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2021版青岛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精品课件在线)_5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30
范文2020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2三角形三边的关1/ 33系|青岛版(共31张PPT)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 ? 弄清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它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 在试验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33× × √5/ 33操作要求: ? 1、画一条线段(为了方便画整厘米的线段) ,动手操作,看能否与所给小棒(8厘米、5厘米)围成三角形。
? 2、多进行几次试验。
? 3、填写表格,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表方案第一条边(cm)第二条边 (cm) 所配第三边的长度 (cm) 能否围成三角形 1 8 5 2 8 5 3 8 5 4 8 5 5 8 5 …… ……7/ 33操作要求: ? 1、画一条线段(为了方便画整厘米的线段) ,动手操作,看能否与所给小棒(8厘米、5厘米)围成三角形。
? 2、多进行几次试验。
? 3、填写表格,做好记录。
思考: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长度有什么特点?不能围成的三条线段长度有什么特点?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 338 5 14 8+5<14 有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11/ 3313/ 338 5 14 有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不能围成三角形8 5 13 8+5=13 有两条线段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15/ 3317/ 338 5 13 有两条线段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不能围成三角形19/ 338 5 10 5+8>10 10+8>5 5+10>8 任意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21/ 3323/ 338 5 10 任意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算算想想: 1、算一算能围成三角形的任意两根小棒的和与第三根小棒之间的关系。
这说明什么?将三根小棒两两相加与第三根小棒相比,如果都大于,才能围成三角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青岛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第4.2.1节,重点探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与定义: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
2. 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原则。
3. 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简单的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直线、线段、角等,自然引入三角形的概念。
2. 三角形的定义- 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 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实际应用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边关系。
- 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三边关系。
-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复习(5分钟)- 复习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直线、线段、角等。
- 引入三角形的概念。
第二步:三角形的定义(10分钟)- 讲解三角形的定义。
- 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第三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5分钟)- 讲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原则。
-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三边关系。
第四步:实际应用(10分钟)- 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计算等方式解决问题。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0分钟)-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三边关系的应用。
- 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六步: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