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总体规划正文
- 格式:doc
- 大小:595.50 KB
- 文档页数:72
东台三定方案项目背景东台市是江苏省盐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海。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渔业和海洋产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东台市面临着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和缓解环境压力,东台市政府制定了“东台三定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方案目标•提升交通效率:通过优化交通路网和改善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优化城市布局: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抗震能力和生态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方案内容交通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在城市主要道路上建设快速公交专用车道,优化公交线路网络,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输效率。
•建设停车设施:修建多层停车场和停车楼,提供充足的停车位,缓解市区停车难的问题。
•优化交通信号灯:通过智能化技术,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流畅度。
城市规划•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和生态保护区。
•优化城市布局:通过调整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地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环境质量。
•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和提升,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城市绿化工作力度,增加公园、绿地和行道树等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控制环境污染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空气质量监测等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方案实施为了有效推进“东台三定方案”的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或委员会负责方案的实施工作,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东台市的文旅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东台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市内文化遗产丰富,传统节庆活动繁多,历史遗迹众多,自然景观优美。
东台市的文旅融合项目正在逐渐兴起,通过打造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旅游文化节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本文将重点介绍东台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文旅融合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东台市文旅项目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文化魅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繁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说明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分析思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东台市文旅项目的背景与意义,分为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引入读者,使其对即将介绍的东台市文旅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东台市的文化资源、东台市的旅游资源和东台市的文旅融合项目。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东台市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文旅融合项目的建设情况,为读者揭示东台市文旅项目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文中重点内容,回顾东台市文旅项目的发展潜力、建设意义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东台市文旅项目的价值和潜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目的部分旨在探讨东台市开展文旅项目的动机和意义,分析文旅融合的重要性,为东台市文旅项目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东台市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体概述,探讨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东台市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和分析东台市的文旅融合项目,探讨对于文化传承、旅游景点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东台市文旅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最终旨在推动东台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公示为了摸底我市域湿地资源的类型、生态价值和分布,确定市域湿地资源的主要保护对象,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园林城市的建设,编制《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
该规划已通过有关专家评审论证,现将保护规划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自2014年7月28日至2014年8月27日。
规划公示期内,欢迎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可发至邮箱dtjsghb@)。
一、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东台市全市域,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不含滩涂市域面积为2340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以《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确定的东台市中心城区范围,北到市界、333省道东段,东到沈海高速公路,南至东后公路、惠阳路,西到204 国道,合计约107.47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成湿地保护小区5处或5处以上,省级城市湿地一处,县级水源保护地一处,使全市重要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
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规章制度和监测科研体系。
