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饥饿疗法”治疗蛋鸡温和型禽流感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流感预防及治疗蛋鸡饲养周期长,我们需要预防的疾病就很多,尤其是温和型流感,近年来让人谈流感就色变。
温和型流感多发于春季,其次是秋季。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气温多变的时期,蛋鸡的抗应激能力弱,容易发生疫病。
因此预防流感应从饲养管理上进行控制,当然饲养管理中的环境控制更为重要,要减少气温多变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要从控制舍内温湿度、改善空气质量做起。
如果饲养鸡场采用的是开放式鸡舍,就应根据天气情况注意开关风机或通风窗的时间,建议采用间歇式通风,以避免舍内温差过大。
春天天干物燥,所以应该更加注重舍内湿度。
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和通风统筹考虑。
在天气良好情况下可以配合鸡舍消毒将舍内湿度控制在55%-65%。
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是加强通风。
第二就是增加清除圈舍内粪便的次数,也就是要尽量减少粪便砸舍内停留的的时间。
第三是增加空气湿度。
增加空气湿度是为了减少粉尘的影响。
减少粉尘时,我们还要考虑饲料的粉尘,因此,在自配饲料的过程中,添加一定的油脂,不仅可以提高饲料能量,而且可以明显降低饲料粉尘带来的空气污染。
其次,对圈舍的大环境的控制。
第一是加强消毒,增加消毒次数和密度。
可用生石灰或火碱对养殖场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鸡场内环境存在的病毒。
第二,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以提高鸡群抵抗力。
通过饲料营养来改善鸡群整体健康状况。
第三,注意鸡舍内鸟、鼠的控制,在通往鸡舍所有入口安装防鼠、鸟电焊网,减少病原体的侵入。
第四,及时淘汰易感鸡群,鸡群中的弱鸡和病鸡将会成为鸡群疾病发生的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整个鸡群的健康。
最后,进行免疫预防。
根据饲养场所在地区以及自身场的特点和流行疫病发生史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由于流感出现一些新的毒株,在选择疫苗时应特别注意新型毒株的免疫,最好定时做流感抗体检测,以便于更准确的确定鸡群的免疫时间。
汇丰达新感康流感、新城疫全面预防及治疗。
“饥饿疗法” 治疗蛋鸡温和型禽流感的探讨近年来蛋鸡温和型禽流感时有发生,广大养殖户谈“感”色变,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更是担心有加,蛋鸡一旦感染上温和型禽流感,产蛋鸡采食下降,产蛋率下降到40%~0%不等,死亡率高达50%~90%,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养殖户的损失,我们积极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都效果甚微。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借签蛋鸡的“强制换羽法”探讨出饥饿疗法对温和性禽流感的治疗方法和步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在几个场应用。
在此和广大畜牧战线上的同仁们一并商讨。
一适宜“饥饿疗法”鸡群的临床症状和病死鸡的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经多个养殖场的临床试验,大部分养殖场(户)的蛋鸡鸡群临床表现无前期症状,多数是突然出现个别鸡死亡,大群鸡精神、采食、产蛋、粪便正常,最初鸡群每天的死亡率在0.1%,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发病四、五天后死亡率增加到0.2%~1%(不同鸡群死亡差异不同),大群中开始出现蔫鸡,蔫鸡常常在一天内死亡,随后出现黄绿色粪便,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等症状。
2病理变化剖检病初死亡的鸡只无明显的腹膜炎症状,卵泡变化不明显,只表现腺胃乳头出血,胰腺边缘出血,形成明显的出血红线,胰腺病变严重的边缘有溃疡灶。
心内膜出血,个别鸡肺脏水肿、出现坏死,肾脏肿大、为鲜红色出血,无尿酸盐沉积。
输卵管水肿,内有大量的分泌物。
头骨出血严重。
病程发展4~5天后,死亡鸡只剖检全部为卵黄性腹膜炎,肾脏出血肿大,肝脏充血,易碎,腹部脂肪有大量针尖大小出血点。
二临床治疗试验为了探索饥饿法对温和型禽流感的治疗效果,分别于2013年11月到2014年1月对6个不同规模的鸡场分别试验了发病初期饥饿疗法、发病中期饥饿疗法、发病后期饥饿疗法及常规治愈后强制换羽临床试验。
