绕着这个理念为之奋斗着,进取着。诺基亚将自己对消费者的了解和体贴集中体现在它的品牌之中。"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的品牌核心价值。它是诺基亚在品牌传播中始终如一的理念,向消费者传递诺基亚时时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精神使用户充分享受人性化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方便,获得成就、时尚、个性等难忘的体验。这种策略的高超之处在于以下点: 、它改变了人们对高科技企业的思维定势 、体现出了高科技为人所用的人文关怀 、建立起了品牌的差异性 、扩大了产品的使用领域和用途范围 其次是市场细分。首先,细分消费人群开发相应系列的手机,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讲、打头的型号手机目标受众定位在追求流行和娱乐,但经济能力有

诺基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成立于1865年,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企业,经过150年的发展,诺基亚品牌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诺基亚从无名小企业发展到世界知名品牌,从工业转型为电子业,成为电信时代第一巨头,这与它的管理人对其的管理和决策是密不可分的。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借助Symbian 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但随着2007年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 诺基亚的盛衰史表明,它是一个很经典的战略管理案例,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诺基亚的发展史 1、工业时代: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是在1960年。 2、前电信时代:1990年,手机用户大量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体积越来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做出决策,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而此刻诺基亚做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3、后电信时代: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最高市值1980亿欧元。 4、智能机时代:由于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为扭转颓势,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战略同盟并合作推出WP手机。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颓势。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交易数额是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 二、诺基亚的现状 2014年4月28日19点,微软正式宣布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实体公司更名为“微软移动”,但“诺基亚”品牌将会一直保留,这意味着诺基亚品牌手机并不会随着微软的收购而消失。 2014年10月24日,微软正式在Lumia手机上用Microsoft取代了Nokia的品牌命名。微软周五推出了新Lumia手机的设计,该公司将在未来于Lumia设备的前部和后部使用Microsoft字样代替从前的NOKIA。 2015年1月7日,国行NOKIA N1平板在正式发布,并在1月8日首批开卖,售价1599元。 2015年4月26日,诺基亚中国区总裁王建亚透露,2015年诺基亚将会推出安卓智能手机。 三、诺基亚的战略失误

诺基亚公司历史背景

创业的三个根基: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当时一个叫弗莱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Idestam)的工程师在芬兰北部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随着工业化浪潮 在欧洲兴起,纸板的消费量迅速增加。工程师定名为诺基亚的工厂不久便一炮打响.在工厂 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社区,后来命名为诺基亚.艾德斯坦还建立了一个国际销售网,使诺基亚 的产品出口到了俄国,英国和法国,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也成为诺基亚的重要贸易 伙伴之一。 芬兰橡胶加工厂始创于1898年,主要生产套靴.这家加工厂很快成了诺基亚的邻居,因为 工厂的两名行政人员周游这个地区时发现,诺基亚周围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可为工厂提供水电.到了本世纪20年代,这家工厂开始以诺基亚作为他们的品牌.除了皮靴和轮胎外,工厂 继续开发其他橡胶产品,如工业用橡胶制品、雨衣、地毯、球类及橡胶玩具等. 电缆—电信业的根基:芬兰电缆厂始创于1912年,位于赫尔辛基中心.随着人们对电力运输、电报电话网络需求的日益增加,电缆需求量也随之激增.起初工厂员工仅有几个人,但工厂 发展迅速。二战以后,芬兰电缆厂开始和苏联进行贸易,60年代对西方国家的出口迅速增加。 1922年,芬兰橡胶加工厂购买了芬兰电缆厂的大部分股份,三个工厂的所有权逐渐转移到同 一个业主手中,最后到了1967年,三大工厂合并为诺基亚集团。 自那时以来,公司首先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等几个领域的集团公司。 诺基亚电信部门发展的种子是1960年电缆厂电子部建立时种下的,而电信系统方面的工 作是在1962年始于电缆厂,它的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奠定了诺基 亚电信的基础。到1967年诺基亚集团成立时,电子部已发展成为雇佣460人,所创净销 售额占整个集团净销售额3%的大部门。 1969年诺基亚首先引进符合国家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I)标准的PCM传输设 备.通过提前迈入数字时代,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70年代早期标志着诺基亚在相邻的瑞典、苏联及后来全世界的线缆和微波传输设备市场所 占份额不断增长的开始。其客户领域包括天然气、石油、铁路公司等。 七十年代,诺基亚的目标逐渐转变为向完全数字化的电信网络提供设备。后来成为诺基亚 移动和固定网络交换机和基站控制器的基础的DX200的产品就是在七十年代开始开发的,并以此开始了诺基亚交换系统迅速成功的发展进程。随后,移动电话和更多的电信基础设 施产品相继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客户的要求。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诺基亚 成为全球数字通讯技术的先驱。

