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山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61.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面哪个词与“丰收”意义相同?A. 辣B. 繁荣C. 温暖D. 危机答案:B2. 下面哪个不是常见的文学体裁?A. 小说B. 诗歌C. 评论D. 广告答案:D3. 以下哪个成语与“学有所成”意义相反?A. 望其项背B. 成竹在胸C. 增长见识D. 蠢如猪答案:D4. 下面哪个是杜甫的作品?A. 《赋得古原草送别》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 《风筝》D. 《春晓》答案:B5. 下面哪个不是诗歌的修辞手法?A. 比喻B. 指代C. 描写D. 讽刺答案:C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什么是英雄主义?答案:英雄主义是指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为了正义和公义而斗争的精神品质。
2. 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例如,把“他是一颗明星”用来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 钟继春是中国的哪位著名作家?答案:钟继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擅长写作中短篇小说。
4. 描述一下你对文学的理解。
答案: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描述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体验,具有审美和表达的功能。
5. 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特点。
答案:诗歌以形式简练、语言优美的方式,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触动读者的心灵。
三、创作题(30分)请根据以下图片创作一首诗歌。
(图片略)答案:(请学生自由发挥)四、赏析题(30分)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诗歌略)1.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答案判断)2. 诗歌的韵律形式是什么?答案:(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答案判断)3. 诗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答案判断)四、作文题(40分)请写一篇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请学生根据题目自由发挥创作)以上是《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统一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贾政望子成龙,宝玉却无心仕途经济。
平时宝玉在外私结伶人,与母婢金钏又有说不清的嫌疑,会见冷子兴时的无精打采,终于使贾政大为失望,于是对宝玉大打出手。
(《红楼梦》)B . 大卫成了名作家后,妻子多拉却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了人世。
极度悲痛的大卫决定出国旅行,从此在国外漂泊三年。
(《大卫·科波菲尔》)C . 除夕前一天的下午,在觉新的办公室里,觉新向觉民、觉慧诉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所承担的重任,以及自己为家族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痛苦。
(《家》)D . 堂吉诃德被木偶戏的剧情感动,将木偶视为真人,觉得为逃跑的僧侣帮忙的时候到了。
他跳上舞台,把木偶人打得七零八落,结果赔了一大笔钱。
(《堂吉诃德》)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2. (12分) (2020高二下·明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冯元字道宗。
高祖禧,唐末官广州,以术数仕刘氏。
传三世至父邴,广南平,入朝为保章正。
元幼从崔颐正、孙奭为《五经》大义,与乐安孙质、吴陆参、谯夏侯圭善,群居讲学,或达旦不寝,号“四友”。
进士中第,授江阴尉。
时诏流内铨取明经者补学官,元自荐通《五经》。
谢泌笑曰:“古治一经,或至皓首,子尚少,能尽通邪?”对曰:“达者一以贯之。
”更问疑义,辨析无滞。
补国子监讲书,迁大理评事,擢崇文院检讨兼国子监直讲。
王旦闻其名,尝令说《论语》《老子》,群子弟侍听,因荐之。
天禧初,数与查道、李虚己、李行简入讲《易》于宣和门北阁。
迁太常丞兼判礼部、吏部南曹。
皇子为寿春郡王,王旦又荐元宜讲经资善堂。
帝以元少,更用崔遵度。
会遵度卒,擢左正言兼太子右谕德。
仁宗即位,迁户部员外郎,为直学士兼侍讲。
与孙奭以经术并进讲论,自是仁宗益向学。
历会灵观副使、同判国子监。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有参考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不是个好人。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
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
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
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
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
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
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
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
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
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
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
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
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
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
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
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
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
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
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
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
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作“斗拱”。
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
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
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
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
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
安徽期末考试卷语文高一安徽期末考试卷语文高一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D
5. A
6. C
7. B
8. D
9. A
10. C
二、填空题
1. 秋天
2. 孤帆远影碧空尽
3. 雷霆万钧
4. 丝竹和鳧声
5. 青山
6. 铁杵成针
三、简答题
1. 《岳阳楼记》是作者范仲淹在岳阳楼游览时写下的文章。
2.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被称为欧阳修、柳宗元之后的“苏、欧、柳”。
3. 《鹧鸪天》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周围景物的感悟和情感。
4. 国学是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总称,包括儒家经典、道家、墨家、农家等各种经学。
四、作文题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体会,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恓.(qī)惶桃杌.(wù)酹.江月(lèi)乍暖还.(hái)寒B.更.(gèng)嫁凝噎.(yē)汗涔涔.(cén)咄.咄(duó)逼人C.糟粕.(pò)合契.(qì)承载.(zài)体皓.首而归(hào)D.孱.头(chàn)冠冕.(mi?n)乞骸.骨(hái)揾.(wèn)英雄泪2、下列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销魂婉惜捐除燥动不安B.据傲渊源揩汗稍纵即逝C.国粹樯橹牙惠礼上往来D.驽钝珠玑昧心财残羹冷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相信在你们的支持下,我们会搞得更好。
如果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3月11日下午2时,日本遭受9.0级大地震,东北临太平洋的福岛,茨城等县首当其冲....,灾情相当严重。
C.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
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D.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列愤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A.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生产力诸要素的“磁场”,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幸福载体。
