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实验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报告篇一: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精选范文: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篇一: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会以压片法观察植物染色体的操作,加深对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染色原理:苏木精素在进入了细胞内部的铁钒溶液的媒介作用下,通过苏木精与铁的结合,使其能进入核内对DNA进行染色。
2、材料处理①减去主根:减去主根有利于侧根的生长与分化,便于获得大量材料②以低浓度秋水仙素预处理:使根细胞能正常分裂,使分裂受到一定抑制③控制温度:温度与分裂高峰出现的时间有关3、预处理①秋水仙素:纺垂丝在细胞分裂的中期出现,秋水仙素可抑制纺垂丝活动,打断纺垂丝,使细胞分裂停留于中期②8 –羟基喹啉:能降低细胞质的粘滞度,使染色体更易于在细胞质中散开③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对较平衡,而8 –羟基喹啉对染色体有一定伤害作用,时间长了易造成染色体间交联,优点在于能较好的显示缢痕与副缢痕④预处理以8 –羟基喹啉(0.002m)以2h为宜,如学生不需进行核型分析则可处理2个半小时,时间太长则缩短过于严重⑤以低温预处理可降低细胞质粘度,有利于染色体散开4、固定①时间:以12-24h为宜,小根,嫩根时间较短,太长了则易引起细胞变脆(冰乙酸)②如不长久保存材料,可将材料自固定液中一步浸入70%乙醇,但需洗得无冰乙醇味,如需长久保存则自固定液中从90%-80%-70%乙醇中,并在保存瓶中加入2-3滴甘油冰箱保存5、水解①用孚尔根法与改良苯酚品红法以1NHd 60℃下水解,时间以10-12min为宜,短则不易敲片(参见后)6、分色①45%冰乙酸:脱去细胞质内染色,并将细胞核内的染色变淡②烤片:以不烫手为宜,太热则烤焦细胞烤片作用:a.使分色更为容易,b.通过加热使细胞胀大,利于压片时染色体更好的分散。
三、实验材料:植物根尖细胞四、实验用具与溶液:显微镜,玻片,镊子,青霉素瓶,长吸管,解剖针,刀片,水溶锅,(酒清灯),吸水纸,压片板,擦镜纸,油镜瓶、改良苯酚品红,45%乙酸、固定液、90%,80%,70%乙醇五、实验步骤1、取1-2条根,加入少量经预热的1NHd,于60℃下水溶水解min(准确),小心吸出Hd,以蒸馏水小心洗三洗,加入少量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20-30min,小心吸出染液,加入蒸馏水小心洗3次。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确定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并比较不同阶段细胞周期的长度。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如龙胆紫溶液)。
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个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我们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阶段,进而了解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3)细胞的分裂具有独立性: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在同一时间内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分裂时期。
三、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培养:课前3-4d,将洋葱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底都接触水,放置温暖处,待根长至5cm时取用。
(2)进行临时加载(分离)→ 冲洗→ 染色→ 生产)(3)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然后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知识电话: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切割洋葱根尖材料时,应在一天内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最活跃的时候进行;(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应适当用力,使根尖变平,细胞分散。
2、操作要点(1)分离:①通过解离将细胞杀死,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 分离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③解离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过短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开。
(2)漂洗:漂洗必须彻底,以防止残留的游离溶液继续损坏细胞。
同时,盐酸也会影响镜片的染色和腐蚀。
(3)染色: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注意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熟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3. 掌握制作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排列、分离和分配等步骤,最终形成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细胞、洋葱根尖细胞、马蛔虫子宫细胞。
2. 试剂:胰蛋白酶、Hanks液、生理盐水、0.1%醋酸洋红溶液、75%酒精、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取小白鼠胚胎细胞,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2. 取洋葱根尖细胞,用Hanks液清洗,固定后制成切片。
3. 取马蛔虫子宫细胞,用生理盐水清洗,固定后制成切片。
4. 将细胞悬液和切片分别置于载玻片上,滴加0.1%醋酸洋红溶液染色。
5. 将染色后的细胞悬液和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6. 依次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7. 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各时期的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间期:细胞核较大,染色质疏松,染色体不明显。
细胞质均匀,无明显的细胞器。
2. 前期:染色体开始凝缩,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体。
染色体数目加倍。
3.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纺锤体垂直于细胞中央。
染色体数目加倍。
4. 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纺锤体向两端移动。
染色体数目加倍。
5. 末期:染色体分离到两端,核膜重新出现,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水平。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纺锤体和细胞质的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的特征。
六、实验结论1.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排列、分离和分配等步骤,最终形成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3.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研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植物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豌豆的根尖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在实验室中准备了一些豌豆根尖细胞的样本,并对其进行了染色处理,以便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接着,我们将染色后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首先是细胞质分裂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开始变得更加清晰,而且细胞质也开始分裂。