三、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3)科技支撑、空间落实原则(4)与专项规划相协调的原则(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四、规划内容框架1、市域湿地保护规划从东台自然湿地主要类型的角度来研究,形成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水源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四种,主要有:东台黄海省级森林公园、泰东河东台水源地保护区、江苏省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台市滨海湿地保护小区、江苏东台永丰林省级湿地公园,总体布局呈现“一片、一带、四廊、四节点”的分布格局,保证东台近海淤泥质沙滩、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证陆域湿地通廊的廊道作用,对重要的湿地节点进行保护和生态修复。
2、中心城区湿地保护规划总体布局:“一片、五脉、多廊、多点”。
“一片”:西溪湿地,是城市的生态核心区域,规划扩大湿地生态容量,增大湿地空间及滞洪量,划定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及实验区。
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全文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全文序 言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江苏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江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是江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海开发的战略决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意义重大。
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意义重大。
江苏沿海开发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市区以及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启东等14个县(市)。
沿海开发影响范围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全部区域。
2005年,本区人口1712.74万,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2596.8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2.9%、27.7%和1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6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5.9∶50.7∶33.4。
加快沿海开发将使本区与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共同构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主体框架,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态势,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态势,促进苏中、促进苏中、苏北快速发展。
编制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主要是阐明政苏北快速发展。
编制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主要是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开发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规范开发秩序,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凝聚力量,形成共识,促进发展。
力量,形成共识,促进发展。
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编制依据,为编制依据,充分吸收了《江苏省沿海地区地质环境评价报告》、《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06-2010)》的相关成果,并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等进行衔接。
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2015年为规划目标期,重点明确“十一五”期间的开发任务,是沿海开发的指导性文件,其空间布局要求具有约束性。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09〕15号)东台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报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说明并请予批复的请示(东政发〔2009〕1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上报的《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二、东台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台市域。
望你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要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合理分布人口、产业和各类设施,重点培育三仓、安丰等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镇村居民点布局,加强对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管理。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10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3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5.8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45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3.2平方公里以内。
五、科学引导城市布局。
中心城区主要向东发展,适度向北、南、西三面延伸,以通榆河为界形成“西城东区”格局。
“西城”以老城区和北部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发展成为功能综合、设施完备的“一核三组团”城市片区;“东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形成“北工南居”的空间格局。
加强对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做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促进城市集约发展。
