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_刘毅
- 格式:pdf
- 大小:262.42 KB
- 文档页数:8
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与竞争力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开放,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对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与竞争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金融市场市场化程度分析市场化程度是指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决策、价格形成等方面的市场程度。
一个良好的市场化程度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1. 法律框架: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首先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框架。
合理的法律规范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保护市场参与者的权益。
2.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金融市场市场化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鼓励市场主体的参与和竞争。
3. 信息披露: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是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只有充分披露市场信息,市场参与者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金融市场竞争力分析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是指市场中各个金融机构和产品之间的竞争程度。
竞争力的提高可以激发金融市场的活力,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
1. 金融机构竞争: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与金融机构的竞争直接相关。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 金融产品竞争: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也是金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金融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3. 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促使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
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监管的完善都可以为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结论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是相互关联的。
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竞争力也越强。
良好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市场参与者应加强风险意识,做出明智的决策。
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化程度研究金融市场化是指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化程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化程度研究,并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性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金融市场化可以有效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市场参与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分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其次,金融市场化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竞争和创新。
金融机构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金融市场化还有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使监管部门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研究指标目前,关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
首先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主要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指标为主,如利润源、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等指标。
其次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主要以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指标为主,如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等。
最后是金融市场的结构和组织程度,主要以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参与者的多样性为主。
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同方面。
三、金融市场化程度存在的问题尽管金融市场化程度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市场化,政府在金融机构的管理和决策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干预。
其次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仍然相对滞后,金融创新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也有限,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的效能,防范金融风险。
其次,要推动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参与。
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和经济增长
侯新锋
【期刊名称】《现代营销》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金融市场显得特别的不稳定,几乎随时在变化着。
因此,我们需要对金融市场的测度和市场化过程以及经济的增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金融市场涉及到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我们需要将市场化的过程和经济的良好增长同步进行。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侯新锋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及测度 [J], 查华超;裴平
2.我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过程和经济增长关系 [J], 党晨鹭
3.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为例 [J], 胡碧涵;邵展翅
4.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化改革对消费变动的作用机制测度 [J], 黄巍华
5.市场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国的经验 [J], 左大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率市场化的量化估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马小然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利率市场化量化估计的方法,分别考虑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上各种利率与相应的标杆利率在趋势性、差值性和波动性上的区别,来构造相应的利率市场化指数。
