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浮性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6
船舶原理介绍
船舶原理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
(1)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浮于一定水平位置的能力。
(2)稳性——在外力作用下船舶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当外力的作用消失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抗沉性——当船体破损,海水进入舱室时,船舶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不致沉没或倾覆的能力,即船舶在在破损以后的浮性和稳性。
(4)快速行——船舶在主机额定功率下,以一定速度航行的能力。
通常包括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两大部分,前者研究船舶航行时所遭受的阻力,后者研究克服阻力的推进器及其与船体和主机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
(5)耐波形(或称适航性)——船舶在风浪海况下航行时的运动性能。
主要研究船舶的横摇、纵摇及升沉(垂荡)等,习惯上统称为摇摆运动。
(6)操纵性——船舶在航行中按照驾驶者的意图保持既定航向的能力(即航向稳定性)或改变航行方向的能力(即回转性)。
因此,船舶操纵性包括航向稳定性和回转性两部分内容。
发点专业知识给大家充充电船舶浮性是指船舶承载后可保持一定浮态的性能.具有在水面上漂浮的能力。
船舶浮性是船舶在水中受到水压力的作用,左右两舷的压力相互平衡,船底的压力与船只本身的重量相平衡。
船舶在水面上漂浮所以能漂浮,是因为它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作用保持平衡。
平衡条件为:一是船舶所受的重力与浮力作用在同一垂直线上;二是船舶排水量,即排开水的重量等于船的全部重量.船舶承载后可保持一定浮态的性能。
漂浮原理和状态: 船在静水中漂浮时受到两个作用力。
一个是船舶本身以及所载物品、人员重量引起的重力,方向垂直向下,它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一个是船外水压力所形成的浮力,方向垂直向上,等于船舶所排开同体积的水的重量,称排水量,它的作用点位于排水体积的中心,称为浮心。
船在水面上平衡的条件是:重力等于浮力,重心和浮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如果船的浮心和重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船就会倾斜,使排水体积形状及浮心位置改变,直到浮心重新被调整到和重心同一的铅垂线上获得平衡为止。
船的漂浮状态有正浮、横倾、纵倾和任意倾斜等四种状态。
如果船的重心的纵向坐标和横向坐标与浮心的纵向坐标和横向坐标对应相等,船就处于正浮状态,此时船的首、尾和左、右舷吃水都相等,否则就会产生横倾、纵倾或两者兼有的任意倾斜。
一般在设计时要求船舶保持正浮,或略带尾倾。
船在营运中要进行货物积载计算,控制装载重量和重心位置,以获得良好的浮态。
船舶浮性- 储备浮力: 船体在水面上的漂浮位置或吃水同船的排水量和载重量相关。
排水量和载重量的变化会引起吃水的变化。
因此,不同的吃水反映了不同的装载量和排水量。
船在满载吃水下的排水量称为满载排水量,相应的水线为满载水线。
考虑到船在航行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重量增加,如海损破舱进水,风浪袭击进水等,满载水线应位于上甲板以下一段距离处,使满载水线以上尚有一定的水密容积,该容积入水后所能提供的浮力称为储备浮力。
储备浮力的数值用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为什么船可以浮在水上?一、浮力的作用原理船舶能够浮在水上的原因是因为浮力的作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处于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船舶的体积往往较大,因此其所排开的水的重量也较大,所受到的浮力就足以支持船身。
换言之,当船舶的体积大于其质量和密度产生的浮力时,船舶就能够浮在水上。
二、船体的设计船舶能够浮在水上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船体的设计。
船体通常采用空腔结构,内部充满空气,使得整个船体的平均密度低于水的密度。
这样一来,船舶在水中就产生了浮力,从而能够在水面上浮起。
船体的设计还考虑到平衡和稳定性,使得船舶能够在水上保持平衡并且抵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三、船舶的负载和排水船舶能够浮在水上的前提是根据它的负载来计算所需的浮力。
船舶在装载货物或者乘客后,会增加船型的排水量,从而增加所需的浮力。
船舶的排水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船舶在浮起时所占据的水的体积。
当船舶的排水量等于其总质量时,船舶的浮力正好能够支持住船身。
四、浮力的应用船舶浮力的应用不仅在于让船舶能够浮在水上,还可以控制船舶的操纵和平衡。
通过合理地调整船舶的重心和浮心,使得船舶能够在水面上保持平衡,不易倾覆。
