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二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3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代数运算中,加法和乘法满足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性质。
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aabb和aabb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和深刻意义的数学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你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数学定律。
1. 让我们先来对自由组合定律进行一些探讨。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都有a*(b+c) = a*b + a*c 和 (b+c)*a =b*a + c*a。
这个定律在我们进行代数运算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
但如果我们将这个定律应用到特定的数值组合上,比如aabb和aabb,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2. 接下来,让我们以aabb和aabb为例来具体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我们假设a、b和c都是未知的实数。
3. 针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第一条公式a*(b+c) = a*b + a*c,我们将a、b和c分别代入为aabb,那么等式变为aabb*(abb+abb) =aabb*abb + aabb*abb。
这里我们需要通过代数运算来验证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4. 针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第二条公式(b+c)*a = b*a + c*a,同样代入aabb,等式变为(abb+abb)*aabb = abb*aabb + abb*aabb。
我们也需要利用代数运算来验证两边是否相等。
5. 通过细致的推导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abb*(abb+abb) = aabb*abb + aabb*abb成立,同时(abb+abb)*aabb = abb*aabb+ abb*aabb也成立。
也就是说,对于数值组合aabb和aabb,自由组合定律也是成立的。
6. 总结回顾一下,通过对aabb和aabb这一特定数值组合进行验证,我们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成立的结论。
这表明自由组合定律不仅是适用于一般的代数运算,也同样适用于特定的数值组合情况。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指导一、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1.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以下两个分离定律:Aa ×Aa ;Bb ×bb ,然后按分离定律逐一分析。
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2.常见题型分析 (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有多少种? Aa Bb Cc ↓ ↓ ↓ 2 × 2 × 2 =8种又如AaBbCc 产生ABC 配子的概率为12×12×12=18。
(2)配子间结合方式的问题如AaBbCc 与AaBbCC 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①先求AaBbCc 、AaBbCC 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 →8种配子;AaBbCC →4种配子。
②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此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的问题如AaBbCc 与AaBBCc 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再用乘法原理组合。
⎭⎪⎬⎪⎫Aa ×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2Aa ∶1aa )Bb ×BB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1Bb )Cc ×Cc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2Cc ∶1cc )⇒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aBBCC 出现的概率为12(Aa)×12(BB)×14(CC)=116。
(4)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概率的问题如AaBbCc ×AabbCc ,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现型?⎭⎪⎬⎪⎫Aa ×Aa →后代有2种表现型Bb ×bb →后代有2种表现型Cc ×Cc →后代有2种表现型⇒后代有2×2×2=8种表现型又如该双亲后代中表现型A_bbcc 出现的概率为34(A_)×12(bb)×14(cc)=332。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二)❶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属于纯种的是()A.AabbCC B.AAbbccC.aaBbcc D.AaBbCc❷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下列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❸在孟德尔的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①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中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❹[2016·浙江温州十校高二期末联考] 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乙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 B.YyRRC.yyRR D.YyRr❺已知豌豆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124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图124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❻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8❼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
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方法一、自由组合定律基础。
1.1 自由组合定律是啥。
自由组合定律啊,就像是一场生物基因的大派对。
孟德尔这个大发现可不得了。
简单说呢,就是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的时候,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这就好比把不同颜色的小球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再打乱重新组合,特别神奇。
1.2 相关概念。
这里面有等位基因,就像双胞胎一样,位置相同,控制着相对性状。
还有非等位基因,那就是其他的基因啦,它们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比如说,豌豆的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和皱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这里面控制颜色和形状的基因就是不同的基因啦。
二、计算方法。
2.1 棋盘法。
这棋盘法啊,就像我们下棋的棋盘一样规规矩矩的。
先把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种类都列出来,就像摆棋子一样。
比如说父本是AaBb,那它产生的配子就有AB、Ab、aB、ab这四种。
母本如果也是AaBb,也产生这四种配子。
然后我们就像下棋一样,一个一个组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得到子一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啦。
总共会有16种组合呢,就像16个不同的小方格一样,整整齐齐。
不过这方法有点麻烦,就像走迷宫一样,容易晕头转向。
2.2 分枝法。
分枝法就比较巧妙啦,像树枝分叉一样。
我们先看一对基因,比如说Aa×Aa,得到的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AA:2Aa:1aa。
然后再看另一对基因,Bb×Bb,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BB:2Bb:1bb。
然后我们把这两个分支组合起来,就像把两根树枝绑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两对基因组合后的基因型比例啦。
这就像是走捷径,不用像棋盘法那样一个一个去数。
2.3 概率计算。
概率计算也很重要。
比如说,要求AaBb自交后代中AABB的概率。
我们就可以分开算,Aa自交得到AA的概率是1/4,Bb自交得到BB的概率也是1/4,然后根据乘法原理,AABB的概率就是1/4×1/4 = 1/16啦。
