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应用模型5-植被(2)-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798.50 KB
- 文档页数:35
碳汇量遥感估算
碳汇量遥感估算通常涉及使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和草地)的碳储存能力。
这种估算方法基于遥感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卫星或航空器收集,提供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碳汇量遥感估算方法:
植被指数:植被指数是一种通过遥感数据计算得出的数值,可以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生物量和碳储存量。
常用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等。
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指数是单位地面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的度量,与碳储存量密切相关。
通过遥感数据可以估算LAI,进而估算碳储存量。
模型估算:利用遥感数据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可以估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量。
这些模型通常考虑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
机器学习算法: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遥感估算碳汇量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可以利用遥感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如地形、气候等)来训练模型,并预测生态系统的碳储存量。
需要注意的是,遥感估算碳汇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生态系统碳储存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遥感数据本身也可能存在误差。
因此,在进行碳汇量遥感估算时,
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叶面积指数提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绪论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简称LAI)是指某一地区上方植物叶片投影面积与该地区地面面积之比。
它是评价植被生物量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之一,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农作物生长等领域。
然而,LAI的测量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研发LAI提取模型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LAI提取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应用中的价值和问题。
第二章 Lai提取模型2.1 经验模型经验模型是通过对植被野外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反映LAI变化规律的数学公式。
常见的经验模型包括指数模型、抛物线模型、对数模型等。
例如,指数模型的公式为:LAI = a * exp(-b * NDVI)其中,a和b为常数,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
经验模型简单易行,适用于小面积的LAI估算,但具有局限性,对于大面积植被的LAI提取精度较低。
2.2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基于植被的光学和辐射学理论和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植被与光的相互作用,建立模型,计算LAI估算值。
与经验模型相比,物理模型计算精度较高,但需要测量的参数多,难以实现。
常见的物理模型有植被径向分布函数模型、辐射传输模型等。
2.3 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是将LAI与遥感数据建立关系模型,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求解。
常用的统计学模型有回归模型等,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有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此类模型的优点是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但需要大量的已知数据进行训练,且对数据的质量和处理要求较高。
第三章 LAI提取模型的应用LAI提取模型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3.1 生态环境监测LAI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卫星遥感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LAI提取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LAI的变化情况,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绿化程度等,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3.2 气候变化研究LAI可以反映植被覆盖面积和密度的变化,对反映区域生长让步变化、干旱监测等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叶面积指数三类遥感估算方法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一个衡量植物叶片覆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遥感技术进行估算。
下面是关于叶面积指数估算方法的十条描述:1. 植被指数法:植被指数法是通过计算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的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与地面测量的LAI进行回归分析来估算LAI。
这种方法使用简便,但由于植被指数与LAI之间的关系复杂,估算结果的精度有限。
2. 基于VegeSAIL模型的方法:VegeSAIL模型是一种基于光谱的LAI估算模型,它将植被覆盖度和植被构型与LAI进行建模。
通过遥感数据和该模型对比分析,可以估算出植被的LAI。
3. 基于PROSAIL模型的方法:PROSAIL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植被辐射传输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的辐射反射特性。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该模型相结合,可以估算出植被的LAI。
4. 基于NERD模型的方法:NERD模型是一种基于点源和线源的辐射传输模型,可以模拟植被的光谱反射特性。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该模型相结合,可以估算出植被的LAI。
5.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深度学习是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方法。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利用遥感数据估算出植被的LAI。
6. 基于回归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遥感数据与地面测量LAI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回归模型对LAI进行估算。
回归分析方法适用于区域尺度的估算,但可能受到数据不一致性和空间变异性的限制。
7. 基于的时序遥感的方法:时序遥感数据包含不同时期植被的遥感信息,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推断植被的LAI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监测植被的动态变化,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
8. 基于植被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植被指标(如NDVI和EVI)与LAI 之间的经验关系,对植被的LAI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但精度较低。
9. 基于遥感图像分割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遥感图像分割为不同的植被对象,然后分别估算每个植被对象的LAI。
ENVI下植被指数模型详解植被指数(VI)是两个或多个波长范围内的地物反射率组合运算,以增强植被某一特性或者细节。
所有的植被指数要求从高精度的多光谱或者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中计算。
未经过大气校正的辐射亮度或者无量纲的DN值数据不适合计算植被指数。
目前,在科学文献中发布了超过150种植被指数模型,这些植被指数中只有极少数是经过系统的实践检验。
在ENVI中,根据对植被波谱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化学成份:色素(Pigments)、水分(Water)、碳(Carbon)、氮(Nitrogen),总结了7大类实用性较强的植被指数,即:宽带绿度、窄带绿度、光利用率、冠层氮、干旱或碳衰减、叶色素、冠层水分含量。
这些植被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叶聚丛、冠层结构、植被在光合作用中对入射光的利用效率、测量植被冠层中氮的相对含量、估算纤维素和木质素干燥状态的碳含量、度量植被中与胁迫性相关的色素、植被冠层中水分含量等。
下面是7大类27种植被指数的说明,这些植被指数都是经过严格生物条件下测试的。
1宽带绿度——BroadbandGreenness(5种)宽带绿度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它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冠层结构比较敏感,这些都是植被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与光合有效辐射(fAPAR)也有关系。