1临床试验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抗流感组方感宁、抗菌药品安特力、增营养超级高能维他三实验结果饥饿疗法治疗温和性禽流感较常规治疗温和性禽流感死亡率可降低50%~90%,治疗疗程缩短,产蛋率恢复快一个月,产蛋率高5%~8%。
蛋鸡禽流感的治疗方案
1、发病情况
今年9月份的一个案例,九江彭泽县某蛋鸡养殖场内发现部分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食欲下降,病鸡排出黄白绿色稀粪。
有恶臭味,鸡冠发紫发黑,摸鸡冠发热。
2、剖检变化
在鸡房观察鸡整体状况时,突然发现一只鸡死亡,解剖一只死鸡和2只发病鸡,腺胃乳头有出血点,粘膜上有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易剥离,皱褶处有出血班;心冠脂肪、腹部脂肪有点状出血;机体发热后卵黄破裂掉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广泛性呈斑点状出血,直肠呈条状出血;肾肿大,呈花斑状;胰脏出血性潮红或边缘出血;脾肿大;死鸡或打蔫的鸡肛门出血性潮红。
4、诊断结果
蛋鸡鸡禽流感
5、治疗方案
5.1单用汇丰达感康
5.2 用药第二天发现鸡只死亡明显减少,四天痊愈,饮水采食量恢复
正常但产蛋率不足7成。
金维1号使用4天,卵管康连续使用15天,近期回访产蛋率已达9成。
6、总结对本病的控制,主要是加强预防措施,制订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低致病性感冒病毒加强疫苗预防是关键,平时定期中药预防是措施;一旦发病隔离病死鸡,分群管理,严重者单独喂药,抗病毒中药加大剂量用,配合抗生素防继发病。
加强有效的环境和带鸡消毒,是防控本病的明智选择和基础,同时应加强饲养场卫生管理,长期饲喂磺胺类药物、霉变饲料、突然换料、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等都是魏氏梭菌发生的诱因,用两种成份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7、蛋鸡流感用药基本方案第一步:汇丰达感康用药四天;康复后需要提升产蛋率,金维1号用药4天恢复体能;卵管康连续使用15天保护输卵管,消除生殖系统炎症提升产蛋率。
鸡患流感怎么办鸡流感的治疗方案
鸡流行性感冒简称鸡流感,又叫欧洲鸡瘟、真性鸡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
达龙华草新克,专治鸡鸭鹅流感、感冒。
鸡流感的发生与否,往往与外界的环境、气候以及鸡群的体质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该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通常高发于冬春寒冷季节,而在夏季以及秋季,其发病率并不高。
在鸡流感的流行期间,如果养殖户采取了有效的日常防疫措施,往往其感染率较低。
如果在防疫过程中疏于管理,往往会导致鸡流感病例的增多,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全群感染。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以及眼黏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以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的感染最为常见。
由于其传播途径较为多样,使得鸡流感的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饥饿法应对蛋鸡流感蛋鸡感染流感后给养鸡户带来的损失是可怕的,多年来兽医也好养鸡户也好都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方法,无奈最后大多以失败告终,直到人们发现用饥饿法可以大大减少流感给养鸡户带来的损失,使大家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
为什么这种看似没有道理的方法能够被养鸡户广泛使用呢,一个被曾经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没有道理,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却能在养鸡户之间被使用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
当鸡得了流感之后,世界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在动物体内杀死病毒,其作用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无奈之下只好选择饥饿法,饥饿法为什么能产生人们可以接受的效果,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科学道理,只是大家没有找到合理的理论去对此方法进行科学的解释。