塞班固件diy

人家DIY的固件总是会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意的,所以还是自己动手的好——更体现的DIY的意义。拿来的,不如自己做的! 本帖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高手不要藏着掖着了,多多交流发表出来吧…… 在论坛上用关键词“DIY固件”搜索看看(包括97区),相关内容有很多,但有多少是教人修改的?傻瓜化DIY固件容易,个性化?——找资料找得好痛苦的…… DIY的主要内容大都有包,大家可以直接下载覆盖即可。想个性化多点东西就要认真看完整个帖了。 求学:主屏主题元素的修改与整合方法。 请高手开帖开讲,为我们解惑。

固件DIY帖传送门: https://www.doczj.com/doc/7813594545.html,/thread-7100007-1-245-1.html kaqpa 的“手把手教你学会自己DIY自己的完美固件!定制自己的特效!”帖,里面的DIY包很全了。 https://www.doczj.com/doc/7813594545.html,/thread-8071750-1-271-1.html 5RIDAY 发布的“Kynus_DIY固件修改笔记_大整理”,DIY 包在此大都可以下载到。 https://www.doczj.com/doc/7813594545.html,/thread-6300574-1-245-1.html 卐踏雪無痕卐的“【卐踏雪無痕卐】(原创教程)我的固件我做主,小踏手把手教你DIY你自己的5800固件!”有修改教程,也有DIY包。在58区这个是较早就有的技术贴,我最开始就是在这里学习到一部分知识的。当然还有其他前辈的相关技术贴也留下了我的足迹,就不一一列举致谢了。 https://www.doczj.com/doc/7813594545.html,/thread-6844243-1-341-1.html 穿越、寂寞的菜单布局及分类,较复杂。 上面几个链接与下面内容相结合,大部分修改都不是问题了。

诺基亚公司的竞争战略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诺基亚公司的竞争战略分析 主题词诺基亚竞争战略 专业企业管理 研究方向国际企业管理 研究生姓名学号沈薇薇008A 导师姓名徐子健 写作时间2002 年11 月至2003 年2 月 内容提要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线通信从传统电信业中走出 来携着互联网正在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改变着人们的沟通方式20 世纪90 年代初手机还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奢侈品然而没有几年的功夫诺基亚 摩托罗拉爱立信就迅速地大众化了 与对手相比诺基亚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速度都是惊人的于是诺基亚 脱颖而出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功决非偶然它一定是企业独特的管理哲学和 竞争战略的成功本文通过分析移动通讯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进入威胁现 有竞争者之间争夺的激烈程度替代产品压力买方侃价实力供方侃价实力 深入探讨了诺基亚针对这五种竞争力量所采取的竞争战略即差异化战略以及 其它诸如本地化以人为本等主要战略 国产手机的崛起使得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但是我们在看到国产手 机取得的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其明显的不足例如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品牌形象不强质量不过关等在本文的最后作者简单分析了国产手机的现状 并针对国产手机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把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与诺基亚这样一 个具体的企业相结合分析了身处移动通讯行业的诺基亚所采用的成功的竞争战 略并提出了对国产手机厂商的建议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相信会对我国企业的 长期发展有所启示 Abstract People’s life has been changed dramatically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is creating a totally new industry and updating people’s communication way. In 1990’s, mobile phones were still luxurious products in people’s mind, but several years later they have been so popular that people are very familiar with such brands as Nokia, Motorola, and Ericsson. Compared with its competitors, Nokia is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 objective making and realizing. That is the reason why Nokia succeeded.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5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 in mobile phone industry, i.e., potential new entrants, rivalry among competing sellers, competitive pressures from substitute products, 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and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essay probes into th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that Nokia employs, such as its basic strategy, th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nd other strategies including localization, people-oriented. The competition in China market was fiercer due to the entrance of domestic firms.

