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省潜山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教案新人教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潜山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教案新人教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潜山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教案新人教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4.3 群落的结构教学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生(一起答):群落师:对,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3节群落的结构.(版书)第3节群落的结构展示案例1: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1。
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
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师:通过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展开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师: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群落的物种组成,请同学们通过个体→种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承前面所学种群的内容,启下面要学的群落的概念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在一起的各生物种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他们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掌握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图像分析和转换能力。
2.独立学习,小组合作,通过举例掌握种间关系的类型。
3.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的观点;高效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法指导】1.预习案由每位同学在课前自学独立完成;探究案在课堂合作交流进行(小组长及具备能力的同学要先预习);训练案是课后作业,同学们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独立限时完成。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而掌握关键句。
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标识出来并填写到预习案“我的疑问”处,待课堂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予以解决。
预习案(限时2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教材梳理(通读教材,夯实基础)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内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 关系;(3)群落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
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1):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等。
(3):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探究原理①调查方法: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
(2)探究步骤:①准备→②→③→④观察和分类⑤统计和分析。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2.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现象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条件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的不同、生物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
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1.概念:同一...........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⑴.丰富度:群落中..........树木的多少。
⑵.特点:不同群落............不同。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1.种间关系⑴.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如下图....(填序号)。
⑵.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如下图......。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
⑶.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下图......。
⑷.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如下图......。
................................................. ..................................................................2.群落的结构⑴.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⑵.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常呈...........分布。
破疑解难一、种群和群落的比较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力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人教版必修二 4.3 群落的结构学案【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2.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3.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看”—知识经纬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导”—自主预习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各种种间关系的对比3.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水平结构: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使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呈分布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注意事项1.调查研究小动物时,常用进行采集与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3.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来收集。
4.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标本,应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学”—互动探究探究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1.群落的概念是什么?提示: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即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统称。
注意:群落不是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来的有机体。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提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组成和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群落的范围、边界和演替等。
3.群落的物种组成提示:(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4.种间关系有哪些?请举例。
【经典回眸】 (2011·西安联考)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第3节群落的结构【自主学习】一、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内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 关系;(3)群落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对寄主有一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注意:(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可能为竞争或捕食关系。
若两曲线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同为捕食。
(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
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绝,即下降曲线能降到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概念辨析:(1)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竞争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2)捕食与竞争的区别: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
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性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包括结构和结构方面。
2.类型(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森林植物从高到低依次为、、。
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群落的演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4、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5、通过比较种群和群落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问题,掌握类比方法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4、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高考链接(高考考点)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教学重点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教学重点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PPT讲授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一)引入新课结合“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
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
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通过池塘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导学案:4.3 群落的结构01 选修班- 1 - / 5第3节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学习目标】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活动方案】活动一 理解群落的概念经调查发现,某农田中除小麦外,还生活着以下生物:荠菜、婆婆纳、看麦娘等杂草;蚜虫、蝼蛄、土蝗和蟋蟀等害虫;田鼠、野兔、黄鼠狼等小型哺乳动物;蟾蜍、青蛙等两栖类动物;家燕、麻雀、大山雀、白头鹎等鸟类动物;蝮蛇、乌梢蛇、赤链蛇等蛇类。
(1)该农田中至少有多少种种群?(2)用两个例子分析一下该农田里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3)大量捕杀青蛙、鸟类、蛇类、黄鼠狼等动物会对小麦产量造成怎样的影响?(4)什么是群落?群落:同一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的集合。
群落由一定的 、 和 组成。
活动二 学会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西双版纳的热带辽宁南部的落叶北极苔原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江苏南部的常绿阔叶林(1)上面的五种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最多的是哪个?物种数目最少的是哪个?(2)上面的四种森林群落中,构成的主要树种各有什么明显的特点?(3)从对上面的不同群落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不同群落之间的最大差别什么?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物种丰富度: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多少。