接着是纺锤体形成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逐渐排列成纺锤体状,并且纺锤体的纤维开始连接到细胞极上。
然后是纺锤体分裂期,纺锤体的纤维开始收缩,染色体开始分离,并且向着细胞极移动。
最后是细胞质分裂期,细胞核重新形成,细胞质逐渐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了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观察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植物生长发育领域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一:洋葱(大蒜)根尖有丝分裂标本的制作与观察〖实验目的和要求〗本次实验通过对植物根尖的制片和观察,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对植物组织、细胞的固定、离析和压片方法,了解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 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制一份, 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均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在着有丝分裂。
分生组织→固定→解离→染色→压片→观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材料和方法〗洋葱或大蒜或种子根尖〖用具和药品〗水浴锅、显微镜、恒温箱、剪刀、镊子、单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等卡诺氏固定液、石炭酸品红(或醋酸洋红)染色液、1N盐酸(或0.5%果胶酶+纤维素酶),秋水仙素(0.1%)〖实验步骤〗培养→预处理→切取→固定→解离→染色→压片→镜检1、取材:用水培养大蒜或洋葱,等根尖长到1-2cm,然后用0.1%秋水仙素预处理1-2h,切取(在分裂高峰期)根尖。
2、固定:卡诺氏固定液12-24小时,然后70%的酒精中4℃冰箱保存。
3、解离:从固定液中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洗3次,每次5min,然后用1N盐酸(或0.5%果胶酶+纤维素酶)60℃解离8-10min,再用蒸馏水洗一次。
4、染色:切取乳白色的分生区组织滴一滴石炭酸品红(或醋酸洋红)染色液,染15min。
5、压片,防止气泡产生。
6、镜检。
将制片先放在低倍镜视野下,寻找典型的各时期的分裂相细胞,然后转换于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并描绘下来。
〖注意事项〗压片时,防止起泡产生,保证细胞呈现单层。
〖作业〗1、绘出所观察到有丝分裂个时期的染色体图,并注明时期。
2、预处理与未预处理的分裂相有何不同为什么?3、在高倍镜下观察统计5个视野内的分裂相细胞填入下表:在观察中所见何种分裂相细胞最少?为什么?。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取材:洋葱根尖2—3mm(含分生区细胞)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①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酥软为宜②杀死细胞固定各时期]用清水漂洗10min [去酸—防止干扰碱性染料染色]0.01—0.02g/ml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使细胞分散开来]低倍镜观察:找出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先.把物像调中..再换高倍物镜)高倍镜观察:先找中期细胞,再找其他各期[间期最多?]绘图: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简图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当细胞校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使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原状,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紫色—有紫色的大液泡)显微镜观察:①紫色大液泡②质壁紧贴在一起滴、吸0.3g/ml的蔗糖溶液(充分浸泡)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滴、吸清水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注:①鉴定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等]2、验证类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1[原理:CHO+Cu(HO)22O 砖红色]取材:含糖量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排除色素对显色的干扰)取2ml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2ml刚配好的斐林试剂(用前混匀,加入溶液时呈蓝色)隔水加热煮沸2 min溶液中出现(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苏丹Ⅲ(苏丹Ⅳ)[原理:脂肪橘黄色(红色)]制作花生子叶切片染色:滴加苏丹Ⅲ(苏丹Ⅳ)染液2—3滴洗去浮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溶解有机物)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3)蛋白质的鉴定:[原理:-CO-NH- (类似双缩尿H2NOC-NH-CONH2结构)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尿反应]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稀液取样液2ml加入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A [0.1g/mlNaOH] 2ml [创设碱性条件]再加入双缩尿试剂B [0.1g/mlCuSO4] 3—4滴[提供Cu2+]溶液变紫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 g /mL的或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
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1.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 2 mm~ 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或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巨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3.仔细观察,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4.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
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5.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教师演示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
五、绘图
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绘图的要求:绘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含4个染色体)。
讨论:
1.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有什么特点?
2. 制作好洋葱很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3.马蛔虫受精卵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何差别
(2007山东卷)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2007广东卷)2.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2007广东卷)32.(5分)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
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32.(5分)
(1)叶绿素b。
(2)吸收光谱。
(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得出结论。