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介

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介

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介 A ndroid系统 中文名:安卓、安致 外文名: Android 开发商: Google/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发行商: Google 发行时间: 2008年9月23日 编程语言:C/C++(底层) Java等(应用层) 源码模式:混合(自由免费,开放源码) 包类型: APK 支持平台:ARM、MIPS、x86 内核类:整块性核心(Linux) 简介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目前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非官方)或安致(官方)。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最初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Android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的iOS以及RIM的Blackberry OS。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2011年11月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5% 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58%。 发展历史 2005年事件 Google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 2007年事件 11月5日,Google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Android操作系统。 11月5日,Google与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和芯片制造商共同创建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2008年事件 5月28日,Patrick Brady于Google I/O大会上提出Android HAL架构图。 8月18日,Android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 9月22日,谷歌正式对外发布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 9月23日,谷歌发布Android1.0。 9月24日,全球业界都表示不看好Android操作系统,并且声称最多1年,Android就会被Google关闭。 2009年事件 4月30日,Android1.5正式发布。

诺基亚的发展历程与其营销策略分析

诺基亚的发展历程与其营销策略分析 诺基亚(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是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其生产的一系列手机配备了许多服务和软件,使用户能够体验音乐、游戏、商务等功能。此外,诺基亚还通过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为通信网络提供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过去的几年中,诺基亚股票已经陆续从伦敦、巴黎以及斯德哥尔摩证券市场摘牌退市,并于2011年11月24日宣布申请从法兰克福证交所摘牌退市。2011年11月,诺基亚宣布全球裁员17000人。本文将分析诺基亚从兴盛到衰落的历程以及在此历程中他的营销策略。 一、诺基亚的兴盛 (一)诺基亚的兴盛历史 1865年诺基亚作为一家木匠工厂一炮打响,1982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第一台NMT450移动电话Senator生产出来。随后开发的Mobira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1990年的诺基亚,因产业领域过宽而濒于破产。后来诺基亚决定只认准一点——手机,将其他产业全部舍弃(包括卖掉一个年利润800万美元的制药厂),5年后它便东山再起了。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连续15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18亿部,2010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约为35.0%,领先三星和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20.6%、8.6%;2010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诺基亚以44.3%的份额仍居首位;09年8月份我国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排行中,诺基亚以33.3%位居第一。此外,它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主要是GSM和WCDMA网络)及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实力也处于世界前列,并可为企业级的用户提供无线连通解决方案。 (二)诺基亚的营销战略 诺基亚在过去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连续15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成为世界手机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他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一系列的优秀营销策略。 1.诺基亚的灵魂营销战略: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将自己对消费者的了解和体贴集中体现在它的品牌之中。“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的品牌核心价值。它是诺基亚在品牌传播中始终如一的理念,向消费者传递诺基亚时时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精神——使用户充分享受人性化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方便,获得成就、时尚、个性等难忘的体验。 “科技,以人为本”有三层含义:⒈人是科技的创造者;⒉科技的发展要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即始于人而终于人,为人服务;⒊人是主体,科技是客体。从深层次看,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科技,以人为本”既是企业文化的精炼与升华,也充分涵盖了诺基亚的整体企业规划,体现了诺基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那就是诺基亚不但崇尚科技领先,而且还要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将冷冰冰的科技变为暖融融的科技。正是由于诺基亚的这种战略,给诺基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有利之处:1.它改变了人们对高科技企业的思维定势;2.体现出了高科技为人所用的人文关怀;3.建立起了品牌的差异性;4.扩大了产品的使用领域和使用范围。 2.市场细分 首先,细分消费人群开发相应系列的手机,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以3、5打头的型号手机目标受众定位在追求流行和娱乐,但经济能力有限的年轻人;以6开头的手机强调商务功能;以8打头的手机则针对重视品味,追求生活质量并具有一定经济地位的目标群体。诺