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产生效果就一定有科学。
饥饿法其实并不能对流感进行治疗,对流感病毒而言也没有半点杀伤力,也不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它却是应对蛋鸡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效果远远好于药物治疗。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可思议的结果,有剖检经验的人可以发现,蛋鸡得了流感之后,剖检结果发现卵黄破裂落入腹腔形成腹膜炎的鸡占了病死鸡总数的50-70%,剖检会发现还没破裂的较大卵黄上出现明显的充血血管的断裂带,这种情况是鸡得病后由于发热和病毒的侵害导致卵黄表面血管和卵黄囊变得脆弱失去弹性,在发病早期其他脏器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卵黄液不短生长增加导致失去弹性的卵黄囊和表面血管胀裂,卵黄液进一步增加就会彻底破裂使卵黄液落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最终导致鸡死亡。
即便不死也会终身不产蛋。
至于其他脏器,像心脏,胰腺,以及肠道的那些出血点不至于导致鸡死亡的那么迅速。
饥饿法的要点是在最早发现并确诊的情况下对鸡群进行断水断料,断水不得超过三天,一般连天为宜,这时候大群的的病情还没有上来,在此强应急和营养匮乏的环境下使产蛋尽快的停止,这样在大群的疾病还没有上来之前鸡的生殖系统基本停止工作,几天后因为营养高度的匮乏,卵巢不再发育,卵黄液不再增加,也就避免了卵黄囊的胀裂,从而避免因卵黄破裂落入腹腔形成腹膜炎导致的死亡,大大减少了鸡的死亡。
中兽医饥饿疗法,是前几年从民间传出的一种治疗流感的方法。
其源于在用药无效,万般无耐的情况下对病鸡采取饥饿法,反而得以好转,后引申为强制换羽而使病鸡能尽快恢复产蛋性能的一种治疗法,近几年被广为流行。
针对这种治疗方法,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效果很好,并且应用此法而受益,这种声音支持这一方法的理由有两种,其一是通过饥饿,降低了胰酶的活性因而降低了流感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传播,其二是强制换羽降低了鸡的产蛋,因而降低了机体抗体的丧失,从而达到了通过抗体抵抗病毒的效果。
另一种声音则正好相反,或是因此方法而受害者,对此则持反对与怀疑态度。
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对抵抗流感病毒无益,反而由于使机体的营养水平的降低而削弱机体的抗病力,是有百害无一益的忽悠论,是玄学。
目前对这种方法之所以形成这两种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
因为此法本身来源于民间的实践,没有理论的支持,因而对其用法的适应性及注意事项并没有科学的解释,因而肓目效仿者众多,其效果参差不齐则在所难免。
其次,人们都习惯于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在不承认知识盲区的状态下,对一些事物解释不通,就认为是不科学的,加上实践中不成功的事例作为论据,几乎成为铁板钉钉的铁证。
特别是要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原理,是不是有点张冠李戴,李代桃僵之嫌呢?客观的说,我不太支持饥饿疗法,特别是大群防控中,这种方法有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正确的使用这一手法,应该对其效果加以肯定的。
胃为廪仓之官、水谷之海,五味入口皆归于胃。
因而饥饿疗法首先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胃的受纳减少。
这种减少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对“流感”的治疗有效果呢?首先,胃居中焦,中焦如沤,廪少阳之气对水谷起腐熟作用,其精气上输于脾,随脾入肺而在肺内与呼吸之气相会而形成卫气,宗气以温皮肤,养五脏。
其浊气则通过阳明之府而下行与外。
其次,胃与脾形成中焦之气,司气机升降之功,一升一降而完成气机枢转之功。
“流感”属于外感之邪,首犯太阳膀胱(寒)或手太阴肺(风热)。
如何做好2012年禽温和型流感的防控发布日期:2012-04-26 作者:徐京生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禽病总监自2011年冬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温和型禽流感。
2012年春节后,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出现区域性流行, 2月下旬,温和型禽流感逐步在全国各地缓慢散发流行。
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应对此次发病的控制上存在很多问题:一般治疗7-10天才能勉强控制病情,并且大多数使用大方案进行防制。
