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
- 格式:ppt
- 大小:10.94 MB
- 文档页数:71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主要用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外界条件或者特定要求对农机具进行调节,对农机具调节的方式比较常用的有:位置调节,阻力调节,力位综合调节等,还有在非耕作情况下对农机具实现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调节。
在前面的调节方式中,位置调节则由提升器的位调节手柄或油缸限位卡箍来控制农具与拖拉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农具在选定的耕深下工作。
力调节的作用在于当土壤密度或地表面变化而使负荷增加时,提升器会自动将农具提升,当负荷减小时会自动将农具下降,通过自动升降农具保持工作负荷的稳定。
同时考虑到在土壤比阻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力调节只能保证发动机的负荷的稳定性而不能保证耕深的均匀性,因此提出了力位综合调节,综合调节法的基础是阻力控制法,在土壤比阻均匀条件下,还是要尽量保持发动机负荷稳定的,只是在比阻变化较大时,它才靠牺牲发动机负荷的稳定来保持耕深的比较稳定。
传统的拖拉机液压悬挂机组的控制方式是机液控制系统,从70年代它逐渐被电液控制系统代替[1]。
进入21世纪后,拖拉机向低排放、低油耗、大功率、智能化、舒适性方向发展,机械式的控制系统在结构布置和性能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农机发展的要求。
将农业机械装备技术融合现代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液压悬挂系统操作的舒适性和简捷性,准确、快速地使用和调节液压悬挂系统,可提高生产率和作业质量。
因此,对传统式液压悬挂系统的技术改进势在必行。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2.1 研究背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世界发达国家己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表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载体,把计算机、自然科学等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使现代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大提高农业劳动资源利用率、生产率和农业产品商品化率。
拖拉机液压悬挂控制系统1系统工作原理约翰迪尔5-754型拖拉机配备的悬挂系统是半分置式三点悬挂力-位综合调节系统7。
使用该系统时,驾驶员对机具位置的调整是通过操作关联提升器摇臂的操纵杆实现的,操纵杆位置与机具位置具有较为线性的对应关系,控制操纵杆位置即可实现机具位置的调整。
综合考虑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在正常作业和地头转弯时对机具位置控制的实际要求8-13以及安装便利性,本文选择带有位置反馈的直流推杆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实现对悬挂系统操纵摇臂的驱动和位置控制,进而达到自动调节作业机具高度的目的。
因为不同作业机具及作业项目对悬挂系统有着不同的状态位置要求,所以实现悬挂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就需满足这些广泛的工作要求。
为此,采用点动控制和位置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悬挂系统任意位置的设定和控制。
点动控制方式主要用于适宜耕深和机具提升高度的目标位置设定。
进入点动控制工作模式后,推杆电动机的单步运动距离可调,人工控制推杆电动机单步运动,便于寻找并设定目标耕深和提升高度。
这种控制方式提升了三点悬挂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大大减少了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初始化设定工作量,提升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