B.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示范攻关项目是由“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发起的,2012年攻关试验示范点设在六安,这也是此次科研攻关项目全国唯一选定地。
C.安徽省在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将以与择校相联系的乱收费为治理重点,制止通过办升学培训班,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等行为再次出现。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高一下学期语文学期结束考试试卷及答案
试卷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高一下学期语文学科的学期结束考试试卷及答案。
试卷包含了对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
试卷结构
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
选择题部分包含了多个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学生需要
选择正确的答案。
此部分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
填空题
填空题部分包含了若干个句子,每个句子中有一个或多个空格,学生需要根据语境和语法规则填入正确的词语。
此部分考察学生对
词汇和语法的掌握。
简答题
简答题部分包含了几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
此部分考察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思考能力。
论述题
论述题部分包含了一个较长的题目,要求学生对某个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学生需要提供充分的论据和观点支持。
此部分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
答案
答案部分提供了试卷中所有题目的正确答案和解析,供学生参考。
注意事项
- 学生在考试期间,应独立完成试卷,不得寻求他人协助。
- 试卷中不涉及法律问题,答题过程无需考虑法律复杂性。
- 本文档的内容均经过确认,不会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以上为《高一下学期语文学期结束考试试卷及答案》的相关信息。
如有需要,请参考本文档进行相关工作。
安徽期末考试卷语文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选择正确的解释或用法。
(每题2分,共10分)(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中“举头”和“低头”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A. 惊讶与怀念B. 悲伤与思念C. 喜悦与忧愁D. 愤怒与失望(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中的“床”指的是什么?A. 睡觉的床B. 井边C. 窗边D. 门槛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段落,完成句子填空或选择。
(每题2分,共10分)(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_______。
”根据语境,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 鸟语花香B. 秋高气爽C. 冬日暖阳D. 夏雨绵绵(2)“他总是_______地对待工作,从不马虎。
”根据语境,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 一丝不苟B. 漫不经心C. 草草了事D. 随遇而安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或俗语,选择正确的使用场合或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做事细致B. 做事过头C. 做事有始有终D. 做事恰到好处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略)4.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5.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性格特点?(5分)6.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7.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或启示?(5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古诗文略)8. 请解释文中“_______”一词的含义。
(5分)9. 请分析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5分)10. 请描述文中的景物描写,并说明其作用。
(5分)11. 请对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5分)12. 请谈谈你从这篇古诗文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与解析)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贴条形码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们对酶的认识,或许可以从酒开始讲起。
有一种观点认为酒是这样起源的:古代劳动人民有了富余的粮食后,将它们存在空的桑树洞里。
时间久了,粮食就变成了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
后来,这种无意的发现就变成了有意识的行为,酿酒由此而生。
但那时的人们并不清楚,酿酒的过程就是人类最早利用酶的过程-粮食中的糖类之所以能够变为酒精,就是酶在起作用。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生物大分子催化剂。
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效能的蛋白质,它们的空间结构复杂而多样。
当一种物质需要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时,有时需要先达到一个很高的能量级别,有的化学反应因为需要越过这个像高山一样的能级,遂“望而却步”或“缓缓而行”;而大自然会使用酶来削低这座山的高度,加速转化过程,科学家们称它为“生物催化”。
目前已知的酶可以催化超过数千种生化反应。
正因为有酶的存在,生物才能进行生长、代谢、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发现,酶对于生命体是如此重要-不要以为“催化”只是一个化工上的名词,生命就是一场盛大的化学事件,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器”,由酶驱动的生化反应网络奠定了生命活动的核心基础。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在国庆节前的全市卫生大扫除中,市直属机关干部倾巢而出,分片参加了集体劳动。
B . 在久居内陆的人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
可从小生长在海边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C . 我们要特别警惕和反对这样一些领导干部,他们庸庸碌碌,尸位素餐。
D . 王励勤不孚众望,夺得了世锦赛的冠军。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2. (3分) (2021高三下·宝鸡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________”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________”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道路。
(3)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一句与“不忘初心”表达的情怀相同,“________”一句点明作者坚信自己纯洁的品质并没有亏损。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 (5分) (2021高一下·如皋开学考)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0年11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发布了有关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最新指南。
指南指出,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设定久坐时间的上限,但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少坐多动。
从爬楼梯、做家务和园艺到跑步、骑行、做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或团队运动,只要动起来,所有的身体活动形式都能带来好处。
指南首次针对慢性病人群、残疾人群、孕妇等重要的特殊人群提出了建议。
安徽省霍山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国今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的成功,()。
这些钻井平台每一座都比城堡还要大,人站在旁边得拼命仰起头才能望到顶,其中黄色的“蓝鲸1号”尤其。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完成试采可燃冰的任务后,“蓝鲸1号”钻井平台目前正在这里进行维保。
“蓝鲸1号”是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长117米,宽92.7米,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从船底到顶端有37层楼那么高。
在这座重达42000吨的平台上,集中了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这么一个能够在海上高速行驶,还能“钻”到深海开采能源,实在令大家。
在抵御强风暴方面,“蓝鲸”具有超强的能力。
今年夏天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期间,遇到了非常猛烈的海上风暴,最大风力达到12级。
事实证明,这个大家伙果然,经历风暴后,继续顺利完成了开采任务。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这意味着对于“蓝鲸1号”来说,就算是“钻”到地球最深点也不在话下。