案例分析:诺基亚的失败

十年之前,手机市场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天下,两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高,拥有手机之人大部分都在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之中进行选择。再看十年之后的今天,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苹果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两大平台的智能手机竞争激烈,而诺基亚,似乎离智能手机的阵营越来越远。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在4年之间,市值仅剩下1/7,与2007年的高峰相比,诺基亚市值已暴跌77%,连续14年的手机生产冠军地位,被韩国三星电子取代,被苹果超越。祸不单行,惠誉国际将诺基亚债务评级,从BBB 下调至BBB-的最低投资级别,尚差一级就会与垃圾级别看齐。 一个有着146年历史的领导企业,怎么能够在几年时间,就濒临崩坏?诺基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诺基亚在过去的20多年的历史中是个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现象级”企业,它由一家以木材和橡胶为主要产品的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移动设备制造商,并随着这一产业在全球的兴起而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事实上,诺基亚已经成为了芬兰的符号。不仅如此,诺基亚也是欧洲的骄傲。它的股票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上市公司。由于诺基亚、爱立信的崛起,在芬兰的奥鲁和瑞典的斯托克海姆集聚了大批新兴企业,带动了整个欧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欧盟委员会主席罗曼诺普拉蒂在2002年的一场演说中高调赞扬了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示范效应:“它们的成就说明欧洲地区也能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然而,就在诺基亚和整个欧洲都沉浸过去的成就和梦想以自我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时候,危机的信号已经降临了。移动互联的时代悄然来临,通信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ICT代替IT成了一个新的流行字眼。面对新的技术潮流和竞争格局,诺基亚显然没有明确认识,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手机业的巨头,诺基亚公司因为其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的经久耐用,在21世纪初期5,6年内近乎占据了手机业的半壁江山。诺基亚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开发团队。首先,在大哥大时代,诺基亚公司就致力于手机的便携化与操作的人性化。诺基亚公司最早开发出了便携式的小型电池板,并因此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直板机型,通过其轻巧便携的外形和不错的通话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而诺基亚并不满足于此,它针对当时三星、摩托罗拉公司等笨拙的操作系统,开发出了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并及其人性化的塞班操作系统,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以至于在2003年其系统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66.6%。 但就在诺基亚沉溺于自己的塞班系统时,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创建了自己的iOS,面对这一威胁,诺基亚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它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赖以发家的塞班(Symbian)系统,2008年初,诺基亚花4亿欧元收购了非营利机构Symbian,并在次年开放源代码,招揽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不幸的是,Symbian是一个过时的生态系统,以前只是一个语音转换平台,后来诺基亚和爱立信开发的智能手机版本在这个系统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些新的下载功能。但该系统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较差;在同互联网的交互界面方面,更是具有先天的劣势,代码复杂,严重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一开始,三星、摩托罗拉都支持塞班,但不久就对其缓慢的进展失去了耐心。2008年9月,Google 公司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得到了手机制造商的集体响应,Android系统凭借其开放和低价,后来超越了iOS系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在Android的打击下,诺基亚最终放弃Symbian,转向与微软结盟。

手机发展史[完全版]

手机发展的历史 1.手机的概念 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2.手机的由来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 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 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 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 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 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 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 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 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 当的礼貌。” 到今年4月,手机已经诞生整整30周年了。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手机时代划分图1当年库帕使用的手机—摩托罗拉3200

1)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2G 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 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3G 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手机也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由于相关网络没有普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竞争。这些新的制式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4.手机发展时间轴 5.手机发展的具体历程

诺基亚产品策略分析

诺基亚产品策略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诺基亚产品策略分析 诺基亚——移动通讯的巨人,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厂商,创造了“财富神话”。诺基亚销售量已连续几年居全球第一。 一、新产品的开发 1、产品推广策略 NOKIA的产品推出广告宣传,全部代言人都是非公众人物,即拒绝采用明星策略。 无论是NOKIA的尊荣手机,低端手机,商务手机,NOKIA都没有要用明星人物,而是一些知名度极低,但是与品牌产品的定位非常准的人物来进行。NOKIA专注的是品牌本身的建设,它体现格调,绝不允许明星的光芒盖过品牌本身,因此品牌成名了,获得了高度认可。 让设计与技术达到完美的平衡,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诺基亚界定优秀设计师的标准。最终是整个产品设计的成功让诺基亚赢得用户满意度及用户对品牌的信心———这是整个诺基亚设计部的共识。“科技以人为本”,这是整个诺基亚设计部的共识。 2、产品发展策略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与产品型态的变化,(1)Nokia新的产品策略,即三个主要行动终端部门分别担负不同的产品发展方向:移动电话部门负责可扩大经济规模的产品,带动移动电话进一步普及。 (2)Nokia的产品共同平台发展模式。产品共同平台可分为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两个部分。在软件平台方面,Nokia目前共采用Series 30、Series 40、S60、Series 80等四种主要的软件平台。在硬件平台方

