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一章周周清试题与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检测(二)学号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而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 节中的( )A .蒸发 B.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2.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 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
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
可见( ) A. 亚洲淡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 .全球淡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D .亚洲淡水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淡水水资源缺乏问题3.区别盛有空气和氧气的两瓶气体的方法是 ( ) A.比较气体的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点燃看是否能燃烧4.取用固体药品时不可能用到的是( )A .胶头滴管B .药匙C .纸槽D .镊子5.碘酒是医生打针前常用的消毒剂,碘酒溶液中溶剂是 ( ) A .碘 B .酒精 C .水 D .碘酒6.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7.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 .吸附B .沉降C .电解D .消毒 8.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蒸发5g 水有固体溶质析出B .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C .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D .升高温度能继续溶解晶体9.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蔗糖的溶解度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液体中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它们此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11.鸡蛋沉没水底受到的浮力为F 1,逐渐向水中加盐,当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 2,上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 3,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 4,则( ) A .F 1<F 2<F 3<F 4 B .F 1<F 2<F 3=F 4 C .F 1<F 2=F 3<F 4 D .F 1<F 2=F 4<F 312.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浸在乙液体中漂浮,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②ρ甲和ρ乙的大小,肯定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ρ甲>ρ乙13. 质量为100克的物体,放进盛满某种液体的杯子里,溢出液体80克,那么,物体将( ) A 、漂浮在液面上 B 、沉在杯底 C 、悬浮在液体里 D 、可能浮在液面上或沉在杯底14.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10克,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A.氯酸钾B.硝酸钾C.氯化钠D.蔗糖15. 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木球和铜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足够多),三个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是( )(已知ρ铜> ρ铁>ρ水>ρ木)A 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 、铜球受到的浮力最大C 、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D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16.以下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图,正确的顺序是( )A 、②①④③⑤B 、①②③④⑤C 、③④①②⑤D 、④⑤①②③ 17.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接近饱和,将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中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小B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大C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D .氯化钠在溶液中的质量较少 18.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 ℃下蒸发水分,则析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的图( )19.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 级海试,如图所示。
八上第一章周周清(3.9)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图中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当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一端时,甲被吸引而转动起来,则可以判断()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C.甲、乙都有磁性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A B C D3.在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竖直指向上,S极竖直指向下,则该位置应在A.地理北极附近B.赤道附近C.地理南极附近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一只小磁针自A点开始沿圆形轨迹绕条形磁铁缓慢移动一周又回到A点的过程中,小磁针绕自身的转轴转动的圈数为()A.1圈B.2圈C.3圈D.4圈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质量均为m,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秤读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A.F1=0,F2=mg B.F1>0,F2=mgC.F1=mg,F2=0 D.F1>0,F2<mg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B.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C.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D.试电笔插人两孔插座的左孔,氛管发光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当通电螺线管向左靠近条形磁铁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9.如图所示,在一通电环形线圈内放一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是()A.N极垂直纸面指向纸内B.N极垂直纸面指向纸外C.N极指向右D.N极指向左10.玩具小船上固定有螺线管(有铁芯)、电源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放在水面上,闭合开关,船头最后静止时的指向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11.如图电路中,弹簧下悬挂着一个条形磁体A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弹簧长度变长,则()A.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A端是N极B.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A端是S极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A端是N极D.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A端是S极12.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2. 下列哪个过程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融化C. 吸收D. 分解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昆虫D. 猫4. 下列哪种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蘑菇B. 藻类C. 细菌D. 动物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生锈D. 晶体融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4.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5. 磁铁可以吸引所有金属。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______。
4. 磁铁可以吸引______。
