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继电保护实践教学指导书(2016))
- 格式:pdf
- 大小:212.29 KB
- 文档页数:21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是我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的职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操作,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主要目标和实际作用,实践技能方面能正确使用常规的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为学生了解电力企业,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相关工作。
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操作相关岗位工作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目标根据《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行业岗位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如下:1.知识目标:①了解自动装置使用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②掌握电力系统常规自动装置的作用。
③掌握电力系统常规自动装置的基本要求。
④掌握电力系统常规自动装置的原理接线。
⑤掌握电力系统常规自动装置的工作情况分析。
2.技能目标:①具备常用常规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使用能力。
②具有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日常维护的能力。
③具有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简单故障判断的能力。
④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态度目标:①刻苦学习精神一一听课专注,思维积极,作业独立完成并正确率高。
②规范应用习惯一一正确应用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作风严谨。
③团结协作精神一一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
④诚实守信品格一一遵守纪律、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
三、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根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其包含14个学习型工作任务,10个实训任务,具体见下表。
名称双侧电源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的原理分析与探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训课程设计实训条件晶闸管静止励磁装置(4)便于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事故。
(5)实测系统参数,分析研究振荡规律。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防止和控制电力设备的损坏的机制之一,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6年,电力行业出台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旨在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制定合理的技术规范,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的主要内容包括:规程的适用场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和技术要求、设计供给、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对上述各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要求,其中,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设计应严格遵守的技术标准、材料使用质量的要求。
同时,规程还明确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应符合的技术要求,为后续运行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的实施对于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中,它的实施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技术方面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掌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要领;其次,要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器件、仪器及设备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第三,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后,要着力提高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水平,持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要求。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是电力行业为实现安全可靠运行做出的重要贡献,它的实施不仅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也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电力行业致力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举措。
因此,本文针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016》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旨在帮助电力行业更好地实现安全可靠运行,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ower systematic protection课程编号:67130306设置形式:非独立设课实验学时:10课程总学时:64学分数: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实验性质、作用和目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验教学环节,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块。
本实验课程主要针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状态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而使系统稳定工作这一目的来设置的。
它能够反映近年来继电保护的原理、发展和保护在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能够体现相关专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改革成果,帮助学生深入、系统地理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更好地掌握保护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继电保护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
鉴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性质,本课程在内容上不仅体现了该学科专业特色、而且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为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是一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实践,可以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典型环节和保护控制过程,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开发等研究,使学生通过实验对继电保护的原理有更深一步地理解,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提高分析与综合系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要求进行改写、扩充开发其它新的项目。
学生可根据需要,任意组成各种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模拟,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