面,Nokia将硬件平台分为“规模型”(Volume)与“加值型”(Value)两大类硬件平台;这两大类硬件平台内,各包含不同的产品基本平台(engine),产品开发人员再根据产品定位与市场区隔,由一个基本平台延伸出不同的机种。 二、品牌策略 1、充分把握市场趋势,避开了技术劣势,以人性化诉求定位品牌的形象。 正确的品牌定位来源于诺基亚对自己的了解和对市场消费观念的正确把握。经过市场分析,诺基亚认识到,手机用途被限制在商务活动上造成了手机消费市场的局限性,应该打破普通消费者对手机的片面理解,使先进的通信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填补市场的空白点。诺基亚认识到,科技的真正魅力应该来源于人性本身,当人与科技在互动中相得益彰的时候,科技便找到了它存在的真实意义。于是诺基亚从人文角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文化根基和新的市场诉求点,提出了“human-technology(人性科技)”的品牌理念,改变了高科技企业以科技为唯一诉求的营销模式。这种品牌策略改变了人们对高科技企业的思维定势 ,体现出了高科技为人所用的人文关怀, 建立了品牌的差异性, 扩大了产品的使用领域。 诺基亚品牌的成功,首先是其战略上的成功,即正好切准了手机产品由商务市场向普通大众市场转移的黄金点;其次,是其恰到好处的品牌定位,其“以人为本”的品牌主张正好顺应了科技民用化的战略意图。

塞班的特点

塞班特点 塞班系统分为功能机平台和智能机平台,这是这个系统和其它几个主流的操作系统的不同之处。功能机平台为S40,而智能机平台为S60、Symbian^3 及后续平台Belle和Anna。 功能机与智能机的主要区别是程序无法后台运行,其经典机型很多,想5130 X2 C3等,这在诺基亚时代为诺基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现在该平台在非智能机依然占有很大的市场。 智能机平台方面塞班主要有S60四个版本、Symbian^3 及后续平台Belle和Anna。 s60v2 即SymbianOS操作系统Series 60操作界面的第二版,塞班较为早期的手机系统,在当时的背景下,易用性强,后台方便,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键盘手机智能系统,如今已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代表机型:诺基亚:N70、N72、N90、3230、6260、6600、6620、6630、6670、6 680、6681、6682、7610 、5610 其他:联想:P930,三星:D720/730,松下:X 700/X800 缺点:分辨率较低,软件不够丰富,安全性不高。 s60v3 即SymbianOS操作系统Series 60操作界面的第三版,是S60系列是诺基亚,三星,索爱使用比较多的智能手机操作界面。相对于s60v2,v3增加了320×240屏幕分辨率的支持,软件较为丰富,也增加了软件签证,以及主流软件格式从v2的sis发展为sisx 代表机型 诺基亚: 3系:3250XM。 5系:5320XM、5500、5630XM、5700XM、5730XM。 6系:6110.6120c、6120ci,6121,6122c,6124c,6210SN、6214,6220c、6290、6700S、6702,6720,6730C、6760,6788,6788i。 N系: N71..N73.N75.N76.N77.N78.N79.N80、N81.N81(8GB)、N82.N 85.N86.N90,N91.N91(8GB)、N92.N93.N93i、N95.N95(8GB)、N96. E系:E5-00,E50、E51.E52.E55,E60、E61.E61i、E62.E63.E65.E6 6.E70、E71.E72.E75.E90、E7。 C系:C5-00 C5-01。 X系:X5-00,X5-01 .X10。 三星:G818E、i8510c、L878E、i400、i408.i458.i520.i550、i560 LG:KT610.KS10 缺点:相对之前的s60v2系统,软件需要签证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也是塞班后续系统的一个特点。

诺基亚公司兴衰史

诺基亚公司兴衰史 最早诺基亚是做橡胶、木材、电线等制品的公司 也做过电视机甚至还有制药厂涉及范围很广泛也就是说在做手机前 NOKIA就已经混的很成功了后来诺基亚公司出现财政问题新的老总一上台 就是改革(他叫啥名字我忘了……)当时移动通讯技术是新兴产业他看到了这个产业能够辉煌于是砍掉所有行业甚至连一个每年稳赚800w美元的制药厂 都给砍掉了——一心一意做诺基亚手机 先开始诺基亚主打的就是质量好那会诺基亚几乎是砖机…… 萌芽时代 诺基亚的历史最早始于1865年。当时,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诺基亚创始人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 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制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直到今天,这个名字还保留着。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却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 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但令米其林没想到的是,这个他突发奇想所建立的电信部门最终却发展成为了现在被人们所知的诺基亚。 工业时代 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却是在1960年开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