六、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延伸,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陈爱芹与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确认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3.20【案件字号】(2021)苏09行终12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葛丹峰吕红秦广林【审理法官】葛丹峰吕红秦广林【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陈爱芹;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翟立锦【当事人】陈爱芹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翟立锦【当事人-个人】陈爱芹翟立锦【当事人-公司】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代理律师/律所】王健松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臧申秋江苏天全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健松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臧申秋江苏天全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健松臧申秋【代理律所】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江苏天全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陈爱芹;翟立锦【被告】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本院观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权责关键词】行政确认合法违法可撤销基本原则第三人证明驳回起诉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本案中,被上诉人东台住建局作为案涉地块的征收部门,具有组织实施案涉地块内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目标,可以通过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协商的方式达成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一)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二)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四)其他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情形。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1•【字号】苏政复[2011]76号•【施行日期】2011.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1〕76号)盐城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求批准我市9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盐政发〔2010〕234号)悉。
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盐城市盐都区、亭湖区和滨海县、建湖县、射阳县、响水县、阜宁县、大丰市、东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盐都区所辖龙冈镇、张庄街道、盐龙街道、潘黄街道、新都街道、郭猛镇、大冈镇、尚庄镇、大纵湖镇、楼王镇、学富镇、秦南镇;亭湖区所辖新洋街道、先锋街道、文峰街道、毓龙街道、大洋街道、五星街道、黄海街道、永丰镇、新兴镇、青墩镇、南洋镇、盐东镇、步凤镇、便仓镇、伍佑镇、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黄尖镇;滨海县所辖东坎镇、五汛镇、蔡桥镇、正红镇、通榆镇、天场乡、大套乡、界牌镇、陈涛乡、八巨镇、八滩镇、振东乡、滨海港镇、滨淮镇、樊集乡、淮海农场(滨海境内)、滨淮农场、新滩盐场;建湖县所辖近湖镇、建阳镇、九龙口镇、恒济镇、颜单镇、沿河镇、芦沟镇、庆丰镇、上冈镇、冈西镇、宝塔镇、高作镇;射阳县所辖临海镇、千秋镇、四明镇、海河镇、海通镇、兴桥镇、新坍镇、长荡镇、盘湾镇、特庸镇、洋马镇、黄沙港镇、合德镇、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淮海农场(射阳境内)、临海农场、新洋农场、射阳盐场、方强农场、黄沙港林场、射阳林场;响水县所辖响水镇、陈家港镇、小尖镇、黄圩镇、运河镇、大有镇、双港镇、南河镇、黄海农场、灌东盐场;阜宁县所辖阜城镇、沟墩镇、陈良镇、三灶镇、郭墅镇、新沟镇、陈集镇、羊寨镇、芦蒲镇、板湖镇、东沟镇、益林镇、古河镇、罗桥镇;大丰市所辖大中镇、草堰镇、白驹镇、刘庄镇、西团镇、小海镇、大桥镇、草庙镇、万盈镇、南阳镇、新丰镇、三龙镇、大丰港区;东台市所辖溱东镇、时堰镇、五烈镇、梁垛镇、安丰镇、南沈灶镇、富安镇、唐洋镇、新街镇、许河镇、三仓镇、头灶镇、弶港镇、东台镇、新曹农场、弶港农场共133个镇(乡、街道、开发区、港区、林场、盐场、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适应盐城市发展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化,实现“在苏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盐城主城区建设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3、《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4、《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7、《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02] 35号)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1991]14号)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1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规[1994]36号)12、《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2003)13、《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4、《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5、《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3条强制性内容规定文本中采用“楷体字”表示的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
2、结合江苏省沿江、沿海、沿东陇海、沿沪宁的“四沿”发展思路,突出制造业在盐城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空间上落实“以工兴市”发展战略。
东台城区规划方案项目背景东台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徐州市辖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东台城区面临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因此,为了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东台市政府决定制定一套全面的城区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东台城区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指导。
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交通布局,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2.实施生态环保策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4.发展现代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规划范围东台城区规划方案的范围包括城区内所有土地,总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
详细区域划分如下:•区域一:市中心区,包括市政府、商业中心、文化娱乐等。
