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筋小麦品种
- 格式:docx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宁麦9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弱筋专用小麦品种。
1997年10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作为优质饼干、糕点专用小麦进行示范开发。
1、品质优良。
经南京经济学院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分析,宁麦9号容重785g/l,水分11.4%,粗蛋白含量10.6%,湿面筋含量19.3%,干面筋含量6.3%,沉降值26ml,降落值323s,面团吸水率53.3%、形成时间1.5min、稳定时间1.5min、断裂时间2.2min,粉质评价值30,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指标(GB/T17893-1999),是一个优质的饼干、糕点专用小麦品种,可以与从美国、澳大利亚进口的优质弱筋小麦――软红冬小麦(面粉厂称之为“黄麦”)相媲美。
2、丰产性好。
宁麦9号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较扬麦158高10~15%,每穗结粒数较多,一般每穗结45粒左右,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1995~1997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居第一位,较对照扬麦158平均增产10.7%。
199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38%。
3、抗逆性强。
宁麦9号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
同时宁麦9号耐湿性好,可减轻本地小麦生育后期因多雨带来的湿害。
4、栽培技术要点。
一是适期早播,我市播期以10月25日至10月底为宜。
二是适度密植,每亩基本苗以15万左右为宜,越冬苗50~60万,高峰苗控制在70~80万,最后成穗30万左右。
三是科学施肥,每亩施纯氮以12~15kg为宜,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5。
肥料运筹上掌握前期足肥促早发,后期控制氮肥保品质的原则。
氮肥中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
追肥中分蘖肥占15%,拔节孕穗肥占15%。
四是防病治虫确保高产稳产,播种前用纹霉净拌种以减少纹枯病发病基数,拔节期喷施井岗霉素控制纹枯病的发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视田间病虫情况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蚜虫。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在江苏省及国家长江中下游麦区区域试验中,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的首位,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
介绍了宁麦13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宁麦13;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小麦是江苏省粮食作物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20万hm2以上,占全国麦田总面积的6.8%,总产约1 000万t,约占全国的7.5%。
宁麦1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品质达弱筋指标、高产、稳产等特点[1]。
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和良种补贴品种[2]。
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宁麦13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直立,株高约为85 cm,株型较紧凑,分蘖及成穗数高,一般有效穗数为450万~525万穗/hm2,每穗粒数为35~40粒,穗纺锤型。
籽粒为红粒、粉质,长芒、白壳。
千粒重约为40 g,容重为790~800 g/L。
经南京财经大学粮油食品检测中心分析结果表明,宁麦13主要品质指标已达到商业部饼干专用小麦的品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GB/T17893-1999)[3]。
宁麦13感叶锈病、纹枯病轻,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耐湿、耐肥、抗倒性较好,其中抗倒性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和宁麦9号。
2 产量表现2.1 区域试验结果宁麦13参加江苏省淮南片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5 685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和宁麦9号分别增产12.63%和3.13%,居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350.55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14%。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品质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的小麦品种应运而生,其中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扬麦13的特点、选种、育种、栽培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扬麦13的栽培技术。
一、扬麦13的特点扬麦13是一种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是以国内外名优小麦品种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群体选择和单株选优等技术手段育成的。
扬麦13具有以下特点:1. 优质高产。
扬麦13的籽粒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适中,烘烤性能好,适合制作面包、饼干、面条等食品。
同时,扬麦13的产量也较高,单产达到750公斤以上。
2. 抗病性强。
扬麦13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等常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民的病害防治成本。
3. 适应性广。
扬麦13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适合在我国北方、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种植。
二、扬麦13的选种和育种扬麦13的选种和育种是其优良品质的基础。