位置控制方式是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正常工作的主要方式,系统依据机具作业状态的切换要求,通过控制单元ECU接收上位机的机具工作状态位置指令,比较推杆电动机反馈的位置信息与作业状态初始设定值,控制推杆电动机调节作业机具到达目标位置。
2硬件系统设计2.1机械传动设计图1为推杆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的实物安装图。
推杆电动机的主体固定在固定支架上,通过推杆连接套、刚性推拉杆将推杆电动机推杆与悬挂系统操纵杆相连接,通过推杆电动机往复直线运动实现悬挂操纵杆的前后转动,从而控制悬挂系统的升降。
推杆电动机内部设有电位器,其信号幅值反映推杆电动机的轴端位移,与机具位置呈线性对应关系。
所以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可控制推杆电动机动作来实现作业机具的精确位置控制。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拖拉机底盘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和工作装置,使拖拉机行驶和进行正常的农田作业。
为保证拖拉机正常工作,发挥应有的效率,在拖拉机的使用中要及时排除底盘和液压悬挂装置出现的故障。
下面将拖拉机底盘及液压悬挂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拖拉机制动系故障及排除1.制动器失灵(1)故障现象。
驾驶员把制动器踩到底,拖拉机虽然减速,但是不能迅速停车。
(2)故障排除。
①调整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到规定值。
②更换油封或橡胶密封圈,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制动摩擦片表面上的油污或泥水,晾干后再使用。
③更换制动摩擦片。
2.制动器分离不彻底(1)故障现象。
制动结束后,制动器不分离或分离不彻底,导致制动器发热,加速制动摩擦片的磨损,甚至烧毁摩擦片。
(2)故障排除。
①调整制动器间隙和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使其达到规定值。
②更换回位弹簧。
③清除摩擦片表面间的异物,保持干燥清洁。
④对各铰接点加注润滑脂。
⑤改变驾驶习惯,除了需要制动外,不要把脚放在制动踏板上。
3.拖拉机制动异响故障排除:①更换制动摩擦片,重新铆接。
②更换或重新安装回位弹簧。
③更换制动鼓。
④按照规定扭矩重新拧紧制动鼓螺母,并用螺母锁片锁紧。
⑤调整制动鼓与制动蹄的间隙到规定值。
⑥更换连接键。
4.拖拉机制动“偏刹”制动时,左右两车轮不能同时制动或制动可靠性不一致,导致拖拉机发生偏转,这就是“偏刹”现象。
应对其进行检査和调整,可消除偏刹现象。
二、拖拉机转向系故障及排除1.轮式拖拉机转向困难故障预防与排除:正确操纵驾驶拖拉机,注意合理掌握行驶速度,不要猛打方向盘,在过沟埂时降速行驶,以防冲击和振动损坏前轮转向节轴。
保持前轮轮胎气压充足、两侧轮胎气压等量一致。
修复、更换行星齿轮、齿轮轴。
适当增加转向器壳体上盖或轴承下压盖与转向器壳体之间的调整垫片,使轴承转向间隙适中;按规定调整涡轮、蜗杆及涡轮轴与调芯轴套的配合间隙。
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不能提升故障分析【摘要】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不能提升是一种常见故障,可能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从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液压油液检查、液压泵检查、液压阀检查和气压检查等方面对这一故障进行深入分析。
在故障排除方法方面,可以通过检查液压油液是否充足、液压泵是否正常工作、液压阀是否堵塞等逐一排除故障。
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比如定期检查液压系统、使用合适的液压油等。
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和科学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不能提升、故障分析、引言、背景介绍、问题引入、正文、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液压油液检查、液压泵检查、液压阀检查、气压检查、结论、故障排除方法、预防措施、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是农业机械中重要的部件,通过液压原理实现对悬挂装置的升降控制。
