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 : “休谟问题”
科学问题:事实问题, “to be” –哪些人相信天堂和地 狱存在? –为什么一种组织类型 比另一个组织类型更 有效率? 伦理学问题:价值问题 。“ought to be” –是否应该相信天堂和 地狱存在? –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吗 ? 事实陈述(factual statement)和价值判断 (value judgment)
实
证性研究 对
策性研究
要求:
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30-1970年代)
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 /冲突论/功能主义/结 构主义 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 动论/现象学/常人方 法学
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80年代-)
新功能主义 系统功能主义
韦伯 (人文主义传统)
结构化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马克思
(批判主义传统)
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 克思主义
量化分析的线性研究模式
第三节 诠释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是为能对人们如何创造与维持他们的社会世界 有所了解并且给予诠释,研究者透过直接详尽 的观察在自然状况下的人们,以便对于具有杜 会意义的行动,进行有系统的分析。 采实务取向(practical orientation) ,是关 于一般人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务,或 是他们如何做好日常事务的经过。诠释社会科 学关心的是人们如何互动、如何与他人相处。 诠释社会学与社会学中的象征互动论,或芝加 哥学派相结合,常被称为研究的质化方法。 研究者常使用参与观察与田野研究。
二、学类型与研究取向
自然科学:自然事实 社会科学:社会事实 人文科学:心灵事实
三、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与取向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人文主义
–诠释社会科学(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ISS) –批判社会科学(critical social science,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