此外,船舶在航行中还可以通过改变船舶的形状和姿态,来调整船舶所受到的浮力和阻力,从而实现船舶的操纵和速度调节。
五、科技的进步和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船舶采用了很多高级材料和技术,使得船舶更加轻盈和节能。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船舶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使得船舶不仅能够更加稳定地浮在水上,还能够在更恶劣的海况下航行。
总结:船舶能够浮在水上是因为浮力的作用原理和船体的设计。
浮力是船舶浮在水上的关键,而船体的设计则决定了船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船舶的负载和排水量也是影响船体浮力的重要因素。
浮力的应用使得船舶能够更加稳定地浮在水上并且实现船舶的操纵。
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为未来船舶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船的科学原理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能够在水中安全行驶,这得益于船的科学原理。
本文将从船舶的浮力、水动力和船体设计等方面,介绍船的科学原理。
一、船的浮力原理船的浮力原理是船舶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基础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船舶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水的重量。
船舶设计师利用这个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船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而使船体能够浮在水面上。
船舶的浮力由船体的形状决定。
船体通常采用凹型造型,底部呈现圆弧形,这种形状能够在水下受到更小的水阻力,减小船舶行驶时所需的能量。
此外,船体的密度也需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船体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够保持浮在水面上。
二、船的水动力原理船的水动力原理主要涉及船体在水中行驶时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和推进力。
在水动力学中,船舶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包括摩擦阻力、波浪阻力、泥沙阻力和风阻力等。
摩擦阻力是船体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与摩擦系数的乘积,通过光滑的船体和减少接触面积,可以减小船体受到的摩擦阻力。
波浪阻力是船舶行驶时波浪对船体的作用力,设计师可以通过减小船体的波浪阻力系数来降低波浪阻力。
泥沙阻力主要表现为船底与水底之间的摩擦力,而风阻力则是来自气流对船体的阻碍。
为了克服这些阻力,船需要依靠推进力。
推进力的实现主要通过船舶的推进装置,比如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等。
这些推进装置利用水的反作用力产生反向的推力,从而使船体前进。
三、船体设计原理船体的设计原理决定了船舶的稳定性、航行性能和载货能力等重要特征。
船体的设计取决于船舶的用途,分为单体船和多体船。
单体船通常采用中央舱室设计,其特点是船体中央有一个大型的货舱。
这种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载货空间,并保证船的稳定性。
而多体船则由多个船体组成,每个船体通过联结构件连接在一起。
多体船具有较大的横向稳定性和载货能力,适合用于大型海洋运输。
在船体设计中,船舶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船舶在恶劣天气和风浪中的安全性。
船舶静力学浮性、初稳性课程总结第二章 浮性2.1 浮态和静平衡方程 2.1.1 浮态的描述船舶的浮态用吃水T ,横倾φ和纵倾角θ。
正浮状态:φ=0;θ=0,用吃水T 描述 纵倾状态:φ=0, 用T ,θ描述 横倾状态:θ=0, 用T ,φ描述 任意状态: 用T ,φ,θ描述纵倾也可用纵倾值A F T T t -=表示,Lt=θtan2.1.2 静平衡方程横倾时,水平方向单位向量为φφsin cos k j +根据矢量投影规则,重力和浮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GZ 为矢量GB 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当船舶在外力矩作用下达到静平衡状态时,力平衡方程(任意倾斜角)为:()()[]()()[]θθφφsin cos sin cos G B G B T T G B G B H H z z x x l M z z y y l GZ M W -+-∆=∆=-+-∆=∆=∆=∆= 当外力矩为零时:00==→==T H T H l l M M因此有:()()()()θφtan tan G B G B G B G B z z x x z z y y --=---=-当(平衡于正浮状态的)船舶在外力矩作用下发生小角度倾斜时:φφφφsin sin sin sin ⎪⎭⎫ ⎝⎛-∇+∆≈∆=∆=⎪⎭⎫ ⎝⎛-∇+∆≈∆=∆=G L B L L T G T B H z I z GM GZ M z I z GM GZ M 其中 22/2/22/2/3232F W L L L L L T x A ydx x I dx y I -==⎰⎰--2.2 重量重心计算船舶重量重心计算采用累计求和的方法进行()(){}∑∑∑==kk kk kGG G kWz y x W z y x W W ,,,,GZ 方向的单位矢量: j cos φ+k sin φ2.3 排水体积和浮心计算船舶水下部分的体积和浮心采用积分的方法计算:⎰⎰⎰⎰⎰⎰⎰⎰⎰⎰⎰⎰∇=∇=∇==∇VB V B VB Vzdxdydz z ydxdydzy xdxdydz x dxdydz111具体计算时分别按三个坐标依次积分。