有时候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无法提升的故障,给用户带来困扰。
这时就需要对液压悬挂系统进行检查和排除故障。
液压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油液带动液压泵向气压油泵进行进油,并且在气压油泵的输出口处有一个压油阀控制油液进入液压油箱,使得气油泵输出的气压液向液压泵的排出口排出。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实现液压悬挂系统的升降功能。
在检查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液压油液的情况,液压油液是否充足,是否存在泄漏等问题。
需要检查液压泵的工作情况,包括泄漏、密封性等。
需要检查液压阀的工作情况,确认控制阀是否正常工作。
进行气压检查,确保气压正常,不会影响液压悬挂系统的工作。
通过以上的检查和分析,能够有效找出液压悬挂系统不能提升的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液压系统,保持液压油液的清洁和充足,能有效延长液压悬挂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1.2 问题引入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拖拉机实现悬挂耕作工具的提升和降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
液压悬挂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与故障特征作者:于凤阁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年第12期摘要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好坏对拖拉机田间作业影响很大。
本文对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几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特征进行论述,以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减小故障发生率。
关键词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故障特征拖拉机是农家院里的好帮手,除了跑运输,还可牵引各种农机具完成各项农业生产作业,如耕地、播种、收获等。
拖拉机上有一个特殊的系统——液压悬挂系统。
拖拉机就是利用这个系统与各种农机具连接,来完成各项农业作业。
液压悬挂系统的好坏对拖拉机田间作业影响很大。
液压悬挂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磨损或使用不当,油泵、分配器和油缸等易发生故障,发现泄漏,供油量不足,压力下降,使农具不能提升或提升缓慢,农具提升后自动下沉,农具提升时间过长,农具提升后不能下降等故障。
这些故障直接影响拖拉机田间作业。
为此,特对拖拉机液压悬挂统几个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特征进行论述,以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
1 油泵拖拉机上液压悬挂系统所使用的油泵多为齿轮式油泵。
这种泵具有整体式浮动轴套和自动液压补偿的轴向平衡结构。
齿轮油泵安装在传动箱后端,由传动箱的输出主动轴驱动。
25型拖拉机其额定流量为12 L/min。
1.1 工作原理齿轮油泵的主动齿轮由输出轴驱动后,带动从动齿轮旋转。
在两齿轮的轮齿脱离啮合侧(吸油腔侧),由于啮合轮齿退出啮合,使齿槽的空间扩大,形成了低于大气压的低压区,于是油液从油箱经滤油器被大气压力压入吸油腔,使由齿槽、两端轴套端面和泵壳内壁所形成的封闭容积,充满着油液。
并随着齿轮的转动,将油液带入压油腔。
与此同时,在两齿轮的轮齿进入啮合侧(即压油腔侧),由于齿槽空间的减少,将油液不断排出,油泵的吸油腔和压油腔由于受轮齿啮合点的阻隔,被带到压油腔的油是不会返回到吸油腔的。
由于油泵是固定在传动箱后端面的输出主动轴上的。
所以操作时只要把输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并合上输出轴分离操纵手柄,油泵就被驱动。