二、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研读实验教材,作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供配电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霍振宇河北工程大学教务处目录TKDZBT-2型电力系统继保自动化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书电力系统继保自动化实验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内容(各实验设备挂箱按实验内容选用)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实验三 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实验四单相电源辐射式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实验五 DH—3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特性实验实验六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其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的整定计算方法。
绘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的原理接线图。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2、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如果继电器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如何正确地进行调整?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时指示值等于整定值标注的;继电器两线圈并联使用时,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可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四、实验设备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开始实验前请认真学习本实验指导书第1-4页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实验台。
1、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测试a、选择ZB11电流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2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
本实验整定值为0.7A及1.6A。
用长柄一字螺丝刀打开继电器透明塑料外壳,用手拨动指针,使指针指在其中一组实验值。
b、根据整定值确定继电器线圈的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查表1-2。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 熟悉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运行维护。
二、实验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种自动装置,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执行元件和逻辑元件组成。
1. 测量元件:测量元件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将测量结果传递给执行元件。
2.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根据测量元件传递的信号,实现对断路器等设备的控制,从而切断故障电路。
3. 逻辑元件:逻辑元件用于对测量元件传递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保护装置的协调和优化。
三、实验内容1.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原理- 学习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 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包括测量、执行和逻辑处理过程。
2.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 学习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包括调试步骤、调试参数设置等。
-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技巧。
3.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包括启动、运行、停止等环节。
- 学习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故障排除等。
4. 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接线、调试和运行。
-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电源、测试仪器等。
- 熟悉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安装与接线-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实验台上。
- 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3. 调试-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 进行调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运行与维护- 启动实验装置,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
- 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自学指导书(56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基本构成、工作原理、性能及使用情况。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分析、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使学生:(1)了解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2)掌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构成及运行分析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继电保护相关领域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3)学会常用自动装置的使用,了解自动装置的构成原理,熟悉自动装置的运行特性和整定计算原则,掌握自动装置原理图阅读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的工作原理、接线及参数整定;熟悉自动准同步并列装置、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电压和无功功率综合自动控制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的组成、作用、方框图和典型波形或特性。
了解其它安全自动装置的作用。
会阅读相关原理图和展开图。
(二)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常规自动装置,对其进行测试,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树立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思想和一切服从系统的大局观念。
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模块一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知识项目一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概述1、能够认识到电力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的必要性;2、能说出电力系统常规自动装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3、了解现代电力系统综合自动控制的发展概况。
模块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项目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任务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能说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及其分类(根据备用方式分),并能够对各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进行识别;明白电力系统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4月一、电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4、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时间特性;5、了解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二)继电器的类型与认识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1)按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3)按继电器的作用可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几种常用继电器的构成原理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等。
下面仅就教材中未说明的几种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简要介绍。
(1)时间继电器特性时间继电器是用来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中建立所需要的延时。