目前AI在水禽、蛋禽、白羽肉鸡、肉杂鸡不同鸡群都存在此问题。
我们通过实验检测、临床调研、治疗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总结,发现病原和冬季流行的AIV一样,不单是一种亚型存在,其他致病性毒株同样存在,并且大多数并发有NDV的混合感染。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哪些措施来应对当下流行的AI呢?一、做好几个关键生物安全措施1.规模化养禽场:必须重启对AI的应急措施,对进入的人员、饲料、器具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对鸡舍的消毒,杜绝外源病毒的带入,切断传播途径。
2.放养龙头、养殖户、小型养殖场:禁止兽医串户串舍,防止扩大或加快疫情的流行扩散。
兽医必须进行临床处理时,要随身携带喷雾器,在进入前后进行(尤其是鞋子、手、随身用具)喷雾消毒;3.严禁购入禽流感流行地区种鸡场的鸡苗,防止雏鸡垂直传播或携带AIV。
否则雏鸡在3-10日龄就会现气管堵塞(交叉上方、支气管淡黄色堵塞物)、气管充血等病症。
二、做好免疫接种1.虽然禽流感灭活疫苗无法对禽群进行100%的保护,但它可以降低发病的程度,防止禽群出现毁灭性打击。
因此,即使目前的流感变异株增多,但疫苗仍有较高的交叉保护性,所以必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2.根据目前流行的毒株,我们应参照农业部出台的《2012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对各种家禽进行免疫接种。
宁夏、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含青岛)、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含大连)、江苏、浙江(含宁波)、上海、安徽等地可以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或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4株)进行免疫。
禽流感的“饥饿疗法”现在市场上盛行一种禽流感的“饥饿疗法”,且受到一些蛋鸡养殖场和基层兽医人员的推崇。
在此我也想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各位讨论。
全球品牌畜牧网讯现在市场上盛行一种禽流感的“饥饿疗法”,且受到一些蛋鸡养殖场和基层兽医人员的推崇。
在此我也想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各位讨论。
大家都知道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蛋白裂解为HA1和HA2两个部分是病毒具备感染性和侵入细胞复制的首要条件。
流感病依靠其HA1吸附到宿主细胞的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进行克隆和增殖。
无论是低致病性的禽流感,还是高致病性的禽流感,其HA1的碳端都具有碱性氨基酸的残基;这些碱性氨基酸残基恰恰是胰蛋白酶作用的位点。
与此酶有共同作用的酶类还有肠肽酶、细菌感染过程中分泌的蛋白水解酶以及由于氧化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寄生虫感染等释放出的细胞内蛋白水解酶,都可以激活流感病毒,致使流感病毒被激活。
在饥饿条件下,由于机体消化功能的生理性调节,将导致消化液的分泌减少,甚至长时间的饥饿使得整个胃肠道消化腺趋于功能减退,并借此降低了消化酶对于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水解,减小了鸡群对于禽流感病毒入侵并感染的几率;同时饥饿应激所导致的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活动增强,会通过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导致血管的渗出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鸡群呼吸系统渗出减少、呼吸症状减轻,由此降低鸡群的伤亡率。
这种思路的确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养殖户的损失。
但我认为这种思路的实施应该同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否则仍会导致较大的损失,甚至是更为惨重的损失:1.在鸡群发病伊始,不适于直接使用这种方案!要知道,在饥饿条件下,鸡群体内的整个生理调控除了前面所述方面外,还会围绕内环境能量物质水平-----尤其是血糖浓度的稳态----进行调节。
促进机体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以维持内环境血糖和升高酮体的浓度。