•区域二:住宅区,包括各类住宅小区、学校和医院等。
•区域三:工业区,包括各类工厂和生产设施等。
•区域四:交通枢纽,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等。
方案内容交通规划1.建设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各个重要区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完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规划出行便捷的自行车道路系统。
3.建设停车场和停车设施,合理规划停车空间,解决停车难问题。
4.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环境规划1.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2.建设绿色公园和休闲区,提供更多绿地和休闲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并鼓励居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
土地利用规划1.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
2.鼓励城市更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旧城区的综合改造和提升。
3.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
城市功能规划1.发展科技产业,促进创新创业,提高城市竞争力。
2.建设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多文化娱乐和社会服务。
3.加强城市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法制化和信息化的城市管理体系。
东台生态市建设规划东台市人民政府南京林业大学二○○三年六月1 东台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地理位置东台市位于苏北沿海,北纬32°33′—32°57′,东经120°07′—120°53′,南通、扬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属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开发带,东濒黄海,南临海安,西界兴化,北毗大丰,西南与泰县接壤。
全市总面积3193km2,其中陆地总面积2194 km2,水域面积999 km2。
海岸线全长85 km,滩涂面积1040 km2。
东台镇为东台市政府所在地。
1.1.2 地质地貌东台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区。
地层系统是以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岩为主的地台地层,厚度在30—150m,形成于震石纪晚期至中、下三迭世。
南部东台坳陷属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是在印支—燕山褶皱基础上形成的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其箕状凹陷分布极为明显,油气资源丰富。
东台地质状况稳定,70多年来未发生任何地质灾害。
东台市属江、淮和黄河的冲击平原,地形比较平坦,微有起伏,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地貌。
该市东西部地貌差异较大,分属滨海、江淮两大平原。
范公堤以东属苏北海相堆积平原,东南部高程4~5m,西北部高程3.5m左右,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貌格局。
范公堤以西属苏北里下河碟形洼地东部碟缘平原,东北高平,高程2.6~3.1m;西南低洼,高程1.4~2.5m。
由于堤西是泻湖演变成的湖荡沼泽地,经筑圩建堤、开拓垦殖,已形成河港纵横、湖荡交错、北高南低的地貌景观。
1.1.3 气候条件东台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条件良好,水热资源丰富,具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4.6℃,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夏季偏凉、冬季偏暖。
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8℃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6~37℃。
年平均日照时数2231.9h,以8月最多、2月最少。
年平均降水量1042.3mm,年际变化幅度大,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以6~9月为主,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年平均蒸发量1419mm。
年平均无霜期220d。
灾害性天气有雨涝、干旱、低温、寒潮、台风、冰雹等。
据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发生水灾25次、旱灾16次,季节性的干旱几乎每年时有发生。
受暴雨和东高西低的地貌影响,雨涝在西部发生频率较高,平均每年3.3次。
同时,台风、龙卷风和冰雹亦常造成灾害。
1.1.4 土壤条件全市分属两个自然区域,土壤条件差异很大。
西部里下河低洼地区土壤主要为水稻土;东部滨海平原土壤为盐土,由于成陆和开垦利用时间不同,以黄海公路为界,路西主要为灰泥土、黄泥沙土、小粉土等,路东为黄沙土、小粉土、沙性潮盐土等。
此外,东部不断淤长的沿海滩涂是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
东台市境内的土壤可分为五个等级。
一级地面积6831 hm2,主要分布在黄海公路以西,耕层深厚,质地适中,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粮棉产量高。
二级地、三级地面积分别为35952 hm2和37554 hm2,各乡镇均有分布。
其中,三级地耕层浅薄,肥力中等偏下,开发潜力极大。
四级、五级地主要分布于东部乡镇,土壤含盐量高,耕层浅薄,结构不良,农作物产量低。
1.1.5 水文状况(1)水系分布范公堤以西,属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沟河纵横交错,外来水量丰富,南北流向的主要河流有泰东河、串场河、通榆河,东西流向的主要河流有梓辛河、蚌蜒河和安时河等;范公堤以东,属沿海垦区,由数条排灌河和众多大、中、小沟构成水网,河流以东西向为主,主要有何垛河、东台河、梁垛河、三仓河、安弶河、方塘河。
全市主要河流分属串场河、黄海、射阳三大水系,具体见表1.1。
表1.1 东台境内主要河流一览表(2)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达到7.583亿m3,平水年4.269亿m3。
由于地表径流利用率低,需要引水补充,主要由三江营,经新通扬河、通榆河、泰东河、串场河引入。
堤西里下河地区,可直接从河网提水;堤东滨海平原,地势较高,需通过安丰、东台、富安3个翻水站,补充水源。
全市2001年地表水用量2.80亿m3,其中农牧业用水2.46亿m3,工业用水2613万m3,生活用水709万m3。
(3)地下水资源区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利用难度较大。
浅层地下水丰富,但矿化度高,含盐量高达3‰以上,不宜作为工农业和人畜饮用水;150m以下的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但埋藏深、开发成本高。
目前探明全市地下水净储量为3.01亿m3,可开采量约为2000万m3/a。
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呈下降趋势,市区已出现降落漏斗,地下水位下降26.0cm,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限制。
1.1.6 生物资源东台市现有植被大多为人工栽培而成,主要树种有杨树、银杏、水杉、柳杉、泡桐、柳树、梨树、柿树、杜仲等;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大豆、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薄荷等;野生植物有纤维类、淀粉类、药用类,其中药用类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