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摘要: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是拖拉机重要动力输出系统,在长期的使用中,因液压零件的磨损、液压管的折裂等,常导致液压系统内漏、外漏,以及堵塞、卡滞现象的出现,进而导致液压悬挂系统发生一些故障,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0 引言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是利用液体压力提升并维持农具处于各种不同位置的悬挂装置,一般还可以输出液压功率。
悬挂式连接还可以改变拖拉机的受力状态,有利于改善拖拉机的牵引性能。
目前,液压悬挂系统已成为拖拉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及时排除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常见故障。
1 提升后农具跳动液压悬挂系统将农具提升到最高位置后,在正常情况下,分配器就自动处于中立位置,来自齿轮油泵的高压油直接回到油箱。
可是在液压系统各环节中,如果有渗漏,情况就会不一样。
由于有渗漏,油缸中的压力就会略为降低,农具也就略下降。
通过悬挂机构中的各杆件,使提升臂随之转动,带动提升轴和位调节凸轮一起转动一个小的回转角,而位调节杠杆的滚轮端是经常与位调节凸轮相接触的,由于回转,凸轮增加了一小段升程,使位调节杠杆以控制端离开主控制阀一小段距离,从而使主控制阀也外伸一小段距离,于是分配器的中立位置被破坏(见图1)。
回油阀的弹簧端小油道开启,关闭了回油道W。
自齿轮油泵来的高压油,冲开单向阀向油缸补充压力油,于是农具就再被提升。
由于农具提升,提升轴上的位调节凸轮升程又回落,通过位调节杠杆的压力,主控制阀又回缩一小段距离,分配器又恢复中立位置。
接下来还是重复上述过程:漏油一农具下降一油缸补充油一农具上升一漏油。
因为提升跳动的根源是漏油,我们应该找出漏油的环节,但这种漏油不像找外观渗漏那样明显,那样容易找到,这种漏油都是液压系统内部的微量渗漏。
跳动问题看起来不影响使用,似乎不排除也行,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
液压系统每循环一次,各杆件和提升轴就得受一次冲击,受力情况就改变一次。
日久会使提升臂、内提升臂与提升轴的花键配合松旷,甚至疲劳断裂,因此应予重视。
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及所悬挂农具耕深的调节方法作者:齐树强来源:《吉林农业》2015年第06期摘要:要耕好地,除了耕地机具本身的良好技术状态和正确使用以外,拖拉机的正确使用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因为在耕地作业时,犁或旋耕机都需要由拖拉机牵引才能进行工作,何况机耕手在耕地时也是驾驶拖拉机完成作业的。
如果机耕手对拖拉机使用不当,不能正确发挥拖拉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作业中故障不断,不但无法保证耕地质量,还必然会降低耕地效率,增加作业成本。
因此机耕手必须掌握正确使用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及所悬挂农具耕深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农具耕深;调节方法中图分类号:S2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1.0211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液压悬挂系统主要由液压系统、悬挂机构和操纵机构三部分组成。
液压悬挂系统又分为分置式、半分置式和整体式三种类型,其中以分置式应用最多。
悬挂农具耕作深度的调节因液压悬挂系统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拖拉机的悬挂机构用于连接悬挂农具,主要由左右提升臂、左右升杆、上拉杆和左右下拉杆组织。
提升杆的长度可以调整,但有的拖拉机只能调整右提升杆的长度。
提升杆下端与下拉杆的连接有单孔和长槽孔两种,长槽孔适用于宽幅农具,以提高其对不平地面的左右仿形性能。
可以通过调节螺杆,使上拉杆伸长或缩短,来调节农具的前后水平状态。
2悬挂方式农具与拖拉机悬挂机构的连接方式分为三点悬挂和两点悬挂。
采用三点悬挂方式挂接的农具相对摆动量小,一般在中小型拖拉机上广泛采用。
两点悬挂方式的农具摆动量大,适用于大功率拖拉机带动重型农具进行重负作业。