5.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2.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3. 简述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4. 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5. 简述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想知道为什么他家的铁锅会生锈,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2. 小红想知道为什么她种的植物叶子会变黄,你能帮她解释一下吗?3. 小刚想知道为什么他喝完牛奶后会感到饱腹,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4. 小李想知道为什么他的电脑可以存储大量文件,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5. 小王想知道为什么他的手机可以接收信号,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的水循环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bfb科学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溶解盐巴水中B. 冰块变成水C. 纸张切成碎片D. 铁生锈2.下列描述中,属于纯物质的是()A. 纯净水B. 矿泉水C. 河水D. 井水3.液体甲、乙混合后变为橙色,消失,这可能是()A. 热膨胀B. 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稀释4.下列实验操作能加速溶解吗?()A. 提高温度B. 加大压力C. 加入氧气D. 除去溶液表面的浮物5.铁、水、氧气,属于下列哪一类物质?()A. 纯物质B. 混合物C. 硬物质D. 感官描述不足6.下列物品都是混合物,但____同样是混合物。
()A. 矿泉水B. 雪糕C. 巧克力D. 奶茶7.在pH=7.6的溶液中,属于弱酸的物质是()A. 纯净水B. 白醋C. 柠檬汁D. 鲜橙汁8.下列哪项不属于变化物质的特征?()A. 密度B. 活化能C. 沸点D. 溶解度9.下列哪个实验操作不能判断这种溶液是酸性的?()A. 测定pH值B. 加入金属钠C. 用石蕊试纸试验D. 固定卷片用来测试10.下列哪个物质在室温下能溶解在水中?()A. 石蜡B. 石墨C. 血红蛋白D. 乙醇11.下列实验操作能分离沙子和石膏的是()A. 用大石头压碎混合物B. 在混合物上添热C. 用足量水反复冲洗混合物D. 对混合物用磁铁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是硬物质B. 冰块可以使温度发生变化C. 氢氧化钠是弱酸D. 电解水是单质13.下列物质是纯物质的是()A. 苹果酒B. 苏打水C. 琥珀酸D. 菠萝饮料14.下列实验心得不正确的是()A. A银离子在水中导电B. B氧化铜加热后化学变化C. C硫酸铜加热后热分解D. D水溶液是氢离子导体15.下列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A. 先称量盐酸、氢氧化钠,再将其中一种加入水中稀释B. 将0.5g酸性土加入大杯中,对一部分加少量水,对另一部分加石油醚C. 将100mL 纯净水倒入容器中,液面高处光线下观察,并测定pH值D. 将石灰水倒入试管中,再用石蕊试纸试验测定酸碱特性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九九乳是纯物质B. 将薄荷叶放入水中属于物理变化C. 二元键是化学键,比单键强D. pH=3的溶液强酸1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物质的是()A. 辣椒面B. 矿泉水C. 木炭D. 美年达18.下列哪个能眼睛可见?()A. 浸泡后的土耳其棉手帕B. 氢氧化钠溶液C. 一瓶汽油D. 纯净水19.两份物质混合后,几乎不能再分开,可以近似看作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A. 纯净水B. 苏打枝C. 红酒D. 矿泉水20.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元素?()A. 碳B. 暗紫色的气体C. 金属汞D. 黄浑浊液体21.彩色液体中颜色的变化常常可能是因为()A. 改变物质的体积B. 分解物质,得到反应产物C. 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D. 溶液被浓缩了22.白色、坚硬,有光泽,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最终逐渐变为黑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1.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 )A.地球上所有水体总和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C.海洋里的海水和地球上的淡水D.除海洋水以外的水体2.[2023·绍兴越城区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覆杯实验B.瓶子吞鸡蛋C.注射器吸取药液D.护士注射药液3.[2023·乐清期中]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
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 )A.杀菌B.消毒C.过滤D.干燥4.[2023·杭州西湖区期中]将重7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的水重5牛,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7牛B.12牛C.2牛D.5牛5.鲨鱼皮专业泳衣的布料为一种特殊材质,运动员穿上这款泳衣,身体会被压缩,体积变小。
忽略泳衣本身质量和体积的影响,穿着鲨鱼皮泳衣浸没在水中时,与不穿该泳衣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的浮力增大 B.受到的重力增加C.受到的浮力减小 D.受到的重力减少6.水质是重要的环境指标,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如图是自然界水的天然循环示意图,小阳同学总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7.[2023·杭州西湖区期中]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⑤⑥B.④⑤⑥C.①②⑤D.⑤⑥8.[2023·杭州滨江区期中]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B.冰水混合物是悬浊液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9.分离混合物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重要方法。
八年级科学第一章试卷加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选对得2分,错选/未选得。
分.)1.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它主要包括()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B.纯净的水略带甜味C.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D.通常情况下,-10°C时水是固态3.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乙球的质量是甲球质量的2倍,甲球的直径是乙球直径的2倍,则甲球的密度是乙球密度的()A. 2 倍B.1/2倍C.8 倍D.1/16 倍4.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B.4千克/米3C.6千克/米3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5.用密度为2.7X103千克/米3的铝制成甲、乙、丙二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1米、0.2米和0.3米,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是3千克、21.6千克和54千克,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进了杂质为废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是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B.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以上结论都不对6.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7.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配图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和Pb是()第7题图第8题图8.如配图(在试卷上页),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A点和B点的压强大小为()A. pA = pBB. pA > pBC. pA < pBD.无法确定9.如配图所示,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装有若干石子。
八年级科学周周清4.19命题人:叶晓慧审核:黄紫仙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1、在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瑞典化学家舍勒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3、人们制霓虹灯时需充入稀有气体,这是因为稀有气体 ( )A、密度比较小B、在空气中比较多C、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能制造低温环境4、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气体,该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CO5、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B、鱼儿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可变成淡蓝色的液氧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臭氧(O3)B、氯化氢C、水D、碳酸钙(CaCO3)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碳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 B C均是9、有道是:水火无情。
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域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