最后对2007~2015年的数据进行平均,得出这9年中各年的利率市场化总指数。
从它的趋势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在逐步加深,年均市场化速度为1.7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量化 估计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2(a)-071-05利率市场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几十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从20世纪开始,很多经济学者就开始研究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首先,量化研究利率市场化有其必要性和后续研究意义。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巴曙松、华中炜、朱元倩(2012)详细叙述了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有:避免银行业的不良竞争、从根本上解决通胀问题、高利率等。
当然,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也是中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又一动因。
顾海兵、翟敏(2013)也提出:“相对准确的量化估计不仅有助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做出较为清晰和直观的判断,也是国家制定下一步政策的基本起点,对未来改革起到导向作用。
”其次,利率市场化的量化估计方法相对较少,但是,可以借鉴的其他市场化衡量指标构建方法有很多。
利率、金融、经济市场化的量化方法主要有:赋值法、利用其他指标间接衡量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档次取值法和赋权重累加法。
如董晓宇、郝灵艳(2010)选取了20项指标赋值,并用算术平均进行测度经济开放程度;巴曙松、华中炜、朱元倩(2012)利用其他指标的间接衡量,通过金融脱媒、银行市场集中度、存贷利差和银行非利息收入4个角度分别单独对不同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行了分析。
周业安、赵坚毅(2005)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信贷自主权维护程度”等9个指标进行赋值、赋权并以此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
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化程度与市场效率关系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逐渐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重要载体。
市场化程度和市场效率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中市场化程度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市场化程度的概念。
市场化程度指的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自主分配能力的程度。
市场化程度高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决策和分配更加自由。
市场化程度低则相对较为集中,决策和分配更多由政府主导。
市场化程度对市场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功效。
市场效率高,指的是金融市场能够高效地将资源配置到最优的状态,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市场效率低,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市场化程度和市场效率的关系可以发现,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市场一般会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率。
这是因为市场化程度高意味着金融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更高,参与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市场,资源配置更加公正和合理。
市场效率的提升也推动了市场化程度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
充分的市场化程度和高市场效率的结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市场化程度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
市场化程度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效率必然提升。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市场化过度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和崩盘的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需要适度介入来稳定金融市场,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也会影响市场化程度和市场效率的关系。
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市场上参与者的信息差异较大。
信息不完全则指市场上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存在一定的障碍。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市场效率的提升,降低市场化程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效率有着密切的关联。
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市场往往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率,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一、引言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竞争程度、市场份额分布、市场集中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竞争程度分析1. 市场竞争程度的度量指标市场竞争程度可以通过集中度指标、赢利能力指标和效率指标等来进行衡量。
其中,集中度指标包括CR3和HHI等,赢利能力指标包括净息差和资产收益率等,效率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和资本充足率等。
2. 市场竞争程度的实证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高。
以CR3指标为例,我国银行业的CR3指标在XX年达到XX%,表明市场前三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较高。
此外,赢利能力指标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和资产收益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银行业具有一定的赢利能力。
三、市场份额分布分析1. 市场份额的测算方法市场份额是指各家银行在市场总规模中所占的比例。
测算市场份额可以通过资产规模、贷款规模、存款规模等指标来进行。
2. 市场份额的实证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布较为集中。
以资产规模为例,我国银行业前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占据了总资产规模的XX%,表明市场份额分布不均衡。
此外,贷款规模和存款规模的分布也呈现类似的情况,表明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
四、市场集中度分析1. 市场集中度的测算方法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中前几家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测算市场集中度可以通过CR4和HHI等指标来进行。
2. 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
以CR4指标为例,我国银行业的CR4指标在XX年达到XX%,表明市场前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较高。