机体组织的能量需求将转为主要由酮体供能,血糖将主要用于维持机体那些以葡萄糖作为能源的神经组织的需要。
产蛋鸡温和型流感高效诊治及病后妥善护理近期,在东北、华南、华北及中原等大部分地区,温和型禽流感广泛发生于产蛋鸡群,这种病呈接力式辐射并深入传播,已经给患病蛋鸡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造成重大打击,因此,进一步了解产蛋鸡温和型流感高效诊治措施及病后妥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蛋鸡温和型禽流感是发生于产蛋鸡群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集中体现高致病、高热、高致死等三高杀伤力,它是由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禽流感病毒引起的。
为了方便大家对产蛋鸡禽流感有新的认识,这里先谈一下该病流行趋势分析:(1)由于病毒发生变异,现有疫苗在当前的防控条件下很难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2)今年1-5月禽流感对养鸡业将在较大范围造成危害。
5-8月禽流感会出现相对平静的间歇期。
(3)如果禽流感防控做不到位的情况下,今年春季和冬季仍会出现较大问题。
(4)特色高效防治禽流感的药品(诺感康)将是流感狂热妄行的镇静剂,是疫苗防疫不足之外的一个重要补充。
产蛋鸡温和型禽流感当前流行毒株主要有两大类型:类Re-1、Re-5型。
现有重组Re-5型疫苗可起到良好保护作用,主要发生于鸡变异型,从2006年2月就已经存在,至今已成为产蛋鸡H5N1禽流感发生的主要毒株。
比较接近Re-5型,Re-5型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市场流通的单纯Re-5型疫苗基本没有,即便有的话也只有70%不到的相对保护作用。
禽流感各类型毒株HI交叉实验结果如下:目前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形式:鸟-禽之间的互传;候鸟之间的基因重组及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候鸟—留鸟—鼠—产蛋鸡的传播链;已发病产蛋鸡进入流通渠道;集团或企业内传播(人员、工具、污染物、孵化室、人工受精等)据以上毒株分类外观表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应用Re-1免疫后因变异株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产蛋鸡群打蔫明显,有神经症状,死亡在20%--50%之间,呈现弧形死亡曲线。
产蛋鸡产蛋下降明显,可达20%--70%,甚至产蛋废绝。
鸡流感的防治:鸡流感治疗,治疗鸡流感前驱期也可称作为,第一阶段:即受凉阶段,主要表现为流泪流鼻涕。
常发日龄12-3天-15-6天(此阶段若用药及时,用对症,用准药,治愈率很高)预防和治疗鸡流感,就用东方健的禽益健,东方禽益健治疗鸡流感效果显著。
一个简单的抗病毒药就可以了.第二阶段:即上呼吸道感染阶段,主要表现为气管炎,气管上分泌粘液。
常发日龄20天左右(此阶段对症治疗主要采取止咳化痰,严防激发感染)在治疗上必须把传支考虑进去,为什么现在很多养殖户兽医,对于目前第二阶段的流感,或者呼吸道久治不愈,就是收到的冠状病毒传支的干扰。
如果你家鸡在20天左右呼吸道起的特别快,咳嗽的特别重,那么好了你家鸡百分之99跑不了传支。
第三阶段:即肺炎阶段,主要表现肺脏胰变,肌体发烧。
个别鸡只,包心包肝气囊炎。
常发日龄25-6天-30天。
(此阶段应首先采取退烧措施,方可对我们治疗留有一定的时机。
治疗时必须配合清肺药物,同时还要考虑鸡群是否有内热。
)如果你的鸡群粪便发干,用药也不见好转,你就该考虑一下鸡群是否外感风寒转成内热了。
第四阶段:循环障碍阶段,主要表现为全身的炎症即有纤维素性渗出,包心包肝包气囊,更有甚之出现支气管堵塞,肺脏内有干酪样物的病变,整个内脏器官变性,出现心肝脾肺肾整个代谢循环机能障碍。
常发日龄30天后。
在治疗上必须把上述的传支,内热考虑进去之外还得把真菌霉菌考虑进去,霉菌型气囊炎是大家久治不愈的根本问题。
真菌霉菌不但干扰流感,气囊炎的康复,而且干扰免疫力,干扰药物的吸收利用。
所以有真菌霉菌的时候必须先处理真菌或者霉菌。
该病程的发展之迅速,无论为我们养殖过程还是诊断治疗过程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前期一旦一个疗程的药物耽误或者用药不准确,都会为以后的疾病发展过程埋下隐患。
鸡群一旦患有了流感呼吸道,提高温度,加强通风!为什么升温通风呢?鸡不动神药也白扯,没有好的空气再牛的呼吸道药也白搭。
2017年第06期锦州市松山新区巧鸟街道以饲养蛋鸡为主,主要以专业村的形式存在,是由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搞养殖的,蛋鸡年存栏量曾经达到过220万只,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养殖条件设备简陋,生物安全措施近乎零。
