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二节_工业地域的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8.90 MB
- 文档页数:56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了解工业分散形成条件,带来的结果,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教学重点】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基础知识落实】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及其它生产、生活,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
2、工业集聚(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作用: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进而降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还可以共同利用,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1概念: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分类a.按形成因素:分为的工业地域和的工业地域。
b.按性质: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协作企业、生产规模大。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工业;工业联系,规模,工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1)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而形成了工业分散。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生厂可分散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2、工业的地域联系(1)条件:现代化的方式,现代化的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的、物质和等的流动。
【课堂合作探究】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下列各组布局在一起的工厂之间存在哪种联系(1)服装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2)玻璃厂、橡胶厂、油漆涂料厂、电子元器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齿轮厂(3)服装厂、电器厂、制鞋厂、食品厂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阅读课本64页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1、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工业的布局有什么趋势?2、工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分散?3、对比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2011年长春期中)“开发区经济”是我国近若干年来城市经济发展的亮点。
据此回答1~2题:1.人们愿意到“经济开发区”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 )A.减少城市污染B.加强信息交流C.利用技术优势D.充分利用基础设施2.在某开发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在这些工厂之间( )①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②基本上没有生产联系③存在着紧密的空间联系④无任何空间联系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D 2.B第1题,设立“经济开发区”,主要是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然后吸引投资建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第2题,在某开发区多层建筑里,一些工厂它们可能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共用一些基础设施存在紧密的空间联系。
读“a、b两图”,回答3~5题:3.a图中①~⑥的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生产工序联系B.地域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4.b图表示( )A.工业集聚B.工业分散C.工业的信息联系D.工业的地域联系5.b图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其最终目的是( )A.寻找最优区位B.降低成本C.减轻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解析:3.A 4.B 5.B第3题,a图中由原料到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它们具有投入—产出上的联系。
第4、5题,b图某工业生产所需元件多,而且分散在不同国家,这是工业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53~54页)6.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工业体系。
读“该地区工业与资源联系示意图”,根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对当地资源的开发,该地区建立:A.机械工业,B.铁矿开采工业,C.钢铁工业,D.水电站,E.木材加工工业,请将工业所代表字母与图中序号对应连线。
①——( ) ②——( )③——( ) ④——( )⑤——( )(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案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3.理解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工业部门之间、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综合看待复杂问题的教育。
2.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是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运用图表来理解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某一工业地域(区)的实践调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对我国工业的促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原料导向型工业以原料为主导因素的原因?2、南京石化和大庆石化工业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工业?3、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素质等工业区位因素中随科技的发展,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在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4、请看图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察安徽江北集中区规划图及两个工厂图,设问:众多的工厂为什么聚集在这里?新授(板书)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展示:钢材的生产过程图、布的生产过程和汽车组装厂跟零部件厂的关系师生得出结论(板书)(一)工业联系1.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再次展示江北集中区规划图,讲解:各工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讲解:工厂之间的信息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
3.信息上的联系过渡讲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工业间联系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生产和节省运费,导致工业集聚。
(板书)(二)工业集聚1.概念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
过渡设问:那么工业集聚有什么意义呢?展示芜湖汽车分布和奇瑞汽车各生产部门的集聚有什么作用。
2.工业集聚的效应(1)工序上工业联系集聚的效应——工业聚集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