此外,HHI指标也表明市场集中度较高,说明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五、结论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出竞争程度相对较高、市场份额分布不均衡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竞争,推动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和健康发展。
金融市场的市场深度分析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深度作为衡量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对于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通过分析市场深度的定义、衡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金融市场的市场深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市场深度的定义市场深度是指市场上存在的大量买卖意愿和订单数量的程度。
一般来说,市场深度越深,市场交易越活跃;反之,市场深度越浅,市场交易越不活跃。
市场深度的高低程度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买卖数量和买卖档位的宽度来衡量。
市场深度分析的目的是在投资者进行交易决策时,提供对市场交易条件和流动性的判断,以及市场风险的预估。
二、市场深度的衡量方法市场深度的衡量方法与不同金融市场有关。
在股票市场中,常用的衡量方法是买卖盘口的记录数量和盘口数据更新的频率。
买卖盘口记录的数量越多,代表市场上的买卖意愿越强烈;盘口数据更新的频率越高,代表市场的交易速度越快。
在期货市场中,市场深度还可以通过合约的成交量、持仓量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多空比例等指标进行衡量。
在外汇市场中,市场深度的衡量则主要通过交易量和交易频率来进行评估。
三、影响市场深度的因素1. 市场交易制度:市场交易制度的规范化程度和交易成本直接影响市场深度。
完善的交易制度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2.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对市场深度有着重要影响。
较低的利率会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提高市场深度;而较高的利率则可能导致投资者回避市场,降低市场深度。
3. 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的稳定性、监管力度和市场透明度等因素也会对市场深度产生重要影响。
稳定的经济政策和较高的市场透明度能够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提高市场的深度和活跃度。
4. 技术支持:现代金融市场对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优质的交易系统和高效的交易技术能够提高市场的交易速度和执行效率,进而增加市场深度。
四、市场深度的意义与价值市场深度的分析对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9年5月4日[作者简介]刘毅,女,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北京,100048),E-mail :liuyibetty@ ;文珊,女,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从成本-收益视角看中国银行业监管的路径选择刘毅文珊[摘要]近年来,通过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的不断创新,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现状得以改善,但由于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毕竟短暂,因此在监管理念、监管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此,本文从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成本-收益有效性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监管的路径选择:转变监管理念,从规则导向监管逐步向原则导向监管演进;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现场检查有效性,促进非现场监管系统升级改造,提高监管效率;强化市场力量,完善监管外部问责制;通过引入预先承诺制,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退出新机制。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监管;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外部问责;预先承诺[文章编号]1009-9190(2009)07-0018-07[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志码]A 商业银行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壁垒。
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能为银行的稳健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银行失败和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更是确立了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地位。
但纵观各国的监管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银行监管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监管越多越好,它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也会产生成本和收益,监管当局必须充分衡量二者的关系。
对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将成本-收益分析法引入了金融监管分析体系,以其作为提高联邦政府监管效率的管理模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评估监管绩效的最主要的方法。
在英国,金融监管当局以立法的形式将成本-收益分析确立为评估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成本-收益分析体系。
在我国,监管当局近年来也开始探索市场化的监管方式,注重有效配置监管资源,降低监管成本。
中国金融自由化季度指数的设计摘要:本文将金融自由化定义为利率自由化、信贷管制的消除、金融部门的自由进入、银行自治、银行产权多元化、证券市场改革、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七个方面的综合反映, 通过对中国1982年到2010年各季度金融改革的各项措施进行主观赋权, 并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份分析法构建出了中国1982年到2010年各季度的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
结果表明,2010年第4季度我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已达到66.65%,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化之路已完成了一大半,但与完全实现金融自由化的要求相比,我国还处于部分金融压抑状态。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季度指数;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259-02一、引言金融自由化在理论上起源于mckinnon(1973)和shaw(1973)的经典著作,主要指的是利率的自由化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强调放松金融管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在金融自由化理论不断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金融自由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外延和扩张。
在后来的文献则对金融自由化概念进行了拓展,williamson & mahar(1998)进一步将金融自由化的内容扩大到包括放松利率管制、消除贷款控制、金融服务业的自由进入、尊重金融机构自主权、国有银行的私有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六个方面;bandiera等人(2000)、koo & maeng (2005)又作了一些拓展。