对时间继电器的要求是时间的准确性,而且动作时间不应随操作电压在运行中可能的波动而改变。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带动一钟表延时机构组成。
电磁起动机构采用螺管线圈式结构,线圈可由直流或交流电源供电,但大多由直流电源供电。
其电磁机构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区别在于:当它的线圈通电后,其触点须经一定延时才动作,而且加在其线圈上的电压总是时间继电器的额定动作电压。
时间继电器的电磁系统不要求很高的返回系数。
因为继电器的返回是由保护装置起动机构将其线圈上的电压全部撤除来完成的。
高科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专业:指导教师:《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时间:2周学分数:1.0执笔人:樊睿编写日期:2016年12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方案设计、保护配置、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方法,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
做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内容、步骤、方法,熟悉常见电气保护设备,提高学生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某变电、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以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为设计原则,制定继电保护方案;完成线路短路电流的计算、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绘制相关保护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
如可能尽量给出主要电器设备的选型配置。
在包括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课程设计参考进度1、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二周,时间进度可参考如下:三、参考资料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马永翔重庆大学出版社2、《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韩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许建安王凤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5、《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任元会中国电力出版社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指导》李火元中国电力出版社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许建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四、课程设计安排(一)指导教师及分组情况安排1. 本次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樊睿。
指导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掌握学生案例分析进度情况(包括出勤情况),组织学生课程设计答辩,批阅课程设计报告和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2. 本次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共分3组进行,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组织与交流,进行考勤并督促组员按时完成各项(二)课程设计地点、时间与进度本次课程设计的时间定为第18周,即2016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五、内容格式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16k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1)封面(包括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等)2)目录3)正文(系统概述、系统规划、系统分析部分、系统设计部分等)①系统概述(现状分析,系统目标等)②系统规划(系统目标、进度安排、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等)③系统分析部分④系统设计部分⑤系统实施等4)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正文参考字数:3000字。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继电保护》实践教学指导书(适用于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16级)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18.0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继电保护》实践教学指导书适用于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16级制订人: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王瑞一、实践教学项目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为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通过课程项目的学习,培养支撑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等岗位群需要的具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调试与维护能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检修能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设备的识别和选用能力;继电保护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等技术文件的识读能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设备安装能力等,是形成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必需的教学环节。
二、实践教学项目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认知”项目,学生能运用继电保护基本知识,根据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结构、运行状况、工作环境和故障分析,能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分析、评价、初步设计;✧通过完成“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项目,学生能运用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知识,根据线路的结构特点、运行状况、工作环境和故障分析,能进行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接线及运行;✧通过完成“电力系统发电机继电保护”项目,学生能运用同步发电机继电保护知识,根据线路的结构特点、运行状况、工作环境和故障分析,能进行同步发电机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接线及运行;✧通过完成“电力系统变压器继电保护”项目,学生能运用变压器继电保护知识,根据线路的结构特点、运行状况、工作环境和故障分析,能进行变压器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接线及运行;✧通过完成“电力系统微机保护”项目,学生能运用微机保护知识,根据微机保护的设备结构、保护算法,能进行微机保护的设计、整定、接线及运行。
2、知识目标●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及保护功能;●掌握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参数整定;●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接线及设备选型;●能够读懂并绘制保护原理图、安装接线图、安装布置图。
3、素质目标正确地进行原理分析;准确的进行保护接线;能正确的进行保护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能顺利地与电力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能通过交流,将系统的改进意见提供给团队,并能自我学习和提高。
三、实践教学项目组织、场地及主要设备器材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需求,课程教学应需要满足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的教学条件,具体情况如下:1、校内基地校内基地所需条件:①满足课程内容学习;②设备和技术先进,紧跟专业新技术;③环境模拟生产现场;④满足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
因此,应在现有实训条件基础上,继续完善并扩建已有的供配电实训室、低压配电实训室,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模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意义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
