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9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
秩序部张凯。
为了丰富员工们的业余生活,抓好公司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公司整体队伍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最近,公司内部掀起了一次借书读书活动,我借了一本名叫《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书籍,阅读后感受颇深。
公司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的发展靠的是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公司的成败,一流的人才才能成就一流的公司。
这本书里面以作者自身经历,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总结出许多人生经验与道理,非常有借鉴意义,给人思索与启示。
读过这本书后,自己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经过思考,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敬业的精神。
不仅为公司甘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时又要充分融入到公司中去,和公司一起学习,一起发展。
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工作要认真,决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一旦做错,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工作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做事的员工。
二是要有团队精神。
一个公司,一个部门,要是没有团队精神,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竞争力。
公司要想强大,部门要想优秀,首先要培养团队精神,有了团队精神的凝聚力,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能使员工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将实现自我价值和奉献公司价值统一起来,从而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三是要有好的职业心态。
主要表现为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轻言放弃,工作要有主动的心态,不能什么事都靠领导安排,自己要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要有不断学习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 1/2 —— 1/2 —习,才能进步。
工作中还要有空杯的心态,不能做对一件事就骄傲自满,要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阅读这本书后对我的启发很大,学会了很多道理,也懂得了许多工作中的处事方法。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好句子28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好句子28条1.我没义务安抚你的情绪,你也没资格对我发脾气。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励志演讲稿】秩序部张凯为了丰富员工们的业余生活,抓好公司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公司整体队伍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最近,公司内部掀起了一次借书读书活动,我借了一本名叫《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书籍,阅受颇深。
公司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的发展靠的是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公司的成败,一流的人才才能成就一流的公司。
这本书里面以作者自身经历,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总结出许多人生经验与道理,非常有借鉴意义,给人思索与启示。
读过这本书后,自己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经过思考,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敬业的精神。
不仅为公司甘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时又要充分融入到公司中去,和公司一起学习,一起发展。
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工作要认真,决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一旦做错,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工作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做事的员工。
二是要有团队精神。
一个公司,一个部门,要是没有团队精神,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竞争力。
公司要想强大,部门要想优秀,首先要培养团队精神,有了团队精神的凝聚力,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能使员工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将实现自我价值和奉献公司价值统一起来,从而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三是要有好的职业心态。