对于金融自由化通常有正面和负面效应两种经济后果:第一种观点以mckinnon和shaw为代表,认为发展中国家封闭的、不成熟的金融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培育金融开放市场为中心的金融自由化来促进经济增长levine(2000)实证表明了金融自由化正面效应结果;第二种观点认为,在金融自由化方兴未艾的国家,金融体系脆弱性日渐呈现,若加强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和频率,由此形成了金融约束论的负面观点。
中国金融市场的度量分析刘毅申洪汭一、金融自由化的度量方法回顾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的含义是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
在早期McKinnon(1973)的著作中,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利率自由化和减少数量性行政干预这两方面,后来的计量研究中也多以利率自电化或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替代指标。
Williamson(1998)又将其扩展,概括为放松利率管制、消除贷款控制、金融服务业的自由进入、尊重金融机构自主权、银行私有化及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六个方面。
目前还没有专门讨论金融自由化度量方法的文献,这方面的内容往往存在于使用到金融自由化指数的文章之中,至于它的构造方法更是言之寥寥。
根据各方法选取变量覆盖范围的多寡,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以下按照出现的顺序逐一进行回顾。
1.Ouinn和Dennis之观点。
在可考的文献中,Quinn和Dennis(1997)首次提到了“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dex”的概念,Alícia Adserà(2001)指出:“考察资本管制的程度是以Quinn的金融自由化指数为基准,即国际资本流动的政府管制指数。
此指数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越高。
” Hyeok Yong Kwon(2001)指出:“贸易开放程度是由进出口占GDP的百分比所度量,而资本自由流动程度是由金融自由化指数所度量,后者是由Quinn和Inclan于1997年首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Quinn等虽然使用了“金融自由化指数”这一概念,但是它仅指政府对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对其他方面并未涉及,因此我们把它归为狭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
2.Oriana Bandiera之观点。
Oriana Bandiera,Gerard Caprio Jr.,Patrick Honohan和Fabio Schiantarelli(1998)对金融自由化指数体系的构造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利用该方法,文中根据8个发展中国家25年的自由化进程,绘制出了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指数曲线图。
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集中和市场集中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金融市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个人的财富积累和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金融市场集中度的评估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竞争的程度和市场风险的水平。
金融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某一特定市场份额或资产的集中程度。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应该具有低集中度,即市场份额或资产相对平均分布,不存在垄断现象。
相反,一个高度集中度的市场则意味着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或资产,有可能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
对于金融市场集中度的评估,学术界和实践界提出了多种评估方法。
其中较为常见和常用的方法包括:集中度指数方法、赫芬达尔指数、里斯特指数等。
集中度指数方法是一种直接度量市场竞争程度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市场份额或资产的集中程度,反映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相对地位。
常用的集中度指数包括:CR1、CR4和CRn等。
CR1指标表示市场份额最大的参与者在市场总份额中的比例;CR4指标表示市场份额前四名参与者在市场总份额中的比例;CRn指标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参与者数量。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市场的集中度。
赫芬达尔指数和里斯特指数是一种更加综合的评估市场集中度的方法。
赫芬达尔指数通过计算市场参与者份额的平方和,来度量市场的集中度。
一个较小的赫芬达尔指数意味着市场份额或资产分布相对平均,市场较为竞争。
相反,一个较大的赫芬达尔指数则反映了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程度较低。
里斯特指数则相对更加灵活,可以对市场的参与者分布进行加权计算,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的竞争状况。
除了集中度指数方法和综合指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估方法。
例如,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评估方法可以考虑特定地区的市场集中度情况;基于行业经济学的评估方法可以考虑特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
这些方法都对于金融市场集中度的评估和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金融市场集中度评估的研究进展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程度。
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和经济增长*周业安 赵坚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学系,北京100089)摘 要: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造出我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很好地刻画了金融市场改革过程的波动。
同时,利用中国的现有数据检验了标准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没有发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支持国内现有的研究结论。
本文认为这是没有考虑市场化过程的结构。
在现有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化指数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化过程明显影响经济增长。
特别是如果同时考虑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化过程,那么金融市场化指数能够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但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反的。
这说明主要是市场化过程影响经济增长。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指数;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83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5)04-0068-11一、导 言麦金农和肖等人认识到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后续的研究主要关注金融系统的某个或几个功能的作用,而没有关注金融市场本身的作用。
对于转型经济来说,金融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金融市场化的过程,在这一特定过程中,并不存在原有理论所假定的同质市场问题,不同的市场可能发育程度不同,这就相应的带来市场功能的实现程度的差异,进而影响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因此,要揭示转型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就必须引入金融市场化程度本身,即金融市场化过程和金融结构总量和相应的制度变量一样,都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