3耕深调节方法根据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类型不同,悬挂农具耕深的调节方法有三种,即高度调节法、位置调节法和力调节法,其中以高度调节法应用最多。
现分述如下:3.1高度调节法分置式液压系统拖拉机上的悬挂农具采用高度调节法的必须安装限深轮。
农具工作部件的耕作深度,决定于限深轮的位置。
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doi :10.14031/jki.njwx.2018.07.033 拖拉机是由液压悬挂机构将农具连接到拖拉机上,并以液压为动力升降农机具,使农机具按要求保持一个固定位置,如地头转弯时要将所挂接的旋耕机或深松犁提升起来,以免损伤机械;作业时又需要将机具放下,并保证犁有一定的入土角。
农具在拖拉机上的挂接方式有三种,分别称前悬挂、后悬挂和侧悬挂。
推土机的推土铲与拖拉机的挂接方式属于前悬挂,侧悬挂有割草机,后悬挂有深松犁、旋耕机、播种机等。
大多数拖拉机都采用后悬挂装置。
为了更好地发挥拖拉机的作业效率,减少故障的发生率,我们要了解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结构特点与使用维护技术。
1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主要组成部件拖拉机悬挂机构由液压部分、悬挂部分和操纵部分三部分组成。
液压部分主要由油泵、分配器和油缸等件组成。
油泵由发动机驱动,油缸中的活塞通过连杆、外提升臂带动悬挂机构上下摆动。
悬挂部分由提升臂、上拉杆、右斜拉杆、左斜拉杆、下拉杆组成。
提升臂是悬挂机构的主动件,左、右斜拉杆是下拉杆和提升臂的中间传力杆件。
斜拉杆的长度可以通过自身的螺纹连接部分进行调整,调整是为了控制农具的极限升降高度和在水平方向的倾斜程度。
上拉杆有调节螺纹,可以改变长度,在升降农具时是传力杆件。
在力调节时既是传力杆件又是讯号的传感件,改变其长度是为了控制农具在水平方向的前后倾斜程度。
下拉杆主要是传递牵引力和升降时起杠杆作用。
操纵机构有两个手柄:力调节手柄和位调节手柄。
两个手柄分别转动力调节偏心轮和位调节偏心轮,通过液压系统和悬挂机构的各阀启闭,以及各杠杆传力作用,达到升降农具或操纵液压输出的目的。
2悬挂机构工作原理农机具通过悬挂机构挂接到拖拉机上进行农田作业,根据作业要求对耕深进行调整,调整原理方法如下:(1)高度调节法。
采用高度调节法的机组,其耕深调节是,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增加耕深;反之,则减少耕深。
当犁达到要求耕深时,要求限深轮有适当的土壤支反力。
【doc】东方红-1004/1204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正确使用与保养东方红-1004,1204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30农机使用与维修2005年第3期黑龙江省富锦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张丽娟刘桂清孙立山近两年,黑龙江省农机局利用国家投资组建了 6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装备了200多台东方红一 1004/1204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该机在使用过程中,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的次数比较多,影响了机车作用的发挥.本文就如何使用保养好该机的液压悬挂系统,提出如下方法供参考.一,液压系统的磨合新的或大修后的拖拉机液压系统必须经过磨合后才能使用,磨合步骤如下:1.启动发动机,将油门放在中间位置运转,操纵位控制手柄,将悬挂机构升降几次,观察有无异常现象.2.在悬挂机构挂上质量约为750kg重的配套农具,使发动机处在大油门位置运转,操纵位控制手柄,使悬挂机构能全程上升与下降,次数不少于2O 次,观察液压悬挂机构能否固定在最高位置,所需要的位置,升降时间及渗漏现象.3.由于该机液压系统为半分置式,液压提升油箱与传动系的润滑油同为一体,因此液压系统的磨合应与拖拉机空驶磨合及负荷磨合相结合,经过 60h的磨合后,趁热放出传动系和提升器内的液压传动两用油(N100D),同时加入适量轻柴油或煤油. 4.将拖拉机后轮一侧支起离开地面,前后方向转动后轮胎3min左右,立即放出清洗液. 5.拆下提升器吸油滤清器进行清洗,重新装好后,按规定对提升器,传动系统加注新润滑油. 6.启动发动机,观察液压提升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二,液压提升装置的使用该机液压提升器带有位控制手柄和力控制手柄,可实现位控制,力控制,浮动控制和力位综合控制四种功能.1.