主要表现为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轻言放弃,工作要有主动的心态,不能什么事都靠领导安排,自己要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要有不断学习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工作中还要有空杯的心态,不能做对一件事就骄傲自满,要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阅读这本书后对我的启发很大,学会了很多道理,也懂得了许多工作中的处事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努力工作,热爱学习,不断塑造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为公司的明天更加辉煌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读《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有感1000字以下是关于读《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有感1000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读《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有感“只有一次的青春,不拼了命,也就不能尽了兴。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忙起来多好,因为闲下来更累。
这世上哪有什么呢平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
过好今天的人,明天一定不会差。
”一直爱看书,各种名着、小说、诗歌,甚至是儿童诗,可从年幼时就不喜欢看有关心灵鸡汤的书,对此类的书一直比较抗拒,总觉得无非就是瞎鼓动、乱起哄。
于是在夜深人静,孩子睡着之后,翻看了几页《穆斯林的葬礼》,打算将其归置于书架上时,扫到了一本心灵鸡汤书--《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还清晰的记得,当时扫完一眼书名后,自己还干笑了一声,嘀咕了一声,我可以做中间既不出众也不会出局的那类人呀,作者非黑即白,真是可笑。
随即将其拿在手中,寥寥的翻看了一点,却发现平静跳动的心脏忽然感到了一丝不安和害怕,沉寂的内心忽然间出现了层层涟漪。
·才翻看第一篇《忙起来,世界才是你的》之“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单单是看了一眼题目,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变更增一分。
书中讲到,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而对照自己目前的状况,我好像处于舒适区,并且还浑然不自觉。
舒适区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终有一天我们会葬送在自己的舒适环境中,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对此却一无所知,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困境和瓶颈。
没来由的,自己竟被书籍所牵引,吸引着自己一页一页的往后翻阅着,年轻时内心的冲劲和拼搏之意竟被一点点的“勾引”起来,一个个的小标题不断吸引着自己陷入往事和当前状况的遐思中。
回想自己,也已入行10年有余,曾经的自己也有一颗愿意挑战的心,也曾有一颗喜欢探索的心态,曾学着去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也曾尝试着在生活中埋一些彩蛋。
但10年过去了,伴随着最初青涩的褪去,当年的那些激情和激动也渐渐的流逝了,反倒多了一些平淡和无味,多了一些随遇而安,更多了一些对生活的抱怨。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意思
人生,就像一场竞赛,不管是世界性的竞争大赛,还是人际关系中的小小比赛,都要求我们“要么出众,要么落伍”。
在社会竞争中,许多人面临着常规性考核等方式,谁能称霸而出类拔萃,谁就有机会得以“出众”。
而那些不能够在这种竞争中获得胜利的人,常常会很快的“出局”。
在人际关系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竞争。
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知识功底,以及出众的才干是竞争的重要判断标准。
在这种竞争形式下,只有不断进步的人才会有更多辉煌的收获,而那些停滞不前的人则必然凋零。
竞争的确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但只有接受这种竞争,才能切实发掘无限的潜力,只有和竞争者比肩而立,才能有效地让自己成长和提升。
最后,面对生活的竞争,我们应勇于拼搏,而非畏缩,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道路,只有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才能实现“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愿景。
上个月陪小侄子逛书店,看到书店很醒目的地方排放着一本书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看着书名,就闻到了浓浓的鸡汤味,随后就买回来准备好好拜读。
Stand Out or Get Out,内容如书名,每读完一个小故事,都感触颇深,特别是书的本书的前半局部,每个小标题,每个例子都可以往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映射(说明我还年轻,并且乐于奋斗,并且有相同的目标_^_)。
当读到本书的后三章,好朋友是麻烦出来的,没有杂质的爱情,海的那边,你在何方,不知是读了太多,精神已经麻木了,还是书中的故事的原因,不再有仔细品味的冲动,而是快读。
个人感觉,后三章的标题太大,而每个标题的内容又太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庸余。
但纵观全书,写的还是挺不错,问中的一些话还是很富有哲理。
1. 在北上广这种繁华都市,搞费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
好了,你开始废了。
2. 舒适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天无所事事,另一种更可怕,因为很难意识到,就是无意义有规律的循环。
3. 人要有一颗愿意挑战的心,有一个喜欢探索的心态,学着做一些没做过的事,尝试见一些没有见过的人,试着在生活中埋一些彩蛋。
4. 真正的强者,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经历的沧桑,化解了迷茫,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疗伤。
5. 宁可忙死,也不想闲死,只有一次青春,不拼了命,也就不能尽了兴。
6. 真正的知识,是需要长时间地深度总结,撰写,思考才能拥有。
7. 一个人会做减法,会删除无效的信息,一定是一个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
8. 对一个能赚一个亿的人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
9. 和惧怕明天相同的另一个死敌就是懊悔。
真正有用的思维模式,应该是不懊悔,既然事情发生了,既然无法挽回了,就应该去想想看接下来怎么逆转。
10. 你投资在爱情上,换来的是美满的婚姻;你投资在事业上,换来的是工作上的成就;你投资在焦虑上,换来的是无尽的恐慌;你投资在懊悔上,换来的是持久的自卑。