船舶基本概念及原理船舶基础知识及原理一.基础知识船舶浮性:船舶浮性是指船舶在各种转载情况下具有漂浮在水面上保持平衡位置的能力。
船舶型长: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水平间距,无舵柱的量至舵杆中心线。
船舶型宽:在船舶最宽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至另一舷外缘之间的水平间距。
船舶型深: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船舶型吃水: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船舶平均吃水:平均吃水也称等容吃水。
船舶任意倾斜状态下的排水量与其某一正浮状态下的排水量相等,则该正浮状态对应的吃水即为船舶平均吃水。
小倾角纵横倾条件下,平均吃水也是船舶正浮时漂心处的吃水。
实际运营中,是取船中两舷的平均吃水。
货物的自然减量: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其本身性质、自然条件及运输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重量上不可避免的减少。
货物数量的交接责任中交接人的责任:妥善包装,保证向承运人提供正确的包数或件数、重量或体积。
货物数量的交接责任中承运人的核对:装货或卸货港,承运人对货物数量有所怀疑,可进行检查,如不符,有权向货方收取一定数量的违约赔偿金。
货方应对不符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货物数量交接中承运人的责任:船方应对不能免除赔偿责任的货物数量短缺进行赔偿。
保证向收货人提供与提单上相同的重量、体积或件数之一。
货物的亏舱:在装货时,无论货物堆装的技术如何完善,货仓的某些部位或空间都无法利用来装货,该空间或部位称为亏舱。
二、船舶载货能力船舶常数:测定时的空船重量与船舶刚出厂时空船重量的差值。
三、船舶稳性稳性: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外力消失后能够自动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自由液面:船舶的液体舱柜中装有液体但未满舱时的液面。
静稳性曲线图:静稳性力矩或静稳性力臂与船舶横倾角的关系曲线图。
静横倾力矩:指其作用过程中极其缓慢,即在倾斜过程中不计及角加速度和惯性矩的横倾力矩。
动横倾力矩:在较短的时间内横倾力矩有明显变化、或突然作用在船上,即在横倾过程中计及角加速度和惯性矩。
船舶静力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浮性:浮性是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具有漂浮在水面(或浸没在水中)保持平衡位置的能力稳性: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抗沉性: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仍能保持一定浮性和稳性的能力可浸长度:满足船舶抗沉性要求时的最大许可长度许用舱长:船舶各处主水密舱的最大许可长度,等于舱长中点处的初稳性高度极限重心高度:船舶恰能满足稳性要求时的重心高度方形系数: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船长、型宽、吃水所构成的长方体体积之比菱形系数: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对的中横剖面面积、船长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横倾:船舶自正浮位置向右舷或左舷方向倾斜的浮态纵倾:船舶自正浮位置向船首或船尾方向倾斜的浮态干舷: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型深:在甲板边线最低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垂线间长:首垂线和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邦戎曲线:在船纵向每个站号处以吃水为横坐标,画出相应的A s=f(z)曲线。
这样的一组曲线称为邦戎曲线。
用于计算船舶在任意倾水线下的排水体积和浮心位置储备浮力:指满载水线以上主体水密部分的体积提供的浮力,对船舶稳性、抗沉性有很大影响动横倾角:船在动力作用下的最大横倾角称为动横倾角进水角:船舶横倾至水开始由开口进入船内时的横倾角二、简答题1、船舶浮态有哪几种?写出船舶横倾、纵倾状态的平衡方程有正倾、横倾、纵倾、横纵倾横倾:W=ω▽x G=x By B-y G=(z G-z B)tanθ纵倾:W=Δ=ω▽x B-x G=(z G-z B)tanθy B=y 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