收稿日期:2005-02-22作者简介:周业安(1968- ),男,安徽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学、行为和制度经济学。
赵坚毅(1975- ),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
* 本文是作者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0(项目批准号04BJ L01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毅;郭策
【期刊名称】《团结》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金融如同“血液”一般,为农村经济的繁荣提供必不可少的资金与信用支持。
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是执行惠农金融政策的终端,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载体,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不仅牵涉到甚至决定我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效能,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刘毅;郭策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探讨
2.我国农村能源的开发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3.金融深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研究
4.基于金融深化改革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研究
5.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议我国资本市场特点
刘昊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由于特殊的经济体制转轨和政策改革,我国资本市场兼具新兴兼转轨的特点.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它的运作,文章试图通过对资本市场的归纳,浅析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特点,探讨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总页数】1页(P67)
【作者】刘昊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小议 [J], 康霖星
2.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下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及趋势 [J], 赵晓晓;姚金安
3.小议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J], 王俊;张铁钟
4.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的现状特点分析 [J], 王蕴琪;覃钰路
5.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的特点、问题及优化路径 [J], 杨宗杭;曹硕;杨琨;邹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8卷第9期财经研究Vol128No19 2002年9月Journal of F inance and Economics Sep12002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刘毅1,申洪2(1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5;21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介绍了金融自由化的度量问题,回顾了已有文献中常用的度量方法,首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做了度量及分析,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指数;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度量;主成分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8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2)09-0039-08一、金融自由化的度量方法回顾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的含义是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
在早期McKinnon(1973)的著作中,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利率自由化和减少数量性行政干预这两方面,后来的计量研究中也多以利率自由化¹或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替代指标。
Williamson(1998)又将其扩展,概括为放松利率管制、消除贷款控制、金融服务业的自由进入、尊重金融机构自主权、银行私有化及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六个方面º。
目前还没有专门讨论金融自由化度量方法的文献,这方面的内容往往存在于使用到金融自由化指数的文章之中,至于它的构造方法更是言之寥寥。
根据各方法选取变量覆盖范围的多寡,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以下按照出现的顺序逐一进行回顾。
11Ouinn和Dennis之观点在可考的文献中,Quinn和Dennis(1997)首次提到了/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dex0的概念, Al cia Adser (2001)指出:/考察资本管制的程度是以Quinn的金融自由化指数为基准,即国际资本流动的政府管制指数。
此指数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越高。
0Hy eok Yong Kwon(2001)指出:/贸易开放程度是由进出口占GDP的百分比所度量,而资本自由流动程度是由金融自由化指数所度量,后者是由Quinn和Inclan于1997年首创。
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Quinn等虽然使用了/金融自由化指数0这一概念,但是它仅指政府对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对其他方面并未涉及,因此我们把它归为狭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
21Oriana Bandiera之观点Oriana Bandiera,Gerard Caprio Jr.,Patrick Honohan和Fabio Schiantarelli(1998)对金融自由化指数体系的构造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利用该方法,文中根据8个发展中国家»25年的自收稿日期:2002-05-31作者简介:刘毅(1978-),女,河南洛阳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申洪(1978-),男,河南洛阳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
财经研究2002年第9期由化进程,绘制出了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指数曲线图。
Bandiera认为金融自由化一般由很多不同的改革措施组成,将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所有措施总结归纳即可得出一个总的衡量指数,构造这个全面指标的一种办法是主成分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将每种改革措施和一个虚拟变量联系起来,在此项自由化实现的年度及此后年度将该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
所有的变量组成一个矩阵,然后计算它的主成分。
该文中用到了2个不同的指数,一个是第一主成分(即解释最多方差的那部分),另一个通过对较相关的成分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累计解释了矩阵总体方差的95%。