生命就是这样,因果关系明确,时间链条简单。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姓名:陈国雄学校:武定县发窝中学年级:九年级指导教师:杨泽英《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一书由李尚龙所著,告诉我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不敢向前奔跑。
大概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当初心中对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应该会指导一些大的方向或者什么的;可是读完全书才发现,不是这样,一个一个的短片段,一个一个的小故事,组成了这样一本让我回味无穷的书。
作为90后,作者李尚龙之前在熏点军校就学,后为了追寻梦想毅然从军校退学加入新东方,当了三年的老师后辞职。
和合伙人创办考虫,现在还是青年导演和编剧,李老师俨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差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不拼了命,就永远不会想到,原来青春还可以这么尽兴。
也许作者就是想用这样的一种平淡方式告诉我们,你不努力,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成功,大不了最后大器晚成。
回过来相想,我们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如果我们能用这样一种拼尽全力的方式去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那么,也许就能达到了他所说的那样出众了。
就像作者说的:“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能决定这辈子跟谁在一起,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哪些地方生活或爱着什么样的人。
”是的,我们中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没有背景,没有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有些人在困境面前,一心一意的往前走,他们是打不跨的,变得越来越强;而还有一些人在困境中,止步不前,便慢慢堕落了下去,反正日子就是这么过着,得过且过吧。
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的人不仅越来越穷,思维也改变,形成一种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的思维。
我有个朋友,是一个自小在农村生活的小孩,直到现在也体会不了那些商人的思维,村里人整天嘲笑她,说她就是老实农村傻姑,啥都不懂。
一个人的观念一旦从小形成,就很难被改变,不过也许是她很少接触那些经商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成长的缘故,所以她到现在已经很大年纪了,还是为人处世很老实,朋友各个都觉得很好,是个善良的人,但是她的哥哥却是一家商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耳需目染这些商场之道,所以在考试中很快就凭借自己的精明才挣得了第一桶金,但她的哥哥却人际关系很差,几乎没有几个朋友。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这是本励志小说,当我在众多书中寻找时我被它吸引了眼球,就是它了!这本书里讲述的是该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是一位出色的作者,是导演,也是一位学生追捧的英语老师,并创立了使许多大学生通过考试的考虫网。
也许很多人不相信,会羡慕,会惊叹,同样是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他是如何从事这么多的职业。
但,我想说的是,请每一人不要认为他是上帝顾眷的幸运儿。
他是幸运的,不过是他努力换来的光彩。
当我们看着别人的光彩一面,却未看到别人暗地里努力的一面。
他原本是新东方的一位英语老师,他以为这份工作可以稳定,但是教育时代变化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线教育。
原本几百人的班变成十几个人的小班,在这时他选择了辞职。
他的父母问为什么放弃这么稳定年薪高的工作?他说为了看更广阔的世界。
于是,他和几个朋友创作了考虫网。
后来,他开始写作。
有一次他与一位前辈的对话,那是他是一个用了一年进入主流畅想书圈子的作者。
那位前辈认为他是别人带进写作圈,在前辈的眼中一个年轻又很快在写作圈里的人不可能是自己拼上来的。
只有他知道,他自己第一次投稿,被编辑说,这也能出书?面对挑衅,质疑,他没有放弃。
第二次投稿,编辑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他做了内心的挣扎,既然自己写作不好,那要坚持阅读、写作。
他每天努力的写,写满一个硬盘、写坏几个键盘、写了十多个笔记本、用完几十只桶笔,他终于用努力换来了成功。
越来越多人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他对世界的看法,成为了百万畅想书作家。
最后,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龙影,在拍《断梦人》是,这部戏没有人投资,给员工发工资,他用自己的钱发。
他面对现实没有放弃,不断学习,进步,被别人认可。
他们从原来的十几人变成几十人,从笨拙的设备变成先进的设备,不用愁发不起工资。
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我们难道不应该想他们学习吗?在勿忘初心中每天进步。
让自己每天变得更好,做未尝试过的事,保持随时换轨道的能力,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不要将自己困于心中的舒适圈,你越挑战,你心中的围墙越大,装进的东西越多。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精选6篇)《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精选6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1最近又读了这本《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阅读后的感受颇深。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员工的自身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如何不断提升自己来适应公司的发展呢?读完这本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有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风驰公司每年都会为员工组织各种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与公司共同成长。