选种和育种的目的是通过选择和杂交等手段,选出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基础种质,以此作为育种的原料。
选种和育种的具体方法如下:1. 选择优良品种。
选取国内外优良小麦品种作为育种材料,以其良好的品质和适应性为基础,进行杂交育种。
2.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育种的手段,将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进行组合,培育出具有更好品质和适应性的新品种。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优良的亲本,控制育种的交叉亲缘关系,保证基因的稳定性。
3. 群体选择。
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上,通过群体选择的手段,从大量的后代中筛选出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个体,作为后续育种的材料。
4. 单株选优。
在群体选择的基础上,对个体进行单株选优,选出具有更好品质和适应性的个体,作为新品种的选育材料。
在单株选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保证新品种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11·种业导刊,2018年第1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王 铮,陈 震,游庆田,孟 宁(固始县种子技术推广站,河南 固始 465200)收稿日期:2017-12-08作者简介:王 铮(1964-),女,河南固始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品种在固始县推广种植,进行了弱筋小麦品种的大区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扬麦13和扬麦15有效穗数及产量最高,有效穗数分别为478.5万穗/hm 2和463.5万穗/hm 2,产量分别为5127.8 kg/hm 2和4876.5 kg/hm 2。
扬麦13和扬麦15生育期适中,分别为192 d 和190 d,抗性好,轻感赤霉病和条锈病,无白粉病发生,中感纹枯病,抗倒性好。
扬麦13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固始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扬麦15表现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引导种植。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749(2018)01-0011-03固始县;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大区对比;试验关键词:摘 要:为鉴定弱筋小麦各品种在固始县生态区域内的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以及综合种植表现,从中筛选出适宜种植的弱筋小麦品种,为弱筋小麦品种在固始县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秋设置了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大区对比试验。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3、扬麦15、郑麦004、宁麦13和偃展4110(非弱筋),其中偃展4110作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采用大区试验设计,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大区面积133.3 m 2,重复间预留40 cm 操作行,保护行栽植对应品种。
1.3 试验田概况试验田设在固始县南大桥乡安埠村试验基地。
基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沟渠配套,浇灌方便。
土质为水稻土,土壤肥力中上水平,前茬作物为水稻。
2016年11月14日播种,人工撒播,播量为225 kg/hm 2。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选育研究
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何漪;王化敦;范祥云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52)11
【摘要】宁麦36(参试品种名宁麦734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扬麦20为母本,宁麦14为父本配制杂交,后代采用改良集团选择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在2019—2022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
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81%和5.99%。
宁麦36有效穗数538.5万/hm^(2),穗粒数40.8粒,千粒重42.2 g。
中抗赤霉病,弱筋。
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较小。
宁麦36的高产栽培技术应是主攻穗数,兼顾增加穗粒数和千
粒重。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何漪;王化敦;范祥云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优质弱筋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2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长麦9号”选育报告
3.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5在息县稻麦两熟区保优高产栽
培技术4.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麦112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5.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昌麦28”的选育及栽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麦类作物学报2017,3_7(2.):封三J o u r n a l o f T r it ic e a e('r o p s d o i,1.0,7606/j.is s n.1009-104 L2017.02. .19网络出版时间:20].7“_0_M 6网络出版地址enki. 丨丨,/61. 1.3§Q. S. 1.835, 038. html抗条锈病弱筋小麦新品种——川辐7号蒋云],张洁S郭元林、尹春蓉1,宣朴2n.四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n o〇6'h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I:研究所•四川成都S10061)川辋7号是四川宵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 术研究所2003年以弱筋小麦材料02中5X为母 本,以自育高抗条锈病材料4093 (组合云繁99G32+1/郑麦9023)为父本进行杂交,2003年秋 播前1周用200 Gy @Co-y射线对杂交所得干种 子进行急性辐照处理,之后MFS〜MF7代在成都 市温江区和郫县两地经系谱法定向选育,于2()1() 年脅成遗传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7015 a 该品系于2015年由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5008,1主要特征特性川辐7号为舂性冬小麦品种,全生育期180 <i 左右,幼苗半直立,旗財•大小中等,灌桨前直立,灌 浆期逐渐下披,叶色绿。