宽带绿度指数常用于植被物候发育的研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影响评估,植被生产力建模等。
宽带绿度指数选择的波段范围在可见光和近红外,一般的多光谱都包含这些波段。
下面的公式中规定波段的中心波长:ρNIR=800nm,ρRED=680nm,ρBLUE=450nm。
1)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NDVI众所周知的一种植被指数,在LAI值很高,即植被茂密时其灵敏度会降低。
其计算公式为:NDVI=(式1)值的范围是-1~1,一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0.2~0.8。
遥感影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挑战一、引言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进步的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遥感影像作为遥感技术的重要成果,凭借其大面积、实时、多光谱等特点,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遥感影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遥感影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的土地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状况、土壤质地等。
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二)作物种植面积估算利用遥感影像的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特性,可以区分不同作物的光谱特征,从而实现对作物种植面积的精确估算。
这对于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预测和农业保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作物生长状况监测遥感影像能够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如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影像并进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作物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和养分需求,为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四)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估遥感影像在农业灾害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旱灾监测中,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地表温度、植被含水量等信息,评估旱灾的程度和范围;在洪涝灾害监测中,可以监测淹没区域和受灾面积;在病虫害监测中,能够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区域和蔓延趋势。
这些信息有助于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五)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影像可以用于监测农业生态环境,如土壤侵蚀、水体污染、大气质量等。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遥感影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面临的挑战(一)数据质量和分辨率问题虽然遥感影像的获取技术不断提高,但在一些情况下,数据质量仍然存在问题,如云层遮挡、影像噪声等,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叶面积指数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叶面积指数英文名称:leaf area index;LAI定义1: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植物叶面积。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2: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地表面积之比。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草地资源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LAILeaf Area Index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阳光直射时作物叶片垂直投影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投影总面积/占地面积。
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
常用叶面积指数(LAI)由下式中求得:叶面积用直尺测量每株各叶片的叶长(Lij)和最大叶宽(Bij)。
式中,n为第j株的总叶片数;m为测定株数;ρ种为种植密度。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
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苹果园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不超过5,能维持在3~4较为理想。
盛果期的红富士苹果园,生长期亩枝量维持在10~12万条之间,叶面积指数基本能达到较为适宜的指标。
氮对提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率均有促进作用,而净同化率随施氮增加而下降。
施氮对大豆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
随施氮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的正效应可以抵消净同化率下降的负效应,从而最终获得一个较高的生长率。
因此,高产栽培首先应考虑获得适当大的叶面积指数。
在生态学中,叶面积指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面数量、冠层结构变化、植物群落生命活力及其环境效应,为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描述提供结构化的定量信息,并在生态系统碳积累、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植物、大气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植被遥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遥感叶面积指数计算公式遥感叶面积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遥感影像解译中的植被指数,它通过计算遥感图像中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来反映植被的状况和生长情况。
该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和监测中。
NDVI的计算公式如下:NDVI = (NIR - Red) / (NIR + Red)其中,NIR代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ed代表可见光红色波段的反射率。
遥感叶面积指数的计算公式基于植物的光谱特性和光合作用原理。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而近红外光则被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和气孔等部分反射。
通过计算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之间的差异,可以反映植物的叶面积和光合作用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NDVI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到1之间。
当NDVI值接近1时,表示植被覆盖较好,植物生长茂盛;当NDVI值接近0时,表示植被覆盖较差,可能是土地裸露或者植被出现问题;当NDVI值接近-1时,表示植被覆盖几乎没有,可能是水体或者建筑物等非植被覆盖区域。
利用NDVI可以进行植被覆盖度的评估、植被生长状态的监测以及土地退化程度的评估等。
在农业领域,NDVI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监测和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在林业领域,NDVI可以用于森林植被的估算和森林资源的管理;在生态环境领域,NDVI可以用于湿地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评估。
为了计算NDVI,需要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
常用的遥感数据来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
通过将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可以获得可用于计算NDVI的反射率数据。
在计算NDVI时,需要将遥感图像进行波段配准,确保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对应的像素点一致。
然后,根据计算公式,将对应像素点的反射率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像素点的NDVI值。
遥感应用模型作业一——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姓名:张** 学号:120131*** 专业:测绘工程利用遥感资料估算植被覆盖率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2 种:1)经验模型法,通过建立实测植被覆盖率数据与植被指数的经验模型来求取大面积植被覆盖率。
2)植被指数转换法:通过对各像元中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的分析,建立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率的转换关系来直接估算植被覆盖率。