(1)文段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达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B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取得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C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
D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取得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B .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C . 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D . 使全世界的视线都聚集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惹人注目庞然大物引以自豪不负众望B . 举世瞩目硕大无朋引以自豪不孚众望C . 惹人注目硕大无朋望洋兴叹不负众望D . 举世瞩目庞然大物望洋兴叹不孚众望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一上·辽源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项羽何以输给刘邦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
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
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
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
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
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一一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
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
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
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
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
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
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
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
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
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
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1)下列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项羽是贵族,是英雄;刘邦是贫民,是个流氓。
B . 项羽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刘邦只喜欢酒色。
C . 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D .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的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 . 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 . 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 . 作者认为冷静的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性格,正是性格的差别决定而他们的命运。
(3)项羽进入咸阳的时候说了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这句话显示出在待人处事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B . 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C . 通过项羽的这句话与刘邦相比,显示项羽的宽容待人、思乡心切。
D . 这句话表现出项羽在胜利面前的那种得意狂妄,这也是他输给刘邦的全部原因。
3. (9分) (2017高三上·辽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政策导向,优化了产业环境,有效推进了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
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文化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十八大以来“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总结》)材料二:在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长足发展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2015年增长7.5%。
在此基础上,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迎来更高速发展,并进入深耕细作,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产品进一步融合,我国文化产业迈入发展黄金期。
业内将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划分为三次升级,分别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电器消费、汽车和住房消费,并预言,第四次消费升级会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际上,文化消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进,其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统计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7万亿元,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仅超过1万亿元,存在着巨大前进空间。
(摘编自《文化产业:提升国民幸福总值》2017年12月15日中国青年网)材料三: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要影响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必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应体现“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赞赏带着血性和担当的电影《战狼2》高扬国威,为中国文化产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作出示范;取材于真实故事的《湄公河惨案》横空出世,为主旋律电影的商业运营探路。
他评价说,“这两部电影都是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典范,讲述中国故事,讴歌伟大时代,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的定位,把文化放到了兴国强国的高度,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表示,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的视野,真诚记录和展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告诉人们中国历史的真相和发展走向,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广泛传播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让文化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文化产业如何拥抱新时代》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文化产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从2012年到2016年五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又增加了将近0.6个百分点。
2016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首次土坯3万亿元。
B . 国民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也得益于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
C . 虽然我国识记文化消费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但是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市场潜在的规模。
这就决定着我们必须把文化消费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D . 2017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更快,这是在十三五规划中把文化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得到重视与发展给予的结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 . 十八大以来,由于政策的扶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推进。
这使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
B . 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并直接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