在禽流感疫情的严重打击下,有的家庭退出蛋鸡养殖,有的还在努力和坚持,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心酸,为社会提供禽蛋。
我国蛋鸡业目前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但是未来的20年,家庭式养殖还要占据半壁江山的,依旧是农村致富的主要产业,还要接受很多挑战。
尤其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始终在威胁着我国蛋鸡业的发展。
2005年我市黑山地区暴发高致病力H5N1亚型禽流感后,2006年开始至今由于国家免费提供高致病力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进行强制性免疫,已很少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是每年都有零星报道个别地区发病。
1禽流感流行新特点理论上,注射禽流感疫苗只起到临床保护作用,使禽群有足够高抗保护不发病,并没有在实际中消灭病毒,只是起到中和病毒,降低禽群的载毒量。
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配合严格的消毒等生物措施,减少环境中病毒数量,降低新老禽流感病毒重组几率,延长疫苗保护周期。
我国现在的蛋鸡养殖规模情况,以及禽流感病毒自身易变异的特性,使得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多种亚型的病毒在候鸟的迁徙过程中基因重组,以低致病力H9N2亚型病毒为母病毒,提供基因片段(经过大量临床检测与病毒分离,禽流感病毒H7N9、H10N8、H5N2、H5N8、H5N6等均有H9N2的基因片段,且比例较大),低致病力H9N2禽流感病毒,传播能力极强,单纯生物安全措施很难遏制传播。
我国禽群中常见的亚型主要有H3、H5、H6、H7、H9、H10,其中H5为高致病性亚型,其他亚型均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2011年和2013年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时,查看病历总结出一条,都是高产蛋鸡发病严重,有时无法救治不得不淘汰,而换羽后未开产的母鸡、育成鸡群发病轻,几乎没有伤亡。
鸡禽流感的防治,鸡禽流感治疗,蛋鸡禽流感的治疗为什么不同地区发病禽群症状差异很大?毒株致病性差异高致病性禽流感(AI)感染禽群:主要出现发病急,肉鸡死亡翻倍增加,拉稀严重,部分禽群没有呼吸道症状,肿头肿脸。
发病急的患群,剖检后没有明显的继发感染病变。
青年鸡感染H5后,死亡控制难度更大,症状、病变更典型。
白羽肉鸡(雏鸡)感染H5后,出现舍内无名原因的快死急死现象,病变由不典型发展到典型,腿脚鳞片出现典型。
毒株类型较多有时H5流行,是多个病毒分支同时在传播发生,不单纯是变异株在流行。
商品肉鸡:H9N2(1分支、4分支),河北沧州、辽宁鞍山等地区出现感染H5N1较多。
蛋鸡、种鸡H5变异株:“2、3、2、1”和“2、3、2、3”(Re一6株疫苗)、H5N1(Re一4株、Re一5株疫苗)等。
患群体质差异性大、特异性抗体差异大由于管理粗放,家禽体质的差异很大,这些差异群在受到AIv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就出现很多差异。
特异性抗体的高低,他们的交叉保护效果也有差异;H5抗体低于6log2,感染后发病就相对急,死亡率高,产蛋下降陕。
抗体在8~9 log2时禽群发病后,临床症状、病变都轻于抗体低群体。
蛋禽康复后蛋壳质量差、长期产蛋率不升,该采取什么措施?首先考虑原因侵害生殖系统,是AI或致病性强AIv特点;禽群康复后,正常卵泡产生后9~10天才可以达到成熟。
经过AIV感染后体质下降使卵泡、输卵管发育慢。
子宫粘膜腺体是分泌浓缩钙形成蛋壳的主要部位或器官,AIv感染,可以使子宫黏膜出现严重的水肿,导致腺体功能失常引起蛋壳质量差。
康复后子宫黏膜腺体修复较慢。
这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AIV特点——潜伏功能很强,表面康复的家禽群体,实际有大量的不完整的AIV仍然存在禽舍或机体内,影响家禽器官功能发挥。
需要合理措施持续使用抗病毒中药和提升免疫力药物,治疗和预防家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推荐用东方禽益健,拌料:每吨饲料添加禽益健一到两公斤;饮水:每一公斤禽益健兑水一到两吨水。
“饥饿疗法” 治疗蛋鸡温和型禽流感的探讨
近年来蛋鸡温和型禽流感时有发生,广大养殖户谈“感”色变,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更是担心有加,蛋鸡一旦感染上温和型禽流感,产蛋鸡采食下降,产蛋率下降到40%~0%不等,死亡率高达50%~90%,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养殖户的损失,我们积极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都效果甚微。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借签蛋鸡的“强制换羽法”探讨出饥饿疗法对温和性禽流感的治疗方法和步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在几个场应用。