株高88 «n左右,分蘖力 中等,植株整齐,叶面夹角中等^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饱满。
每公顷成穗数294. 7 万,穗粒数41. 5粒,千粒重47. 6 g,容重476 g*L'M(哈尔滨)a穗层整齐,熟相好a20]、3年区试中鉴定为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
2产量表现川辐7号2012 —2014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
其中,2012 —2013年度平均产量5 257. 5 kg .hnT_%比对照绵麦37增产5.9 %,增产极显 著,8个试点中7个增产,1个试点(广元)减产,增 产点率87. 5%; 2(513 — 201.4年度平均产量4 711, 5 kg •h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4.4%,差 异显著,7个试点屮4个增产,3个试点(广元、资 中、双流)减产。
江淮地区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作者:松家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04期摘要 ; ;为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稻茬麦品种,特进行了12个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豪麦13、宁麦24、浩麦1号、扬25、苏麦10号、扬麦13抗性优良,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可在江淮稻茬麦区扩大示范种植,逐步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 ;弱筋小麦;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产量;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 ;S512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739(2020)04-0021-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近年来,江淮稻茬麦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但单产年度间差异较大。
为了及时准确地筛选出适合稻茬麦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于2018—2019年引进并开展部分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 ;材料与方法1.1 ;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徐集村某种植大户责任田进行,试验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16°19′42″、北纬31°39′58″,海拔41.76 m,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中籼稻。
1.2 ; ;试验材料供试小麦品种12个,分别为宁麦24、苏麦10、皖麦606、乐麦608、浩麦1号、豪麦13、扬麦13、徽麦101、皖垦麦076、扬辐麦5号、扬麦25、扬麦20。
1.3 ;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扬麦20作对照(CK)。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4 m2。
重复间预留走道40 cm。
1.4 ; ;试验过程播前施用45%小麦专用肥(15-15-15)400 kg/hm2作基肥,2018年11月1日播种,基本苗300万株/hm2,播后芽前用丁草胺3 kg/hm2兑水750 kg/hm2喷施封闭除草。
丰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0的报告,600字
扬麦20是一种新品种的丰产优质弱筋小麦,它的耐旱性比同类品种更强,可以种植在干旱区域,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优质特性突出等特点。
扬麦20是中国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利用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新品种,具有特色耐旱优质,可以种植在干旱区域。
该品种株型端正,颗粒结实,粒粒美观,在营养成分方面有着丰富的蛋白质、维他命B1、磷和钙等营养成分,为食用麦片类食品和粮食添加价值。
该品种的耐旱性极强,适应温度宽广,适合不同的种植土壤,能够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收获。
它的抗逆性极强,可以抵抗低温、多湿以及抗旱延迟等环境条件,大大缩短了农民面对不同环境条件种植小麦所面临的困难。
此外,该品种的产量也非常显著,在表现优异的情况下,单亩小麦可以节省收获3000多公斤、比原来水平提高2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扬麦20这种新品种的丰产优质弱筋小麦,不仅具有良好的种植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品质特征,含蛋白量可达到13.5%以上,可以满足优质粮食的需求,价格比普通小麦高,更易被市场接受。
综上所述,扬麦20是一种新品种的丰产优质弱筋小麦,它具有耐旱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优质特性突出等优势,将为
中国粮食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成为种植小麦的一种更有价值的选择。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摘要对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显示10个参试品种生育期接近,为208~209d;其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为7140kg/hm2。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为筛选出适合泰兴市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笔者研究因种调优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专用小麦生产水平,加快泰兴市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系)扬麦13号、扬麦14号、扬麦15号、扬麦16号、宁麦13号、02G13、03G12、01 116、宁麦9号(CK1)、扬麦11号(CK2)。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泰兴市过船镇繁荣村季忠仁家承包田内进行。