野生动物包括脊椎类、节肢类、软体类及环节类等;水生生物555种,其中浮游植物190种,固着性藻类84种,底栖生物183种。
优越的海洋环境为中华鲟、江豚等海洋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也孕育了丰富的水产品,主要有文蛤、对虾、鳗鱼、梭子蟹、水晶虾、鲳鱼、梅童鱼、冻蚬、泥螺等。
1.1.7 滩涂和海洋资源东台市东临黄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沿海滩涂,现有滩涂面积1040km2,并以每年670hm2的速度增加,形成典型的沿海湿地生态系统。
沿海滩涂可分为四种类型,由海堤向东依次呈南北向带状排列。
(1)草滩:宽度4km左右,地面较平坦,植被为白茅或芦苇群落。
(2)盐蒿滩:位于草滩以东,宽度3~5km,处于平均高潮位和大潮为之间。
地面比草滩略低,植被为单一的盐蒿,可促进泥沙淤积。
(3)泥滩:位于盐蒿滩东侧,宽度0.5~6km,滩面无天然植被,有黄绿色藻类覆盖,蟹穴特别多,并有泥螺等生物。
(4)粉沙滩:宽度3~24km,在平均低潮位至小潮高潮位之间。
滩面生物主要有泥螺、文蛤、四角蛤、蟹等。
沿海滩涂生物种类繁多,其中药用植物、鱼虾类资源尤其丰富,为丹顶鹤、朱鹮等珍禽提供了栖息地。
东海海域受两大潮波控制。
一为太平洋潮波,由南向北推进;二为黄海西部旋转潮波,由北向南推进。
这两股潮波在弶港以东海域汇合,形成特有的海洋奇观“虎头潮”。
“虎头潮”浪高4~5米,十分壮观。
同时,两股潮波撞击形成惯性旋转将弶港南北岸线冲刷成中部凹陷的海湾地貌,形成特殊的景观,为我国四大海域独有。
东台海域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和生存场所。
1.2 社会经济概况1.2.1 行政区划与人口现状东台市现有23个镇,总人口1167945人,其中农村人口882217,占总人口的75.5%,非农业人口285728,占24.5%。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48‰,死亡率为6.65‰,自然增长率为-1.16‰;迁入人数14607,迁出人数18331,净迁入率-3.18‰。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15.38万,文盲人数降至12.17万。
1.2.2 经济发展状况全市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5.24亿元,第二产业37.68亿元,第三产业32.13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5.6%、20.6%、13.1%;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5.9:33.8:30.3调整为33.5:35.9:30.6,首次实现由一、二、三的次序到二、一、三次序的根本转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75元,突破1000美元;城镇职工人均工资74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4元。
(1)农林牧渔业全市200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达35.2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9.32亿元,林业产值0.83亿元,畜牧业产值8.79亿元,渔业产值6.30亿元;多种经营、畜牧、特经作物占农业、多种经营、种植业的比重均已超过60%;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现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4个,省市名牌农产品8个,建成数个上规模生态农生产基地,如5.37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1.33万hm2西瓜绿色食品基地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机械化水平达到74%以上。
(2)工业与建筑业东台市工业门类齐全,分布相对零散;纺织、食品、建筑、机械、化工是主要行业;水泥、电缆、钨钼、丝绸等多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200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7.68亿元,工业产值32.65亿元,建筑业产值5.03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0.6%、22.5%、9.1%。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7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47.2%,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9.87亿元,占52.8%;现有大型企业1家,中型企业24家,小型企业233家;经济外向度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增多,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相继关停或转产,初步改变了“小而散、小而全、小而低”的结构问题,实现了工业经济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3)第三产业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2001年,全市营业面积1万m2以上的市场已有8个,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6个,市场经营秩序日益规范,批发、零售和餐饮娱乐业产值达7.51亿元;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产值为5.71亿元;金融、保险运行平稳,产值为6.99、5.71亿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合计产值为4.27亿元;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业发展较快;旅游业、社区服务业、证券业也已起步。
1.2.3 其它此外,东台的卫生文化事业、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发展较好。
文化基础设施齐备,文化市场活跃,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形成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由社会发放;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再就业率达7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市政建设成绩显著,先后实施了一、二、三期旧城改造,总面积71.23 hm2,总建筑面积99万m2,其中住宅75万m2,公共基础设施24万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升至35.1%,人均绿地面积达7.12 m2;初步形成五纵四横的道路骨架。
1.3 生态环境现状1.3.1 空气环境(1)空气环境质量东台市空气环境监测采用五日法,市区设4个监测点,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监测结果:2001年东台市空气质量属清洁级,空气质量指数为0.55。
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的年日平均值分别为0.007mg/m3、0.019 mg/m3、0.124 mg/m3,污染负荷分别为12.0%、24.4%、63.6%,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尘年均值7.27t/km2.month,超标率为19.4%,符合省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