在此和广大畜牧战线上的同仁们一并商讨。
一适宜“饥饿疗法”鸡群的临床症状和病死鸡的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
经多个养殖场的临床试验,大部分养殖场(户)的蛋鸡鸡群临床表现无前期症状,多数是突然出现个别鸡死亡,大群鸡精神、采食、产蛋、粪便正常,最初鸡群每天的死亡率在0.1%,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发病四、五天后死亡率增加到0.2%~1%(不同鸡群死亡差异不同),大群中开始出现蔫鸡,蔫鸡常常在一天内死亡,随后出现黄绿色粪便,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等症状。
2病理变化
剖检病初死亡的鸡只无明显的腹膜炎症状,卵泡变化不明显,只表现腺胃乳头出血,胰腺边缘出血,形成明显的出血红线,胰腺病变严重的边缘有溃疡灶。
心内膜出血,个别鸡肺脏水肿、出现坏死,肾脏肿大、为鲜红色出血,无尿酸盐沉积。
输卵管水肿,内有大量的分泌物。
头骨出血严重。
病程发展4~5天后,死亡鸡只剖检全部为卵黄性腹膜炎,肾脏出血肿大,肝脏充血,易碎,腹部脂肪有大量针尖大小出血点。
二临床治疗试验
为了探索饥饿法对温和型禽流感的治疗效果,分别于2013年11月到2014年1月对6个不同规模的鸡场分别试验了发病初期饥饿疗法、发病中期饥饿疗法、发病后期饥饿疗法及常规治愈后强制换羽临床试验。
1临床试验的治疗药物
主要是抗流感组方感宁、抗菌药品安特力、增营养超级高能维他
三实验结果
饥饿疗法治疗温和性禽流感较常规治疗温和性禽流感死亡率可降低50%~90%,治疗疗程缩短,产蛋率恢复快一个月,产蛋率高5%~8%。
饥饿疗法治疗温和性禽流感发病早期较发病晚期饥饿疗法治疗温和性禽流感死亡率可降低40%,治疗疗程缩短,产蛋率恢复快半个月左右,产蛋率高3%~5%。
四实验结论
饥饿疗法治疗温和性禽流感发病初期效果最好,中期次之,后期较差,但不管那个时期采取饥饿疗法治疗温和型禽流感都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五注意事项
(1)经临床多次试验不是所有发病(温和型禽流感)鸡群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有成功的也有不理想的,不可一概而论,一定要视鸡群的情况而定,笔者治疗效果理想的鸡群为流感疫苗免疫频繁,H9和H5-4/-6株基本两个月免疫一次。
对于长时间没有补做流感疫
苗的鸡群,不适合此方法。
(2)建议在发病早期采用此法,越早使用,引起的鸡只死亡数量就会越少,损失也会越少。
如果鸡群已经发病一段时间了,死亡鸡只的数量还要看鸡群的体质,最好在使用此方法之前把鸡群中所有发病严重、打蔫的鸡挑出淘汰,再断料。
(3)当病情发展到大部分鸡出现鸡冠发紫、打蔫的鸡群不能用此法。
对于发病已经几天的鸡群采用此法,往往不会立即停止死亡,大约有5~6天的死亡过程,而且在断料第五、六天出现一个死亡高峰,第七天死亡减少,第八、九天基本停止死亡,采用此法治疗鸡群的养殖户不可见死亡率增加,害怕而停止此法给鸡喂料,如果在停料四、五天后喂料就会前功尽弃,死亡率增高、损失加大。
(4)对于发病一段时间的用过几种抗病毒或抗菌药物的鸡群,一定要使用3天的保肝护肾的中草药,以减少鸡肝肾的负担,减少死亡。
(5)此种方法不是强制换羽,没有必要等鸡开始掉毛才给料,只要鸡群基本不再出现死鸡,就可以适当给料。
给料时刚开始要给几天青年鸡料,见蛋后换成产蛋鸡料,避免鸡群出现痛风。
鸡产蛋上升后及时给鸡群补免新城疫流感H9、H5-4/-6株和变异株。
产蛋率达到30%以后建议饲料中拌入消炎和调理的中草药,以保证鸡群顺利达到产蛋高峰。
达到产蛋高峰后建议鸡群定期在料中添加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药物(增加营养,提高抗应激)减少鸡群发病的几率,防止二次发病。
(6)停料时间一般300天以内的鸡群为9~11天,300天以上的鸡群10~13天,也可视鸡群死亡情况而定。
(7)加强病后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提高维生素的用量,如维生素C的用量,其次添加油脂、葡萄糖、提高能量。
再次调整蛋白、降低石粉等。
(8)对于采取“饥饿疗法”治愈后出现扭头等神经症状的鸡群可采用克隆30或克隆Ⅰ系进行饮水治疗。
(9)正确评判养殖行情和养殖成本及鸡群死淘率,才能正确核算养殖效益,不可一概而论,因小失大。
总而言之,在当前病毒变异、温和化、药物防治跟不上病势变化的前提下,饥饿疗法治疗温和性禽流感(尤其发病初),投入最少、恢复最快、产蛋率恢复较高,鸡蛋品质较好,多次临床治疗总结饥饿疗法治疗温和型禽流感确有奇效。
可以大大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治疗方法。
-北京中农华正兽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