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B、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1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年级科学周周清C组:(2*25)1.下列词语中,属于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长夏无冬B.晴空万里C.四季如春D.冬暖夏凉2.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瓶中取袋B.筷子提米C.牛奶盒的变化D.吸饮料3.地球外部大气有保护作用,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A.美丽的流星雨现象B.蔚蓝色的天空C.阳光普照大地D.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4、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___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__的作用,简称___5、_____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6、大气压的测量:_____(携带和使用方便)和_____(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1 mmHg = 133 Pa)7、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______帕,即____毫米汞柱8、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9、高压区:空气从__往__流,天气__,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__往__流,天空__,形成__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0.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称为效应。
11. 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2)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12.由下图所示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序号B的大气层名称;(2)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3)写出B.D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分布的特点;(4)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流动的规律二、B组(5*10)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9℃B.10 ℃C.11℃D.12℃2.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菲特”登陆温州前夕,我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A.寒潮 B.狂风暴雨 C.地震 D.沙尘暴3、下列人类活动:①侵占河道;②植树造林;③城市无序发展;④乱砍滥伐,其中引发或增大洪水危害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气温相关知识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正午C.气温计放在离地面1.5米处的百叶箱中D.气温计包括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5.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小明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的对流B. 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C.管内的水将按逆时针流动D. 管内的水换做酒精也按逆时针流动6.以下因素不能作为大气层分层依据的是:()A.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 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C. 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 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7.如下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是靠的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8.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端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他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久置后,其中各成分不会自动分离B.溶液是由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C.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所以混合物都是溶液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3.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4.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白醋B.白酒C.淘米水D.雪碧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会影响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B.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6. 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7. 用食盐晶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量筒②酒精灯③玻璃棒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烧杯A.②③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④⑤⑥8 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9.将2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升至50℃(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质的质量 D .氯化铵的溶解度10.如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a溶液B.b、c溶液C.c溶液D.a、b溶液11. 下列各种情况中,可能会引起水污染的是()①过多使用农药②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③过多使用化肥④未经处理的化工厂排出的废水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13. 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欲使浓度增加1倍,则应该()A.取原溶液的一半B.将溶质的质量增加1倍C.将溶剂减少一半D.蒸发掉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溶剂14.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A.降水的总量B.蒸发的水量C.降水的总量和蒸发的水量之和D.降水的总量和蒸发的水量之差15.以下有关密度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块砖敲碎后,碎砖的密度将变小B.平时所说的铁比木头重,实质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C.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纯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米3D.密度和质量一样,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16.将自然界的水用加热至沸腾制成纯净水的方法称( )A.蒸发 B.过滤 C.蒸馏 D.分解17.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B、C浸在同一种液体里,比较三个球的密度,正确的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C.ρA=ρB=ρC D.ρA=ρB>ρC18.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盛满某种液体,若将该容器倒置,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与原来的相比 ( )A.压强和压力都增大 B.压强和压力都减小C.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D.压强和压力都不变19.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M、N两点距量筒底的距离相等,设M、N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M 和PN,比较它们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 <PNB.PM>PNC.PM=PND.无法判断20.某温度下,l00克饱和食盐水中含有食盐26.5克。
八年级Unit 1校本训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问答句配对。
(3*6=18)二、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拼写单词。
(2*5=10)1. After working for a week ,I got ___________(厌倦的).2. Mr.Black ___________ (好像) to know the bad news. He looked so sad.3. When they ___________(hear) the good news ,they laughed and jumped happily.4. Lucy looked at the beautiful scarf and ___________(想知道) how much it cost.5. There are some d___________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7=14)6. She decided to walk up to the top of Mount Meng _________(exercise).7. There ________(be) many trees along the river five years ago, but now there are only a few.8.Lucy ________(get) to school at 7 a.m. every day, but this morning she was late. 9. I ________(real) enjoyed myself when I climbed Penang Hill.10. Tom didn't buy anything for ________(he) when he was in Beijing.11. There are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on the wall.The artist ________(draw) them two years ago.12. I ________(forget) to tell him the news last week ,so he knew nothing about it.三、选词填空。