我们应该利用好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培养自己多方面考察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科技和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全面的业务技能,才能适应公司快速前进的步伐。
同时,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还要做到认真负责,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一旦做错,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工作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做事的员工。
二要做到务实创新。
作为个人,要想在公司中始终立足,就应该学会创新。
积极进取,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与时俱进,拆掉思维里的墙。
有进步的习惯,有不满足的心,有探索未知的情怀,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凡是那些大有成就的人,例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雅虎霸主”杨致远、“搜狐能人”张朝阳、“打工女皇”吴士宏等,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开拓创新才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大获成功的。
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公司,一个部门,要是没有团队精神,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竞争力。
团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像我们公司每年都有一个销售目标一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有了团队精神的凝聚力,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读《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有感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大不了大器晚成。
勿忘初心,每天进步。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所谓体制化,你一开始抵触它,然后你习惯它,最后不得不依赖它。
这个时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无闻埋头努力的人,而是那些不可替代地有创造力的人。
一定要给自己的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去吃一次没吃过的超辣鸡翅;去表白一个只见过一次的姑娘;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书;和闺密去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地方;去毫无保留地烂醉一次;去看一场能唤起回忆的演唱会。
呼啸而过的信息就是垃圾信息。
观点就那么几个,读来读去就是浪费时间。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控制人的。
一遍遍地,确认自己生活的合理性。
你总要度过生存期,才能谈梦想和未来。
一个人的自由和自制力是成正比的。
随时可能被习惯化、体制化。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在中国总是多一些中庸的片段,让人能舒服一些,可是这些中庸的片段增加了我们生活的温和,同时也增加了复杂性,但揭开这些中庸背后的逻辑,背后从来都是残忍: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没有中间选项。
1、大学时期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在进入赛场后,评委走来说:今年的赛制变了。
在此之前,比赛的逻辑很简单,你演讲结束,评委和嘉宾开始打分,按照分数高低去评判,每个人都在出分之前,不知道自己的名次。
可是那次,比赛规则全部变了。
评委的面前,只有两盏灯,一盏叫做通过,另一盏叫做离开。
没有中间选项,没有待定,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那次比赛之后,我仔细观察了许多电视节目,几乎都变成了这个模样,要么入选,要么淘汰。
观众看的简单,评委选的艰难,虽然形式各异,但是总体的趋势都变成了一个样子:yes or no, I want you 或者I don’t want you.
我曾经问过一个电视人,为什么这么残忍,搞个待定让人舒服一点不行吗?非要这么残忍,直接就yes no了,搞得人那么下不了台?
他给我说了一句话,我永生难忘:难道生活不就是这样残酷吗?
2、这个世界其实真的很残酷,人就是这样,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没有中间选项。
而在中国总是多一些中庸的片段,让人能舒服一些,可是这些中庸的片段增加了我们生活的温和,同时也增加了复杂性,但揭开这些中庸背后的逻辑,背后从来都是残忍。
我的一个朋友来北京找工作时投了几家简历,他最喜欢的是一家做风投的公司,那次面试结束后,他听到对方说:你回家等消息吧。
他回到家,焦急的等待着,直到其他几家公司都给他发来了offer,希望他尽快入职,他依旧没有等到那家公司的邮件,他发邮件给那家公司,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复,直到他在放弃发来offer那家公司前,他通过那个公司内部的朋友得知自己早就落选了。
他很生气的抱怨:为什么不给我发个邮件明确的告诉我被拒绝了?明确告诉我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拖着我?害我差点把别的公司拒了。
我想,这是大多数公司的逻辑,没有消息就是被拒绝了,可是,难道发一条拒绝的消息这么困难吗?难道说一句不好意思你出局了这么艰难吗?
后来我发现,确实很艰难,在这个社会上,拒绝意味着敌意,敌意代表着树敌,所以,才在找工作这个领域上,除了出众和出局外,多了第三个选择:待定。
待定的逻辑,其实基本就是没戏了。
这项选项本身不存在,但是因为怕得罪人,所以才给了被人这样的一线希望。
但这项希望背后,将有可能是更大的失望。
同样的逻辑还在恋爱中,这些年,我见过许多条件不错的男生女生都有备胎,备胎逻辑让我一直十分不解,对于一个被追求的男生或者女生,难道不应该时喜欢就答应,不喜欢就应该直接拒绝吗?
不是。
我们还有第三个逻辑,就是待定,我见过一个女生跟男生说:我不讨厌你,但你愿意等我玩儿够了再回来,我们就在一起。
天啊,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逻辑吗?