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bP 黄圆×绿皱 YYRR×yyrrF1 黄圆 YyRrF2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Y R Y rr yyR yyrr9 3 3 1 9 3 3 1实验结果及结论:①F2的表现型:双显、单显、单显、双显;比例为9:3:3:1②F2出现相对性状分离、不同形状之间自由组合,且亲本类型/重组类型=10:6。
③每一对相对性状之间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不同对性状之间的重组是自由的。
⑤F2的基因型分析:纯合子占4/16;双杂合子占4/16;单杂合子占8/16。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b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b①目的:验证子一代(F1)是否产生了比例为1:1:1:1的四种配子②方法:让子一代黄圆(YyRr)与双隐性植株绿皱(yyrr)测交③结论: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说明F1黄圆(YyRr)确实产生了4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从而使双杂个体(YyRr)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
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c①自由组合定律与育种:在育种实践中,可依据不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原理,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具备双亲优良性状的品种(即杂交育种)②自由组合定律与遗传病:自由组合定律可预测不同表现型的夫妇双方其子代中各性状的重组类型及其出现的比例。
如夫妇双方一方为多指患者,另一方为白化病患者,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可预测该夫妇所生子代中患多指、患白化或两病兼患或两病均不患的出现概率。
6.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试验b附加题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皮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两对等位基因相对独立,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2.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素。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总结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2)结果分析(3)问题提出①F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遗传图解(棋盘法)归纳总结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演绎推理图解(2)实施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则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4.自由组合定律(1)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2)细胞学基础(3)研究对象:位于 基因。
(4)发生时间: 。
(5)适用范围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把 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F 2(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自交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 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判断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的叙述(1)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雌配子和基因型为YR的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2)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3)F2的9∶3∶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F2的黄色圆粒中,只有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是杂合子,其他的都是纯合子()(5)若F2中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有120株,则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约为60株()(6)若双亲豌豆杂交后子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YyRr×yyrr()2.判断下列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的叙述(1)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3)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4)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6)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命题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 .如果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2.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②~⑥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8)
课题: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
学习目标:1.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推理基因型和表现型
课前导学:二、对自由组合现象推断的验证——测交实验
1、实验过程,结果
测交:F1黄圆×绿皱
配子
测交后代:
比例:
2、自由组合定律
在分裂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质疑探究:1.杂交后代出现1:1:1:1一定是测交吗?举例说明
2.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如何计算?(以n对等位基因为例)
例题精讲:
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2.纯种高秆抗病小麦(DDTT)和矮秆不抗病小麦(ddtt)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⑴请写出F2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F2中新类型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F2中符合人们需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F2中得到的性状符合人们需求的品种能否直接推广使用?要采取什么措施?
反馈矫正: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1∶1∶1∶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4.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这些基因分别位于5对同源染色体,问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 )
A.4种
B.8种
C.16种
D.32种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
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迁移创新:
6.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AaBb个体杂交,F1表现型的比例是( )
A.9:3:3:1
B.3:1
C.3:1:3:1
D.1:1:1:1
7.某植物体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是Rrbb和RrBb,则该植物的基因型是( )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⑴高茎与矮茎中______为显性,能确定此显隐性关系的实验组合包括____________;
红花与白花中______为显性,能确定此显隐性关系的实验组合包括____________。
⑵写出下列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⑷乙组合后代高茎红花724株中,纯合体理论中约有______株。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8) 课前导学:
1
2.减数配子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
质疑探究:
1. 不一定如:Yyrr×yyRr
2.
例题精讲:
1.B
2.⑴高抗:高不抗:矮抗:矮不抗=9:3:3:1
⑵3/8
⑶1/16
⑷否通过多年的自交筛选
反馈矫正:
3.D
4.C
5.D
迁移创新:
6.C
7.A
8. ⑴高茎乙、丙红花甲、丙、丁
⑵AaBb×aaBb AaBB×aabb
⑶戊
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