控制形式(1)位控制.耕作过程中保持拖拉机与农具的相对位置不变.使用时先将力控制操纵手柄推到最前方,操作位控制手柄来升降农具.向前移动手柄, 农具下降,反之农具提升.(2)力控制.在耕作过程中应使农具在一定耕深范围内变化,以自动保持农具的牵引阻力基本不变.使用时先将位控制手柄推到最前方,然后将力控制手柄慢慢向前移,当农具下降入土达到所要求的耕深时停止移动,并用定位手轮定位.注意:在使用力调节在地头转弯时,应用位调节手柄来升降农具.,(3)浮动控制.在耕作过程中液压系统处于浮动状态,提升臂可以自由摆动,由农具上的限深轮控制耕深,使机组沿地面仿形耕作.使用时先将力控制操纵手柄向前推到底,然后再将位控制操纵手柄推到最前方,农具即下降入土,直到限深轮与地面接触,农具就在此耕深下作业.注意:升降农具时一般只需操纵位控制手柄即可.(4)力位综合控制.在耕作过程中力控制和位控制同时对农具进行控制.当拖拉机在土壤比阻变化较大的土壤上耕作时,应注意防止在土壤比阻突然减少的情况下,农具下降过猛而把深层生土翻到地表.操作时,先将位控制手柄向前放到底,再将力控制手柄缓缓推向前方,当农具下降到所要求的耕深后,再慢慢向后移动位控制手柄,直到提升臂有上升的倾向时为止.注意:由于本机没有安装快速升降按钮,采用此种方式耕作,则在地头转弯升降时操作不方便,故此法一般不被采用.2.灵敏度控制拖拉机用力控制和力位综合控制时,灵敏度阀主要用来控制农具调节时的反应速度,以改善耕深控制性能.灵敏度越低,一耕作过程中农具向拖拉机转移的附着质量就越慢,过程也越长,这就大大改善了拖拉机的牵引性能,同时减小了农具的振动.东2005年第3期农机使用与维修31方红一1204拖拉机操作手柄在驾驶室内,东方红一 1004拖拉机操作手柄在分配器上(有4个位置),向前移,则延长调节作用时间,反之缩短调节作用时间,还可根据土壤状态不同,选择合适的灵敏度控制杆位置.3.农具下降速度的控制该机在液压分配器上设置了农具下降速度控制阀,其操纵旋钮置于座垫下方,当顺时针旋钮时,农具下降速度增快,反时针转动时,农具下降速度变慢,当旋钮全部退出后,就起到液压锁的作用.此时移动力,位调节手柄,农具也不下降.在工作中,应根据农具的轻重和地面软硬,选择适当的农具下降速度,以免下降速度过快损坏农具.4.提升器操作方法的选择(见下表)力控制(F)挂接农上拉杆固定孔(上)位控制(W)限深轮限位拉杆备注具名称上拉杆固定孔(下)浮动控制(D)有,无前孔,后孔力位综合控制(Z)铧式犁,四铧,五铧上或下F或Z无后孔深松机或浅翻上或下F无后孔后孔悬挂深松犁机构摆动中耕机上或下F亳|毛后孔起垄机上或下D有前孔量大,前播种机上或下W衣|_j己前孔孔摆动量小施耕机上或下W衣|_j己前孔割草机上或下W无前孔三,液压输出多路阀的使用1.液压输出阈的操作当前进入我省的东方红一1O04/12Cl4拖拉机,都装有2片滑阀式液压输出阀,通过驾驶室内的两个操纵手柄,来控制农具上的单作用或双作用油缸. 亦可实现浮动位置的液压输出.液压输出可由操作输出阀上的调整螺钉实现单作用和双作用,螺钉拧松退出,可以实现单作用液压输出;反之,完全拧入可实现双作用的液压输出. 2.液压快换接头的使用每片控制阀有两个zGl,2快换阴接头,用来与快换阳接头联接.使用时,应按以下步骤操作:(1)将发动机熄火;(2)降下悬挂农具;(3)前后移动液压输出阀操纵手柄,以消除液压快换接头内压力;(4)取下阴接头塑料盖,清洁快换接头;(5)将清洁的农具上的阳接头插入阴接头. 在使用液压多路阀时,应注意提升器和液压输出阀不能同时使用,液压输出阀操作完成后,操纵手柄必须回到中立位置,否则将引起液压系统过热. 在悬挂黑山产翻转犁作业时,由于该犁采用双作用油缸,翻转时需操作两次手柄才能实现. 四,液压系统的保养1.保养周期本机液压系用油和传动系用油合在一起,由于国产拖拉机的零件材质较差,工作中摩擦产生的铁屑较多,极易堵塞提升器吸油滤清器,因此,其滤清器的保养周期要由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20oh变为 50h,即拖拉机工作50h清洗提升器滤清器一次;工作20oh时更换吸油滤清器;工作40oh检查提升器液面高度;工作80oh更换提升器内液压传动两用油 (N10oD).2.保养方法(1)吸油滤清器清洗方法:首先将滤油器拆下放在柴油盆内,用毛刷顺滤芯沟槽轻轻清洗干净,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净,无法清洗时要更换新品. (2)提升器油面检查方法:拖拉机应停放到水平位置上,将发动机熄火,提升臂放在最低位置,检查油面,油面应在油尺"A"上限线.(3)换油方法:卸掉后桥壳下面的5处放油螺塞,放尽脏油,加入柴油或煤油,清洗传动箱内腔,然后将螺塞全部拧紧,加入新油.(03)。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机引悬挂犁的调整方法对机引悬挂犁进行适当调整,对于降低耕地成本,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耕地效率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调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拖拉机轮距的调整。