他将金融自由化分解为三大部分:(1)国内金融部门自由化(Domestic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它包括利率自由化(Interest Rates)、鼓励竞争(Pro-competition M easures)、准备金要求(Re-serve Requirements)、定向贷款(Directed Credit)、银行所有权(Bank.s Ownership)和审慎的金融监管(Prudential Regulation);(2)投资市场(Security M arket)自由化,即证券市场上放松管制的措施;(3)国际金融部门自由化(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国内金融部门自由化一般与国际金融部门自由化搭配而行,后者包括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自由化,这里利用资本账户和汇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Bandiera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它能够消除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带来的冗余,使结果更明确。
他还指出对自由化过程全面的量化评估应该考虑阶段性和可逆转性。
主成分分析法通常需要进行大量数值计算,比较复杂,但是有SPSS等专用统计软件辅助计算,使用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此方法选取变量覆盖范围较广,我们把它归为广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
31Luc Laeven之观点Luc Laeven(2000)对13个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金融自由化是否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
他构建了自己的金融自由化指数,六个变量对应于六种改革措施,自由化指数就是这六个变量的总和。
在某项改革措施实现导致自由化程度提高的年度及以后年度,对应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将这6项求和,于是自由化指数取值为0到6。
Laeven认为,严格说来各国指数的绝对量没有可比性,但相对量具有可比性。
他在文中关注的六项改革措施(即分解的金融自由化的六个要素)是利率自由化、降低进入壁垒、减少外汇储备、放松信贷管制、国有银行的私有化和加强审慎性金融监管。
¼可以认为Laeven对金融自由化的度量是对Bandiera度量方法的简化,它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所以有些文章(如Arturo Galindo,2002)采用了他的方法。
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各因素间存在相关性,这种方法所包含的冗余信息过多,没有Bandiera的方法精确。
由于此方法选取变量覆盖范围也比较广泛,我们把它归入广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
41黄金老之观点黄金老(2001)以8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½,分别为利率市场化程度、信贷自主权维护程度、机构准入自由程度、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程度、业务范围自由度、资本自由流动程度、社会融资的市场化程度和金融调控间接化程度。
他对每个指标划分了5个等级:极低、低、中度、高、极高,其权重分别为1、2、3、4、5,由此得到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为40%。
这个方法计算简便,但是比较粗略,也没有消除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其可信度有待实践验证。
由于此方法选取变量覆盖范围较广泛,我们把它归入广义的金融自由化指数。
二、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度量11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模式已被彻底打破,市场金融模式初步建立,人们关心的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展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对既有改革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提供警示。
鉴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特点,市场化程度评估指标体系就不能套用西方国家或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这里我们选择了以下9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见表1)。
表1中国金融自由化评估指标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利率市场化程度指政府取消对金融机构的利率限制,使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
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无确定利率的自主权,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需求程度描述国家的外汇管理策略。
信贷自主权维护程度指金融机构在配置资金方面的自主程度,从资金配置的规模和资金配置的对象来反映。
机构准入自由程度即对金融机构设置的审批完全是审慎性的,在营业许可上没有经济需求测试或数量限制。
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程度即降低金融机构的国有化比率,增加非国有产权所占比重。
业务范围自由度它有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实行合业经营,即银行业与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的融合;二是金融机构是否可以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前提下自由进行业务创新。
资本自由流动程度指政府对资本流出、流入的管制程度。
社会融资的市场化程度指在社会融资总量中通过市场进行的融资所占的比重。
金融调控间接化程度它有两个方面:一是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程度和运用频度;二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中央银行能够主要控制的部分。
我们根据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黄金老,2001)对各指标进行取值,取值方法为:当该年发生了有利于市场化的重大改革,则该年度及之后年度取值为1;如果发生了政策的逆转,则该年度及之后的年度取值为0。
由此得到表2。
表2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量化表年份利率外汇信贷准入产权业务资本融资调控年份利率外汇信贷准入产权业务资本融资调控19780000000001989010000000 19790000000001990010000000 19800001000001991010000000 19810001000001992010101000 19820001000001993010101000 19830001000001994011101011 19840001000001995011111011 19850001010011996111111011 19861111110111997111111101 19871111110111998111111111 19881100000001999111111111 21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图表分析当观测多个变量和收集大量数据时,由于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综合指标之间彼此不相关,即各指标代表的信息不重叠,这样就可以对综合指标根据专业知识和指标所反映的独特含义给予命名。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因子分析,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就称为因子或主成份。
因子分析的实质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刘毅、申洪: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是因为它是不可观测的,即不是具体的变量,但它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根据因子分析的目的我们知道,综合指标应该比原始变量少,但包含的信息量应该相对损失较少。
从理论上说,有多少原始变量就有多少主成分,但实际上前几个主成分集中了大部分方差,因此取主成分数目远小于原始变量的数目,但信息损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