(5)请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森林中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纬度之间的关系,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活动三概述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1)填写下面的表格: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对有害,对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而寄主会竞争数量上呈现出“”。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减少,后增加者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是捕食者,是被捕食者- 2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导学案:4.3 群落的结构01 选修班- 3 - / 5(2)高斯将两种草履虫一起培养,双核小草履虫能生存,大草履虫不能生存,这两种草履虫之间是什么关系?请解释高斯的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三节群落的结构【课标点击】1、识别群落,说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上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自主探究】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总结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什么是群落?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结论:1、群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群落的物种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结论: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称为丰富度。
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观察课本中的图4-11图4-12图4-13,思考:1、什么是群落的空间结构?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结论:1、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
【例题精析】XXXXX:〖例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解析: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后,大鲈鱼将以小鲈鱼为食,这应属于种内斗争关系,而不应是种间捕食。
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教法讲授法及演示归纳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一课时:4.3群落的结构一、自主学习(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种群组成、优势种群。
(2)种间关系(3)群落的演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赤道,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本处教材中的资料阅读部分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阅读完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三)、种间关系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大豆与根瘤菌寄生无曲线图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存在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生物物种间竞争越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总结,图像尤为重要,学生要掌握与记忆。
捕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与兔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规律方法:(1)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则可能为竞争关系或捕食关系.若两曲线的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同则为捕食关系。
(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
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绝,即下降曲线能降到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阅读课本74页,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引起植物分层的的主要原因?2、引起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完成下表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生物群落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2.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光的利用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条件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五.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研究方法: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实施计划: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群落的空间分析→讨论三、变式训练: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 。
高考链接1.群落的概念2.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结构一、预习准备(结合教材完成问题导学案该节的自主测评)※课内探究探究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指的是怎样的种间关系?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还存有其他的种间关系吗?请试着画出种间关系的数量变化图。
探究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别是怎样形成的?探究三:土然中小动物丰富度怎样调查,能够用标志重补法和样方法么?※课堂知识要点1.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
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种间关系有(1)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3.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了不同的,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绝大部分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
群落中 的分层现象决定了 的分层现象。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因为 等影响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 分布。
我国由东到西的群落分布主要受“ ”制约,由南到北的群落分布主要受“ ”制约。
群落具一定空间结构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种群的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合理空间分布,有利于 ,有利于种间关系协调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 .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B .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 .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D .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 .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B .群落的气候条件C .群落的物种组成D .群落的生物数量4.“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A .寄生B .捕食C .竞争D .互利共生5.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 .菟丝子和大豆B .细菌和噬菌体C .山羊和青草D .水稻和稗草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3节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举例说出群落中不同种群的种间关系
【预习导学】
一、群落的概念:______________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____________。
2.丰富度:
(1)概念:群落中___________数目的多少。
(2)规律:我国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_______。
(3)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__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统计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________,通过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_____________: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1)现象: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现象。
(2)决定因素:
①植物分层:__ ____________;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__________条件。
2.水平结构
(1)现象: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常呈_________分布。
(2)决定因素:______变化、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_的差异、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预习自测】
1.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水库里的全部鱼
B.一个湖泊中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
C.一片草原上的小鸟和昆虫
D.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
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3.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4.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 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
5.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
A.光照强度B.土壤类型C.温度大小D.种群的年龄结构
【课堂检测】
分析四种种间关系
判断:
1.竞争的结果就是导致期中一方灭绝,而另一方大量生存繁衍()
2.同种动物为争夺食物、领地等等而互相斗争,这种行为属于竞争()
3.在非洲草原上,猎豹经常和狼群争夺食物。
猎豹和狼群的关系属于()
A.共生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合作关系
4.下列实例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某些水体中的鲈鱼成体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
B.大猫熊主要以箭竹的嫩枝和嫩叶为食
C.动物饮水 D.水蛭用口器刺破河蚌体表吸食血液
5.生物群落的特点有()
①有一定的分层结构②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③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
6.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C.资源利用D.生物进化
7.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当堂训练】
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
A.光照强度B.土壤类型C.温度大小D.种群的年龄结构
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B.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C.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D.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4.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
5.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6.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