2、校外基地校外基地所需条件:①具有一定的规模,已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②领导重视,安排有相对稳定的实习指导人员;③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④与课程内容基本对口,技术和设备较先进,能满足完成课程教学的要求;⑤能满足共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的要求;⑥实习基地的场地、设施能满足教学需求,能满足实习学生和指导老师食宿、学习、等方面的基本需要。
因此,加强华电宜宾发电总厂、柏溪110KV变电站、丝丽雅自备电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较强的工程氛围和实践环境中受到锻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在科研、培训的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课程实施中必需的实践条件如下表:所需实践教学设备一览表编号项目名称(子项目)任务名称学时所需实践教学设备1项目一: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继电保护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12电脑10台,电工工具1套;继电保护设备5套等2项目二:电力系统发电机继电保护福溪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12电脑10台,电工工具1套;继电保护设备5套等3项目三:电力系统变压器继电保护柏溪变电站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12电脑10台,电工工具1套;继电保护设备5套等4考核实训考核4试卷四、实践教学项目及教学目标、要求课程教学项目及要求见下表:课程教学项目及要求序号实践教学项目名称学时项目(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单元名称细化项目名称1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配置21、掌握输电线路保护设计的思路;2、掌握输电线路相关知识;3、掌握输电线路保护的原理;4、能正确进行保护的整定与选型;5、能熟练正确进行保护的接线;6、能熟练绘制保护回路图。
7、能熟练进行保护的安装、运行与调试;8、能顺利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继电保护原理分析4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与选型2继电保护接线与绘图42福溪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配置21、会对设备进行结构与故障分析2、掌握发电机保护的设计思路3、掌握发电机保护设计的依据4、确定发电机保护方案5、会进行保护设备参数的整定6、会进行保护设备的选择7、会进行保护回路的接线8、会进行保护设备的安装9、学会保护接线图的绘制10、掌握继电保护运行的方法11、能顺利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继电保护原理分析4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与选型2继电保护接线与绘图43柏溪变电站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配置21、会对设备进行结构与故障分析2、掌握变压器保护的设计思路3、掌握变压器保护设计的依据4、确定变压器保护方案5、会进行保护设备参数的整定6、会进行保护设备的选择7、会进行保护回路的接线8、会进行保护设备的安装9、学会保护接线图的绘制10、掌握继电保护运行的方法11、能顺利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继电保护原理分析4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与选型2继电保护接线与绘图44考核实训技能考核41、会总结学习结论;2、会进行保护分析;3、会进行保护应用;4、能顺利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五、实践教学项目指导项目一: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任务描述】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输电线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和供电质量.是联系发电和用电的桥梁和纽带.其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输电线路连接电源与用电设备(用户),向用户馈电;同时在变电站之间建立电气联系,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一旦出现故障,将对电力系统造成重大损失及供电中断。
为输电线路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可以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任务能力目标】1、掌握输电线路保护设计的思路;2、掌握输电线路相关知识;3、掌握输电线路保护的原理;4、能正确进行保护的整定与选型;5、能熟练正确进行保护的接线;6、能熟练绘制保护回路图。
7、能熟练进行保护的安装、运行与调试;8、能顺利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完成任务的计划决策】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传输电能的最重要的电气元件。
本项目选择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作为学习对象,通过了解、认识并掌握输电线路保护配置的方法、原理、接线、安装,实现对输电线路保护功能的分析、运行、维护及检修。
【实施过程】步骤1:输电线路保护配置查找资料,配置线路保护,介绍各个保护原理及接线图,明确各个保护地位作用,形成报告。
步骤2:输电线路保护原理及设备分析查找资料,了解总结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回路的构成及布线逻辑,设备需求,形成报告,并列出图表。
输电线路保护配置表序号保护名称保护原理保护元件保护功能123……步骤3:绘制出线路继电保护配置图及展开图查找资料,计算机绘制输电线路保护原理图、配置图以及展开图。
【项目检查与评估】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按照下表进行评价。
表项目评价表序号考核项目评价内容要求权重评价1输电线路保护配置资料查找与保护配置1、掌握保护配置的基本思路;2、掌握保护配置的基本方法;20%2输电线路保护原理及设备分析保护回路构成1、认识保护回路的组成;2、认识保护的接线;3、认识保护回路的设备;10%保护逻辑分析1、能分析保护回路原理;2、能分析保护动作逻辑;3、能分析保护元件执行过程;10%保护原理分析1、能分析保护原理;2、能识别保护元件;3、能绘制保护原理图;10%保护元件分析1、能识别保护元件;2、会分析工作原理;3、能进行安装接线;4、会识读保护安装图。
10%3绘制出线路继电保护配置图及展开图保护回路绘制1、会分析保护回路工作原理;2、会识读保护安装图;3、会绘制保护回路图。
30%4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及自学能力,具备安全操作意识、环保意识等10%5评价结果【项目总结】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传输电能的最重要的电气元件。
认识并了解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的方法、原理、接线、安装,实现对输电线路保护功能的分析、运行、维护及检修,会为电力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二:福溪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项目描述】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电能的源头,是电力系统唯一的有功功率源。
一旦出现故障,将对电力系统造成重大损失。
为发电机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项目能力目标】1、会对设备进行结构与故障分析2、掌握发电机保护的设计思路3、掌握发电机保护设计的依据4、确定发电机保护方案5、会进行保护设备参数的整定6、会进行保护设备的选择7、会进行保护回路的接线8、会进行保护设备的安装9、学会保护接线图的绘制10、掌握继电保护运行的方法11、能顺利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完成项目的计划决策】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产生电能的唯一的电气元件。
本项目选择发电机继电保护作为学习对象,通过了解、认识并掌握发电机保护配置的方法、原理、接线、安装,实现对发电机保护功能的分析、运行、维护及检修。
【实施过程】步骤1:发电机保护配置查找资料,配置发电机保护,介绍各个保护原理及接线图,明确各个保护地位作用,形成报告。
步骤2:发电机保护原理及设备分析查找资料,了解总结发电机继电保护原理、回路的构成及布线逻辑,设备需求,形成报告,并列出图表。
发电机保护配置表序号保护名称保护原理保护元件保护功能123……步骤3:绘制出发电机继电保护配置图及展开图查找资料,计算机绘制发电机保护原理图、配置图以及展开图。
【项目检查与评估】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按照下表进行评价。
表项目评价表序号考核项目评价内容要求权重评价1发电机保护配置资料查找与保护配置1、掌握保护配置的基本思路;2、掌握保护配置的基本方法;20%2发电机保护原理及设备分析保护回路构成1、认识保护回路的组成;2、认识保护的接线;3、认识保护回路的设备;10%保护逻辑分析1、能分析保护回路原理;2、能分析保护动作逻辑;3、能分析保护元件执行过程;10%保护原理分析1、能分析保护原理;2、能识别保护元件;3、能绘制保护原理图;10%保护元件分析1、能识别保护元件;2、会分析工作原理;3、能进行安装接线;4、会识读保护安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