更诡异的是,那个男的还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还屁颠屁颠的接了盘,两个人结了婚。
我所得知的是,后来男人在结了婚之后的几个月就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他也没玩儿够。
我所理解的爱情应该是简单的,要是喜欢,就奋勇直追,要是不喜欢,就别吊着别人,尽快拒绝。
中间选项害人,让人上不去下不来。
你明明可以改变情感导向去喜欢另一个姑娘,可是你一想,我的女神还给着我机会呢,我要好好表现,老实的等,当好备胎,不就能在一起了吗。
等着等着,等到了女神结婚的消息。
所以,真实的世界里,没有折中选项,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折中的选项,让世界变得复杂,甚至让人迷茫,你可以表达这种的思想,但你千万不要相信,你总要站一边,要不然就更迷茫。
就比如我曾经问一个朋友,你想吃什么,朋友说,随便。
我说,那你想去吃肯德基吗,他说,肯德基有什么好吃的?我又问,那麦当劳可以吗?他说麦当劳有什么好吃的,我继续问,那你想吃什么,他说随便。
那么,这就不是随便。
你有想法,就要表达出来。
就好比别人问我,李老师,您有什么忌口吗?我一定会说,不好意思,我不能吃辣。
我一定不会说,随便。
3、你可能说我极端,说我们就是在这个极端的世界里变坏的,所以,中庸永远是最好的方式。
的确,看起来应该是这样,可是,我们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和思维下变得迷茫的,变得里外不是人的。
比如我们晚上要加班,女朋友又闹着要一起吃饭,你到底应该选择什么?
中庸的逻辑就是你加班到十点,然后陪女朋友吃夜宵。
你以为两个人都不得罪,其实老板怪罪你,为什么其他人加班到十一点,你提前了一个小时走,女朋友抱怨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陪我。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跟女朋友说,不好意思,今天加班,明天我一定陪你;也可以跟老板说,我女朋友今天生日,她对我更重要一些,你随便扣钱吧。
看似得罪了一方,其实自己减少了很多痛苦,你完全可以协调的更好,注意,我没有否认中庸,只是当世界本身就极端时,你选择走中间的方向,路却是走的难了很多。
有时候,减少几个选项真的能帮助你很多忙,人就是一个不停纠结、不停选择的动物,年龄越大,越应该在生命中做减法:减少一些不走心的朋友,减少一些没必要的信息,减少一点让自己不开心的生活方式。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你要学会去做选择,选择,能让你减少很多麻烦。
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刻: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条路,应该怎么选择。
许多人都在两条路上徘徊着,或者自己开辟了一条中间的路,走的累,走的慢,还走的痛苦,为什么不能选择一条,勇敢的走,忘掉另一条呢?
要知道,最坏的选择就是不选择。
有人会问,如果两条路,非要选择一条,不让我走中间,走错了怎么办?
其实这就是人生,选择了就拼命往前,放弃了就不要后悔,何况,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有些路就算没有理想的结局,这条路周围的风景,也是这辈子最美好的记忆。
所以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你必须暗示自己: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这样义无反顾的前行,才会有更好的收获。
4、再举一个例子。
曾经有许多学生问过我应该考研还是应该工作,而且他们问我的时间,往往是在10月份,要知道,12月份就要开始考研。
他们放弃不了不上不下的工作,也放弃不了已经迷糊复习两个月的考研,时间又很紧迫,于是,他们选择折中的方式:一边工作,一边考研。
白天工作疲惫不堪,晚上看书三心二意,到头来,被领导辞退,考研还失败。
许多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又什么也不肯放弃,寻找着中间选项,然后唯唯诺诺的前行,这样的结果就是患得患失、不尽全力。
可是,你是否发现,当你最后几个月背水一战的决心考研,或者咬紧牙关放努力工作时,胜率自然就大了很多,当然你可以说,要是我这么做都失败了怎么办?
但至少你尽了全力,不后悔了,总结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擦亮武器,迎接下一次战斗。
另外,你这么年轻,为什么怕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大不了大器晚成。
所以,其实这就是年轻时最好的选择: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选择了就坚持,放弃了就别后悔,选择一条喜欢的路,义无反顾的走,哪怕遍体鳞伤,鼻青脸肿。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生活没有中间选项,没有捷径,就算有,也是你走到终点时,回头隐约看到的那条小路。
可是,无论路多么绕,路边的风景,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最美的经历。
*作者介绍:李尚龙,青年导演、编剧、作家,本文选自公号:龙影部落(ID:lslmoviegoers),微博:@尚龙老师。
新书《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