试验地土质砂壤,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水稻。
1.3试验设计与管理1.3.1试验设计。
小区长4.3m,宽3.5m,面积15.05m2,行距21.5cm,共20行,各组合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
1.3.2田间管理。
2006年11月1日进行深旋耕约20cm,11月3日基肥施45%的复合肥495kg/hm2、碳铵600kg/hm2,浅旋耕,其后进行人工等行条播,每小区播种0.18kg,播量为120kg/hm2。
播后11月5日下雨,土壤湿度较大,出苗早、全、齐。
12月1日用50%的高渗异丙隆1.875kg/hm2对水900kg/hm2进行化学除草。
5月29~30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2.1产量参试品种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单产7140.00kg/hm2,扬麦15号产量第2,单产6871.50kg/hm2,扬麦13号产量位居第3,单产6342.00kg/hm2,第4位的是扬麦16号,单产6139.50kg/hm2,产量最低的是01 116,单产4515.00kg/hm2(表1)。
2.3生育期参试品种于11月3日播种,11月10出苗,4月6~8日始穗,4月10~13日齐穗,5月29~30日成熟。
内蒙古小麦品种介绍一、品种类型内蒙古小麦品种繁多,根据用途和特点可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等。
这些品种的小麦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各个季节都有种植,并且口感甜、水分足,很受消费者欢迎。
二、主要品种1. 强筋小麦强筋小麦是内蒙古小麦中的优质品种,主要用于制作高品质的面粉。
这类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筋质量好,延伸性强,适合生产高档面包、面条等食品。
强筋小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季节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地区。
2. 中筋小麦中筋小麦是内蒙古小麦中的主要品种,广泛用于制作普通面粉和中等品质的食品。
这类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适中,面筋质量较好,适用于制作馒头、包子、饺子等食品。
中筋小麦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各个季节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等地区。
3. 弱筋小麦弱筋小麦是内蒙古小麦中的一种软质品种,主要用于制作低品质的食品和糕点。
这类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面筋质量较弱,适用于制作饼干、蛋糕等食品。
弱筋小麦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各个季节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等地区。
三、种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因此小麦种植面积较广。
目前,内蒙古小麦的种植面积约为100万公顷左右,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呼伦贝尔、通辽等地区。
在种植技术方面,内蒙古小麦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内蒙古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小麦品种,加强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
四、品质特点内蒙古小麦品质优良,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内蒙古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筋质量好,适合制作各种高品质的面粉和食品。
其次,内蒙古小麦的口感甜、水分足,很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内蒙古小麦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
五、前景展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对高品质面粉和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弱筋小麦品种
弱筋小麦是指在面筋质量评价体系中,筋度(又称弹性)低于中高筋小麦的小麦品种。
与高筋小麦相比,弱筋小麦在制作烘焙品时可加强韧性和蓬松度,增加口感和延展性,同
时也容易形成松软的面包、摊饼等食品。
弱筋小麦品种主要分布在潮汕、湘南、鲁南等地,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较广的种植区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弱筋小麦品种。
1. 河南10: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品种,中熟、弱筋小麦,主要特点是穗大、籽粒长大,耐早熟和抗倒伏能力较强。
适合在中南地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种植,适合制作多种
烘焙品。
2. 岭梅1号:广西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品种,为矮秆、中早熟,籽粒较大,筋度较低。
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种植,具有较广的适应性。
3. 星粮958: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品种,中早熟,适合在黄淮、江淮地区种植,抗早衰、抗倒伏,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筋度。
4. 粤苞5598:广东省农科院选育培育的品种,长穗、圆饱,耐碱性强,适合在潮汕
地区等土壤酸碱度较高的环境中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弱筋小麦由于其较低的筋度,面筋可加强韧性和蓬松度,不需要很强的机械力量即可
制作出松软的面包、摊饼等食品。
同时,弱筋小麦的面团较软,加工更容易控制,不易出
现烘焙品失误。
在面食、烘焙等行业受到广泛应用。
总之,弱筋小麦品种因其独特的性质,备受烘焙业者欢迎。
无论是制作面包、蛋糕还
是月饼,弱筋小麦的使用,都能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口感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