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宽相一致。
若不一致,应调整拖拉机的轮距。
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犁的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重合,以消除机组的偏牵引。
计算轮距的方法是:拖拉机的轮距:犁的工作幅宽+1/2单铧幅宽+1个轮胎宽度。
调整方法:用千斤顶或其他工具将拖拉机支起,使后轮悬空,拧松驱动轮在驱轮轴上的定位螺钉,向里或向外移动驱动轮,使其与犁耕幅宽相适应后,再拧紧定位螺钉。
2.犁与拖拉机相对位置的调整。
主要包括三项调整:①悬挂装置限位链长度的调整。
拧松拖拉机悬挂装置限位链调节螺杆上的螺帽,通过改变调节螺杆的长度,使左右下拉杆对称于拖拉机纵轴中心线,并使拉杆的左右摆动幅度在3度--5度之间。
③悬挂轴左右位置的调整。
通过转动悬挂轴或调整限位螺帽位置,使前犁的犁翼与拖拉机右后轮内侧线重合2厘米--2.5厘米。
③悬挂轴两端前后位置的调整。
直杆悬挂轴是通过前后移动其两端在长槽孔内的位置来进行调整;曲拐悬挂轴是通过转动调节手柄使曲拐轴转动,以改变两端的相对位置来进行调整。
调整的结果是使犁架纵梁与拖拉机纵轴中心线平行。
3.犁水平位置的调整。
调节拖拉机悬挂装置上拉杆的长度,使悬挂犁下降至地面时有2度--3度的入土角,处于规定耕深时犁架前后处于水平状态。
调好后再进行下地试耕,在试耕中根据平、正、直的要求进行补偿调整。
若犁架前后不平,前铧深后铧浅且犁踵离开沟底,应伸长上拉杆,反之应缩短上拉杆。
若犁架左右不平,前铧深后铧浅且沟底不平,应缩短右提升臂的长度,反之应伸长右提升臂的长度。
4.减少犁体数量后偏牵引的调整。
2019年第4期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是将农具连接到拖拉机上,并以液压为动力升降农机具,使农机具按要求保持一个固定位置。
为了更好地发挥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作用,减少故障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液压系统主要部件技术要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主要部件技术要点拖拉机的液压系统一般包括油泵、油缸、分配器(或操纵阀)、油箱和油管等。
油泵、油缸、分配器和油箱之间用油管连接。
油泵由发动机驱动,油缸中的活塞通过连杆、外提升臂带动悬挂机构上下摆动。
1.1齿轮泵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液压泵主要有齿轮泵和柱塞泵两种。
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齿轮泵。
东方红-802型拖拉机采用的是左旋CB-46齿轮泵。
该泵主要由铝合金壳体、用合金钢与轴制成一体的主从动齿轮、用铝合金或青铜制成的两对浮动轴套、卸荷片、导向钢丝、大小橡胶密封圈和自紧油封组成。
齿轮泵的轴套端面与齿轮端面接合处的泄漏量占总泄漏量的80%左右。
为防止从此处内泄,802拖拉机泵采用液压补偿的浮动轴套。
为克服轴套内、外端面液压力作用线不一致,造成轴套倾斜的缺陷,在轴套外端面进油腔一侧装有卸荷片,为使轴套接合面贴合紧密防止漏油,装有导向钢丝。
装导向钢丝时,应使轴套向从动齿轮方向拧转。
齿轮传动有两对齿同时啮合阶段,形成闭死容积,此容积在齿轮泵旋转过程中不断变化,会造成内泄、发热、油液乳化和液压冲击等不良后果。
为此,在轴套端面开有卸荷槽。
轴和轴套的润滑有两种:一是低压润滑在轴套端面吸油腔侧开有供油槽;二是高压润滑,在轴套端面压油腔侧开有油线。
润滑油是流动的,前轴套润滑后的油,经从动齿轮中心孔导入齿轮泵的后腔与后轴套润滑后的油一起进入吸油腔。
东方红-1002型拖拉机用的液压齿轮泵是CBN20/100E440型左旋泵。
理论排量为40cm 3/r ,额定压力为9.8MPa ,该泵的轴套是整体式,轴套端面加工有密封槽,槽中装有3字形密封条,把油腔分成高、低压两部分,取代了CB-46泵的卸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