科学周周清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4、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 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 )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 B.在乙液中浮力最大 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 D.一样大6、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 (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l=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l>ρ2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8、某温度下,b克溶质溶解在b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100克B.b克C.2b克D.50克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的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10、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11、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A.再加入10克食盐B.蒸发掉50克水C.蒸发掉45克水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12、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①溶剂性质②温度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④⑤D、②③④⑤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6.5% B.33.3% C.36% D.50%1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同质量的以上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量为()A.A>B>C B.A>C>B C.A<B<C D.B>C>A15、室温下,饱和氯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 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 溶剂质量减少D.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计算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共40分)20题10分附加题16、有一质量为4450克的实心铜块,体积500立方厘米,分别把它放在水银和煤油中。
(1)求该铜块静止时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多少?(2)求该铜块静止时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多少?(已知ρ铜= 8.9×103千克/米3ρ水银=13.6×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g=10N/kg)17、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秤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米3?(g=10N/Kg)18、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cm³),需要多少克固体氢氧化钠和多少毫升水?19、配制10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加水多少克?(10%的稀硫酸密度1.1克/厘米3,98%浓硫酸的密度1.8克/厘米3)20、(此题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g取10N/kg).(1)当细绳截断,对木块没有拉力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2)向容器内注水(水不溢出)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科学周周清(2)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4、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 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 )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 B.在乙液中浮力最大 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 D.一样大6、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 (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l=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l>ρ2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8、某温度下,b克溶质溶解在b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100克B.b克C.2b克D.50克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的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10、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11、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A.再加入10克食盐B.蒸发掉50克水C.蒸发掉45克水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12、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①溶剂性质②温度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④⑤D、②③④⑤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6.5% B.33.3% C.36% D.50%1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同质量的以上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量为() A.A>B>C B.A>C>B C.A<B<C D.B>C>A15、室温下,饱和氯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 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 溶剂质量减少D.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计算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共40分)20题10分附加题16、有一质量为4450克的实心铜块,体积500立方厘米,分别把它放在水银和煤油中。
(1)求该铜块静止时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多少?(2)求该铜块静止时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多少?(已知ρ铜= 8.9×103千克/米3ρ水银=13.6×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g=10N/kg)ρ铜=8.9g/cm³据:ρ=m/v得:v=m/ρ=4450/8.9=500cm³=0.0005m³在水银中,铜漂浮,浮力等于重力:F浮=G铜=m铜g=4.450kg×10N/kg=44.5N在煤油中,下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油gv排=800×10×0,0005=4N17、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秤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米3?(g=10N/Kg)(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G示=54N-34N=20N.18、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³),需要多少克固体氢氧化钠和多少毫升水?配制500mL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500mL×1.1g/cm3×10%=55g;需要水的质量=500mL×1.1g/cm3-55g=495g答: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55g和495g.19、配制10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加水多少克?(10%的稀硫酸密度1.1克/厘米3,98%浓硫酸的密度1.8克/厘米3)浓硫酸:1000*1.1*10%/(98%*1.8)=62.36ml加水:1100-62.36*1.8=987.76克20、(此题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g取10N/kg).(1)当细绳截断,对木块没有拉力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2)向容器内注水(水不溢出)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解:(1)F浮= G物=0.6×103kg/m3×2.0×10-3m3×10N/kg=12N,V排= F浮/ρ水g=1.2×10-3m3(2)绳断时浮力:F浮=12N+4N=16N所以:V=F浮/ρ水g=1.6×10-3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