本次实验使用植被指数转换法计算植被覆盖率。
数据预处理和NDVI 计算使用ENVI 中操作,LAI 解算和覆盖率求取编程实现。
1、研究区域数据获取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被覆盖率估算,因此在实验区域影像尽量选择植被茂盛的季节。
在数据源选取上,选择易获取的免费Landsat 数据。
下载的遥感影像是湖北省荆门市2001年9月15日的影像,研究区域无大块云层覆盖。
数据下载自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该网站的数据均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官方网站(/)。
Landsat 卫星采用的全球参考系为WRS2(World wide reference system )。
在ArcGIS 中显示的全球WRS2行带号。
湖北省荆门市WRS2行带号为Path 123、Row38-39。
图1 Landsat 卫星全球参考系WRS22、数据预处理进行植被覆盖率估算,需要用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NDVI 的物理依据是地物反射率的差异变化,所以用反射率来计算是比较客观准确的。
TM 原始数据就是DN 值,不能用来直接计算NDVI ,必须通过辐射定标计算成反射率,才能用来计算NDVI 。
因此,要对对实验数据先进行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下载的L1T 级数据,元数据信文件(124028_MTL )有详细影像参数,控制点文件(124028_GCP )中有控制点高程信息用于大气校正的地形参数,可以利用这两个文件做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1)辐射校正实验使用数据为L1T 级数据,经过系统辐射校正的数据。
[2021年秋季]遥感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一、单选题1.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为_______,一般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和米波。
(5分)(A) 1-1000mm (B) 1000-1500mm (C) 1500-2000mm (D) 2000-2500mm参考答案:A2. _______是基于可见光红光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绿色植物的响应的反差,用两者简单的比值来表达其反射率的差异的植被指数。
(5分)(A) 比值植被指数(RVI)(B)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C) 绿度植被指数(D) 垂直植被指数参考答案:A3. 水色解译算法中,_______是借助于固有光学量与成分之间的物理关系和表观量与固有光学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导出遥感量与水体成分之间的关系的模型。
(5分)(A) 经验(或统计)模型(B) 半分析模型(C) 辐射传递模型(D) 固有光学量的反演模型参考答案:B4. 微波的特征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稳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之和。
因此,会出现交叠区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称为_______。
(5分)(A) 衍射(B) 散射(C) 极化(D) 干涉参考答案:D二、多选题1. 下列描述微波遥感的特征正确的是:_______(7分)(A) 能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的工作能力。
(B) 对地物没有任何穿透能力。
(C) 不仅可以记录电磁波的幅度信息,还可以记录电磁波的极化和相位信息。
(D) 由于其特殊的成像方式,其数据的处理和解译简便。
(E) 除合成孔径雷达外,微波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一般远比可见光和热红外传感器低。
参考答案:A,C,E2. 关于雷达图像的参数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7分)(A) 斜距显示的图像各地物之间的相对距离与其对应的地面距离成比例。
(B) 空间分辨率是雷达图像上可区分的两个地物目标的最小距离。
植被指数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郑踊谦1,董恒2,张城芳3,黄鹏2(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3.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系,武汉430223)摘要:作物长势参数是精细农业遥感监测的重要对象,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长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利用遥感手段快速获取作物的LAI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考虑到波段组合方式对LAI的反演效果的不可忽略性,采用4种不同的波段组合,结合PROSPECT和SAIL的模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和高光谱影像数据,从植被指数的饱和性和模型拟合精度两个角度对6个植被指数展开了评价。
结果表明:TVI、MSAVI和MCARI23个植被指数在以上3个方面均表现较优,750 680nm波段组合更加适合于LAI的反演。
关键词: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MSAVI;MCARI2;作物长势参数中图分类号:S1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9)10-0001-060引言受资源环境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粮食生产的空间极大受限,给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
现代农业科技和“3S”技术结合的精细农业,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是应对该挑战的一个重要途径[2]。
作物长势的好坏与粮食产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物长势监测不仅能够为田间水肥管理提供及时的信息,而且能为早期估计产量提供依据,是精细农业遥感监测的重要对象[3]。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反映作物长势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也是陆地生态过程、水热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参数。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在大区域尺度对作物的LAI进行有效的估算,得到LAI的时空分布,为区域农业管理和生态过程模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目前,利用遥感方法对LAI进行反演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辐射传输模型法和统计关系模型法[4-5]。
第23卷第2期2007年2月农业工程学报Tr ansactions of the CSAE V ol.23 N o.2Feb. 2007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摘 要:目前对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 AI 的遥感估算研究多是针对单一作物或是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区域,该文运用大尺度农作物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方法,在像元尺度上对4个代表性实验站的L A I 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 DV I )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后,得到4种代表性作物种植结构的L AI 估算模型,然后结合全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数据对模型外推,建立了一个全国尺度的遥感模型,并估算了全国作物L AI 。
该文使用“863”项目山东遥感应用综合试验中的作物L AI 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其它估算模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最大相对误差为39%,平均的相对误差为19%。
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已经在“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模型;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中图分类号:T P79;T 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7)2-0160-08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160-167.M eng J ihua,W u B ingfa ng ,Li Qiang zi.M ethod fo r estimating cro p leaf a rea index o f China using r emote sensing [J].T ransac tio ns of th e CSA E,2007,23(2):160-167.(in Chinese with Eng lish abstract)收稿日期:2006-03-01 修订日期:2006-05-2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粮食预警遥感辅助决策系统(2003AA1310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 -338-2);遥感应用示范工程总体技术研究(2003AA131040)作者简介:蒙继华(1977-),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主要从事遥感应用方面研究,北京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